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经解说-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声读地藏经一遍,令声音上彻天堂,下通地府。一遍者,由开始至结尾。

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

病从爱生,爱是烦恼,所以取病人最爱之物供养三宝,昔日以资造罪,今日以舍灭罪。

供养经即供养法,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恭敬尊重法宝。

造佛菩萨形像者,功德最殊胜,因为造一尊佛像,或菩萨像,令无量众生,见者、闻者、合掌者、供养者、作礼者,皆种成佛之善根。

佛塔利益鬼神,因鬼神不能入寺内拜佛,只可拜佛塔。

佛寺安佛及僧,亦功德无量。

施常住即布施十方常住,供养十方僧人,仗十方僧的福灭罪。

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

代病人施物,必须再三令他知晓,闻悉于心,深知自己有如是功德。

病人仗三宝力,病去身安,假若世缘已尽,仗三宝之福,不再在病榻上受苦。

‘诸识分散’者,人临命终时,眼识、耳识、鼻舌身等五识分离,跟著第六意识又离开,最后,阿赖耶识亦离开,所谓‘去后来先作主翁’,就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离去,气断命终。

有时命终时,阿赖耶识未必一定离去,甚至七天还在,所以佛教的火化是在七天以后,若阿赖耶识还在,火化时,会有痛苦,如何知阿赖耶识末离去呢?

假若人死,全身冷却,但还有一地方仍暖,表示阿赖耶识还在。

若全身冷,头顶暖,此人识神生净土,眉心热,识神生天,心窝暖,识神到人道去,肚暖,作饿鬼,膝暖,作畜牲,脚底暖,堕地狱。

所以应赶快修行,勤念阿弥陀佛,转脚底之暖气为头上暖气。

丛林上,出家人命终时,大多是心窝还暖。

待暖气消失时,中阴身现前,人的中阴身像人,畜的中阴身像畜,中阴身七日一死,共有七次生死,即中阴存在四十九日,投生后称为后阴身。

人死,识神离去,中阴现,还可以超度,乃至一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启白:高声诵地藏经,但愿上彻大堂,下达地府,令其识神也听到,是人便得大利益。

仗地藏菩萨的神力,是人宿世重罪,一笔勾消,乃至五无间罪都能解决。

此是佛金口亲说,所以要绝对相信。

人在临命终时的一念心是非常猛利的,若善则善,恶则恶,佛则佛,魔则魔,正则正,邪则邪。若临命终时,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用猛利心听诵经,胜过平日诵经十部。

既用猛利心听诵经,仗菩萨的神力,他本人的重罪消灭,五无间罪亦得解脱,罪灭福生,所受生处,必在人天路上,不但得福,且有智慧,常知宿命。

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代布施供养菩萨,已有如是功德,何况自己书写地藏经,又教写,自己诵经,又教人诵经,自塑地藏菩萨形像,又教人塑像,自行教他,两种功德,令其必获出世的大利。

是故普广,若见有人读诵是经,乃至一念赞叹是经,或恭敬者,汝须百千方便,劝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来现在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一念赞叹’,即一念相应。

世人修行,多是半途而废,是故佛嘱普广,应劝是等人,勤心莫退,不久将来,大开圆解,明白自己清净心中,具有百千万种不可思议功德,是为性德,从性起修,将来成就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称为修德,此事惟佛乃知。

性德是现在本有,属理,修德是未来成,属事,所以说能得现在末来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梦,即在梦境中;寐,即将睡而未睡著之时,见到很多鬼神,现出种种形状,或悲或啼哭,或愁眉,或叹息,或向人现恐惧之形,或怕怖之状,总不能讲话,以形状表达其意。

此皆是多生以前的眷属、或过去父母兄弟夫妻,堕在鬼道,日久而未得脱离,又无一处可希望福力救拔,唯有希望宿世骨肉救拔。

惟是鬼道众生,有口不能言,只好用种种形状表达,希望今世阳间三宝弟子的眷属,代他向三宝作功德,仗三宝之力,使其早日离鬼道。

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普广,你应以神力,遣是阳间眷属,令其知道此等鬼神是前世亲属,使其念过去骨肉之情,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僧人读,少则三遍,多则七遍。

三与七是阳数,二与四是阴数,阳善度阴恶,可以超度亡者。

如是鬼道眷属,仗地藏菩萨的神力,当得解脱,从此以后,梦寐之中,永不复见,假若再复见,即还未超度成功,不防再读三遍或七遍回向。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

‘诸不自由之人’即已卖身与人者。

如来灭度之后,末法之中,有种种下贱等人,闻佛法后,觉知宿世之业,志心向地藏菩萨忏悔,一瞻一礼地藏菩萨形像,一七日,或二三七日中至诚礼拜。

所以忏悔业障,最好拜佛,记得当年我在昂平用功时,有些少业障起,于是拜法华经,一字一拜,前后三个月,才把这部经拜完,当拜到药王菩萨品时,得到一些感应,梦中见药王菩萨来摩顶:‘善男子,你欠了一年粮!’

醒来后,我回忆在南华寺当司库时,一不小心,被人偷去了常住的钱,当时我应诺了将来还,但那时的钞票无定价,我便按谷价来计,失去的钱共值十五担谷,十五担谷刚好是常住一年的粮。我即时写信到南华寺,连本带利,一共还了贰十担谷,并请常住白众,我是来还债,不是布施。

所以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一个七、两个七的忏悔宿世业障。

念菩萨名可满万遍,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

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念菩萨的名,念至消灭一罪,名为一遍,消灭两条罪,名为两遍,例如想消灭杀生的罪,念到杀罪消灭,名为一遍,再念到偷盗的罪消灭,名为两遍,如是念至万罪消灭(人的罪,不离万种),名为可满万遍。

仰仗菩萨神力,万罪消灭,万福来临,千万生中,常生尊贵,而且更不堕落三恶道。

此乃地藏神力,利益众生,惟佛乃知。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指当时印度的种族,异姓种族即印度国以外的种族,新产者即初怀孕时,不论是男胎或女胎,都是七日一变,若能早日为胎儿读诵此不可思议地藏经,更代为其念菩萨名万遍,可灭万罪。

胎儿七日一变,仗菩萨神力,胎儿相貌端正,出生后,安乐易养,寿命增长。

若此婴儿,本来就是承福而来的,诵经及念菩萨名的功德,令他转增安乐,寿上加寿。

此段文,很多人都忽略,自己怀孕,也不晓得求地藏菩萨加庇,代婴儿诵经,及念菩萨圣号。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日、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

此是地藏十斋日,斋即齐也,事事与佛看齐,佛如是,我们亦如是。

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此十斋日,乃阎浮众生结罪之日,帝释天王,定其轻重之期。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举,即是不应作而作,是为举,动念有罪;止,应作而不作,是为止,动念亦有罪。例如不应偷盗而去偷盗,是为举罪,应孝顺父母而不孝顺,是为止罪。何况众生纵六根之情,恣六尘之境,造杀盗淫妄酒等百千罪状。

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一由旬有四十里,百由旬即四千里,能于十斋日,对佛菩萨像前,诵是经一遍,此人在东西南北,四千里内,无有灾难。这是指诵经的本人而言,而其家人,现在的父母儿女,未来的子孙,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能于十斋日诵经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来之病,衣食丰足。

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此乃总结地藏菩萨威神之力,惟佛乃知,今告诸众生。

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

南阎浮提的众生,与地藏菩萨最有缘,因阎浮众生,多是由地藏菩萨度他们出地狱。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能听闻到菩萨名,得菩萨神力加庇,见到菩萨像恭敬礼拜,亦得菩萨神力加庇,乃至听闻到地藏经三个字、五个字、或一偈一句,现在环境殊妙,身心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相貌端正,生尊买家。

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地藏菩萨的神力及大誓愿力遍法界,能利益法界众生,普广久已知之,今请问世尊,无非想令未来世众生,能知道供养地藏菩萨,有那么多的利益。

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请世尊为法安名,使我们能流通后世。

佛告普广: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

地藏本愿──地藏菩萨本昔所发的愿:所有众生先成佛,然后自己成佛。

地藏本行──从愿起行,为众生得福而修万行。

地藏本誓力──为众生而修行,由行得神力,神力遍法界,神力内有誓力,令众生离三途苦,得人天乐、涅槃乐。

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普广闻己,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生生世世,发大重愿──度一切众生成佛,然后自己成佛;是故汝等,当依地藏菩萨之愿而流布此经。

利益存亡品第七

存即阳间,亡即先人,冥阳获益,故名利益存亡。此品由地藏菩萨所说,讲出仗三宝之力,能冥阳两利。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南阎浮提众生,一日不知起多少个念头,举心,即是起心,起心即错──由妄心造生死业;动念即歪──不知真如佛性。起心动念,无非都是生死之罪,侥幸起善心获福,当享福时,又忘记了初发的善心,若遇恶缘,念念增长恶心。

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

起恶念,犹如脚踏泥地,起善念,犹如脚踏平地,起恶念后再作恶,犹如负起一块重石。

起恶念作恶事,作恶后又再起恶念,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是为‘渐困渐重’。由受畜牲之报,进一步受饿鬼之报,再进一步堕地狱,是为‘足步深邃’。

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

若遇善知识,即三宝也,三宝的无漏功德力能拔有漏之罪,不令其堕三恶道,更劝他不要作恶,故云劝令牢脚。

若达平地。

三宝教他行善,得生人天平坦路上。

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省即觉悟也,当他生到人天路上时,三宝使他悟到作恶会堕恶道,从此不敢再作恶。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

众生作恶成习气,都是由小至多,乃至无量。

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

阎浮众生,既有如是恶习,不能自拔,命终时,堕落恶道,若其父母眷属,识得三宝之力,宜为设福,求三宝之力,以资助其前途之路。

或悬旛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或悬五色长旛在刹杆上,随风飘扬,供养三宝,或悬宝盖,覆佛像上,或燃油灯、或诵经、或以香花果乐,供养佛菩萨像,甚或念佛菩萨名号、辟支佛名号,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因临终人心猛利故,所闻直入本识。

本识即阿赖耶识,是前六识及第七识的根本,故称为本识。

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圣因即三宝也,三宝是四圣之因,四圣是佛、菩萨、声闻、缘觉。

此众生生时所造恶业,计其所感之果报,必堕三恶道,今因其父母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仗三宝无漏的功德,把今世所作之罪,全部消灭。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亡者身死之后,四十九日内还未投生,若能广造如上众善,能使亡者永离三恶道,更能令其得生人天受乐。代亡者向三宝作福的眷属,亦得更多利益。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此乃鬼神无力之文。

除三宝外,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未出三界者,皆是有漏,纵许天龙的有漏福,亦不能灭有漏之罪,所以地藏菩萨,对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说,应劝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生灵,取其血肉,拜祭鬼神,及求诸魍魉,因为拜祭无智鬼神,全无纤毫之力能利益亡者,不但无益亡者,而且所作杀生害命之业,转加亡者身上。

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

圣分即是四圣谛分──苦谛圣分、集谛圣分、灭谛圣分、道谛圣分。

假若亡者有深厚善根,在未来之世,或现在转生,在人天中而得见四谛之圣分,可以悟道了生死,因临命终时,其眷属为其杀害生灵,令是命终人在地府对辩公庭:‘不是我教他们杀的。’而晚生善处。

地狱一刹那,人间几十年。

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何况临命终人,生前未曾在三宝种善根,纯是恶缘,各据本识所作之业,自受恶报,何忍眷属,在其临命终时,杀生拜鬼神,更增其罪。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有人’即一切众生,‘从远地来,’从无始劫以来,在生死苦海浮沉,若有戒定慧三无漏学之资粮,可以出生死。

持戒不作恶,出三恶道生死,修禅定离欲,出欲界生死,修智慧断惑,出色界、无色界生死。

生死海中,无戒定慧资粮,是为绝粮三日,在生死海中,负五阴,作十恶,十恶互具,成为百恶,是为所负担物,强过百斤。

临命终时,眷属为其杀生害命,此罪加其身上,罪上加罪,故云忽遇邻人,更附少物,转复困重。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佛宝令你成佛,法宝令你见诸法实相,僧宝教你修菩萨行。

阎浮众生,但能于三宝中种善根,乃至小如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均是无漏金刚种子,永不能坏:烦恼不能坏,而终坏烦恼,生死不能坏,而终坏生死,业障不能坏,而终坏一切业障。此金刚种子,能令众生离苦得乐,毕竟成佛。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

内有三昧,外有辩才;大辩即辩才无碍之意。

佛法有四大辩才:1法无碍辩:诸法名相,通达无碍。2义无碍辩:义理无穷,深悟实相。3词无碍辩:以方言土语,宣扬佛法。4乐说无碍辩:一法演无量法,一义含无量义,重重宣说,周旋无尽。

大辩长者,具足四无碍辩才,久证无生。

一切法未生以前,无自己的本性,是谓无生,若未生以前有自己的本性,是谓从自而生,所以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一切法末生以前,无一个‘他’,若有一个‘他’,则从‘他’而生。一切法未生以前,亦无一个‘自他’,若有‘自他’,则从‘自他’生,所以不从‘自他’生,亦不是无因而生。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我们推穷诸法,不见起处,即诸法无生,不生则不灭,是谓诸法的空相:证此空相时,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就是无生法忍,就是我们的清净法身,无生无不生,大用现前,就可以分身十方,广作佛事,随缘度生。

地藏菩萨分身十方地狱,也是这个道理。

文中说:‘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此方现长者身,也许他方现菩萨身或罗汉身。

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小眷属指儿女,大眷属指父母。

功德与福德不同,福德是人天福,终会尽,功德常住不灭,‘断惑为功’,减少烦恼就是功,‘见性为德’,佛性具万德,见自己的佛性是为德。

为亡者修功德,即是为亡者念佛、拜忏、诵经、乃至设斋供佛及僧。

设斋供佛及僧,功德很大,僧人之中,有菩萨僧、罗汉僧、亦有古佛再来。况且出家人食了斋后,增气增力,增加其修行之功用,将来悟道,也是供斋人之功德,是故丛林中,最大功德是供斋。

造众善因即是悬旛悬盖、燃灯造像、献花供水、起塔,都是三宝中之种种善因。

今长者间地藏菩萨,为亡者修功德及造众善因,是亡者得超升利益,及解脱三恶道苦否?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亡者临命终时,心力很强,自知死时将至,名亦不求,利亦不求,五欲亦不贪著,万缘放下,心神猛烈,若听闻到一佛名号,一闻永闻,一心念佛,犹如堕海之人,遇著浮木,执持不放。

佛、菩萨、辟支佛,皆是圣人,皆有无漏功德,皆能灭罪,所谓有罪灭罪,无罪增福,所以说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若有众生,生时未曾在三宝内种些毫善因,反而多造众恶,但还有一些福分,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代其于三宝中作功德,及造一切圣事,圣事即诵经念佛拜忏供斋等,法门正事,能令人了生死,令人得出世三乘圣果,故名圣事。

如是功德,七分之中,亡者只可得一分,生者得六分。

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以是之故,莫待死后,别人代你修功德,应在身体康健之时,赶快修行,分分己获。

生时自己诵经,胜于死后别人代诵十部,何况别人以散乱心诵,更一分功德也无。

人死后,甚么也带不走,唯有生时的诵经念佛等功德,可以带走。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

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还年青,不用修行,待老年时修行也未迟。那你知道无常鬼甚么时候到来?任何人临死,也不知自己甚么时候死,我们不知自己死在何时,也不知将死于何处,亦不知怎样死。

若想知甚么时候死,最好用功修行,用功相应则明心,一切法不离心,心明法亦明,可以知道甚么时候死,死时也很自在,是谓解脱。

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