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佛教"建筑-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雨寺山门前有一段香道,称“玉堂街”。之所以叫“街”,是由于过去香道两旁寺院众多,且山上岩珍石奇,珠玑琳琅,沿途罗陈,宛若街市。这条玉堂街如一条金丝线,将洪筏房、法华洞、仟人井、朝阳洞、悦岭庵、大乘庵、香林庵、雨华庵、杨枝庵、法雨寺等风景点珍珠似地串了起来。沿街而行,还可望千涉金涛的银涛,西赏烟墩,前望象王诸峰的翠霭,一路映山带海,绵延起伏,翠霭银涛。应接不暇。古人颂此路:“竹内鸣泉传飞语,松间群路露金强。山到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此路原为沙路,行走不便。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法雨寺僧人如珂募石彻成石板路如珂字玉堂,后人纪念他筑路功绩,以其字“玉堂”名路。“珠茅秋石见康庄,以字题名变亦不忘。从此脚跟归正路,涛声山色转风光”,诗句中所记的便是这件事。现在这条街已改为公路。
法雨寺占地三万三千多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厅堂计294间,建筑面积九千三百平方米。在建筑群的布局上,系用依山取势、分群处升的格局,从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寺容噗得宏大高远,气象超凡。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王安石曾写诗赞之“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法雨寺寺门不在中轴线上,而在东南角上,建筑为重檐方亭,也不同于一般寺院山门,匾额表蓝底金字,上题“天花华雨”四字。寺门亭西是影壁,原是砖雕三龙壁,上书梵文“唵嘛呢叭”,意即神力不可思议,十年动乱中被毁。1987年,在这里建立了九龙壁一座,宽12米,高9米,厚1米,全部用青石浮雕砌成,群龙飞舞,栩栩如生。
天王殿。重檐歇山,檐间额题“天王殿”,为两座五座石经幢塔。天王殿前古樟厉林,中间甬道两侧竖有旗杆两根,这也有别于山上其他寺院,据说,其一根已变换过七八次,而另一根虽常被香客当作神物,剥皮作药,但仍名巍然高耸,故有“后寺活旗杆”之美称。
玉佛殿。东西有钟楼和鼓楼,重檐歇山式建筑。月台上有古柏一株,苍老劲健,西侧植罗汉松一株,围粗3米多,颇为罕见。玉佛殿原供有清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礼佛,途经缅甸时请得的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像高2米,玉色皎洁,雕琢极工。十年动乱中被毁,现在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移来的。
九龙殿。又称“圆通殿”,为法雨寺主殿。殿前有古树十馀株,其中有两棵银杏高入云天,树围粗约三抱。东侧的龙凤柏蟠屈如虬螭,形奇状怪。殿台前三面石栏板上分刻二十四行孝图,取自元郭居敬编辑的古今二十四孝子故事。孝梯本是儒教内容,在这里儒为佛用。大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赐“法雨禅寺”额时,批准法雨寺住持性统的奏请,仿明故宫九龙殿盖成,为目前国内寺院建筑上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高22米,重檐歇山,黄琉璃顶,斗拱承托。殿内八根金柱的柱础是精致的雕龙砖。藻井是按古朴典雅的九龙戏珠图案雕刻的,一条龙盘顶,八条龙环八根垂柱昂首飞舞而下,正中悬吊一盏琉璃灯,宛若一颗明珠,组成九龙戏珠的立体图案。正中供奉毗庐观音像。
方丈院为全寺最高处,二层檐楼房一排共27间,分隔为五个院。中间七间过去为印光法师方丈室,后改为纪念室。印光法师(1853…1941),俗名赵绍严,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于陕西。21岁在终南山莲花洞出家,后赴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印光随普陀山法寸禅寺赴北京请藏经的僧人化闻来普陀山,遂在法雨寺研究佛经,长达四十余年。来山向他问道的人络绎不绝,有数万人在他的影响下皈依佛教。1930年,印光在苏州灵岩山寺净土道场,弘扬净土法门。1941年圆寂,僧众推他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后人在普陀山法雨寺将其方丈室辟为纪念堂,以纪念这位高僧。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十二章 佛顶山巅慧济寺
慧济寺在佛顶山(又称白华顶、菩萨顶)右上方,1983年,校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寺最早时仅石亭,中供佛像。明时僧人慧圆,创建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1783年)僧人能积扩庵为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又经僧人文正大力建造,遂成巨刹,与普济、法雨共称普陀山三大禅寺。
由法雨寺到慧济寺需经一石级小道,人称香云路,全程有石级1088层,约2华里。此路原为樵蹊,细盘如羊肠。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慧济寺住持文正,东监院庆禅募资砌石而成,路旁又设铁栏杆,为游人上山提供方便。一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沁人心脾。路西的青玉涧,自山巅至山麓,一带飘流,淙淙汨汨之声,时有所闻。清人裘琏有诗云:“一涧泠泠彻底清,镜人心影得嘉名,谁言观海难为水,雨后飞泉十丈赢。”香云路不到三分之一处,路西光熙峰下有石似熊,翘首北望,憨态可调,近人称之为“白熊望月”。中途的香云事,呈长方形,建于路中,下有两涧穿行而过。亭侧建有茅蓬及眺廊,游人和香客常在此驻足小憩。
过香云亭向前,在陡坡转弯处,有一略呈方形的巨岩,矗立路侧,垂面上镌数尺见方的四个大字:“海天佛国”。字为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相传当年侯继高驻山抗倭,佯装上佛顶山上礼佛,鸣锣开道,引寇入山,一举而歼之。此字即为当时所书。“海天佛国”石上又叠一石,状如倾斜之钟,高插青冥。石上有摹崖题款“云扶石”三字。相传1962年,郭沫若游山,至佛顶山,信口而出“佛顶山顶佛”,并向同行者征下联。
郭的秘书出“天一阁一天”顶对,郭不以为佳,一姓郭的当地社队干部出“云扶石扶云”以对,郭沫若颇为赞赏,传为佳话。云扶石上有一小潭,如碗若钵,承受天露,日积月累,清冽不腐。
海天佛国石周围,多老杆矮松,虬枝横卧。普陀山上的参松怪石很多,除云扶石外,另还有两石较为著名。一为磬陀石,一为二龟听法石。合称普陀三奇石。磬陀石在梅福禅院西,由上下两巨石相垒而成,上石上广下锐,高近3米,宽近7米,呈菱形,体积约43立方米,重约400余吨,顶巅平坦,可容30人左右。攀梯而上,以观沧海,视野豁达。下石周广20余米,将上石托往。两石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无着处。旧传曾有人牵细线横割而过,以后试者,都未成功。磬陀石险如滚卵,却安稳如磬,亿载未动,万劫不摇,为普陀胜景之绝。清人曾有诗称:“上承一石状如菱,坐有百余人可受。底平一线曾不连,黠者隙处支碎音氐”,“洛迦二百里,巨石不数,磐陀独标异”。石上题有“磐陀石”、“金刚宝石”、“天下第一石”、“通灵”等字样。相传曹雪芹著《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的原形就源于此。每逢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景色尤为壮观。“磐陀夕照”成为普陀十二景之一。二龟听法石,位于观音洞北,上龟回首引颈同伴,似嗔似恋,下龟昂首奋力,缘石而上。传说是龙王两龟相,听观音说法不肯离去,被菩萨定化成这般模样。也有人说两龟为一雄一雌,因未断尘缘,沿路眉来眼去,顾盼传情,被罚作石,给修行不诚者作戒。
走完香云路,踏上一条间嵌莲花雕刻的石板路,路旁林荫夹道,七步一荷,引香客入三摩地,匠心别具。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大悲阁、藏经楼、钟楼等组成,布局不规则,颇具江南园林特色。该寺山门简朴,上书“慧济禅寺”。天王殿三间依山建筑。与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两边侍立得意弟子阿难与迦叶。大殿两厢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大雄宝殿屋顶全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在阳光下映出万道彩红,形成“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观。寺内现存御印三枚,其中御赐金印一枚(原物已交国家收藏,现为仿制品),上刻“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观音宝印”,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制;嘉庆元年(1796年),赐翠玉印一枚,印文是“南海普陀佛顶观音大士宝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赐普陀禅寺钢印一枚,印文为“敕建南海普陀禅寺观音宝印。”
慧济寺后门左侧有一树,即是普陀山三宝之一的“普陀鹅耳枥”。该树从地表处分两杈并列长出,在一丈多高处又分两权,往上再有规律地一分为二,故又称“夫妻树”。这棵树是200多年前由缅甸僧人来普陀山朝拜时携来,目前为世界稀有。1930年中国植物学家钟观光来山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1932年经植物学家郑万均鉴定,认为是一新树种,定名为“普陀鹅耳枥”,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游佛顶山者大都要去观赏一下她的芳姿,以饱眼福。该树因种种原因,极难繁殖。据悉现在已插枝成功。另有被誉为“佛光树”的新姜子木,也是稀有树种,好似一个报春的使者,每当春天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大士圣诞之日,它的嫩梢枝叶就披上金黄色的绒毛,在阳光里熠熠闪光,为佛国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引得善男信女叹为观止。
佛顶山是普陀山的最高处,登上此处,晴天四望,远山近礁,环列奔趋。遇山雨欲来,则白雾围绕山腰,渐至混濛,这时,云扶石如青帆一片,出没云涛,充满诗意。“华顶云涛”为普陀十二景之一,人们为要充分领赂普陀山水之胜,看一看山海之奇,往往不辞艰辛,登临华顶。历来有“不上佛顶,等于末到普陀”之说。据说在华顶还可看到罕见的海市蜃楼和佛光。
民国五年(1916年)八月十二五日,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乘“建康”号军舰,往舟山群岛视察,顺道登上了普陀山,看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海市蜃楼”,并写下《游普陀山志奇》以记其胜。全文写道:“余因视察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同行者为胡君汉民、邓君孟硕、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君去病,所乘建康舰舰长则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门道阶,引至普济寺小住,由寺主了余唤肩舆出行,一路灵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络绎迓送于道者。纤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已而旋赴慧济寺,方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千。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转近益晾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急杳然无迹,则已过其处矣。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觉平生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即形化而意消。焉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钦?下佛顶山,经法雨夺,钟鼓镗鞳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普济寺晚餐。了余、道阶,精宜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孙文志。原墨挂于普济寺客堂,毁于十年浩劫。上录的全文是据翻拍照片整理的。关于该文的真伪也是莫衷一是。据1962年,郭沫若考定,此文并非孙中山手迹,可能是旁人代书,孙中山先生认可的。而加盖的“月白风清”印却是真品。
第二十三章 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
话说五百位大阿罗汉,离开了天台山,一齐来到南海普陀山住下,他们都是化成挂单的穷和尚,衣服不整,破烂不堪,穷相毕露,甚至还有变五体不全、瞎眼哑口的丑和尚,更有什么十不全的疯颠僧,奇奇怪怪的无所不有。他们的目的是来破坏观世音菩萨齐整、庄严、清净美观的道场,倒他的架子,所以他们格外的装出那穷样子,坏形相来,看见香客就把破海青兜起来向香客要钱——化小缘,到处皆听见他们的化缘声:“阿弥陀佛结结缘”,香客见他们可怜的样子,也还随缘乐助,拿出银子来分给他们;因此一直到现在,普陀山化小缘就成了风气习惯,大香会期间,各地都有很多的出家人,赶到普陀山来过香会期,化小缘。笔者在山上挂单时,有时也逢场作戏,跟着大众后边凑热闹,兜起衣服来向施主们化小缘,横竖不要我去叫唤,我是站在人丛中随缘的,看见香客走来,我们一字儿排起来,随着大家把衣服兜起,施主从我面前经过就随手拿出东西结缘,我们可以随手而得到很多东西,有的施针线毛巾线袜,铜钱钞票,种种不一。这种境界因为当时是罗汉在普陀山化小缘的,因此后人也就学起罗汉来化小缘,称这境界名之曰“罗汉境界”,懂得佛法的施主们并且很恭敬这一班化小缘的乞士,恐怕这些人当中总有罗汉隐藏在里边,所以对他们不敢随便轻慢,这就是普陀山和尚化缘的由来。
有钱的大斋主,来山进香,打千僧斋供养十方云集来山的僧宝,五百罗汉来过堂应供,在未过堂吃饭以前,他们罗汉私下开了一个会议:今天我们去过堂,我们大家把罗汉肚子放下来大吃一顿,总要叫他斋堂的饭不够吃,也教观音菩萨失失面子,倒倒架子。我们也算报复他一下。因此他们五百个饿虎星下凡似的穷罗汉,念过供养咒后,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而特吃起来,三碗不够,五碗不饱,七碗八碗仍然不肯休,这一批生力军打起冲锋来,不要三五分钟,把斋堂的饭吃得一干二净,结果五百人吃了五千人的饭还是不肯罢休,弄得大众不得下台,他们还是在斋堂闹着要饭吃,同时还说出好多不堪入耳的话来:“什么四海闻名的普陀山,连我们这几个和尚来吃饭都不够吃,还称什么大菩萨道场呢?不把饭给我们吃饱,我们不走!”他们七言八语的闹成一堆,最后还是纠察师傅说好说歹请他们暂时出去,今天已经临时煮了好几大锅的饭拿来,还是不够你们吃,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明天打斋一定给你们吃饱。”“好!明天饭再不够我们吃,我们就老实不客气的把你们的千僧大锅打掉。”说罢恨恨而去。观世音菩萨没有想到他们这一班捣蛋鬼来,以为是那里来的挂单的和尚,现在才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为欲报复前恨有意闹普陀山而来,他们来开玩笑,失了普陀的面子,闹得全寺不安,大众均在纷纷议论:“这些和尚不知那里来的,他们真是罗汉肚子,吃得这样多,如果这样吃下去,我们普陀山还要被他们吃穷呢!明天打斋,他们又要来吃,不知需要几十石米给他们吃?不够还要闹,饭头师现在辞职,不敢烧饭,怎么办?”这时忽然有一个和尚来说:“我愿当饭头,不怕他们有多少罗汉大肚皮来吃,我都教他们吃不了。”第二天果然这班饿虎似的穷罗汉,又在斋堂里打起冲锋来(军人抢着吃饭曰打冲锋,此语借用),可是他不知道菩萨已有了准备,这时的饭菜源源而来,无有缺少,吃得他们“大腹便便”的不能再吃了,可是饭桶里的饭,仍然未曾见少,纠察师这时胆子也大起来,提高嗓子大声说道:“请大家发心吃饭,开了一个饭店,决不怕大肚子,你们昨天没有吃饱的人,今天尽量的吃,不怕你有多大的肚皮,我们的饭菜,你们是没有本领吃得完的!”五百罗汉这时也知道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明知罗汉是斗不过菩萨的,因此他们也就一声不响的走了。他们走过以后菩萨吩咐把山门关起来,不许他们再来取闹,罗汉看见菩萨把山门关起来不准他们进来就说:“好!我看你山门关到什么时候,你那一天山门开下来,我们就来要饭吃!”这就是前寺大门永久不开的由来,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浓厚神话趣味的故事。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一位饭头师,是菩萨现身的,所以才能对付五百位罗汉,最后才能把罗汉送走,恐怕今后再有什么罗汉们来开玩笑,因此就把菩萨烧的这一锅饭,罗汉们吃不了的陈饭,留下来渗进第二次新饭中,不论临时添多少人,都够吃的,从无粥少僧多之虑,如此新新相陈,一直到千百年后的现在,还是如此。这就是前寺参陈饭的出发点。
第二十四章 五部龙藏镇普陀
佛家最贵重、最需要的,就是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因为佛教异于他教,佛教是学问的宗教,拥有九千余卷的大藏经,可以来供教徒们研究。
即使在社会上,不管他是那一阶层,不论他是信教不信教,可是每个人都晓得佛教的经典众多,教义崇高,其他的宗教是不能望其项背的。佛教的经典,不但专为佛教徒所重,同时亦为政府重视,佛经素有“东方文化宝库”之称,因为它——藏经——是道地的一部万有文库,其中包括了宇宙万有一切学说在内,而且更超出一切学说之上。因有如上的重要性,所以当初佛教的全部大藏经典,皆是由国库支付印成的,那种制版装裱的精致美丽,并不是现在的洋装书和精装书所可望其项背的。
由国家出版的藏经,称为“龙藏”,如果那一个大寺院能请到一部皇上的“御赐龙藏”,那真是无上的光荣,所以国内有名的大寺皆请得一部龙藏,作为镇山之宝。
普陀山既称四大名山之一的圣地,藏经当然是不能缺少的了。普陀山共有“御赐龙藏”五部之多:前寺两部,一部南藏,一部北藏;后寺也有两部;佛顶山一部;这五部藏经,就是普陀山的镇山之宝。除此而外,另外小院庵里还有日本的续藏,大正藏,双泉庵有一部频伽藏,悦岩庵有积砂藏等,因为经典是出家人的精神食粮,大凡一个学问广博,道德崇高的僧人,他的人格的修养,智慧的启发,皆是由读诵大藏,如法修行,体证而来的。在普陀山阅读藏经,而为大德高僧者,可以说是代不乏人,远者不说,就以近代佛门中几位权威人物来说,如谛闲、印光、太虚诸大德皆是潜心大藏,而入般若三昧,成为一代的大师。谛闲阅藏,而中兴天台,大弘法华;印光在法雨寺三十年不下山,一部藏经,三翻详阅,后为净土宗的十三代大祖师;太虚大师在山闭关三年,阅六百卷般若经,大开圆解,体悟文字三昧,辩才无碍,结果名震寰宇,学贯中西,发扬东方文化,为新佛教的运动领袖,成为近代佛教界最伟大的一代大师。
第五卷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
第二十五章 峨眉山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处。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在我国的游览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体南北方向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丽。其山脉绵亘曲折、千岩万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最高的一座旅游名山之一,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超过泰山的一倍多。全山山势雄伟而又树木葱茏、秀色如海,所以有“雄秀”之称。因为山体巨大,登山路线近百里,体弱者很难登顶,近年来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以轻松登临,在极顶俯瞰万里云海。峨眉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在峨眉山市境内,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望峨眉山,双峰缥缈如画眉,其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有〃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峨眉山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点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种”。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