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竹匠奇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坐在床上发了一阵呆。

“阿哥,怎么了。”洗漱好,回到房间的陈国顺看到陈国富还坐在那发呆,就关心问道。“哦,没事,昨晚睡太沉,没缓过神来,醒醒神。”陈国富又伸了个懒腰,就掀掉被子起身洗漱了。

傍晚,陈国富在陈汉生的教导下学着如何编箩筐底,可是陈汉生演示了很多遍,陈国富就是不明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此时他心中还在想着梦中的事,无论如何也集中不起来。在一天的劳作之后,梦中出现的那八个字在耳畔久久蕴绕不绝,“奇技淫巧~~~不务正业~~~~”

第二十六章 学艺

竹匠活儿是个精细活,讲究的是心灵手巧,但也是个耐心活儿,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动手来做到熟能生巧。祝城村作为临近几个乡村口中的竹匠之乡,在村里面竹匠技艺放面及其讲究,尤其是刚刚入行的男丁,村中的几个本家元老也会多多指导,指点。所以村中的村民们也特团结,一代代的竹匠们都是在老一辈的竹匠们的指点下成长起来的。

陈国富作为一个刚刚入行的毛头小子,村中的一些长辈们也很照顾,平时在劳作中,都教导他一些编筐握刀的技巧。而陈国富也是出了名的在村中学习好,人又乖巧,颇得村中一批老头们的喜爱,纷纷把自己多年来做竹器活儿的经验讲给他听,有说编筐的技巧,有说编篮子技巧的,也有说劈洗帚技巧的,还有说个锅盖上竹箍的等等,但是唯独没有陈国富所喜欢的竹器小玩意儿的编法。对于一些普通的技巧,陈汉生平时虽然指点过,但陈国富也还是仔细聆听,不敢有丝毫怠慢。

外村人对这竹匠活看的眼热,想让自己村里的年轻小伙们学习,而村中人对于村里的孩子们都是倾囊相授,可是对于偶尔有外村的人来学习的情况,村里人都是敝帚自珍,以农活不颇多为名不肯交授太多。所以这附近乡村虽然也有竹匠,但精通者确实不多。

在外村人看来,这祝城村人死脑经,在竹匠技艺上小气异常,但也是无可奈何。所以想要在祝城村里学到真材实料,很困难,但是哪怕是学到点皮毛,在生活中能用得着也是非常好的。祝城村的村民们在对外来拜师学艺这块上确实也是统一口径,尽量不让技艺过多外传,要来拜师学艺要征得村里的几位老竹匠的一致同意,而且只能是学习个把月。傅海比陈国富小两岁,早早的不读书了,是村长的一个远方侄儿,过了年,村长死缠烂打着几个老古董,才同意阿海来村里学艺,村长平时也忙,所以就安排了阿海跟着陈汉生学手艺。

所以每天到了傍晚,陈汉生就带着两个孩子编筐,他也不说不指导,就自顾自的编着筐,让两个孩子跟着在一边编,或者是打打下手,做好他规定做的部分,就可以回去睡觉了。陈国富在这方面也是认真学习,在编筐的时候也认真小心的编,学的很快。而傅海毕竟年龄比较小,还去不掉爱玩的本性,经常是编筐编着编着就开起了小差。在陈汉生不注意的时候拿段废篾抛给陈国富玩,吓着陈国富玩。陈国富当场也没去跟他玩,只是朝他他笑笑边算过去了。但还是在晚上送阿海回村长家的时候你叮嘱他好好学习,少开小差。

时间过得很快,阿海也来跟着陈汉生学了一个多月了,可是除了会编个半个竹筐之外,什么也没学到。在这个月中,每到晚上,平时不怎么来串门的陈汉生父亲也经常来看看了。看着自己的孙子陈国富编筐又是专心,编的是有模有样,往往暗自开心,不断的点头称赞。然而看到傅海这边耷拉个头,双手又是不利索,又是经常出错,心里暗自不爽,但是为了村长的面子,也不好当面指责。心中暗想自己家的一门手艺在这小子手上算是废了,以后传出去的话连自己老脸都没地方搁。可是一想这竹匠技艺不外传,也就不去提醒这傅海好好学了。

“阿富哥,你就别送了。我下次来做客还会来找你玩的。”傅海看看离村长家已经不远,就跟边上送他回来的陈国富道别道。这天晚上也是傅海学艺的一天。陈汉生也没多讲,就跟他说了一句多做少玩,就让陈国富送他回来了。陈汉生的话让本来就只学到了点三脚猫功夫,但仍未意识到自己学艺的真正目的的傅海一呆。想起自己的村长叔叔让他好好学的话,想再学过一次也是来不及了。所以这一路陈国富送傅海回家也是一路默默不语,跟往常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那活跃样子大相庭径。

“阿海,回家好好做,这东西熟能生巧,你一定能做好的。”陈国富理解傅海此时的心情,一边安慰道。“以后要是有什么不会做的可以拿来让我爸教你的,我爸这个人少说话,但是是个热心肠。”“真的嘛?阿富哥,师傅这人我感觉好冷,话也不说,我也不敢问,有些东西都做不来,那说定了,以后我不会做的东西还要来找你的,嘿嘿。”傅海又恢复了以往那一身孩子气,狡黠的跟陈国富说。

“对了,阿富哥,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傅海好像想起什么,转身就往村长家跑。而陈国富还一头雾水,对着这个变卦十分快,而且孩子气十足的小弟苦笑着摇摇头。没几分钟,傅海就手拿着一只编织粗糙的竹蜻蜓晃了晃递到了陈国富面前。“阿富哥,我明天走了,你忙的很,也就不要来送我了,这个小玩意儿送给你。”傅海把手中的竹蜻蜓递到了陈国富的手中。

陈国富在黑暗中也看不大清这东西是啥,见傅海递过来,也不推脱,伸手就接过,劝着傅海早点休息就自己转身回家了。

到了家门口,陈国富拿起手中的竹蜻蜓一看,吓了一大跳,这东西太眼熟了,这不正是他刚入行前一直想学这编的竹蜻蜓么?这种小玩意儿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正在陈国富拿着东西发呆之时,陈汉生也从里屋走了出来。“阿富,还不进来,我要闩门了。”“哦,来了,来了。”陈国富一听到父亲的声音,把竹蜻蜓一藏,就往自己的房间跑去。看着陈国富刚才还呆在门口,现在又是赶着跑到了房间里,陈汉生也不知道儿子这是闹哪出,摇了摇头,出来把闩门的门闩闩上,持着蜡烛就回到里屋去休息了。

第二十七章 名落孙山

这竹蜻蜓也算是一件珍贵的礼物,不知道是阿海自己编的还是去买的,要是买来送给我,那我,唉,不去想他了,这东西千万不能让父亲知道了。躺在床上思索着的陈国富拿着竹蜻蜓发傻,而一边的陈国顺早已入睡了。想了一阵子,陈国富就把竹蜻蜓藏在了枕头下面闭上眼睡觉了。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间,陈国富也跟着陈汉生学了小半年手艺了,陈汉生虽然平时也很少指点陈国富,都是自己在忙,但是陈国富凭借着多做,多看,多听,把陈汉生的编筐技巧学的差不多了。自己编出的箩筐也是有模有样,达到了一般的认可标准。按他爷爷说的,也算没给陈家丢脸了。其实按照外乡人在祝城学到的技艺看,陈国富所学的基本已经算是他们所学的全部了,其他细节东西要么就是靠他们常年累月的经验积累,要么就是祝城村村内的不外传技艺,比如说在编筐的时候的一些手法可以加快编筐速度而又不会影响这个箩筐的结实度。

陈国富在这些个方面多多少少也听着村里的一些叔叔伯伯们议论起过,但是每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擅长点,所以一旦议论道这方面,大家都是争个面赤耳红,谁也不服谁。村里竹匠技艺也分几个大流派,明里暗里的议论谁谁谁编的不好,谁谁谁编的太慢。陈国富在农作的时候也不敢插嘴,就长了个心眼,不论是谁说的,只要是好的点子,自己回家就拿来试试。

就这样,陈国富在空闲之余也编写篮子,劈写洗帚,尽管不是怎么好看,但是实用。渐渐的,陈国富越学越多,会的东西多了,当然也不是样样精通。其实也是平日里编的箩筐多了,所以最精通的也就是人们最常用的箩筐了。

陈汉生看着自己儿子学的很快,会的也很多,心中也是开心,不用担心自己的手艺穿不下去了,而老二还可以读书,为家里争口气,要是学业有成,那么以后在村里面也是大有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六年级大考临近,陈汉生也比较少的让陈国富去编筐了,让陈国富帮着弟弟陈国顺温习功课,争取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阿哥,你去睡吧,我再看会儿。”桌子边,点着一根蜡烛,陈国顺正拿着一本作业簿子,对着坐在自己边上帮忙辅导的陈国富说道。“没事,还早呢,你明天要大考国文,再陪着你看一会儿,你也不要紧张,今天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再看看,有点准备。”陈国富拿起国文书,又选了一篇古诗,让陈国顺背起来。

“爸,姆妈,阿哥,阿仙,我考试去了。”吃完早饭的陈国顺背着个打着补丁的布包,打了声招呼就匆匆的往学校赶去了。“走慢点,心态放稳,你一定考得出的。”黄茹收起碗筷,转身看着陈国顺出门,脸上不觉浮起一抹笑容,为着陈国顺能去参加六年级大考而自豪着。像整个祝城村的孩子,能坚持读书读到六年级去参加大考的屈指可数,而且据陈才佣说,陈国顺这孩子跟他哥陈国富一样,读书很用功,成绩很好。黄茹也估摸着陈国顺能考上乡里的初中,那样以后就能出人头地,至少比的上退役回来在村里任职的陈汉林了。

转眼间,日薄西山,陈国顺也欢快的跑回了家。“阿顺怎么样,考得还好吧?”陈国富看到弟弟回来也是急切的问道,一边正编筐的陈汉生也把目光转向了刚刚回来的陈国顺。“嗯,还好,今天出的题目我都会做。明天还要考算术,爸,阿哥,我先去看书去了,明天考完就等着下礼拜的通知吧。”“嗯,去吧,看仔细点,今天第一门考好了,明天一定也能考好的。”陈国富安慰着。陈国顺走向里屋后,陈汉生与陈国富父子把目光回转过来,相视一眼,会心一笑,又继续手中的活儿了。

一周过后,陈才佣拿着成绩单来到了陈汉生家,看他的表情也是一副惋惜,恰巧,陈国富兄弟不在,家里只有陈汉生一人,陈才佣把成绩单递给陈汉生。陈汉生拿着单子横看竖看愣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看着陈才佣的脸色,心中隐约也知道,就开口了。“才佣兄弟,我家阿顺是不是没考中啊?你说出来好了,没关系的。”“汉生大哥,这次大考,我们显圣庵的孩子一个都没考进乡里的初中,你们家阿顺考了班里的第三名,跟分数线差了五分。”说完,陈才佣也是叹了口气,脸色也不好看。

“呵呵,没事的,我们家阿顺那点本事,几斤几两,我知道的,我回头跟他说,他们三兄妹今天陪着你嫂子回娘家去了。”陈汉生脸色不变,看起来也不是很在意,反倒是劝起了陈才佣。陈才佣也是发个明白人,告了个罪就匆匆离开,继续去发成绩单去了。看到陈才佣一走,陈汉生脸色也是一阵难看,心中默默想着,这陈国顺那边该怎么个交代法,看着前几天儿子一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的样子,真不忍心去打击他。手中的活儿忽然的一慢,发现竟然有一根竹刺刺进了手指,放下手中的箩筐,看看自己那满是老茧,布满伤痕的一双老手,摇头叹道:“罢了,罢了,一家都是竹匠,都是竹匠啊。”

“什么?我,我,我没考上?”刚刚从外婆家回来的陈国顺拿着成绩单,一脸激动之色,眼中泪光闪烁,就要哭出来了。“哭哭哭,有什么好哭的,你哥不读书照样不是过的好好的么,明天开始跟着我学手艺。”陈汉生装着一脸严肃,用严厉的口气呵斥陈国顺。而一向温和的父亲今天竟然发起威来,一下也吓的陈国顺够呛,立马就收了眼泪,默默把成绩单给放好了。而一边的一家子看到陈汉生教训陈国顺,也不敢开口说话。最后,在陈国富劝说和陪同下,陈国顺回到房里,总算接受了这个既定的现实。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十八章 不速之客

在以后几天内,陈国顺虽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在大哥陈国富的安慰和劝解下,陈国顺也渐渐的融入了竹匠这一行。自此,陈汉生的两个儿子都踏入了祖传的这一行当。在陈汉生这一方面,他想让儿子读书出头的梦想也破灭了,经过深思后,他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也许是担心自己的小儿子想不开钻牛角,就细心教导起陈国顺,跟教导陈国富时那寡言少语的情景截然不同。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这份关心来分散陈国顺的注意力,让他能走出这段阴影。

陈国顺也乖巧,在学了短短两三个月就把基本的一些技巧和细节融会贯通,编出的箩筐也有模有样,至少能拿得出面了。看着陈国顺一天天的走出阴影,能专心学习竹匠活儿,不论是作为父亲的陈汉生还是作为哥哥的陈国富,都在心底里为他暗松了口气。

“什么?你们乡里竹器用量大,要我们乡派人去帮忙?”良泗乡长办公室内,一个穿着褪色的中山装,带着一副老花镜的五六十的老头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而良泗乡的乡长里低着头,双手背在后面,右手还拿着根竹烟管,正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不行,我们良泗乡虽然是平原地区,但是人口少,这次还派人去你们安竹县里帮忙,我们这地方上生产队的任务完不成。”“哎呀,姚老兄,你看这,我跟你也是老战友了,要是不是真的有困难,我也不会来找你呀。”那老头转过身,朝着乡长抱怨道。“尤其是最近两年响应上面的政策,好多生产大队对于生产工具的消耗量是比以前大的多了,尤其是竹器。”

“你们安竹县不是历来都是产竹大县嘛,这竹子能产,难道连几个像样点的竹匠都没有嘛?”姚姓乡长还是不肯松口,反倒反问起了老头。“这有是有,但是只有零星几个村有几个竹匠,而且山沟沟里,大家都把精力花在砍竹,贩竹上了,谁有空去折腾这些精细活呀,所以你看这。。。。。。”老头无奈的解释着,希望争取到良泗乡的援助。

“这个嘛,这样吧,我去下面村里看看,尽量帮你争取几个能工巧匠过来,但是你不许嫌少啊。”姚乡长经过一番思量,最后决定还是帮一下自己的这位老战友。“唉,好说,好说,有就好,有就好。”老头见姚乡长这边也没太为难,找了个台阶就下来了。

“姚乡长,你看这,我们村本来人就比别的村少,你要是再把我们村那些个毛头小子给派出去,我们村今年的任务就完不成啦。今年我们村可是要交好多粮食的乡长,你看?”陈村长听了乡长的要求,

“今年的任务这事,我做决定,给你们村放宽政策。多的就算了,但是你至少要给我拉个50个人左右,我这也不好驳了兄弟县的面子嘛。这件事嘛,就这么定了。你回头找几个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下个月就让他们出发。”姚乡长用不容拒绝的口气一口敲定了这事情。

“乡长,这,这,再过几个月就到年关了,你这,能不能过了年再说?”村长伸着手,憋着张苦瓜脸,对乡长这决定既是不敢否定,又是不想认同,毕竟村里人少,要是在年前把村里的毛头小子们派出去,这今年村里的过年气氛就跟往昔大相庭径了。“要不村长这样,你也知道我们村的难处,派人方面可以考虑,但是他们安竹县以后毛竹贩过来要第一个送到我们村,而且价格方面。。。。。。”村长也看出这乡长是给他下死命令,为了村里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还向乡长提起了条件。“只要人齐了,这个方面嘛,还是可以考虑的。那我这就去跟安竹县的老乡长说去。”其实姚乡长心里也没有底,要是村长以村里人员少,难完成任务为理由,他还真没办法。所以看见村长这边提条件,马上抓住杆子就往上爬,把这是定了。

一周后,乡长把安竹县那边的决定一说,然后就把这两个兄弟乡县之间的交换条件拍板了下来。在祝城村,村长也下达了死命令,村内所有15岁以上,20岁以下的男丁都要去安竹县帮忙,他自己带头,让他还未满14岁的儿子也去。为此,村里人才艰难的接受了村长的这一安排。而几个生产队的小队长由于被派出去的人员不均,稍微好点的在年底任务上能勉强过关,而差点的一小半劳动力都被派走了,年底任务都差好远,但是又不敢抱怨,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吞。但好在第二年,这毛竹的价格和质量都比以往好了,让村里大多数人的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当然这是后话暂时不叙。

此时已经是11月份,到了秋末的季节,陈国顺经过小半年来的学艺,在竹匠活方面也很快赶超上了自己的哥哥陈国富。而此次面对村长的命令,这陈汉生家就要忍痛割掉两员生力军了,好在村里给这两孩子每天斗补贴工分,才没有让本来就穷困的陈汉生家雪上加霜。

村口一些村里的老弱妇孺来送行都在叮嘱着自家小子在外面小心点,多争口气什么的。“姆妈,我们走了,村长说可能清明才能回来。”陈国富陈国顺兄弟两背上都背个竹箩筐,里面装着一些工具,两只手还各提着一只蛇皮袋,装了被褥和换洗衣服。“嗯,回去好好干,阿富管好你弟弟,你弟弟还小,不懂事的地方你要多看着点。阿顺,你要听哥哥的话,想家了就打村里的电话,知道嘛?”黄茹一脸的泪眼婆娑,身边跟着已经长大了点的陈国仙。“姆妈,知道的,你们回去吧,阿仙,在家要听姆妈的话,帮忙干些农活。”陈国富劝说黄茹,一边跟陈国顺将行李扔上来接他们的拖拉机。

第二十九章 远行

在一阵寒暄和告别之后,在两辆拖拉机的砰砰声中,祝城的孩子们,不,应该说是未来的希望背载着去想远方,去向了一个他们能经历风雨茁壮成长的人生驿站。而这个驿站对于陈国富陈国顺兄弟来说,或许是永生难忘。

重九镇是大运河畔的一个小镇,小镇上商旅往来,贸易繁荣,当然,这小镇繁荣的码头,才是重九镇称为这周边乡镇的中心的原因之一。“香烟咧,卖香烟咧~~~”“烧饼油条唉,快来看看唉,不好吃不过要钱类~~~”在嘈杂的叫卖声中,拖拉机载着祝城的四十来个毛头小子来到了临近的重九镇的码头边。此时在码头边已经有安竹县派来的人在等候这接待了,那个穿着褪色中山装的老头也在,背着个手,在码头上踱来踱去,看似一番焦急摸样。口中喃喃着还不来,还不来,轮船快要开了。

陈村长开着拖拉机,停到了码头边上,并喊了一句孩子们到了,就下了拖拉机,向着正踱着步的老头走去。“你好,邱秘书,这些是我们村和邻村的几个青年小伙子们。别看他们年轻,可都是能手,希望能为你们安竹县里帮点忙啊。”村长伸出手,跟老头握了握,然后不骄不馁的说道。“呵呵,小陈啊,这次真是谢谢你们祝城村了,我也了解,这周边的村也就你们祝城村的师傅名气最大。以后在毛竹这方面啊,我做主,卖给你们生产队啊,打九折。”叫做邱秘书的老头子也露出一副笑脸,和蔼可亲的跟村长握了握手。

“来,孩子们,来见过这位邱秘书。你们可以叫他邱爷爷,他是安竹县县委书记的秘书。这次邱爷爷来接你们去他们县,你们从上了船开始要听邱爷爷的命令知道么?”村长转过身,对着正在往下搬行李下车的那群孩子们喊道。

此时此刻,还是第一次来重九县的陈国富陈国顺兄弟拿着手中的行李,跳下地,看着这喧闹的码头边的集市,听着这叫卖声,露出一番好奇之色,身边大多数的孩子也还处在短时间的新鲜和好奇之中,对于村长的讲话,都还没反应过来。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看,轮船!”一群孩子都把目光从集市那边一下转移到了大运河之中。看着那静静停在码头边上的长达二十米的轮船,先前那份新鲜感全部被调动到了这里。看着码头边来来往往上船的人,有挑着担的,有拎着行李包裹上船的。

“快下来,轮船马上要开了~~”村长发现自己的话那帮孩子好像没注意到,面露尴尬之色,挥手招呼孩子们上船。当孩子们目光从轮船上慢慢的移动到码头上络绎不绝的行人时才看到了村长在朝他们挥手,于是一窝蜂的拎起自己的行李往码头上赶去。

“呵呵,这帮孩子太皮了,邱秘书以后要靠您多多管教了。”村长右脸一阵抽搐,心想这回祝城村这脸丢大了,这帮野孩子也太不争气了,于是向一边笑眯眯看着拖拉机方向的邱秘书告了声罪。

呜呜~~~~

半个小时后,在鸣笛声中,轮船载着这群孩子们开向了远方,而在岸边的村长朝着轮船使劲挥了挥手,心中默默为着这群孩子们祈祷着。

由于乘客人多,许多孩子都没位子,但是孩子们年纪都还小,一张椅子两个人挤挤也能坐下。放下行李,陈国富陈国顺兄弟跟几个同一个生产队的要好的哥们儿挤坐在了一块儿,对于第一次上这么大的轮船的新鲜感还是没有退却,于是就讨论了起来。

“孩子们,静一下,静一下。”邱秘书从船舱外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