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再说出来也就无所谓了,对中国一点坏处也没有,反而会为中国特战部队扬名,说中国人玩弄美苏于股掌之间,想必美苏两国自己都会否定,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事情已经做完,郭拙诚就跟乌代告别。

乌代自然很不舍,舍不得郭拙诚在这个时候离开,虽然偷袭伊朗边防部队的计划是郭拙诚做出来的,他深信郭拙诚做出来的计划无懈可击,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在他乌代的军事功劳簿上再记一笔,但郭拙诚在这里坐镇的话,他心里才有底,他才放心,遇到不可预计的事情发生时可以立即问计,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失败。

可是,郭拙诚的事情太忙了,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偷袭计划在这里坐等。

看到郭拙诚坚决要离开,乌代只好放其离开,同时安排自己的专机送郭拙诚去琼海岛。但郭拙诚却拒绝了:开玩笑,我现在的级别还只是一个地区的领导,人家一般的中央委员都没有资格坐专机,我却坐上去,虽然是别人送的,但官场最讲究的是资格,人家嘴里也许不说,但心里绝对会嘀咕我跋扈,说我不懂规矩。坐专机舒服几个小时的代价实在太大,完全不值得。

再说,做民航飞机头等舱一样不累,还很惬意。

当过特种兵的他哪里会在乎这几个小时的享受,是以在第一时间拒绝了乌代的好意。

回到京城,郭拙诚被虞罡秋副总理派车接进了大内。

在副总理办公室内,虞罡秋看到郭拙诚出现,挥手让陪同他进来的秘书出去,然后骂道:“你小子太大胆妄为了!你不知道这么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虽然嘴里骂着,但脸上的笑容却出卖了他:内心实在太满意了。

这次不但将苏联留在了阿富汗,还从苏联方面获得了不少好处,真可谓是一次破冰之旅,在苏联这块坚冰上开出了一个可以出入的口子,为今后打开了便捷之门。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性大国,不能关起门来,而应该走出去,就是敌对国家也应该交往。

郭拙诚布置的这次行动不但和苏共中央委员叶利钦、克格勃高官等人物建立了联系的渠道,相互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而且还从苏联购买到了优质的木材、铁矿石,另外还获得了大型船舶的制造技术、特种金属合金冶炼技术,可谓开门红。

要知道这可是在消灭了苏联特战部队、帮助抵抗组织歼灭了近万入侵阿富汗的苏联红军后获得的成果。可以说把苏联卖了还让苏联帮着我们数钱,就如把美国卖了,让美国帮我们数钱一样。

郭拙诚笑道:“失败了就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牺牲伊拉克的几个特种兵而已。反正美国和我们一直是相互提防,不在乎这次得罪他们。”

虞罡秋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最高首长对你这次行动很满意。他让你回去后写一个详细的报告给他,等他从外地回来后再看。他现在去龙江省去看看,看看中苏边境的经济情况。他对那里的经济发展很满意,想让我征询你的意见,把你调到龙江省主持政府方面的工作,怎么样?”

郭拙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不行,我认为我还不能胜任主持一省的工作。”

虞罡秋笑道:“你这话可言不由衷,我看你眼神里的意思不说主持一省的工作,就是主持更高位置的工作也可以。怎么一下就谦虚起来了?”

郭拙诚连忙说道:“虞副总理,你这是批评我啊。如果批评我好高骛远还可以,如果说我有野心,那可真是冤枉我。我真的认为我现在还不够资格担任一省的领导,还不足以带领一省的人民发家致富。”

虞罡秋今天似乎喜欢逗着郭拙诚玩,说道:“你的意思是你不过是资格不够,能力肯定行,对不对?野心,你难道没野心,现在谁不知道你郭拙诚的眼睛往上看?谁会认为你郭拙诚没有想法?”

郭拙诚背上冷汗直冒,说道:“虞副总理,您这话真的吓住我了,我现在可是兢兢业业在做事,在为党工作,我绝对没有想三想四。这一点,您应该会相信我吧?”

虞罡秋说道:“我相信你不相信你关系可不大,问题是要大家都相信你。我问你,难道你想上进不对吗?为什么表现得如此鬼鬼祟祟?这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啊,你之前在我面前可不是这么唯唯诺诺,而是理直气壮地要官要权,我们当时可是没有为难你,批评你吧?我们没有说过你要权要官不对吧?

只要你要官要权是为了国家服务,为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我们希望你要官,希望你要权,与其把官职和权位交给碌碌无为的人,交给那些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人,为什么不给你?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也有两句成语是赞扬有上进心的人的,一个叫毛遂自荐,一个叫当仁不让。”

第1186章 中央大佬的肺腑之言

虞罡秋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从政的时间并不长,可你好的方面没有学多少,倒是将明哲保身的圆滑学会了不少,这个可是不对!我作为个人,同时也代表组织批评你,我私下问你一句,你这么做有什么意思吗?你觉得这么做值得吗?

我倒是认为你这个年纪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你应该敢闯敢干。你我现在是私聊,说一句没有觉悟的话,现在有最高首长和我们这些老家伙在护着你,只要你不是有意的、存心的犯错,我们肯定会原谅你。实际上,你也知道,你现在做的好多事都是存在问题的,很多已经触犯了我们的纪律。仅仅你开办那么多公司,私下又与外国人或外国公司接触,与几个女孩子来往亲密,还喊外国导演来拍那种谈情说爱的电影,就足以用党纪来处分你。

一则你主要是为了国家,出发点是好的,我们可以理解,国家也需要你这么做。二则是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型阶段,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做才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既然我们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好的衡量规则,所以我们只能先看你的本心,看你的本意,只要本心好、本意好,做错了,做对了,我们都不反对你,我们愿意给你时间,愿意静观其变。

既然如此,你还顾忌这么多干什么。如果你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该上去就得上去,该下来就得下来,只要保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如何为国家多做事就行,而不是去当一个好好先生,当一个不敢当出头鸟的平庸者。

现在我们官场的好好先生太多了,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用不着你来凑数。其中这些好好先生里面有大多数人是热衷于官位的,热衷于升官发财的,只是在没有机会的时候,他们故意做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一旦机会来了,这些人可是敢拼命的,敢不顾法律、良知来实现自己目的的。

对于这种人,他们就是想要官、要权,我们也不能给,不能让他们得逞,把权力给了他们就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

郭拙诚知道这是虞罡秋的肺腑之言,估计他也只有面对自己这个妖孽的时候说这些无原则的话,但郭拙诚心里却还是不想出风头。当然,这是客气说法,其实郭拙诚是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琼海岛,虽然现在琼海岛的工作都已经走上了正轨,自己离开的话,褚绪基、文保衡他们两人谁来当这个一把手都能继续带着琼海岛前进,都能实现琼海岛的经济腾飞,但郭拙诚心里还是有的不放心,有点担心前世在琼海岛出现的事情在这一世呈现,而且他还担心褚绪基他们过于注重经济建设,把环保丢到一边,不注重军事方面的建设,不注重海军方面的建设。

琼海岛国防任务是非常重的,它肩负着整个南海的防卫支援,无论是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还是曾母暗沙等海域的海岛和洋面守卫都不是小事,需要琼海岛地方政府付出很多。

而且琼海岛即使国家的一块试验田,也是郭拙诚这一世的一块试验田,他要将前世那些好的经验,好的想法,成功的做法在这里施展出来,要让琼海岛不但在经济上领先,还要在制度上领先、技术上领先、科技创新上领先、文化也要领先。而且这种领先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要将琼海岛建成一个全世界的圣地,要吸引大量的游客、创业者、投资者、科技人才蜂拥而入。

一旦奥运会的举办权争取到手,郭拙诚自信除了他,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能办奥运会充分利用起来,没有一个人能利用奥运会将琼海岛真正地推出去,推向世界,让极大多数的人知道它,见识他的魅力。

所以,郭拙诚自认为他现在是不能离开琼海岛的,至少这五年不行。

龙江省是一个决定国家未来战略的要地,是收复清朝以来被沙皇割走土地的一个关键地点,龙江省发展了对苏联老百姓甚至基层官员的吸引力就会大增,就有利于中国进行操作,更好地利用其民心。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民心,以为这民心可有可无,根本不能左右什么,做什么事还不是当官特别是大官们的一句话,啥时候轮到老百姓说话有用了?

民心没有什么用只针对稳定的社会而言。在一个秩序稳定的社会里,当官的意识、政府的政策决定一切,老百姓处于只能被赶着走的地步。

可是,在动荡的时候,在外部势力影响大的时候,民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甚至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够推翻旧的社会秩序,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只不过这个新建立的秩序有可能比以前好,也有可能比以前更坏,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生活得更凄惨,更不安全。

郭拙诚的想法就是利用苏联解体而剧烈动荡的时候,苏联的统治轰然倒塌,整个国家都处于无序状态,民心的作用在这个时候显现,一旦中国在此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吸引了苏联边境地区的民心,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在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纷纷与前苏联反目为仇的时候要求归附中国,那时候就能水到渠成。即使到时候有人反对,甚至有人派出军警镇压,中国也可以以顺应民心的名义派出军队进行对抗,或者资助当地民众以及同情民众的军警与派来的军队进行对抗。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现在郭拙诚是双管齐下,或者说多手同时进行:其一,从现在开始努力结交苏联上层人物,特别是将来对俄罗斯有影响的大人物,从他们的政治利益、私人利益、仕途进展等方面进行帮助,争取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同时也落下一些把柄在中国手里,等边境发生动荡,有民众要求归附中国的时候,这些人即使不积极支持,也会保持缄默,顺其自然,至少可以防备他们坚决反对,并不顾一切派出强大军队进行镇压。

其二,在基层领导和军警中寻找那些不安分的人,从中培养亲中分子,给出好处收买他们。当然,现在这些行动都还不能开展,只有等到苏联将解体的时候,那时候军队没有人管,军费没有人支付,领导干部也没有工资收入,他们都不得不从中国进行走私养活自己的时候,那就是中国大展身手收买他们的时候。现在只需要培养他们对中国的好感,让他们向往中国、羡慕中国就行。

其三,就是在加快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同时,派出情报人员对边民进行鼓动,鼓吹龙江省是人间的天堂,老百姓是多么的富有,他们只需凭借自己的劳动就可以发家致富,不用担心国家收缴一切劳动所得、只能干巴巴地等待政府发下可怜兮兮的口粮,甚至连口粮都不足以果腹。让他们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想当中国人、想成为中国人的想法。

实际上,成为对方国家的公民在边境地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两个国家为了吸引对方的老百姓投靠,对“叛逃”到自己一方的人都是支持、鼓励的,在困难时期中国曾经出现过几万人同时逃进苏联成为苏联公民的事情,只是等改革开放后中国才严防苏联人过来,也拒绝接受苏联人成为中国公民。让那些曾经庆幸成了苏联公民的人后悔不已。

其四,就是收买和鼓励苏联国内那些不安份的年轻人,甚至是混混们,这些人不安于困在土地上或工厂里,喜欢四处游荡,他们往往喜欢尝试新事物,穿时髦的衣服,吃时髦的食物,唱时髦的歌曲,做时髦的行动,很容易成为年轻人学习的偶像,而且他们是传播谣言的最好舆论工具,他们私下里传播的言论往往比官方的舆论更有效,更有人相信。

这些人根本不需要刻意地拉拢和收买,只要能给几件时髦的衣服,几个时髦的物件,什么微型录放机、彩色自行车、深色眼镜、牛仔裤、罐装啤酒,甚至明星卡片、活动圆珠笔等等这些东西都能让他们心动,能让他们在同龄人中炫耀,就足以让他们为中国免费宣传。

按前世的话就是对苏联远东地区进行“和平演变”,为他们播下叛逆苏联的种子。

郭拙诚相信只要动手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这些,关键时刻这些行动就能起到超出人们想象的作用。播下的种子就会慢慢发芽、生长,最后结出肥硕的果子。

可以说,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是非常必要的。中央领导显然也明白了这一点,也开始对苏联有全新的想法,所以希望将郭拙诚调到龙江省去,因而不顾以前许诺的让郭拙诚在琼海岛长期干下去的承诺,想尽快就郭拙诚调走。

也正因为他们也看到琼海岛的重要,一时间也犹豫了,想听听郭拙诚本人的意见。

第1187章 先提拔他

这时,虞罡秋副总理依然在劝说:“最高首长和我们这些人都不希望你磨掉太多的棱角,不要失去你心头的一腔热血……只要你走得正行得直,你还是保持你的本性为好。只要你将‘为人民服务’时刻放在心头,时刻想着你的一切都是人民、是组织、是党给你的,是希望你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时刻鞭策自己认真工作,你就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你就能做出更多的成绩。”

郭拙诚摇头道:“我不是不想升官,只是现在我认为琼海岛更需要我。虽然现在琼海岛的经济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它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基层的组织建设、公共安全建设、国防支援系统、知识产品保护体系、环保控制流程、旅游运转系统等等都还才开始,有的甚至还没有启动,社情民意还没有建立上传下达的通道,还依赖以前的官员调研和舆论选择性宣传。

另外奥运会的筹备、举办也需要我来主持,其他人因为不熟悉这种国际性大型运动会的组织流程而不知道如何下手,更不知道如何通过这次盛会来为琼海岛服务,为中国服务,除了一个为国争光,恐怕就想不到它的其他好处了,更别说靠它来赚大钱。”

虞罡秋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见是暂时不能调离琼海岛?”

郭拙诚说道:“是的。至少再给我三年时间。”

虞罡秋问道:“如果我们想调郭知言同志去龙江省担任省长,你认为合适吗?”

郭拙诚心里一喜,抬头看了虞罡秋一眼,笑着说道:“您这话就有点奇怪了,你们是领导,你们说谁就是谁,我一个小兵,当然是拥护上级的决定。”

父亲能够在仕途上前进一步真是再好也没有了,这不但能满足父亲的心愿,能发挥他的能力,更主要的是郭拙诚自己将多了一道坚实的支撑,将来能给自己仕途更多的帮助,虽然父子俩组合起来还不能说是一棵参天大树,也不能与某些大佬相抗衡,但对付一般的省部级官员则是小菜一碟。

就是大佬也不敢小看他们,在做危及郭家利益的事情时,得好好思考自己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应付郭家父子的反扑。更何况现在还有最高首长等人做郭家的后盾,其影响力绝对不能低估。

虞罡秋笑道:“你倒是不避嫌。我现在代表组织征求你的意见,你就说一说你的看法。”

郭拙诚说道:“虽然他是我父亲,但我得说我父亲足以胜任主导一个省的工作,因为他有新思想,新想法,对新生事物了解得多,敢于尝试不保守,符合中央改革开放的要求。同时他又是从基层干起的,对基层的情况很熟悉,改革的时候不会急于求成,而是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一步步推进。

现在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基调已经确立,用不着太多的摸索,只要坚持下来,做好一些老同志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成为改革开放的助力而不是阻力,龙江省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我父亲在滇南新技术开发区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学到了不少现代化管理知识,尤其对大型现代化企业有办法,特别是适合龙江省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龙江省的经济包袱。”

虞罡秋点头说道:“我们就是考虑到龙江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那里的工厂大工人多,都是与动力有关的大型机械设备,以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为代表的‘三大动力’企业比其他地方的企业大得多,就算在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将它们搬迁走,不是我们不想搬迁,也不是我们自信得能抵住苏军的大规模进攻,实在是因为工厂规模太大,搬迁过程肯定损失巨大,而且还耽误了各地的产品需求,根本不能停工。

可是,就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一直没有多少变化,基本上生产的都以前苏联转让给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而且质量还没有苏联生产的好。以前的时候我国因为缺少这些产品,全国各地都是空白,他们生产多少各地就能接收多少,即使质量差一点,也供不应求。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地企业的兴起,特别是技术的进步,其他地方生产的产品无论是质量、性能还是成本都占优势,龙江省的产品没有了竞争力,开始出现滞销,特别是南方省份几乎不再采购这里的产品,企业的效益自然一步步下滑。

虽然这些大型企业也采取了自救,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跟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购买他们的技术,但成效并不大,生产的产品与南方企业相比依然没有优势。尤其是南方类似的企业他们几乎都是新建的企业,都是轻装上阵,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推销模式都比这些企业灵活得多。就是质量相同,价格相差不大,客户还是愿意采购南方企业的,对这些大型企业的产品不屑一顾。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的产品价格降不下来,包袱太重,里面的工人太多,特别是退休工人成了这些企业的沉重负担,企业三分之二的利润都要花在人工工资上,花在工人待遇上。用到生产、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上的资金自然就少了,更加无法与南方的企业进行竞争,以此进入了一个怪圈,导致这里的企业一天天窘迫,企业一天天萎缩,越发就没有资金开发新产品了,获得的利润就更好了。

他们这些大型企业之所以有这么多工人,除了历史原因外,解放前这里就是重工业基地,这里就汇集了大量的工人。解放后,我们国家更加注重这个与苏联联系的桥头堡,加上当时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工厂的工人越多说明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也导致了工厂大量招收工人进厂,加上当时效益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担心没有人买,所以工人越来越多,相关配套的学校、家属工厂、商店、医院、食堂等等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都是企业的负担。”

对于这些情况,郭拙诚自然是清楚的,前世的时候他当县长、当市长不就是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国企的脱困上吗?虽然真正脱困的国企没有几家,有的破产,有的被收购,有的被兼并,有的被分化,有的要死不活地留着一口气……

当然也有焕发第二春重新生机勃勃的,但这种企业不多,很多时候关键在企业领导,企业领导有想法、有魄力,找到了合适的产品,这种企业才能起死回生。

现在听了虞罡秋的话,郭拙诚心里在快速地想着办法,快速地思考对策。他可不想父亲高升到龙江省后不但没有创造辉煌反而走麦城,那还不如不去。当然,即使他在龙江省走麦城,按照现在官员只升不降的惯例,父亲是不可能被降职甚至撤职的,最多是被平调到一个空闲的部门,但这对父亲是一个打击,对郭拙诚也是一个打击。

如果能把龙江省的国企改革好了,成了几个重工业省份的标杆,那就是一份厚厚的成绩表,是一个大大的政绩,将来父子都会被人视为经济专家,是专家型领导,有利于下一步在仕途上的腾飞。

可谓风险大收益也大,这是相辅相成的,在最高首长等人的火眼金睛下很难投机取巧,除非你不想进步。

郭拙诚知道自己的父亲和自己一样,都是没有根的浮萍,是真正的草根出身,没有过硬的政绩是很难晋升的。不像有的人父辈、爷辈或者亲戚是中央大佬,不用功劳和政绩仅凭出身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会高歌猛进。

虞罡秋继续说道:“现在这些企业的情况还不是很严重,很多企业领导包括我们的政府官员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以为捱过一段时间就会好。可是,我们中央领导却看到危机,看到了不妙,必须尽快加以调整,必须尽快对企业进行改革。迟了就晚了,我们就会走苏联的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