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023章 遭遇战

白起当即点了一万骑兵,任虔为车骑将军,带兵率先追击,要咬住前面撤退的燕王队伍,给后面大军追击争取时间。

随后,白起拒绝了蒙骜等人的请缨,决定亲自带兵追击,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放在别人身上他不放心。

白起在几年前,刚刚入伍之后,任何行动,都是身先士卒,当了百夫长、千夫长、校尉、都尉、副将之后,都是亲自带兵执行任务,偷袭、冲杀等等,都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

后来当了三军统帅,才不再冒险了,所以他的骨子里,还有一种血性和果敢,这次率大军追击燕王,对战国局势,秦燕的兴亡都有决定作用,而且他也担心燕军有伏击,所以换做其他将领前往,他不放心,以自己的眼力、判断能力,才会把危险降低到最低,把利益占到最高。

一旦发现了燕王,他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丢弃这些将士,甚至自己的性命,也要把对方击杀,即便让燕王与自己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行动,跟我追!”任虔一声大吼,一马当前冲出大营。

一万铁骑在夜色朦胧中迅速出击,铁蹄如雷声震动,纵横如风,狂追而去。

在一盏茶的工夫后,白起也清点完了兵马,调集了八万将士,每两万设一将军,各自统领,时刻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一旦前面中伏,后面不要搭救,立即撤走。

乌良、王烨等副将全部投入这次带军任务中,白起要集合重兵和主力精锐,来追杀燕王。

大营后的旷野上,八万黑甲精锐,一枝枝火把映着他们身上的盔甲和兵戈,映射出道道寒光。

一见主帅站出来要训话,所有的战将全体肃立,马刺铿然作响。

“燕王就在前方逃命,我们要追杀上去,歼灭燕军主力,擒杀燕王,一旦成功,我们大秦国将会翻盘,成为统一六国的最终受益人,成为真正取周而代之的帝国,将士们,这一去,我们不求功成身退,只要舍生取义,完成任务,生死都不重要,我们将会载入史册,这一战将名垂千古!”

“舍生取义,舍生取义!”众人高呼,喊声震天。

老秦人骨子里都有一种野性和张狂,一旦被煽动起来,那股狠劲比其他六国的人都要强大。

“大军出发!”

八万秦军兵分四路,相隔两里有余,铺天盖地,真如泰山压卵一般自军营出发,一路向动,旗幡招展,行军极快,杀气凛然。

白起的中军在第二路,全体将士噤若寒蝉,鸦雀无声,只见白起金盔银甲,马横长戈,腰间还配着一把锋利宝剑,一马当先冲在最前。

他左右的亲兵侍卫队足足三千人,愣没一个敢跑他前边去的,他们不是不想护侍在主帅前边,可是白起嫌他们碍事,前边有燕王在逃亡,心情急躁,谁要超过他,白起必然要加快速度反超过去,这样一来,所有亲兵都乖乖跟在他后面。

两千仅仅穿戴着轻便胸甲的轻骑,两翼分张成雁翎阵形,护卫在白起两翼随他推进,甲胄鲜明,鞍鞯整齐,十分威武雄壮。

身后的甲士徒步奔跑,全都是轻装上阵,甚至连盔甲都不全,为的就是加快速度,而且熄灭火把,全部笼在黑夜之中,只能影影绰绰看到他们齐整的军容和冲宵的杀气,却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马。

正前方,燕王被五万重甲禁卫军护卫前行,荆琦在途中,带着数万人马从侧面脱离了队伍,进了一道峡谷中潜伏。

所以夜色下,只有这五万重兵在移动,不过速度比秦军追兵慢了一倍。

很快,马蹄如雷而至,秦军铁骑追上来了。

燕军将领杨绩带兵撤走之后,负责断后,铺了成片的蒺藜、鹿角、拒马枪、陷马坑,并且躲在山林两旁潜伏,要阻挡一段时间,打消秦军的顾忌,这是事前制定下的策略,如果途中一点伏击没有,反而会让秦军以为是引诱计。

“哗啦啦!”

秦军骑兵面对蒺藜丛,直接冲过去了,根本不管它们对马蹄、马腿的伤害,面对鹿角,冲过去了,被踢踹的东倒西歪,也不在乎,就是为了赶时间,许多秦军骑士在视若无睹的亡命冲撞中被抛下马来,被滚压践踏成一团肉泥。

陷马坑区一片人仰马翻,由于奔跑快速,马腿被轻易的折断,受伤的战马和被摔伤压伤的骑士痛苦地满地打滚,后续源源不断的骑士又冲了上来,把他们踩在了脚下,他们愣是用数百条人命顷刻间铺出了一条出路。

“太狠了!”燕军一些将士看到这一幕,都心中暗叹,秦军不但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

“放箭!”

手里的弓弦铮鸣,利箭如雨般落下,秦军骑兵紧扣战马和缰绳,以防被甩落,难以予以还击,身手高明的能拉弓反射,身手差些的只能眼睁铮的被乱箭射死。

骑兵很快冲过去,不曾耽搁多久,留下上千死尸,秦军骑兵憋了一肚子气,扬鞭催马,速度更快了,因为他们知道,燕王就在前面,这些阻挡的人,只是来拖延时间的。

“继续阻击后面的秦兵!”杨绩身边还有不足两万人马,打不了多久,就要撤往密林方向。

果然,秦军两万先锋步兵追上来了,发现前面的一片死尸,犹豫片刻,停顿下来,知道这里遭遇伏击了。

“杀!”

杨绩喝令放箭、冲杀,与这第一波人打了起来,当第二波人马一到,立即溃散了。

“这是燕军留下断后的死士,仓皇逃走,设伏并不完善,看来燕军是真的在逃亡了。”白起做出了判断,立即下令,继续全力追击。

一个时辰后,前方传来了大战的声音。

那数千的残余秦军骑兵,追上了重甲的禁卫军,正在进行滋扰、袭击,要切断对方的队伍。

可是这支禁卫军训练有素,结成了圆形阵法,大盾牌一层一层,仿佛一座可移动的铁甲城墙,外围盾牌之间缝隙,是一条条长矛、长戈组成了拒马阵,锋利的铁枪头斜斜挑向天空,骑兵冲上去,就会被锐利的枪尖从马的心口刺进去,斜着从背脊间冒出来,来不及弃马跳跃的骑士小腹被斜穿上去,把人和马牢牢地钉死在一起。

这就行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数千骑兵难以下口,只能围绕着打转,然后往里面射箭,而五万禁卫军内,每位士卒都有弓箭,也摘下来还击,就这样僵持下来,让骑兵大大吃亏。

“追到了!”白起眼神一亮,七八万大军陆续赶至,都兴奋异常,挥舞着利刃,口中嗷嗷喊叫,终于追上了燕王的队伍,历史即将被他们改写了。

第1024章 大反扑

白起望着夜色下,正在酣然激战的双方队伍,三四千的黑甲骑兵围绕着五万装备精良的重甲士打转,强攻不过去,难以近身。

骑兵对步兵,本来有很大优势,速度快,借住马力冲击,可让大军阵型混乱,收尾难接,但是这支燕军,明显是最精良的禁卫军,完整的铠甲比普通前线甲士覆盖面广,前胸一大块的板甲,似乎刀枪不入。

手持长兵,在盾牌的保护下,简直成了骑兵的噩梦,根本无法冲过去,就被钉死在防护圈外,使铁骑一时无从下手,只能围绕着滋扰,拖延对方移动的速度。

白起还看到敌军正中心,有燕王独特的黄罗盖伞,那里更是重兵防护,密不透雨。

“燕王,就在那里,一定要杀过去!”白起心中涌起一丝狠劲,他也清楚,要杀过去必须要把外围的禁卫军打乱、打残,闯出一条血路,然后斩首成功。

“乌良、王烨听令,左右各带一军,给我从两翼夹攻,把燕军阵给截断!”

“遵命!”

两名秦将各带两万军马冲过去,携带滚滚威势,肃杀凝重。

“杀!”

很快两翼开始进攻,面对燕军外围的枪戟森然,却夷然不惧,心里都知道,这是一场惨烈的苦战,但是决定秦燕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没有退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到了为国捐躯的时候了。

“放箭!”

秦军外围的方阵,弓弩手朝着燕军大阵的中心位置放出箭雨,这上千枝箭一起腾空,形成令空气震颤的嗡鸣声,仿佛一朵黑云压上去,不过效果甚微,因为燕军阵心被大盾遮挡得严严实实,射在上面,火星闪烁飞溅,却无法射透。

燕军阵中,也有弓箭手,迅速还击,射往外围的秦军,令对方吃了暗亏,与此同时,外围的阵法不再前移,还是以‘燕王’为核心,做同心周移位,使大阵变成了活阵,就好像浑身是尖刺的齿轮,它运转起来,你投掷过去的物理攻击,都会被一股扭劲卸掉、弹开,对它不造成重创影响。

而且除了移位外,里面一层层的布阵,都是极有说法,暗含了九宫、八卦、两仪阴阳抱缺的玄妙,即便外围被破坏,冲入一批敌军,看不懂阵法,也迅速被里面各种小杀阵,消灭吞噬。

这是玄女澹台清儿亲自设计,早在三年前,就有了这个兵阵想法,原本要用在与秦军正面大战上,想不到,这次机缘巧合,被挪用到这里,用来防守,简直是个活动的城堡,易守难攻,让敌军干瞪眼没辙。

这次的将计就计,就有玄女的暗中点拨和策划细节,除了这一手,玄女还让燕王发出密令,从秦开队伍中,抽出了五万精兵,暗渡黄河,袭击河东的秦军大营去了,会截断秦军撤回河西的路线,把这二十多万的秦军主力,全部埋葬着河东。

不知不觉中,布局完成,连白起这等名将,都身在局中,没有察觉到。

深夜鏖战,死尸盈野。

秦军消耗巨大,死了很多将士,而燕军也一样,外围倒了好几批,战阵圆圈在缩小,更加紧密,防护着秦军的冲杀。

“大秦男儿,杀过去!”一些秦军的百夫长、千夫长、校尉全都杀红了眼,瞳孔圆瞪,怒气冲冠,他们死了太多将士,而且燕方援军随时都要来到,必须抓紧时间。

一些死士手持着盾牌和断刃,就往对方的军阵缝隙中扑去,但大多被如林的长矛刺中,贯穿了他们的身体,他们没能撞开外围盾牌阵,防御盾牌只是晃动一下,就被后面一层层士兵紧紧顶住。

许多这样不畏死的秦军扑过去,有的甚至甘愿被刺中,然后双手抓住洞穿他的长兵,使劲拽住不撒手,给后面的战友出手创造机会,果然,有秦兵跟上一扎,就把那个燕军禁卫刺死,这样以命抵命的打法,完全是同归于尽。

白起看着无数的将士战死,目眦欲裂,恨不得亲自冲上去战斗,他大吼一声:“破阵,破阵,杀!”

身后又是两万将士投入战斗,从正面冲击,健步如飞,完全不要命的冲撞过去,给燕军大阵造成一定的撼动。

有的秦兵甚至在前面蹲下背弓起身子,搭成一条人桥,后面的士兵可以踩在他们身上,借力跳跃,直接悬空跃过去了前两排的人墙,落入燕军阵内的上空,此时燕方禁卫军战士举起长枪往上空一刺,就钉死一人,但是对方在临死之前,也拼命下刺,换取敌人的性命,前仆后继,飞蛾扑火,视死如归!

鲜血不断从半空中绽放,一道道尸体下坠,滚烫的血洒在燕方士兵的脸上,深深地震撼着燕军将士,不得不钦佩,秦兵的狠辣与勇敢,太凶猛了。

但是,燕军不能退,因为他们的君主就在大阵核心,如果没有君王在,他们也许早就被秦军的气势压制住,心理防线溃败了。

可是现在,每一个禁卫战士都明白,他们不能退,不能逃,因为他们的君王需要他们以死来保卫,他们燕国军人的尊严,需要用命来捍卫!

靠着这股韧性和意志支撑着,燕军禁卫堪堪抵挡住了秦军疯狂的进攻,士气丝毫不弱。

“嗖!”

就在这时,一道带着火光的利箭摩擦出尖啸的声音,射向了高空,然后炸开一个璀璨的火花。

大阵核心,终于发出了信号箭。

这是燕军大反扑的信号,埋伏在各个方位的燕军将士,都要行动起来了。

不一会,荆琦就带着数万兵马从途中的岔路口杀回来,堵住了秦军的后路。

后方第三道防线的援军也出现了,足足四万精锐勇士,统领赫然是廉颇!

与此同时,第二防线两翼,也有燕军如旋风一般杀了回来,给驻守这里的几万秦军来个突袭,顿时大乱混战起来。

而秦开派去的一支五万的精兵,也在听到第二道防线发出一波波的信号后,发动了对河滩之地秦军大营的袭击。

这一夜,各地混战,秦军足足二十万兵力,分成三地在浴血奋战,被燕军包围其中,一点点围歼、吞掉。

当东方吐出鱼肚白,天色渐渐清晰后,白起浑身狼狈,正带着两万多人,被燕军反围困其中,还在殊死搏斗,困兽相争。

这里的指挥权交给了廉颇,他远远望着被困在其中的白起,露出一些英雄惜英雄的感触,不过,这就是战场,容不得任何仁慈,哪怕很欣赏对手,也不能任何手软。

何况燕王下了军令,不必生擒,迅速歼灭,以免夜长梦多!

眼下统一六国的战争,已经接近后期,不再需要收服什么大将为己所用,那样只会畏手畏脚,反而会让秦军突围而走,放虎归山,弄巧成拙。

辰凌对白起,并没有什么生擒的心思,这等杀将,等统一战争结束,也是一个隐患,盛世兴文,乱世兴武,只有这等大争之世,才适合名将生存,战争一结束,猛将们就要被关入牢笼了。

“全部歼灭!”廉颇脸色冷峻,猛然下了一道军令,密密麻麻的燕军,排山倒海般冲向了残存的秦军。

第1025章 英雄不许见白头

大秦将士默默聚集在一起,背靠背,缓缓移动着步伐,就像是一个紧紧相连的实心圆环,残存的兵力,已经不足数千人了。

白起披头散发,浑身狼狈,铠甲上有许多血迹,有他自己的,也有敌人的,更有一些侍卫为护他而死,飞溅在他身上。

天色大亮,一轮喷薄的红日,从地平线尽头喷发而出,晨曦照射过来,无数黑色的瞳孔,在晨晖中流光溢彩。

燕军越聚越多,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赶来,人挤人,像是层层推进的乌云,覆盖了整个荒原。

这些人马中,有荆琦的人马,有杨绩带回来的残兵,更有廉颇带来的援军,还有禁卫军,足足七八万人,这些兵甲身上,也带着血迹,毕竟在后半夜,已经围歼了五六万秦军,燕方也损失了近三万人。

白起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燕军,心中涌起一丝绝望,满脸的穷途末路之色,他知道,自己败了,非常彻底,这一切都是燕军设下的局!

他实在想不通,廉颇竟然去而复返,仍是三军统帅,难道被押解回燕京的消息也是假的?

那燕王御驾亲征呢,是否也是假呢?只是为了吸引秦军追杀过来,才设的局?

白起已经不去考虑这些疑问了,因为弄清楚与否,都没有了意义,只是他非常佩服燕军幕后出计的人!将计就计,环环入扣,把他这个施离间计的人,都给套进去了。

是战国第一红颜那个玄女吗?

白起心中一叹,世上也许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为燕王幕后出计,拿天下当棋局,一点点铺开,现在到了吞子收局的时候了。

他回头望着自己身旁、身后的秦军勇士们,那一张张年轻的脸颊上,写满了骄傲与悲壮,所有人悄无声息的望住他,眼中满是坚定不屈。

老秦人的傲骨,老秦人的不屈,每个人都没有恐惧,也没有对他指挥失败的愤怒,反而坦然面对失败,视死如归!

白起忽然间,热泪盈眶,这是多么朴实憨厚却又勇敢凶猛的秦人,自己为身为秦国人而感到骄傲。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让这河东战场,成为我们埋骨之地吧!”

白起手持一把利剑,黑脸上闪烁着腾腾杀气,洪亮的嗓音,如钟鼓般,回旋在每个人耳边。

所有将士都满眶热泪,脸上仍笑着,在这漫山遍野的燕军包围中,无一人有侥幸存活之心。

“杀!杀!杀!”秦军继续英勇作战,负隅顽抗,抱着鱼死网破的打算,与燕军做最后的搏杀。

燕军精锐的陌刀兵,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以整齐划一、凄厉如歌地刀声,杀向秦军。

喊杀震天,凄声哀鸣,无边地杀戮中,双方将士一波波倒下,秦军将士倒一个就少一个,燕军却像是连绵不绝的海水,迅速冲刷了先前留下的血迹,把秦军的队伍一圈圈缩小,最后只剩下几百人、几十人……

半个时辰后,场地只有方圆十米的小圈,里面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白起。

他一个人就斩杀上百敌兵,此时浑身是血,身上有数十道伤口,已经筋疲力尽,流血过多,还有致命伤,随时都能倒下了。

不过他就是不屈,像一根标枪站在那,屹立不倒,嘴角溢血,但是冷笑地看着四周的燕军。

燕军士卒摄于白起的威势,所有的长枪、长矛、刀锋都团团对准了他,但是心中敬佩这个秦军大将,所以没有砍下最后一刀。

“呵呵……哈哈哈……”

白起忽然仰天长笑,满脸的悲戚之色,当笑声过后,整个人已经断气了,身体还戳在那,一动不动,顶天立地!

廉颇骑着战马,在远处观望,轻叹了一口气,若不是朝廷使了这次连环计,骗过了白起,还不知道秦燕一战,要打几年,最后谁胜谁负,也不好预测,白起是一个名将种子,可惜遇上了强大的燕国,还有雄才大略的燕王,这是国家之间的对抗,阳谋所在,不是一个将军能改变的命运!

“厚葬此人,为其立冢!”廉颇交代一句,留下了一名将领,打扫战场,清理伤员,并且把死尸就地火化埋葬,以免发生瘟疫。

这些事吩咐下去后,廉颇带着禁卫军意外的人马,赶回了第二防线的土堡,那里的战斗也结束了,四万多秦军覆灭,蒙骜被数百亲卫保护,在夜色中趁乱逃走了。

当廉颇带人感到黄河东滩的大营时,这里的战斗也接近尾声了,五万秦军被五万燕军夜袭,打的异常惨烈,但是燕军以火弹、炸药包一番炸营,偷袭成功,占有主动优势,最后胜出,不过在秦军的殊死搏斗下,也损失了近半的兵力。

只此,河东再次被燕军夺回,而且前前后后共歼灭了二十四五万的秦军主力军。

整个秦国,全民皆兵,总共凑齐了五十万兵力,其中包括少年和六十花甲的老人,这一下就葬送了一半,对于秦国的打击是致命的。

河西的大门,直接面临燕军攻破的危险,秦国除去防御西戎、楚国的几万兵力,抛开防卫咸阳的兵力外,能调动的兵马,也就十多万人了,如何能面临燕军数十万的进攻?

秦军河东大败的消息,不径而飞,天下哗然,那些魏、齐、赵、楚地有异心的旧贵族得知后,更是受惊不小,老实蛰伏起来。

现在中原百姓都相信了,燕国统一天下,将是天命所归,大势不可逆转!

如此一来,燕国的文化和制度,就更好推广了,而且有一些抵抗的城邑,比如韩、楚的一些偏远小城,没有攻击,就主动弃城来降了,接受燕国的重新整编和规划。

数日后,廉颇重新在黄河东岸扎营,把三道防线的兵力都集中过来,凑足了儿二十万人,燕王也亲自来巡营,犒赏三军,同时宣布,前些日子关于廉颇私通敌国的消息,纯属秦军施的离间计,燕朝廷将计就计,把白起引入了伏击圈,一举歼灭,所有参加战斗的将士们,都按功大小登记入册,回去有封赏,即使战死的士兵,都追加为烈士,把犒赏送给后方他们的家眷和亲人。

消息在军营传开,顿时对燕王、廉颇的拥戴之声更高了,士气不断高涨,随时都能进攻河西伐秦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026章 韩降

秦军大败的消息震惊了天下,不但赵、齐、魏、楚等旧地一些有异心的贵族再次趁寂下来,不敢乱动,连残存的韩、楚政权,也都感到朝不保夕,命不久矣。

韩襄王韩仓大犯愁肠,在临时王宫内不断转悠,明知抵抗不住燕国大军多少时日了,但是若主动投降,又觉得没有骨气,日后会被千夫所指,所以迟迟做不出决定。

大军压境,半壁山河丢失,不知从何日开始,韩国的朝会都无法正常召开了,因为国土破裂,已经支零破碎,处处飞地,难以连贯,就好像被人截肢一样,难以挥臂自如了。

如今除了河内还剩下三五座城池,西面的宜阳孤城和宜阳铁山健在外,其它之地,即便都被攻陷了,大河南岸的都城新郑已被占领,河东几年前就被魏国吞并,现在又转被燕国占据。

南面的颍川一带,经过连年与楚国征战,只剩下三五城,西南面的南阳一带,却是王族和贵戚们的封地,一些贵族和老臣们,担心被牵扯进来,都离开王室,回到封地,圈在自己城堡内不问世事,做几天自封的诸侯,不听从韩王的凋令了。

韩国仍有十多万人马,但是被世族大臣们带走一些,分散在各地,保护领地庄园,使得国防力大幅度减弱,甚至连粮草征调都无法从地方获取了,一个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无药可救了。

没有谋臣,没有名将,连士兵和粮草都不足,垂垂暮气,笼罩韩境。

“人谋尽,这是苍天要亡我韩国也!”韩仓大悲,一声叹息。

大臣公仲朋在一旁劝道:“君上,国家社稷,存亡在即,还请早作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