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场教父-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填了一张表,还要写上地址、电话。我们排队走过一个红外摄像机检查体温。机场有六条通往市区各处的专用交通线,都是上海生产的Volvo,相当舒适,票价二十元左右,而坐出租车则要上百。机场通往市区的高速公路车辆不多,两边绿化带相当漂亮,绵延三十多公里,可见其规模之大。公路一边是磁悬浮高架铁路,据说因为防非典而关闭。花了三十多亿的投资,还没正式使用就瘫在那里,确实有点可惜。
下了南浦大桥进入市区后,就开始感觉到大上海的繁华了。上海近几年的变化,不是我的语言可以形容的,如果不亲自目睹,是很难感受到那种气势恢宏的繁华。路两边大大小小的饭店,商店绵延不绝,灯火通明。从落地玻璃窗看进去,几乎所有的饭店里都有不少顾客,特别是火锅店,里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隔着窗户就能感觉到里面热气腾腾的气氛。
现在,饭店饭菜的价格比以前便宜多了,上海街头小吃店里小笼包子三块一笼十个,生煎馒头四个一块五,油条五毛一根,咸豆浆七毛一碗,小馄吞两块,大馄吞三块一碗。有名的天山大包一块一个,我吃两个就饱了。
因为外地游客减少,面向旅游出差人员的高档饭店也纷纷打出七折优惠的牌子和赠送礼卷招揽当地居民。我去过一个叫“苏浙汇”的饭店,看那名字,应该是以苏浙菜为主,汇集其他风味。根据其设施服务看来,应该属于高档饭店。晚饭时间,虽然不能说客满,但所有的桌子都有顾客,可见生意还是不错的。四个人吃下来,加上啤酒饮料,不吃海鲜,还不到三百元。至于那些面向大众的中低档饭店,多数菜在十元以下,只有鱼虾类在十到二十多元。
上海防非典是外松内紧,各个居民小区都不设岗,可以任意出入。不像北京那样,提出什么“不让非典进我院,不让非典进我家,不让陌生人进院”的口号。
但是所有来沪人员必须到居委会登记,每天有人上门测量体温,如果是从北京等疫区来的,还要求十四天内尽量不要出门。一旦出门,要汇报去哪里,接触了什么人。政府号召居民举报未登记的外地来客,如果举报了非典患者还有奖。上海的居委会早已改变了“小脚侦辑队”的形像,多由下岗退休人员担任。他们尽职尽责,不计报酬,不厌其烦地登门宣传,不留一个漏洞。居民小区门口贴满防非典宣传材料和市政府的几次公告。可以感觉到,上海的严堵死守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一张无形严密的网。
有一个北京来客被确认为非典病人后,上海立刻开始查找同车厢的七十二名旅客,然而,只有三十多人填写了真实电话地址,查找起来如同海底捞针。成千上万人加入了搜寻工作,终于找到了分散在数省市的七十一名旅客。目前,上海影视界准备把这个故事搬上屏幕,仲星火、严顺开等老明星不计报酬加盟演出。我离开上海前,一名在北京住院的非典病人逃出医院,经判断他可能要回安徽老家。北京上海两铁路局接连几天检查北京开往上海方向列车上的所有旅客,终于在山东境内拦截了这个冒名顶替的患者,在兖州站送下列车隔离。
上海报导有八例非典病人,死亡二人,出院三人,三人在治疗中。但是,奋战在防治非典的人何止几万几十万。所有的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公交,地铁,出租车辆一天消毒两次以上。进出上海的车站,机场,口岸对所有进出旅客测量体温,收发检疫表。街道基层干部在居民中做防范、宣传工作,加上生产消毒剂,口罩的企业,医院,防疫站的医护人员,用全民上阵、众志成城、严防死守这样的词来形容上海人民在防治非典的表现,可以说一点都不过份。
电视广播里,也有好多防非典宣传节目,总的精神是,情况好多了。
端午节后,除了饭店,商店,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街上已经很少看见戴口罩的,出租车司机已经正式取下口罩。目前,卫生部宣布已经进入防治巩固期,但上海政府发言人已经开始使用“后非典”这样的词了。事实上也正如此,闭馆两个月的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已经开馆迎客。各个演艺团体也在加紧排练新节目,随时准备文化活动解禁后登台献艺。萧条的旅游业也正在复苏,上海市郊一日游已经开始,国内和境外旅游也在积极准备中。
尽管表面上看上海繁华依旧,非典给经济造成的阴影还是随处可见。有名的“大世界”依然因非典而关闭,这座八十多年的建筑早已被淹没在现代化的高楼中,显得灰头土脸的。
走在外面第一眼的感觉是出租车空驶率高,晚上在街上走走,亮着“空车”红灯的竟达十之七八。电视报导,有的司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连车份子钱都挣不够,使人感到这些的哥的艰辛和无奈。不过,市政府有规定,出租车司机月收入要保证一千八,不足部份由政府补贴。
我在一家商店和老板聊天,他说一天都没开张了,不过非典期间政府免去了税收和房租,压力不是很大。看来,为了维持经济运转和保证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政府承担了不少损失。
由于政府、企业停止召开会议,国外旅游者裹足不前,很多高级宾馆饭店“门前冷落车马稀”,晚上没几个窗户亮灯的。衡山路的酒吧是上海一道风景线,一小瓶啤酒要三十块。如今,少了这些消费者,六瓶只卖一百元还没什么人来。
我去衡山饭店看两位北京来的朋友,一起到酒吧聊天,从进门到出门,一直就是我们三个顾客。不过上海的城市管理和宣传工作毕竟到位,就是在非典最猖獗的时候,也没象北京那样,出现把超市食品抢购一空的现象。
第四卷 风云突变 第272章 北京人受歧视了
非典的到来,让北京人成了倍受歧视的对象,这实在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天我在外滩问一个老先生到复旦大学新校区怎么走,老人一听我的声音,马上警惕起来。他连忙用手捂着嘴巴问:“侬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我当年在北京读了四年大学,口音里可能稍稍带一点京味儿吧,我一张口竟让这位老先生如临大敌。我忙说我是K省过来的,他这才松下手,告诉了我如何前往。
有些事情想想真可笑,这次疫情在北京蔓延开始后,各地拦路设卡,拒北京人于门外。北京郊区一些郊游景点,以前把城里人当财神爷供着,巴不得多来点。如今也把进村的路堵死,派几个老头老太太把守村口,不许城里人进村。
北京人到外地就更惨了,先隔离14天。以前,北京人到外地,喜欢*一口京片子在公共场合高声谈笑。如今说话都悄悄的,生怕被别人注意。不少地方规定,北京来客必须马上登记,并要求居民举报未登记者,亲朋好友,家庭成员也不例外。
谁家有北京来人,邻居都躲得远远的。连挂京字车牌的汽车都唯恐避之不及。北京人那种优越自豪感被非典彻底打碎了。
今年高考改在六月,要求考生提前一小时到考场,进考场一律要检测体温,连来视察高考的教育部副部长也在额头上挨了一“红外测温枪”。发烧考生单设考场,还要医生证明发烧原因。警察还和居委会干部一起巡视考场周围居民区,凡有装修工程的一律停工。
检测部门也到考场周围测噪声分贝,确保考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住地附近有个高中是考场,一早起来,就来了两个警察坐在弄堂口,在路当中竖起一块牌子“高考考场,禁止鸣笛,机动车请绕行,摩托车请熄火推行”。
上海司机按喇叭成了习惯,没事就按两下吓唬行人,这次算撞在枪口上了,我就看见一个警察在给司机开罚单。陪考生来的家长不是很多,也就十几个站在铁门外往里张望。考场周围的饭店也做起了考生的生意,连吃带住,一天128元。如今,高考期间吃住在饭店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早已成为天方夜谭了。据报导,上海今年高校入学率将近80%,而受非典影响,大学毕业就业率只有70%,大学生已经风光不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
在防治非典中,医护人员知难而进,舍生忘死救治患者,成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不愧“白衣天使”的美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重。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却要面对死亡的战斗,上海防疫站所有业务骨干都集中起来,不能回家,一有疑似病例,立刻出发检测,检测完后,他们自己也随之被隔离,直到患者被排除非典可能性再重返工作岗位。
这些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也害怕死亡,珍惜自己的生命。可是,在在关键时刻,他们牢记医护人员的职责,没有临阵脱逃,有的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也许他们也曾收过红包,也许他们也曾对病人不耐烦。但在生死面前,他们经受住了考验,成为中国人民的楷模。电视上曾经报导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前的宣誓,那些本来稚气还未脱的护校女孩子,一个个神情庄重,显示出勇气和决心。非典灾难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给中国带来了希望。
军队医护人员人员进京支援小汤山非典医院前,上海长海医院医护人员争先报名,唯恐轮不到自己。在送别会上,战友慷慨举杯,互相激励。“六?一”儿童节,上海电视台专门采访了支援北京的医务人员,并通过电视让他们从隔离区和远在上海的孩子对话,场面感人,观者无不动容。由于措施得力,这批军队医务人员在小汤山非典医院工作一个月后无一人被感染。但他们还不能回家,要再隔离十四天,由第二批人员接替他们的工作。
歌颂白衣天使的歌曲和短片取代了不少电视广告节目。有一次在空调公共汽车上看了一个短片,印象很深。一个小女孩,一下学就在电话边等妈妈的电话,妈妈终于从隔离区来电话了,已经困了的孩子一下拿起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想说爸爸煮糊了饭,但终于没说。她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含着眼泪说,快了,快了。这时,别人正给她穿防护服,戴眼罩,她又要去工作了。电视上常看见很多外资企业向上海捐款捐物,可就没看见中国的明星大款在捐赠会上出来露脸的。
当然,灾难面前也有逃兵。非典肆虐北京时,医院的护工和清洁工都逃回了老家,原来三百多元一个月的护工,提到四千元都没人应聘。医护人员人员只好自己担当起清洁护理工作,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过度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很多护士就是这么被感染的。更有甚者,北京有人散布谣言,非典病人只要传染给别人自己就不会死,被隔离不能传染别人就死定了。所以有的人不肯住院,或从医院逃出去,故意近距离接触别人,以求自己活命,卑鄙无耻小人嘴脸暴露无遗。
这次非典的突然袭击,国家没有任何准备,一开始不以为然,然后惊慌失措,继而掩盖真相。但是,在认识到严重性后,很快镇定下来,先惩治责任者,稳定民心,然后制定对策,发动全民抗击非典,很快就控制了局势。打个比方,就像一支正在行进中的军队,突然受到伏击,虽然遭受了损伤,引起骚乱。但精兵强将不会因为遭袭而慌乱溃散,将领沉着指挥应战,很快就稳住阵脚,进行反击,消灭了偷袭者后又继续前进了。中国经历过多少严峻的考验都没混乱分裂,以为一场瘟疫就会使中国分裂的人,也太小看中国这几千年来发展的治国平天下理论了。
世界上有许多“中国通”,喜欢从一些现象预测中国未来,猜测幕后真相。
其实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不通”。上个世纪里,这些专家预测了多少事情都没有发生,发生的事情又都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明明自己猜错了,还抱怨说,这是因为中国制度不透明造成的。如果这些专家能学学《孙子兵法》,就明白中国的事是他们预测不了的。孙子说:“夫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古今中外,打仗、经商、外交,皆出此理。斗的就是一个“智”字。兵法的老祖宗在中国,俗话说,偷来的拳头打不倒对手,刚学点毛皮就来叫板,简直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还没过招,胜负就已经定了。
至于掩盖疫情,后来政府也承认不对,撤了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两个高官的职务,建立每天报告疫情的制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话说回来,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政府在涉及国家利益时候没有说过谎,没有掩盖过事实真相。别人做得,中国为什么就做不得。至少中国没有在灾难面前怨天尤人,没有推卸责任,没有对其他地区的疫情幸灾乐祸。可以说,在非典灾难面前,中国表现出了大国风范。不久前,北京人民提出建立抗非典胜利墙,响应十分热烈。由于防治非典尚未取得完全胜利,还没有最后定论。但在这件事情上,官民观点完全一致。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疫情严重时,全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限制或禁止中国人,甚至中国货入境,一些小国和地区平时不敢得罪中国,心里憋着气,这次简直就是借机报复。有些国家甚至不许中国航班的乘客走出飞机,强迫飞机掉头飞回中国。而美国没有对中国人采取任何限制,在旧金山入关时,持签证的人远比公民、居民人多,说明美国驻华领事馆照发签证。全美国除了旧金山机场在下飞机时候每人发一本防治SARS的小册子,其他国际机场没有增加任何检查措施,同样表现了大国风范。
非典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但是,中国自古就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观点,好事坏事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只要条件成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次上海之行,收获很大。不少东西是在非典之外的。
第四卷 风云突变 第273章 一个都不能少
随着非典的日益猖獗,吴天放他们的大学生活也由原先的多彩变为单色的了。说单色不准确,应当是黑白照吧。同寝室的光头老三现在表现积极,成了学校的宣传干事。这一天,吴天放正在宿舍里看书,结巴嘴老四仍躺在床上睡大觉。这时,门外传来了光头老三洪亮的声音。
“那就这样吧,忙了一天辛苦大家了,好好休息!明天我们接着干!”老三的口罩吊在一只耳朵上,他走进寝室摘下口罩,把腋下夹着的一大叠资料往桌上一放,端起杯子就要喝水。
吴天放拍拍桌子说:“洗手!”
老三说:“哦,对!一抹,二搓,三冲,四擦。“他洗罢手,用纸巾把手擦干,扔纸巾时还特意在荣面前晃晃,再次端起杯子。
吴天放拿出一支体温计说:“老三啊,你整天在外面瞎跑,在咱们寝室,你的危险程度不亚于拉登。赶快量量体温!”
老三说:“拜托,我出去一天了,先让我喝口水喘口气嘛!我没有不良感觉,就是嗓子难受。”这家伙果然还咳嗽几声。
躺在床上的老四一听老三的话,呼的一声坐了起来说:“啊?嗓子难受?嗓子,嗓,嗓子就是气管,气管,气,气管就是呼吸道,呼吸道感染就是非,非,非典前兆,妈呀,快去校医院报到。”
老三拿起水杯猛灌了几口说:“说什么呢?我渴,真是!”
吴天放说:“你都出去一天了,难保……量,量……”吴天放起身,强行把体温计塞在光头老三的的腋下。
老三无奈地笑道:“你们啊……有病!”
老四没有听清,只听到了老三说“有病”,立即警觉起来问:“谁?什么,什么病?”
老三说:“恐非症呗!”
老四这才放心地又躺下来说:“去!”
老三问:“你俩就这么一天呆在寝室?都干什么了?”
吴天放说:“呆寝室怎么了?没听说吗?月色浓浓如酒,春风轻轻吹柳,病毒四处都有,切忌到处瞎走。”
老四说:“就是!呆寝室最,最,最安全!抗非典嘛,要保持良好,良好的心态,养好精神,保证睡,睡,睡眠。”
老三说:“得了吧,小心整天睡觉,免疫力下降,染上非……”
老四说:“我呸,呸,呸!闭,闭嘴吧,你!”
老三拿*温计,看了看,放在一边。他把手头的资料整理了一番,一本正经地说:“别闹了!我说啊,你们这都是消极抗非典,窝在寝室就算是躲进乌龟壳了?你们就安全了?也不想想现在战斗在抗非一线的白衣战士!”
吴天放说:“说谁呢?谁不想啊?玉兰花开了,叶欣走了,留下了丈夫和儿子,留下了一把把闪光的骨灰。”
老三说:“看来我的宣传效果不错啊,老五还知道叶欣啊。”
吴天放接着说:“玉兰花开了,叶欣走了,她用自己的生命和爱,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从叶欣身上,我们发现了这世界的美丽,我们读懂了救死扶伤的含义……”
光头老三说:“说的好啊,老五,是你创作的?”
老四说:“老,老五,啥,啥都知道。每天都,都上网,都和那个,周,周一菲,通报情况。这,肯定,也是从,从网上看的。”
吴天放说:“不是我写出的,是报上说的。”
老三说:“你们啊,就是纸上谈兵,你们关注非典,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去真正地积极抵抗呢?”
吴天放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可是每天都把网上的相关报导整理成一篇疫情通报,放到咱们学校的论坛上。老三,你敢说我纸上谈兵?”
光头老三说:“我还不知道你,你每天辛辛苦苦地在网上寻章摘句,还不是为了在你那个周一菲的面前显摆?”
吴天放说:“你别管我原始的动力是什么,你总得承认我的功劳吧。”
老三说:“嗯,有功,大大的!”
光头老三趁他们不注意,把体温计往杯子里一浸一搅和,还故意打了个喷嚏。
听到喷嚏声,老四又呼地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你打喷嚏?”
吴天放说:“不是我!”
老三装做不在意的样子说:“我!鼻子痒痒,怪难受的。”
吴天放问:“温度计呢?温度计呢?你刚才量的温度计呢?”
老三随手一指说:“那儿呢。”
在他们几个热闹的时候,长发老二已经进来了。他抢过温度计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啊?38度6?完了,完了!”
吴天放一听是这个情况,同样是转颜失色:“真的?那,完了,完了。嗓子难受,干咳,鼻子难受,打喷嚏,温度超过38,这下一定是中头彩了。老三啊,老三!连累我们一起去隔离哦!校医院,等我!护士姐姐,为我再准备张床吧!”
老二说:“隔离?隔离还是轻的呢!就怕挂了,我可怎么……这个世界多美妙,我还没看够呢,我还是一个处男啊!”
大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吴天然说:“不会吧,你还是一个老处男?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可明明是一只老色狼啊!”
长发老二说:“色狼,那是我的假象啊!我真的是没有尝过肉味啊!”
光头老三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二应当还是中国当代大学生中的最后一个处男。”
老二真的是沉默不语了。
老三却哈哈大笑起来。
吴天放说:“你还笑?戴上口罩,收拾行李吧。我要带上电脑,带上一本易经,准备在医院里长期抗战了。”
老四说:“最关键的,你,你可别忘了。照片,周,周小姐,周小姐的。”
老三说:“废话,就是他忘了自己叫啥,也不会把周一菲的照片忘在这里。”
老二愣了一会儿说:“我得打个电话,没准要封楼了!”
老三说:“不用打了。”
吴天放一看老三走到了老二的身边,忙说:“距离,请保持距离!”
老三说:“别紧张,我没病,那喷嚏是故意打的,温度计是泡过热水的。”
老二说:“这,你,*蛋啊!”
吴天放说:“你!不行,坐下!先吃大蒜,戴上口罩,再测体温!”
老三说:“哎,哎,哎。真是自讨苦吃!我还有很多活儿没干呢!”
老三要把捂在脸上的口罩取下来,老二却说:“你坐着,戴好咯,等体温出来了结果再说。”
10分钟后,老三从腋下拿出了体温计,老二、老四和吴天放立即把脑袋都伸了过来。
吴天放说:“36度6!”
老二说:“老三,你就浑蛋吧!”
老三说:“我是学校的非典宣传员,刚才的这一幕是我的工作。你们能不懂,这叫情景教学。”
老二说:“去你的吧!”
老四说:“靠!”
吴天放说:“老三啊,你宣传非典的效果我不清楚,但让你这么一弄,却弄出一个老处男来。”
几个人就哈哈大笑起来。
第四卷 风云突变 第274章 我是护士长
为了抗击非典,吴天然这些天明显消瘦了,头上也出现了不少白发。这让王聪聪心疼得了不得。这期间,吴天然有哪一天回到家里,王聪聪便会熬上山阳地区特有的凉茶,夫妇两个便坐会在一块儿,一边喝凉茶,一边还会小酌几杯。
有时候,吴天然忘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