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策-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精彩节目。
今年的县域经济论坛的第三个议题就是陈京提出的关于大区建设的议题。
破天荒,电视台对整个议题讨论现场全程录播,并最终会剪辑一期节目,实际上陈京所提的议题,已经和正式议题对等待遇了。
很奇怪,今年的论坛大家关注的恰恰是第三个议题。
在讨论开始之前的晚上,论坛新闻中心接到的要求现场采访的媒体直线飙升,一共多达八十多家媒体希望能够安排到采访席位。
这可以说是创造了黄海县域经济论坛的历史。
好事的媒体在几天前就在通过各自的手段来渲染这一次大讨论。
甚至有大胆的媒体把陈京和李克波的照片刊登在头版,并标以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对阵最有资历的县委书记的称号,两人的对垒被渲染得如果大战即将来临一般。
再此之前的两个正式议题的讨论,无论是陈京还是李克波,两人都非常低调。
陈京几乎没有什么发言。
而李克波年年参加经济论坛都有亮点的发言,而这一次却是三缄其口,即使有发言也是言简意赅,没有任何的长篇大论,一反其固有的风格。
而两人的刻意低调,也被媒体解读为双方各自在蓄积力量,将在第三个议题的时候彻底爆发。
而第三个议题也终于到来了。
这一天一直晴朗的天气忽然之间变得灰蒙蒙的,阴云密布。
陈京早上起来换了一件亮色的西装,系了一条蓝色的领带,认真的检查了自己的仪表。
参加电视节目担任嘉宾,他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以前他接受采访多,上电视也多。
但是这一次却是大不同,在一档最后剪辑还有九十分钟的节目中扮演主角,他很小心谨慎。
就像周国华给他打电话叮嘱的一样。
陈京现在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海山,甚至是岭南的形象,绝对不能有差错。
他还向陈京透露,虽然节目是剪辑播出,不是直播。
但是海山市委已经要求,在晚上节目播出的时候,市委要集体观看这一期节目。
海山的父老乡亲在千里之外要检阅陈京。
陈京打的去电视台。
在电视台楼下,已经聚集了大批媒体等待入场。
陈京从电视台后面进门。
一进大门,便看见有记者架着摄像机在拍外景。
他旁边的主持人哥们正在对着摄像机讲话:“这次县域经济论坛备受瞩目的第三场讨论,半个小时以后就会在我身后的黄海电视台三号演播厅举行。无疑,今天的讨论最热点就是咱们这一次参加论坛的最年轻的县委书记陈京书记将会和共和国最资深、最出名的县委书记李克波书记来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对垒。
究竟是姜是老的辣,还是一代新人胜旧人,我们拭目以待!”
临了他还不忘记把今天的天气渲染一番。
似乎今天的阴云密布更加能够凸显今天讨论气氛的紧张。
陈京不敢多逗留,立刻快步直奔电视台大厅。
此时记者还没入场,现在进去能少很多麻烦。
他一步踏进一楼大厅,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他敏锐的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他猛然抬头,一下愣住了!
看向自己的人年龄五十多岁,头发花白,剪得很短很短,根根竖立,看上去相当的有精神。
对方的眼神锐利,如狼顾鹰视一般,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
他的嘴唇有些厚,模样看上去有些憨实,不过脸却严肃得吓人,真就是阴云密布。
陈京微微的皱眉。
真是应了那句冤家路窄的话。
这不就是武周县李克波吗?
两人对视足足有四五秒钟,陈京率先冲对方点头,微笑道:“李书记好!”
他主动伸出手去,李克波却还盯着他。
陈京有些尴尬,正准备把手收回来,李克波才伸过手来,两人轻轻的握了握,李克波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年轻人不要太自信!你的大区理论根本不适合我武周,你对基层的了解还不够!”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李书记,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您说是吗?武周县是我们共和国最发达的县之一,武周有武周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像我们穷地方,穷则思变,我们总需要想一些办法,找一条路子不是?”
李克波嘴角微微翘了翘,有些矜持,更多的却是骄傲!
他嘿嘿一笑,道:“走吧,小伙儿!要不然待会儿那些拿长枪长跑的家伙进来,把我们突突了,今天的论坛估计就不用开了!”
他用手指了指外面的媒体。
由于演播厅是玻璃幕墙。
外面的媒体摄像机看得很清楚。
而有眼尖的媒体也在这一刹那发现了两人,旋即便是一股狂潮。
宛若银色的闪电从天而降,一道道白光划过,两人的眼睛都花了。
两人几乎没有任何商量,极有默契的逃之夭夭奔向电梯。
今天的主持人乔青莲穿着一套白色的职业套装,头发高高的挽起来。
她脸上化了淡妆,穿着黑色的高跟皮鞋,手上拿着一个蓝色的小本,气质优雅高贵,那种知性的魅力让人心折。
在讨论开始之前,陈京需要和她单独交流十分钟。
乔青莲要叮嘱陈京一些关于节目的注意事项。
陈京是嘉宾,需要和乔青莲有很好的互动,这样作为一台电视节目来说,才会录制得很精彩。
乔青莲满含微笑的上下打量陈京,道:“陈书记,您今天穿得真精神,和前两天大为不一样啊!”
陈京淡淡的笑笑,道:“乔主持,今天上电视我当然需要刻意的注意形象,也是配合你的工作嘛!”
“谢谢,谢谢!”乔青莲真诚的道,他话锋一转,道:“对了,陈书记,我刚才好像看到你和李书记一同过来的,怎么?你们刚才有交流?”
陈京道:“凑巧在电梯碰见而已,时间很短,没有交流!”
乔青莲眨眨眼睛,不好再问,因为陈京的话把她想问的问题全封死了。
她终于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和自己同岁的老根不是等闲之辈,人家是县委书记,见过大场面。
应付媒体的经验很丰富,在聚光灯下的经验也很丰富,她这样一想,才猛然发现自己要叮嘱的那些话,也许一切都是多余的。
一念及此,她微微笑笑道:“陈书记,喝一杯咖啡吧!稍后的讨论也许会很激烈,您先定定神!”
乔青莲亲自给陈京冲了一杯咖啡,陈京点头称谢,端起来喝了一口。
他忽然问:“乔主持,今天的讨论受关注多吧?作为媒体来说,你们这一次是大有噱头了!”
乔青莲优雅的一笑,道:“我期待今天的讨论会很精彩!这样不枉费我们的心思和努力!”
陈京用手敲了敲桌子,抬手看了看腕表。
还有二十分钟时间讨论开始,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参加一场秀。
不就是一场秀吗?在电视台讨论,然后有主持人渲染,媒体的鼓动,最后会剪辑成节目播放出去。
这就是秀场啊!
陈京摘掉眼镜擦了擦,作为长期担任一把手的领导。
陈京自然对宣传工作不陌生。
在宣传工作中,有时候需要制造影响,需要把政府的决策想法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表达出去,让广大老百姓知道,甚至让他们参与。
宣传工作不止是曲高和寡的呐喊,更多的还需要互动,需要形势多样、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手段。
现在的政治不再是严肃政治。
因为政治需要服务的目标是老百姓,老百姓需要的是贴近他们生活,让他们敢兴趣的东西。
所以,作为政治人物来说,就需要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加适应目前的社会环境,适应这个时代。
黄海的这个论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陈京想想不是因为讨论的问题多么高不可攀,而是因为黄海电视台的参与,这样的论坛就是将政治平民化,将政治公开化,将政治通俗化。
在这一刻,陈京甚至认为是在娱乐化。
不管手段如果,有人关注,社会上大家都乐意为这一档论坛捧场。
这就说明论坛组织很成功。
陈京一直认为,改革深化,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解放的深化,党员干部当权派思想不改过来,怎么能够有深化的改革?
陈京忽然意识到,这一方面黄海也许走在了前面,作为共和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黄海是很值得去琢磨研究的!
第819章 激烈交锋!
黄海电视台三号演播厅可以容纳超过五百人。
今天的演播厅座无虚席。
演播厅第一排坐着这次论坛的所有参与者,他们一人前面都有一个话筒。
今年四十个区县委书记到齐,并且论坛的专家学者等等全都到了现场。
从今天演播厅的气势来看,比前两天人还要多得多,有些媒体和听众没有位置坐,就站在走廊上。
陈京坐在嘉宾席。
嘉宾席和主持人相对而坐,两张沙发中间是一个很是时尚的玻璃茶几。
今天与会的大部分人对陈京都不陌生,但是他们有许多人都只通过电视媒体或者平面媒体认识了陈京。
今天现场见面,陈京的年轻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如果不是陈京举手投足的那份气度在,单从面容看,他还真就像是个孩子。
和之前所有人预料的一样,今天的讨论很激烈。
在陈京简短阐述了大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之后,接下来的讨论问题便是存出不穷。
前一个小时,大家期盼已久的陈京和李克波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出现。
因为所有的人提问都很踊跃。
有要求陈京释疑的,有对陈京提出质疑的。
基本上一个发言过后,立马就有人按发言按钮要求发言。
而陈京一个人面对接憧而来的问题,场面异常的热烈。
甚至有好几次主持人乔青莲想插话都插不进去。
参加论坛的四十位书记,他们大多数可不管外面的八卦。
他们这次参加论坛都是带着使命和责任而来,目的很明确,如何搞好本地区经济建设,如果为本地区的发展走出一条路子,这是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陈京提出的大区建设的思路,恰好契合了创新思维这一点,所以很多人都感兴趣。
大家都想问清楚陈京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
陈京实践早于理论。
他主政邻角的时候,最早的规划都是暗合了大区建设的思路。
他的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包括整个家具链条整个产业链的打造等等,陈京脑子里已经勾画出了一副邻角未来发展的蓝图出来。
他的核心思想就是,邻角必须依托本身的优势来搞发展。
邻角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邻角要有很好的社会环境、人居环境,要足够繁华,要对高素质的人、高端的企业有吸引力。
现在社会的竞争是什么竞争?
一是人才竞争,二是资本竞争。
现在很多城市都把吸引人才和吸纳资本入驻当成了头等工作来抓。
那为什么邻角就不能有城市的意识?邻角处于岭南三角的核心地带,毗邻南港特区和澳门,而且邻角还有美丽的白石山,文化底蕴很足。
邻角完全也可以比照一个市的规划来发展,这便是陈京据此提出大区建设理论的依据。
因为感兴趣的人多,场面极其活跃,陈京也是有问必答,很坦诚坦率的给大家交流。
主持人乔青莲甚至觉得陈京有做主持人的天赋。
陈京的回答很到位,很真诚,有些问题他没办法回答,他便坦诚的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有些问题他执政的邻角还处理得不太好,他也如实的回答,说工作没有做好,目前没有这方面实际经验可以交流。
陈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多次强调,邻角目前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多的,大量的工作要做。
但是邻角是大区建设的践行者,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如果有兄弟区县原因去邻角走走看看,他代表邻角表示欢迎。
不得不说,陈京很到位的谈话让大家对其好感大增。
他的诚恳和坦率,不时的让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
今天可能是电视台的刻意安排。
武周县县委书记李克波坐的位置比较显眼。
他正对着陈京的方向,坐在所有人的中心位置。
由于现场气氛很热烈,他也没有搀和按提问器,他一直在冷眼旁观。
这几天由于自由行动受到了限制,他窝在酒店没事就琢磨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理论。
他仔细自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还是觉得陈京的一些想法很不错,颇有道理。
但是,他提出质疑在前,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的个性中就没有退缩认输的因子。
所以他卯足了劲儿在找陈京的弱点。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苏北有不少人在为他支招。
甚至苏北省委第一秘左帅都专门写了一篇理论水平极高的文章来驳斥陈京的这个大区建设的理论。
李克波今天是有备而来,信心十足。
终于,场面先前的热潮渐渐的退却了,李克波觉得时机已到,伸手第一次按下了要求发言的按钮。
乔青莲很快看到了他的动作,忙抬手指向李克波,盈盈的道:“李书记有话要说!”
李克波用手扳了扳话筒,他这个动作招来一片闪光灯的照顾。
他微微皱眉,定了定神,道:“请记者朋友们少拍一些照片,或者是少用闪光灯,保持会场的严肃性!”
他双目如电,回头扫视身后的媒体席位,威严十足,“李金刚”的风范果然非同凡响。
他扭过头来,道:“陈京书记,我刚才听了你的大区理论。现在我提出几点质疑。我的第一个质疑是如果大区建设理论成立,我们乡镇是不是有大乡建设?
我们县成为了市,乡镇成了县,那我们的城市哪里去?
另外,大区建设过于强调投资,我认为目前你们邻角搞的大区建设之所以有一些成效,其中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比例很重。”
他顿了顿,伸出一只手来在空中摇摆,继续道:“做最好的城市规划,修最高标准的高速公路,建设最漂亮的房子,最时尚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一个小县城,步步都向城市看齐。
我认为这一股风如果刮向全国,后果是灾难性的……”
李克波讲话很有气势,也极具条理。
他提的问题和其他人提的都不一样,他是直接的质疑,对陈京的理论和实践全面的质疑,或者说是否定。
备受关注的李陈之战,李金刚终于开出了犀利的第一炮。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陈京。
先前陈京的表现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但是那些问题只是开胃菜,没有极端尖锐的问题出现。
毕竟那些提问者重心都放在自己的区县的发展上面。
他们参加论坛是吸精华弃糟粕,主要是要把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吸收进去,变为自己的东西。
所以,没有这种专门质疑性的问题,而且更没有上升到理论质疑的高度。
面对李克波的提问,陈京不慌不忙的道:“李书记,这几个问题我一一回答。
首先我认为修最高标准的高速公路,做最好的城市规划,建最漂亮的房子,我认为不光邻角需要,任何地方都需要。
我们政府的终极职能是什么?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样子来做!
首先修路的问题,我想问在座的四十位书记,有哪个书记不在谋修路?现在的时代,交通的便捷,就意味着信息的畅通。
“要致富先修路!”
没有交通优势,一个地区怎么发展?所以修路的问题,我认为高标准是正确的,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城市规划和漂亮房子的问题!
我们毗邻南港特区和澳门,我们的合作是和特区和港澳的合作,毫不夸张的说,从邻角再往南跨一步,就是和世界接轨!我们的棚户区,老房子,脏乱的城市建设是没办法和世界接轨的。
所以,城市规划搞好,房子建设漂亮,我认为是越高标准越好!
我们经济发展有两架马车,一是投资,另外是内需。
我们政府的投资在城市基础建设上,这是投资。而我们建漂亮的房子,打造家具之都,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鼓励社会资本在做,我认为这应该算是一种另外形势的内需拉动。
邻角的经济发展正处在这两驾马车的轨道上,我认为很健康!”
陈京说到此处,顿了顿,话锋一转道:“我们的武周县,现在也是有最发达高速公路,最漂亮房子,最好的规划的地方。我们武周县别说一个镇,单单是一个亮垭村,就要超过了很多地方的一个县区。
所以啊,李书记刚才说的担心,恰恰是我的担心。
我就想问李书记您,如果全国所有的村,都像亮垭村这样发展,都建设得像亮垭村那样漂亮,那我们的城市怎么办?我们的几个大一线城市,京城、黄海、粤州,岂不是没有人居住了?
大家都住村里去了嘛!
所以啊,你提到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恰恰需要您来解答!”
陈京这句话说完,全场哄笑,陈京的回答幽默风趣,而且直指武周和亮垭,算是狠狠的回敬了李克波一下,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彩,现场已经有人在热烈鼓掌了!
第820章 激情过后!
好一场激烈的对战!
很多人在此前就想象了今天的场面会很大,会很精彩。
但是,今天的精彩还是超乎了大家的想象。
传奇书记李克波可并不像以前媒体所描述的那样,说他只是个大老粗,办事全凭一股锐气和倔强。
今天李克波的提问可以说是让大家大跌眼镜,他从县域经济概念的最早提出,一直到现在的县域经济发展成为经济主流,这些所有的过程了若指掌。
而且他对中央宏观经济规划,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和利弊,竟然也是相当的熟悉。
他的提问没有无理取闹的,全都是极其有针对性,而且很能引发人思考的。
而最让人吃惊的是陈京!
陈京面对李克波狂轰乱炸的提问,丝毫不犯怵。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管是多难的问题,陈京都能迅速的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而且给予很明确的回答。
陈京回答问题之迅速,回答问题之老到,让人觉得这根本不是一场交锋。
就好似两人是在演一场对手戏。
双方的好似是编了台词一般,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
而在这样激烈的问答中,陈京也终于让人见识到了他的才华。
他的见识广博,经济理论功底扎实,从国内到国外的各种发展成功案例,他了若指掌。
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了解,他的造诣也相当的深,他回答的问题从美国总统到国家主席,跨度之大,牵扯到的面之宽,让人不得不折服。
今天论坛的主角,两人一老一少,各自都是体制内的精英。
从名气、资历上比,陈京和李克波自然不在一个量级上。
但从知识面、实际工作经验,思维的开阔度等等方面,陈京丝毫不逊于李克波,甚至隐隐还要过一些。
李克波一连问了陈京十二个问题,陈京也就来了一个十二连答,一方攻得猛,一方守得严。而且对陈京来说,他还不是一味的防守,而是守中有攻,双方有时候是近身缠斗。
李克波很聪明,想利用陈京实际经验的不足。
而恰恰,陈京在这方面却不是短板。
而且在政府职能和施政方面,陈京做了许多干部都不敢做的尝试。
陈京倡导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充分调动老百姓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用全新的方式去了解民意,尊重民意,了解老百姓对政府政策的意见和看法,这一些在陈京的谈话中都有例举,而且很有说服力,让人信服。
最激动的还数现场的记者。
这一次会议很早就炒作今天这场激辩。
但是,有些记者心中还打鼓,不知道今天究竟是否精彩。
如果前面渲染得足,到头来一场讨论并不精彩,那么今年的论坛报道,有些人押宝就押错了,这对靠新闻生存的记者来说,是失败!
而黄海卫视的主持人乔青莲今天也是超水平发挥。
她始终控制着论坛的节奏。
保持整个讨论的流畅又不失精彩。
而且她见缝插针的一些话,也很好的充当了双方短兵相接过程中的润滑剂,场面一直很激烈,但却不会失控,这一期节目的录制,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一天的讨论结束了,陈京和李克波两人共同奉献了今天的精彩。
讨论会结束以后,记者们久久不愿散去。
他们翘首以盼等待着今天论坛新闻中心召开的例行发布会。
有些记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向陈京和李克波提问了。
每个记者几乎都准备了十个以上的问题,他们希望借提问的机会,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亮点出来。
最好是有独家新闻出炉,如果那样,真就相当精彩了!
可惜,他们所有的准备都是徒劳的。
今天论坛的两个主要的当事人都没有出席发布会,均已身体疲劳为由回到了各自下榻的酒店休息。
其实,两人哪里能够休息得安分?
两人的电话在讨论会结束以后,差不都就要爆了!
由于不是直播,论坛讨论的情况外界不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有这一个议题的讨论。
两个当事人又哪能不遭受电话的狂轰乱炸?
陈京接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