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风流-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鋈谓煌ň殖ぁ!�
周昌全道:“各位议一议。”
黄子堤、洪昂都没有异议,刘兵慢悠悠地道:“既然让我来参会,我还是说两句,老滕年龄是大了些,调到市委督查室,我没有异议,不过,李冰年龄也不小,只比老滕小四、五岁,这样安排也不太妥当,我建议干脆选个更年轻的,三十七、八岁的干部,市政府办公室这边张淳副秘书长,工作能力强,是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的正牌子大学生,也在交通局工作过,我建议考虑由张淳出任交通局局工。”
刘兵此举,也是有意试一试周昌全的反应。
周昌全对李先度的印象还不算坏,他痛快地道:“市政府的三位副秘书长,杨森林提拔了,另外两位也应该动一动了,就由张淳出任交通局局长,由组织部按程序考察,再到常委会研究决定。”
周昌全这个态度,倒让刘兵有些意外。
确定了交通局长人选,又定建委主任人选,建委邢主任出车祸住院以来,主任一职就实质上空缺,一直由常务副主任柳大志主持工作,上一次在常委会上,柳大志想转正的愿望落空,这一次,组织部门提出来的人选是市委副秘书长曾勇。
才解决了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刘兵也就没有提反对意见,他试探周昌全的目的已经达到,能使用张淳已是意外之喜,所以未再继续提反对意见。
以下的人选都很顺利:
侯卫东调任成津县县委副书记,分管党群,主持县委工作;
沙州公安局邓家春任成津县委常委、公安局长;
成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太忠任城管局局长,但是没有按惯例兼任市建委副主任。
第444章 新征途(中)
按照沙州传统,新县委书记、县长上任是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送到任职地,以示郑重,侯卫东是到成津出任县委副书记,这种情况素来是由副部长陪送,只是侯卫东身份特殊,组织部长赵东、副部长粟明俊两人同时陪送侯卫东。
郭兰是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一并前往沙州。
成津县组织部长李致亲自到沙州市委大院,迎接赵东部长一行。
秘书长洪昂、侯卫东从赵东办公室出来,洪昂道:“赵部长,侯卫东是市委办副主任,我这个秘书长原本也应该送一程,只是周书记等一会有会,我要参加,就不能送了。”
洪昂又对侯卫东道:“祝你在新岗位上大展宏图,有什么事情给我打电话。”作为秘书长,他知道侯卫东到成津工作的内情,明白其肩上的担子很重很沉,本来已经交待得很清楚,忍不住还是再交待了一句。
侯卫东明白其中的含义,道:“秘书长,你放心,如果遇到困难,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报告你,请你全力支持。”
“这一点你放心。”洪昂也没有啰嗦,与赵东告了别,就上楼。
上楼以后,洪昂来到了周昌全办公室,道:“小侯下楼了,赵部长送他到成津。”
章永泰之死让他周昌全心里很不安,如今又将最喜爱的年轻人派到了成津,他心里颇为复杂,走到窗前,正好看到了赵东、粟明俊等人上车,目送着三辆小车离开大院,周昌全对洪昂道:“你平时要多关心成津的事情,敏感一些,有什么事情及时给我说。”
侯卫东和赵东同坐一车,侯卫东以前与周昌全同坐一车之时,都是坐在副驾驶位置之上,这一次他作为县委负责人,就与赵东在小车后面并排而坐,倒有些促膝谈心的感觉。
新任常委、公安局长邓家春还在省公安厅培训中心培训,还得一个月以后才能到位。
当周昌全提起邓家春之时,侯卫东只是有些耳熟,并没有想起此人是谁,后来问起大哥侯卫国,才知此人是沙州公安局资深警察,曾当过武金派出所所长,是罗金浩曾经的上级。
侯卫东后来多次见过邓家春,这位身材矮小的警察就如每个人都欠他钱一般,绷着一张黑脸,两眼永远闪着审慎之光。大哥侯卫国对此人赞不绝口,父亲侯永贵也说邓老弟不错,有了父亲和大哥的评价,侯卫东亦对这位新任公安局长多了几分底气。
车队刚进入了成津县境内,县长蒋湘渝、人大主任朱国仁,政协主席经历、县委副书记高小楠都在县境内迎接着赵东一行。
组织部长赵东看到警车以及一长串小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侯卫东道:“都说成津是沙州穷县,我看不见得,小车还不少。”
侯卫东顺着赵东目光看了看那几辆小车,一辆奥迪,还有一辆帕萨特,两辆桑塔纳两千,奥迪是新车,其他车都半新不旧,他知道那辆新奥迪是县长蒋湘渝的坐车。
此时他已是成津县委副书记,初到一地,最忌讳扮演钦差大臣角色,下车伊始便开始指手划脚,有些话赵东能说,他却不能随便说,就换了一个话题,道:“进了成津县境内,我就是主人家了,现在郑重地提出请求,请赵部长以后多到成津县,有赵部长指点,我将少走许多弯路。”
赵东笑道:“侯书记今年才二十九,这恐怕是沙州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持工作的县委书记,成津基础不好,但是要辩证地看问题,正因为基础不好,只要下功夫反而更容易出成绩。”
“近年来,基层组织工作在农村遇到不少困难,有句俗语叫做党也党不住,团也团不拢,很能说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况,我建议你在成津认真抓一个试点,剖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争取向全市、全省推广,省委组织部浩部长多次讲过这个事情。”
侯卫东表态道:“赵部长,这事我一定会尽快去办,只是需要部里给予指导。”
赵部长笑道:“既然侯书记有意抓典型,部里肯定要支持,我让粟部长联系成津,他是老组工干部,经验丰富,点子多,具体事情就让他和你联系。”
虽然赵东并不知道周昌全派侯卫东到成津的真实意图,但是他知道侯卫东是周昌全绝对嫡系,前途应当一片光明,趁着其还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之时,多做一些伏笔,是一件很有划得来的投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侯卫东以后发展不顺利,近期能在成津搞一个基层组织建设的试点,对于市委组织部也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弊处。
下了车,赵东依次与蒋湘渝、朱国仁、经历、高小楠握手,一边握手,一边就将侯卫东介绍给成津县的各位大佬。
除了政协主席经历以外,其余几人侯卫东都见过面,他笑容可掬,也随着赵东的步伐与众人依次握手,同时开始打量着以后要在一起共事的同志们。
在县里的排序中,县委第一,其次是县人大,再次是县政府,然后才是县政府,但是具体到个人,由于县政府一把手是县委第一副书记,所以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县委领导、政府领导、人大领导、政协领导,然后才是县委的其他副书记。
蒋湘渝第一个与赵东握手,也是第一个与侯卫东握手,他热情地道:“我脑子反应慢,那天汇报工作之时,周书记让老弟在一旁听着,我就应该想到老弟要来成津县委。”
按年龄来说,蒋湘渝称侯卫东一声老弟并没有错,可是此时侯卫东是主持县委工作的副书记,又在这种比较正式的场合,听到“老弟”两个字,他心里就有些不舒服,暗道:“蒋湘渝没有当成县委书记,多半心里还有疙瘩。”
他满面春风地道:“蒋县长,以后县委工作还需要你的大力支持。”
蒋湘渝道:“县政府一定在县委领导下努力将成津经济搞上去,将我们这千年老三的帽子摘掉,侯老弟是年轻的大学生,一定能给成津县注入新思维,带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这一点,我很有信心。”
人大主任朱国仁长得特别干瘦,眼睛也小小的,与蒋湘渝的丰富表情相比,他脸上表情只能用呆板来形容,握了手,简单说了一句,道:“欢迎侯书记。”便退到一旁。
政协主席经历完全没有县领导的风度,穿一件廉价西服,与九十年代初的乡镇干部差不多,道:“请侯书记到政协来坐一坐,政协委员们想跟书记说说心里话。”
郭兰跟在粟明俊身后,她短发已长成一头披肩长发,束拢以后用一个漂亮的蝴蝶夹子夹住,简单、利索,又有几分时尚,看着侯卫东一本正经地与县里头头脑脑们握手,不由得回想起了第一次见到侯卫东样子。
在昏暗的舞厅里,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彬彬有礼地伸出了手,当时她还觉得这个小伙子很成熟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成熟其实是年轻人表现出来的成熟,俗称假老练,而并非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中的真正成熟,如今在眼前的侯卫东虽然依然年轻,一举一动却有一种超出年龄的干练。
她就站在粟明俊身后,远远地看着侯卫东,暗道:“那次在党校,任林渡和侯卫东一起在党校办公室来找他,如今那位受饶舌的任林渡还是吴海县委办副主任,在同龄人中,也算得上不错了,但是货比货得丢,人比人气死人,与任林渡相同资历的侯卫东已是主持成津县委工作的一方大员。”
她可以清楚地看到侯卫东轮廓分明的侧面,他带着自信的笑容,与一帮中年或是老年官员周旋着,很有一种独特的男人味道,这一刻,大学时代恋人似乎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
县境上短暂的见面结束,大家上车,郭兰仍然站着没动,粟明俊回头看了一眼,道:“走吧,郭兰。”
郭兰这才察觉自己有些失态,好在粟明俊也在想着心事,并没有注意到郭兰的异常。
从沙州出发,赵东一行带了两部车,成津县委组织部长李致坐了一部车,到了成津县境,成津县的四个头头脑脑各坐了一部车,加上开道的警车,一共有八辆小车,在高低不平的道路上,排成了一溜车队,引得不少路人侧目,还有光着上身的小孩子们,跑到公路上来看热闹,追逐着车队。
今天是特殊的日子,赵东没有批评成津县的各位领导,但是看到这个情景,还是忍不住皱了皱额头,侯卫东注意到细小的问题,道:“成津县财力差,没有一辆好的政府接待用车,所以才形成了这种车队,我正想着找哪个单位化缘,支持成津一辆政府接待用车,免得群众看到了骂娘,也给市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赵东明白侯卫东是在巧妙地帮着成津诸人开脱,他“哈哈”笑了起来,道:“侯书记才到成津,就开始打市级部门的注意,进入角色很快嘛,我给你出一个点子,财政局最近新买了一辆依维柯,是孔正义买的,以前那辆依维柯还有八成新,你找季局长疏通一下,将那辆八成新的依维柯借来用,就可以解决政府接待用车问题。”
“谢谢赵部长指点,我找时间去向季局长汇报工作,成津缺钱,市级部门手里随便撒一点,也够成津吃个饱饭了。”侯卫东此时已打定主意找季海洋化缘。
第445章 新征途(下)
欢迎会布置在县委顶楼会议室,四大班子的正副职领导全部到齐,由于顶楼会议室小,侯卫东进去以后,第一印象就是黑压压的一群,是的,黑压压一群,这个词来形容成津县的四大班子领导或许不太礼貌,不过确实就是进入会场以后,侯卫东产生的第一印象。
县委顶楼会议室很有些厚重感,设有一个主席台,主席台后面左右各五面红旗,中间是党徽,主席台上还辅着厚实的红绒布,每个座位上就有一个话筒。
四大班子领导们都没有坐在位置上,站在主席台与第一排位置之间,赵东走进来以后,大家便在蒋湘渝的带领之下鼓起掌来。
侯卫东只觉得几十双眼睛刷地扫射过来,眼光就如实质性的带着温度的探照灯,让侯卫东身上热乎乎的,一方面,他如领导人参加阅兵一般,从各位县领导身边走过,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已就如一只动物园的猴子,被无数人参观品评。
有资格参加接待的同志都是四大班子领导,大多数是在基层工作了数十年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得紧,看见了市委组织部赵东部长和粟明俊常务副部长一齐到来,便明白新任县委副书记侯卫东份量十足,甚至超过了两年前章永泰到成津上任的规格。
市委组织部长赵东在周昌全面前态度平和,甚至有些谨小慎微,但是到了成津县,他就收放自如,与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一一握手以后,对没有握手的其他县领导道:“各位,我就不一一握手了,今天的主角是侯书记,让他与大家一一认识。”
蒋湘渝便道:“侯书记,你就把四大班子的同志和你一一介绍。”
依着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武装部长、政委、法院院长、检察长这个顺序,蒋湘渝把所有县级领导一一介绍给了侯卫东。
在前往成津的这几天,侯卫东下了一番苦功夫,他弄了一本成津县的机密电话本,还私下里要了一份成津县县级领导的干部履历,只要有时间,他就拿着干部履历来琢磨,慢慢地,他还看出了一些名堂。
成津每一位县级领导都存在一个飞跃点,比如,蒋湘渝中专毕业以后在临江县的一个乡镇工作之时,恰逢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大的转变,当时有个顺口溜叫做“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蒋湘渝年纪轻又有文化,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提拔成了副乡长,很快就成了乡长,然后到区公所再到县里,一路势若破竹。
仔细分析起来,当年被提拔为副乡长就是蒋湘渝的飞跃点,如果没有这个起飞点,或者说是再晚几年,蒋湘渝或许还在那个乡镇奋斗。
一步高步步高,一步错步步错,这是官场升迁中血泪总结。
在县委班子中最年轻的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致,李致的成长也有一个飞跃点,这个飞跃点还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李致就是成津本土成长起来的女干部,她从沙州师范专科毕业以后,来到了当时的成津三中,成津三中在农村,并不是城里的学校,李致到了三中,被借调到了区公所办公室,当时的县委书记下乡检查工作,在田头偶遇到了帮着社员插秧子的李致,县委书记是南下干部就地转业,很朴实,也很武断,听说李致是干部,还是大学生,便将李致树为一心为群众服务的典型。
有了这次机遇,李致很快正式调到区公所并任团委书记,一年后调入县团委,后来当了县团委书记,再到了一个偏远镇当党委书记,数年后回城也任组织部副部长,三十八岁就成了最年轻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被县委书记偶遇,成了李致的飞跃点。
侯卫东仔细研究了所有县级领导的履历,得出结论,要想当官,得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要基本素质,这个素质必须保证能抓住突如其来的机遇,而这个素质很多人都具备。
第二要有突如其来的机遇,这个机遇有可能是突然掉下来的馅饼,比如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逐渐老化的干部队伍,党中央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知识化,而当时干部队伍中知识分子很少,结果一大批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意外地被提拔上了领导岗位,对于很多人来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
而更多的机遇则是靠着各种努力争取而来,比如侯卫东跳票当上了副镇长,如果没有在上青林修路的准备,上青林的村干部们也不会齐心协心用选票将侯卫东推上副镇长这个岗位,这次跳票行动,便是侯卫东的飞跃点。
基本素质和机遇,两者互相融合,缺一不可。
将每一位县级领导研究无数次,写在纸上冷冰冰的文字也就生动起来,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故事,这就如三维动画一样,原本是一团乱麻,盯着它看,却发现里面还有着立体而生动的精彩图案。
随着蒋湘渝的介绍,侯卫东就将脑海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人逐个对照,他惊奇地发现,脑海中生成的图象居然与真人很接近。
等到握手完毕,就是常规的程序,蒋湘渝主持会议,沙州市委组织部长赵东正式宣布市委的决定,然后由侯卫东作第一次就职讲话。
侯卫东对这个讲话也进行了精心设计,作为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最重要的是分寸感,即要自信,又不能夸夸其谈,一是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二是要充分肯定成津县委县政府取得的成绩,三是作一个一般性表态。
按亮了桌上的话筒开关,侯卫东用略为低沉的声音道:“尊敬的赵部长,明俊副部长,成津县的各位领导……”
第一排是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沙州市委常务副部长粟明俊、郭兰以及副书记高小楠。
后排则是县委县政府的其他领导。
副县长周福泉偏过头对组织部长李致道:“侯书记大学毕业以后,在乡镇、县、市都工作过,即有基层工作经验,又在大领导身边工作过,有他来主持县委工作,成津有希望打个翻身仗。”
组织部长李致是个很有原则性的女同志,她听出周福泉话中带着话,便含蓄地道:“市委任命是经过慎重考虑,肯定有利于成津的建设。”
周福泉是主抓企业的副县长,平常外出考察的机会很多,打扮比成津普通的干部要时尚许多,穿了一件真丝短袖,腰上扎着鳄鱼皮带,皮带上挂着手机,头发遇到光线便闪闪发亮,他偏过头又对李致道:“侯书记是青年才俊,恐怕还不到三十岁,他满了三十岁吗?”
李致“嗯”了一声,脸朝着主席台,不再多说话。
“我希望能与在座的所有同志们,心朝一起想,劲朝一起使,将成津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侯卫东的就职演说很快就结束了,他刻意保持低调,演讲丝毫没有惊人之语。
赵东对侯卫东的表现还是很满意。
从沙州出发之时,他还担心侯卫东初掌一地,如果锋芒太露而不懂收敛,将来工作就有可能遇到说不清的阻力,从第一次见面情况来看,侯卫东始终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很稳重,第一次讲话也是中规中矩,总体表现可以得到九十分。
程序走完,县长蒋湘渝笑道:“今天在县委招待所备了薄酒一杯,欢迎赵部长、粟部长以及市组织部一行,并为侯书记接风。”
一行人走出了县委大楼,突然下起了大雨,这雨来得突然,空中形成一层水幕,打在地上“噼啪”直响。
侯卫东道:“赵书记,今天晚上就别回沙州了,雨这么大,成津的路又不太好,明天再走。”赵东对于成津的公路状况很了解,见到这个雨水,也就打消了回沙州的念头,道:“看来侯书记留客的人很诚,感动了天老爷。”
县委招待所是老式院落,高高的围墙,茂密的大树,房屋虽然老旧,却很有历史的沧桑感。
餐厅灯火辉煌,厨房里也是一片忙碌,县委办主任胡海亲自到厨房督战,“刘胖子,今天是给侯书记接风,你要拿出点真本事。”“小杨,你让在那里楞着,去检查一下服务员,再给她们强调强调。”
从厨房出来,他又到客房,亲自摸了桌子,检查有没有灰尘。
身后的小姑娘道:“胡主任,今天这屋我擦了二遍,没有灰。”她看到胡海在摸床单,道:“胡主任,床单是新买的,透了一次水,很干净。”
胡海对准备工作很满意,他跑了一圈,觉得身上有些汗,道:“这温度有些高,等会侯书记要喝些酒,喝了酒以后就怕热,你把空调温度降到二十度,这样屋里才凉快。”
第446章 意外(上)
县委招待所位于成津县的中心地段,占地颇宽,据侯卫东估计,足足有二十多亩。
这个地方主要接待有分量的政府官员,为了与时代接轨,县里挤出钱来,对招待所的小餐厅和娱乐室进行了装修。
欢迎晚宴结束以后,蒋湘渝就悄悄地对赵东道:“赵部长,累了一天,晚上大家放松,县委招待所里买了一套卡位OK设备,春节、国庆等节日的时候,机关用来搞活动,效果还不错。”他早就探听到了赵东的兴趣喜爱,特意将县委办谷枝,宣传部戴玲玲等女同志通知到了小招待所,准备陪着领导唱唱歌,跳跳舞。
即使天不下雨,他亦有留下赵东的几套预案,如今下起大雨,很轻松地留住了尊贵的客人,唱歌跳舞也就顺理成章。
赵东在岭西工作之时曾经获得过职工歌曲比赛第一名,唱歌水平高,很有些名气,不过,当上沙州组织部长以后,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从来不涉足娱乐场所。
听到蒋湘渝的建议,道:“算了,今天喝了有十杯吧,早些休息了。”
蒋湘渝笑道:“赵部长是海量,这点酒算什么。”又道:“去吼几嗓子,酒气自然就没有了。”
唱歌之事,蒋湘渝并没有与侯卫东通气,侯卫东亦不计较,反而配合着蒋湘渝,道:“赵部长,那一次你与周书记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将岭西宣传部的高手们都震住了,绝对比原唱还要好。”
赵东难得清闲,又见气氛不错,便道:“走吧,我们去唱几曲。”
走出餐厅的时候,他对身边的蒋湘渝和侯卫东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抗战最紧张的时候,在延安仍然定期开展文娱活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
到了餐厅门口,暴雨已经停了,地面被洗得一尘不染,带着水滴的树叶在灯光之下闪着亮光,空气清新得让人格外舒服。
县招待所的娱乐室装修得还不错,顶上吊着旋转灯,二十九寸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