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居正-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肝裂肺那才叫好,并且要保证一天十二时辰哭声不断。另外,再请一班吹鼓手,有人来祭奠,就大奏哀乐。童立本在礼部这些年,没过几天舒心日子,因此丧事尽可能办得隆重,以慰他在天之灵。”想了想,王希烈又补充说:“当下最要紧的还有一件事,就是以他儿子的身份写一份讣告,遍告在京各衙门官员。要把童立本的苦处写得淋漓尽致,以争取更多官员的同情,都来捐助点银两,给童立本留下的孤儿寡母弄点赡养费,使他们不致于冻馁而死。这些事都务必做好。”王希烈说完,准备起轿回衙,忽见苍头老郑把半死不活的桂儿扶了出来,朝王希烈面前一跪,气若游丝地说道:
“部堂大人,奴家有份东西给您。”
“什么东西?”王希烈俯身注目。
桂儿从怀中摸出一张纸,王希烈接过,原来是童立本的绝命诗。王希烈吟哦一遍,顿时如获至宝,让在场官员传阅。众人看了,好一阵窃窃私语。王希烈看出大家的不满,趁机抖着那张纸说道:
“你们看看,这是胡椒苏木折俸以来,死的第三个人。第一个是储济仓大使王崧,第二个是章大郎,童立本童大人是第三个。这是谁的罪过,谁的呀?”
屋子里鸦雀无声,大家心里明白王希烈矛头指向的是谁,但谁也不敢接这个茬。这时候,一直跪在地上的桂儿又呜呜地哭起来,王希烈赶紧把她扶到椅子上坐下,关切地问:
“童夫人,童大人死时,除了这首绝命诗,可还有遗言。”
桂儿木讷地摇摇头。苍头老郑在一旁小声答道:“部堂大人,咱家主人死时,是把那两小袋胡椒苏木挂在脖子上的。”
“看看看,这就是遗言,”王希烈情绪激动,义愤填膺说道,“童大人遗嘱,要把胡椒苏木退还给户部,咱们不能拂死人之意,王得才!”
“小的在。”
一个四十来岁的矮胖子从人缝儿站了出来。此人是一个老典吏,在礼部司务手下当差多年。王希烈盯着他,说道:
“你现在就把童大人的这两袋胡椒苏木,送还给户部。”
“这……”
王典吏知道这是个麻烦事,怕惹火烧身。王希烈看透他的心思,讥道:“你怕担干系是不是?拿着童大人的绝命诗去给他们看,就说是咱王希烈让送的,你怕什么!”
“小的遵命。”
王典吏退回一步,这时有人小声插话道:“听说七彩霞的老板郝一标,今儿早上贴了告示,大量收购胡椒苏木。”
商人有几个是好东西?”王希烈没好气地斥道,“咱宁可丢到粪窖里去,也不卖给他。”
“部堂大人说得对,无论无何,不能让铜臭熏染士林。”有人大声附和,“有种的,就学童大人,把这胡椒苏木,退还给户部!”
“对,退回去,为童大人伸冤!”
众官员的情绪终于被撩拨起来,童家小屋里,已是一片沸腾。
第二天,在京各衙门官员,几乎都收到了如下这份讣告:
诸世伯世叔:
家父礼部仪制司六品主事童立本因所领俸禄两斤胡椒、两斤苏木不能变为现钞,生活无着,求借无门,万般无奈,只得含恨于昨夜悬梁自尽。呜呼,六品乌纱,举家如同乞丐;廿载宦海,到头三尺白绫。岂不悲哉,岂不恸哉!
不孝之子
童从社
童从稷泣告
这份讣告由吏员起草,本司郎官修改,最后送给王希烈亲自审定再行誊抄,然后送达京城各大小衙门。讣告虽短,却相当煽情。许多官员读后都动了恻隐之心,莫不相邀前往童立本家祭奠。按京城吊仪,每位前往的官员都会送去一道挽幛。灵堂里放不下,就摆在院子里,院子里摆不下,就摆到大门外,到后来,整个一条胡同都摆满了灵旗挽幛。前来吊丧的人络绎不绝。被请来哭丧的十几个哭婆子特别卖力,只要人一来,她们就撕肝裂胆地干嚎,加之吹鼓手们也各尽其责,吹吹打打弄得气气势势,特别是那一只唢呐,时而呜咽时而凄厉,直聒噪得几条街都不得安宁。
这天上午,在祭吊的人中,来了两个显眼的人物,一个是吏部左侍郎魏学曾,另一个则是张居正的亲家刑部右侍郎刘一儒。两人都是三品大员,到目前为止,前来祭吊的官员就数他俩品秩最高。一看到他俩的轿子抬进胡同,在现场指挥操办丧事的王典吏赶紧让吹鼓手们大奏哀乐,在呜哩哇啦的唢呐声中,十几个哭婆子尖着嗓子,一齐放了悲声:
哎哟——
我的童大人嘞,我的童大人,
你凭什么这样的狠心,
丢下傻子儿,丢下苦命的老婆
一脚踏上奈何桥,
要去阴曹会阎罗,
满街的人都在说,
这是胡椒苏木惹的祸……
哭婆子们个个嘴巴滑溜,编词儿应景都是高手。加之哭功到了家,嘴一瘪就哭,一哭就有眼泪。听得她们凄凄惨惨的哭诉,前来的吊客有几个不动情的。
却说魏学曾与刘一儒两人在哀乐声中一前一后进了灵堂,祭拜完毕,早有人把灵堂中挤满的挽幛挪走了两副,临时把他们的挽幛换了上去。挽幛上照例都书了挽联,众人挤上前来吟读,刘一儒写的是:
天下斯文同骨肉
人间涕泪动参商
魏学曾写的是:〖HT5F〗〖GK2!〗
赴黄泉已无告;管不得社稷生死
卖胡椒而不售;又遑论官帙荣衰
这两副挽联,刘一儒纯粹是举哀,其心也沉,其情也殷。魏学曾则不然,字里行间,都是借题发挥的怨气。刘一儒做人一贯拘谨,不巧在这里碰上了京城里有名的“魏大炮”,且知道他专门与自己的亲家作对,心知再呆下去会惹出是非来。连忙把随身带来的十两银子放在操办丧事的王典吏手上,拔腿就出了门,正欲登轿,后面传来重重的一声喊:“刘大人,请慢走一步!”一听就知道是魏学曾的声音。刘一儒无法,只好放下刚刚撩起的轿帘儿,回转

身来,魏学曾已站在对面了。
这些时,魏学曾虽然不像王希烈那样上蹿下跳几近疯狂,却也不曾闲过。一是就京察之事向王希烈通风报信,二是凡来吏部拜会他的人,一概接待毫不闪躲。这个人同王希烈不同,他不搞阴谋,但“阳谋”却一天也不曾停止。王崧死后,他本着对太监内侍天生的仇恨,一次次到王崧家里慰问,正是受了他的影响,王岩才铤而走险为父报仇。今日来吊唁童立本没想到会遇到刘一儒,便想通过他把自己的怨气传给张居正,于是拦住了他。“啊,魏大人,”
刘一儒弯身一揖。喊了一句,竟没有了下文,只站在那里干笑。
“刘大人,举哀一完,你就赶紧撤身,是怕咱魏大炮把你吃了?”魏学曾开口就呛。
刘一儒仍是干笑着,答非所问地说:“童立本实在可怜,所以下官略具薄仪,前来一奠。”
“现在的京官,又有几个不可怜呢?如果不拿胡椒苏木折俸,童立本会死吗?”魏学曾说着,抬头望了望高远的蓝天,长叹一声,接着说:“以实物折俸,国朝一百多年来,仅有那么几次,没想到我辈会轮上。先帝在的时候,宁可减后宫嫔妃的头面首饰,也不肯亏欠外廷官员们的俸银。如今大行皇帝音容犹在,高阁老怆然离京,你那位亲家江陵先生辅佐幼主开展新政,原也无可厚非,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这个令百官万民举世瞩目的新政,竟从苏木胡椒折俸开始。刘大人,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刘一儒是荆州府夷陵县人,与张居正既是同乡又是同榜进士,因此两人过从甚密结为亲家,张居正唯独一个宝贝女儿张若兰嫁给了刘一儒的大儿子刘勘之。刘一儒向来居官自守颇有清名。张居正入阁数年,他从来不攀附,不结纳,只是老老实实做自家职位份内之事,因此在京官同僚中颇有好评。魏学曾正因为这一点,才敢在刘一儒面前泼辣说话。
刘一儒听了魏学曾夹枪夹棒一席话后,心里头颇不是滋味。但问上脸的话不答又不行,只得敷衍道:
“听说国库空虚,胡椒苏木折俸,实不得已而为之。”
魏学曾指着满巷的悬幛,悻悻说道:“首辅这一个不得已,害得童大人丢了一条命啊!”
刘一儒一言不发,他从来就是遇到是非三缄其口。魏学曾也不指望他有什么表态,又换了个话题说:
“刘大人,先不与你谈胡椒苏木的事儿,目下外头有些传言,对你不利啊。”
“啊,有何传言?”刘一儒问。
“如今的刑部,堂官王之诰,佐贰官你刘大人,都是首辅张江陵的儿女姻亲。因此有人说刑部成了首辅的私囊之物。”
魏大炮这一“炮”轰得刘一儒面红耳赤,嘴唇嚅动了几下,说道:
“高阁老的姻亲曹大人,不是也在刑部么,怎好说这是张江陵的私囊之物。”
“曹大人尚在刑部不假,但这次京察,他恐怕同我魏大炮一样,都是第一批遭受清洗之人。”魏学曾话音一落,刘一儒马上回答:“魏大人放心,我刘某恐怕比你们走得还早。”
“啊?”
刘一儒的回答多少令魏学曾有些诧异。还不及理论,忽见得巷子口又落下一乘官轿,内中走下一名身穿杂色文绮白鹇五品官服的半老官员。魏学曾一眼认出这是都御史衙门的佥事李大人。李大人也认出了眼前两位三品大臣,忙拱手行礼。
魏学曾抱拳一揖,问:“李大人也来祭吊?”
李大人恭谨回答:“葛大人委派卑职前来代祭。”
“是都御史葛大人?”魏学曾问。
“正是。”
李大人答罢,便命掾吏将手中挽幛送进灵堂,只听得哀乐齐奏,哭婆子又一阵干嚎。魏学曾与刘一儒禁不住好奇,又一齐回到灵堂观看。只见灵堂正中最显眼的位置,已是高高悬起了左都御史葛守礼送来的挽幛,上面也书了一对挽联:
任上清官,瘦骨苍颜形影只
胸前遗物,苏木胡椒袋子双
这一联写得冷峭,寓意深沉,自不可以同情怜悯指斥时事等简单解之,魏学曾玩味再三,不
“终于有一个大九卿出面了,刘大人,这联句如此老辣,可见葛老别有襟抱。”
话说完,却不见有人应声,掉头一看,却不知刘一儒何时已经走掉了。
  
  
  第二十六回 捉档头严查吃空额 示密札紧缚老臣心
童立本一死,特别是那首讨嫌的绝命诗一传开,本来就窝了一肚子气的京官大僚们,终于找到了泄愤的机会。魏学曾、王希烈等人也纷纷从幕后走到前台,在官员中扇风点火串连闹事。京城本来就不平静的局势,骤然更加紧张起来,几乎每天都有人提着胡椒苏木到户部闹事。三朝老臣左都御史葛守礼的挽联送到羊尾巴胡同之后,舆情对张居正更为不利。谁都知道,大九卿中,就数杨博与葛守礼两位老臣最孚名望。这位葛守礼比之杨博更为耿直,隆庆皇帝在位之日,每逢廷议,只要葛守礼在场,就显得特别谨慎。这次葛守礼为童立本送了挽联并十两赙银,无异于火上加油,大大激发了闹事者的斗志。一些本来还在观望的官员,这一下也壮着胆子加入到闹事行列中。却说这天上午,张居正刚来到值房不一会儿,入阁不到十天的吕调阳畏畏葸葸地走了进来。
“和卿,有何事?”张居正做个手势请吕调阳入座。
“愚职想请首辅看样东西。”
吕调阳谦恭地说,接着就把手上的一张纸递上,张居正接过一看,是一首诗:
吊童主事
古拙宁争饭一瓯?
乘风南去弄清流。
君魂谢过皇恩去,
过罢孤山有莫愁。
读完诗,张居正心中极度不快,但他尽量克制,脸上堆满笑容说道:
“诗写得不错嘛,听说羊尾巴胡同里的挽诗挽联已经不少,你这首诗再送去,当是上乘之作。”吕调阳听出话风不对,只得佯笑着,毕恭毕敬答道:“首辅,愚职就是想来请示此事。”
吕调阳故意用了“请示”二字,以示尊卑之别,张居正听了心下稍安,问道:
“和卿想请示什么?”
吕调阳想了想,说道:“童立本之死,有些不明事体的官员想趁机闹事,苗头有些不对,好像是针对首辅来的,愚职也就非常谨慎,并不往这里头搅和。但是,左都御史葛大人的挽联往童立本家的灵堂上一挂,一些针对愚职的闲言碎语就都出来了。愚职毕竟在礼部管了一个月的事,因此那些嚼舌头的,说愚职为官寡义,对部属无情。这话叫愚职听了满肚子的不舒
服。为了服众,愚职便写了这首挽诗,今天特来请示首辅,这首诗是送还是不送,请首辅定夺。”
吕调阳表面上木讷,但内心委实玲珑。他这一番表白,既说了自己的难处,又顾忌着首辅的面子,最后还要首辅表态。这么做明里是尊重首辅,其实是把该自己来做的难题交给了张居正。这点子小九九,张居正还能看不透?他正琢磨着如何回答,书办探头进来禀报王篆求见,张居正吩咐让王篆进来。吕调阳见有人来,提出告辞,说等人走了再来领示。张居正却要
他留下,说:“王篆今日汇报之事甚为重要,和卿你也应该听听。”
话音刚落,王篆已是风风火火跨进门来,这王篆坐镇五城兵马司,平常总是想方设法找乐子享清闲。但每次见张居正,他都要装出一副忙得脚不沾地的样子。这会儿他不知又从哪儿弄了一头的汗,一进门也来不及揩,就朝张居正和吕调阳各行了一个一揖到地的官礼,说道:
“首辅大人,吕阁老大人,卑职前来请示。”
又是一个“请示”。张居正朝吕调阳看了一眼,吕调阳也正在看他,四目相对,吕调阳自谦地一笑,抖开一把苏制的折扇来摇。张居正掉头问刚落坐的王篆:
“是否是蒋二旺一事?”
“正是。”
王篆一欠身正欲禀报,张居正截住他的话头说:“且慢,吕阁老尚不清楚,你先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作个交待。”
且说那天夜里在积香庐,王篆把前一日在苏州胡同下坡巡警铺里发生的事当笑话说了一回。言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张居正当即问道:
“蒋二旺吃空额一事,你深究没有?”
“没有,”王篆回答,随即解释说,“卑职已将那个王大臣打了三十大板,逐出巡警铺,死去的警卒已经除名,这事就算具结了。”
“介东,你好没脑袋,”张居正当即就责怪起来,“你也不想想,一个小小的巡警铺档头,就敢大着胆子吃空额,那么京师三大营,总共有十万兵士,生老病死该有多少空额吃?单是你五城兵马司管辖的一百二十个巡警铺,一个巡警铺吃一个空额也有一百二十个。每月一个人一担米二厘银子,伙起来一年是多少,这笔账你算了没有?国库空虚,一半是奢侈浪费,还有一半是被这些蛀虫吃掉了。你今天回去,先把蒋二旺抓起来收监,着实拷打问来,他究竟这么多年吃了多少空额?另外,你手下那些巡警铺也都要一个个查证。查出多少惩处多少,一个也不叫漏网。”
“这个……”王篆看着张居正的脸色,欲言又止。
“这个什么?”张居正追问。
王篆恃着与张居正关系亲密,斗胆说道:“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小小档头比起官袍加身的大小臣工,得的那点便宜根本不算什么,卑职若如此小题大作闹腾一场,岂不把部属的心都搞凉了,今后还靠谁来维护京城治安?”
张居正知道王篆讲的是实情,但正是这种攀比纳贿本位护贪之风,才使吏治情况一年糟过一年。
“介东,今天你跟我说实话,你吃过空额没有?”张居正恼着脸问。
“我?”王篆一惊,立即矢口否认,“卑职受首辅教诲,立志作清官,哪会昧着良心去做这等龌龊之事。”
“唔,”张居正点点头,词锋严厉地说,“你若有此等劣迹,我照样严惩不贷。你既为官清白,就大胆按我说的去做。你要抱定决心,宁可把一百二十个档头换光,也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惩治贪墨,就从你五城兵马司做起,做好了,我奏明皇上升你的官。做不好你就别怪我无情,我肯定要挥泪斩马谡。”
张居正一席话恩威并施,斩钉截铁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王篆哪敢怠慢。童立本上吊自尽后,他又试探着问张居正:“首辅,蒋二旺的事还查不查?”“查,现在就查。”张居正仍是不改口。王篆见马虎不过去,只得硬着头皮黑下脸来清查自己的部属。
王篆之所以犹犹豫豫,也有他不可告人之处。其实,部下吃空额或者借治安为名敲榨客商的事情屡有发生。个中猫腻,他也大致清楚。但他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有人告到衙门里来,他还尽可能包庇。这皆因部属们隔三差五就得提了礼盒封了银锭到他府上孝敬。一个月下来,这种外快收入竟比他一年的俸禄还要丰厚。如果整治部属贪风,一来是拿了人的手短脸皮撕掳不开,二来无异于自断财路。这实在令他痛心。但首辅把话已经说绝,他也不能不做。权衡利弊,为了保全自己讨好首辅博取皇上欢心,他决定把五城兵马司的家丑尽行抖落出来。
王篆遵示把这件事大致向吕调阳作了介绍,吕调阳心中产生不小的震撼,忖道:“一个小小档头的贪墨之事,首辅都亲自询问不肯放过。朝中大臣,有几个屁股底下干净的?将来设若有哪位大臣的把柄落在他手里,岂不是死路一条?”想到这里,吕调阳暗自打了一个寒颤,对张居正越发产生了敬畏。
王篆刚介绍完,下面该是他的正式汇报了,偏他不接着往下说,张居正也不催他,一边品茶,一边拿眼睃着吕调阳。这位新阁臣知道非表态不可了,心里一急,口头上又结巴起来:
“咳,咳……方才王、王大人所言,就、就那、那个姓蒋、蒋二、二旺的一点小、小贪墨,首辅就、就指示严、严查到、到底,可见首、首辅整、整饬吏治的决、决心……”
“好了好了,和卿,”张居正笑着打断吕调阳的话。如果让吕调阳这样结巴下去,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察其言观其色,他看出吕调阳敬畏焦灼的复杂心情,心中也就得到了满足,“往后议事,你不要激动,心平气和地讲,没有谁来逼你。”
“好,好。”吕调阳如释重负。
张居正又转向王篆说道:“事情进展如何,你讲下去。”
王篆答道:“卑职自那日得了首辅指示后,回到衙门就传令把蒋二旺抓了,并亲自审问。这伙开头还抵赖喊冤,给他吃了一顿棍子,他就招了。他吃了两个空额,顺便还检举了另几吃空额或倒卖马料的档头,这两日我让衙门里的人倾巢出动,一个一个巡警铺追查,到昨夜里为止,共查出吃了八十九个空额。”
“做得好,”张居正兴奋得一捋长须,说道,“两天就查出这么多,依我之见,肯定不止这个数,介东,你要一鼓作气追查到底。”
“卑职遵示。”王篆又起身打了一恭。由于受到表扬,他颇为激动,接着说道,“首辅英明,卑职依首辅指示去做,刚一动手,就提溜出一大串小贪吏。若是在京十八大衙门都这样去做,还不知要揪出多少大贪官来。”
王篆话音刚落,只见吕调阳的脸上陡然变色。虽然,他觉得王篆所言多少有些根据,但若真的这样一家一家地清查,京城就会咫尺之内狼烟四起,衙门公堂也就变成了互相揭发攻讦之地,发展下去,大小京官的脸面全都没有了,今后还怎样为朝廷效力?此时,他眼巴巴地望着张居正,生怕他顺着王篆的话头表态。
其实,吕调阳的担心张居正也有。不仅如此,他还多了一层投鼠忌器的忧虑。此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了李延送给高拱的那三张田契,于是感叹说道:
“介东此言甚是,但却不能如此去做。惩治贪官,应是朝廷长久坚持的国策,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你介东揪出了一个蒋二旺,那只是一只蚊子,隐藏在十八大衙门里的贪官,却是一群老虎。蚊子可以一群一群地打,而老虎却只能一只一只地逮。杀鸡吓猴,敲山震虎,依目前的情势,也只能如此去作了,你说呢,和卿。”
听了张居正这席话,吕调阳提到嗓子眼的一颗心总算落了下来,他答道:
“首辅所言极是,蚊子只是吸血,而老虎则要吃人。所以,打老虎要特别慎重,不要老虎没打成反遭伤害。”
王篆这个鬼精,短短几句话就刺探明白两位阁老的心思,下一步如何做心里也有了底,便说道:“请首辅和吕阁老放心,杀鸡给猴看,卑职一定会把这只鸡杀好。”说罢起身告辞。
待王篆走后,张居正对吕调阳说:“和卿,当前的头等大事,是整饬吏治惩处贪墨,把京察搞好。有人想借童立本之死闹事,把京城的水搅浑,你我必须头脑清醒,不要去上这个当。”吕调阳默不作声,他听出张居正这是拐着弯儿提醒他不要去这凼子浑水。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拗,只得拿起桌上的那张诗笺说道:
“那,这、这首挽、挽诗,愚职就算、算没有,写、写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