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王侯-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他这话既替刘渊喝彩,也将刘渊的马屁笑纳了。
旁边附和声马上跟了上来,福王诗集其实是许谨等江南望族给刘渊出的,哪想到一出即风靡整个中原,文人雅士确实都读过这本诗集,所以刘渊倒也不必自谦,这个“中原第一才子”的帽子倒也并不沉重。
这时几个小厮抬着一个小几走了上来,刘渊的目光落在了上面摆的三件古玩上,眼中一亮。
第三十章 书生木讷(下)
刘渊站起身来,来到小几旁边,周围众人也都纷纷围了过来,都想看看平王收集的这几件宝物,而且最令刘渊感到奇怪的是李纳竟然站在了最前面,目光专注地望着这几古玩,恐怕这个大厅里对古玩唯一不感兴趣的就是坐在席上的柳朝云了。
刘渊也不禁轻叹平王确实是神通广大,这三件古玩确实都是难得之物,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烟雨楼送来的,方才若是和杨英打听一下就好了。
最右是一把剑鞘已经生锈了的宝剑,剑并不长,比现在用的配剑要短上几寸,剑身却要宽上许多,整把剑看起来沉厚凝重,剑鞘上却刻着两个小字“闭日”,用篆体写成,刘渊拣起几上的丝巾,将剑提了起来,只听一声龙吟般的轻响传来,一道寒芒刺入众人眼中,这剑光确实非比寻常,竟然似乎可以伤人。
寒芒渐渐散去,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泓如秋水般的剑身,而且剑身上还有流光转动,像是夺取了日月的精华般的放出微光,确实达到了剑道的极致。
剑身上并未见到任何铭文,不过在剑把手上倒有一个小小的“程”字,刘渊心下了然,这是蛮荒时的十大名剑之一的“闭日”,见它剑身的光芒确实是有闭日的能耐,以前书中把这把剑说的神乎其神,原来以为只是庸人自夸之辞,哪想到竟然真有这等铸剑的技术。
旁边众人纷纷发出赞叹的声音,这些人当然也认出这把剑出自蛮荒时的铸剑名家程风子。
刘渊将一块丝巾往空中一扔,丝巾缓缓飘落在剑身上,马上变成两块,此剑确实有吹发断刃之能。
李纳的目光中也亮了起来,道:“这应是瑶王座下三大神将之一段无邪的配剑!”
他此言一发,立时在众人之中产生一个不小的轰动,这柄剑虽然极为可能就是程风子的杰作闭月剑,但是李纳却能马上说出是段无邪的配剑,不知道他究竟从何得出这样的结论。
惟有刘渊心里却是微微触动,这正是自己推测的结果,没有想到这个木讷的青年也能看这这柄剑的来历。
平王对他非常不喜,不过他也不知道这柄剑究竟有何来历,冷哼一声道:“何以见得!”
李纳虽然木讷,不通情理,不过口才倒是极好,忙道:“据在下所知,五皇时,瑶王座下的三大神将之一惟有段无邪时常配剑,其他两人用的都是杵,据《五皇经》记载:‘风、云两将以杵击兽,兽倒,无邪拔剑斩其头,兽毙’,这便三大神将驱逐巨兽的记载,而且后面又说巨兽骨极为坚硬,刀斧不能破也,但是段无邪的剑却能够斩断兽头,可见段无邪的那把剑定是宝剑。”
他这样推测确实非常有道理,《五皇经》谁都读过,但却肯定没有注意到段无邪到底用的什么兵器,而且这兵器到底是不是一把宝剑。
刘渊心中暗自赞赏,李纳的思路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李纳又道:“还是瑶王时,段无邪曾经与凤王座下大将鬼魄比武,当时记载道:‘无邪拔剑,剑生异光,鬼魄为所迷,尚未举杵,头已落下,满座皆惊!’据在下所知,十大名剑中,只有这把闭日剑才会出鞘时光彩夺目,诸位方才定是见到了此剑出鞘时的异光,难免目为之一眩,段无邪当日定是以此剑杀了鬼魄,导致鬼魄连杵都没有举起来,便人头落地,当然满座皆惊了!”
这回不仅众人点头,就连平王也不能不说他分析的有些道理,虽然稍微显得牵强了一点儿,不过毕竟还是有理有据,要知道古玩这东西若没有来历故事,便失去了价值,所以平王才会找来刘渊为他赏宝。
李纳分析完此剑,默默的将目光又移到第二件古玩上面,刘渊对他这一点儿非常欣赏,能够专心于某事,才能够达到极点,这个年轻人虽然木讷,却能专心于眼前之物,这一点确实难得。
这时旁边一人疑惑道:“李先生分析确实非常有理,不过若说此剑定是段无邪的配剑,倒显得稍微有些牵强!”
李纳抬起头来,望向那人,道:“确实如此,这也只是在下的推测而已!”
刘渊笑了笑,心想该自己给他补充一下了,道:“李先生所言极有道理,这把剑确实应该是段无邪的配剑,三哥这把剑应该是从蜀国处搜集来的吧!”
平王一愣,这把剑确实是蜀国使者贡献给自己的礼物,却不明白刘渊怎么会知道,忙道:“九弟真乃明人,此剑确实是蜀国所得!”
众人惊异的目光纷纷望向刘渊,就连李纳也不能例外。
刘渊笑道:“本王也只是猜测而已,此剑刚刚铸成时恐怕应该被命名为风六剑,诸位应该知道程风子此人有个习惯,铸成一把剑便将此剑的名字命为风剑,中间加上一个顺序而已,这把闭日剑就是程风子所铸的第六把剑,也是最后一把剑,铸完此剑他就去世了,而编写十大名剑名录的乾坤子在程风子死后五年乃生,恐怕应该不知道此剑最初的名字!”
李纳忙道:“依王爷的意思,这把剑应是在段无邪的手中命名!”
刘渊点头道:“正是如此,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读过一个珍本《参童记》,本王去岁在白露书院读过,还手抄了一本,其中记载的便有段无邪的事,他有个小妾最为宠爱,名字就叫做闭日,段无邪为了表示对她的宠爱,便将自己的剑鞘配在她的身上,表示保护的意思,闭日又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剑鞘上,随身携带,见此剑鞘如见段无邪本人,所以段无邪其实一直都用一个兽皮的剑鞘,后来段无邪和闭日双亡之后,剑鞘和剑才终于合到一处,落到了当时蜀王的手里,乾坤子去拜访蜀王时,看到便是现在这把剑,他以为此剑的名字便是刻在剑鞘上的‘闭日’两字,所以才会有闭日剑这个名字,其实并不是因为此剑能够放出寒芒的意思,而本王之所以断定此剑应该是出自蜀国,是因为此剑应是与乾坤子在蜀国一同殉葬,数百年都无人觅到此墓,去岁才有人找了乾坤子的墓葬,取出了这把名剑!”
众人中大部分还是初次见识到刘渊的学识,不由得心里大为汗颜,刘渊侃侃说来,从容不迫,却又有理有据,而平王等人早就领教过他的厉害,哈哈笑道:“果然还是九弟学识渊博!”
李纳恭敬地行了一个礼道:“王爷之见令人赞叹,学生受教了!”
刘渊看出他眼中的真诚,这个年轻人确实非常不错,只可惜今天晚上恐怕又要和平王喝酒论事,要不然与他清谈也未尝不是件乐事。
平王几乎是迫不及待道:“九弟快来欣赏一下这件宝物!”
第三十一章 风月夜话(上)
宴会终于散去,平王却把刘渊单独留了下来,刘渊知道他有话对自己说,便让霍烈先把柳朝云送回府中。平王似是失去了全部力气般的长出了一口气,带着刘渊往建在院后的风月楼上行去,那里早就摆上了香茗和点心,有婢女奉上小炉,管家栾福也带来了坐垫,看到栾福,刘渊心里一动,总觉得这人有些奇怪,但是到底何处奇怪,却又不能清晰的表达出来。
平王推开窗户,望向窗外的明月,叹了一口气道:“建王死了,是大哥下的手!”
刘渊猛的一惊,道:“三哥,你说什么!”建王乃是武帝的第十子,和自己同年,去年中秋时还见到他,非常书生气的一个人,没有想到今年却突然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不过这个消息既然从平王口中告诉自己,肯定是极为机密的一件事,因为惊魄楼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当然刘渊也从未关注过这个和自己童年的兄弟。
“建王刘湘死了,是大哥下的手!”平王又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语气却愈加沉重,“今年端午的时候,建王突然坠湖,溺水而亡,但是本王知道确实是大哥下的手。”
刘渊能够感受的他声音中的悲凉之意,但是也知道这大部分是装给自己看的,平王虽然并不是个贪功贪利的人,但是他身在这个风头上,也是太子最大的威胁,他不得不结交私党,建立自己在朝中的势力,而自己现在就是他意图要结交的人之一。
秦王连太子的心情都能够理解,那么这位平王的心情当然更好理解。
平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九弟在扬州的事本王也略有耳闻,若不是二哥伸手援助,恐怕九弟还会死在十弟前面,大哥实在是做的太过分了,以前他只是欺压我们兄弟,本王还能容忍他,谁知道他现在竟然真的敢动手杀掉自己的兄弟,真是禽兽不如!”
刘渊心里再也不起波澜,太子和自己的仇恨恐怕无法说清楚,但是他却不想被平王利用。
平王放下茶杯,双目望了过来,道:“三哥知道九弟的想法,大哥毕竟还是大哥,而且还是我大汉未来的皇上,我们虽然是兄弟,但也是臣子,现在本王担心的是大哥登基之后,是否还会记得我们曾是兄弟,不过这个担心已经没有用了,十弟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刘渊淡淡道:“大哥这件事做的确实过分,父皇难道没有责罚他!”
平王道:“父皇当时气的病倒三日,最后还是拿大哥没有办法,父皇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被称为大汉战神的父皇了,他现在想着只是如何顺利的将皇位传给大哥,若非本王极力阻止,父皇早就想让大哥监国,也许现在的皇上已经是大哥了!”
刘渊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心里却有些不舒服,不愿意和他结成统一战线来对付太子,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也许是对平王并无多少信心吧,若是秦王劝说自己来扳倒太子的话,说不定自己马上就会答应,可是秦王却并不会做这件事。
平王显然是对刘渊的反应有些奇怪,在他眼里,这个九弟应该是一个直爽痛快的人,但是不知道今天为什么会如此沉默,而且避重就轻,不过这个福王他是一定要拉过来的,因为他也许就是下一个秦王,若是站到了太子一边,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他继续道:“九弟你对此事有何想法!”
刘渊也拿起了茶杯,走到平王跟前,淡淡笑道:“我在竟陵见到了二哥,他告诉我大哥其实也该有他的苦衷,他整日担心这些兄弟对他的皇位有所企图,所以做事才会不择手段,其实他应该知道像三哥、四哥根本不会去和他争夺什么……”
他的这句话更让平王觉得高深莫测起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刘渊看出他眼中的疑惑,笑道:“三哥不要想的太多了,我觉得大哥还会顾及兄弟之情,只要我们尽力辅佐他,他定不会忘了我们,毕竟我们还是亲生兄弟,其实我这次回来也想拜见大哥,希望和他误会消除,因为我已经调查出来,那次刺杀和大哥完全没有关系!”
平王惊愕地望着他,简直说不出话来,诸王之中,他认为最好拉拢,也最为直接痛快的就是这个刚刚领到军权的九弟,哪想到现在他眼前的这个福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福王了。
刘渊心想平王对待自己也算较好的一个,倒并不忍心让他失望,道:“我在竟陵也想了很多,尤其是看到北岸明军行过,更加担心明军会渡水一战,因为那时遭殃的不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大汉百姓,所以最后还是认为二哥说的有理,我们兄弟若是不能团结的话,便宜的只能是明军!”
平王还是没有从方才的惊愕中反应过来,但是还是点了点头道:“九弟说的也有道理,若不是大哥做的这么过分,本王也不会和你发这样的牢骚!”
刘渊心里暗笑,看来自己演戏的功夫倒是非常不错,拍了拍平王的肩膀道:“我认为大哥不会不顾兄弟之情,而且父皇也不会任其妄为,若是大哥真的做出了过分的事情,那我们可以禀告父皇,父皇英明自然会处罚他的!”
平王确实弄不明白刘渊的意思了,只能够点头表示同意,他懦弱又无智的一面一览无余,若不是恰好生为第三子,恐怕武帝也未必会给他个丞相坐。
刘渊笑了笑,道:“三哥勿要多想,我们何不找大哥谈谈!”
平王抬起头来,望着刘渊,最后还叹了口气道:“九弟你说的有理,我们找个时间找大哥谈谈也好,毕竟还是自家兄弟!”
刘渊知道他言不由衷,自己何尝又不是言不由衷,太子的仇一定要报,但是却不能成为平王手中的工具,只不过这位三哥毕竟还算真诚,不会像太子那样不择手段。
第三十一章 风月夜话(下)
刘渊从平王府离开已经是深夜,京城的夜晚非常清凉,这时霍烈也进入车中道:“布置的已经差不多,动魂在京城共有六人已经被我们监视,这六人想必都是首脑人物!”
刘渊点了点头,这次虽然并不能将整个动魂组织一网打尽,却也要让他几年里无法再恢复元气,若是不断这样刺杀的话,自己倒是并无所谓,柳朝云和田柔却有十分的危险。
霍烈又道:“这六人的资料已经提供上来,王爷要不要现在就看看!”
刘渊心想此事倒并不是很急,笑道:“霍烈不想让本王睡个好觉么,今日和平王又多喝了几杯酒,现在倒是困了,明日再看吧!”
霍烈也笑了,忙道:“小人多事了,王爷也许并不知道,一想到要为珠儿夫人报仇,我和孟阳心里都是十分有劲!”
刘渊能够看出他眼中的真情,这两个所谓的保镖,其实和自己家人也相差不多,除了珠儿、方咏、田柔之外,霍烈、孟阳、杨英便是最亲近的人了,至于柳朝云,却还总带着疑惑。
想起柳朝云,刘渊道:“这次回京时,本王在扬州见过许谨一面,金隐是否还有人跟踪!”
霍烈点了点头,道:“王爷放心,金隐这个人的行动虽然有些诡秘,不过却逃不过我们的眼线,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他确实与北朝有些关系,而且他现在最大的伙伴便是欧阳景!”
欧阳景是中原首富的少主,当时为了接纳刘渊,不仅送上几位异族美女,还送来一柄削铁如泥的短剑,金隐与他合作倒也不是什么新奇事,只是大明相王梁桂鹏能够选择金隐家传之宝下手倒是引人怀疑,若金隐是北朝安插在江南的人,那么相王之事也只是个骗局了。
刘渊心想还真有许多事需要烦心,不过现在暂时不要去想他,否则的话,恐怕连觉都睡不好。
这时车子到了福王府门前,霍烈刚刚下车,马上看到门前站着一个人,霍烈也跟着刘渊进入到了平王的宴席中,自然认出这人正是那个惹得平王生气的李纳,忙道:“李先生为何在此!”
李纳显然已经等了刘渊很长时间,急忙上前道:“在下正在等王爷回府!”
刘渊心中疑惑,不过他对这个人倒是满有好感,忙下车道:“李先生快进府中,现在夜色清凉如水,恐伤身体!”说着携着李纳的手往府中走去,李纳显然并未想到刘渊会如此热情,忙道:“在下打扰了王爷休息,还请恕罪!”
刘渊淡淡一笑道:“何来恕罪之说,李先生博学多才,本王也是十分欣赏!”
两人在客厅坐下,早有仆人奉上茶来,李纳显然冻的不轻,他并未封官,只是有名号,所以并没有车驾,喝了一口热茶后才舒服一些,道:“在下深夜打扰王爷,其实是有所求,不知王爷所说的那个珍本《参童记》到底是什么模样,在下回去之后,实在夜不能眠,唉,王爷笑话了!”
刘渊看出他确实是求书若渴,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达到这种程度,绝对是自己遇最为厉害的书痴,忙让仆人去自己的书房里将自己抄写的《参童记》取了过来,这些珍本大部分都是他亲自抄写,尤其是从白露书院中所收集的为多,李纳拿到书后几乎是欣喜若狂,眼中放出光来,迫不及待的翻看几页,神情专注,直到刘渊咳嗽几声,才缓过神儿来,知道打扰了刘渊休息,忙起身告辞道:“多谢王爷成全,此书明日在下定当奉还!”
刘渊笑道:“李先生进士出身,又博学多才,真是我大汉人才,只不过本王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说出来恐怕先生怪本王多事!”
李纳一愣,眼前的这位被誉为中原第一大才子的人,其实他原来是不甚认同的,自古文人相轻,这是必然的,他李纳也是一届进士,若论才学,自诩不在任何人之下,所以第一次见到刘渊时,他倒是有心比试一下,否则的话,也不会看到闭日剑时会首先发言了,但是刘渊最后还是折服了他,这次深夜出来借书其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儿。
不过刘渊真正折服他的是那种从容不迫的气质,尤其是脸上那淡然若定的微笑更是让这个当朝进士感到一丝敬仰,这种气质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的,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他想象不到这位比自己还要年轻的王爷会有什么样异常的经历。
李纳忙道:“王爷请讲!”
刘渊有心结交他,道:“本王今日与先生尚是初见,先生勿怪本王交浅言深,以先生之才若是编修国史,著说立说将会大成,但是若想封侯拜相,主持朝政,却恐怕力所不济!”刘渊看出他是个耿直之人,所以才会直言不讳。
李纳心中一热,没有想到这个初次见面的王爷就会和自己说这些话,点了点头道:“在下确实不善变通,有些事虽然心里非常明白,但是若要去做确是另外一回事了,看来真不是作官的材料,多谢王爷提点!”他脸上露出沮丧的神情,显然也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有心努力,却无意改变自己,这样的人当然不能容于俗世。
刘渊笑道:“先生不用如此沮丧,旧朝的巨匠大师几乎都是性格耿直如先生一般之人,只要先生能够潜心求道,未必日后就不会有人将先生与这些巨匠并列,其实无论作官,为民谋福,还是研究学问,为天下人谋福,只要先生有所志向,都未尝不是一生,宦海沉浮,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会稳操胜券,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相,只是好官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李纳露出思索的神情,显然刘渊这几句对他有所触动,却又似乎是洞开了一些什么东西,脸色渐渐恢复过来。
刘渊知道他已经有些想开,笑道:“若先生不嫌弃的话,本王见到父皇后,便为先生谋个大学士的职吧!”
李纳急忙起身,恭敬行礼道:“多谢王爷成全,学生感激不尽!”他自称学生,其实是已经认刘渊为师,这种提点也只有师生之间才会存在,刘渊倒也并没有介意,他只是实在不想看到这样的人才陷身于官场旋涡之中,最后埋没罢了。
第三十二章 鬼谷门人(上)
李纳走后,霍烈将将整个计划给刘渊讲了一遍。
目前掌握的动魂杀手组织的人共有七人,但是荆无计一直都在太子府中,所以无法下手,而刘渊也不想引起更大的震动,所以将他除去,那么只剩下了马俊、曹令忠、李惟岳、杨通幽、王思礼、安金藏六人,这六人都是杀手组织中的首脑人物,从得来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是直接受荆无计管辖,若想将他们一窝端掉的话,确实比较困难。
刘渊制定的计划是同时出手,其间不允许有稍微的差池,防止对方有更为厉害的联络方法,能够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反应,所以能够精确掌握这几人中秋之夜的行踪就成为了关键。
马俊经营珠宝生意,一般中秋夜都要到叔父户部侍郎马集处,所以霍烈早已经在马府安排好杀手,采用的是刘渊亲自制作的弩弓,这种弩弓比动魂所用的弩弓更加强劲,虽然马俊身边时常带着几个保镖,但是暗杀的目标却只是他一人,使用这种弩弓能够做到一击必杀,刘渊想起珠儿的惨死都是是这个马俊干的好事,特地要求三箭齐发,务必要做到震慑的效果,让动魂再也不敢使用那种威力强大的弩弓。
这六人中最难对付的李惟岳这个人,他虽然身无官职,但是却是太子的亲戚,与太子刘源的生母是表亲,而且每年中秋他都要随太子进宫,虽然见不到皇上,但是也能讨到几两赏钱,而且还能与一些达官贵人谈一些政事,要想在宫里刺杀他确实有些难度,最后刘渊还是决定将两名杀手带入宫中,使用的却是自己闲时研制的火药弹,这种火药弹虽然并不完善,但是炸死一个人还是绰绰有余。
京城中的六个首脑人物最为重要,但是各个州县的势力也要一次性地将他们全部连根拔起,不过由于深知他们的底细,这些倒并不困难,刘渊交由霍烈去办理,务必要给动魂一个致命的打击。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渊这才安然睡去。
次日清晨,杨英早早就来到了福王府,刘渊想起她不愿意让柳朝云知道烟雨楼的底细,便把她带了书房里,杨英一坐下便道:“霍烈已经将计划全都和我说了一遍,王爷的计划确实周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