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子重生-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失败,而是要主动出击,缩短供货周期。”

“可这样会产生一笔违约费用,恐怕……”永山绚斗有些担忧的看着白石茉莉奈。

白石茉莉奈信心十足的说道:“不用担心,以我们尼康在市场上的地位,延缓一段供货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那,好吧。”永山绚斗点了点头,痛快的走出了办公室。

坐在华晶集团临时为日本人安排的办公室里,白石茉莉奈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阻止中国人获得纳米光栅技术,已经是她最后的遮羞布。为了她的职业生涯,这件事是万万不能出现差错的。

她在办公室里心烦意乱的转了两圈,还是决定到现场去看一看。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永山绚斗的感觉是代替不了自己的判断的。

白石茉莉奈已经很多次来到华晶集团的大礼堂了,她对这种宽敞而肃穆的建筑,其实内心中是非常羡慕的。日本有限的国土,让他们对每一寸土地的利用,都非常的斤斤计较。日本并非没有恢弘大气的建筑,但和中国人比起来仍然相差甚远。

华晶的这座大礼堂,是90年建设起来的。那时候的华晶本身就拥有两千多的职工队伍,再加上企业办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座大礼堂的终极容纳人数堪堪达到了一千人。足足一千张椅子,六米多高的顶棚,上下两层观众席……

单单是这些简单的数字堆积在人面前,就足以对白石茉莉奈散发出一种压迫感。正在用它无声的设计理念,讲述着这个国家过往的动员能力。

这座大礼堂不止一次的被一千人塞的满满当当,有的时候是华晶自己的活动,有的则是无锡地区政、企单位借用。五年时间还不足以让华晶的大礼堂显得陈旧,崭新的装修和良好的设施,让它在整个无锡也都是非常有名的工人文化活动场所。

五千人,这对日本人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太容易想象的数字。并不是说尼康没有这么多员工,而是他们没有把人员集中起来的需要。日本文娱活动丰富,不需要由公司出面主持员工的生活。也没有誓师大会或者全体员工大会这样的活动,想要鼓舞士气只要把粮饷备足就行了。

不光是这个大礼堂,就连大礼堂外面的广场,都是白石茉莉奈最喜欢的地方。这个广场其实没有什么稀罕,既没有精美的装饰,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景致。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大”。

世界最大的广场,是占地176公顷的大港市星海广场。不过它得需要等到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才能完工。在此之前,则是占地44公顷的天。安。门广场。华晶的广场当然和这二位都比不了,但八公顷大的广场在白石茉莉奈眼里也算蔚为壮观了。放在日本,国小地瘠哪有这么浪费的道理。

然而今天当白石茉莉奈再次来到大礼堂的时候,却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呆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一切有我们在

华晶大礼堂前的空地上,不知何时竟然建起了一栋栋钢结构板房。一片蓝白色的钢结构房,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广场上,仿佛它们一直就在这里一样。它们从款式上来看,显然颇为简陋。绝大多数彩钢房都显得有些斑驳不堪,这些临时用房绝大多数都是出租给建筑工地使用的,常年的磕磕碰碰让它们早就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但即使如此,足足上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一眼看过去仍然壮观的让人心旷神怡。其统一的规格和整齐的布局,实在是太符合处女座的审美了。

“啊喏——”白石茉莉奈拉住了一个过路的工人,用日语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这些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被她拉住那人看着白石茉莉奈高耸的车头灯,狠狠的咽了咽口水。然而对方叽里咕噜的日语,让他知道现在拽住他的是个日本女人,连忙收起了自己的心猿意马。凡是涉外的问题,现在可都是大事。何况谁不知道华晶里来了一队日本人,几十人的队伍就能赶上全厂人的工资。

这种女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消受起的。

工人连忙挣开了白石茉莉奈的拉扯,这被人看到可是一身是嘴都说不清了。他规规矩矩的退后一步,仔细听着她的声音,然后非常郑重的用懵懂的表情,摊了摊手……

白石茉莉奈以手扶额,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摆了摆手将他放走了。

“白石部长有什么事情吗?”熟悉的日语在她的身后突然响起。白石茉莉奈转过身发现周硕不知何时竟然出现在了那里。

“周桑,这些房子是干什么的?”白石茉莉奈松了口气。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失去交流的通道实在是太让人困扰了。

“这些啊。是用来住人和办公的。”周硕淡然的笑了笑,大大方方的说道。

“住人和办公……”白石茉莉奈很快就理解了他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皱着眉头问道:“这么说,泛翰集团抽掉了人手,准备来支援华晶检验文件了?”

“差不多吧,也不只是泛翰集团。”周硕倒是没打算瞒着白石茉莉奈,实际上他在帝都的动静实在太大,也根本没有指望能够瞒住任何人。不论是尼康还是日本政府的信息渠道,想必都会第一时间把情报送过来。

白石茉莉奈回忆着永山绚斗的话。一方面华晶在整理宿舍,另一方面又在大礼堂前的广场搭建彩钢房。这两边加起来,恐怕安顿七八百人是不成问题的。中国人如果只动员了这么一点力量,那是不太可能在尼康供货结束前,得到检验结果的。

“这样的话,正好我也有消息要告诉周桑。”白石茉莉奈拢了拢头发,巧笑嫣然的说道:“尼康公司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供货计划,第二批光刻机将在这周之内运到。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会在一月末就完成整个供货阶段。”

更改供货计划这可不光是尼康的事情。毕竟华晶还是接收方。白石茉莉奈想要加快进度,无论如何都是要向华晶进行知会的。

周桑愣了愣,抿着嘴收起了笑容。这个消息他并不惊讶,实际上。他对此倒是早有心理准备。当真正的幕后主使浮出水面,尼康得知自己的下家不再是纯粹的芯片制造商华晶,而是同样有着光刻机制造技术的泛翰集团。这对尼康来说。再付出纳米光栅技术,就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条件了。

为了阻止泛翰集团得到纳米光栅技术。他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若非合同规定了天价的违约金,尼康甚至敢于直接赖掉这份合同。但尼康并非是单纯的光刻机生产企业。后续在华利益并不少。这个时候如果直接赖掉这样一份重要的合同,根本就是自绝于大陆市场的行为。

“没问题,我会安排好相关的接待工作。”周硕并没有做多余的推脱,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当然,我希望白石部长的部下,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当然,这完全没有问题。”白石茉莉奈想也没想,斩钉截铁的点头应道。

九十年代的日本人,昭和男人们还没死光。区区赶工加班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如同家常便饭一般。要知道号称最后昭和男儿的山田恭晖,可是活到了2014年。这老人在福岛核泄漏的时候,挺身而出组织起一群长期从事核电工作的老年技术人员,第一批进入核电站进行抢修。

“我们活不了多久了,但是我们不能让子孙后代遭受核泄漏威胁,让我们代替年轻一代进入核电站参加抢救工作。”

然而这样悲壮的事迹,在平成死宅们眼中却显得可笑无比。以至于老人去世之后,自卫队官兵纷纷在21ch上吐槽日本政府:你看,人果然死了吧?幸好当初我们没有去!我们就知道,去了一准是必死无疑!

呵呵,当二十年后中国强大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昔日的敌人已经老死,这是多么孤独的事情……

书归正传,当白石茉莉奈答应下来之后,华晶集团的大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汽车的鸣笛声。

滴、滴滴滴——

东方恪从车上跳了下来,很快就看到了周硕的身影。他紧跑了几步,兴匆匆的就到了他身边。

他顾不得擦擦头上的汗水,便邀功似的说道:“周总,人都接到了。吴主任正在外面整顿秩序,您看要不要过去迎迎?”

“哦,终于到了啊!”周硕笑逐颜开的点了点头,伸手说道:“走吧,我肯定是要去迎一下的。”

他走了没两步路,恍然大悟的回过头看向白石茉莉奈笑道:“白石部长,你要不要来看看热闹?”

白石茉莉奈倒是很有兴趣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点了点头跟上周硕的步伐,和东方恪一起向厂门走去。

“华清大学的在这边!”

“帝邮的在这边!”

“科大的,科大的!”

华晶工厂的大门前,这时简直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大农贸市场。一堆、一堆的学生和老师,根据自己的学校分开聚拢在一起。华晶集团的门外,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出租车长龙。

“这、是怎么回事?”白石茉莉奈看的一阵眼晕,莫名其妙的向周硕问道。

周硕耸了耸肩膀,无奈的说道:“这些是从帝都各个大学,赶来支援的老师和学生。我们泛翰集团专门包了三架飞机,从帝都直飞了魔都。不过从魔都到无锡,我们没有能够运输这么多人的手段,只好让他们都打出租车过来了。”

“这得有……”白石茉莉奈估算了一下,忍不住一阵眼晕道:“差不多两百多辆出租车吧?也就是说这里有六百人了?”

“不到六百人。”周硕笑了笑,摇头说道:“很多老师和教授还要带上自己的工具、参考书,显然还要占用不少的地方。这里两百辆出租车,可不光是用来运人的。”

白石茉莉奈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就算再增加六百人、乃至一千人、两千人,恕我直言你们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资料的检验。”

周硕淡淡的撇了她一眼,无声的笑了笑,说道:“白石部长不要着急,胜负还早着呢。”

周硕说完,脸上换上欣喜的神色,张开双手向前走了过去。他用力的拥抱了吴浩一下,再给了他肩膀一拳,笑道:“老吴,你可想死我了!”

“嗨,我这不是一入公门深似海,从此一身不自由啊!哪像你周大老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吴浩脸上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神色,退后两步打量着周硕,兴奋的点着头说道:“不错,几个月不见,周总你这气派可是见长啊。好家伙,一次两百辆出租车!你没看到车队穿城而过的时候,路上那些交警的脸色,哈哈!”

周硕苦笑的摆了摆手,无奈的说道:“我这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么。前两天和之前无锡这边的合作方闹掰了,要不然借出点大客车来,也就不用搞这么大阵仗了。”

“我听说了,这方剑阁忒不是东西。无组织无纪律,还有没有点大局观了!”吴浩愤愤的哼道:“等这次事情完了,我非得在大领导狠狠面前狠狠告上一状不可。”

“这个以后再说吧。”周硕不咸不淡的笑了笑,远眺了一眼说道:“尼康公司加快了交付进度,二月份之前就能完成光刻机的供货。我想最快的话,二月的第一周,我们就必须完成整个技术资料的检验。”

“时不我待啊!”吴浩感叹了一下,随即振奋起来说道:“不过周儿你放心,有科委站在你身后呢。大领导让我给你带句话,一切有我们在!”

周硕紧绷的脸上,在听到这句话之后,随即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还有什么,能够比背靠着一整个中国的力量,更加让人感到放心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章 疯狂

“老乔,日语翻译究竟找到了没有?佐藤先生眼看着再有两个小时就要下飞机了!”白茂林着急火燎的拽住老乔,激头掰脸的问道。

老乔一张老脸,这时候几乎就皱成了一朵菊花。满脸的肉褶子堆起来,苦笑道:“白经理,不是我老乔不努力,实在是没有翻译肯来啊!”

“怎么可能没翻译!”白茂林眼睛一竖,哼道:“我们又不是不给钱,那些日语翻译难道放着钱不赚?”

“还真就是不赚啊!”老乔指着远处的人力资源大厦,叹了口气道:“泛翰集团听说今天还要再招走五百人的日语翻译,这些人都在等着呢。没办法,人家财大气粗给的工钱高太多了,不挑完剩下那些人是不会对咱们感兴趣的。”

白茂林一咬牙一跺脚,怒道:“这个泛翰集团!”

有麻烦的可不光是白茂林和老乔这一对,进入1996年的一月份以来,魔都的上空几乎是刮起了一阵名为“泛翰”的狂风。先是原本出租给工地的彩钢板房被抢购一空,然后是日语翻译被抢购一空,还有日语词典被抢购一空,更别提每天都会出现的少的上百、多的数百辆出租车狂欢式的打车龙。

现在整个魔都最流行的话题,就是华晶能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利的完成资料验收。有的人觉得肯定没问题,有国家的力量在支持着,什么事情做不成?但也有人会反驳,那可是日本人的技术!凭国内这些二把刀的专家。能在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任务?这还是喝茶看报的研究员们嘛!

先不提我们的研究员们上班是否真的只是在喝茶看报,但这一次的检验项目。在华晶手中真的是超越了正常的工作强度。

华晶大礼堂前广场上的彩钢房很快就不够用了,然而魔都附近城市出租的彩钢房。早就已经在抢购中进入了紧缺状态。不得已之下,一座又一座临时帐篷迅速的覆盖了剩余的空地。如果不知道真实情况的话,说不定美国人的卫星一准会以为这里是一座巨大的临时军营。

而且,这里可不仅仅是外观看起来像军营。整个华晶集团,这时也都被人以军纪管束了起来。

学生、教授和研究员被按照专业划分成一个个项目组,当大礼堂里面的人完成了一份资料的翻译,就传递出来供相应的项目组进行检验。值得庆幸的是日本人为了凑数量,很多文献里大量的使用了图表和图形,遇上这样的文件就比较惬意了。只要标注上注释把原件送出去就行。如果是大量文字的文件,才会需要进行抄录。

这些翻译完的文件被送出大礼堂之后,就如同进入战争状态一样,会被人迅速的瓜分掉。按照它们各自涉及到的专业和方向,送到相应的项目组里面去。偌大的大礼堂广场上,被人用油漆在地上分隔成一块块的专业区域。

先是用红色油漆标注了光刻机上涉及到的子系统大类,然后在子系统里根据专业门类分出方向。比如说光刻机对准系统,就是红色标注的子系统大类。里面涉及到的自动化方向、光信号方向和数码处理方向,都用蓝色油漆分别标注了出来。然后在每一个专业方向区域。最后用白漆标出了一、二、三、四等项目组……

维持这样大的一个调度过程,除了久经科技会战考验的中国科委系统,还真是全世界都找不出第二家来。曾经传授给中国人这个技能的那个伟大国度,早就已经在休克疗法下崩溃瓦解。剩下的一些残余力量。根本再也无法组织起这样恢弘的行动来。

除了工作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紧紧三四天的功夫,整个项目就已经塞进来三千多人。远远的超过了周硕当初预估的两千人。当然,尼康提高了它的供货速度。这边的检验速度也必须同步提高才行。当两个月的时间被压缩到一个月,可不仅仅是人员翻倍就能实现的。

项目里年纪大的和职称高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研究员等。被安排在华晶紧急腾出来的宿舍里。青年或者壮年人,就干脆住在彩钢板房里。幸亏魔都算的上是南方,十二月的气温仍然维持在零上,甚至有十多度的时候。这些早就已经熟悉了北方干冷气候的学生和老师,多家几件衣服、几床被子,也就应付过去了。

这时,七个木箱里的文件早就已经被取了出来。尼康为了拼凑这些文件资料,也算是煞费苦心了。不仅各个核心技术的要点,要长篇累牍的进行介绍,甚至就连机壳的冲压弧度,也能为此写出一个十页纸的论文出来。也真是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才能把这些老掉牙的资料给挖掘出来。

周硕初步估计,如果把这些纸质文件的内容存到电脑里,说不定要储存上百个g的容量不可。这些信息里,既有控制面板某个按钮的颜色rgb数值,并论证这个数值比其他数值好的论文。也有光学镜头弧度的计算公式,和打磨时候的具体参数。前者在他看来就是一钱不值的垃圾信息,可是后者却是价值连城的科技结晶。

而日本人奸诈的地方就在于,这些资料完全是混编的。并非分门别类清晰的整理出来,而是把所有能够搜集到的相关内容,统统不加区分的放进来。这不仅极大的降低了检验的效率,更是彻底断掉了周硕只检查关键部位数据的可能。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哪些资料是重要的,哪些资料是可有可无的,哪些甚至只是废话。想要全面的整理这些资料,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先翻译成中文。可是能够翻译科学文献的日语翻译,满中国又能有多少呢?何况即使是有文献翻译经验的日语翻译,面对光刻机这种艰深的技术,也往往是隔行如隔山。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名日语翻译再配上一名专业人员。两人合作,才能把文件精确的翻译出来。这还是多亏了日语本身,和汉语仍然有着极大的关联性。正如对日录入业务不需要完全懂日语的含义一样,只要掌握了几十个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剩下的就是汉字了。

这种文化上的共通性,总比英语专业文献那种,两个生僻单词各截出一半来,然后拼接在一起生造的强。从这一点上来说,象形文字在传达新概念方面,真的要比注音文字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也就是为什么,魔都市面上竟然日语翻译一时难求的原因。泛翰集团每天至少有一架专机抵达魔都,每天也就需要为这些专业人员配备相同数量的日语翻译。以泛翰集团的财大气粗,市面上的一些小企业当然是竞争不过。何况只要应聘到职位,这个项目起码能做一个月,对每天都要找活的翻译来说,已经算是很稳定的一份工作了。

即使是魔都的出租车司机们,也非常乐于去接待泛翰集团的乘客。从魔都到无锡,足足一百多公里。拉这一趟就可以顶往常一天的收入,轻松又方便,当然是何乐而不为。

就在魔都和无锡人都渐渐熟悉了这样的场景之后,华晶驻厂的日本人可就吃惊透了。

“这是第几天了?”白石茉莉奈站在办公室的窗户旁,看着周硕又一次出现在厂门口,迎接今天到来的支援队伍。

“第四天了,今天来的好像是帝都理工还有港工大学。”永山绚斗的声音说不出的低沉,中国人这种动员速度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在中国的这些日子里,他的中文也有所长进。当然,华晶的接待程序也已经迅速的完善了起来。在门口竖起了集合点和接待处,不再像第一天那样乱成一团。

永山绚斗想了想,半是给自己鼓气的补充道:“今天的人数看起来只有四百人,比前两天的人数下降了三分之一。显然中国人要么是人力资源即将枯竭,要么是交通能力无法支撑了。现在大礼堂那边已经聚集了两千多、将近三千人,这实在是太疯狂了!”

在永山绚斗的概念里,圣诞节商场打折的时候就已经算是人山人海了。三千人似乎和五千人、上万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在他的脑海里都属于无法想象的事情。至少在他的印象中,日本人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几千人聚集起来,只为了掌握一项技术的疯狂举动。

和永山绚斗不同,白石茉莉奈对中国人的人力资源能力是有依据了。她摇了摇头,脸色阴沉的说道:“你也许不知道那个港工大是什么学校,我认为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之前几天出现的都是中国帝都的学校,今天却第一次出现了大港市理工大学的队伍。也许中国人在帝都的专业人员集结的已经差不多了,但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员却正在陆续向这里聚集。”

白石茉莉奈扶着窗栏,焦急的说道:“催促一下国内,我们看看能不能再增加一些进度。如果中国人还能维持这种增加的趋势,我担心他们也许有机会在一个月时间里完成检验。”(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 校园网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同白石茉莉奈所担心的那样,这让她心中多了一股说不清是安心还是忐忑的情绪。泛翰集团得到的资源,从第五天开始就已经急剧减少。这些明显的变化,一丝一毫都没有逃脱日本人的眼睛。并非是华晶集团这里接受到的人数减少了,从帝都启程的支援人员同样陷入了枯竭。这种能够互相印证的情报,从安全系数上来说就已经很值得相信了。

华晶集团先是接收的人数急速跌破到一百人以下,接着就是几十人,十几人,直到变得不再得到支援。这样的变化,多少让在华晶工作的日本人得到了一些安慰。毕竟就算是昭和男儿们,也还是更加愿意轻轻松松的就完成工作。

“部长,我统计了一下,现在中国人的队伍应该在三千五百人以下。”永山绚斗有些邀功似的,向白石茉莉奈汇报着。

这几天他是唯一可以轻松下来的日本人,因为其他人在忙碌于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时候,他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