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教父-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恰寺有个神奇的不解之迷:每到晚上,在岛上及寺内都可听到凿刻玛尼石的声音,但一旦人走近想看个究竟,声音便停了,走开后,声音又再响起。从多恰寺过6千米就来到了当地牧民心中的世界奇迹布谷杂日。这里的山洞里到处都能看到飞禽走兽、花卉草木、云纹、字母等各种图案,但奇怪的是,这些图案变化无穷,时而清晰可见,时而模糊不清,其中的原委谁也说不清。继续前行到达的恰多南卡岛也是块圣地。这里正好是念青唐古拉的对面,有两根兀立的石柱,一根浑然一体,一根有一空缝,有人说这是阴阳的象征,也有人称它们为念青唐古的门神。岛上还有许多佛像和文字的自成物,以及许多山洞,这附近经常看以到黄羊和石羊。
不过,因为路途较远,这些神奇的地方就不能一一去看了。
大家顺着转经路来到湖边,湖水清澈透明,水天相融,浑然一体。
纳木错,又称纳木湖,据历史文献记载,此湖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而湖滨牧民则说是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藏语中,“错”是“湖”的意思,当地藏族人民叫它“腾格里海”,意思就是“天湖”。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
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是青海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素以海拔高、湖面大、景色瑰丽著称。
据说,纳木错是第三极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湖的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广阔的湖滨,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清澈的湖水,与四周雪山相映,风景秀丽。
纳木错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措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
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2001年,西藏自治区将该区域批准建立为自然保护区。纳木错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主,兼顾保护藏文化和自然遗迹,以促进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中国境内最高的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丹珠说,纳木错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而且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因此,纳木错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圣湖(羊卓雍错、纳木错、玛旁雍错、青海湖)之一。
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
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四月十五达到*。纳木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大家站在纳木湖边,都觉得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一样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这里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难怪那些信徒会迢迢千万里,不辞艰辛到这里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
丹珠说,湖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这么蓝?因为她是情人的眼泪化成的。是念青唐古拉这位白马王子的眼泪温润了纳木错这位痴情少女蓝色的梦。
踩着脚下的碎石,沿着湖边静静地走,静静地眺望远方。湖中,五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传说他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公里。
丹珠介绍说,“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他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错——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两位神仙并非和睦甜蜜,念青唐古拉山并不是位体贴的好丈夫,纳木错也会跟小山神偷情。然而世间的人们总愿相信美满和天长地久,于是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山便成了万年相守的模范夫妻,忠贞不渝的神仙眷侣。在湖的西南面,念青唐古拉群山顺着湖岸横卧,主峰白雪莹莹发光,真像一位好脾气的丈夫。
突然一块突出的岩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丹珠说,这就是有名的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错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据说此掌为宁玛教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纳木错的湖水含盐量高,流域范围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产细鳞鱼和无鳞鱼。早到的一些游客有人在在湖边喂鱼,引来无数的鱼儿嬉戏争食。
宋小梅站在湖边,遥望着雪山圣湖,不由得赞叹道:“太美了,到了这里,真的就不想走了。”
纳木错的风光真的令人难忘,不过,湖的四周青草遍地、牛羊成群,风景也很独特。纳木措草原称得上是一望无际了,走在青青的草地上,让人感受至深的是藏北那种人迹罕至的壮阔雄浑。纳木错草原是藏北羌塘草原的一部分。
羌塘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和南部的冈底斯山之间,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7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羌塘高原是世界上至今生态环境仍保存完好、未经深入研究的区域之一,牧民们仅季节性地在这里的部分区域活动。青藏铁路横贯羌塘草原,游客可以在火车上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草原上动作敏捷的土拨鼠、悄然凝望的黄羊、活泼可爱的野兔,都让人感到一种大自然的亲切。散落在草地上的一顶顶帐篷,升起的的一缕缕青烟,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此外,湖面很厚的冰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声传数里,亦是一自然的奇景。
丹珠自豪地讲,羌塘草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牧民们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创造了梦幻迷离,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不仅有远古岩画,也有许多古象雄国的遗址,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及故事遍布藏北,玛尼堆,经幡、古塔随处可见……为苍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的唐蕃古道贯穿南北。羌塘草原,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羊群,处处可见牧民栖息之所——帐篷。
丹给说,帐篷是这里的一大景观。你们看,除了古老的牦牛帐篷,还有红、蓝、黄、绿、白五色相间的尼龙帐篷,五彩缤纷,其形状各异,许多帐篷顶上又飘挂着五彩缤纷的风马旗。
宋小梅说,噢,那就是风马旗啊!
在这里,宋小梅她们看到不少少女和中年妇女的穿着都很别致,她们大多着华丽昂贵的藏袍,头上、颈上、手上、腰上到处挂满了饰品,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就要走了,宋小梅仍然意犹未尽。
回到拉萨后,宋小梅奋笔疾书,写下了一篇名为《情人的眼泪》的散文。文章不长,全文如下:我们总是会在人生之旅里遇到很多人,每个阶段遇到不同的陪伴,然后逐渐走远,但那些交汇时候的光芒却照亮了黯淡时光里的孤寂。
谁是谁的旅途,我只要,你记住。
高山上的湖泊,是滴地球表面的一颗眼泪。
纳木错为什么如同大海一样是深蓝色的?因为那是一颗情人的眼泪,坚守不弃,化作圣湖依偎念青唐古拉山。没有来世,何谓永恒。
他们彼此穿行在各自的生命里,千年万年,不离不弃。那些无尽的时光平静如水一样的流淌过去,天空深蓝色,白云苍白色。念青唐古拉的雪从来没有融化过,那仿佛冰雪一样凛冽的忧伤,纳木错的笑容在时间的罅隙里摇摇晃晃,恍惚的寂寞的神情泅渡着流年的暗海。
谁是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命中的转轮,谁是无尽的轮回里那只可以战胜永恒的刻度的手。如果那一切可以静止,一定是这样的时刻。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在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之间,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纳木错,纯粹得寂静,寂静得可以听到忽然的声音——忽然在这里是名词,非如此抽象的概念难以表述,除了震撼人心找不到别的形容。我仿佛听见时空黑洞尽头的远古时代有一种声音在召唤,那种声音穿越我的躯体,直指人心,震得胸口都开始疼痛。在面对圣湖的时候,我甚至感觉不到周围的存在,人,声音,他们的悲喜。
纳木错是个把一切都湮灭得干干净净的地方。纵然是眼角眉梢,都淡定平静得露不出一丝马脚。
水是流年。石头是记忆。
也曾在别处堆过石头。可能是为许愿,也可能是为埋葬。但我想这许是最后一次吧,因为我已经看清楚,回忆是这样一种东西,你不可能期盼它像石头那样永远被挽留,也不可能期盼它像流水那样轻易地消失。所以把它们堆在石头里,让圣湖的水帮我淘洗它,发生过的终不会被抹去,但经历时间的净化,最后会变成一种轻盈。
如果住在这里,远离浮华与喧嚣,只听潮涨潮落,会不会灵台空明,大彻大悟?这是一个完全让人安静得下来的地方,在这里人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自己。
人世与出世的概念就好像是“单纯”与“简单”的概念,单纯是未经历世事的质朴,因为没有见识到复杂的原生态;而简单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经历了各种复杂之后看穿本质最后选择的一种处世哲学。我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但我是一个简单的人。看到这样的神山圣湖让人想到关于永恒的话题。
天地人从来是并列的。但是天地都可以千万年不朽永恒,而人却只能活短短的几十年。原是因为天和地顺应自然,顺应“道”。而人总是有太多想法太多争斗太多自己搞出来的花样太多的抗争,于是人自己消耗了自己。
道家说的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我一直拿来当座右铭的那句话是老子说的,唯不争,天下莫与能之争。这句话精妙无比。
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就那么无为,不争,于是千年万年不变并将抵达永恒。于是,天下莫与能之争。
晚上在帐篷外拍到银河,可以清晰地看到银河的星云。想象一下当时的漫天星空,密密麻麻的一片。小王子说,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就会看见我在遥远的孤寂星球上朝你微笑。
风很大,听得见圣湖潮水拍岸的巨响,如同天籁。此外一片寂静,悄无声息。远处营地上几点星火,然后就是无止境的黑暗,天地一色的黑暗,暗到深处忽然明亮的黑暗。无论长短,我们总是会在人生之旅里遇到很多人,每个阶段遇到不同的陪伴,然后逐渐走远,然后遇到新的陪伴,而那些交汇时候的光芒却照亮了黯淡时光里的孤寂。
谁是谁的旅途,我只要,你记住。
似乎走很多陌生的路,听很多陌生的歌,认识很多陌生的人,那些本来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念念不忘中忘记了。
宋小梅上面写出的这篇文章,几乎是一气呵成。但就是这篇文章为她赢得了声誉。因为这篇《情人的眼泪》被某个国家级媒体评为2008年度的十大美文。
第七卷 风云变色 第694章 信仰的力量
胡风一行来到拉萨时,不仅江满帆亲自安排接待,就连市委书记也来作陪。这让宋小梅感到很有成就感,妻以夫贵嘛。
他们来拉萨前,还在当雄附近游览了热振寺的古柏林。从宁中乡到当雄县的中间,一块路牌指向林周县,在此由国道拐上202省道,告别柏油路走上土路。在那沙石堆积成的土丘上,胖嘟嘟的土拨鼠怯生生地躲在紫色的野花和低矮的灌木丛中,目送大家一路前行。就这样,他们在这百里画廊中穿行。路的尽头,一片茂盛的森林间,几座白塔跃入众人视野,阳光中,白塔的金顶闪闪发亮,“热振寺”!
徐文清和宋小梅都大声叫了起来:“树,树!”
谁也没有想到,在不见树木的藏北地区,会出现诺大一片树的海洋。而且这树还是柏树,是大柏树、老柏树。
是的,热振寺古柏林在林周县境内独一无二。在林周县境内数不清的山头中,只有这里生长着大片的古柏林,附近生长条件相似的山头甚至连零星的小柏树都没有。不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
相传,公元7世纪时松赞干布曾到过这一带,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松赞干布一时兴起,在附近山头上理了个发,顺手将剪下来的碎发扔到另一个山头上,于是长出了两万五千棵翠绿的柏树。丹珠说,传说的事当然不可信。算起来,这片天然古柏林应该有不下2000年的历史。
高大的翠绿柏树掩映寺庙的黄墙红瓦,转过一个高高台阶,主殿害羞地出现在众人眼前。“热振”:藏语“根除一切烦恼,持续到超脱轮回三界为止”之意。
热振寺始建于105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热振寺是传佛教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现为格鲁派寺庙。
热振寺周边有24平方公里22万株的千年古刺柏,是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拉萨市境内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原始森林。其中,热振寺自然保护区内,3万株古柏壮林与千年古刹,以及连绵30公里的热振寺河谷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景色宜人。
丹珠说,正是因为热振寺的古柏林被老百姓看作大自然的宠儿,所以在西藏,这片柏树林被青眼相加。但是即便如此,砍伐现象仍时有发生。现在,古柏林被拉萨市列为自然保护区,加以重点保护。人和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听热振寺所在地唐古乡的村民说,时常可以看到一两只梅花鹿,从附近村庄逛到这里,路过青稞地,吃顿“便餐”,然后在柏树林中的溪流旁散步、嬉戏。
在这里,历史鼎盛时期有僧人480余名,现有僧人总人数102人。1983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2000年7月14日经政府批准第七世热振活佛转世并举行了坐床典礼,区、市领导前往热振祝贺。因热振寺一直以爱国的优良传统著称于世,江总书记1995年为热振寺题词“爱国爱教、团结进步”。该寺镇寺之宝江白多吉、白度母佛像等供奉在寺院大殿。这里古柏参天,溪水潺潺,自然景观格外秀丽,是修行禅定的理想净地,属罕见的风光宝地,寺内保存大量珍贵文物,共193件。热振寺周围共有108块石头,其中最大的一块被称为热振“帕邦塘”。由此而得名的“帕邦塘廓”节每12年举行一次,如今热振“帕邦塘廓”节已经变为集体文艺、体育、物资交流、商贸洽谈、旅游为一体的节日。
在那曲县城,一棵树也没有。而在邻近的热振寺却有22万株千年古柏。这怎么不令人啧啧称奇?!
离开古柏林,到拉萨后,胡风一行人就住在了离布达拉宫不到300米的拉萨宾馆。站在宾馆门外,就能看到夜晚的布达拉宫,在灯光的映射下异常突出,仿佛悬在拉萨上空,宁静祥和的注视着夜晚的拉萨城。布达拉宫前是一条石板路,宽阔平整,透着那么古朴。吴天放听说,在游人多的时候,布达拉宫可是一票难求,黑市300是正常价格,据说1000的都有。不过他们有江满帆书记的安排,一切都不用他们考虑了。徐文清感叹着,这好那好,当官最好啊!
上午9点拉萨人才开始吃早饭,吃罢饭,丹珠说,咱们先去大昭寺吧。反正布达拉宫就在眼前,随时可以参观的。
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藏民手持转经筒和念珠神情安逸。商店里播放的流行歌曲和门口与内地无甚区别的大幅广告,无不显示出一座和平城市的喧闹和繁华,要不是身边不出5分钟就会走过一队头戴钢盔,手握钢枪、盾牌或警棍的士兵巡逻队,很难让人将这座城市与“3。14”暴力事件连接起来,而各个景点和众多路口的防冲路障、背靠背伫立的全副武装的军人哨卡及还未来得及修茸被烧黑的商店,又无时不在提醒他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对于拉萨市民来说,2008年3月14日可是一个黑色的日子。
由于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这段时间拉萨的游客甚少,他们只是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才遇到几个旅游团队。
丹珠同大家讲,一路上这么多身穿长袍的藏民,有的手里拿着转经桶,边转经边走。有的拿着佛珠,有的一手拿转经桶一手拿佛珠,也有带着狗狗去的,这里的狗狗多为长毛,有的也被主人给穿上藏式风格的衣服。其实,他们是在转经。这是藏民的一种信仰活动。去寺庙里烧烧酥油灯,磕磕头。藏民转经分三种转法。小转:围着大昭寺转,中转:围着布达拉宫转,大转:围着拉萨市转。转经只能转单数圈。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时在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之后,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昭寺内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一件,便是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这是一尊释迦摩尼12岁时的等身金像。丹珠还说,大昭寺建立的位置正是魔女的心脏部位,在这里建造寺庙,就是要镇魔。寺内有大量的绘画作品那是几百年前绘画大师们的手迹。来到大昭寺,看见到处都是藏民,根本没有汉族人的影子。丹珠说,呵呵,今天你们算是亲身体会了一下当少数民族的感觉。藏民们走路很快,神态自若,嘴里念念有词。大昭寺正殿门口有很多在磕长头的人,有些人还有磕头工具,地上铺一块裹着布的木板。在膝盖跪下的地方有一块海绵垫子。海绵垫两边是两块小的硬塑料质地的小板,上面上也有海绵垫,跪下时,手放在小海绵垫上。这样磕头的时候不会磨伤手掌和膝盖。大昭寺的柏油地面就是因为这些磕头的人,被磨得滑滑亮亮的。足以见磕头的人之多,磕头数目之多。寺门口还有洗稻谷的,面前放小半袋青稞,一个手里拿了一个类似碗的容器将它翻过来,另一个手抓一把青稞念念有词地把青稞撒在那个底朝上的容器表面,青稞顺着容器表面划进袋子里。这个过程就叫做“洗”。这些青稞是要洗完以后送近寺里敬神的。
转经桶:里面放有经文,顺时针转动。转一圈就相当于念了一次经。
经幡:几乎随处可见。尤其在寺庙里更多。上面写有或印有经文。挂在室外,风吹动一次就相当于念了一次经。不同颜色的经幡象征不同的东西。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太阳,蓝色象征蓝天,绿色象征稻田,黄色象征土地。经幡挂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意思。挂在路边是乞求远行的朋友和路人一路平安的,挂在田地里是乞求丰收的,挂在院子里是乞求全家平安的。
丹珠提醒说,游览任何一个寺庙或者殿堂时都要顺时针走。寺庙里的喇嘛在你走错方向时他会告诉你正确的方向。
酥油灯:寺庙里没有香烛,长明灯是点酥油的。藏民去庙里都在市场上买一块砖头大小的纸包的酥油。用铲子铲下一块放在寺庙做长明灯的酥油盆里。
众人游吧了大昭寺,就来到近旁的八角街游玩。这里全是卖小玩艺的,商户早上第一笔生意做成,他们会拿着顾客给的钞票念念有词地把摊上的所有小玩意拍一拍。可能是希望带来财运吧。
头盖骨:最早时候藏传佛教中的酥油灯就是用人的头盖骨来做的。所以有的摊位上摆着据说是人头盖骨的东西,而且看上去也很像。虽然真假不明,但是总还是让徐文清她们心里毛毛的。
看罢大昭寺,一行人就去了布达拉宫。
丹珠说,不到布达拉宫就不算来过西藏。布达拉宫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距离拉萨火车站约三四十公里,它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宫殿海拔3763米,是西藏现存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集中体现了西藏建筑、绘画、宗教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