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临战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嬴壮与秦武王嬴荡是嫡出同胞,秦惠王正妻惠文后所生,秉性也与秦武王十分相似,目前为咸阳国尉令,嬴稷远在燕国做人质,赢显先锋大将,手握兵权,还有几个少年兄弟。
忽然,帐外王龁望见一辆青铜轺车辚辚一队人马飞奔到辕门口外,接着便是一声高亢明亮的楚音秦话:“栎阳令魏冉奉诏晋见——”
中军司马王龁进帐禀告之后,甘茂心中一动,魏冉是当年芈王妃嫁入秦国时,护送来的将军,也是芈王妃的亲弟弟,如今在秦国手握大权,颇得秦武王的宠信,权倾一时,函谷关之战时,魏冉被封为栎阳令,镇守栎阳,后来被辰凌夜袭栎阳后,突围出城,赶来咸阳了。
甘茂喝道:“请栎阳令进大帐觐见大王!”
紧接着,他又对周围内侍说道:“除内侍和王妃外,其他都退出吧,孟贲将军在帐外时候,如果有异动,听我号令!”
“遵命!”孟贲、太医令、掌书三人起身退出了大帐去,而秦王美妃、老内侍则起身踱入内帐。
秦武王有个朝臣熟知的喜好:但凡居所行营,都要灯火大亮纤毫必见,这辕门内便是军灯高挑,风灯夹道,王帐内外更是一片通明;不一会,魏冉带着大将任鄙、谋士王稽走过明亮的夹道,进了帐内。
这魏冉身材高大,头上一顶四寸黑玉冠,身上一领黑丝斗篷,身穿铠甲脚下更是一双长腰牛皮战靴,一副连鬓络腮大胡须围着又长又方的白亮脸膛,斯文中透着威猛。
他一看大王不在帐,反而是甘茂坐在正位阅览奏折,顿时脸色大变,手按剑柄,怒喝道:“甘茂,你要造反吗?大王呢?”
甘茂知道秦国朝野对自己多有微妙之辞,尤其是魏冉,与自己更是政敌,但是此时此刻,身兼救秦重任,非常之时,也就放开个人恩怨,心下不以为忤,依旧微笑道:“今日关涉机密,终不能与足下慷慨高声也。”
魏冉目光只一闪,喝道:“少说废话,大王在哪?我要觐见大王!”
此时内帐中走出了那个常随秦王的侍妾丽人,对老内侍吩咐道:“我王伤痛初眠,熄灭帐内外大灯。”
老内侍站在帐口便是一声低呼:“王眠灭大灯——!”
话音落点,便见王帐外辕门内的夹道风灯一齐熄灭,帐内周遍六盏铜灯也一起熄灭,只留下甘茂公案边两盏铜灯,内帐灯火竟是全部熄灭,只有帐口一支蜡烛摇曳着豆大的微光。
魏冉心头一惊,难道秦王受伤的事,是真的?那么秦国新君之位,将如何抉择呢?这一刻,怒气冲冲的魏冉,反而冷静下来,与甘茂对望,充满谨慎对峙的意味。
第0258章 立秦储
魏冉虽然性格刚烈,崇尚霸权,但同样精于权术,谋计多端,看到甘茂的神态,以及太医令的唱话,联想到最近听闻秦王受伤的消息,一种危机感涌上心头,感觉大事不妙。
“难道,秦王他,受伤之事,是真的了?秦王现在如何,让我们进去面君,否则,我们就要疑虑,是不是你甘茂,要有什么企图,控制王权?”魏冉质问道。
这甘茂将相一身,出将入相,最受秦武王的重视,大秦权臣之一,但他精通的是内史,在秦惠文王时期,甘茂入秦,与张仪接触后,被后者看重其才华,推荐给了秦惠文王。
面君觐见之后,甘茂凭着其杂家无所不通的才华,被秦惠文王提拔,认为是个奇人,但是没有安插在朝廷内做实权的官,而是做了内史,整理宫廷内务事宜,同时兼任太子的太傅,做了赢荡的老师,因此很早就与秦武王结下了深厚的关系。
秦惠文王病逝之后,赢荡登基成为秦武王,大力扶持自己的亲信,甘茂因此破格提拔为上将军,同时暂代右丞相之位,本来派他挂帅东进与魏国开战,却在河东败在了辰凌手里。
甘茂心想:多年来,自己一心只在宫廷经营,既没有朝臣人望与庶民根基,又没有军中实力,虽说是权兼将相,可从来都没有统摄过国政一日,在军中根基也很浅薄,如今武王出事,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撑大局。
“索性给他说明,看他支持哪一方?”
甘茂起身道:“既然如此,请丞相除下佩剑,屏蔽左右,跟我进内帐探望秦王!”
魏冉卸掉腰间宝剑,让大将任鄙、谋士王稽在外面守候,他则跟着甘茂进入了内帐。
在内帐,只有太医令和丽妃守在秦王床榻旁,魏冉走入内帐,看到奄奄一息的秦王赢荡,脸色大变,普通跪在床榻前,悲嚎道:“大王啊,你为何伤的如此重,谁把你伤成这样,魏冉就是豁出命,也要斩杀此人——!”
这时甘茂肃然正色道:“栎阳令,甘茂奉诏告知:本王伤重难愈,栎阳令须得与丞相同心,匡扶王室,底定朝野!”
魏冉一阵愣怔便恍然醒悟,深深一躬:“臣,栎阳令魏冉遵命!”
“若天不假年,我王遭遇不测,足下以为何人可以当国?”甘茂声音虽轻,脸上却是一丝不苟,目光紧紧盯着魏冉,看他如何作答。
魏冉目光突然锐利地逼视着甘茂,冷冷道:“魏冉可以当国!”
甘茂大是惊讶愣怔,沉声道:“栎阳令慎言慎行了。”
魏冉却冷笑道:“但为臣子,自当以王命是从,甘上将军不宣王命,却来无端试探魏冉,究竟何意?”
甘茂不禁大是宽慰,他之所以突兀发问,为的正是出其不意地试探魏冉的真心。
寻常朝臣,都会在这种非常时候不自觉地脱口说出自己想要拥立的人选,更是期盼着顾命权臣与自己一心,极少能想到国君遗命所属。
毕竟,春秋战国几百年,权力交接时刻出人意料的骤然变化是太多太多了,谁不想趁机浮出水面?然则,这个魏冉能在这种时刻有如此定力,足见其胆识超凡。
但是,甘茂毕竟老于宫廷之道,他不相信一个与王室有牵连的外戚会没有心中所属的未来君主,而且越有胆识者越有主见,如果能让魏冉自己说出来,一切便会顺当得多。
甘茂心念及此,便略带歉意地苦笑道:“非是试探,实在是秦王尚无定见,甘茂心急如焚,便想兼听而已。”
“秦王勇武果敢,如何能在国难当头,临危之时没有定见?”魏冉立即顶上一句。
甘茂叹息一声:“足下是关心则乱?抑或是临事糊涂?秦王没有王子,储君必是诸弟,仓促之间,却是选定何人?设若足下为当事者,莫非能一语断之?”
魏冉默然片刻,慷慨拱手道:“上将军此言倒是实情,属下方才唐突,尚请见谅。”
甘茂一挥大袖,淡然道:“当此危机之时,辅助我王选定储君为上,些许言语,谁能计较?”
魏冉沉思一阵,疑问道:“秦王伤势严重,目前五国盟军占据了河西之地,把我秦军压制回到洛河以西,危难当头,秦国必须要立下储君,既然秦王无子,那定然会从诸王子中选取王族之脉,诸王子贤愚,究竟谁最适合被立为储君,难道秦王这几日没有断语判词?”
甘茂见他被吊足了胃口,轻轻道:“秦王需要安静休息,魏令,我们出去谈话,不要惊扰大王。”
魏冉略一思忖,心中一动,便道:“魏冉只好奉陪了。”
就这样,甘茂与魏冉出帐,向渭水岸边去了,时当中旬,月明星稀,遍地银雪,寒风刺骨,一路漫步行来,甘茂竟是一句话也没说。
魏冉急性子脾气,走出一里后,出了大营,走到渭水岸边一座土丘上,魏冉终于忍不住了,停住了脚步突然问道:“秦王的伤势究竟严重否?生还希望有多大?昏迷前,有没有交代要立谁为储君!”
甘茂皱眉点头,说道:“秦王伤势严重,只怕凶多吉少,即便有神医仙人,也难以治好大王伤势,只不过是延缓一段时日罢了,当务之急,是要确定秦国储君,也就是秦王的继承人,大王的口谕,是要让我等臣子联手,秘密接回远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稷,只是燕国目前动荡不堪,这公子稷是否建在生还,还是个问题,到哪里去寻找,成了难题,目前咸阳估计也会被盟军派出的间隙,在城内四处传播造谣,很快,王族诸位王子,恐怕就会有所动作,争夺王位。”
“诸王子各有实力:镇国左庶长有之,依靠王后成势者有之,与贵胄大臣结党者有之。”魏冉在朝廷中颇有权势,熟悉其中的各方势力,先三言两语撂出争立大势,又是一声粗重的叹息:“唯嬴稷远在燕国,又为人质,国中根基全无,纵然立储,谁能说不是砧板鱼肉?”
第0259章 既来之则安之
甘茂听着魏冉的担忧,微笑点头:“若得正名,便是最大根基,何愁有名无实?”
魏冉眸光一闪,似乎有所察觉,望着月空良久沉默,却突然道:“公能使其名归实至?”
甘茂微微点头道:“实不相瞒,秦王在昏迷之前,的确说过,要派白起将军入燕,寻找在燕国做质子的公子稷,以及芈王妃回咸阳,立赢稷为储君,命令本将军与栎阳令魏候、前军将白起共同辅佐赢稷,确保秦王位的传承!”
魏冉轻轻点头,说道:“秦武王能在国难当头之刻,明确新储君,也算粗中有细,稳定秦国大业之举,并非一味有勇无谋了。”
甘茂毕竟是秦武王一手提拔,有知遇之恩,对秦武王也极其有感情,有些感怀涕零,哽咽道:“武王他……伤势太重了,恐怕……几个月之内,秦国就要易主换位了……”
魏冉却没有丝毫的惊慌悲伤,默然片刻,竟是对甘茂深深一躬:“上将军毋得悲伤,秦王恃力过甚,违背了孝公、惠文王等先天的长远策略,只懂动武,不知外交,这次重伤受挫,函谷关失守都在天道情理之中;魏冉粗莽,今日明誓: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甘茂立即慨然一躬:“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句誓词,原本是在秦军骑士中流传的一首歌谣,歌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歌词简单,格调激越,竟将军中将士的浴血情谊唱得淋漓尽致。
当一个骑士磨剑擦矛,要与你慷慨同心,将你的仇敌也当做他的仇敌时,这种誓言便是生命与热血的诗章,表示放弃以前成见,在这时联手合作!
魏冉将这句同仇敌忾的军中歌谣用来明心,如何不令甘茂感奋异常?
甘茂本来还担心魏冉不信,亦或有其他心思,现在见他主动放开彼此之间的成见,便放下心来,毕竟甘茂在军中和朝政中,势单力薄,有了魏冉的支持,等白起一归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月光之下,甘茂对魏冉备细叙述了秦武王遭遇伏击的经过与目下所进行的一切。
“想不到这辰凌如此厉害,先神兵忽降,偷袭了栎阳城,大乱了我秦军的阵脚,造成前线混乱,接着又伏击了秦王队伍,等于雪上加霜,趁病取命,实在太狠了,魏国有这样一个枭雄人物在,对秦国太不利了。”魏冉感慨道。
甘茂点头认同道:“是啊,自从第一次交锋,一直到现在,我越来越感到辰凌的可怕,每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像变戏法一般鬼使神差地出现,给对手致命一击,纵观战国,还没有这样的人物,有他在,秦国想要东出函谷关,实在太难了。”
魏冉皱眉道:“放心吧,等回头,我们准备重金,到天机阁的刺客盟去雇杀手,派去魏国,一不做,二不休,把辰凌除掉,一了白了,绝不能继续让他活下去。”
“看来也只有如此了,留着他在,始终是个祸害!”
甘茂与魏冉两人又商议了诸多应对方略,直说到月上中天,方才回到王帐营地。
魏冉没有在王帐逗留,却连夜赶去咸阳布置去了。
※※※
辰凌在世外桃源般的山谷内潜修,由于大雪封山,他也无法出去,加上伤势未好,如果贸然在雪天出行,很可能会在途中抵不住风寒,病情加重,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反正暂时出去不了,辰凌索性静下心来,既来之,则安之,修养身体,一边让素儿治疗,一边专心研究国政,谋划在当前大争的战国,要如何着手,开展他的宏图霸业!
首先,要复国自立,把齐军完全赶出燕国之地,恢复自主的主权,然后才有后面的步骤。
接下来就是经济财富、军事兵工、城市建设、科技发展、学府人才等,每一项都是重中之重,头等大事,不能怠慢。
燕国目前有齐国这种头号大敌,强国霸占主权,又有中山国、赵国趁机侵占了一些土地,还有东胡南下,占据了燕国西北大部分土地,在长白山一带,还有数万太子平的人马,这些都是威胁燕国安定的不利因素。
辰凌对着火炉兴叹:“也不知燕国现在情况如何了,北方大雪降临,燕国处在中华大地的东北,更是寒冷,郭开估计早已带兵拿下了辽东襄平城,各路人马如果按照先前自己设定的路线,加上墨家的帮助,应该会利用寒冬反扑齐军,派奸细火烧各城池内齐军粮草,齐军人马没有了军饷和粮草,难熬燕国的冬天,必然会陆续撤兵,那时有苏秦这位纵横大家,游说齐国、赵国君王,定然能劝服两国规规矩矩撤兵息事,燕国就能复国中兴了。”
“至于经济,一有燕国历代君王屯留下来的宝藏,足够燕国用来安抚流民,恢复生产了,利用魏国‘辰凌’身份在大梁做起生意,与白家合作,相信三年之后,就能积累大量的人脉和财富,滚滚涌入燕国,也能补充一部分国库空虚!”
军事,招兵买马;城建,大兴土木;科技,蒸汽革命;人才,设立学府等等;这些方面,都不是一撮而就的,急也急不来,只能一步步开展,不过,以辰凌对这方面的了解,逐渐推行变法,引导燕国的发展,相信都会慢慢实现的。
现在历史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因为他的出现,轨迹变化了,这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历史不是不能改变,只要符合历史的规律,按照规律去导向,历史长河,就会顺着这个方向,悄悄偏离原本的历史轨迹!
历史成就了枭雄,枭雄同样改变着历史。
蓦然间,门外响起脚步声,打断了辰凌的思绪,接下来素儿披着对肩小花袄,走入了房间内,对着房内的辰凌微微一笑道:“相公,小公主醒来了,说要见你,相公去见一见吧!”
第0260章 白起入燕
辰凌带着素儿进入了小公主赢珂儿的房舍内,赢珂儿正在倚靠着床头,盖着棉被,玉手缕着青丝,陷入淡淡的思绪中。
“小公主,你终于醒了,担心死我了。”辰凌看到赢珂儿坐在床榻上,似乎气色好转不少,这才放下心来。
赢珂儿目光扫来,看着辰凌进房,轻轻一叹:“醒不来倒不错,也不能再烦恼了,辰凌将军,你的伤,不碍事了吧?”
这一刻的小公主,恢复了冷静,不再像那日昏迷状态下,依依不舍,表露情意,此时的赢珂儿,多出几分冷淡,少了以往的柔情。
辰凌走到她的床前,苦笑道:“别喊我将军,要不然,我又觉得要出征作战了,现在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战争!”
赢珂儿看他的表情,似乎真的不喜欢战争,秦魏之间,有太多的仇恨,如果他能不再为魏国出力,对于秦国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她神色转变不少,轻声问道:“辰大哥,你也不喜欢战争吗?”
辰凌轻叹:“一将功成万骨枯,名将都是踩着尸骨成堆走上去的,这些尸骨,哪一个不是大好男儿,都是亲娘生的,很多都有上有老母,下有妻儿,洒血疆场,成就的只是一时的成败,无谓的争斗而已。”
赢珂儿默默听着,芳心莫名一动,听到这番大道理,不知为何,有一些诚挚感动,生出几分敬佩之意,道:“辰大哥,想不到你看的如此远,我也讨厌战争,如果战国七雄,都能和平共处,没有纷争,那该多好!”
辰凌摇头叹道:“那是不可能的,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周王东迁之后,名存实亡,天下诸侯,割据自立为王,七国目前势力较大,都有称霸之心,取周代之,乱世出枭雄,如今大争之世,必然会有大乱,哪个国家先变法图强,实力雄厚,储备足够的力量,就能横扫六国,平定其它小国,成为一统天下的王朝,那时候,才能真正结束中原混战,否则群雄割据,势必会战争不休!”
赢珂儿微微点头,赞同道:“辰大哥也这样觉得吗?其实,我的父王秦惠文王,曾经也这样提过,不平定诸侯,中华大地无法生存下去,没有统一的国度,任凭诸侯混战,迟早会让番邦和胡人趁机南下,侵入中原,纵观七国,唯有我秦国最有希望,辰大哥你何不投效我秦国,助我王兄完成此大业呢?”
辰凌淡笑道:“我志不在此,或许回到魏国,我就要卸甲归隐也说不定,自古以来,战将名相,权倾一时,最后都不得善终,这次是我最后一次为魏国出力了,回头我会辞去将军职位,不再出征。”
“当真?”
“差不多,我心已决了!”辰凌心想秦国已经元气大伤,要乱一阵子,接下来就看公孙衍、孟尝君等人的本事了,如何打压秦国,西秦一弱,各国定然会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反目,真正的混战,还在后面。
至少齐国、赵国、楚国、魏国这几个大国,恩怨纠缠已久,西秦如果衰弱,这四大战国必然会再次角逐中原霸主之位,诸侯之战,不久也要拉开序幕。
赢珂儿听到辰凌不打算再做魏国将军了,由衷的高兴,没有了辰凌这位魏国虎将,她就不担心秦国的安危了,玉手伸出攥住辰凌的大手,脸颊微红,神色温柔,说不出的情意,轻轻道:“如果你真的不打算做魏国将军了,我愿意和素儿姐陪着你留在山谷,终老一生!”
辰凌听完,愣在当场,不会吧?这小妮子,看来对老子动真情了?
※※※
白起带着人马,星夜赶路,终于赶在天亮之前,抵达渭水岸边的秦军大营。
甘茂连夜起身接见了白起,两人在甘茂的帐内相见,为他讲解了当前形势,白起听完,沉声不语,半晌才道:“秦王病危,国无君主,朝政之间必然有变,早一日把公子稷接回秦国,就能早日稳固秦国的为难。”
甘茂问道:“白将军可有信心潜入燕国,找到公子稷和芈王妃,接回到咸阳?”
白起叹道:“只能听天由命,目前燕国正值大乱,处于齐国的侵略霸占中,王族被斩杀过半,许多质子和使者也死在了内乱之中,公子稷的下落,不得而知,需要去了四处打探,还要避过齐国的耳目。”
甘茂又道:“现在咸阳处在一个为难关口,将军若去了燕国,如果有王族之地争夺王位,拉拢军方哗变,如何能平乱?”
白起慨然拱手道:“丞相毋忧,我有两个非常之法:其一,现任咸阳令白山是我族叔,丞相可持我一信,请我叔暗中运筹武事,至少军中郿县孟西白三族子弟决当生死!其二,我用秦王兵符留一道军令在蓝田大营给芈戎将军,咸阳但有动静,听丞相号令行事!”
甘茂不禁大是宽慰,起身便是深深一躬:“甘茂虽是将相一身,却赖将军底定根基,秦国安定之日,甘茂当力荐将军掌兵,擢升大将军,我固当辞。”
白起连忙扶住甘茂:“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上将军此言,教白起如何心安?”
甘茂不禁慨然叹息:“白将军襟怀荡荡,不媚权力,唯国是举,甘茂何其惭愧也!”
白起第一次被这位骤然飙升三军侧目的权臣打动了,不禁老老实实道:“上将军无须过分自责,辰凌鼠辈,偷袭我王,造成重伤,致使秦国蒙受大难,迟早有一天,我会亲手斩下他的首级,但当务之急,撇开那些仇恨,如何稳定秦国局势,才是大事,还需上将军费心部署,运筹帷幄了。”
甘茂极是聪颖明智之人,听白起说得扎实妥帖,不禁大是感动;更重要的是:白起乃老秦猛士,虽然年轻,却以卓越的军功、超凡的才华与及耿直不阿的品性在军中获得了极高声望,获得了白起拥戴,便几乎等于获得了秦军将士的拥戴,这对甘茂这个入秦无大功而骤居高位的山东士子来说,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甘茂心念及此,不禁便是泪光闪烁,拉住白起唏嘘不止。
片刻,东方大白,白起便告辞出帐聚集旧部千人队,留下了王陵听候甘茂调遣,带着蒙骜和千人队,晨曦下踏着雪路北上了,赶往燕国之地。
第0261章 东北保卫战
秦开带兵攻占了辽东襄平城后,全歼了城内守军,收复附近的城镇,整兵后,中军、北平军、镇远军三路人马凑集八万大军,继续向西南逼近,由于东北天气寒冷,齐军本就不适应这里的寒冬,此时各大城池的粮草纷纷被地方的奸细烧掉,没有了粮草和补给,驻守的齐军立即溃败。
墨家鬼神神差占据了边塞辽西城,墨妃暄派人通知‘燕储君’接手,易太后垂帘听政,经过大臣商议,派荆燕带羽林军守卫辽西城,如此一来,燕国北部大部分地区,都重新被燕军占领。
齐军退守在燕山、青龙河一带,以蓟城为最后的堡垒,只剩下渔阳、通州、涿州几城,遏制燕军反扑。
蓟城上,大将军匡章得知辽东、辽西一带战况后,非常生气,身披铠甲,站在蓟城楼上,望着东北黑土地和连绵的雪山,怒喝道:“饭桶,统统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