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警戒之民国-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沿着漫长征战烽火硝烟,踏着滚滚长江的汹涌波涛,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着维护帝国安宁的光荣使命,国防军士兵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阔步走来。

率先通过承天门广场的是中华帝国皇家禁卫队,他们护卫着国防军军旗。他们肩负的使命就是守护帝国皇宫的安危,他们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

接着走来的是中华军校陆军学员方队,空军学员方队,海军学员方队。他们是帝国国防军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帝国国防军三军的新鲜血液。他们会以每年毕业一批的速度充实我们的军队,加快我们国防军的官兵素质。

中华军校建校十一年来,为我们的民族事业贡献了无数热血军。,现如今他们许多人已经成为帝国一方大将,率领帝国军人,南征北战,为帝国的和平统一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中华军校同样也是我们国防军事实力一个重要保障。

……”

广场上军旗飘扬,各个步兵方队组成一个个形似正方的豆腐形方块,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铮亮的刺刀威震人心。

每一个梯队来到承天门城楼时,领队的军官都会喊一声:“向右……看,敬礼”随即目光看向城楼上,敬了个军礼,后面的步兵方队也会把目光转向城楼。向他们的最高统帅,他们宣誓效忠的帝国皇帝陈绍致敬。

步兵方队过后,接下来便是各个机械化梯队,它们保持一致的速度,缓缓的通过承天门城楼,接受所有人的检阅。

炮兵方队,三辆卡车为一排,一个梯队五排。梯队前面是一辆吉普车当领队,和步兵方队一样,即将经过城楼时,敬礼声,目光也都转向承天门城楼。每辆卡车上都拉着十二个士兵,卡车后面全部托着火炮。从第一个炮兵方队75MM野战跑,再到第四个方队203MM重型榴弹炮,一共四个梯队的炮兵部队。

个头硕大的火炮,狰狞的炮口,无不向世人宣扬,中华也有强大的炮兵部队,两场对外战争,也足够证明这些步兵利器绝对不是只有威慑力而已。中华帝国在也不是那个随便在国门外架上几座火炮,就会任其欺凌的时代。

跟在炮兵方队后面的是,战车方队,最前面的梯队是悍马方队。清一色的防弹悍马,每辆车的车顶上都有一挺重机枪,此刻的阅兵方队,每辆悍马上都站着一个士兵。和步兵一样,清一色的防弹头盔。

之后便是真正的装甲车方队,几个功能的不一样的装甲车分别组成自己的方队。装甲车梯队最后面一个方队是步兵战车方队,这种武器一直都没有上场的机会,生产的数量也不多。现在也还只是装备禁卫军。

只见整个坦克方队,呈现较大间距行驶而来,一个方阵前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声,整块青石铺设的阅兵大道,传来了隆隆的颤栗。

不论远近,似乎整个广场的人,都感受到了那股钢铁猛兽的震撼。

这个坦克方阵装备是较新式的中国豹式中型坦克,当年偏居西南,并没有大规模装备中国虎式重型主战坦克,甚至由于地势多山,水网纵横,中国豹式都只是小规模装备。

作为世界坦克的典范,尤其是在一些坦克外观设计理念方面,更是全面超越。较为低矮的车身,斜面装甲设计,粗长而狰狞的炮管,重达23吨的重量也赋予了它很强的防御能力。正面装甲由于采用了攀钢生产的新式合金钢,最厚达到了80毫米均质钢的厚度,这个防御厚度的装甲意味着,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坦克的坦克炮都不能撕开它。当然,没有在战场上大规模碰撞,没有实战检验。西方国家很难从外观看出来这点。因为,为了保密,即便是对内宣传的数据,防御度也只有虚假的看起来较先进的45这个数据。外售方面这款中国豹式坦克还是作为重型坦克的标准出售,在装甲上,更是在公开数据上,再次削弱了不少,使其只达到了35毫米的数值,当然比起西方国家的最厚二十几毫米的装甲,这个数值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

在装甲方面,中华已经远远走在各国前面的,无论是舰船还是自己用的坦克装甲车,新式合金钢的秘密使用,成功地将这种差距拉到更大的地步。当然,西方人在战场上吃了这种坦克的苦头后,肯定会加大坦克炮威力,提高穿甲能力,但到了那时候,中华毕将有更强大的装甲和火力。

永远比你强,将会中华帝国今后发展的宗旨。

在最后一批坦克方队通过承天门城楼时,天上响起飞机的引擎的轰鸣声。

坦克方队过去后,解说员稍稍一顿,随即整个广场上空传来了密集的飞机引擎声。

几十万人抬头望去,只见整个东部天空已经被飞机布满了,至少由近百架飞机组成的机群,正在朝华夏广场上空飞来。

“即将飞临广场上空的是此次阅兵式的空中阅兵部队,它们由战斗机方队、轰炸机方队、侦察机方队等三种机型组成。他们是帝国的蓝天骄子,在对外的两场战争中,我们的空军部队不负人民所望,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不单单是支援对陆攻击上,还在中英法之战中,以数量上的弱势,共歼灭敌人飞机七百多架,取得了人类空战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

近百架飞机组成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摆出两个阿拉伯数字:88,告诉所有华人,莫忘这88年来的国耻。第二个梯队是由五十四架战斗机组成的:万岁,这两字是向陈绍的敬意,也是对这个新生帝国的敬意,期望这个新生国度能万古流传。第三个梯队由轰炸机组成一个大大的:杀,杀字虽然没有杀意,但在轰…2全金属巨大的机身上,那种冰冷的杀意显露无遗。这个杀字是对世界的一个警告:犯中华者虽远必诛。

从分列式开始,广场上欢呼声一波接一波,不管是气势如虹的徒步方队,还是震撼十足的装甲方队,每次的欢呼潮一浪高过一浪。

欢呼,几十万人一起发出的欢呼声,许多站在最后面的人,其实并没看到阅兵大道上发生了什么,但只凭着那广播中传出的整齐步伐,都已经让他们热血沸腾。

阅兵式的进行期间,前方的观礼群众,观礼台上的国内外华人华侨代表们,更是满目含泪,连将军校官们,也忍不住落下男儿虎泪。

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军队,这才是新帝国、新华夏所需要的强大军队,一往无前的气势,敢于与任何敌人作战的决心。

国外观礼台上,各种一轮声也不绝于耳。他们有的惊呼,有的赞叹,有的担忧,有的嫉妒。当然还有些依然是愚蠢、盲目的自信,拿着以前的辉煌不放手,无法接受现实,实在是可悲。

“可惜,如果他们的军工业再强大一点,坦克的数量达到几千辆的话,他们或许可以直接推进到莫斯科,抢回他们的失地。”一名德国观礼军官,小声地感慨道。陈绍在德国面前也不是什么都表现出一副什么都厉害的样子,最直观的一方面就是工业。

“隆美尔,这里是中国,不是德国。而且我们不也装备了这种坦克吗?到时候我们再帮这些中国朋友,拿回属于他们的土地,该死,我现在都有些爱上这个国度了。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多么朴实的华人,比起那些吸血鬼犹太人和混蛋法国人,华人好太多太多了。”

隆美尔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他的话。作为德国军官,来华接受训练,并且接收一些已经开始交付给德国的装备,这一年来,隆美尔和一起来到中华的德国军官都被这个国家深深的迷住了。加上中华一举打败了英法,让许多德国军官在内心中,对这个国家的好感度再次上涨的一截。

一战的失败,让德国许多人愤愤不平,中华这次算是帮他们报了仇。虽然不是他们亲自动手,但心中那种满足感一点也没有减少,只要看到英法吃瘪,他们就高兴。

德国的军官现如今普遍和中华军官成为好朋友,一些问题上,私底下经常在一起聊天喝酒。不少德国军官还在开玩笑中说,以后一定要来中华养老,学习中华的文化。

“我们伟大的苏联,已经会生产出更先进的坦克,一举碾碎东方的矮铁皮盒子。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蹲着驾驶和射击的,这样的坦克根本不是合适我们高大的苏联勇士。”一名苏联军官看到轰隆隆行进中的坦克,忍不住嘀咕的一声。

“可我要告诉你,我们苏联还向他们购买坦克,就是你口中的矮铁皮盒子。”苏联军官身边的朱可夫听到他的嘀咕声后,开口说道。

朱可夫作为这次出席中华帝国建国阅兵的苏联代表,身为苏联的将领,理智让他并没有带上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中华的军事力量。人家装备先进是事实,你再不爽,再嫉妒也必须尊重事实。

飞机的来临让这原本的还有些小声的议论声变得有些激烈起来。

“不得不说,空军是他们三军中最出色的部队。”一名阿根廷军官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战鹰…1型战斗机的战绩让世人瞩目,在外贸上备受喜爱的同时,也让他们由衷的赞叹。

“先进的飞机,难道他们是上帝的宠儿,为什么这样的战争利器会出现在这样的国度。”

“全金属化的设计,中华在这方面的确走在世界前列。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科技含量如此高的飞行器,居然是在这个原先还落后愚昧的国度诞生。这难道就是奇迹吗?”

飞机和坦克过后,阅兵并未就此结束。

在坦克后面又开的几队阅兵队伍,只是这些东西除了陈绍外,其他人看起来根本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根本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最开始是普通的重型卡车,后面是一个长方形盒子,完全密封,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原本两个解说的声音,此刻也沉寂下来,广场上的人群也停止了欢呼,观礼台上所有人也停止了议论。除了持续在回荡的阅兵进行曲和卡车的行进的声音外,其他声音在这个方队出现时,陷入了短暂的静寂。

看到安静的场面,陈绍会心一笑,其实这里面啥都没有,只是一个空盒子。不过陈绍很自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陆军利器,绝对会世人震惊。火箭列车计划一直在阔步向前,火箭炮这种东西离装备部队也不会太远。

短暂的静寂之后,观礼台上又响起的惊呼声。

“这是什么东西,后面方盒子里面是什么武器?”

“难道那里面装着大炮吗?”

“中华拿出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是在宣扬什么?”

……

第一个陌生的汽车方队过去后,接下来还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重卡,接近八米的长度,三四米的高度,完全颠覆所有人对卡车的认知。

“哦!我的上帝,怎么有这么大的卡车,这能拉多少东西啊!”

“和刚刚坦克经过一样,我都感觉地板在抖动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如此巨大的卡车载着后面那个大圆筒是什么东西,难道是超级巨炮吗?天啊!如果是巨炮,还这么长,那不是可以打六七十公里,那以后谁敢把战列舰开到这里来。”一个英国将领惊呼起来,虽然英法两国输给中华,但也接到了邀请。英法也想近距离的看看自己的对手是啥样的,也派人过来参加典礼。

“如果这样的卡车来拉物资的话,一车物资完全抵得上一个辎重排了,实在是太大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朱可夫不像英国一样去关注后面的是什么东西,见识到这种卡车的第一反应就是后勤运输。当年俄罗斯就吃过远东运输不方面的苦,而以后的战争对后勤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朱可夫对这点一直都很关注。

“中华朋友再一次让我们感到震惊,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卡车,以后绝对能更好的发挥装甲集群的力量。”古德里安赞叹了一声,若有所思的说道。装甲集群需要强大的后勤宝藏,古德里安可以预见,一旦有了这种超大型重卡,改成专门运送燃油的运输车辆,那对装甲集群的后勤压力是个十分好的缓解手段。

“走进中华,了解中华,不管何种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德国或许在紧密机械上或许可以超越他们,但在发明创造上,我们远远的落后,而且中华实力增长速度太快了。有点可以肯定,中华以后绝对是世界最强军事集团之一。”曼斯坦因接着古德里安的话说道。他们两个和隆美尔一样,是同一批来中华的德国军官。

“我们和中华是天然的盟友,这点无需质疑,两国之间有大范围的疆域隔开,在对待一些国家的政策上也都是一致的。盟友的强大,我们自然也一样强大,这点从在中华训练的德国士兵身上不难看出。”隆美尔小声的对两人说道。另外两人听到隆美尔的话,相继点了点头。

中德两国一直都处于蜜月期,除了陈绍心中一些他自己知道的想法外,两国到现在一直都是紧密的连在一起,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大量的德国士兵来中华受训,还有一些德国士兵加入了中华军校的特种战学科,学习里面的特种战理念。当然德国的特种兵也不弱,慕尼黑里一大堆,两国也算是有来有往,互相探讨。

第二百零五章 开国阅兵(下)

第二个梯队过来的超大型重卡到现在没有形成量产,主要是轮胎的技术一直都不过关,样子虽然很威武,但实际上拉不了多少东西。后面那个大圆箱也只是一个模型,里面和前面的火箭炮一样,都是空的,都还没有研制出来。

一款划时代的新式武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研究初期也只有理论而已,无数的数据需要论证,等论证之后,还要大量的时间去比对实验,这个时间是相当漫长的。最主要是没有借鉴的东西,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陈绍也乐意学习后世美国,当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前途比较艰辛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一切面对巨大的利益时都是值得的。

陈绍自己本身也不是万能的,一些东西也只是看过照片,只能在一些方面给予提示。至于那些理论数据也丝毫不懂,毕竟后世陈绍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平时也只是用电脑看看视频和图片,知道一些简单的东西。

像火箭推进这种东西,陈绍也只是见过,至于是什么原理,陈绍根本不懂。谢尔盖虽然是完美级科学家,但对于只零技术的高科学产物,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做好扎实的基础。

阅兵时展示出外形,也只是陈绍自我满足下。毕竟搞次阅兵,看惯后世阅兵的陈绍,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而且这场阅兵会全程记录,之后会拿到大江南北放映,并且会永远的保存下来。所以陈绍便把这两种东西拉出来,至于其他国家怎么想的,陈绍也不会在意。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都是纸老虎。

所有人都在猜测最后出场的装备方阵,究竟装的是什么。长方体的箱子,密不透风。巨型卡车,后面还载着一个长长的大圆筒。除了王云山外,主席台上的其他帝国要员也不清楚那里面究竟是什么。

里面装的东西,或许现在还没有具备战斗力,但是王云山相信它们将在不久的将来,让全世界为之颤栗。也只有它们,有资格作为帝国阅兵的压轴见证者。让它们见证这一时刻,同时,也希望它们与帝国一起成长,保卫民族,保卫帝国。

当然,为了给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一点想象的空间,在重装备方阵的最后,十门敞开炮衣的大炮献身,这种三百多毫米口径的大炮,长长的炮管倚天仗剑,粗大的炮口震撼十足,确实给了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陈绍拿出这些东西,也想让世界各国好好去猜猜,多杀死点脑细胞。

在阅兵式进行的同时,以两艘战列舰为主导的舰队,也在天津的海面上接受检阅。舰队群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从天津的海面上驶过,舰队行驶时,舰炮不停为帝国成立奏响祝贺的礼炮。

许多天津的民众都集中在海岸边,观看帝国强大的舰队。还有更多的渔民驾驶的小船,跟在舰队的旁边,近距离的观看这些国之利器。

所有人都清楚,帝国的崛起离不开这些海上霸主,正是有了这支能打仗、打胜仗的海军舰队,帝国才能如此快速击败日本,击败英法联军。一旦中华大地陷入持久战,那对这个本来就伤痕累累的国度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灾难。

很多前来观看的华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巨舰,他们在深深震撼的同时,内心也充满自豪。以后他们也可以大声说,中华也有巨舰利炮。特别是天津的居民,很多老渔民都经历过八国联军,说起那些金发碧眼的洋人都是恨得牙痒痒。可说起洋人的坚船利炮时,他们也只能在心中叹口气,实在是难以启齿。一个疆域万万里的大国,一个人口四万万人的大国,天天被人揉捏,自己却没有反抗的余地。说到底当时就是因为中华没有相抗衡的舰队,要是那时候中华就有自己强大的舰队,还有几个国家敢来放肆。

现如今这一切的屈辱都将离他们远去,全因为他们眼中的帝国舰队,还有那百万帝国军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这个国家的尊严,用鲜血换回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君不见原来为非作歹的洋人,现如今已待在牢里,等候帝国的审判。

君不见原来趾高气昂的洋人,现如今都变得礼貌客气,多少洋人亲自上门赔钱道歉。

君不见原来大片国中国式租界,现如今已主动归还。

君不见原来四处飘扬的万国旗,现如今中华大地上只有冉冉升起的黄金神龙。

君不见原来在中华海面上横冲直撞的洋人军舰,现如今只能乖乖的给渔船让道。

……

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明白这一切都不是凭空得来的,没有如今中华帝国伟大的帝王,没有那群抛头颅洒热血的军队,这样的日子他们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

老板姓会牢记今天的荣耀和日子是谁带来的,是谁把他们从黑暗中解救出来,是谁让他们拥有自己梦寐以求的土地,是谁让他们能够过上好日子。这点,百姓们记得很清楚。

从今天起,陈绍的声望真正达到了顶点。

海上的阅兵和承天门阅兵一样,都被全程记录下来,它会和承天门阅兵连在一起,在全国各地,到世界各个华人聚集地播放。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些东西不是光听就行,还要让所有华人深切感受一下。有些海外华人在心中还对中华抱怀疑态度,虽然他们也爱国,也希望祖国强大,但一些东西已经深入人心,不是光凭报纸上的消息能改变的。

阅兵式在礼炮声中结束了,百姓的庆祝游行活动才刚刚开始。整个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最后在有序的指挥下,广场上的人群才缓缓散去。

阅兵结束后,陈绍直接来到中华大礼堂中,宽阔无比的大礼堂已经摆满了几百张大圆桌。同行的还有蒋百里、蔡锷等将官,基本上除了有要事没有来的将官外,其他的都来了。

聚集在这里的都是伤残士兵,他们从祖国南北被请来这里,之前他们也参观了阅兵式。本来按照陈绍的设想,会让这些伤残士兵组成一个方队,只不过在第一次彩排后,这些伤兵纷纷拒绝。坚决不参与阅兵,就是一些老长官来劝说都没有用。

陈绍也不想去命令他们,陈绍相信只要他开口,这些伤残老兵绝对不会拒绝。可陈绍不想用上下命令去强迫他们,有些东西陈绍也理解。对此陈绍也只能在心中感慨:他们才是最伟大的。

不过他们也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他们应得的荣耀,阅兵可以不参加,但是录制阅兵宣传片时必须参加。他们将会和阅兵记录一起出现在世人眼前,届时世界都会记住他们,记住他们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所做的一切。

陈绍和众位将领在后台开了下简短的会议,对今后的个地区军事事务和职务分配做最后的统筹,阅兵结束了,庆典也就结束了,各个将领参加完等下的宴会,就会各奔东西。这次宴请的所有伤残士兵和各级将领,身为统兵将领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更多的是天各一方,所以这样的场面并不多见。

会议开完时,前面的宴会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前来的汉京的所有伤残士兵都已落座一堂,原本还热闹无比的大礼堂。陈绍一行人走出来后,场面瞬间变得十分寂静,众多伤兵正要起身敬礼时,被陈绍打住了。

“诸位同志,不用起来了。”陈绍压了压手,随后立正依次向大礼堂四个方向的伤残士兵敬了个军礼,随后中气十足吼道:“要说敬礼,你们才有资格接受所有人的敬礼,我在这里多谢诸位同志为帝国、为中华民族的无悔付出。帝国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不会忘记你们一身伤从哪来来的,你们的英勇事迹会永远铭记在帝国史册上。你们是帝国的英雄,是民族的勇士。”

“授勋仪式开始!”陈绍的话音刚落,蔡锷的话适时宜的响起。

今天来这里还有一个目地,那就是为这些老兵授勋,他们无愧那枚勋章。根据一段时间来的研究,军队战功勋章的规格终于确定了下来。代表帝国最高荣誉的神龙勋章,代表最高军功的光明勋章,代表永垂不朽的不朽勋章,代表英勇无畏的勇士勋章……其中神龙勋章和不朽勋章是没有级别的,光明勋章和勇士勋章则是分成三级。一级到三级,三级最低,一级最高。

神龙勋章这次授衔没有一个人获得,这个勋章代表最高国家荣誉,陈绍是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