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年老店是怎样炼成的-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劳苦一生的吉列在1931年永远地离开人世,但是全世界都认识了吉列公司,也记住了这位个性坚强的人。

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优秀经理人应该经受得住考验,能够率众摆脱困境,在企业的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
竞争催人奋进
生活中处处充满竞争,没有人能将自己完全排拆在竞争圈外,尽管他是如何痛恨如何回避,但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对竞争保持低调。回避竞争的人常说:“我不管别人怎么样”,但并不意味着别人不管他怎么样,只要存在就会被人拿去对比,如果一旦发现对比关系有某种失衡(一种心理评价),对手就会采取措施,回避者必须应战,否则出局。
市场经济更是充满竞争,每个企业都是通过竞争维持生存,即使是垄断企业,它也必须和自己过去的产品竞争,必须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竞争。市场上普遍同时存在多个企业,只要市场供过于求,这些企业就是相互竞争者,因为消费者可以从中任意挑选。市场中的企业越多,竞争越激烈,竞争方式不断演变,从基本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发展到广告竞争、品牌竞争……
经理人必须是适应竞争的人,这是他的职业需要。经理人的工作目标是使法人财产保值、增值,实现的途径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取利润。市场中有许许多多经营类似的企业,它们必须用相应的手段争夺顾客,否则会被其他企业挤出相对狭小的市场。企业的行为实际上是人的行为,经理人的行为又是所有人行为中最重要的,所以经理人应该用竞争精神引领企业发展。
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经理人,有的生性怯懦,有的性格随和,有的争强好胜。我们不用考虑生性怯懦的人是如何当上经理,他的身后一定有某些不易察觉的原因,但是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百年企业的优秀经理人都有一颗好胜的心。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他们工作执著狂热,他们总表现出旺盛的精力和超凡的能力,这都是因为他们追求卓越。实现卓越不只要超越一般对手,还要超越其他卓越的对手,更要超越自己。
百年企业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自我感觉良好。百年企业的成功毋庸质疑,它们都是令人尊敬的老字号,但长久的强盛容易让人不思进取,甚至幼稚地认为过去成功在将来也一定成功。如果纵容这种思想滋长,那这个百年企业也一定快要到头了。优秀经理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保持高度的竞争意识,时刻关注与自己最接近的对手,努力向更好的对手靠近,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百年企业正是因为遇上了这些热爱竞争的经理人,才得以持续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世界汽车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美国汽车业更是受到严重冲击。西欧和日本汽车制造商竞争能力日益增强,导致美国汽车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从1955年的72%降到1970年的36%。日本小汽车耗油量仅是美国汽车的1/3,售价也比美国汽车低1/4~1/3,日本汽车产量迅速跃居世界第一。
通用汽车大都是费油的昂贵大型车,20世纪70年代世界汽油短缺直接影响公司汽车销量。美国学者玛丽安·凯勒毫不客气地评价当时的通用汽车:“一旦某位管理职员升到通汽的最高管理层,他就能一直享受荣华富贵至死,他的思想很可能发生变化,逐渐地看不到公司的特点,慢慢形成对批评、疑虑的抵制心理……通汽并不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国外竞争对手,认为日本人纯粹是在石油危机时期撞上大运的机会主义者。”
1981年,罗杰·B·史密斯继任通汽公司董事长及总裁。罗杰认为日本汽车成功是因为它们有美国汽车缺乏的优势,值得美国汽车骄傲的资本正一点一点消失,现在是到了与日本汽车较量的时候。要与日本汽车竞争,首先要吸收日本汽车的优点,罗杰决定与日本人合作。但是这个决定受到高傲的公司高层甚至美国同行反对,罗杰只好在1982年秘密成立一个研究未来小型汽车可行性的委员会,并称这一计划为“土星计划”。在20世纪50年代的太空竞争中,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发射火箭取名“土星”,美国的太空计划是赶超苏联。现在通用汽车为这一计划取名“土星计划”,其用意就是要赶超日本。通用汽车初步投资50亿美元,在1985年成立专门生产土星汽车的公司,1990年12月推出第一批土星汽车,销量非常好,第一个月就销出641部,第二月增长到1520部,甚至出现脱销。土星计划获得成功,证明罗杰的观点完全正确,并增强了通用汽车的竞争力。

只有热爱竞争的经理人才能永不停歇,只有懂得竞争的经理人才能获得成功。百年企业在辉煌成绩的面前,容易丧失竞争意识,此刻,一个优秀经理人就成了公司重要的推动者。

长寿篇优秀经理人的三大特质(2)

信心令人激昂
对于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态度,不同态度决定不同的行为,最后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否有完成任务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目标的态度。
缺乏信心的人会选择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这种目标没有什么挑战性,难以激起为之奋斗的激情。没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企业非常不利,一是企业不需多大努力就可实现,这样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二是目标容易实现,令企业难以察觉问题;三是长期平稳地实现容易的目标,会弱化企业的竞争能力。
信心是人的一种精神支柱,能引领人以高昂的情绪向更远大的目标迈进。首先,信心让人充满希望,愿意追求更高的目标;其次,信心具有鼓舞作用,让人们克服困难更坚定地追求目标;最后,信心可以增加人们的成功信念,让人保持激昂的情绪追求目标。信心十足的经理人喜欢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念,克服困难、把握时机、果断行事。自信的经理人不达目的不罢休,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和公司有能力做到,并且不断鼓励自己和其他员工,情绪高涨地完成任务。
信心应该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能力。能力包括实际能力和可被激发的潜能,根据实际能力可以制定可行的目标,根据潜在能力可以制定通过努力能完成的目标。企业需要的是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企业潜能,还能在达到之后再次激励企业。所以经理人应该具有信心去超过他的能力,否则就是过分自信。太自信会引起自负、自大的不良心理,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可以做到别人都做不到的事,容易犯好高骛远的错误。如果不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很可能制定一些自不量力的目标,最后难以完成任务。
自信的经理人对百年企业非常重要,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百年企业的战略。不论是信心不足还是信心过度,都会将百年企业送向危险的两极。信心不足的经理人过于依赖百年企业的雄厚基业,迷信企业传统,认识过去有效的策略在将来也会适用,容易受到企业传统框架束缚,难以有什么创新之举。信心不足的经理人不但无法让企业出现突破性发展,而且最可怕的是无法处理突如其来的危机,在逆境中,这种经理人不是抛弃企业就是低调处理事务。过于自信的经理人对百年企业也是一样危害巨大,他们容易高估百年企业实力,对前景分析过于乐观,做出超出能力的决策。这些决策往往鼓舞企业投入巨资,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才发现目标无法实现,此时,企业不但遭受损失,还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后一种经理人对百年企业的危害更大一些,前者一般是让企业表现平庸,后者则可能是断送企业前程。

玫琳·凯·阿什是美国企业史上的传奇人物,是位大器晚成的女企业家。
玫琳曾在一家世界礼品公司做直销公司工作达11年之久,她工作的职责是一个国家销售经理所负的全部责任,但是却没有这个头衔,也没有可以帮她分担工作的助手。在遭到无数次拒绝之后,公司最后同意为她雇一名男助手。玫琳高兴地培养这个助手,希望能共同发展公司业务,但不到一年,公司就将这名助手提到了国家销售经理的位置,工资竟是玫琳的两倍。仅仅因为自己是名女性就不能进入公司高层,玫琳被这个所谓的男人世界激怒,毫不犹豫地交上辞呈,离开这家曾为之全心付出的公司。
玫琳决定成立一家“为妇女服务的公司”,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妇女树立信心。玫琳希望她的产品是对妇女有益并且是妇女愿意去推销的产品,于是准备创立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公司开业前一个月,她的丈夫突然去世,玫琳有些动摇,然而她的儿子放弃较高的薪水,主动要求帮她创建公司。玫琳的另一个儿子与女儿也相继在公司最需要人的时候加入公司,给了玫琳巨大支持,增加了玫琳创业的信心。在一次精心准备的展销会上,公司只卖出一元一毛钱的产品,玫琳深受打击,但是玫琳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将来,因为通过这件事她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玫琳最喜欢《积极思维的力量》里面的一句话——如果你认为能做,你就做得到;如果你认为你不能,你就做不到了。玫琳·凯公司的座右铭就是——你能行!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妇女,公司都会说“你能行”,并热心地与她分享成功经验,发挥她们自己的潜力。根据空气动力工程师和许多专家的理论,大黄蜂根本飞不起来,因为它的翅膀太软而身体太重,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黄蜂却飞得很好。公司将带钻石的大黄蜂别针作为象征最高荣誉的奖品,激励妇女充满自信地追求事业。
玫琳·凯公司是美国最具实力的化妆品公司,资产达到3亿多美元。在全球37个国家建立分公司,拥有超过75万名美容顾问。玫琳·凯公司被评为“全美100家最值得工作的公司”,也被列为最适合妇女工作的10家企业之一。玫琳·凯公司的成功在于,让妇女们充满自信,让妇女们取得成功。

坚强的经理人可以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热爱竞争的经理人可以推动企业发展,寻找任何可以利用的时机。而信心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特征,能在创业之初、危机之时、发展之际鼓舞经理人勇往直前。

长寿篇外国金典

失败探究:梅西尔——一位疯狂扩张的CEO
梅西尔曾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传媒集团威望迪的首席执行官。在职期间,梅西尔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并购,成为法国人心目中对抗美国娱乐文化的英雄。也正因如此,梅西尔被授予法国人的最高荣誉——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01年,法国《新观察》杂志把当年度最有实力人物的桂冠送给了梅西尔,使梅西尔的风头一度盖过了法国总统希拉克。但是,梅西尔带给威望迪的只是一时的辉煌。表面的繁荣过后,威望迪品尝到的便是梅西尔疯狂扩张所留下的苦果。
下面是梅西尔在威望迪集团的职业历程:
1994年:梅西尔担任法国CGE(法国通用水务公司)首席执行官;
1996年:梅西尔对CGE进行强有力的重组,建立了Cegetel集团来涵盖所有的远程通讯业务;
1997年:Cegetel和SNCF(法国国家铁路)建立了一个联合子公司:远程通讯发展公司;
1998年:集团改名为威望迪(Vivendi)。威望迪与Havas合并,并通过Havas得到CendantSoftware(娱乐和教育软件公司)和Anaya(西班牙第二大教育和多媒体出版商);
1999年:梅西尔出售了地产和建筑部;
2000年:通过梅西尔的努力,Canal+与西格拉姆(Seagram)成功合并,建立威望迪环球(VivendiUniversal)。Canal+公司为威望迪带来了遍及整个欧洲的1400万收费电视用户,而西格拉姆则给威望迪带来了环球电影公司和环球音乐集团;
2001年:在梅西尔带领下,威望迪收购了在线音乐服务提供商mp3com和出版公司HoughtonMufflin。另外,Echostar和威望迪环球建立战略联盟,为顾客提供新节目和互动电视服务;
2002年:威望迪出现大幅亏损,股价不断下跌,梅西尔被迫于7月份宣布辞去威望迪环球首席执行官职务。
梅西尔的初衷是想要快速实现CGE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而无疑并购是最便捷的一种方法。但是,过快地扩张并购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不好资产与负债的关系、快速扩张与资源整合的关系、传统业务与新增业务的关系和资本运作与经营业绩的关系,不仅不能推动公司业务的扩展,反而可能让企业陷入快速衰落的泥潭。盛极而衰的威望迪环球正是如此。
梅西尔没有能够使扩张速度和资源整合程度实现良性协调运转,是威望迪环球走向下坡的第一个原因。虽然威望迪环球并购的大部分都是传媒和信息企业,但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企业文化却是千差万别。要把数量如此众多、结构如此复杂的公司统一到一个发展战略里面,为实现一个目标而努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尽管梅西尔对收购的资产重新进行了组合,分成不同的部门来运转,但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似乎并不强。
另外,频繁的收购在快速扩充公司规模的同时,也给威望迪环球公司带来了高昂的短期债务。到2001年底,威望迪环球的负债为370亿欧元,大大高于威望迪环球保持信用评级所必须的100亿美元以内的限度。这使威望迪环球公司的股价不断下跌。在选择投资决策的时机和对象上,梅西尔也出现了重大失误,比如在收购美国电视网公司的行动中,梅西尔用200%的溢价进行收购,大大高于美国电视网公司当时的市值47亿美元;当2000年下半年传媒产业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开始收缩的时候,威望迪环球反而大口吃进传媒资产。
疯狂地四处兼并扩张为威望迪环球带来大量传媒产业,轻易完成主业经营的转型,但是威望迪的经营状况却日渐困窘。从2001年夏天开始,威望迪环球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到2001年底净债务达到371亿欧元。同时,威望迪环球公司的亏损额也一再攀升,2001年,威望迪环球亏损136亿欧元,2002年全年净亏损高达233亿欧元,创法国历史上公司年度亏损的最高纪录。紧接着,威望迪环球又被财务丑闻包围,美国和法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开始对威望迪环球进行调查。对于集团公司债务沉重、亏损巨大、丑闻缠身的种种困扰,梅西尔并没有有力的举措来应对。一时间,关于威望迪环球的负面新闻不断,威望迪环球的股价也应声下落。在这种四面危机的情况下,梅西尔迫于各方压力,于2002年7月黯然递交了辞呈。
梅西尔将一个具有149年历史的法国水资源公用事业公司转变成了全球第二大娱乐巨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梅西尔却没有使威望迪环球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最后结果是威望迪不得不出售和分割下属公司来应对巨额负债。从梅西尔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以维护公司利益、实现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惟一目标,而梅西尔由于个人的贪婪和对时尚的过分追求,使威望迪大肆扩张而不顾后果。
另外,作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还必须具备超凡的规划能力。职业经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大权,其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决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职业经理人在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规划,做到运筹帷幄。威望迪在扩张的过程中,没有对资源整合做出良好的规划,是梅西尔不可推卸的责任。具备超凡的规划能力,要求经理人的规划一是要具有超前性,能准确预见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到超前规划;二是规划要全面、严谨。即规划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互相矛盾,要相互协调,彼此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三是要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规则,形成独特的经营风格,领先于竞争对手。
成功有道:戈恩——复活濒危的日产汽车
卡洛斯·戈恩,1955年生于巴西,大学毕业后进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工作,在31岁时成为该公司负责南美地区业务的首席执行官。由于米其林公司是家族企业,所以戈恩没有机会晋升到最高职位,因此1996年,戈恩便来到了雷诺汽车公司。1999年,卡洛斯·戈恩就任日本日产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而这时的日产公司正濒临死亡的边缘。
从1991年起,“技术日产”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到1999年连续7年亏损,背负债务高达21000亿日元,市场份额由66%下降到不足5%,濒临破产,不得不接受雷诺重组,雷诺出资49亿美元,购得其368%股份,成为它的第一大股东,获得经营管理权。也就是这一年,曾任法国雷诺汽车公司集团执行副总裁的戈恩临危受命,出任日产公司首席运营官,带领公司员工制定出复兴计划,开始了挽救日产的一系列改革。
诊断日产优劣
一到东京,戈恩把日产汽车的情况做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出日产公司每况愈下的原因主要有五个:一是缺乏清晰的利润定位;二是跨功能、跨领域的运作能力不够;三是对客户的关注不足;四是日产缺乏紧迫感;第五是没有长期计划。而且日产公司管理混乱,下属工厂的生产能力超出销售能力100万辆,采购成本比雷诺公司高15%~25%,并且由于负债110多亿美元,公司现金短缺。
但是,戈恩也清楚地看到了日产复兴的坚实基础:日产在192个国家有运营的分支机构,有一个领先世界的汽车制造系统,以及在英国桑德兰的工厂连续3年(1997~1999年)被经济情报局(EIU)评为欧洲最有效率的工厂,而且在美国斯摩瑞纳的工厂也被2000年的《哈伯尔》报告评为美国最具生产力的工厂;日产和雷诺汽车公司建立的联盟给日产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地理区域,给产品和技术上带来互补;使发动机和传输系统等关键性技术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成为日产拥有高超技术和尽职尽责的公司员工。
实施复兴计划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戈恩充分发挥了“成本杀手”的威力,开始大刀阔斧地对日产进行改革。1999年10月18日,也就是戈恩上任后的第7个月,“日产公司复兴计划”全盘发表。计划准备在三年内裁员21万人,关闭五家工厂,卖掉非汽车制造部门,将13000多家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压缩为600家,将占尼桑汽车成本60%的采购成本降低20%。日产复兴计划的目标是使日产汽车公司重新走上持续盈利发展的道路。
在挥舞大棒的同时,戈恩也很注意倾听工人的意见。他一年内跑遍了日产所有工厂,倾听工人的意见,现场做出决策。上任后的第四个月,戈恩就来到位于北海道的日产公司试车场,亲自测试了25部日产汽车,其中一部的时速甚至超过200公里。而此前的日本高层员工,连方向盘都没摸过。现在的日产建立了信息信箱,各级领导都可以听到来自基层的意见。戈恩对留下来的员工非常慷慨,也成为惟一完全满足员工加薪要求的大公司总裁。为发挥员工积极性,戈恩除积极提拔年轻的人才之外,还多次暗示他的继任者将是日本人。
挑战日企弊端
日本的企业文化很特殊,其员工升迁的依据是“年功序列”,说白了就是“论资排辈”。“跳槽”,在日本是难以接受的,企业也不愿接收跳槽的人。一个人进一家公司,通常都会工作到退休。而戈恩当时的年龄仅46岁,在日本企业只相当于课长。如果不是“外国人”,以他这样的年龄,恐怕很难服众。戈恩的到任,使“能力主义”取代了日产公司原有的“论资排辈”,年轻人在公司受到重用。一位课长表现突出,戈恩让他一日内连升5级;只要能干,无论资历年限,立即提拔。戈恩和他的伙伴在到处裁员、压缩开支的同时,新产品研究的开发费用却增加了,技术方面也从未裁过人。
日本企业内部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严格的办事程序,严肃的上下级服从习性,复杂的决策程序,一旦决定,下级不得更改,即使错了也要错到底,这种结构非常像一个大金字塔。为贯彻复兴计划,戈恩当起了堂吉诃德,独自挑战日本企业弊端这个大风车。戈恩批评说,日产的组织僵化,已经坏死,他减少决策人数,建立信息信箱,提高了办事效率。
改革初见成效
3年过去,日产公司在戈恩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后,实现了转亏为盈,2001年的净销售额为62亿日元,比前一年增加18%,营业利润增加68%,创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水平。而且日产汽车公司在日本汽车市场所占份额也从27年来下跌最低点的174%,重新攀升到18%,排名居于本田之前、丰田之后,在2002年世界500强排名中,日产汽车公司以营业收入495552亿美元的成绩居于第58位。同时日产汽车公司在欧、美汽车市场的经营利润也有所提高。
日产的复兴成功离不开戈恩的个人作用,可以说是戈恩创造了“日产神话”。戈恩的身上不仅具有经理人的责任和智慧,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