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道之步步高升-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天舒就这么迷迷糊糊地站着,直到大年初一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铁格子把守的窗户……

大年初四的早上,唐逸夫急匆匆地从临江市的“土豪俱乐部”出发,向青原市赶去。

今年的春节,他一直都是在“土豪俱乐部”里度过的。

这几天,他几乎从早忙到晚,奔走于官场商界的名流之间。

在这里,他度过了好几个令他喜忧参半的夜晚,经受了一次次冰与火的煎熬,终于在昨天的晚上,从蓝光耀那里得到了令他欣喜若狂的信息:省委常委会经过激烈的讨论,以微弱优势通过了一个决定,改由唐逸夫临时召集市政府的工作。

唐逸夫仿佛又获得了新生,获得了精神上的动力。

他召来了那个小“欧阳美美”,就在那个豪包里,他同那个令他神魂颠倒的小妖精进行了一场颠鸾倒凤的男女大战,在她的大喊大叫中,他发泄了憋了好几个月的压抑,获得了久违的酣畅淋漓。

“土豪俱乐部”这时宛若一个维修站,让唐逸夫调节好了身体,加足了油料,在权力的争斗和厮杀中更加的精力充沛,充满斗志。

身体上的愉悦是暂时的,精神上乃至心灵上的振奋是长久的。

当然激情过后,唐逸夫并没有忘记蓝光耀转达何天影的指示,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于是,他将小妖精打发走了之后,披着睡衣叼着香烟,向梁宇轩发出了指令,抓紧采取措施,一定要在“两会”之前拿下楚天舒。

春寒料峭,唐逸夫的心里却是热浪翻滚。

此刻,唐逸夫坐在车上,行驶在返回青原的路上,身心是那么的愉悦,精神分外的饱满。

新的机遇终于来临了!

机遇永远垂青于那些有思想准备的人,机遇不能一味地去等待,而是要去创造。

他知道,今天的市委常委会开过之后,他离取代伊海涛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只要过几天两会一开,青原市长这个光环就会名正言顺地加在他的头上。

当然,唐逸夫非常清楚,在风云变幻的青原官场,只要选举没有完成,一切都可能存在变数。

他觉得市委这一关应该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书记朱敏文已经和自己穿了同一条裤子,他会全力支持自己在选举中过关的。至于省里,他已经得到了消息,两会期间,何天影会亲自坐镇青原,以保证选举顺利成功。

不知不觉间,唐逸夫来到了市委大院,已到了市委大楼一号会议室的门口,待轻轻举起手推门的那一刹那,心里突然有点忐忑。

过去几个月,他在这个小会议室里开过很多次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每一次进入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这一次本应该是趾高气扬才对,怎么突然在这一刹那会忐忑不安呢?

难道,自己召集政府工作的名头来得不够光明正大吗?

不!,阴谋永远是权力争斗中的主旋律,这是官场中的游戏规则。

唐逸夫站在门口,整理了一下衣服,缓步走进了会议室。

各位常委和列席会议的领导们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唐逸夫。

见他进来,朱敏文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示意他坐下。

唐逸夫扫了一眼,没有看见伊海涛的身影,他的心才放松了下来,坦然地坐在了以前伊海涛坐的座椅上。

朱敏文说:“海涛同志身体不适,本次常委会请假。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开会吧。”

众人正襟危坐,目光都聚焦在朱敏文身上。

朱敏文清了清嗓子,说:“昨天下午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经研究决定,鉴于伊海涛同志的健康状况,青原市政府工作自即日起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唐逸夫同志全权负责。”

虽然唐逸夫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但是,听到从朱敏文的嘴里说出来,心里仍然是一阵窃喜。

轮到他表态发言是,嘴上还是谦虚地说:“谢谢省委领导的信任,谢谢朱书记,我一定竭尽全力搞好工作,并希望朱书记和各位同仁多多支持和指导。”

朱敏文在作总结发言时话锋一转,提出了如何确保两会的胜利召开,他强调了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求各级领导和部门要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两会,把问题想多一些,把困难想大一些,把工作想细一些,对一些可能产生纰漏的环节都必须多加考虑,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要预先加以防范,切实有效地消除隐患,保证两会的圆满成功,尤其是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他严厉地指出:“我们有理由怀疑,那些对社会不满,对政府敌视,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持否定态度的人,面对既得利益的失去,不排除他们会破坏青原市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遗余力,甚至穷凶恶极……”

紧接着,朱敏文又做了一些相对具体的指示,要求宣传部门在会议期间加强新闻媒体和网络监督;要求各位常委要多与人大代表接触,交流沟通,及时掌握一些人的思想动态;要求公安部门加强警力,二十四小时保持战备状态,保证整个会议期间的安全和秩序;要求信访部门与各部门配合,切实做好重点目标的防范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谁漏人谁负责……

这番话在唐逸夫听来,这是朱敏文在提前为帮自己参选市长摇旗呐喊,心里对这位盟友充满了感激,但是,其他与会人员听了,却有一种不寒而栗的味道。

散会之后,唐逸夫照例来到了朱敏文的办公室,对这位不遗余力支持自己的盟友表示感谢。

朱敏文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话:“老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回到办公室,唐逸夫坐在办公桌后发了会儿呆,喝了几口茶,总算把内心的狂喜强行压了下去,然后拨打了黄如山的电话,让他通知相关人员,下午两点在市府大楼二号会议室开会,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

政府工作报告是下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唐逸夫当然要亲自把关,他自然不会接受一个按照伊海涛确立的思路起草的工作报告。

春节假期结束就要开两会了,会议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市府办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提前结束了休假,进入了工作状态。

春节之前,当谭广德带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现身市府办,那些参加了壮行酒宴的同事们没有一个对他们的凯旋表示祝贺,倒是有几个人在窃喜,他们终于从羡慕嫉妒恨中找到了一丝难以名状的快感。

例如那个为专案组把楚天舒从凯旋大酒店钓出来的秘书小马。

事实上,谭广德听苏幽雨报告楚天舒被人带走,第二天仍然没有返回,就已经在心里把这份殚精竭虑写出来的报告初稿枪毙了。

当他提着手提电脑走进黄如山的办公室,看到的是一张比窗外的春寒还要冷漠的脸。

第715章 落井下石

谭广德拿着政府工作报告初稿说:“秘书长,向你交稿。”

黄如山头都没抬,只摆了摆手,说:“老谭,你这个说法不对。楚天舒是报告起草的牵头人,你交给他就行了。”

谭广德把政府工作报告初稿放在了黄如山的办公桌上,说:“秘书长,从前天开始我们就没有见到楚主任了,他不在,我只有交给你了。我的任务完成了,下面请你把关。”说完就要走人。

黄如山这才喊住了谭广德,说:“老谭,你坐坐,我现在就学习学习。”

谭广德坐到了黄如山对面的座位上,眼睛看着窗外,虽然室内的空调开得很大,身体被一种温暖包围着,但是,他的内心却被悲凉充斥得满满当当,一股寒流从脚下涌上来,脑子里木木的只有两个字:完了!

黄如山飞快地浏览了一遍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

几十页的政府工作报告,看上去也就十多分钟。

材料好坏,黄如山一眼扫过,就知火候到了什么份上。

毋容置疑,这个政府报告内容非常充实,结构非常紧凑,尤其是最后的规划展望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黄如山作为一名起草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内行,对这份报告的质量无可挑剔,心里不得不对楚天舒和谭广德的功力表示钦佩。

黄如山看完后抬起头说:“嗯,我没有什么意见,你送给伊市长吧。”

谭广德接过黄如山递给他的稿子,明显感觉得出黄如山是敷衍的态度,他默默地起身,将初稿打印了一份,送到了伊海涛的办公室的案头上。

从此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了。

当谭广德接到黄如山的通知,下午唐逸夫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初稿的讨论会,他脑子里昏昏沉沉的,把电脑里的政府工作报告初稿打印出来,安排小李到文印室复印了十几份,中午关上门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头脑才算清醒了一点。

下午,谭广德带着苏幽雨、小李及综合一处和二处的秘书们等人早早地等在了在二号会议室里,陆续有副秘书长、副主任等人进来,小李把初稿复印件分发到与会者的手上。

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在看,开始他们都只是装模作样,看了几页还是被报告的内容吸引住了。不过,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市长候选人换了,报告写得再好也还是废纸一张。

报告本来是写给市长念的,市长满意,大家都满意,市长不满意,别人满意也是白满意。

谭广德的脸上非常平静,但同时他的内心多少有点难过。毕竟耗费了心血的材料好比是自己的孩子,要被活生生地扼杀在摇篮里,谁心里都会痛。

物是人非。谭广德见多了官场上的世态炎凉,只能在心里暗叹一口气,好比一个犯了重罪的嫌疑人,坐等着死刑的判决。

会议室的门突然推开了。

黄如山一手拿着一个笔记本,一手攥着唐逸夫的茶杯走了进来,将那两样宝贝放在冲门正中间的座位上。

马前卒到了,大帅该出场了。

大家正襟危坐,提笔做记录状。

不一会儿,唐逸夫春风满面地走了进来,径直坐到对面中间位置。

唐逸夫红光满面,先向大家道歉,说是接见了几位部门负责人,让大家久等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

大家这才发现,一向以严厉著称的唐副市长,也有客气和微笑的时候。

但是,秘书长黄如山却眉头皱着,一脸的严肃。他咳嗽一声,说:“开会了,今天我们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初稿。”

唐逸夫说:“先听听起草小组的思路汇报吧。”

黄如山扫视了一下全场,眼睛看着谭广德,说:“谭处长,你汇报一下。”

唐逸夫看着黄如山问:“老黄,不是你牵头搞的吗?”

确定楚天舒牵头起草报告,黄如山没有向唐逸夫汇报,那个时候,唐逸夫也根本没有心思去关心报告起草的事。

黄如山吞吞吐吐,没有回答唐逸夫的问题,还是目示谭广德汇报。

谭广德知道,黄如山贪功诿过的毛病又犯了。

如果今天主持讨论的是伊海涛,黄如山绝对不会让汇报的机会旁落,一定会巧舌如簧地讲述一番他是如何部署、如何壮行、如何关心、如何审核等等一大堆的功绩。可是现在,他用不着说那么多的开场白了,只需要推脱得一干二净才好。

谭广德接到黄如山的目示,只好打起精神,开始汇报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思路和基本框架。

虽然谭广德知道了结局,但依旧没有放过这难得的表现机会,他非常认真,条理清晰地侃侃而谈。

接下来就是讨论了。

官场从来不缺少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势利之人。

综合一处的小马率先发了言。

他实在是对报告初稿挑不出价真货实的毛病,但他还是提出了两点意见,一是篇幅太长了,二是用词太过华丽,不够口语化。

两点意见,完全是吹毛求疵。

但是小马却是洋洋自得,因为带走楚天舒是他给专案组带的路,自以为立了大功,抓住机会当然要在唐逸夫面前邀功,他的这个表现让苏幽雨想起了抗日剧中给皇军带路的汉奸,在抓住了土八路之后,摇头摆尾地等着皇军来一句“功劳大大的”。

唐逸夫不是皇军,当然不会这么说,但还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他的秘书无话可说,大多保持沉默。

有一两位副主任发了言,也多是从写作的角度,说了几句不伤筋骨无伤大雅的话。

黄如山边听边记,一副非常认真的样子。

有一位从县里调上来的副秘书长嘴巴特别能吹,加上中午多喝了几杯,谈起报告初稿来不着边际,便信口开河胡乱放了几炮,中间说到妇联的工作总结还不到位,顺嘴就溜出了一个荤段子,引得严肃的会场一片笑声。

唐逸夫没有笑,他保持着一本正经,这会儿他才不管谁发言,说什么,只要是意见就行。

最后,轮到黄如山发言了。

黄如山一开口就尖锐地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

其一,初稿对全年政府工作的总结有失偏颇,近期的工作占了过多的篇幅,没有全面总结上届政府的工作。其二,初稿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思路脱离了青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揠苗助长哗众取宠的嫌疑。其三,初稿中对于广电部门的工作着墨过多,随便把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工作,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

黄如山没有详细解释,但在座的人都心照不宣,他这三点意见明显带有落井下石的味道。

第一条意见是针对报告中更多地突出了伊海涛召集政府工作以来的成绩,诸如江北开发区和沿江商贸圈的建设,而没有面面俱到地罗列出朱敏文当市长期间的政绩。

第二条意见是要全盘否定伊海涛的执政思想和施政纲领,降低下一届政府的工作目标,为唐逸夫上位后减轻压力,第三条还算得上是条意见,但在座的又都不以为意,因为这些年来,不管谁牵头起草报告都会带有一点点的私心,把某个部门的工作多写几笔,以前黄如山牵头的时候也不例外,只要不是太过明显,没有人会小题大做。

谭广德和苏幽雨只冷眼怔怔地看着黄如山,笔攥在手里,没记一个字。他们对黄如山的意见说不出该不屑是还是该唾弃,但对他这种落井下石的做法充满了鄙视。

唐逸夫居然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下了黄如山的意见。

最后,唐逸夫习惯性地看了看每个人,才发现常务副市长伊海涛没有参加会议,该他做总结发言了。

大家又一次正襟危坐,提笔记录。

唐逸夫说:“起草小组非常辛苦,拿出政府工作报告初稿,我代表市政府对各位表示慰问。但是,从讨论来看,初稿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还需要修改完善。首先总结工作不够全面,部署工作不切合实际,还有很浓重的个人色彩。黄秘书长,我要求市府办重新搭个报告起草班子,按照大家提出的意见重新起草。”

黄如山点头答应。

唐逸夫讲完话就提前离开了会场,因为梁宇轩给他发了短信,正在办公室门外等着请示工作。

黄如山留下大家继续开会。

他要求政府工作报告继续由谭广德牵头负责,另起炉灶,按照唐市长的要求重新起草。

最后,黄如山宣布起草班子成员,将近期表现活跃的小马吸收了进来。然后,又宣布苏幽雨和小李在两会期间负责代表的接待服务工作,到青苑宾馆找范青青报到,听从她的安排。

这一拉一打,看似不着痕迹,但谁都明白,小马获得了重用,苏幽雨和小李被打入了冷宫。

另起炉灶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失去第一次搭班子时的荣耀和待遇。

黄如山不再安排他们离岗猫封闭到凯旋大酒店去专心致志起草了,只要求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加班加点起草。

谭广德只有暗暗叫苦。

第716章 敬酒罚酒

起草人员不集中起来起草,又忙着筹备两会,秘书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葡萄串似的跟在副市长的身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飞轮,一环扣一环地不停旋转。

谭广德清楚,不到宾馆里猫起来,别人能帮着催要一下部门总结就算是天大的面子,千万别指望谁出劲帮你写稿,而且像小马这种浮躁的人,跟在市领导后面狐假虎威还行,踏踏实实地写材料,实在是为难他了。

可以说,另起炉灶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任务就砸在他一人头上了。

一人独担大任,史无前例。

这么一个大的材料,说是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后他一个人成了倒霉蛋。

也许是会议室里的空调太暖,谭广德的脸上滚下了汗珠,一直流到了脖子里,凉飕飕的,让他感觉到一阵寒意。

……

大年三十之后,初一初二,梁宇轩和胡国斌都没有露面,只有范胖子和毛瘦子每天会恶声恶气地送一日三餐。

楚天舒按照墙上的刻痕推算,自己已在这间屋子里待了整整一周,两会正一天天的迫近,他意识到他们该动真格的了。

果然,到了夜里楚天舒正要上床睡觉时,毛瘦子出现在门口,说:“这间屋子太冷清,给楚主任换个地方吧。”

毛瘦子把他推出门,穿过走廊,去了隔壁对面的一个房间。

这是一间审讯室。

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一桌一凳。

胡国斌坐在桌子后面,旁边是面无表情的范胖子。只见他抬抬下巴,毛瘦子就把楚天舒按在了桌子前的凳子上。

一开始,胡国斌就瞪着眼睛,声色俱厉地大吼大叫,好像楚天舒不仅逼死了他的姨夫申国章,而且动了他的老婆和情人。

楚天舒心里已作了最坏的打算,自然还是不急不躁,任胡国斌拼命喊叫,一副不理不睬的样子。

胡国斌在纪委也有些年头了,办过不少贪官污吏的案子,哪个进来不是垂头丧气失魂落魄的样子,谁像楚天舒这么无所谓的?看来,这小子还存有侥幸心理,否则哪里来的这么足的底气。

胡国斌见吓不住楚天舒,便换了口气,过来问他怎么不肯开口。

楚天舒还是不紧不慢地说:“一进来你就大喊大叫的,我根本搞不清楚你要问我什么?”

胡国斌晃着手里的笔,说:“楚天舒,你大小也是个干部,我党的一贯政策你不会不知道吧?”

楚天舒笑笑,说:“我知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只可惜,年已经过了。”

胡国斌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咬着牙齿道:“你少跟我来这一套。告诉你,比你背景深,官职高的人,我见的多了,到了这里,骨头再硬的人,我们也有办法把他整成骨质酥松。不坦白,明年你也不能回家过年。”

楚天舒马上给他顶了回去,说:“现在是法制社会,办案重证据,光有当事人的口供结不了案,零口供一样可以宣判,逼供出来的供词也上不了法庭,你这样凶巴巴地吓唬人,只能说明你们办案水平差,要不就是讹诈人。”

楚天舒的话一下子戳到了胡国斌的痛处,胡国斌一时语塞。

过了一会儿,胡国斌冷冷地笑道:“楚天舒,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我劝你还是识相点,老老实实的交代,免得伤了和气,大家日后见了面都不好看。”

楚天舒也冷冷一笑,说:“嘿嘿,你把棺材都搬出来,看我掉不掉眼泪。”

停了停,胡国斌开始往外搬“棺材”,以图摧毁楚天舒的意志。

他从小“棺材”搬起,旁敲侧击:“楚天舒,我问你,你接没接受施工单位提供的色情服务?”

楚天舒摇头:“没有。”

胡国斌厉声说:“你别死不认账,有人证明你和卫世杰去过‘水上人家’的洗浴中心。”

楚天舒说:“我承认我去过,但是,去了就一定要接受色情服务吗?”

胡国斌得意地笑了,说:“哼,到了那种地方,你们这些人能干什么好事?”

楚天舒说:“不对吧,‘水上人家’一直在正常经营,要是有违法乱纪的业务,早就该关门了。”

“放屁。”胡国斌忍不住爆出了粗口。“你干都干了,还想抵赖吗?”

楚天舒调侃道:“那你们应该先把‘水上人家’的老板抓起来,他承认了他们在搞色情服务,然后再来问我是不是接受了色情服务。”

胡国斌恼羞成怒,骂道:“楚天舒,你小子不要狡辩。”

楚天舒耸耸肩,低着头不说话了。

这个小“棺材”没吓出楚天舒的眼泪,胡国斌喘了几口粗气,突然又问:“你说,你收了鲲鹏实业多少贿赂?”

楚天舒一愣,怎么又扯到鲲鹏实业头上去了?他抬了抬眼皮,说:“没有。”

胡国斌从一个信封里抽出一张照片,摔在了楚天舒的面前,大声说:“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照片上,王致远递给楚天舒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

楚天舒一看,说:“这个我承认,王老板送了我一个公文包。你们把我带过来的时候,已经被你们收去了。”

胡国斌说:“里面有二十万,你怎么不说?”

楚天舒说:“没有,里面只有一些填充纸。”

“填充纸?”胡国斌冷笑道:“楚天舒,王致远已经承认了,里面是二十万现金,你抵赖不了的。”

楚天舒一口咬定:“这是栽赃陷害。”

此事发生在一年多之前,楚天舒还在国资委当办公室主任,要不是胡国斌提起来,他自己早已淡忘了,不过,当时他对王致远就怀有戒备之心,用手表录下了全过程,完全可以推翻王致远的指控,只是手表被胡国斌他们收走了。

即便如此,心里是有底的,所以,回答起来也是斩钉截铁。

胡国斌见这个“棺材”抛出来,楚天舒仍然不为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