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帝国崛起-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野视察了台儿庄工业区,在那里做出了重要讲话,但所有听过张野这次讲话的人,都有一个感触。简单,直白,一点也不冒进,给人一种踏踏实实的感觉。

回到临沂,张野立即着手筹备一件事情。这件事已经算是迫在眉睫了,不得不办,也不能不办。他虽然接过了前清的大旗,可国库空虚,根本就没让张野接过什么底子。所有的资产,基本都是后来自己慢慢积累下来的。

就连张野也很郁闷,这才财富到底都上哪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沉淀,这些钱都上哪去了?怎么越来越少了?

国家政府的确不算很穷,但是接下来,全国各个地方都需要花钱,哪怕张野就是抱着金山银山,也未必会够花。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只有一件事情,借钱。

“国债的确可行,但问题也很大。第一,现在军中的军饷基本都是记账形式,而且这笔数字是越来越多的,我们目前所有的钱,根本就养不起这么多军队。如果我们发行了国债,军队士兵要把钱取出来购买国债该怎么办?这等于是左手放到右手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徐世昌虽然很同意发行国债,但现实的问题也很突出,必须要先解决了才行。

而下面的人天天来找他抱怨钱不够。任务重。恨不得要把人给逼死。徐世昌也只能是急在心里。也不止一次的来找张野,可得到的结果却是等。现在好不容易拿出了个方案,却还是漏洞很大。

数百万的军队,已经严重的拖累了国家的发展。可就目前的局势,国家也必须要维持这么多的军队才行。虽然日子会好起来的,但那是需要慢慢来的。现在张野一张口就要全面发展,没有足够的钱,发展也只不过是句空话。

“军队方面的话。我们要做好思想工作,把这件事情的道理跟他们讲一讲,我相信咱们的部队,是不会给我们难堪的。这一次的国债,只针对国内发型,暂时不对外国势力。定为一年期,利率为3。5,十元起售,先发行一千万,看看市场反应再决定是否继续发行。对了。你这边大力进行宣传,一定要让所有民众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发行国债,同时又要让他们知道,这笔钱用在哪里,政府将会在什么时候还给他们。”张野说道。

现在银行的利率是百分之2。8,也就是说,一百块钱定期一年是2。8元的利息,但是如果购买国债的话,一年就会多七毛钱的利息。虽然没多多少,但钱要是多的话,这样也是很来劲儿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是政府发行的债务,现在中华帝国又表现的这么强势,肯定不会说还不起钱的。所谓政府的公信力,在现在还是很强大的。

“听说了吗?国家好像要发行国债了。”一名工人刚上班便对着旁边的工友们说道。

“啥是国债?”另一名工人问道。

“就是国家没钱了,来找你借钱,并且给你利息,听说好像是3。5,比银行的高0。7,而且是一年期。”那名工人说道。

“啥?你说国家都没钱了?我的天呐。看来得赶紧去银行把钱取出来啊,要不然的话国家要是把我的存款用了怎么办?我上哪说理去?”那名工人脸色一变,急忙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二狗子,你干啥去?”

“取钱去,在不取这钱就没了。早就觉得这银行一点也不靠谱,要不是厂里非要开户,工资打在户头上,老子才不愿意呢,放在家里多放心”二狗子回答道。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人纷纷往银行方向走,也有赶紧回家拿了存着就往银行跑的。国家发行国债的事情一经传播,在全国范围内顿时引起了不小的慌乱。

在中华帝国,银行属于央管部门,但却是**的。银行有权利用存款进行一些投资,以此来获取利润。但是政府以及任何人,也包括银行本身,都不能肆意的挪用这些钱。也就是说,哪怕国家没钱了,也不能直接去银行里拿钱,想要用钱的话,就必须要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拿到这些存款。

而银行方面,进行投资的时候也必须要进行风险评估,并且进行认真的调研。一旦发生亏损,这个漏洞则由银行自己来承担。且投资数额不得高于银行总存款的百分之三十。否则将会严重影响银行的正常工作,引起社会秩序的动乱。

“大家静一静!都静一静!你们这么乱哄哄的,我怎么跟你们讲?你们说的我听不清,我说的你们也听不清,对不对?咱们都安静下来,有什么问题一个个的问。”银行负责人站在银行大厅内,满脸汗水的大声嚷着。

自从国家公布了发行国债的计划之后,今天前来取款的人更是不在少数。导致银行的业务量猛增,存款数额猛将。如果在这么下去的话,恐怕银行就没钱了。而且不管他们怎么去解释,这些存款人也根本就不听,始终觉得钱还是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比较保险。

“有什么好问的?我们就是要取钱。”一名浑身油渍的工人大喊着。

“取钱?这个没问题,但现在已经将近下班时间了,金库这会儿是只能进不能出。这是规定,我也没办法。不过我可以保证,明天大家都可以取到钱,只要是想取的,明天过来就行了。你们工厂下班了也不会干活,我们也一样,对不对?”银行工作人员耐心的解释道。

银行工作人员这么一说。下面的人倒是安静了下来。他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现在就是人心惶惶的。这钱不握在自己手里还真没有一点安全感。

“那你说,这国债是怎么回事?国家是不是没钱了?想挪用我们的钱?”那名工人继续追问道。

“国债?这个你们误会了。国家不是没钱了,而是现在的计划太多,现有的钱不够用,所以才发行的国债。咱们银行是有受法律约束的,哪怕是国家,他也不能随便的来银行里动用存款人的存款。这个发行国债就是这个道理,由国家发行国债。你若是想买,可以直接从银行购买,到时候会给你一个凭证,等国债到期的时候,你可以直接把钱取出来。

与银行定期存款唯一不同的是,选择买国债你不能中途退出,必须要等到到期才行。而且国家能动的钱,就是发行国债的这些钱,你买了国债,那么你的这点钱国家就能用。你没买,国家是不能动的。所以。你们可以放心你们的存款,国家是不会乱动的。”银行工作人员继续解释道。

这话他今天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但前来取款的人还是有不少。有些人听明白了,也选择了相信,所以就离开了。可有些人却不信,硬是要取款。给银行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今天他们也必须要加班才能处理完这些事情。

“真是这样?”

“那当然,我能骗你们,国家能骗你们吗?这个计划可是皇上亲自做出来的,你们不相信我,难道还不相信皇上,相信政府吗?”。银行工作人员说道。

下面的人再次陷入了安静,纷纷看着银行工作人员,在看看身旁的人。以前的皇上和政府都不能信,可现在的他们却不敢不信,也不能不信。要知道他们现在的生活就是皇上给他们带来的,要不是皇上,要不是新国家的成立,他们哪来的这么多存款?

现在国家有危难,缺钱了。他们这些得了利益的人却不想将钱拿出来借给国家用一用,再说了,这钱是借的,又不是不还。一时间,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真不是东西。皇上爱民如子,可他们这些子民却都干了些什么事?这事要是传到皇上耳里,那皇上该有多伤心呐?

银行是受法律约束的,政府也同样是受法律约束的,已经在中华帝国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这些东西他们早就知道了。在这里,法律高于一切,哪怕是皇上,在你没有犯法的时候,他也不能随意的处置你。不像是前朝,只要皇上说砍你的头,哪怕你做了一万件好事,没做一件坏事也得乖乖受死。

“我要买国债!”满身油渍的工人想明白了之后,大喊一声。

皇上在他心中可是有着特殊地位的,依旧是那个皇权至上,但他却不怕皇上,心中有的只是敬畏,将皇上的地位放到了最高,甚至已经被神化了。他为自己先前的举动而感到羞愧,现在他决定,要用自己所有的存款来购买国债,以此来报答皇上。

“国债将于下月一号正式发售,现在只是宣传筹备阶段,暂时还不能买。不过你可以先填一个表格,先行预约一部分国债,等到正式发行的时候,你可以直接买到国债,而不用排队。”银行工作人员解释道。

“我填!”满身油渍的工人双目通红的说道,旋即看向四周,大声道:“诸位,皇上为国为民,可谓是操碎了心,一个台儿庄工业区,费了皇上那么大的精力才建起来。现在我们得了利益,生活变的好了起来,皇上想要让其他地区的百姓也跟着富裕起来,但却苦于没钱。我们这些得了利益的人却在这里拆皇上的台,我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责,我相信皇上一定会把这钱还给我们的。所以,我也希望诸位可以与我一起购买国债,以此来报答皇上,以解皇上之忧虑,让其他地区的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未完待续……)

第二二二章:扩大国债

一周之后,临沂。

“皇上,好事,大好事呐。”徐世昌满脸兴奋的走进张野的院子内,看着正坐在摇椅上纳凉的张野,喜颜欢笑道。

“哦?能让你徐世昌称之为大好事的事,我倒是从未见过啊。”张野一愣,旋即笑言道。

“当然是钱的事,你猜猜我们的国债已经预售了多少?”徐世昌直接说道。

“多少?”张野停了下来,关心道。

“一千万的国债已经预售一空,单单台儿庄地区便已经预售了两百万的份额。而且这都是这几天才开始出现的情况。”徐世昌说。

“哦?这倒真是个大好事呐。”张野想了下,说。

国债的事情张野也听说了一点下面的动静,说实话,刚开始公布即将发行国债的时候,张野虽然料到了进度肯定不会太快。但却没有料到,百姓竟然在得知消息之后疯狂的到银行去取款。这不仅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还给张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发行国债,这在后世基本上是每个国家都会干的事。不见天朝已经买了几万万亿的美国国债吗?而且各个国家都有发行国债的情况,民众也会争先抢购。

因为国债对于他们来说,是最稳定的投资渠道。第一,因为这是国家发行的债务,只要国家不倒,这个钱基本就不会有任何损失。第二,它的利率要比银行定期高,与其放在银行。倒不如购买国债赚取更多的利润。第三。如果国债都不安全了。那么还有什么投资才是最安全的?第四,发行国债是为了建设更好的国家,这些全体国民都是受益的,政府只不过是用他们的钱,来为他们建设家园。同时在一定期限之后,这笔钱政府在还给你,并且一并给你利息。

而现在,民众在最初的时候之所以抵制国债。很大的原因都要归到前清的身上。因为国债对于百姓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个陌生的东西。但国债发行的根本,是要依靠国家信用来发行的。前清发行国债不是为了发展国家,也不是为了壮大军队,而是为了还清赔款。

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晋商乔致庸,也是现在红极一时的乔家。当然,现在的乔家并不算巨富,只能算是一般的富有。因为随着中华帝国的崛起,乔致庸丧失了发行国债的资格,而乔家真正的崛起,正是因为乔致庸承担了晚清时期几乎全部的战争赔款赔付。

而他再通过放贷等方式来谋取利润。同时分批将钱支付给那些债主国,在还清贷款的同时。乔家也因此而累积了大量的财富。

“现在市场怎么样?”张野继续问道。

“应该还不错,根据央行汇报上来的情况,今天上午国债就已经预售一空,但是到了下午下班,还有不少人要购买国债。央行那边的意思是,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以适当的继续发行一部分国债,以此来筹集更多的资金。”徐世昌说道。

去年因为国家刚建,很多事情都没有处理好,连政府都属于初建阶段,只能达到稳定的状态,更别谈税收了。再者国家现在并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在税收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可即便如此,去年三个月的税收期,也给中华帝国带来了一千万两白银的税收。这个放在两年前的话,并不算多,甚至算是更少了。因为在那时候,满清全年的税收是八千万两白银,平均每个月就折合六百六十万两。

但是在经过了去年的整顿,今天可是一个完整的税收年,到现在也才七月份,按照现在的财年方式,国库已经新增税收三千万了,而且还要考虑到南方各省是刚刚收复,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税收。若是等到财年末三个月才开始税收,估计今年的税收将会达到八千万左右,与满清鼎盛时期持平。

而到了明年,这个数字还会更一步的增加,因为大量工业设备的投产,修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大笔的财富被散到了百姓手中。而百姓有了钱肯定就要消费,百姓消费了,商家就要纳税。花的越多,商家赚得越多,所需要缴纳的税就越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央管企业,例如钢铁厂等资源企业,这些全部都是央管企业。如果连他们的利润也加上来的话,也还是这么多,只会增加一点点。因为这些企业现在根本就不算是盈利。他们甚至还需要依靠政府拨款来度日,因为他们的产品都是需要免费供应的,向这些国家项目,他们都无法赚取利润,要想获取利润,只能等到国家项目建设的差不多了,可以向民售的时候才行。

“继续发行国债,预期四千万,此次发行可选择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以及五年期。利率分别为3。5;3。7,4。0;4。5。政策依旧。”张野想了想现在的情况,决定继续发行国债。

一千万的国债只不过是用来试水的,现在既然有市场,那自然就要继续做下去。但是为了考虑国家债务的承受能力,所以,张野不得不将国债分为几个等级,以不同的利率来吸引不同的人群。

在一个,张野也是有意将一年期的国债控制在两千万左右,要是所有国债全都是一年期的,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国家肯定没钱还给百姓。这会造成国家的信用下跌,后果很恶略。

所以,发行一些长期国债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增加了政府的还款期限,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同时也能让百姓获取更多的利润。要知道现在的百姓可没有投资的意识,他们也不会炒股,有钱了也就是放在家里慢慢花。

现在有了国债,他们只要有工作,就可以把多余的钱拿出来购买国债,这样以后的工资也够花,还能在攒点钱出来。几年以后投进去的这点钱,他们也能多拿点出来。就好比五年期的国债,如果按摘4。5的利率的话,一百块钱一年的利息就是4。5元,五年就是22。5元。以现在的物价水平,22。5元足够一个十人之家生活三个月,而且还是好吃好喝的活着。

而且现在国家是大力发展阶段,以张野的野心,未来的国债肯定会越来越多。虽然这样是要多花点钱来支付利息,但投进去的钱,却能产生更多的利润。而且还能改变国家的状态,这对于张野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国家有足够的造血能力,现在政府是负资产又有什么好怕的?

“好,我这就去通知央行,明天一早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徐世昌点头道。

“嗯,另外你这边多盯着点,等各省的计划传上来之后,你这边要做严格的审批,特别是经费这一块。一次性发放的话,现在国家也吃不消,你这边做好分批发放的准备,以季度为发放标准。另外公布一条命令,从现在开始,地方税务不用全部上缴国库,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百分之六十上缴国库,其余一切资金全部留在地方自用发展,但必须要将完整的清单呈交中央,中央也要定期派人下去核查,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纠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张野说道。

现在的税收制度因为是刚建立起来,而且张野之前为了大力发展台儿庄工业区,所以规定各地税收必须百分百上缴国库,而地方政府则提前一年将自己的预算呈交上来,由中央政府进行审批,通过之后,将允许地方政府留下审批文件中的预算,其余上缴国库。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台儿庄工业区那是张野自己出钱买的设备用来换这些地主的地。而现在的那些设备都是地主们自己买的,而全国又在大发展,地方上没有钱也是不行的。所以,张野只要抓住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这三个方面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卖地等等费用,就让地方政府自己留着吧。

主要也是害怕麻烦,担心会因为这个而浪费时间。现在中华帝国最缺的就是时间,再者英国那边估计很快就该有动静了,自己这边要是再不抓紧的话,到时候两头忙,早晚会被拖垮的。

而现在不是后世,卖地的情况也不多,只有一些工业园区会出现卖地的情况,所以这方面的钱并不多,大头还是在那些个人所得税以及商铺的营业税,公司的所得税这三个方面。而张野取消了人头税,这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工作顺利了许多。

“好,我这就去拟定文件,明天一早直接发出去。”徐世昌点了点头,旋即离开了王林的院子。

王林独自躺在摇椅上,眼神略有些空洞的望着天空,看着满天的星星,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在看见这幅景象了。

现在的产业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了,可他却没有办法。当下阶段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哪怕是污染,他也要发展。只有当工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慢慢的去进行整改。如果只保证环境,而不去考虑工业的发展,那么中华帝国将会跟满清一样,被西方列强所欺负。(未完待续。。)

ps:感谢光看说的人同学的两张月票支持!

第二二三章:英军来袭

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舍弃,这一点张野很清楚。同样身为过来人,他所担心的只不过是未来的环境问题而已。可这并不是阻止他现在发展的原因。

而且张野也不是盲目的去发展,想这些工业基地,也是有选择,有目标的去发展。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选址方面。尽可能的将工业区安置在远离城区的地方,日后哪怕有污染,也尽可能的减小污染程度。

1901年7月19日。全国各大报纸头条纷纷刊登了一条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一时间,整个世界都为之一惊。英国最终还是采取了行动,列强之中,不乏有看热闹的,也有担忧的,但更多的还是喜颜欢色,因为英国打中华帝国,这对于他们来说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中华帝国正是处于风口浪尖,经过了上次的那件事,很多国家都不敢再去跟中华帝国硬碰硬了。现在中华帝国主动的找上了英国,那么问题就来了,以英国人现在的脾气,能让中华帝国笑到最后吗?

“号外号外,英国于昨日进行誓师大会,一支全新的海军舰队即将奔赴远东地区。”

“号外号外,英国贼心不死,企图继续欺压我中华儿女。”

“号外号外,英国支援舰队与远东舰队会和之后,整体数量将达到四十余艘战舰。”

一时间,大街小巷内,到处都是宣扬的声音,到处都是卖报的声音。英国舰队的消息顿时遍布大江南北。

“英国人要来了,但我们决不能害怕。他们来的只不过是海军而已。我们在陆地上。可是有着绝对的实力。另外。派人仔细的勘查一下英国海军能够停靠的码头,包括法国人的码头。如果有可能的话,派人去炸掉它,让英国舰队来了之后得不到补给,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张野在会议室内说道。

这场战争他没有选择,只能暂时的拖下去。跟英国人打?海军打不过,只要海军敢出去,绝对会被人狠狠的揍一顿。而海军守在上海。就是为了保护船厂,一边为了造船,一边去跟他们死拼,不值。

现在张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飞机身上了,飞行员正在努力的进行训练,使用的是老旧的双翼机。现在莱特兄弟正在进行攻关单翼飞机,一旦攻关成功,并且通过了试验,那么就可以直接生产制造。数量并不需要太多,几架就足以干掉英国的整条舰队。

当然。只要有了空军,那么张野就完全不怕英国人了。哪怕不能直接干掉他们,也能吓唬一下英国人,让他们不敢随意的出现在临海地区。

只要英国人不进攻,你的海军过来又有什么用?只能是浪费资源罢了,而到时候一旦你的海军基地被摧毁,这边再派飞机追赶着,如果燃料耗尽你还没能得到补给的话,那么这些军舰将会成为活靶子,搞不好的话还有可能被俘虏,到时候中华帝国又能平白无故的增添两支舰队。

当然,这只是张野的幻想。至于真实的情况,张野现在还没敢多想,只有一个目标,拖住英国海军,不让他们轻易的进攻,不让他们对临海地区发起威胁。

“陛下,这个难度很大,英**舰能够补给的地方都在海外,我们在那里根本就没有军事力量,也摸不准地方,说句不好听的,到了那里甚至还有可能迷路,根本就没法搞。”苏道看着世界地图,犹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