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风流-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交通局的李冰,也是益杨起来的。”
“你们还把人大主任高志远忘掉了,他也是益杨人。”
三家三言两语,几乎把有头有脑的益杨人都揪了出来,沈东峰最后总结道:“我觉得还是祝焱这人历害,他当了几年县委书记,硬是把一帮子人都带了出来,不简单。”
三位副局长在办公室议论着,侯卫东则关上办公门,与谷云峰坐在沙发上聊着。
“侯书记,真不好意思,今天才抽时间来看你。”
“你跟我客气什么,前些天接到你的电话,得知了成津县委的情况,我就想和你见一面,有些话在电话里不太好说。”侯卫东扔了一枝烟给谷云峰,道:“你这一段时间在成津工作的情况如何?”
谷云峰想着曾昭强的虎脸,苦笑道:“我在成津呆着没有滋味,迟早要被曾书记掉换岗位,这我倒是理解,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侯卫东笑了笑,道:“你跟着我的时间也不长,而且都是革命工作,凭什么把你划到我这个阵营来。”离开了成津县,面对以前天天跟在身边的下属,他显得很是轻松,说话也很随意。
“这与时间无关,我是在侯书记手上提拔起来的,反正大家都这么看,侯书记,我还是想调出成津,你得出手帮我。”
侯卫东笑呵呵地道:“暂时缓缓,不急。”
“我的心就是急得很,一天不想在成津呆了。”在成津本地领导干部中,谷云峰与侯卫东的关系最为亲密,算是侯卫东培养起来的本土派,他跟着侯卫东多次到岭西,知道一些错踪复杂的关系,因此他始终想站在了侯卫东身边。
“这次樊得财能重新回成津,据我分析,应该是有诚意的,怎么很快就离开了,你说其中很有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
谷云峰道:“樊得财带着梁秋河直接到了成津,住在成津宾馆里,还是由周福泉负责谈判,曾昭强一直没有出面。”
“一直没有出面?”
“等到周福泉同胜宝集团谈崩了以后,他才到沙州去了一趟,到沙州大宾馆,与樊得财在餐厅只说了十分钟,便匆匆离开。”
“当初曾昭强在我到美国的一个月时间,与胜宝集团签了意向性协议,又在常委会上同我各持一词,还争执不下,不过短短的时间,他为何对归来的樊得财并不热心,为何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事让人费解。”侯卫东已从另外两个渠道了解了此事,再与谷云峰的话印证,已是心中有数,他有意发表了自己的倾向。
谷云峰作为县委办主任,很清楚曾昭强在第二次谈判中的态度,道:“此事我不明白,不过,有时把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想,还真是觉得害怕。”
“岭西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还是大意了。”侯卫东拍了拍谷云峰的肩膀,道:“你暂时留下来,有什么事情,及时给我通个信息,我需要信息。”
谷云峰只觉得拍打的这两人如泰山一般沉重,这两掌以后,他便绑在了侯卫东的战车之上,而他们的对手是成津现任的县委书记,经过短暂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站在侯卫东一边,道:“侯书记,那我就呆在成津。”
说完这话,尽管是冬天,谷云峰的后背还是流出了滴滴汗水。
侯卫东离开成津以后,很快就从曾昭强对待胜宝集团一事上嗅出了味道。
第一个发出信息之人是市委办的杨柳。
胜宝集团与成津的谈判很快就崩了,樊得财一气之下回到了茂东,很快按照与成津类似的条件与茂东市签定了正式合同。
茂东的经济比沙州颇有不如,到茂东的大客商少得出奇,如今来了一条大鱼,按照茂东市委蒋书记的话来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胜宝集团,签定了正式合同以后,一时省报、市报都大加宣扬。
成津县委县政府对于胜宝集团的离开还是得有说法,胜宝集团与茂东签定合同的当天,在市委小会议室里,曾昭强和周福泉一起向市委集体作检讨。
朱民生一幅冷冰冰地样子,不说话。
副市长高榕一直参加谈判,得知胜宝集团与茂东正式签定了合同,她便如霜打过的茄子,心里憋着一股邪火。
曾昭强简要介绍了第二次谈判的情况,又道:“这次杨秘书长邀请樊得财副主席到了沙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也作了充分准备,只是樊得财对成津已经有了不好的看法,而且茂东市对胜宝集团看得很紧,茂东市政府丁副市长亲自跟了过来,我就住在沙州大宾馆遇到的茂东的丁副市长。”
高榕接过话头,道:“这次樊得财能重回沙州,完全是看在沙州市委市政府的面子,临走前,我与樊得财谈过一次,他对沙州市委市政府表示了感谢,但是对成津县的某些同志很不满意,明确表示随意撕毁协议的作法很不讲信用,将破坏港商对沙州的感情。”
为了胜宝集团的事情,高榕被朱民生点名批评了两次,她趁着曾昭强的话头,再次把责任推给了已经到农机水电局的侯卫东。
曾昭强又道:“樊得财离开以后,我和福泉同志亲自到了茂东,但是他去意已定,没有办法。”
他清了清嗓子,神情庄重地道:“这一次招商失败,我作为县委主要领导,要承担主要责任,请求市委给予处分。”
朱民生冷脸冷面地道:“鸭子都快要煮熟了,还是让它飞了,你们这是办的什么事情,现在谈处罚又有什么意义,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真的感到痛心啊,在座的同志都是负责一方或是一线的大员,你们的言行将影响历史,这次教训之深刻,各位回去好好反思。”
“我一到沙州就谈民主集中制,有些同志还嫌我太左,现在看来,还讲得不够,讲得不深。”
……
“个别同志学习不够,狂得很,现实是这种人办不成大事。”
市委综合科杨柳在作会议记录,由于事关侯卫东,她记得特别认真,下班以后,她特地找到了侯卫东,当面把会议情况给他说了。
得知了此事,侯卫东顿时觉得里面有文章,他分别和公安局长罗金浩和检察长阳勇打了电话,又约副书记高小楠吃了顿酒,最后再与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谷云峰谈了话,谷云峰是侯卫东最后一个谈话的人,也是侯卫东最看重的一个人。
从杨柳、罗金浩、阳勇、高小楠、谷云峰多方情况综合起来,侯卫东明白自己被曾昭强阴了一次。
从参加工作以来,侯卫东有过被发配的经历,也经历过人生的低潮,但是总体上他发展得很顺利,一个又一个真实或是假想的对手被抛在了脑后,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在成津被曾昭强暗算。
这让骄傲的侯卫东痛彻心肺。
第603章 迂回(一)
市委书记朱民生离开了省委大院,他脸上保持着贯有的冷冰冰表情,一言不发地上了车。市委秘书长杨森林上了另一辆车,两辆车一前一后驶离了省委大院子。
一个多小时,两辆车回到了市委大院,警卫远远地看到了来车,站得笔直,等到车子经过,“啪”地敬了礼,严肃而认真。
杨森林透过玻璃看着敬礼的警卫,心道:“车里坐着一条狗,警卫还是一样敬礼,他敬的是这个职位,而不是人。”
自嘲地笑了一会,他又想到从小就认识的“朱伯伯”,坐在省委副书记位置上,似乎就变得格外的有力量,让他觉得即熟悉又陌生。
沙州市委大院是一幢四四方方的建筑,很受了些苏式建筑的影响,大院正面有许多窗户,每个窗户后面都坐着一个和几个人物,各有各的故事。
在组织部,易中达部长正在办公室看文件,副部长朱仁义走了进来,道:“我刚才在窗边,看到朱书记的车和秘书长的车进了院子。”
易中达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份薄薄的文件,出了门。
朱仁义原本是茂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当粟明俊出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之时,他从茂云调到沙州,接替了粟明俊的职位。
他姓朱,却是外省人,与朱民生没有亲戚关系,不过,他和易中达一样,是朱民生多年的老下级,只不过易中达在省委组织部工作,他在茂云组织部工作。
从茂云到沙州,是朱民生去做的工作。
朱仁义刚到自己办公室门口,听到里面电话铃声响得格外激烈。
“老朱,我是张宏,呵,呵,很想念你啊。”当朱仁义把话筒放在耳边,传来了茂云地委组织部长张宏爽郎的声音,在一般人印象之中,组织部长都是一本正经且官架子十足,张宏却是很随和的样子,一说一个笑,他越是这个态度在茂云的威信就越高,茂云的局行干部提起张宏,都要翘大拇指。
“张部长,那天部里饯行,是我这十年喝得最多的一次,现在别说喝酒,闻到酒都要醉。”
“不够,那天你耍了赖,等回茂云之时,这酒还得重新喝过。”
闲聊几句,张宏道:“我听说祝书记的前任秘书侯卫东在沙州工作,祝书记在我面前多次提起他,你可要多关照。”
朱仁义道:“侯卫东刚从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调到了农机水电局,他在沙州的名声很响,我这个级别还关照不到他。”
张宏哈哈笑了两声,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更何况是祝书记带出来的兵。”
又说了两句,张宏便挂了电话。
凭着朱仁义对张宏的了解,他坚信这几句话不是废话,多半是张宏听到了祝焱的只言片语,这才打电话过来打招呼,想到这一点,他不禁对张宏很有些感激。
部长易中达此时正坐在朱民生的对面,薄薄的两页纸,朱民生看了许久都不抬头,这就让他莫名地有些紧张。
“中达,你到沙州时间也不短了吧。”朱民生说了半句话,就嘎然而止,又低头看薄薄有两页纸。
这句话虽然短却如怪味胡豆,让易中达品出了多种味道。
“这次方案不成熟。”朱民生终于抬起头,简洁地道。
易中达来到沙州担任组织部长以来,市委多次调整干部,基本上是采用他的方案,而这一次,他的方案被朱民生否决了。易中达深知朱民生性格,不敢啰嗦,拿回那两页纸,站在桌前,道:“我回去重新调整方案,再向朱书记报告。”
回到办公室,易中达闷闷不乐地再次审视了这份名单,想了又想,然后把名单放回到抽屉里,临下班时,他接到了黄子堤的电话。
未等黄子堤说话,易中达主动道:“黄书记,在北京玩得开心吗?”
“哎,去过无数次了,没有什么玩的,北风把鼻子都吹掉了。”黄子堤喝得醉熏熏的,被易中岭带进来,迷糊中只知道在什么人间。他此时正在包间里等人,抽空给易中达打了电话。
“名单给老板看了没有,他有什么意见?”
“老大否定了,我还得重新调整。”
黄子堤酒就醒了一半,道:“他有没有明确意见吗。”
“除了季海洋,其他人都是他安排的。”
“那我回来再说吧。”打了这个电话,黄子堤的好兴致一下就没有了。
自从收了五十万以后,黄子堤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变了,他与易中岭就成了打不烂砸不扁的好兄弟,这种生活就如流沙,让人不断地下坠,虽然拼命地想往上爬,却是无处着手,其间的恐惧和无奈只是当事人才真正的清楚。
当一名活色生香的女子走进了房间,黄子堤眼睛如狼一般,他拼命地想在那位女子身上驰骋,只有快感,没有幸福之感。
在沙州听月轩,济道林上了楼,见里面装修还不错,对侯卫东道:“听月轩,名字倒还风雅,你们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罗金浩道:“这是老支队长老婆开的馆子,我们常到这儿,虽然小了点,菜的味道还不错,味道也行。”
九个人将桌子围得满满的,济道林此时已是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地位最高,坐在了首席,新来的副市长杜永生坐在其旁边,另一边是沙州学院保卫处胡处长,侯卫东、罗金浩等人围坐在一旁。
杜永生年龄在四十岁上下,他看着侯、罗等人,不禁感慨道:“想当初才毕业之时,别人都叫我小杜,时间真是一晃而过,现在头发白了一圈,再也没有人叫我小杜了。”
济道林笑道:“杜市长比我晚两级,我还记得他当时竞选校学生会的情景,你穿了一件旧军装,年龄也是最小的。”
杜永生摸着头发上的一圈白发,道:“真的老了,在省政府处长中,我都算老了,这一次是领导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放我这条老黄牛出来。”
今天晚上的聚会是由侯卫东发起,理由是为了为新任副市长杜永生接风,在座诸人都是沙州学院的毕业生。
“在省政府也有不少沙州学院的毕业生,级别多在正科和副处,不过他们的正处和卫东你们不一样,你们手握实权,他们说白了就是按班就般的小职员。”
杜永生从省政府出来,在省政府里有许多大小物,可是在大人物光环下面也有许多小人物,过着一地鸡毛的生活,他是从其中一步又一步走出来的,对其中的酸甜苦辣自然十分清楚。
听了杜永生这番话,侯卫东不禁想起了自已被发配到上青林之时,最羡慕的就是县、市机关的人,省政府在他眼里如梦境一般,压根没有去想,就道:“我毕业时在镇政府,当初最大的梦想就是调到沙州的机关来,据我的经验,在省市政府工作,总体来说还是比最基层的机会多得多。”
“我认为还是在基层的机会多,金浩和卫东就是具体例子,在省政府机关,三十岁的实权正处亦不多。”
济道林笑道:“其实在省市政府机关和基层政府,都有人脱颖而出,但是,站在金字塔顶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机关和基层都有大量普通干部,杜市长和卫东是站在不同角度说的同一个问题。”
杜永生是初到沙州,他对市委副书记济道林很是尊敬,道:“还是济书记看问题全面,你可是我们那几批毕业生的骄傲。”
保卫处胡处长与济道林同时留校,如今还是在保卫处担任处长,听到杜永生的话觉得很不是味道,不过他对仕途已经灰心了,能多结识几个实权派,他也挺高兴。
“卫东、金浩,我们三个纠察队的来喝一杯。”
罗金浩和侯卫东都曾经是纠察队的副队长,胡处长是纠察队队长,他在两人面前还可以充一充老大。
酒席散了以后,杜永生副市长已是醉了,济道林对侯卫东道:“我家住得近,就不用车了,你陪我走一走。”
与胡处长以及罗金浩等人挥手靠别,侯卫东与济道林并排走在人行道上,沙州路灯挺亮,加上两边门面的灯光,以及大楼外墙的装饰灯,将夜晚装点得很明亮。
“济书记,在我最困难的两年里,是你给我的书,给了我精神力量。”
济道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书?”
“也是在一个夜晚,我刚毕业之时,你在书店里送给我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在上青林工作的两年多时间时在,这本书就放在枕头边,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侯卫东这是说的真心话,初到上青林的日日夜夜,确实是这本书给了他精神的力量。
“你不说这事,我早就忘记了。”济道林当了好几年纪委书记,仍然如在学院般温文尔雅,又道:“和红楼梦一样,一部平凡的世界,有人看见历史的沉重,有人看见爱情的甜美,有人看见人生的无奈,卫东看见的应该是自立自强吧。”
“济院长过奖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的运气也算得极好。”
济道林侧过头,仔细看了侯卫东一眼,道:“从县委书记岗位到农机水电局,你有什么想法?”
“以前在上青林望日村有一片林子,里面不少野猪,野猪要跑动的时候,总要先向后退,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前几年我走得比较顺,这次到农机水电局就是一种后退。”
济道林点了点头,道:“你有这种心态,很好,我还担心你转不过弯子,这几年我们接触得并不多,但是我一直在关注你,你在成津工作很出色。”
侯卫东谦虚地道:“整顿磷矿的工作其实是章永泰书记打下的基础,我只是顺着他的思路再走。”
“我说的不是这事,你在成津搞了县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又建了公共交易平台,一个规则加一个平台这才是我看重的,毛主席说过,好制度让坏人办好事,坏制度让好人办坏事。”
侯卫东话中有话地道:“建立交易平台的目的,表面看是防止腐败,从深里说是保护我们的干部,权力大了,如果没有约束机制,就真的太危险了,我认为不少干部迟早要玩火自焚。”
济道林这几年亲手将不少干部送进了监狱,对此很有感叹,道:“我们的制度设计总体是好的,但是在某此方面有缺陷,你当过县委书记,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否则不会建立议事规则和交易平台,卫东不错,年纪轻轻手握重权,却懂得自律。”
侯卫东久历江湖,很明白济道林话外之话,不过此时还未到畅所欲言的时候,他只是点了点头。
第604章 迂回(二)
不知不觉,2001年春节也就到了。
一月二十日,侯卫东带队慰问了竹水河水电站工地,正在与恒庆集团副总经理朱小勇以下属项目经理座谈,副县长朱兵给侯卫东递了一张纸条:“县委曾书记也要过来。”
座谈会要结束之时,曾昭强带着谷云峰出现在了竹水河工地,朱小勇笑道:“卫东,我要去迎接曾书记,你去不去。”侯卫东道:“我当然要去,为什么不去。”
朱兵与曾昭强和侯卫东的关系都很深,对于曾昭强的系列行动,他很难理解,此时夹在两人之间,让他左右为难。
曾昭强身材高大,穿在了一件黑色的风衣,派头十足,他下车以后,老远就伸出手,道:“卫东局长,你来视察,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
侯卫东握着曾昭强的手,使劲摇了摇,道:“要过春节了,怎么敢惊动曾书记,有朱县长陪同就行了。”
曾昭强道:“我们还是秉承了卫东留下的好传统,凡是市级部门一把手视察,我或者福泉县长都要尽量陪同,这是基层同志的心意,何况卫东局长还是成津的老书记,我更应该来。”
朱小勇似笑非笑地看着两人说话,心道:“曾昭强真是猪油蒙了心,这种手段怎么能瞒过明眼人,侯卫东岂是好惹的人。”
一行人刚走到大坝,朱小勇接到了陈曙光的电话。
“小勇,你还在成津吗,今天中午我有空,蒙书记昨天陪中央的客人,多喝了两杯,心脏不太舒服,他今天下午什么活动都不参加,我也让自己放松放松。”
朱小勇看了一眼侯卫东,道:“我中午和侯卫东一起过来。”
陈曙光道:“中午是家人聚会,你和侯卫东一起过来就行了,我是难得轻松,别带其他乱七八糟的人。”他又道:“你对侯卫东还真是不错。”朱小勇笑道:“我是伯乐。”
朱小勇抽个空子给侯卫东说了此事,低声道:“曾昭强才到,我们就走,不太好吧。”
侯卫东道:“不管他,说两句好听的话,我们回岭西。”他并不想在明面上与曾昭强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可是陈曙光平时太忙,如果今天不前往岭西,在节前就没有时间与他见面,所以他只能选择离开成津。
听说朱小勇和侯卫东要同时离开,曾昭强脸色不由得变了变,他两条浓眉扬了扬,尴尬地笑道:“既然管厅长要接见你们,我这里只能放行了,很遗憾。”
朱小勇诚恳地道:“过了节以后,我们老板要过来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工作。”
等到侯卫东和朱小勇两辆车离开,曾昭强的脸色就变得铁青一片,低声说了句粗话,“我操。”
朱兵小心翼翼地道:“曾书记,竹水河上游有一个煤炭疗养院,里面的扁鱼很有特色,我们到哪里去吃午饭。”
曾昭强浓眉倒竖着,道:“不吃,回去。”
车刚至郊外,易中岭打来电话,道:“曾书记,有空没有,我刚到成津。”曾昭强无可奈何地道:“我在县委招待所等你。”
曾昭强来到了县委招待所,刚上了楼,易中岭的小车便开到了后院。
方杰、李东方案子侦破以后,邓家春就将后院的警察撤掉了,此时在后院值班的就是招待所的工人,他们多次见到过易中岭的宝马车,所以也未阻拦就让车子开进了后院。
易中岭下车之时,手里提着一个大盒子,见到曾昭强,拱手道:“给曾书记拜年了。”
进了屋,曾昭强见到易中岭的盒子,道:“我们俩这么多年的交情,别搞这些。”
易中岭笑道:“曾书记忘记了我的老本行了吧,这是益杨的铜杆茹,最新的产品,虽然这是顾铁军搞出来的产品,可是我对铜杆茹有感情,亲切啊。”
“我来看看有什么新产品。”
“产品和以前也差不多,就是包装换了。”
“我看看。”
这时,传来了敲门声。
招待所所长胡永林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他将一盘水果放在桌前,弯着腰对曾昭强道:“曾书记,今天是否到小招吃饭,吃什么,有才从小河里钓的土鲫鱼,大师傅的黄焖鲫鱼就很不错。”
曾昭强猜到易中岭所提盒子里应该有猫腻,正准备借机打开盒子,不料胡永林阴差阳错走了进来,他很不耐烦地道:“我们两人,你安排了就是。”
胡永林侍候过好几位县委书记,脸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