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上两个混成协将会成为赵东云在关内的主要武装力量!
而其余的主力部队,包括第三师、第十师以及第一骑兵旅都是要撤回关外的!
此外,由于唐山到山海关一带还存在三个巡警营,而按照赵东云和王英楷的协议,赵东云在关内驻扎的部队是两个混成协,总兵力不超过一万人,而这个总兵力包括不限于正规军、巡防营、巡警营等。总之甭管你用什么名目,但是只要你扛着枪就都算在里头。所以赵东云还得把这三个巡警营调回到关外。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东云都是忙着撤军了!
而于此同时,在京师王英楷也是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十二月十一号,在这一天京师的天空阴沉无比,在灰暗的天色下王英楷匆匆召开了开国大典,并站在天坛上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成立了,同时还宣誓就职中华共和国首任大总统。
看着报纸上王英楷身穿总统礼服宣誓就职的照片,赵东云也是露出了一丝羡慕的神情,身为男儿还有什么比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更有成就感了?
先不论王英楷之前或者以后会做出什么事,但是仅仅凭借这开创共和这一手,就足以让他名流千古,戴上共和之父这顶耀眼无比的光环!
王英楷刚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后,甚至在首届内阁还没有正式上任的时候,刚换上了‘中央陆军’名头的北洋军就是在京师进行了大规模的阅兵,阅兵刚结束,段祺瑞和王士珍就是分别统帅第一军和第二军南下,准备迎战南方联邦的北伐军!
第两百一十六章东北巡阅使
王英楷在京师宣誓就职大总统的时候,赵东云也是在唐山宣誓就职副总统,于此同时王英楷在京师提名前清军机大臣,当今天下里少数几个可以影响全国局势的汉人重臣鹿传霖为首任内阁总理,并立即获得了国会通过。
随后和诸多北洋军政要员一样,剃掉了辫子的鹿传霖身穿西式礼服,然后宣誓就职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并立即着手组建首届内阁。
而首届内阁名单自然也是早在天津会谈的时候就已经定了下来,其中陆军部总长为段祺瑞、次长为王士珍,此外几个比较重要的职位里,和赵东云关系匪浅,但是又向王英楷表达了忠诚,游走在赵东云和王英楷两边的周学熙担任工商部总长;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警察机构,天津警察的赵秉钧担任巡警部总长。
北洋的另外一名外交、财务要员唐绍仪被任命为财政部总长,此人能够当上至关重要的财政部总长,除了他的能力外,也和他在北洋内斗中一直保持中立有关,毕竟财政部这个关键职位,不管是王英楷和赵东云不都想让对方染指,从而选择了很多中立派的人士。
这种情况不仅仅体现在以上的鹿传霖、周学熙以及唐绍仪这三人上,实际上首届内阁的各部总办们大多都是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外交部总长陆微祥,此人就是纯粹的外交家,实际上此人现在还在欧洲呢,之前南方联邦的张之洞已经多次电邀他担任南方联邦帝国的外务部大臣,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这一次是王英楷和赵东云以及鹿传霖三人发起联名电报,邀请他回国担任北方军事联盟政府,也就是中华共和国的外交部总长,陆微祥已经是答应了下来,不过他暂时还不会回国,而是继续在欧洲支持外交活动,为共和国争取英法等欧洲列强的外交支持甚至财政上的支持。
此外还有交通部总长,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之前奉慈禧之命,以辽王之惑来拉拢过赵东云的林绍年,此人某种程度上来说乃是前清的保皇派,不过政治家的主张肯定是会变化的,这不,清廷一倒台他就是迫不及待的举起了共和的名头,加上此人和鹿传霖关系匪浅,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人和王英楷以及王英楷都没啥关系,所以鹿传霖推荐上来,他们也就准了。
此外的海军部总长,则是刘冠雄,至于海军另外一名要员萨镇冰,则是已经被南方联邦之张之洞招揽,成为了南方联邦帝国政府的海军部大臣,顺手还带去了当今中国海军的过半海上力量,导致北方共和政府里的海军部目前只有少数几艘军舰而已。
以上诸位内阁总长有着几个共同的特征,第一就是他们要么是前清重臣,要么就是袁世凯时代里的北洋体系内的洋务要员,第二个就是没有彻底倒向赵东云或者王英楷任何一方。
而至于王英楷和赵东云手底下的嫡系文官,没有哪怕一个坐上了内阁总长的位置,比如王英楷手底下的徐世昌,这一次也是被压着没办法进入内阁,最后王英楷只能是给了他一个直隶都督来安排他。
而赵东云手底下的多位文官要员也是没办法混进去内阁,比如他手底下以创办葫芦岛工业区而闻名的熊希龄,连个工商部次长的位置都没捞着,而其他人也是没有类似的机会。
不过好在赵东云手底下的地盘不小,也有足够的位置来安排他们!
内阁成立后,依旧是按照之前的天津和谈,先是更变了一系列的称呼,比如前清的总督这个称呼不能继续用了,得用能够体现共和性质的称呼,再加上还得尊重华夏传统之类的,所以搞出来‘巡阅使’‘都督’这两个称呼来代替前青岛总督、巡抚。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中央任命中,各人的官职名就是发生了变化。
中央内阁任命由副总统赵东云兼任‘东三省巡阅使’,全权主持东北三省军政事务。
任命段祺瑞为两江巡阅使,全权负责两江三省之军政事务。
任命王士珍为湖广巡阅使,全权负责湖广两省之军政事务。
除了以上的北洋四大巨头的任命外,还有北洋内部的几个第二梯队军阀的任命,比如任命张怀芝为山东都督,任命王汝贤为河南都督,任命吴凤岭为山西都督。
同时还有一个空有虚名的直隶都督徐世昌!
当然了,作为一个自诩拥有整个中国统治权,把南方联邦帝国政府视为叛乱者的中央政府,北方共和政府还毫不知廉耻的任命了南方诸省的新任巡阅使、都督,比如就任命了已经被南方联邦帝国政府剥夺职位的周馥为两广巡阅使,任命已经退缩到山东的姜桂题为江北都督等等。
这里得说一说,为啥周馥会被张之洞赶下台呢?要知道他之前可是两广总督啊,而且还是南方联邦帝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是周学熙他爹!
周学熙乃是北洋核心要员,他周馥虽然政见和周学熙不同,但是张之洞和端方那里会放心他啊,这南方联邦帝国政府刚成立呢,就把周馥赶下了两广总督的位置。
但是他虽然是周学熙的老爸,但父子俩政见不同,加上他还是南方联邦政府的主要倡导者,可是很不着北洋的几个大佬待见,所以也就没敢回京师,而是和很多被赶下台的军政要员一样,跑到上海租界当寓公去了。
不过北洋这边本着拉拢周学熙的态度,同时也是为了恶心恶心张之洞,所以干脆就把寓居在上海租界的周馥再一次抬了出来,任命他为两广巡阅使。
只是这些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举动,只是为了向外界表明北洋共和政府依旧对以上地区宣示主权而已,就跟后世台湾还留着一个‘福建省政府’一样!
北洋共和政府动作频繁,内阁的各种诏令几乎每一天都发出无数条!
而这里得说一说,这些诏令并不是总统诏令,而是内阁诏令,也就是说这些命令并不是王英楷发出去的。
实际上自从鹿传霖就任内阁总理的那一天起,王英楷就已经失去了中央行政权力,他能管的地盘实际上只有直隶一省而已,勉强还能对山东和河南施加影响力,但是绝对没有权力去任命一省都督或者数省巡阅使。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共和政府内阁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乃是北洋诸将退出来的一个表面化产物,除了弄点虚名外,实际上并不具备全国行政权。
比如说东三省?他鹿传霖虽然是内阁总理,但他管不到赵东云头上来,更加管不了东三省的军政事务!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些,王英楷和赵东云才没有去争夺所谓的大总统、内阁总理甚至内阁总长等职位,因为在北洋实际统一之前,这个共和政府就是用来看的,没啥实际作用。
所以尽管外界对北方共和政府的动作频繁极为关注,但是对于赵东云来说,自从天津会谈结束了后,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决定下来,接下来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执行他和王英楷以及段祺瑞以及王士珍的协议了。
站在唐山火车站广场上,赵东云看着脚下的这个城市,深深吸了口气:“终有一天,我回再回来的!”
随即转身,身旁的李三也是连忙跟上,而随性的军政要员也都是齐齐随着赵东云登上专列,和赵东云专列一起走的还有数辆军列。
赵东云要回奉天了,而他带入关内的大量主力部队也会随同他一起回去!
随着火车启动,赵东云的心情也是有些乱杂,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几乎让人喘不过气了,而且诸多事情都是事发突然,事先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过的,比如说入关后让众人最为担心的外国干涉军没有来,但是张之洞却是搞出了一个南方联邦政府,由此成为了北洋诸将的心腹大患。
最后迫使原本准备大战一场的赵东云、王英楷等人放下内斗,转而开始汇集力量南下镇压南方联邦。
这些预料之外的事让赵东云感到非常不习惯,以往的赵东云一直都是喜欢做计划周全的事情,以便让自己获得战略主动权,然而之前的两个月来,他却是感觉自己被局势牵着走,一直只能是见招拆招,应对起来让人筋疲力尽。
好在现在总算是把这一波变动给应付过去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至少在南方联邦被灭掉之前,自己和王英楷之间的矛盾就能缓和下来,而自己也能够继续执行自己的发展经济以及扩军计划了。
京师,王英楷道:“他真的走了?”
“的确是走了,今天早上他的专列就启程回奉天了!”徐世昌道:“如今赵大帅已经出关,下面大总统我们是不是也该抽调一部分部队南下了,这两天听说南边其他几个省的部队都已经增援到了湖广和两江,仅仅靠第一军和第二军,怕是力有不逮啊!”
王英楷却是摇头:“不着急,芝泉和聘卿的能力我比你清楚,以他们现今手底下的兵力还吃不了亏!”
第两百一十七章筹建巡阅使政府
“如今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继续整顿好财政,然后抓好扩军工作,争取早日把第七师重建完毕,然后第一混成旅也要早日满编,等这两支部队满编后,我是打算再练两个师的,番号我都已经定下了,就是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
王英楷着急着和赵东云谈判,除了需要时间来应对南方局势外,也需要时间来扩军,前段时间他和段祺瑞以及王士珍等人联手把京师给抢了一遍,手底下拿了至少千万两的浮财,这有钱不扩军可不是好军阀。
再者他现在手底下的嫡系兵力就一个第一师,以及不满编的第七师和第一混成旅,至于张怀芝和王汝贤,别看现在他们表面上对王英楷言听计从,但是平时壮壮声势还行,到涉及核心利益的时候,王英楷可没打算指望他们。
“你看看他手底下的三师三旅,全都是他一手练出来的,这样的部队才能用,才敢用!如果赵子杨没有这三师三旅,这天津和谈我等何至于连山西都保不住!”
王英楷一想到山西就是一阵烦闷,视山西为囊中之物的他没能阻挡赵东云的伸手后,却也没有闲着,他赵东云固然可以付出代价拉拢吴凤岭,但是他王英楷同样也能拉拢吴凤岭。
“这两天老吴他就要路过京师了,到时候你安排安排,我要和他好好的谈一谈!”
王英楷还就不信他拉拢不了吴凤岭,就算不能彻底拉过来,也要让吴凤岭不能彻底投向赵东云,要不然的话他王英楷的战略态势就太恶劣了,面临山西和奉天的前后夹击,一旦事发就得两线作战,到时候不死都难。
所以尽管他对吴凤岭投靠赵东云很不满,但是也得按下心中的不满,拿出笑脸来拉拢吴凤岭。
如果说天津会谈谁得到了最大的好处?那肯定是吴凤岭了。
王英楷和赵东云两人的话,基本上就是避免了战争并保持了现状,段祺瑞和王士珍虽然有了两江巡阅使和湖广巡阅使的名头,但是要拿下这两个地区的难度非常大,尤其是他们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南下作战的情况下。
而王汝贤和张怀芝基本上也是保有了旧状,总体变化不大。
唯独吴凤岭,从鸟不拉屎的热河都统换到了山西去,虽然这山西依旧需要他去打下来,但是山西新军力量薄弱,拿下来的难度不大,不像段祺瑞和王士珍那样南下面临着困难重重。
所以天津和谈,收获最大的不是赵东云或者是王英楷,而是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吴凤岭。
京师以及南边的事我们暂且先不说,且说赵东云,他的专列从唐山出发,在抵达山海关后再一次停留了下来。
山海关关系到关内外安全,此地退可守,而进则是可以作为入关的桥头堡,所以赵东云对山海关的防务还是比较关注的。
“这榆关的重要性也不用我多说了,你们心中都是有数的,如今这边的兵力不多,我看这样,第三师就先在这里布防,第一骑兵旅也留在这里,第十师、第二骑兵旅随同我回防奉天。”赵东云继续说着:“老孟,你来当这个榆关防务司令,负责榆关以及榆关以西防务!”
孟恩远听罢立即站起来:“职部领命!”
这平静的脸色下,孟恩远也是忍不住的露出喜色,这‘榆关防务司令’可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一师一旅的指挥官了,而是一个已经上升到了战区层次的指挥官职位,严格上来说和段祺瑞的第一军司令和王士珍的第二军司令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
这未来孟恩远手底下管辖的部队就有第三师、第一骑兵旅、第四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甚至连山海关的一个巡警团在战时也是归属他指挥。在苏系内,和‘锦州防务司令’是相当的职位。
其中所辖的第一骑兵旅也不是原来的那个第一骑兵旅了,之前赵东云手底下的奉天第一骑兵协,虽然挂着骑兵协的名头,但实际上拥有高达五千的骑兵兵力,这基本上就是一个骑兵师。
这一次新军制改革后,赵东云也不想弄出一个骑兵师来,因为那样骑兵编制太大不利于作战。之前的入关作战中就已经暴露了这个问题,奉天第一骑兵协由于骑兵众多,而且骑兵部队除了早期防备天津外,中后期一直都是游走在北部以及后方,担负包围拦截以及控卫后方运输线的任务,实际作战里多是以一个骑兵营(团)为核心。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孟恩远的骑兵部队从来就没有聚集起来过,而是广泛的分散在了京师以东的诸多方向里。
面对编制过于庞大的情况,同时还考虑到今后不但需要骑兵部队控卫关内控制区,还得在东北三省内布防,尤其是黑龙江以及吉林等地区,是比较依赖骑兵的机动性的,所以赵东云不可能把所有骑兵部队都部署在山海关一带,而是得带回去一部分。
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趁着新军制改革,赵东云把所辖的诸多骑兵营直接改为骑兵团,撤销骑兵营这一级编制,从称呼上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大连小团制的骑兵编制。
在这种情况下,手底下三个师的骑兵营直接改称骑兵团,而混成旅的骑兵队也是根据新军制改称骑兵连。
而纯骑兵部队里的第一骑兵旅只留下三个骑兵团,同时由于孟恩远升任榆关防务司令,该骑兵旅的旅长由华振基继任。
而抽调出来的三个骑兵团则是直接编成第二骑兵旅,并随同赵东云一起返回东北,将会成为东北三省内的主要机动骑兵力量,首任旅长则是绿林出身、外号为吕双枪的吕城童。
“如今榆关防区的兵力我们还是不占什么优势的,所以今后老孟你的主要工作还是以守为主,一旦情况有变,只要你守住唐山和承德就是大功一件!”赵东云对关内的防务,尤其对唐山的防务还是相当重视的。
这个唐山里头可是有着一个福元机器厂呢,里头可是供应着整个奉天军队的军械弹药,但是还供应着段祺瑞和王士珍等人部队的弹药,再怎么重视都是不为过的。
孟恩远道:“司令,我等自然是知道唐山的重要的,只是唐山距离天津以及北京都太近了,很容易被战火波及,您看是不是把福元机器厂搬到奉天去?”
赵东云听罢一笑,他倒是没想到孟恩远也有这个想法,当即道:“福厂位于唐山,自然是有诸多不便的,但是谈搬迁的话问题也同样大,福厂里之大你也不是没看过,厂内机器数千,工人已达两万之数,这要搬谈何容易!”
把福元机器厂搬到奉天来,这事赵东云已经考虑过不止一次了,但到目前为止以及没能下定决心,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一旦搬迁的话,基本上和重建一个福元机器厂也没有多大差别了,这要让福元机器厂搬迁到奉天里,然后恢复生产,这里头金钱花费还是小事,关键是时间!
最保守的估计,从搬迁开始到恢复如今的正常产能,最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甚至两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年半内赵东云都无法从福元机器厂获得大量军械,而对于正处于高速扩军时期的苏系而言,是不可接受的重大损失。
所以明明知道福元机器厂还在唐山比较危险,但是赵东云短时间也不愿意轻易去动!
“不过我已经和福厂董事局谈过了,这全体搬迁自然是不行的,不过后续他们将会把后续投资转移到奉天去,再逐步转移部分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到奉天筹办新厂,尽量在不影响福厂现有生产的情况下筹办新厂!”
前文说过,这福元机器厂不是他赵东云的私人资产,他虽然在里头占有股份,但是没有控股权,福厂的管理是掌控在福元机器厂董事会手中的,这按照正常情况的话,他们是绝对不愿意搬迁的,但是奈何赵东云手里有军队啊,所以福元机器厂董事会虽然不愿意,但是也被迫接受了赵东云的提议。
那就是转移后续资金以及技术和设备,在奉天设立一个全新的分厂,而唐山这边的旧场则是保持现有的生产,同时逐步缩减规模。
新厂将会由福元机器厂、福元公司以及奉天官方联合进行投资,不过官方投资也只是表个态而已,只是拿出区区三十万两银子来,大头还得是福元机器厂和福元公司出。
只是现在这个新厂还只存在文件里,甚至连正式的名字都还没有,要等这个新的分厂建立起来,估计也要两年时间左右,所以目前来说位于唐山的福元机器厂对赵东云而言,依旧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性。
吩咐了孟恩远要重点保护唐山后,赵东云就是率领剩余的主力部队继续东返,十二月二十号,赵东云抵达锦州,在视察了锦州防务后,他的专列并没有停留多久,而是随后就带着大量军政要员前往沈阳。
沈阳,这个名字也是刚改的,因为之前的奉天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奉天省,而另外一个则是指奉天府,同时还代指省城盛京。
由于盛京富含浓厚的前清气息,同时为了不让奉天的称呼更明晰,以共和自诩的赵东云等人自然是直接给改了,奉天则是专为奉天省之称呼。而原来的奉天府也是遵照共和新称呼改为沈阳市。
这一次赵东云几乎是带上了全套的军政行政班子去沈阳,是因为他是要把‘东三省巡阅使政府’的驻地建立在沈阳。
而这也是赵东云掌控奉天多年来,首次来沈阳!
第两百一十八章入主沈阳
十二月二十四号,赵东云率领东三省大批军政要员登上专列,火车通过刚全线通车的京奉铁路驶往沈阳火车站。
当他走出火车站的时候,就是看到了外面众多前来迎接的人群,前头乃是东三省的诸多军政要员。
里头有诸多熟悉的第五混成旅旅长曹锟,也有前一步来打前站的秘书处一等秘书杨德彪,同时还有前盐务总局总办,如今改任沈阳市市长的周自齐等人,另外还有现任吉林省都督朱家宝,此人和赵鄂一样,都是赵东云在镇压广宗民变时结识的老相识了,此人当年任职南和知县的时候,可是有过凭借手底下数十名县队就击退上前乱民,救出数百练军的功绩。
被袁世凯称之为京畿循吏第一,广宗民变后就是升任保定知府,任职保定期间和赵东云相交甚多,前些时候前往日‘本考察政务,回国后被升任盛京将军的赵东云招揽,先是担任锦州知府,后短暂担任过工商局总办,当赵东云升任东三省总督的时候,他任命朱家宝为吉林首任巡抚。
如今共和了,朱家宝也和程德全一样,改任吉林都督。
同时还有赵东云不太熟悉的几个人,其中就有前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巡抚,共和后被赵东云任命为黑龙江都督的程德全,以及其他几个陌生的面孔。
值得一提的是,东三省的这三个都督虽然叫着都督,但是和张怀芝、王汝贤、这样的都督是不同的,张怀芝等人是名副其实的一省首脑,内阁任命他们的时候是明确了他们的军政权力的。
由于共和新创,北方共和政府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