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95淘金国度-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加利亚举国震动!
“兵锋直指索菲亚,以保加利亚的能力怕是不能坚持多久,胜利指日可待!“阿达纳平原平线的指挥部里,接到巴尔干战线进展神速的消息后,叶枫一边把手里的电报递给弗莱彻,一边淡淡道。
弗莱彻其实已经不需要再看电报了,协约国大军横扫千里,兵临索菲亚城外已经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这是欧战开始以来,首次出现了压倒性的大胜,而保加利亚做为德国人的帮凶,如果这一次能够一举摧毁保加利亚无异于斩断了德奥一条臂膀。大战结束的曙光已经降临。
“以保加利亚自身的能力他们肯定回天无力,不过可虑的是现在的索菲亚北城有十万德军主力,更重要的是在索菲亚以西,塞尔维亚,克罗地区等地都还有奥匈大军,特别是从希腊退回的那三十万德奥联军,现在都屯于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境内,而我们只有二十万大军深入保加利亚近千里。塞尔亚的二十来万塞希联军虽然困住了二十万自爱琴海北上的德奥联军,但自己也被牵制住了,若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德奥联军从马其顿,罗多彼山一带切入,我二十万北上大军就将与塞尔亚一带切断联系,反而陷入同盟军的包围圈内。”
“是啊,大军北上后,在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南部我们只留有少部分军队维持补给通道,只要从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派出哪怕十万军队,都能切断这条通道。将我北上大军包围起来,这有点像我们在塞尔亚之战中所使的战略,穿插包围。化被动主动,扭转战局,只是这样一来,被逆转的却是我们。”黄丛维也颇有些担心。
叶枫听了却不为所动,反而深有意味的笑道:“这样做当然很好,德奥方面也未尝没有这么做的打算,说不定他们对保加利亚的救援不太主动,就是想要反将一军,仿我们在塞尔亚的战略,反过来给我们致命一击。这么明显的漏洞我又怎会不防。”
叶枫一句话,让弗莱彻和黄丛维都愣了一下,防,怎么防。
“除非伊松佐河的意美联军取得重大突破,然后沿亚得里亚海东进或南下,威胁达马尔提亚地区、塞尔维亚甚至阿尔巴尼亚地区,否则,这里的德奥联军没有后背威胁,派出大军切断我们联系完全没有问题,就算不能把这里的大军都抽调一空,但来个二十万也足以切断通道,将我们包围在索菲亚平原,到时德奥大可以从罗马尼亚,波兰甚至从德奥本国内挤出十几二十万大军,加上索菲亚城内及以北的一些保加利亚近卫军,还有城北的十万德军,五六十万大军足以将我北上大军压得粉碎。”
弗莱彻颇有些担心,长官好似不像这么粗心大意的人,也不是听不进意见的人,为何却对这个问题无动于衷呢,早在决定先派大军北上时,他和黄丛维就提出必须留下足够兵力哪怕五万人保卫通道也好,但叶枫没有同意,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北上,只有斯科普里和佩特里奇有等重点地区留下了加起来还不到两万人的部队,实在危险。但现在叶枫居然说他早有防备,但没有看到这个长官有什么特殊安排啊,难道国内又有大军派来,从亚得里亚海登陆不成。
不可能啊。这样的事情,以他们两人的地位,叶枫也没有必要对他们隐瞒,新派大军到来,肯定也不会一点点,否则如何威胁亚得里亚海岸,若是大批军队,就算叶枫不主动告诉他们,他们也会知道的。问题是没有,他们可以肯定国内根本没有新派大军前来,而意美军队目前好像也不可能马上突破伊松佐河防线。
叶枫看到两人真是极为好奇,又透露出十足的担心,也不再卖关子了,微笑道:“你认为前天我发电召范。德维克,又从第三联队抽调了数十架飞机是做什么,你们难道认为这一次欧战,海军就只能充当陆空军的护航队和补给队么,要知道,除了补给舰和运兵船,远征舰队更多的是主力作战舰,现在他们也许已经到了亚得里亚海域了呢。”
“要打海战!”弗莱彻有些吃惊:“奥匈的海军一直被挤压在亚得里亚海,根本不敢出海,就算不打。未来只要奥匈地面部队一败,这支海军也只有投降的份,根本没有必要派我们的舰队去打这一仗吧!这一打起来,只怕损失也会有的。”
叶枫微笑着点头:“既是海战,也是登陆战,更是空战。不过最血腥的登陆战不归我们负责,而是十万意美联军负责。”
说完又严肃的道:“只要击败他们的海军,他们亚得里亚海岸大门彻底洞开,二十万美意联军登陆,你认为他们还敢将那边的军队抽调来解保加利亚的围吗,说不定到时他们自己还会嫌这里兵力太少。不安全呢,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海军虽然建成不易,但既然是军队就必然要打仗的,不能因为会有损伤就一味避战,这对于海军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这一仗还说不上是空战为主还是海战为主呢!”说到最后一句,叶枫似乎拿不太准。
弗莱彻这个时候突然想起前段时间突兀前来求见人潘兴特使,难道就是在那个时候,长官与潘兴特使达成了什么合作协议不成。难怪当天范。德维克就带走了一大半远征舰队主力,只是当时弗莱彻看到随行的有不少补给船,他还以为是要他们去给巴尔干或爱琴海的军队输送补给呢,没想到却是会合了一部分英法舰队去亚得里亚海。至于抽调的飞机,他也以为只是去巴尔干助战的。
毕竟他们虽然不时给叶枫参谋,实际上却只是第7集团军司令,仅仅负责土耳其战事。其他的包括海空军,包括其他战线他们都不能无权插手。
就在叶枫与弗莱彻等人解释时,在地中海中部,希腊南部克里特岛海域,从东地中海一支数量达到了七十余艘的舰队缓缓的转向北面,除了一队不到二十艘的战舰脱离大队驶向了意大利南部海岸,其中大半进入了属于中地中海的伊奥尼亚海,而伊奥尼亚海的北面就是亚得里亚海。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中部的一个大海湾。位于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之间,通过南端的奥特朗托海峡与爱奥尼亚海相通。
亚得里亚海呈西北…东南走向,形状狭长,长约800千米,宽95~225千米,面积13。2万平方千米。水域北浅、南深,平均水深240米,南部最大水深1324米。
亚得里亚海是沿岸国家间以及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在经济上、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港口有的里雅斯特、威尼斯(目前都在属伊佐河河战区,控制权在奥意间几易其手)、斯普利特、里耶卡(奥匈克罗地亚地区)、都拉斯(阿尔巴尼亚,现为奥匈控制)等。
亚得里亚海的西部意大利海岸平直,岛屿很少;但东部巴尔干半岛海岸沿海却有许多大小岛屿,多为椭圆形,点缀如珍珠沿大陆海岸平行排列。岛屿之间有曲折的海峡,形成无数水湾,使整个海岸线错综复杂。亚得里亚海的近岸水深与其毗邻的海岸地形有密切关系。只要是高峻多山的海岸。附近的海水便深;若为低矮多沙的海岸,附近的海水便浅。
一般说来,意大利沿岸的海水都浅。所以在这一面除亚得里亚海顶部的威尼斯一带有良港,其他良港多在巴尔干半岛一线。加上众多岛屿形成的大小水湾有效的为奥匈海军提供了掩护,除非主动出航,否则奥匈海军缩在这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意大利海军也不敢轻易杀到那里去。
从地理特点上讲,亚得里亚海本该属于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如果今天仍然处在冷兵器时代的话。可以说,只要把位于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之间、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的狭窄入口,除了沿岸国家,外人是很难进入上述海域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奥匈海军才会有如此把握龟缩在亚得里亚海沿岸,是目前同盟四国中海军保存最为完整的,当然这样一来,他们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若不是叶枫需要从这里牵制巴尔干半岛的德奥地面部队,协约国根本就不可能直接选择无视奥匈海军。
但假设毕竟只是假设。现实的情况是除非沿岸国家都处于同一阵营,否则封死狭窄入口就不可能实现,而现在正是如此,虽然整个东岸不管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还是扼守亚得里亚海口另一侧的阿尔巴尼亚都是奥匈控制的,但关键却是扼守西岸入口的意大利却是协约国成员,奥匈根本无力阻挡协约国军舰进入亚得里亚海。
当然,奥匈如此笃定的呆在己方海岸内,也不怕协约国舰队进来找他们麻烦,就是因为亚得里亚海区多为大陆架地貌,约有2/3的区域水深不超过200米,不适合大型舰队的展开,特别是对航空母舰的行动多有不便。不到万不得已,只是执行海上封锁任务,不会选择进入这一海区展开海战。这也是弗莱彻听到叶枫准备在这里打大海战时有些吃惊的原因之一。
而叶枫坚持要消灭奥匈海军,当然也是有把握的,首先虽然这里的水深不适合打大海战,不适应大型战舰,但相对来说,现在的战舰包括超级战列舰和航母都不能和数十年后相比,并不需要200米的水深,阿拉斯加的超级战列舰也不过三万多吨而己,哈城号同样只有三万吨,而这次叶枫要求范。德维克组织来打这一场海战的只有哈城号和埃德蒙顿号两艘大型战舰,且多半要充当威慑力量,毕竟航母就是一座大型的移动机场,并不需要靠近敌舰作战的,也许地此仗名为海战,决定胜负的却可能是空战,如果空战不顺,硬要海战,军舰对轰,那主战力量也是交给了苏厄德战列舰和英国战列巡洋舰不挠号为首的主战舰队。
当然这场战斗的障碍除了亚得里亚海的水域情况外,主要的就是奥匈海军虽然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但他们的实力却也不能小瞧,加上埃德蒙顿和哈城号这样的大型战舰在这里作战要小心一些,所以除这两艘大型战舰及苏厄德号和不挠号,出动的多是跟奥匈差不多吨位的战舰,如果空战不顺,要想大获全胜也并不轻松。
奥匈帝国的海军实际上并不算太弱,因为他们有无畏战列舰,那就是奥匈帝国第一级也是唯一的一级无畏型战列舰“奥匈君主”级! 也叫联合力量级!
虽是第一级(也就是最早一种类型)的无畏级战列舰,但同样是第一级,他在有些方面甚至还比英美德意的第一级无畏舰更强大。
说起来,一战时期,奥匈帝国的海军主力战舰是什么可能鲜有人知道。叶枫以前也不太清楚,毕竟历史上对于奥匈的海军描述并不多,奥匈的海军好像也没有打过太出彩的战斗。
来到这个时空,担任后勤装备部长时,叶枫自然对这些情况有了一些了解,也知道了奥匈海军实际上并不是弱小势力,只是国为他们的领海仅仅是亚得里亚海沿岸那一段,不算海洋大国,所以他们的海军战舰不如英法美德日等海洋大国出名。
实际上当知道奥匈帝国的奥匈君主级战列舰出来时,叶枫才知道原来他最开始在库克级舰上采用沿中轴线采用背负式炮台分列的方式历史上最早就出自于意大利但丁级战列舰,而作为意大利海军主要对手的奥匈同样采用这种方式,并且还有改进,显然比但丁级更为强大。
说起这级战舰的建造也是有一些故事的,1906年,当得知奥匈在欧洲的主要对头意大利要开工建造第一级无畏战列舰“但丁”级后,奥匈做出的回应就是,我们也建造无畏战列舰!
奥匈是个二元国家,奥地利皇帝同时也匈牙利国王,但匈牙利除外交,军事等对外事务,基本上大多数内政包括税收财政都有很大的自主权,想造吞金怪兽的无畏级战列舰,并非那么好办的。
1910年奥匈海军在未获议会批准拨款的情况下擅自先自筹经费开工建造两艘无畏舰,在建造中途因资金原因险遭废弃。
好在1911年奥匈帝国议会终于通过建造4艘无畏舰的预算,匈牙利那边的议会代表同意了为建造该级舰提供巨款,但作为贸易补偿,舰体部分是放在匈牙利境内的工厂建造(好家伙,一战前匈牙利的工业能力就已经能建造战列舰这样的大家伙了,不可小看),而火炮部分自然是由奥地利境内的老牌军火巨头“斯柯达”工厂提供了!
而且在这个时空叶枫也证明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据说“斯柯达”式305mm舰炮的威力和射程竟然要凌驾于英德意等列强的同类305mm舰炮之上居然是真的,当然比阿拉斯加的火炮威力也要强上一点,这一度让叶枫很是羡慕。好在也仅仅是这一种类型罢了,在其他方面,不管是英法美,还是奥匈,阿拉斯加与其对比,在军工能力特别是技术上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当然也可以由此看出“斯柯达”工厂的军工能力实在不简单,不过这个工厂历史上在一战后划归从奥地利分立出来的新兴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而二战时德国占领了捷克,也就直接控制了“斯柯达”工厂,为德国提供军火。此后再于奥地利方面没有多大联系了。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共四艘:联合力量号(是奥匈帝国皇帝佛兰茨·约瑟夫喜欢的座右铭)、特格霍夫(以利萨海战中奥匈帝国海军的指挥官命名)、 欧根亲王号、圣·伊斯特万(匈牙利开国君主的名字)。
该级舰标准排水量近20000吨,满载排水量近22000吨,航速不算快,才20节,但比那些前无畏战列舰的18节航速还是要快一些。主炮火力配置为四座三联装305mm“斯柯达”舰炮,布局采用前二后二背负式布局。
毫无疑问,这个布局是当时列强第一代战列舰中火炮布局最好的,最科学,能集中全部12门305mm主炮对一个目标进行射击,而在此之前其他列强国家因为在第一级战列舰上没采用被背负式布局,只能集中起8门305mm舰炮进行射击,虽然它们也可能是安装有10门或12门305mm舰炮,而美国的“南卡罗来纳”级(南卡罗莱纳号即现在阿拉斯加的河南号战列舰,还有一艘俄克拉荷马号则在环太平洋战争中被独立号航母编队击沉)作为美国第一级无畏战列舰,虽然也采用了背负式炮塔布局,但因为是双联装炮塔,仅8门305mm炮,火力还是不如“奥匈君主”级!
当然在这个时空,最先采用这个布局的却是阿拉斯加的库克级战列舰,严格说来,这个时空,人家只会说奥匈君主级是抄袭了阿拉斯加的舰炮布局方式,谁让他们1910年才开工呢,那个时候,阿拉斯加的库克级战列舰都已经出海了。正符合抄袭的时间,至于是否真正的抄袭,还是奥匈本来就打算如此设计就难说了。09年开工的意大利但丁级战列舰倒也是沿中轴线分布,可同样晚于库克级战舰。
在火力上比较,“奥匈君主”级大占优势,但关键问题是,该级舰采用平甲板船型,整体布局紧凑,舰体短小。舰桥设计也比较简单,体积太小,在射击指挥方面不太协调,也不利于司令人员进行指挥。
而且因为主要在地中海海域近海活动所以对适航性能要求也不高。另外他们最骄傲的火力方面其实也有一些问题,那就是因为主炮炮塔弹药提升通道的原因,弹药供给速度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炮配置的优势。该级舰在较短小的舰体上安装4座三联装主炮塔导致其重心升高。
而在防护上,装甲厚度还是不错的,中规中矩,但问题是水下防御部分不行,那是水线处防鱼雷的能力超低,可能是奥匈方面的设计者缺乏经验,实在设计的不咋的,后来在战争期间,吃了鱼雷的亏也就是非常正常的了!
该级舰的第四艘“圣。伊斯特万‘号就是在1918日6月30日年被意大利摩托鱼雷快艇使用鱼雷偷袭得手,最终翻沉的。意大利击沉这样一艘战舰的成本可真是低的要命。
四艘舰中,“联合力量”号(也就是奥匈君主号)1910年开工,1912年12月服役;“特格霍夫”号1910开工,1913年7月服役;“欧根亲王”号1912年开工,1915年11月服役;“圣·伊斯特万”号1912年开工,1914年7月服役。
一战期间,由于奥匈帝国出海口所在的亚得里亚海地理位置的限制,联合力量级呆在港口里无所作为。“圣·伊斯特万”号出航时被意大利海军鱼雷艇击沉后。其他三艘战列舰还安安静静的呆在亚德里亚海湾沿岸的港口内,这个时候,他们更不敢轻易出航了,此时在地中海活动的不只英法意战舰,还有让各国畏之如虎的阿拉斯加航母和超级战列舰这种大杀器。他们出航的保险系数太低了。呆在大型舰不太好施展的亚得里亚海域才能让他们安心。
如此一来,奥匈海军引以为威慑的奥匈君主级战列舰也就基本上等于成了废品,但他们不想出航是一回事,自己的近海岸总要保卫的,阿拉斯加海军已经带队杀上门来了,若他们还窝在港口内等死那就真的成了笑话了,还不如跟协约国海军拼个你死我活,总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最重要是,那就是在近海他们不怕飞机,沿海岸密布防空炮台和空军基地,他们知道在地中海,只有阿拉斯加人的哈城号一艘航母,虽然搭载的是比自由号和独立号上的舰载机更先进的飞机,但数量却还少一些,不到八十架。就算他们再厉害,也不可能抵完全压制防空炮台和数百架德奥飞机吧。
另外他们还有一艘不知道算不算杀手锏的航母,之所以连奥匈自己都不敢肯定算不算杀锏,并非是他们的这艘斯蒂芬大公号航母是个秘密武器,不为人所知,实际上奥匈有一艘航母,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没有底气,是因为这艘航母只能称为半吊子航母。
这艘斯蒂芬大公要航母是在海军元帅斯蒂芬大公坚持要求下于16年将一艘在建的近两万吨货轮改造的。该艘航母满载排水量17000吨,为典型地平原型航母。舰体最上方是长165米、宽近20米的全通式飞行甲板。舰桥位于飞行甲板右舷前部下方,舰体左舷有两个可收放的铰链式烟囱,机库、油舱以及弹药舱全部由这艘商船原来的煤库和货船改装,能容纳40架飞机。
这艘航母是典型的跟风作品,受到阿拉斯加航母在环太平洋战争中的优异表现,英美等列强加强加快了航母的研制速度,但始终无法迅速赶上阿拉斯加航母的水准,所以作为过渡作品的英国暴怒号和百眼巨人号,美国兰利号相继问世,而英美舰母问世后,作为对手的德奥两国自然也不敢轻视,德国也在日德兰海战后迅速通过了航母建造议案,当然同样是临时用在建的货轮或运煤船改装,不过德国人的要求严格,一心想超过英美的航母,导致进展缓慢,后来国内经济越发不景气,海军也被英国海军基本封死在波罗的海沿岸,一两艘半吊子航母很难改变大局,对于德国来说反倒不如潜艇有优势,所以这个项目开工不到半年最终就停下来了。
但德国的盟友奥匈倒是进展神速,开始改建仅比德国人晚几个月,但在去年底就改装完成,使得奥匈也因此成为了除阿英美之外,第四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也是同盟国中唯一一家拥有航母的。
不过奥匈仅仅自得了不过两月,大批阿拉斯加军队进入地中海,其中就有大批海军舰队,还有最新式的航母,这艘航母出现在东地中海后,奥匈自然多少有了资料,把自己的航母一对比,实在是难以让人提起底气。他们叫嚣他们的航母不比英美差,甚至比美国的兰利号还要更好一些,更大一些,但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认为他们的航母可与哈城号这种专用航母相提度论。只是双方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没有经过一次战斗,他们也无法衡量,所以对于这艘航母的存在,他们也拿不准到底算不算杀手锏。
9月17下午,当范。德维克浩浩荡荡带着以哈城号和埃德蒙顿号为首的远征舰队冲入亚得里亚海后,奥匈放任这支舰队在亚得里亚海连下拉斯托沃岛,丘尔科拉岛,茨雷斯岛,帕格岛等距海岸线较远的岛屿,这些岛屿上实际上驻军力量本就很弱,有些岛屿甚至不过数十人,除了拉斯托沃岛和帕格岛有奥匈的小型空军基地,在这次扫荡中被摧毁外,奥匈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多的实际损失,而奥匈海军则全部将主力云集到了斯普利特海岸一带,这是亚得里亚海东岸最好的港口,也是最大的港口,同样也是奥匈空防力量最强,海岸防卫最强的海域。
9月18日,在扫清亚得里亚海东岸外围岛屿后,协约国舰队开始缓缓的驶向斯普利特海域。
9月19日清晨,斯普利特海域。
斯普利特,是克罗地亚历史名城,第一大海港,疗养和游览胜地,坐落在亚得里亚海的达尔马提亚海岸中心,有罗马帝国时的皇宫和其他古迹多处,多教堂。公元7世纪建城,罗马时代名“阿斯帕拉托斯”,后改称“斯帕拉托”和“斯普利特”。
城市建筑以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夏宫为核心发展起来。戴克里先宫建于公元305年。占地3万平方米,宫墙高达17~21米,宽2米,宫殿正门6根大理石柱是远涉重洋从中东运至,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