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高权重-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玉祥手下吃惊地问道:“难道郑州也会这么快落入红军之手?它的前面可有驻马店给挡着,那么有我们布下的重兵,有我们多年修建的坚固工事。”

冯玉祥冷笑道:“在红军面前这些重兵有用吗?那些工事当年都是为了对付北伐军,由北洋军阀修建的,质量好坏不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整修,即使现在已经开始抢修了,也无法挡住红军的重炮……我真是不知道红军哪里来的这么多重炮,他们打出的炮弹该有多少吨啊,就如不要钱似的砸下来。难道他们不要人运过来吗?”

冯玉祥手下低声问道:“会不会真的由苏联送给他们的?”

冯玉祥摇头道:“不可能!不说苏联不会这么大方,就是他们真的愿意送,路隔万里怎么运输?难道是飞?就算用飞机,那得多少架飞机,修建多少机场?”

……

郭拙诚可没有心思想那些事情,现在的他正在和刚刚到来的孙兴国商量奇袭徐州的事情。其目的就是冯玉祥所猜想的——切断阎锡山、张学良逃往老巢的道路,逼迫南京政府的军队早日投降。

本来郭拙诚想让宋军率领他的特战队在合肥战役结束后,星夜兼程秘密前往徐州。但这么做的话很容易会受到守军的阻击,而且小小的特战队可以偷袭、可以搞破坏,但让他们夺取一个城市并牢牢守住它就有点困难了,毕竟特战队的人数太少,面对敌人的拼死进攻,他们挡不了多久的时间。

这么做的话完全是大材小用,或者说大材乱用。

孙兴国则告诉郭拙诚,他们已经在四川达州地区用C…47双发中型运输机训练了一个伞兵加强团,人数有两千余人,足以完成相当烈度的战斗,他建议用这支伞兵来完成这次任务。

C…47双发中型运输机自然是郭拙诚从1993年那个时空运来的,是玛德莱娜公主利用IIC公司下面一家公司从美国采购来的。这种运输机是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一种双发动机活塞式军用运输机,因为有较好的飞行性能,历史上被装备于美国陆军航空队,成为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军用运输机,主要用于空运物资和兵员,也可空投伞兵。

这种飞机于1935年12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40年开始装备部队,因为性能好、稳定可靠等优势,这种飞机和多个改进型号一共生产了一万二千多架,是数量最多的运输机。

不但在美国有不少的库存,就是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苏联、智利、阿根廷等国家都有不少这类飞机的存在。一方面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用来支援盟国包括苏联来打击德国法西斯军队,一方面是二战结束后拥有太多库存的美国将它们卖钱,卖给了一些与美国关系不错的国家。

而英国、法国除了有这些库存的飞机、飞机零部件,他们还有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赠送的生产线。所以IIC公司前去购买的时候,那些国家和公司就争先恐后地将这些卖给了IIC公司,然后被IIC公司一股脑地运到了中国或者运到了郭拙诚自己的领导夜明珠岛。

中国也紧急将几条生产线安装起来,开始大量生产这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飞机,同时仿照美国在二战时的做法,将其改进成电子信号侦察机、轰炸机、民航运输机、海空搜救机、反潜机……而这些改进机型都有样本可以借鉴,只需要中国航空界顺着这些思路对这些飞机做更多的改进就行,将几十年来更先进的航空技术和材料技术加进来,以进一步增加该飞机的性能。

第1545章 切断后路

可以说经过中国航空界改进了C…47运输机很多只具有了原来飞机的外形,其内部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其性能更比原来好了好多好多。

不仅是C…47双发中型运输机如此,其他飞机、军舰、武器装备也如此,就是伞兵的伞包、携带的粮食、服装、武器等等,都不同于二战事情的伞兵,更接近现代化的伞兵。

现在郭拙诚这里已经先于美国本身四年装备了C…47双发中型运输机,而且其技术更成熟,性能更稳定,如果现在就与美国伞兵对阵的话,中国伞兵绝对可以秒杀对方。

虽然中国伞兵的跳伞技术还不是很高,相互之间的配合还比较生疏,但孙兴国认为他们足以应付夺取徐州的任务。因为这些伞兵中有很多可是红军战士,他们在加入伞兵之前就拥有强大的个人战斗力,拥有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在空中滑翔降落的时候也许他们不能做什么,一旦下地割断了降落绳,一旦成了自由的陆地战士,他们立马就会变成一头头猛虎,会自动带领其他没有经过战斗的士兵成为钢铁战士。

当然,孙兴国之所以求战,不是想立战功。战功对他而言已经无所谓了,他立的战功实在太多,可以说除了郭拙诚,就他的战功最多了。他的目的就是让伞兵具有实战经验,要迎接将来更加严苛的战斗,要面对除了日本以外还有美国、苏联、德国的军队,必须用实战来锤炼他们。

现在这些伞兵的训练都是按书本资料进行的,成绩的提高开始很快,但越到后来进步越慢,只有让他们到战场去试,让他们去徐州跟敌人打一打才好。这样的话既可以锻炼部队,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又可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有利于将来伞兵的组建。

彭华鼎心里不是很愿意伞兵现在就投入战斗,就如他不想让空军、坦克部队投入战斗一样,他希望无论是空军还是装甲部队都用在抗日战场上,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训练加训练。等到抗日战争一爆发,这些威武的部队就能在第一时间内给日本鬼子一个下马威。

但想到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想到如果部队不进行实战的话,将来在抗日战场上未必就能发挥战斗力。特别是伞兵,这种特殊的新兵种,就是在1993年的时空里,中国也没有它的实战经验,中国也一直没有动用过伞兵,两个时空的作战经验均为零,不如现在让他们试试,为两个时空积累实战经验。

于是,郭拙诚同意了。同时还命令孙兴国派一部分特战队员参加这次伞兵投降行动,跟伞兵一起进行战斗。

动用伞兵的请示经重庆批准后,孙兴国又乘小型战斗机返回到了四川达州,开始负责指挥这次伞兵偷袭徐州的行动。

就在郭拙诚这里准备派兵切断阎锡山、张学良北逃的道路时,林总和粟裕他们率领的第一军和中央苏区守备部队已经兵临南京城下,对南京进行了三面合围,只留下了北逃的道路。

虽然红军大部队还没有来,来的只是先头部队,但其架势已经足够吓人,南京守军根本就不敢有什么大动作,都比泥鳅还快地给溜进南京城里了。

他们也知道仅仅是靠南京的城防是难以阻挡红军进攻的,否则的话赣州就不会那么快丢失,重庆也不会那么快易手,信阳和合肥也那么快就全军覆没,但有城防总比没有城防好,安全系数肯定要大得多。

但是,他们躲在城里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只不过他们是阎锡山、张学良的亲信,是铁了心要捍卫他们这两个主子的,更何况现在阎锡山和张学良是全中国权势最大的官员,自己现在可以说是国家的重臣,这护驾从龙的功劳不要也得要。

红军也没有立即发动进攻,他们只是对南京城里的守军保持警戒,而在城外大修工事,大建炮兵阵地,同时向城里发射了几发炮弹,但弹头里没有装杀人的弹片和炸药,而是装的宣传单,宣传单的标题是《告南京城里军民书》。

其内容是如实地述说外围的情况,述说着红军这段时间以来的战绩,夸赞着傅作义将军、冯玉祥将军的善举,请城里的军民认清形势不要做无谓之争,拼死反抗的结果不但徒劳无功,还会让自己失去宝贵的生命,留下不好的骂名。

宣传单还敦促阎锡山、张学良尽快做出决断,劝他们顺应民心,尽可能为中华民族多保持一点元气,希望他们能以傅作义、冯玉祥将军为榜样,放下过去的成见,一同为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明面上的宣传单,远在重庆的毛泽东亲自给阎锡山、张学良发了电报,电报里毛泽东没有以胜利者自居,也没有强调目前红军的强大,而是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述说了阎锡山为推翻清朝政府所做的贡献,肯定了阎锡山在山西为普通老百姓所做的实事,肯定了山西省的建设成就,希望阎锡山将军能在今后的新中国建设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而对于张学良,毛泽东虽然指出他未放一枪就丢弃了东北,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这是他根本无法抹杀也无法清除的人生污点。不过,毛泽东在电报里却赞扬了张学良在1928年12月29日不顾日本鬼子的阻拦,不顾个人和家族的危险毅然放弃独立,毅然宣布东北实行易帜,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实现了祖国的统一。

毛泽东在电报里希望张学良将军这次再一次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广大人民、全国的老百姓站一起,将来带领部队杀回东北,打败日本鬼子,不但可以报父亲被日本鬼子炸死之仇,而且还可以洗刷丢弃东北之耻,还因为打败日本鬼子而成为民族英雄,那样的话张作霖大帅在九泉之下也会放心了。

显然,在这封电报里毛泽东给阎锡山、张学良的前途做了安排:首先不会因此成为阶下囚,他们一样会在新政府里担任官职,只不过阎锡山将退出军界,将会负责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而张学良将军继续统兵。

两人拿着这份电报坐在办公室里相对无语。张学良心里倒是比阎锡山好受一些,毕竟他年轻,对权力的野心也不是很大,他过去能放弃东北王委身于蒋芥石的麾下时就经过了锻炼,让他再次降低一些身份倒是没什么。

虽然他现在是副总统,又是名义上的全国总司令,实际上他们所控制的地盘实在太小,也就几个省而已,与之前的东北四省差不了多少。而他这个总元帅更是徒有虚名,能够真正指挥的依然是东北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根本不听他的指挥,他对西北军下的命令必须得到冯玉祥的认可后才可能执行。

而阎锡山的晋军更是指挥不了,他们以御林军自居,自认是阎锡山总统的亲信,对张学良的命令连阳奉阴违都做不到,而且阎锡山不但默认这件事,还把自己的手伸到东北军里,东北军还不能明的反对,谁叫人家是总统呢。

所以现在他对放弃副总统、全国总司令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可是阎锡山就不同了,他一生都在选择在观望,这次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坐上了总统宝座,好不容易享受了无上荣光,好不容易成了中国头一人,就如过去的皇帝一般,哪里愿意就此放弃呢?如果真要向红军投诚,放弃总统的宝座,还不如当时不出山,还不如继续在山西当自己的土皇帝,周旋在各大势力之间吃香的喝辣的,又安全又省心多好?自己如果不联合张学良、冯玉祥进攻蒋芥石,也许蒋芥石和红军还在鏖战,自己还在山西逍遥呢。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后悔药可吃,阎锡山就是悔青了肠子也没有办法让时间倒流:“怎么办呢?”

两人坐在办公室几乎都没有怎么说话,就这么沉默地坐着。直到一个小时之后,不断有人前来汇报工作,他们才不得不中断这种没有效果的静坐,两人不得不去应付那些令人烦恼又注定没有解决办法的军政大事。

这一忙就到了深夜。

张学良很痛苦地伸了一个懒腰,揉了揉疲惫的眼睛,在参谋人员的劝说下准备回自己的官邸休息、睡觉。

刚刚坐上汽车,汽车还没有启动,留守在作战室里一名高级参谋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张学良心里一动,连忙命令司机停车。他没有让这名高级参谋汇报,也没有接他手里的电报纸,而是直接说道:“上车吧!”

等那名高级参谋上车了,张学良才说道:“反正天都塌下来了,还有什么值得你惊慌失措的?……是不是北面出现了情况?”

虽然他强作镇定,但他说出的话依然干涩无比。

第1546章 总统通电下野

高级参谋颤抖着说道:“司令英明,徐州外围出现了装备精良的红军!”

张学良虽然对北面有可能出现红军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远在六百里之外的徐州有了红军,在他想来红军对南京围三缺一的目的就是让守军从北面逃跑,然后红军在追击中歼灭守军,并派一部分部队在前面拦截。但这个前面在张学良心里也就几十公里的距离而已,怎么可能跑到徐州去了?如果是包围网的话,这网也太大了吧?

他脱口问道:“他们是怎么过去的,从信阳、合肥到徐州都是几百里路程,沿途的部队都没有发现?”

高级参谋回答道:“他们根本就不是走路过去的,他们是从天上乘飞机过去的。您看看这电报……”

张学良大惊,问道:“红军……红军也有飞机,有运送大部队的运输机?”

张学良的见识可比一般军官的高得多,他一眼就看出能运送部队的飞机绝对不是国民政府所拥有的小型战斗机,而是大型运输机。可这种能运送大批军队的运输机连他也没有见过啊,这些飞机红军是从哪里得来的?

没有人能回答他,在这个时候他也确实没有必要弄明白,因为已经没有意义。不管这次徐州会不会被红军从飞机上降下的部队拿下,徐州肯定是不安全了,他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从徐州安安全全地离开。

因为即使这些红军无法打下徐州,但至少可以将徐州外围的守军给吸引到徐州城里,徐州外面就会兵力单薄,就会让位于红军,他们至少可以炸断铁路、破坏桥梁,以最大限度的阻挡南京的军队逃往北方,而且这些红军还可以接引远在合肥、信阳的红军过去。

其实,在张学良心里,他很悲哀的认为这些红军部队足够夺下徐州城,因为现在南京政府的高官们包括他和阎锡山都已经六神无主,其他军官更不用说了。在这种情况,武器装备精良的红军从天而降,给徐州城的守军绝对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压力,即使士气没有到达崩溃的边缘,那也离崩溃不远了。这些守军根本不足以承担守护徐州的重任。

张学良手里还有一支小小的空军,他自己和他手下的亲信军官都可以乘这些飞机飞往北方,他本人足以逃出生天。

但是,他不想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他是一个靠军队起家的人,他的一切都来源于军队,如果将军队丢下,他的实力肯定大大下降这个不用说,更主要的是他就算在北方组织起一支人马,将那些散布在北方各个地方的部队集中起来,也没有什么威信了,别人也不会再如以前一样听他的。

更何况现在很多人都心向红军,都认为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官兵都有了这个心思,他还怎么带兵?当彭德怀从驻马店、郑州等地方带兵杀过去的时候,他手下的部队还不是一触即溃,红军还不是所向披靡?

他现在逃跑了,得到的只不过是多活几天而已,而且将来还没有任何与红军谈判的本钱。与其到那时候山穷水尽的时候起义,还不如现在就起义。

想明白了这些的他心情反而轻松了不少。他的车队还没有到达官邸就对高级参谋道:“马上向全国发出通电,就算我张学良愿率部起义,相应红军的号召……至于阎总统那里,我会亲自询问他的,如果他同意,我们就联合署名,如果他不同意,我就单独干。”

高级参谋没有什么惊讶,他也知道事情到了今天这一地步,已经没有什么回天之力了,唯有起义这条路才是最好的。

但他还是小声说道:“长官,要不我们把他抓起来,这样的话,红军那边会不会高看我们一眼?”

张学良要摇头道:“不用。大家相识一场不容易……我们去抓他,他未必会束手待毙,一旦我们相互大起来,红军会不会高看我们不知道,但呆在香港的蒋某人肯定会笑掉大牙。这没有多少意义的事,何必让别人看笑话呢。”

“是,长官英明。”高级参谋敷衍着说道。

“嗨,英明,我要英明就好了。”张学良说道,“你好好拟一下电文,不能太怯弱,也不能太强势,主要突出我张学良和东北军愿意为抗日抛头颅洒热血,愿意充当杀回东北的先锋队,愿意洗刷我们丢弃东北的耻辱。”

“是!”高级参谋认真回答道。

张学良的车队一回到他的官邸,他的警卫队立即开始了布防。虽然他不准备对付阎锡山,但他必须提防阎锡山的部队来进攻他,也担心那些对红军有刻骨仇恨的部队反对他的命令而造反。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下达了加强戒备的命令后,张学良立即拨通了总统府的电话,确认接电话是阎锡山本人后,他问道:“阎总统,你收到了徐州的军情通报吗?”

阎锡山嗯了一声,说道:“红军从天而降?”接着他苦涩的问道,“你决定起义了?”

张学良老实说道:“是的。想必你已经收到了我这边加强战备的消息了。但请你放心,我不会向你动手的。我张某人还不至于做让蒋某人笑掉大牙的事。”

阎锡山苦笑道:“谢谢。你猜我刚才收到了谁的电报?”

张学良想不到阎锡山这个时候还有心理玩这种游戏,说道:“蒋某人?”

“不错!”阎锡山说道,“他邀请我却香港与他为邻。”

张学良问道:“你答应了?”

阎锡山叹了一口气说道:“答应了,我不想做一个低头认罪的总统,我宁愿做一个流亡的总统。”

张学良心里一阵羞愧,同时也冒出一股怒火,感觉阎锡山真不地道,用这种方式来羞辱他。

阎锡山却说道:“汉卿,你可别误会。我阎锡山是我阎锡山,不是你张学良,我阎锡山是推翻蒋某人统治的代表,我流亡了代表我们并不是蒋某人所看到的无能,而是天意不在我们这边。你张汉卿能够起义,我却不行。你张汉卿还有东北的仇没有报,还有你父亲也死的不明不白,你走到红军一边这是为国尽忠,为父亲尽孝。理所当然,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现在中国只有红军有资格领导全国与日本鬼子拼杀。”

听了阎锡山的话,张学良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他也确实希望在他自己的手里把东北收回来,也确实想为父亲报仇。

阎锡山问道:“汉卿,能不能帮我一个忙,请给我一架加满油的飞机。我想现在就动身前往香港。我走之前会命令我的晋军听从你的指挥。”

张学良却说道:“我手里一共还掌握了十架飞机,全部给你把。现在红军手里有的是飞机,已经不在乎这十架了。我能把其他的飞行员交给他们,也足够了。如果这十架飞机保护你飞到香港后他们愿意回来,请阎长官就让他们回来吧,也许还能上抗日战场扔几颗炸弹,能炸死一个日本鬼子也好。”

阎锡山笑道:“不用了,就一架就行。跟我去的飞机再多也无法证明我的威风,依样是失败和落魄的,反而会让蒋某人笑话,说我阎某人打肿脸充胖子。请汉卿帮我问一下,看谁愿意送我,等我到达了香港,他们愿意留香港,我会好好安排,如果他们愿意过来追随你一起上抗日战场,我也会安排他们回来……这里的事就拜托你了。”

张学良也没有婆婆妈妈,说道:“那就这么办。我会马上下令机场归你指挥。你可以带卫队直接过去。祝你一路顺风。”

阎锡山说道:“但愿我能看到中国有驱除倭寇的一天,但愿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崛起,将来再也没有西方列强敢欺负我们。”

……

1936年11月4日凌晨中华民国副总统兼三军总司令张学良将军通电全国宣布起义,率全国所有东北军、晋军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同时中华民国总统阎锡山先生通电全国宣布下野,并前往香港。

上午十点,中国工农红军总指挥部通电全国,欢迎张学良加入红军,同时对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重,放弃自己的私利,毅然率部起义的行为深感钦佩,并承诺将尽可能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做好整编、安置工作。

同时,毛泽东对于阎锡山出走香港的行为表示理解,对他临走之前交出军队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他和蒋芥石先生能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加入到人民政府中来,一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中国终于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1547章 蠢蠢欲动的鬼子

虽然红军总指挥部没有宣布何时迁往南京,但红军坐天下的气候已成,国内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

就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世界各国都睁大眼睛看着中国。其中表现最为关心最为紧张的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苏联。

苏联关心中国的局势是因为他们迷惘,他们不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控制下的共产国际突然出现了一支叛逆集团,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共产党一夜之间就不理睬共产国际的命令了,而且还人为地切断与莫斯科的联系。

虽然他们不断拍发电报,但电报如石头入海,一点反应也没有。他们不断派出联络人员,这些人员也一样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无论他们派的是中国人还是他们苏联人,都是在接洽到对方之前有音信,可是等他们一接洽到了对方,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