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策-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暗暗佩服陈京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的心理素质。不声不响,谋划了这么一大盘棋,他自己却若无其事,好像一切都不过是毛毛雨一样随意,堪称是大将风度。

他摇了摇头钻进温暖的车中,心想难怪汪省长经常批评自己太器小了。

跟陈京比起来,自己是比不上,没有那么大一颗心脏。

但是想想整个楚江,楚江的一干书记市长,肖涵可都是烂熟于心。远了不说,就说徐兵这个人,他能有陈京这样的气魄和手笔?

现在的徐兵,脑子里恐怕还在酝酿怎么浑水摸鱼,趁这一次陈京掀开国企腐败的盖子,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呢!这样的一把手,比自己也强不到哪里去。

第1164章 荆江未来在何方?

春节越来越临近了。

荆江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都外出,天天走访基层,给基层困难群众、鳏寡老人、下岗职工拜年,了解春节期间各种物资保障和资源保障情况。

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各部门一线人员,陈京还需要慰问部队指战员,武警部队,还有公安干警。

陈书记的每一天日程都排得很满,他几乎就是马不停蹄。

全市十个区县,他最多的一天走过五个地方,市电视台和市日报的随行记者都吃不消,大家也终于见识到这个年轻书记工作起来不要命的拼劲儿。

每一天市新闻联播,有一多半都在播报陈书记的出行和视察。

陈京选择在这个时候走下去,而且一天走这么多地方,连续一个多星期马不停蹄。

他就是要牢牢把握现在的机会,他必须把荆江各方面情况摸得再熟悉一些,对情况了解更详尽一些。

这次陈京来说,是个心情沉重的旅程。

荆江基层困难的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想。

本来陈京来自澧河,对老百姓的生活还是相当了解的。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离省城近在咫尺的荆江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竟然还比不上德高那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仔细分析原因,其实也容易理解,德高那个地方虽然偏远,但是每个区县基本都有支柱产业。而且德高城市规模比荆江要小得多,国企也没有荆江多。

荆江国企改革伤了元气,大量的企业职工下岗,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政府没能正确引导下岗职工再就业,过去多年解决就业主要靠政府投资,这样的结果就是下岗职工长期找不到再就业的路子。

有的一家夫妻双双下岗,孩子还在上学,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生活之困难。

陈京这一次主要考察的对象就是下岗职工家庭。

他这不了解不要紧,一了解心情就轻松不了。

他走访了有一个五口之家,两位老人双双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两人双双下岗,妻子因为以前在化工厂工作,得了肺病,现在没办法找到补偿。还有个女儿上高中,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男人在外面做临工。

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五六千块钱,这样的收入条件,供孩子上学以后,基本可以说是让这家人吃大米都难。

一家人吃菜主要靠棚户房后面有一块小菜园,也就二十多个平米的园子,以前后面是一家工厂,工厂倒闭后这一块地暂时没用,就被下岗职工开辟种菜。他们这一家在里面圈了一块。

这么小的园子,冬季就只有萝卜和白菜两种,家里烧菜基本不用油,就用白水煮了吃。

米饭都是糙米,有时候在园子里种了红薯,就红薯做米饭,一家五口人,五个红薯就是一顿饭。

一家五口,有四个人两年没买一件新衣服,家里连扫帚都舍不得花钱买,都是老头子到郊区拾高粱穗,然后自己扎成一把,就充当扫帚。

居住环境更是不堪,因为要种菜,一家人大小便都用一个大桶乘着,就放在两老床后面,用一截破帐子围着,人还没进屋子,就能嗅到厕所的气味,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陈京走访这一家,也是他临时改变的路子,还没等下面的干部搞明白,他就钻了进来。

本来这一次陈京下来慰问,每个困难家庭一块肉,一条鱼,然后一床棉被。

陈京到了这一家,实在是心里受不了,他身上只带一千多块钱,全部掏出来给了家里的老人。

随行的望月区区委书记郝林机敏得很,也掏出五百块,这样陈京心中才稍微好受一些。

临走的时候,老头握着陈京的手,老泪纵横,连称感谢,说陈京是个好书记,党的政策好,没把他们忘记。

陈京从这家离去后,心中实在是不舒坦,他当即把几个随行记者叫过来狠狠的训了一通。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老人,当着他的面说党的政策后,说陈京是个好书记,这还是新闻吗?这是打给荆江市委书记最响亮的耳光,这不是新闻,是丑闻。这帮年轻记者还一个劲儿的记录,一个劲儿的拍摄,他们不嫌丢人,陈京还嫌丢人!

后来陈京又搞了几次突然袭击,虽然没有遇到像这一家如此困难的家庭,但是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陈京在几个区接见区委班子的时候,都为此大为光火,他甚至说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话,荆江局面如此,陈京只觉得自己所有的志得意满被顷刻间击溃了。

他当天下午返回楚江,在楚江边上让老何停车,他独自望着东去的滔滔江水,久久不语。

如果是几年以前,他肯定会冲着这广袤的江面大嚎几声,一发泄内心的沉重。

但是今天,他什么都没做,就那样站着,脑子里想了很多的事情。

这些年自己的经历,点点滴滴他都想过了。

自己从澧河到省城,然后到岭南,最后到京城。

这一路有坎坷,但是更多的是鲜花和掌声,自己的生活也由一个小公务员,变得越来越富有。

从房产看,自己现在手上有五六套房,从来不用为钱发愁,身上穿的衣服,一件就可以让别人五口之家生活好几年,自己一直都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很成功,还以为荆江在自己的治理之下,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现在看来,好的未来在哪里?荆江的老百姓过着如此的生活,还谈什么未来?再不作为,就会有饿死人的危险!

陈京第一次觉得自己原来有迷失,而且迷失得厉害。

这些年官越当越大,离老百姓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自己就灯红酒绿,鲜花掌声重重包围住,根本就无法看到这些光鲜后面,极其让人内心震撼的真实世界。

一滴像小雨点似的东西悄然滑过他的脸颊。

他揉了揉眼睛,缓缓的闭上的眼睛。

他又想起沙明德书记时常说的一句话,书记说他在任何时候,都提醒自己不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陈京当时听这句话,根本就毫无触动,嘴巴里连连称是,说着一些恭维书记的话,心中却一门心思的想书记给自己指点迷津,让自己在官场上能够更加如鱼得水。

现在想起来,陈京不禁要反问自己,沙明德书记是农民的儿子,自己是谁的儿子?

自己的父母,就是普通工薪阶层。

自己也在小的棚户房子里面长大的,可是现在自己可曾记得当年那段艰辛的日子?

现在的社会似乎早不提艰苦奋斗了,也不提勤俭节约了。所有人都迷失在了金钱的游戏中,笑贫不笑娼,这是自己作为党的领导,应该带给社会的东西吗?

陈京使劲的捏紧拳头,心里暗暗的下定决心。

荆江即使有千难万险,他也必要改革,谁也挡不住他的决心。

还是那句话,纵千万人吾往矣!

……

一年一度的春节如期而至,楚江下了好大一场雪。

爆竹一声除旧岁,当楚江边上的焰火升腾到半空,照亮这座城市的时候,就预示着农历新的一年到来了。

陈京今年是一大家子一起过来,姐姐,妹妹一家人都过来了,另外还有大伯一家人,三代同堂,好几十人在一起,分外的热闹。

这其中有个小插曲。

京城丈母娘那边对陈京选择在楚江过年颇有微词。

为此,方路坚和丈母娘的电话都打到了陈京的手机上。他们春节也就只有两老,方连杰在部队里面,根本无法回家,老头子又不在了,方家也不再聚聚一堂。陈京在楚江过年,他们在京城就显得冷清和寂寞。

对这个问题,陈京有些头疼,只好对丈母娘道:“妈,我都说了让婉琦他们不要过来,陪您二老过年。您知道的,我刚到荆江上任,是一把手,春节期间不可能有机会回京。

婉琦就是因为这个,非得要过来,而且把一家子都聚到了楚江,我也无能为力啊。

这样吧,妈,今年就这样了。明年我争取回京过年,以后都在京城过年,您觉得如何?”

陈京这样一说,徐莲那边也没话说,语气缓和多了。

她就责怪陈京不善于搞关系,春节是多好的机会,回京和三叔一起聚一聚,京城这边朋友也多,大家趁这个机会碰碰头,对以后的发展也有利不是?

看得出来,徐莲因为陈京还是很骄傲的。

陈京现在在西北系年轻一代中已然是首屈一指了,在地方担任市委书记,而且颇受省一把手的器重,假以时日,必将会再进一步,说不定将来西北一系的头面人物,就是陈京的。

现在京城方家对陈京是高度重视,别的不说,光是徐莲妯娌之间聊天,大家都得问到陈京的近况。

当年方家最反对的一桩婚事,就因为方婉琦的坚持,到了今天却成了方家最骄傲的一桩婚事。

别的家族都强强联合,搞裙带关系,人家方家就不靠那个,人家的孩子就能慧眼识人,找了一个这么有作为的女婿,让人羡慕啊……

第1165章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从除夕那一天开始,楚江就下大雪。

这一场大雪一直延续到大年初六,春节的爆竹和喜庆似乎无法冲淡笼罩在荆江上空的阴云。

阴云密布的荆江,似乎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让整个楚江都笼罩在不安的气氛中,革命还没开始,很多人都嗅到了硝烟的味道。

去年年前才当选为市委常委的柳新林,这几天家里非常的热闹。

他从一个普通的副市长,一步跨进市委常委,这对柳新林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

更何况柳新林分管的就是工业企业,春节前后,下面趁着这个机会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现在荆江的风向谁都看不清楚,但是人都是聪明的,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柳新林直接管工业企业,下面的人就是对市委的政策再有多少不满,礼数的东西总少不了的。

而柳新林家里的黄脸婆,这段时间心里别提多美了。

老公有了权势,他这个副市长太太就明显不一样了,别人送礼总忘不了她。

各种进口的化妆品,各种女士用的高档皮具,衣服,看得她眼花缭乱。

前段时间全胜邹总送给他一件皮草大衣,她兴奋得一晚没睡觉。可现在这些东西多得她没地方放,她整个人的神经都一直在高度兴奋中。

柳新林出身很一般,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不怎么好,找的老婆自然也是农村长大的姑娘,没多见过大世面。

虽然这些年柳新林官越当越大,尤其在发改委任职的时候,他颇有实权。

但是省里的领导,廉政抓得严,不比地方实权干部那样肆无忌惮,柳新林每年得到的实惠其实不多。

要不然,他老婆也不用还天天在外面干活,抛头露面了。

现在不一样了,荆江这个地方本来就送礼成风,现在柳新林又老母鸡变鸭,大权在握,可想而知,下面人该花多少心思了。

这还是柳新林廉洁,别人给他塞红包,太大了他都退了回去。

要不然,今年一个春节,他至少要收十几万现金。

收的东西多,柳新林可不是妇人之见,他心中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荆江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接下来会有一番风起云涌的剧变,这场巨变由陈书记亲自拉开帷幕,当然一切也是陈书记在操盘。

这样的大局,千变万化,谁也难说最后的解决如何,但是对柳新林来说,他已然没有了选择。

从他进常委那一天开始,他的脑门上就“贴”上了“陈”字的标签,他只能跟着陈京的思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所以,这段时间他也没闲着,凡属到他家里拜访的人,他每个人都深入交谈。

通过交谈一方面他掌握目前荆江工业企业负责人的一些思想动向,另外,他也要借机会识人辩人。

哪些人有能力,可以用,哪些人鬼心眼多,要防着,还有哪些人不堪使用,他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心中有底。

该做工作的同志,要果断的做工作,该防的人,第一时间要防住。在关键时候,要杀伐决断,他得有目标。

现在柳新林的思路很清楚,那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替书记排忧解难,为书记这局大棋的取胜,奠定良好的基础。

……

荆江闻人家园茶座。

春节期间这里人来人往很多,作为荆江的高档消费茶座,来这里的人都是非富即贵。

一个简单的卡座,最低消费三百元,包房最低消费五百元,这样的价码,足让普通的工薪阶层望而却步。

柳新林推开108包房的门,他第一眼就看到了骆红艳。

他愣了愣,道:“小骆,怎么只你一个人?”

骆红艳穿着一件浅红色的长呢子衣,进门以后就脱掉了,露出里面深色的紧身羊毛衫。

虽然是冬天,但是紧裹在身上的羊毛衫,还是让她窈窕凹凸的身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露。

骆红艳站起身来,嫣然一笑,道:“我的柳大市长,怎么我一个人就不行吗?您还怕我吃了您啊!”

骆红艳笑容轻松自然,两道弯弯眉毛如月牙一般,分外的迷人。

柳新林看得有些恍惚,连忙挪开的目光,轻轻的咳了咳,道:“小骆,你放着好好的年不过,这个时候约我出来,究竟有什么大事?”

骆红艳坐在柳新林的对面,轻轻的抿了抿嘴唇,道:“过年?我跟谁过年?孤家寡人一个,我父母又都在乡下,我这年过得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柳新林愣了愣,她隐隐记得骆红艳是结了婚的,好像还有个儿子,怎么说自己是孤家寡人?

难道是离婚了?

柳新林一想这种可能性还真大,骆红艳这样的女人,一般的男人恐怕难驾驭住。

年纪轻轻就是区里的副书记,常年工作忙碌,应酬极多。而且家里两口子过日子,老婆太强势了,男人压力都会很大。夫妻闹矛盾是常有的事儿。

“柳市长,你就不关心一下我的情况吗?您现在是春风得意,升官了,又得到陈书记的器重,您可不要忘记咱们这些还在奋斗的劳苦大众啊!”骆红艳眯眼笑道。

柳新林尴尬的笑笑,目光不敢和骆红艳对视。

骆红艳的那双眼睛特别的灵动,似乎会说话一般,一个眼神,就蕴含了无数的含义。

骆红艳这句话,明显就些许撩拨的意思,似嗔似怒,这对男人的杀伤力太大了。

如果是平常,柳新林肯定难把持住。

骆红艳这样的女人,花一样的娇艳,而且八面玲珑,成熟高贵,比之柳新林家里的黄脸婆好了不知多少倍。

更何况柳新林和骆红艳相交了多年,早就对她有那种意思了,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而已。

不过这一次,柳新林脑子里的弦绷得很紧,他总忍不住想,骆红艳所在的九鼎区,国企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一次陈书记从船厂动手,对国企进行坚决的重组改制,骆红艳是不是找自己探口风的?

柳新林可是听说骆红艳这个女人捞钱的手段很厉害,国企改制的前后,她好像还入股到企业中间。而且还和别人合伙搞了一个石膏矿,这个矿洞就是当年荆江矿业改制后废弃的洞子,后来私人投资重新开发的。

这么一想,柳新林便道:“小骆,我知道你很能干。这么年轻就能担任区委副书记,咱们荆江绝无仅有。我现在分管工业企业,你们区工业很集中,以后我们会有相当多的合作机会。

关于工作的问题,我可以先跟你透个底。那就是陈书记对咱们荆江市的工业和企业的改制,态度是相当坚决的。

尤其是政企纠葛,和官商不分的这一类现象,在今后两到三年之内,肯定会杜绝。有道是顺应政策,领悟政策,吃透政策,这是基层官员的法宝。

所以,小骆,关键时候可以看准路子,不要因小失大,这是我善意的提醒!”

骆红艳愣了愣,神色尴尬,她沉吟了一下,却又娇笑道:“柳市长,说句心里话,对市委和市政府我们是充分支持的。但是咱们基层有基层的难处,企业改制不是一句话的问题。

早几年咱们荆江搞企业改制一刀切,这都过去好些年了,现在后遗症在逐渐的显现出来。

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轻举妄动,我担心……”

柳新林笑笑,道:“行了,小骆,我就是随便说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我只是给你一个提醒,或者说是建议。当然,你们区委班子也最好意识到这一点!”

柳新林这话说得很官方,他心中清楚,骆红艳是个有主张的女人,不是自己言语可以轻易说动的。

虽然在柳新林心中,一直对这个女人念念不忘。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大家志同道合,在政治上,志不同道不合,那就意味着是对手,是敌人,政治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其残酷性不亚于战场。

骆红艳如真是敌非友,柳新林也只能对这个女人掐断念头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是少年少女,柳新林经历了这么多,也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这年头,男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实力。要么有钱,要么有权,这两样都没有的男人,那就是社会遗忘的垃圾,别说人家漂亮的女人看不上,就是人老色衰的黄脸婆子都会看不上。

柳新林到荆江含辛茹苦,卧薪尝胆整整三年,三年毫无作为,三年碌碌无为。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个机会,如果他再不把握,再不放手一搏,他这一辈子可能就要在这里画上句号了。

所以,对这个问题他脑子里面十分的清醒。不管是谁,都不能破坏陈书记的计划,和他不是一条阵线上的人,此时都是对手和敌人。

对敌人不能心慈手软,对方是谁都不行,哪怕是骆红艳那也绝对不可以!

他扭头看了看外面的天空,阴云密布,此时他心中对这个女人的绮念早已烟消云散,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切都好自为之,各自保重吧……

第1166章 爆发了!

荆江市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而在这个时候,不和谐的声音终于开始在荆江乃至整个楚江泛滥。

首先,在省人大会议上有多个代表提出对国企的改制工作要慎重严肃,绝对不能让贱卖国企,国资流失的事件再在楚江发生。在人大分组讨论上,荆江市代表团直接提出了关于荆江市船厂的改制问题。

荆江分组讨论认为,市委和市政府拟定拆分荆江船厂出售的做法,罔顾了荆江人民的心声,没有考虑荆江人对船厂的感情,这样的决策欠考虑。

而在省政协会议上,多名代表也同时提及荆江市船厂的群体事件。甚至有代表在提案中明确省委和省政府应该要对地方党委政府实施监管,要对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彻底的调查。

要处理相关激发矛盾的同志,要让有些自以为是,不把人民利益当回事的领导干部,清除出领导岗位。

人大政协会议点了一个火,迅速在网络上就有了大量关于荆江船厂群体事件的相关文字和图片信息。网上对荆江的群体事件开始热议,根据网上的图片显示,荆江船厂工人的矛头直指新上任的市委书记陈京。

他们打出了让陈京滚蛋,“陈京大贪官”、“陈京渎职”等等内容的标语,有些标语更加具有刺激性,直接上升到侮辱人格的高度。

这一下,整个楚江炸开了锅。

楚江政坛的目光都投向了楚城边上那个传统的工业重镇荆江,而荆江的局面也开始出现剧烈的动荡。

荆江政府对外发表申明称网上的一切言辞都是对船厂事件的扭曲和误解,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荆江市政府从来没想过要拆分和出售船厂,船厂的事件是少数别有用人的人在利用民意抹黑政府。

同时市长徐兵出来表态,明确了他已经向市委常委会提交了关于荆江船厂新一年投入生产和加大营销力度的新建议,他表示这个建议会立刻讨论,并付诸实施。

荆江市政府这个申明,一方面好像是针对媒体的反击。但是真正体制内的人却看清楚了,这是徐兵在向陈京叫板施压。

是徐兵在故意的把政府和市委的关系割裂开来。

他摆出的架势就是陈京自己惹出的乱子,自己收拾,别扯上他徐兵一起负责人。

这样一来,荆江党政班子不和的传闻迅速在楚江传开,而荆江去年刚上任的新书记,被省委寄予了厚望的陈京,也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之中。

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来,省委紧急召开常委会商讨荆江相关事宜,而且省委副书记吕军年可能会被派到荆江稳定局面。

然后,各种各样的传言开始通过网络,通过大家的议论传开。

甚至有说荆江新任陈京书记不堪重压,服安眠药企图自杀的。

还有说陈京在船厂和工人代表谈话,被人用砖头砸伤头部,导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