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帝国崛起-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早晚会把张野手中的军队变成自己的。即便不能,他也能想到办法把张野手中部队的装备转移到自己这边,只要装备上去了,到时候即便张野想要兵变,也难上加难。
而张野也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虽然手段硬了些,但跟自己比起来,还是差了些火候。
孙文自觉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将张野玩弄于股掌之间,让他招架不住。
第一零二章:徐世昌
河南。
袁世凯待在项城的家中,每日养花修草,喝茶聊天。自从被清廷罢黜之后,袁世凯便回到了项城老家。
虽然一直待在家中,但对于军中的那些事情,他也是时刻都在关注着。
虽然袁世凯有很大的信心重掌北洋新军,但目前的局面却并不乐观。他所留下来的心腹,无一不是受到了排挤,甚至都已经渐渐的淡出了权利的核心。
而那些后来上位的满人,更是攒足了劲儿的去拉拢部队,除了一些死忠,其他人差不多就要站到满人那边去了。
袁世凯精心打造了几年的北洋私家军,看似在不久之后便会崩溃。但此时袁世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刚刚吃了败仗没多久,朝廷断然不可能重新启用他的,即便是上面有人,这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先前的时候袁世凯便有感觉,这次回乡,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根本就别想回去。
虽然袁世凯也很着急,但却没办法。只能吩咐那些心腹,尽可能的稳住局势,只要待在北洋新军里面,他们就有翻盘的机会。
北洋新军的军饷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即便是朝廷,也肯定不会舍得投入那么多的钱。再说了,之前朝廷可是欠着袁世凯一大批军费呢,现在你想收就收,岂是那么容易的?
卫辉府,今河南卫辉市。
一座不大的院落内,被人打扫的干干净净,虽是土路,但看起来却像是青砖铺出来的道路一般整洁。
作为袁世凯的幕僚之一,在小站练兵时徐世昌便与袁世凯结下了深厚的交情。随着袁世凯被罢黜,徐世昌也自然请辞,并且不接受任何调任,毅然决然的跟随着袁世凯回到河南老家。
虽然两人一个在项城,一个在卫辉,但两人之间却有着深切的来往,情报之间的传递也是密集的很。
这一日,徐世昌的家中迎来了一个陌生人,这也打破了徐世昌这几个月以来的平静生活。
徐世昌若有所思的盯着对方,久久没有开口讲话,似乎在等着对方先开口。
虽然闲敷在家,但徐世昌却一日都不敢耽搁。这几个月以来他不停的在翻阅着各种资料,除了给自己补充点能量之外,更多的还是在关注外界的局势。
作为幕僚,他注定无法像袁世凯那样可以安静的在家休息,只要先前做好了部署,就能坐等时机到来,然后在重新出山。
他必须要做到对外界的局势了如指掌,并且有一套自己应对的方法才行。否则的话,整个华夏有那么多人,袁世凯凭什么要用他?
一个日后能够做到总理职位的人,岂是昏庸之辈?尽管此时的徐世昌在大局观方面还有些不如,但比起同龄人而言,徐世昌还是高出众人一头的。
“先生,我代表复汉军张野张将军特来向先生请教一些问题!希望先生可以为我解答。”
来者用现代人常用的礼仪与徐世昌相拜之后,直接出口道。
陆川只不过是一个侦查员罢了,这一次也只是临危受命,虽然看起来对徐世昌有些不太尊重,或者可以说是有点降低人家的身份。
但张野每天那么忙,再加上外界也并不安全,若是让别人知道张野独自离开了控制区,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再说了,这次他来也只不过是打个前哨而已。只要徐世昌不反对,那么后面自然会有更重要的人物出来说服他。
“张将军兵强马壮,治下百姓又很拥戴,这无论是治军,又或者是治民!张将军的表现都要强于鄙人,鄙人自觉无能为张将军解答疑惑,还请张将军勿怪。”
徐世昌愣了下,不过很快的便反应了过来。
张野目前的表现的确很让人震惊,无论是治军还是治民,看起来都挺有一套的。至少比起其他的城市而言,那里的百姓生活的很愉快。
徐世昌不仅关注朝廷,关注列强,关注国内的局势,同时还很关注张野的动态。毕竟他与袁世凯也算是个敌对势力。
虽然张野曾出自北洋,但这里面的一些内幕,徐世昌却要比谁都清楚。甚至当初袁世凯所作出的决定,这里面也有徐世昌一定的功劳。
其实那个决定也没错,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也是正确的。唯一出现问题的地方便在于他们小看了张野的能力。
“兵强马壮那是肯定的,这点无需质疑。但这治民吗,就有些不太让人如意了。先生所看到的也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临沂在我军手中已有半年,可到了目前为止,依然是亏损状态。虽然我们也培养了一些管理者,但效果却并不是太好,所以想请教先生,该如何抉择?”
陆川继续恭敬的问道,至于临沂的问题,也更是丝毫没有避讳,直接将真实的情况给讲了出来。
临沂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管理者的能力上不去,那么这座城市就不可能会有什么更好的发展,他的收入也远远不会超过支出。
现在枣庄和徐州因为是刚刚入手,目前处于亏空状态还算是正常。可他们都知道,若是管理者的能力在上不去的话,到时候亏空的可就不止一个临沂了,加上枣庄和徐州。
三座城市一起亏空,恐怕会把张野那本就薄弱的财政给压垮的。如此以来,虽然扩大了地盘,但却自己削弱了自己的一些实力。
而张野也不停的在寻找着一些人才,能力固然重要,但张野更加倾向于稳定型的。固有北洋三杰之首的王士祯虽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此人却与清廷有着不错的关系,历史上张勋复辟的时候,王士祯可是支持的,并且也有实际性的动作。
段祺瑞倒也不错,可对方如今依然在军中,加上与张野也有一定的交情,按理说应该比较好拉拢一些才是。
但张野却否定了,段祺瑞目前仍旧待在军中。可以说他就是袁世凯安插在北洋新军中的一颗钉子,一旦袁世凯决定要复出,段祺瑞绝对会全力支持。
最终,张野将目标选在了与袁世凯一起闲敷在家的徐世昌身上。一则同为老乡,希望老乡的身份可以给自己拉到一些同情分。
再者张野也相信,闲敷在家的徐世昌,一定比待在军中的段祺瑞知道的更多,所看待的问题也要更加清晰。对目前局势的判断,当然也肯定是最准确的。
“呵呵,为军队出谋划策鄙人倒是还行,可这治理城市可就一窍不通了,这次张将军可是问错人了。”
徐世昌呵呵一笑,并没有打算为陆川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他心中一套想法,但那也只不过是想法罢了,并没有得到过验证,所以即便他拿出来了,人家也未必会信,与其让人质疑,不如直接闭口不谈。
“先生且不必急于回答,在下这里有一封张将军亲笔信,您看完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说着,陆川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
徐世昌半信半疑的接过信,打开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刚开始的时候却是不屑一顾,因为上面全是废话,可到了后面,徐世昌却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不由的再往前看,看着那些被自己认定为废话的段子,在想着后面的段子,将两者联合在一起,徐世昌倒是品出了一丝不同的味道。
“我随你前去见张野。”
看完信件之后,徐世昌思考了约半个小时左右,终于做出了这个决定。
与此同时,徐世昌又拿出笔墨,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之后,便只身一人随着陆川前往临沂。
信件中的张野给了徐世昌一种不同的感觉,这让他对自己之前的行为产生了怀疑,更对自己的志向产生了怀疑。
但是更多的,徐世昌还是想要搞清楚一个问题。
那就是兵败海城的原因。
张野在信件上很直白的表示,袁世凯兵败海城并非是个意外,也并非是部队的问题。徐世昌若是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只需要来到临沂转上一圈便可找到答案。
兵败,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实。虽然他们在极力的寻找答案,但却一直都未曾找到过真实的答案。
这几个月以来,徐世昌每日不停的关注国内国外的局势,并且翻阅大量的书籍,拜访老友,无一不是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他很失望。
现在终于有了解开谜团的希望,尽管不知道信件中所言是真是假。但徐世昌知道,要想有好的发展,这一趟临沂他必须要走上一遭。哪怕那边是刀山火海的在等着他,他也必须要去。
但是在离开卫辉之后,陆川却并没有直接带着徐世昌前往临沂,而是直奔沂蒙山方向。
卫辉,距离沂蒙山的直线距离约四百三十公里,所以这一次他们所需要行走的路程,大约有六百公里左右。
两人各骑一匹快马,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这才最终抵达了沂蒙山。
袁世凯虽然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对,并且派出了亲兵前去追赶,但因为徐世昌告知的地点是临沂,而徐世昌前往的地方却是沂蒙山。加上出发的时间不同,所以袁世凯派出去的亲兵也没能找到徐世昌。
第一零三章:震惊
沂蒙山!
经过了将近**个月的改造,此时的沂蒙山早已被打造成了集工业、军事为一体的超级堡垒。
附近的大山可以为内部的设施提供一个绝佳的挡板,确保外界的炮弹无法落入沂蒙山内,即便落进了里面,也无法准确的打击预定目标。
关口的防御工事也经过一次次的加固,特别是机枪阵地。已经从最早的沙袋掩体演变成钢筋混凝土的永久性工事。
即便是位于山顶的炮兵阵地,也有两米后的钢筋混凝土墙作为掩体。这里完全就是一座超级军事堡垒,在没有空军的时代,任何人都别想很轻易的攻入这里。
而其他进山的小路上,也都构建了一座,或者几座机枪堡垒。甚至就连一些特别小的山路上,他们也安置了有一个班的士兵守卫。
这根本就是水泄不通,在没有的到允许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别想通过任何渠道进入沂蒙山内部,号称比紫禁城防守还要严密的地方。
徐世昌站在沂蒙山关口处,看着这种严密的防守阵地,顿时感慨万千。
当时在海城的时候,若是日军摆出这样的铁桶阵,恐怕他们的北洋新军就会损失更加惨重了吧?
“卜五大哥,小弟终于等到你了啊。”
一直站在关口处等待着徐世昌的张野,在看到徐世昌身影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也不管徐世昌本人态度如何,一把抓住徐世昌的手,犹如两个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亲切的问候着。
“将军严重了,鄙人只不过是一介草民,怎能配得起大哥这个称呼?若不是承蒙将军厚爱,估计这辈子都难以进入将军的后方一探究竟。”
徐世昌的表现倒是让张野大吃一惊。
自己亲热的迎了上去,徐世昌反倒后腿了一步,与张野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双手抱拳回应道。
“卜五大哥言笑了,小弟称您为大哥,这可是给自己长了一辈的,那可是莫大的荣耀。我汉人古有长者为尊的优良传统,卜五大哥又如何配不起这个称号?”
张野呵呵一笑,不管徐世昌态度如何,他的表现都很亲热。
这次徐世昌既然来了,那就没有轻易的把他放走的理由。早在得知徐世昌跟着陆川一起回来的时候,张野便做出了各种的预演,希望可以留下徐世昌,让他帮助自己管理这些打下来的城池。
张野虽然对历史有先知的优势,但他也不是万能的,能管好军队,却管不好城池。当然了,张野在之前若是在政府单位工作的话,恐怕就能很轻易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但是很可惜,张野之前是在军队工作,而且还是有实战经验的军官。所以,张野的经历注定了他无法很好的去掌握政局,也就必须需要一些能人来帮助才行。
在张野的带领下,徐世昌紧随着张野的步伐跨过了关口。
而就在徐世昌跨过关口的一瞬间,忽然间愣了下来。这里与外界根本就是两个世界,刚才在外面的时候,他只能看到这里有一座完善的防备工事,外面的人很难攻进来。
可是当他跨进来之后却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条防线的威力。关口的背后,数千名百姓正在紧张的工作着。
山壁上被凿出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洞口,有通道,也有一些两个手掌大小的口子。毕竟也是在军队待过的人,就在那一瞬间,徐世昌便明白了这背后阵地存在的意义。
这根本就不是阵地,而是屠夫的刀。进攻的人在外面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人员的伤亡,进入关口之后,还要承受着来自背后的火力。
而且此处地域狭隘,布置这么多的重火力,对于部队来说,这根本就是无解的防线。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没有人可以攻进来。
徐世昌在心中暗暗的想了一下,若是自己统军攻打这里,需要多少士兵才能打下来。不过最终,徐世昌并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是他却得到了一个理论上的答案。
自己用多少人才能攻进来,完全要看这里守军的弹药储备情况。只有当他们的弹药消耗完了的时候,自己才能指挥军队顺利的进入。
否则的话,即便是给他十万人马,也别想轻易的拿下这里。这座关口就像是一个刺猬似的,让人根本就无从下手,无论从哪去下手,总会被扎的一手是血。
“山体工事,在山体内挖出一道道的隧道,在各个要点挖出射击孔,可部署机枪,或者步枪来防御。已经开工半年了,目前也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估计还要一年才能彻底的完成。
山顶上目前安置的是70毫米的步兵炮,虽然暂时够用,但是威力还是有些不足,后期的话会换上100毫米的火炮,或者105毫米的火炮。”
看着徐世昌的震惊,张野耐心的解释道。
对于招揽名人,这个张野并没有经验,虽然他也很希望自己拥有一股王霸之气,振臂一挥,天下间的名人纷纷举家迁来投奔。
但是经过了这么久的试验,张野发现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简单了,来投奔的人倒是一大堆,可就没一个是名人。
最终无奈之下,才将主意打在了徐世昌身上,而只要徐世昌同意了留下来,那么以后在去招揽别的人的话,那就好办的多了。
虽然之前张野的招揽算是失败了,但有一个道理张野却很明白。那就是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让他们看到,跟着自己是会出头的。只有让他们有了希望,才会有投奔的可能,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布置如此多的火力,可谓是孤独一掷,而面前这座区域,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的防守火力,我觉得这样做有些浪费弹药,不利于长久的防守。同时也会造成内部的空虚,一旦关口阵地失守,整个沂蒙山便会失守。”
徐世昌缓缓的开口道。
这道阵地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强烈了,活了四十多年,让他头疼的问题也有不少,可却从来都没像今天这样过。
哪怕几个月前在面对固若金汤的海城的时候,也没有过这种感觉。在当时,徐世昌只是觉得,若是给他足够的火炮,北洋新军必定可以击败日寇,而不是落败的结果。
之所以跟张野提出这个问题,也不过是个善意的提醒罢了。徐世昌觉得自己应该做出点什么来跟张野交换,否则的话,他若是开口要自己留下来,自己也不好意思拒绝。
而话中的意思也很明确,都说大炮一开黄金万两。在徐世昌看来,机枪一开,同样也是黄金万两,那种消耗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如此多的机枪,虽然可以加强火力,使敌人感到震惊,但也会拖垮己方的,谁有那么多的钱去买子弹?就连朝廷每年拿着八千万的税收都觉得困难,他张野仅凭着抢了几座城就能承受得起吗?
张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徐世昌这个问题。
紧接着,张野直接将徐世昌领入了内部。一排排的民房,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百姓们脸上纷纷露着笑意,纷纷坐在大树下乘凉,腿上放着一个圆形的簸箕,里面放着一些布匹和针线。
眼尖的徐世昌一眼便看出了他们正在做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张野等人肩膀上带着的东西。还有一些长长的,上面缝着一个个小木盒,另外还有看似背包的东西。
不过很快的,徐世昌便知道了那是什么东西,因为在这里士兵的身上,他都能找到那些物件的作用。
长长的,缝着一个个小木盒的东西叫做武装带,虽然是简易版的,但也让士兵们省去了很多事。木盒里装着的是子弹,一个木盒可以装五十发子弹,每个要带上配两个木盒。
“这是?”
很快,张野便将徐世昌带领到了一座单独的区域,周边没有民房,外面还有士兵在不停的巡逻,而且巡逻的密度也很大,后队必须要看到前队的影子才行。
而且院墙也类似于城墙,上面布置着诸多的防御火力,虽然不及外面的关口阵地。但是在内部安置这种级别的火力防御,也让徐世昌大吃一惊。
“兵工厂!你要的答案就在这里面。”
张野一边解释着,一边指着兵工厂内部。
外面没有任何指示牌子,只有相隔不远便竖立着一个军事禁区的字样,若是陌生人来的话,肯定觉得这里是军营,而不是兵工厂。
兵工厂?难道说?
徐世昌已经不敢想下去了,在听到张野说出兵工厂这三个字的时候,徐世昌便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找到答案了。
徐世昌觉得他们败就败在没有火炮上面,但是归根结底,这些东西清朝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去买,买完了之后还要从人家那里买弹药,跟人关系好的时候还卖给你,敢翻脸立马断了你的弹药,看谁能撑到最后。
而即便是富可敌国的袁世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也差不多变成穷光蛋了,武器装备那可是一个比一个贵,谁能承受得了?
买机器设备自己制造?别想了,人家根本就不理你,也不会卖给你,所以只能去买成品。
第一零四章:留下徐世昌
“步枪生产线,采用流水线式生产,一共三条生产线,月产步枪三千五百条。机器目前正在调试,等再过一段时间,相信这个产量还可以增加一些。”
张野带着徐世昌在冰工厂内部转着,一边走着,一边介绍着所有的设备。
等这一圈下来,就连徐世昌也觉得不可思议。这简直是太让人无法相信了,他之前只想到张野可能会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所以才表现的如此强盛,等过上一段时间,张野的资金不足了,那么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强势了。
可是现在,徐世昌终于明白了过来。张野有钱那只是其一,只要他手里有这座兵工厂,他便立于不败之地。
关口的阵地之前看起来是浪费弹药了,但背后有着一个兵工厂的支持,那就不算是浪费了。只要兵工厂一天不停工,他们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
留给外界进攻的部队的,只能是绝望。
只要张野将其余的部队全部撤回来,谁也奈何不了张野。
现在只要徐世昌一想到这里,就觉得有些可怕。袁世凯之前的成绩就已经让他兴奋的了,但是没想到,摆在张野面前,却有些不太够看了。
“卜五大哥,留下来帮我吧!只有在这里,才能将你的才华完全的施展出来,我能给你最大的权限,让你不再束手束脚。”
看着徐世昌震惊的模样,张野终于缓缓开口道。
家底尽数的摆在徐世昌的面前了,虽然比起国外的那些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可这里是在清朝,这座兵工厂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国内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
再说了,这才多久的时间?日后张野还会想办法的去扩大兵工厂的规模。若不是怕美国人怀疑,张野甚至都直接想购买冲压机、锻压机等一系列的设备制造机器,以后所有的设备全部自己来制造。
至于工人,在张野看来那完全就不是问题。只要肯出钱,外国的技师们肯定会挣破了脑袋的想要来华夏。
军队方面张野有信心管理好,事实上也就是这样,军队的工作是有条不絮的进行着。唯独城池的管理方面张野有些束手无策,根本不知从何下手。
而且张野也深知道,要想发展壮大,城池的管理也必须要跟上,否则的话就成穷兵默武了。一个只知道战斗的势力,是不可能永远强大的。
“对不起,袁公带我不薄,我不能背叛他。”
许久之后,徐世昌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思考之后,还是决定拒绝了张野的邀请。
虽然他很心动,虽然他看到了张野未来的成功。虽然他知道,只要自己肯留下来,那么日后所能成就的功名绝对是现在无法想象的。
可在一想想这些年来与袁世凯相处的朝朝暮暮,徐世昌最终还是狠不下心来抛弃他。无论是个人之见的情谊,还是其他的问题,这都使徐世昌无法跟随张野。
“良禽择木而栖,袁公当年是如何待我的,我想先生应该最清楚。谁又能保证,将来袁公不会像对我那样对先生?而且袁公最近闲赋在家,北洋新军也开始被满人整顿。
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