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莽这第一次试探,就这么着碰了一鼻子灰。他也考虑到时机还不成熟,于是就让太保王舜糊弄那老太太:“王莽哪儿会有别的心思啊,他只是想做摄政,加重自己的权柄而已。”老太太一时迷糊,竟然信了,于是下诏说:“我仔细琢磨这‘做皇帝’几个字,应该是指代行皇帝职权的意思。好吧,那就让安汉公仿效当年周公辅佐成王,名正言顺做个摄政吧。”
这要搁别的朝代,王莽就该称摄政王了,可是周公摄政年代久远,他当初是个什么名号谁都不清楚,再往后就没有类似例子了。所以王莽就老实不客气地自称“摄皇帝”,还顺便把年号都给改了,改成“居摄”——估计也就是因为有这个臭例子摆在前面,所以此后只出摄政王,再没有谁敢继承这种奇奇怪怪的“摄皇帝”的名头。
摄皇帝当了整整三年,王莽再也忍不下去了,于是乎新一轮献祥瑞、祥物、符谶的热潮就此产生。首先是老刘家的大叛徒、广饶侯刘京上书,说当年七月,齐郡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名叫辛当,一晚上做了好几个梦,都梦见有天使来跟他说:“摄皇帝要当真皇帝,要是你不相信我啊,那就看吧,在这个亭中,将会出现一口新井。”辛当早上起来一找,嘿,果然地上莫名其妙地冒出了口新井,而且足有百尺之深。
这事儿真是诡异到姥姥家了,你想啊,就算真有天使托梦,干吗不找朝廷重臣,却偏偏找到一个小小的亭长呢?这亭长又不是当年的刘三儿……
接着,十一月,巴郡挖出只石牛来,扶风郡出了块怪石头,全都搬到长安,摆在未央宫门前。王莽就跟太保王舜等朝廷重臣一起去观瞧,正瞧着呢,突然间刮起了一阵大风,尘沙漫天,迷了大家的眼睛,而等到风停尘落以后,突然就凭空冒出什么“铜符帛图”来,上面写:“这是上天宣告新皇帝诞生的符谶,献上的人应该封侯。”
王莽把这两件奇奇怪怪的事情归拢到一块儿,上奏给太皇太后王政君,意思是:“天命定了,侄儿我要做真皇帝,姑姑您就别再坚持了吧。”这事儿一闹,全天下都明白王莽的心思了,于是最离奇的一幕终于出现。公元8年的十二月份,某天黄昏,突然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个超级胆儿肥的闲人,名叫哀章,他穿着身黄衣服,捧着一个铜盒子来到汉高祖刘邦的祭庙前面,把铜盒子交给了守庙的官员。官员把铜盒上交,王莽打开来一瞧,只见里面装着一份“天帝行玺金匮图”,还有一份“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全都写明了“王莽为真天子”,并且列出十一个人名,都附上相应的官爵,说应当做新天子的重要辅佐——当然啦,哀章本人的名字也堂而皇之地写在里面。
学术界一般都认定,这套花样不是王莽授意的,而是哀章别出心裁,为了当官儿自己伪造的符谶,他就此得偿所愿地把王莽扶上了皇帝宝座,自己也落着个国将、美新公的好头衔。不过我们注意一下“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这几个字,说明要求刘邦把刘家天下传给王莽的是“赤帝”,也即火德天帝,这是按照刘歆的理论,认定汉朝为火德。由此可以证明,王莽在执政以后,就基本上认可了刘歆的研究成果。
所以当王莽终于如愿以偿,玩儿了出传说中的“禅让”把戏,建立新朝以后,就立刻拜刘歆为国师,封嘉新公,把他的新五德学说确定为官方理论。王莽迫不及待地宣布,根据“五行相生”的真真正正的完美学说,汉皇室是帝尧的后裔,属火德,而他自己则是黄帝的后裔,属土德,火生土——“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说得很明白呀,接受禅让的是土德天帝“黄帝”一系——因而新朝接替汉朝是最合情、合理、合法、合适、合衬、合身的。他还特意派了个名叫张邯的儒生去跟百官解释。
至今故宫收藏的一个新朝的大鼎上,还刻着一行大字:“黄帝初祖,德匝于虞,虞帝始祖,德匝于新……据土受德,正号即真”。
梓潼人哀章,学问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为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章闻齐井、石牛事下,即日昏时,衣黄衣,持匮至高庙,以付仆射。仆射以闻。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下书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属。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祇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以鸡鸣为时。服色配德上黄,牺牲应正用白,使节之旄幡皆纯黄,其署曰‘新使五威节’,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汉书·王莽传》节选
始明火德
咱们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这个“汉应火德”跟王莽之间,还引发过两起学术悬案。
前面说了,刘向、刘歆父子俩最喜欢新造理论,而当理论跟古籍相冲突的时候,他们就毫不脸红地借着职务之便篡改古籍,自己写了东西却说是古人所作。比方说《庄子·内篇》,就有学者怀疑是刘向所伪造;康南海老圣人那本《新学伪经考》里所说的“伪经”,就是指刘向父子篡改的古籍;顾颉刚先生也专门考证过这个问题,并且指出刘歆正是为了给王莽篡位创造理论基础,所以才硬生生编造出“汉应火德”和那一大串世系德表来。
但这也不是确论,钱穆和其他一些历史学者就力辩并无此事。理由之一,“五行相生”是自董仲舒老宗师就开始的说法(当然,还有人说,就连董老宗师的《三代改制质文篇》,后来都被刘歆塞了不少冒牌货进去),不是那爷儿俩首创。理由之二,时间上合不拢,刘歆负责管理典籍的时间有限,很难把所有古书都伪造一遍,退一万步说,当时经书流传天下,光他一个人瞎改,也根本没什么用处。第三,王莽自吹是黄帝之后,这都是没族谱可循的,全是他自己瞎编,反正都是无本生意,他大可以宣称自己是夏禹的后裔,承木德,克汉朝的土德,这样计算起来更方便,连伪造古籍的工夫都省了。这两种观点在民国时期曾经爆发过相当激烈的论战,至今仍旧是谁都没法说服谁。
这一出“刘歆伪造”的悬案,连带着还引发了另外一起悬案,这一次连司马迁他老人家也给扯进来了。咱们还记得本书开头那个刘三儿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吧?顾颉刚先生就认为这不是《史记》原文,而是刘歆为了证明汉朝属火德,特意新插进去的——司马迁是无辜的。对于这一说法,钱穆先生又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赤帝子”什么的只是秦末汉初对五种颜色五方天帝崇拜的表现,跟五德压根儿就没关系,所以这故事确实是刘邦以后、司马迁之前就流传着的,也确实是司马迁给写进《史记》里去的。于是乎,“斩白蛇”的悬案一直传到了今天,也还没有定论。
顺便讲个故事。汉代有一本书叫作《论语撰考谶》,伪托古人写的,里面讲的是孔大圣人的出身来历。话说孔子他爹叔梁纥跟孔子他妈颜徵在爬尼丘山去祈祷的时候,颜女士突然感应到了黑帝之精,回来就生了孔丘,所以这孔子嘛,当然就是黑帝的后裔了。本来孔子是有帝王之相的,只可惜他生不逢时,生在了周朝末期,周是木德,接替周的应该是火德,而孔子是黑帝的便宜儿子,是水德,因而没办法只能当“素王”(指没有君主头衔的真命天子)了,拿言情小说里的话来解释就是“有缘无分”。
——这本书是不是刘歆伪造的,没人知道,不过它至少是照抄了刘歆新编的五德世系表(周是木德),也就是说,所遵循的奇幻设定是刘歆大国师的而不是邹老教授的,所以成书必然晚于西汉后期。
话再拉回到这位大新朝的国师爷刘歆本人身上。且说刘歆这位老先生虽然聪明绝顶,但是有时候也挺缺心眼儿的。一般来说,贩毒的自己都不吸毒,跳大神的自己都不迷信,可这位专好制造谶纬的国师爷自己,却真的相信谶纬这回事儿!
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也不知道为什么,民间开始流传起了一则谶谣:“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刘歆听说以后大喜,赶紧找借口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刘秀,美滋滋地以为今后有机会坐上皇帝的位子了。可惜刘歆不知道,恰恰就在他改名这一年,一个也叫刘秀的小孩子在济阳那地方出生了。
这位真刘秀长大以后,有一次,一个名叫蔡少公的朋友当他面提起这则谶言,说是不是应在当今国师爷身上呢?刘秀微微一笑,说:“你咋知道一定不是在讲我呢?”¨wén rén shū wū¨
而那位国师爷、嘉新公假刘秀真刘歆,从此就老存着应谶谣、当皇帝的念头,终于被人撺掇着造王莽的反。想当年周武王想造商纣王反的时候就先算卦,刘国师跟王莽一样复古,也先算卦。周武王算卦不吉,有姜太公踩碎乌龟壳来推他一把,刘国师身边没这样的猛人,结果先算出说只有在东方才能成事,临出兵了又说等太白金星出现咱再走,结果拖拖拉拉地贻误了战机,轻摇慢步地走上了死路。
章太炎曾经评价说:“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先生也称赞刘歆是“学术界的大伟人”,可是这位大伟人就因为深受封建迷信毒害而死,想起来也真是可怜——然而可怜之人,亦必有可恨之处。
刘歆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学说不灭。本来“汉应火德”的说法只是在学术界流传,西汉皇室从来就没有正式承认过,但等到王莽拿着它做了篡位的借口以后,这种“新五德学说”反倒名震天下,搞得尽人皆知——要不然当年哀章也不会伪造“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了。
虽说王莽的名声响彻天下,可是绝大多数官僚、百姓都只是想让他帮着搞好汉朝而已,推着他做到“摄皇帝”算顶天了吧——这名号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连周公摄政都没落到类似头衔。谁料想王莽当完摄皇帝还想当真皇帝,当了真皇帝以后就开始胡乱改革,结果闹得天下大乱。于是当时普天下民众的心理可以归纳为“两个凡是”:凡是王莽反对的咱都要支持,凡是王莽灭掉的咱都要光复。
所以,王莽以“土德”篡掉的,本来是不为西汉官方承认的“火德”,可是老百姓反倒因此认准了汉朝非得是火德不可。
在王莽倒行逆施的复古政策下,土德的新朝只延续了短短的14年,到了公元24年,更始皇帝刘玄率领着汉军浩浩荡荡杀进长安城,王莽身首异处。可是那些所谓的汉军,前身不过是绿林军而已,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大老粗,没规矩没秩序,乱哄哄地穿着各种奇装异服就冲进了城,甚至还有把抢来的女人衣服裹在自己身上的。只有其中一员将领,他的部下一水的汉朝官服、兵服,长安老百姓瞧着直掉眼泪啊:“想不到咱有生之年,还能再看到汉官的威仪哪!”这位将领是谁呢?原来就是那个来自济阳的真刘秀。
刘秀穿着汉朝官服,不用说,一定是黄马甲啦,终西汉一朝,不管刘歆再怎么鼓吹,火德也没能被官方承认,服装尚黄就没有改变过。可是如前所述,等到王莽篡位,再到王莽倒台,“汉应火德”却深入人心了,刘秀也不好跟舆论拧着干,所以黄马甲穿了没有几天,他就脱下来了,改穿红衣裳。
想当年刘向父子大编祥瑞,大造谶纬,并不是他们家族特有的恶趣味在作怪,而是当时社会上从皇帝到官员到百姓,普遍就好这个,就信这个。所以刘秀也不能免俗,等他自己打天下的时候,就也开始大编怪异舆论。比方说,当刘秀打下河北以后,从前在长安跟他住同一间大学男生宿舍、睡上下铺的儒生强华就马上献了一篇《赤伏符》,上面写着:“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符名为“赤”,符言里又说“火为主”,无论这谶纬是强华自己主动编造的,还是刘秀指使他编造的,总之,都等于承认了汉朝是火德。
等到刘秀开国登基,光武中兴,抛弃了旧都长安,把都城改在了洛阳——洛阳在长安东边儿,所以史称东汉。有闲人就提出来了,说这个洛阳的“洛”字带水字边儿,跟咱的火德相冲,不吉利。于是刘秀大笔一挥,去掉“水”字,又在右边添了“隹”字,给改成了“雒阳”。接下来,“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从此以后,“汉应火德”终于为官方所承认——不过不是西汉官方,而是东汉官方——汉人从此不穿黑保安服也不穿黄马甲了,清一色改穿了龙虾袍。
后来班固和范晔这两位史学家编史书写到这段儿,都觉得这个“土德变火德”不大好解释。班固比较滑头,在《汉书》里照抄刘邦当年那个斩白蛇称“赤帝子”的故事,以此来证明汉朝确实是火德。范晔就比较老实了,在《后汉书》里只含含糊糊地说了句“汉初土德,色尚黄,至此始明火德”,打个哈哈就算蒙混过关。
“始明”以后,终于尘埃落定,汉朝(其实是东汉朝)就是火德啦,并且因此而产生了两个专用称谓,一个叫“炎汉”,一个叫“炎刘”,得到官方和民间的一致认同。从前的水德和土德,反倒再没有人提起了。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生也不行,克也不行
东汉朝正了火德,大家都改穿龙虾袍,也就是所谓的“尚赤”。“尚”是什么意思呢?尚的意思就是崇尚、尊重,说明全社会最尊崇这种颜色。咱们要知道,是先有了德,然后才有相应的“尚色”,换句话说,在邹老教授提出“五德终始说”之前,根本就没有这一套花样。古书上说商朝是金德,服装、旗帜尚白,那都是蒙人的——考古发掘倒是挖出很多商朝的人偶来,大多穿着白衣裳,没办法,那时候印染水平极不过关,素色衣服最多,想不尚都不可能。
等到秦始皇正式采纳五德学说,下诏说咱是水德王朝,这种“尚色”才不再停留在纸面上、理论上,而正式得到应用。可是秦朝尚黑,并不是说秦人都只能穿黑衣服,打黑旗子,兵马俑刚挖出来还没褪色的时候就花花绿绿的,几乎啥颜色都有。尚黑一般情况下是指皇帝、官员们的朝服和祭服,必须以黑色为主色调,军旗也以黑色为最高级,献给上天的祭祀品也得是黑的,比如黑牛、黑马、黑羊啥的。
西汉初年的各种礼仪制度都很粗疏——不粗不行啊,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们大多是一票大老粗,像张良、陈平那样有学问的挑不出几个来,叔孙通制定新式朝礼的时候,刘邦就提醒过他:“做简单一点儿,要不然大臣们搞不懂。”所以就没有明确尚色,大臣们上朝也是各穿各的,只要别奇装异服,别袒胸露背就得。直到汉武帝定下土德,官员们才统一着装,以赭黄色为主色调。到了东汉呢?文武官员的常服尤其是祭祀服,就变成以赭红为主色调了——没办法,当时印染技术仍然不过关,大红色的衣服又贵又容易掉色,就连官员们也未必人人穿得起。
而五德学说,也从东汉开始演变成了两套算法。一套是邹老教授从黄帝起算的“五行相胜”法,一套是由董仲舒老宗师开头,最终由刘向、刘歆爷儿俩完善的从伏羲起算的“五行相生”法。有趣的是,新学说并没有彻底打倒旧学说,这两套五德系统并行不悖,全都流传到后世。虽然“五行相生”法后来居上,逐渐演变成主流,历代王朝大多采用这种算法,但万一不管用呢?扯不圆呢?说不通呢?这时候“五行相胜”的旧法儿就能派上用场了。
比方说吧,公元144年,也就是东汉顺帝驾崩的那一年,九江郡一个叫马勉的阴陵人发动叛乱,宣布自己是土德,尚黄色,火生土,所以汉朝要灭在他手里,于是自称“黄帝”——这是按“五行相生”的算法来玩儿的。后来这位“黄帝”被朝廷镇压,入土为安,真成了“土帝”。就在同一年,九江郡又出了一个叫华孟的,在历阳起义,有了马勉前车之鉴,证明五行相生的说法不灵光,于是他改弦易辙,宣布说水能克火,老子我就是黑帝——这是按“五行相胜”的算法来玩儿的。可惜天不佑德,王师反走,最后堂堂“黑帝”也落得个凄惨下场。估计这两位九泉下相见,一定会相拥着抱头痛哭吧,生也不行,克也不行,想搞个德性真是太难了呀!
到了东汉末年,张角兄弟率领黄巾军起义,他们的理论基础是道士于吉所写的《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经书里称汉为火德之君,而黄巾军自称拜的是中黄太乙神,承的是土德,打的旗号是“黄天当立”——这一节常看三国的朋友们都熟悉吧。继续可惜,这一次土德还是没能“德”起来,可见就算是“哈德”之人,也未必真的能“德”(得)国。
前面说的这几次起义,只是“德性”大爆发的先兆而已。黄巾之乱以后,紧接着历史迈入了华丽丽的汉末三国时代。曹操一代枭雄,不是傻子,他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谋朝篡位当那个出头鸟,也就不着急为德性的事儿上火;刘备那时候还拖着关张二人满世界流窜,也顾不上德;孙权年纪还小。真正第一个吃螃蟹的家伙却是袁家老二——袁术袁公路。
熟读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位袁老二心比天高,却没什么能耐,仗着自己是高干子弟就胡作非为,还脑筋一昏,琢磨着当皇帝。西汉末年出现过一句著名的谶谣,叫作:“代汉者,当涂高。”最早被割据四川的公孙述拿来给自己当虎皮,理由是“涂高”为上古大舜的姓,舜为黄帝子孙,而黄帝又姓公孙……可惜公孙述碰上了“火为主”的刘秀,很快就无悬念地挂掉了。
袁老二想起这一段往事,觉得很有宣传价值,就紧追公孙述的足迹,说我们老袁家是春秋时代陈国大夫辕涛涂的后代,应了这个“涂”字,而辕涛涂是大舜的后裔,舜是土德,那我袁家也是土德,根据五行相生,恰好取代汉朝的火德。文人小说下载
于是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就高高兴兴地在寿春称了帝。那时候他表面上的领地是很广袤的,几乎整个江东都在他的治下,按他的想法,四分天下我有其一了,我不称帝谁称帝啊?谁料想称帝诏书才刚一发,孙策立刻跟他划清界限,江东,没了!不仅仅是孙策,他身边的文武倒还勉强跟着,分派镇守各地的将领却全都不认他,于是心比天高的袁老二终于命比纸薄,末了连碗蜂蜜水都喝不上就挂掉了。
这位先生不当皇帝还则罢,一当皇帝就遭万人唾骂,到最后也没落着好,类似遭遇的在他前面有个王莽,在他后面有个袁世凯,可以鼎足而三,竞争“最没事儿找事儿、倒霉催的称帝运动”。有人就说了,他之所以栽这么大一个跟头,是因为不学无术。为什么呢?原来后来蜀汉有位著名的“乌鸦嘴”谯周,他年轻时候曾经去询问过阴阳大师周舒,周舒就说那段谶言指的是魏,但没说明理由。后来小谯又去找著名术士杜琼,杜琼解释说“当涂高”当然是代表魏啦。理由何在?因为“魏”指的是皇宫两侧的柱子,称为魏阙,涂字是通假字,通的是途,也就是路,所以“当涂”就是指在道路当中,而在道路当中的高大建筑自然就只有魏阙了。这样看起来的话,袁老二根本就是冒名顶替偷了曹操的月票坐公车,他焉能不败?
袁家老二死了,还有个袁家老大。袁绍袁本初比他弟弟有能耐,知名度高,人缘也好,实力也强,于是乎,他不免也动了称帝的心思。在攻破易京,捏掉公孙瓒以后,袁绍是志得意满,骄气横生,于是他手底下有个叫耿苞的主簿瞧着有门儿,就悄悄递话说现在汉朝的火德已经不行啦,将军您是黄帝之后,享土德,正是取而代之的大好时机。
这个耿苞倒真是用心良苦,他知道要是说袁家是大舜之后,就等于把袁老大降到袁老二的档次去了,所以干脆再提高几代,从黄帝起算。袁老大自己听着挺高兴,不过他比弟弟多了个心眼儿,先把这事儿亮出来给幕僚们商议。也不知道幕僚们都是大汉朝的忠臣呢,还是认为时机未到,众口一词地怒骂耿苞大逆不道,该砍一万次头。袁老大没敢吱声,回头就把耿苞给砍了,以证明自己没这心思。
可是他真没这心思吗?本来这哥儿俩为了争袁家的嫡长子闹得是水火不容,老大联合曹操、刘表打老二,老二联合公孙瓒、陶谦打老大,不像亲兄弟,倒像是宿世的冤家。可是等到老二玩儿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