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昭姬不必如此多礼,老夫过来之前,已经见过蔡学士了,你莫要为他的安危担忧。今日此来,我有一件十分紧要的事情告诉你,这里人多口杂,还是进屋说比较方便。”
蔡琰急忙在前引路,将马日磾请进蔡邕平时著述的书房。
前院内其他人也不着急,他们张罗着将门外马车上的彩礼全都搬进了蔡府,而且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故意把动作搞得很慢,动静整得很大。
陶宽趁着前院闹哄哄的时候,急忙从树上滑下来,迅速撤离了蔡府。
蔡邕书房内。
当蔡琰听说马日磾上门是替人提亲的时候,有些恚怒。她实在搞不懂堂堂马太尉怎么如此不着调,明明蔡家已经大难临头了,他还有心情跑来开这玩笑,不知道自己如今是寡居在娘家么?
蔡妹妹看着一脸期待的马太尉,强压心头不快,说道:“大人,难道您今日兴师动众而来,就是为了上门提亲?难道您不知道我是卫家的媳妇,而且还是一个刚刚死了丈夫的寡妇!”
老马是个脾气温和的好同志,他对蔡琰明显的语气不善并不生气,而是笑呵呵的说:“呵呵,到底还是个孩子啊!看把你急躁的,我这话还没有说完呢!”
“你可知那刘虞如今是什么身份?他不仅是当朝太傅,而且还是骠骑大将军,专门替朝廷掌管北方四州的事务,不仅手中权势滔天,而且还有一支横扫河北的大军!王允素来尊敬刘虞,如今他虽然把持了朝政,却也急需地方上的豪强支持,而刘虞不仅是当世豪强,更是皇室宗正,身份尊贵,地位崇高,比之河东卫家强过许多。”
“刘和那后生,虽然年仅弱冠,却在洛阳和长安先后侍奉了三位天子,容貌品行且不必说,单就这份沉稳内敛的气概,也绝对不是常人可及。你若是能够与刘和结为连理,王允看在刘虞的面上,岂能再为难蔡学士?如此一来,你父亲的性命就可以保住,你又觅得佳婿,岂不是双喜临门的大好事!”
别看马日磾说话慢慢吞吞的,可真要说起来,还真是滔滔不绝,一套接着一套,不一会就将不谙世事的蔡妹妹说的脸上羞红,低头胡思乱想。
蔡琰心想:只要能救得爹爹出狱,就算是让我嫁给一个五十岁的老头子做妾也成,反正如今女儿家的名声已经被卫家尽毁,还有什么好矜持的呢?就算是嫁个老头,只要他能真心怜惜我,也好过在卫家天天受人白眼,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那刘公子今年才二十岁,只比我大了三岁,若是真能嫁了他,总好过一个老头子啊……
老马看着低头思索的蔡琰,忽然加快了心理攻势。
“哎呀,老夫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嗓子已经冒烟了。愿不愿意?你这闺女倒是说句话呀!”
蔡妹妹支支吾吾地说:“听大人这么说,奴家自然是愿意的,可毕竟我现在还是卫家儿媳,上门提亲这种事情,应该是去河东卫家的……”
马日磾把手一挥,有些霸气地说道:“河东卫家那边,老夫出面替你做主!若是他们非要刁难,自有刘家父子出面对付。唯今之计,就是要把蔡家准备与刘家结亲的消息放出去,让全长安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样王允就会心存忌惮,不敢轻易加害汝父!”
“可是,若那刘家听说我是个克夫的不祥之人,忽然反悔了,又该怎么办?”蔡琰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现在顾不上那么多了!既然是送上门来的救命索,现在先一把抓住再说,就算日后刘虞父子反悔,至少也能拖延数月,有这么长的时间缓和,或许王司徒的心意也会发生改变。”
“奴家无能,一切便听大人的安排!”
马日磾搞定了蔡府这头,隔了一日,又乘坐牛车来到王允府上,准备二劝王允。
王允听说马日磾上门拜访,猜测他可能还是为了蔡邕的事情,于是便要托病不见,结果身后的王越说道:“大人,今日我出门的时候,听到一条消息,可能跟马太尉登门有关。”
“哦,是何消息?道来听听。”王允说道。
王越拿捏着用词,缓缓说道:“城中百姓都在传扬马太尉昨日带着一些官吏去了蔡府,入府的时候,还装了好几车的彩礼,好像是去登门提亲。”
王允皱眉:“那蔡邕不是只有一个女儿么?我记得她去年底的时候嫁到河东卫家了,当时老夫还曾参加了蔡邕嫁女的宴席。”
“在下也是好奇的很,于是前往蔡府附近打听,结果听说马日磾是受了一位大人物所托,特意登门提亲的。”
“哼!马太尉有些孟浪了!这长安城内还有什么大人物能够比他上三公的身份更加尊贵?”王允有些不悦。
“确实是一位比马太尉还要尊贵的人物,此人便是当朝太傅、幽州牧刘伯安大人。”王越不看王允的脸色,揭开谜底。
按照周礼,上三公指的是太师、太傅、太尉。而按照大汉规制,新三公则指的是司马、司空、司徒。到了汉末,官制彻底混乱,董卓逼着皇帝封他为太师,又顺手送给刘虞一顶太傅的虚职帽子,送给老好人马日磾一顶太尉的虚职帽子。如果仅按礼制来讲,刘虞确实排在马日磾的前头。
“什么!刘虞老货怎么搅和到这件事情中来了?”这一回,王允有些动容,不复方才傲慢的样子。
王越小声提醒王允:“大人,幽州距离长安数千里之遥,估计刘大人派人前来长安向蔡家提亲时,可能还在数月之前,那时候董贼未死,蔡学士也未曾下狱……”
王允自言自语地说:“嗯,本来是想杀一个蔡邕,震慑朝中那些心怀不轨的臣子,如今刘虞和马日磾搅到一起,倒是有些不好办了。刘虞跟马日磾不同,他可不是头上虚顶着太傅帽子,而是手握重兵的地方豪强,如果不能将他拉拢过来,只怕整个河北都要混乱不堪。”
“在下只是一个武人,不敢涉足朝局。不过我昨日刚刚听说刘虞父子在幽州连败公孙瓒和袁绍,如今兵强马壮,使得辽东公孙度、辽西公孙瓒、冀州袁绍和韩馥等人不敢稍动,倒是厉害的很。”
“竟有此事!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王允闻言,面露吃惊之色。
“是我那劣徒丁况的一位好友,刚刚从冀州返回,顺便带回来的消息。此人好像受了一位重要人物的委托,前来长安打听一些消息,听说董卓已死,便急匆匆地又返回冀州了。”
王越一脸认真地编瞎话,将陶宽的到来遮掩过去。不过王越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他觉得这次的欺骗属于善意的谎言,既能避免王允生疑,也可减少陶宽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就连王越这种杀人如麻的家伙,也觉得王允在对待大学士蔡邕这件事情上有些过于执拗和偏激了。人家蔡邕不过当众叹了一口气,你就要人家的命?
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事情!
正文 第一七六章 王允的条件
王允被贴身护卫王越看似不经意的一些话说动了心思,最终没有托病避见马日磾,而是亲自出门将老马迎进了府邸。
老马这次拉上了刘虞给自己壮胆,说话的底气足了不少,所以不再谈论蔡邕,反而是将话题引到了长安局势上来。
马日磾问王允:“如今董贼伏诛,关中形势趋稳,昔日董贼手下李傕、郭汜、樊稠、李蒙上表求赦,不知大人准备如何处置他们?”
王允回答:“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马日磾摇头说道:“子师你坚持除恶务尽是对的,可如今你能够调动的兵马有多少呢?除了吕布肯听你调遣之外,昔日董贼手下牛辅、段煨、张济、胡轸、徐荣等将领皆率军在外,而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等人又时刻关注着朝廷的态度,若是他们作乱起来,敢问大人以何抵挡?”
王允回答:“这些人若是敢于犯上作乱,我便号令关东各地的英雄们率兵前来长安勤王护驾!”
马日磾心里叹息一声,觉得王允实在是昏头了,根本没有看清关东诸侯如今忙着抢夺地盘,巴不得长安越乱越好的心思。
“在下愚见,当此关键之时,子师不仅要安抚好吕布等将领,同样也需要来自地方势力的支持,否则必难长久!”马日磾这次说话,不再含糊。
王允对于马日磾这话倒是没有反对,因为这个道理就是傻子也想的明白。
“依你之见,我该如何取得地方势力的支持?”王允问道。
“如今便有一个送上门来的机会!”马日磾绕了一大圈,终于将话题绕到了刘虞这里,于是告诉王允,他已接受了刘虞的请求,到蔡府去为刘和提亲。
王允心想马日磾倒是不太坏,没有对自己隐瞒这些事情,于是黑着脸说道:“嗯,你做的这些事情,我已经掌握了!”
马日磾急忙装出惊恐的样子,送上王允一顶高帽子:“大人果然慧眼如炬!长安城内发生任何事情,都休想瞒得过您的眼睛啊!”
王允拉着脸说:“你这老货,忒不老实!明明今日登门还是为了蔡邕之事,却绕来绕去的拿言语糊弄我!”
马日磾陪着笑脸说:“这不是怕被你赶出府嘛!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到底要不要拿蔡邕杀鸡儆猴,全在你一念之间。不过我觉得若是能够趁这次机会把刘虞拉过来,远比杀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蔡邕要划算许多!”
马日磾这话倒是说到了王允的心坎上,杀一个蔡邕不过是解解气而已,可若是得罪了刘虞,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别的不说,万一长安出了危险,刘虞忽然在幽州自己称帝,玩当年光武中兴的那一套手段,那他王允可真就是白忙活了。去年年初,袁绍和韩馥不是还撺掇刘虞称帝来着?如今刘虞将公孙瓒和袁绍都揍了一顿,底气可是十足!
想明白了这些利害因果,王允拉着脸对马日磾说:“不杀蔡邕也可以,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马日磾一听王允松口,急忙问道:“什么条件?赶紧说来听听!”
“第一,可以让皇帝以特赦的名义免去蔡邕的死罪,但必须将他流放到塞外,今后不可为官!第二,若想救蔡邕之命,刘虞需向长安派五千精骑前来护驾,这支部队今后只能听令于我!”
“你这也太狠了吧!如此发落蔡邕,岂不是让他生不如死?刘虞麾下总共能有多少骑兵?你一张嘴就要五千精骑,他能为了给自己儿子娶一个小寡妇这么破费?”
听完王允开出的条件,马日磾叫起屈来。
“哼!你个老货,少在我面前装!据我所知,刘虞如今稳稳地控制着内长城与外长城之间的上谷和代郡两地,让蔡邕滚到那里养老,有刘虞父子照顾他,还想怎地?我问刘虞索要五千精骑,又不是替自己要的,而是替年幼的天子安危着想!刘虞别的东西缺,唯独战马不缺,让他出五千骑兵,是因为我担心要的兵马太多,会引起关中董贼手下警惕,否则至少一万!”
马日磾彻底败退,只好带着这两个条件出王府。
不过老马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他在临走之前要求王允给蔡邕换个关押的地方,最好是将他软禁在外面某处,不要再关在暗无天日的大牢里面。用老马的话说,大牢那种地方真心不是风花雪月的蔡大学士能够呆的,时间久了,会把人给逼疯。
马日磾回来之后,将王允的条件转告一直在等消息的陈逸。陈逸站在刘虞的角度思索片刻,然后说道:“不管刘大人会不会同意这门婚事,凭他以往行事的特点,肯定是乐于见到蔡学士被救的。我这就立即派人给幽州传书,请大人定夺此事!”
当日傍晚,数骑直奔长安城东门而出,向着潼关方向疾驰。
过了几天,蔡邕被一队士兵从大牢中带走,囚禁在紧邻未央宫的一处亲董的官员府中。这名官员全家老少已经被王允处决,貌似没有蔡邕这么好命。
马日磾得知蔡邕不再被关在大牢之中,明白这是王允做出的适当让步,于是派人前往蔡府报讯,免得蔡琰着急。同时,老马又让陈逸手持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河东一趟,让卫家拿出婚书,同意解除与蔡家的这门亲事。也就是所谓的“和离”,不必将实情闹的太大,免得既伤和气,又伤面子。
负责向幽州传讯的,正是护卫陶宽,当他走到华阴境内时,想办法见到了昔日的老上司段煨。
段煨身居要职,对于自己当初派给刘和的百名士兵早已记不得名姓,也没有因为刘和黑了他八十几个私兵而大动肝火,当初他将这些人派给刘和的时候,其实就没想着能再要回来。就像贾诩劝他的那样,在刘和最落魄的时候帮他一把,这可是一份大人情,迟早可能派上用场。
段煨此时已经获悉董卓被杀的消息,但他与其他将领不同,非但没有觉得恐慌和担忧,反倒是有些窃喜,觉得董卓总算是死了。
段煨乃灵帝时期太尉段熲的族弟,与董卓麾下其余的将领有所不同,乃是世受皇恩的豪门贵族,在他骨子里面从来就没有动过什么反叛汉室的念头,只是因为因缘际会之下才上了董卓的贼船,成了董卓的下属。不过当初董卓入洛阳的时候,那是奉了大将军何进的命令,谁又知道他会成为一代国贼呢?
听说刘和手下前来拜见,段煨让人将陶宽领进大帐。
陶宽向段煨抱拳行礼,然后说道:“卑职陶宽,昔日曾为将军部曲,如今在刘公子身旁任事,今日能见将军,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段煨看着神情气质已经大变的陶宽,点头说道:“嗯,看来你在刘公子身前做得不错,现在见了我说话利索、口齿清楚,不枉我当初送你一场机遇。”
陶宽至此明白段煨当初派他们跟随刘和的用意。
“今日你冒着风险前来见我,有什么事情要说?”
“将军,这是公子写给你的亲笔书信,临行之前嘱托我一定要面呈于你!”陶宽说完这话,从贴身的夹袋中掏出一块折叠整齐的绢帛来。
蔡侯纸易碎且不防潮,十分重要的信件一般不用这种技术不成熟的纸张书写。
段煨认真看完刘和写给自己的书信,叹气说道:“唉,公子这封信还是写的晚了一些!贾文和前些日子已经离开我去了李傕的营中,至今未归,只怕是已经身不由己了。”
原来,刘和在信中提醒段煨,想办法留住贾诩,千万不要让他去见李傕,否则一定是有去无回。不过刘和除了提醒段煨这件事情,还有更重要的内容。刘和在信里阴晦地提醒段煨,若是长安方面出了重大变故,千万不要跟李傕、郭汜、樊稠、李蒙、张济那几个家伙联合,而是要保持对朝廷的恭敬之心,最好是跟拥护朝廷的胡轸以及驻守潼关的徐荣联合起来,守住自己的地盘和军队。
刘和最后还说,如果事不可为,可以前往幽州落脚。
段煨如今正在为何去何从而烦恼,忽然收到刘和这封书信,顿时心中大惊。他死死盯着陶宽说道:“这封书信确实是你家公子在临行之前所写?”
陶宽一脸坦然地回答:“千真万确。若是卑职欺骗将军,愿受千刀万剐之刑!”
段煨沉声再问:“这么说,你家公子人在幽州却已预料到了董卓之死?”
“我家公子精通易数,未卜先知的事情多了去,料定董卓会被王司徒设计杀死不过小事一桩而已!”陶宽拍着胸口替刘和做起了免费的宣传。
“你且说说你家公子都曾经预料到哪些事情!”段煨生性多疑,仍然不肯相信这封信是刘和所写。
陶宽于是将刘和当初如何料算到公孙度会对刘政下手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又将刘和人在蓟城却能大败公孙瓒和袁绍的事情也说了一遍,另外诸如在歠仇水刘和如何算计轲比能,在高邑如何算出袁绍利用公孙瓒等等事情,也被陶宽显摆了出来。
段煨听到这里,终于相信当初那个在武关上畏畏缩缩的刘公子,是在扮猪吃虎,贾诩的提醒也没有错。
“多谢你家公子的提醒,这份人情,段某记下了!”
正文 第一七七章 虓虎搅局
陶宽离开华阴的时候,身后多了一百名骑兵护送。这次段煨不仅派了兵,还给这些兵备了马,而且护送的还是刘和的部下,足见他对刘和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很高的一个程度。
如今的刘和,早已不复当初从武关出逃时的落魄和惊慌,段煨派出的这一百骑兵对他而言已经算不得上什么。据李严的仔细统计,刘和麾下如今可以调动的骑兵总数高达一万八千余人!但是,做人不能忘本,若非当初段煨派给他的那一百名士兵,或者刘和现在还被袁术囚禁在南阳也未可知。
所以,段煨再派百骑护送陶宽返回幽州,既是在表明自己对刘和的重视,同时也是在提醒刘和勿忘当初护送之情。
因为有段煨的士兵护送,陶宽很容易就从徐荣把守的潼关通过,而在通过潼关的时候,陶宽代表刘和向徐荣表达了交好之意,也算是为今后可能的招揽留下一点铺垫。
在某罗的《三国演义》之中,徐荣被描写成了三流的杂鱼,与夏侯惇交战时,撑不过数回合,便被斩于马下。
实际上,徐荣是董卓麾下第一能打仗的将领。请注意了,是“能打仗”,不是“能打”,若论单体武力值,或者徐荣真的很菜,但四肢发达的武将,往往头脑都很简单,像徐荣这样的智将,他打仗靠的不是个人的勇武,而是实实在在的军事才能。
历史上的徐荣,曾是名动一时的猛人,他的战绩足以令人瞠目结舌。虽然关于他的真实记载很少,但却可以让他挤身三国一线统兵大将的行列。
徐荣曾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在董卓死后,受司徒王允的命令与李傕、郭汜交战,战死在乱军之中。
能够打败曹操和孙坚的将领,真心不多,而徐荣竟然就算一个……
刘和想要招揽徐荣并非是异想天开,因为他知道徐荣是这个时代最为纯粹的军人,他不参与政治斗争,而是恪守军人的职责,谨遵上司的命令,做好自己本分之内的事情。徐荣为董卓部将时,替董卓守洛阳、守长安,打得老曹和孙坚丢盔弃甲;董卓死后,他听从王允的命令,毫不犹豫地与造反作乱的郭汜和李傕等人作战,然后不幸身亡。
后世关于徐荣的记载少,那是因为他曾经担任了董卓的部将,在那些玩弄笔杆子的文人眼中自然不是好人,所以不仅对他的记载少,而且老罗还把他描写成了三流的杂鱼。
实际上,不仅徐荣打仗厉害,像段煨、胡轸等将领,也同样厉害。就连李傕和郭汜这些造反作乱的家伙,也绝非酒囊饭袋之辈。如果董卓手下都是一群弱智和蠢材,为何关东群雄没有谁真正打赢过李傕和郭汜呢?若非董卓死后群龙无首,这群家伙窝在关中地区内斗不休,二十万西凉军依然是不可战胜的超然存在。
陶宽从潼关向幽州紧急赶路的时候,陈逸带着太尉马日磾的书信终于来到了河东卫家。
蔡琰夫君的名字叫做卫宁,字仲道,后世之人习惯将其唤作卫仲道。
河东卫家是在汉武帝时期发展起来的大族,他们的先祖便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卫青。卫家住在河东郡的治所安邑,距离大汉的“钱袋子”盐池只有二十里之遥,经过两百多年的经营,已经将势力渗透到了盐监内外,成为名副其实的河东郡第一大族。
卫宁的父母世代经商,偏偏到了他这里却是酷爱四书五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子。正是因为卫宁的才华,蔡邕亲自考校之后才将宝贝女儿许给他做了妻子,没想到这货从小只顾着读书却忘了锻炼身体,结果结婚不到半年,竟然咳血而亡!
卫宁有个哥哥,名叫卫觊,如今也是做了官的人,虽然比不得刘和年纪轻轻便出任御史中丞这么夸张,但毕竟卫家的底蕴十足,今后在官场上的前途也未可知。当他得知了陈逸的来意之后,竟然当众撕掉了马日磾的书信,然后大骂着将陈逸赶出了卫家大门!
卫觊的生气是有原因的。他一直迷信地认为是蔡琰克死了自己那个才华横溢的亲弟弟,而且还跑回长安去四处宣扬卫家逼迫她守节的事情,坏了卫家的名声。董卓活着的时候,因为敬重蔡邕的声望,所以卫家不敢去长安强行将蔡琰捉回,如今董卓已死,而蔡邕又被掌权的王允打下大牢。
卫觊听人说蔡邕不久之后就会被处死,所以正准备过段时间派家丁前往长安将蔡琰抓回来家法处置,结果陈逸在这时候登门要求卫家交出蔡琰的婚书,这不是赤果果的上门来打脸么?
卫觊才不管陈逸是太傅刘虞和太尉马日磾派来的呢,他觉得卫家拿着蔡琰的婚书那就占着道理,在没有得到卫家的允许之前,蔡琰竟然与别家的男人私下联络,这简直就是不可饶恕,简直就是毫无贞操!总之,卫觊不怕马日磾和刘虞,他对陈逸说:“蔡琰生是卫家妇,死是卫家鬼,岂能再嫁于他人为妻!”
挨了一脸唾沫星子的陈逸,苦笑着离开河东,返回长安向马日磾汇报此事。老马听了之后气得不行,觉得卫家人实在蛮不讲理,卫家儿子不幸去世固然令人觉得惋惜,可也不能阻扰蔡家女儿寻找新的幸福生活啊。
不过,生在大汉年代却有一件好处,那就是广大的妇女同胞们不会像宋代之后的女子那样遭受程朱理学的残害,她们是可以理直气壮地主动提出离婚的。
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妻子死后改嫁他人是合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