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风流-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将手段与目标弄拧了,教训下级成为了乐趣,促进工作反而放在其次的位置上。

到了沙州大学的大门,胡处长亲自讲解了防典措施,现场检查了一辆进校的小车。

看完了沙议大学的措施,侯卫东道:“沙州大学是全县抗击非典的重要部位,大家看到了,他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根据县委部署,全县构筑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把好入口关,下面我们到全县的四个道口去看一看。”

秦飞跃此时的酒已经完全醒了,他跟着大部队行动,心里很是踏实,经过下午的紧急布置,六个道口都有交通局领导和执法人员。

看着几位面容严肃的领导,他暗道:“侯卫东还是不错,提前给我打了招呼,否则今天要出洋相。”

到了头两个道口,一切正常,工作组都在岗位上,到了第三个道口,里面有当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交通执法人员,但是公安人员不在岗。

蔡恒看着公安局长李剑勇,道:“这是怎么回事。”

他以前当过政法委书记,当时李剑勇还是刑警大队的大队长,业务精,却不是原局长游宏的嫡系,他在公安局的成长过程与蔡恒的升职高度一致,此时面对着蔡恒的发问,他有些尴尬,挺直的腰板,报告道:“脱岗是严重违纪,局里将严肃处理,一定不会姑息。”

蔡恒并不愿意深究,口气却很严历,道:“把处理结果报给县委。”

后面的三个道口,有两个道口没有医护人员,更有一个最偏僻的道口,除了交通局派有人员以外,公安、医疗、当地镇政府都没有人到位。

回到了会议室之时,一行人看着侯卫东铁青的脸色,都感觉风雨欲来风满楼。

李剑勇在当刑警大队之时,由于上青林的案子与侯卫东多有矛盾,他现在看着副市长侯卫东,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那位分管综合治理工作的青林镇副镇长,“早知侯卫东能当副市长,当年就和他搞好关系,现在又多了一个靠山,现在临时抱佛脚也晚了。”

晚上的会由蔡恒主讲,他的讲话格外严历,会议做出了两条决定:一是由纪委、组织部、县委办组成联合小组,对今天检查缺岗人员进行调查和谈话,然后根据调查和谈话结果做出处理结果,二是卫生、公安和李渡镇主要负责人向县委作检查,由县委通报批评。

会议结束,侯卫东还在办公室看最新的传真,蔡恒、高宁和卫生局局长一起走了进来。

卫生局李局长是这几年提拔起来的,侯卫东并不认识,他一脸愁容地跟在书记和县长身后,进了门,坐在椅子上低头不说话。

高宁道:“侯市长,卫生局李局长反映了一些情况,我觉得苗头不太对。”

侯卫东恰好看到最新文件有关于对岭西医院护士的处分文件,闻言很是敏感,道:“有什么情况?”

李局长以前与祝焱夫人蒋玉新在一个办公室,同为副院长,虽然没有与侯卫东直接接触过,却是久仰大名,只是当前他心急如焚,顾不得攀关系,道:“听说香港和广东都有护士死于非典,因此,有些护士不愿意参加检查,更有甚者,宁愿不要工作也不参加检查组,今天有一个站的护士就辞职了。”

侯卫东把文件递给了蔡恒,道:“你先看看这份最新传真。”

这是一份转自广东的文件:4月19日中午,某市沙镇卫生院组织接诊一名发高烧病人,当班护士怕被传染擅自离开卫生院,直到下班时才返回。该病人后被确诊患流感。林汝华因擅离职守、临危退缩被开除公职。

还有一份转发自福建的文件:某市两位机关干部在非典防治工作中擅离岗位案,某镇中心卫生院护士、医生不服从非典防治工作安排案等四起典型案件。

另有转发四川、湖北的违纪案件。

看完文件,蔡恒又将文件递给了高宁。

侯卫东明确表态:“我请示了市委,凡是在抗非工作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一律严惩,具体来说,不服从安排的人员,经说服教育仍然不到岗,可以给予行政处分,严重者开除公职。”他加重了语气:“如果触及法律,则依法行事,绝不手软。”

李局长暗道:“如果染了病,命都没有了,给一个处分谁又在意。”

侯卫东心里也想到了这一层,道:“除了硬的一手,我们必须还得有软的一手,一是在社会是普及抗非典知识,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二是要制定政策,比如参加的抗非的乡镇干部、医护人员,可以优先调进城,优先提干,蔡书记,这方面你是行家,要在明天拿出一个具体的奖励措施,三是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抗击非典光荣的氛围。只有软硬结合,才能达到效果。”

【“文】布置完工作,已是晚上九点,侯卫东这才回到了县委招待所,刚刚静下来休息一会,接到了小佳的电话。

【“人】“我看了传真文件,目前各地都有护士、医生和工作人员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你别傻乎乎地冲到第一线。”

【“书】侯卫东很理解小佳的心情,道:“我是益杨县抗击非典的主官,我不到一线,怎么能带动其他人,说一套做一套,这种事我做不出来。”

【“屋】小佳生气地道:“我不想要英雄,只想要一个活着的健康老公,小囝囝也不想要英雄,只想要一个老爸,我宁愿你不当副市长。”

侯卫东笑道:“我是在办公室动嘴巴,又不在第一线,能有什么危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副市长都染了病,沙州情况就危急了,这是我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你别避重就轻,我给你说的都是真心话,不管你当不当官,有没有钱,我只要活着的老公。”小佳说着就眼泪婆娑。

侯卫东刚才还在办公室始用各种政策调动各方力量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之中,此时小佳又提出不能上一线的请求,这是一对矛盾,小佳的请求从家庭来说是合理的,可是侯卫东的职业道德又不允许他成为逃兵。

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只有在最紧急的情况之下才能显现真面目。

第729章 人性的弱点(下)

侯卫东与小佳通了电话以后,就将小佳的叮嘱抛在了一边,抗击非典不是请客吃饭,稍有处置不慎,就有可能酿成大祸,他明知在第一线接触返乡人员有风险,也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担负起责任。

他静思良久,又给蔡恒打了电话,道:“战争年代,大家不怕死,主要是有一种社会氛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今抗击非典也是一场战争,我们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浓烈社会氛围,消除恐惧感,增加信心,这样才能激励一线的工作人员。”

县委书记蔡恒此时也正有这种考虑,道:“我正在办公室与桂刚谈论此事,明天把宣传方案报过来,请侯市长审一审。”

侯卫东客气地道:“好,明天一大早就送过来,蔡书记这一段时间辛苦了,晚上睡一下好觉,明天我们一早就碰头。”

他作为沙州副市长,到益杨来指挥抗击非典,还是很注重发挥县委和县政府的作用,毕竟他是强龙,而真正决定县里干部命运的还是县委书记和县长这些地头蛇,如果不能获得这两人的支持,工作将会被动。

如何发挥强龙的作用,这就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侯卫东和蔡恒等人心里其实都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很微妙,但是互相又能够感受到。

在县委的办公室,蔡恒和桂刚已经把正事谈完,两人点燃了香烟,开始闲聊。

桂刚感慨挺多,道:“我第一次见到侯卫东的时候,他还在青林镇当办事员,什么职务都没有,一个白兵,跟着秦飞跃一起到马市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后来他跳票当了副镇长而没有受到处理,我们都没有想到他这么历害,十年时间就成了副市长。”

蔡恒道:“我倒是早看出他是个人才,他给祝焱当秘书以后,被祝焱派去联络公、检、法,手法就干净利落。这一次到县里来指挥抗击非典,我又实实在在感受到他的工作风格和水准,他拿捏事情的分寸很好,能当了副市长,确非浪得虚名,看这个发展势头,他还有长大,就算进入省级班子也不困难。”

蔡恒和桂刚关系很不错,两人有了此共识,自然更加不会怠慢临场指挥的副市长。

一大早,蔡恒和桂刚亲自来到了县委招待所,陪着侯卫东共进了早餐。

侯卫东笑开玩笑道:“蔡书记,你日理万机,以后千万别过来陪我吃晚餐,不敢当啊。”

蔡恒拿着县委招待所出名的小包子,一口就吃掉了一个,道:“我反正也在吃饭,在早上与侯市长碰个面,然后白天跑现场,晚上再见面,时间就充裕得多。”

其实这也是侯卫东需要的工作节奏,此时蔡恒主动说了出来,正合他的心意。

吃过早饭,县委办主任桂刚拿出了宣传方案,向侯卫东作了报告。

“县里的宣传方案的口号是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具体活动安排了八项,一是编印、制作、赠送一批防治非典的图书和音像制品;二是创建一批防治非典的示范企业、学校、社区和村镇;三是悬挂、张贴一批防治非典的标语和宣传画;四是制作、发布一批防治非典的公益广告;五是开展一系列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科普宣传活动;六是推出一批防治非典的先进典型;七是创作一批反映抗击非典斗争的文艺作品;八是表彰一批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安排很细致,我赞成,提两点建议,一是领导重视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不可否认,领导确实是牛鼻子,抓住了牛鼻子也就牵一发动全身,因此要在抗非中实行领导责任制,各地各单位一把负总责,事情办好了奖励,办碰了要拿话来说。”

“二是要拿出处理一批干部的魄力,不听指挥的干部,临阵脱逃的工作人员,必须受到惩处,奖惩分明,才能最大程度激励广大的干部群众。”

早餐聚会时间谈完,侯、蔡等人各自忙开了。

下午,县纪委书记刘凯拿过来对擅离岗位的两位卫生院医生的处理报告。

看见刘凯走进了办公室,侯卫东真的有些时空停滞的感觉,他在益杨工作之时是九三年,如今已是二00三年了,益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有的副职变成了正职,有的人这个部门到了另一个部门,有部分人从实职变成了非领导职务。

但是核心部门的要职基本上还是由十年前的熟面孔所把持,刘凯十年前就是纪委排位第一的副书记,在办理土产公司案子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十年之后,他还是朝前走了一步,成为了县纪委书记,只是从他斑白的双鬓,侯卫东知道他的仕途已经到达天花板了。

“刘书记,请坐。”侯卫东从椅子背后欠了身,与刘凯握了手。

晏春平跟随侯卫东日久,眼光灵敏得紧,见侯卫东抬了屁股,便知道此人关系尚可,连忙选了益杨毛峰,泡了茶,放在刘凯桌前。

看了报告,侯卫东干脆地道:“我没有意见,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临阵脱逃者不配当医生。”他加了一句:“蔡书记和县纪委的决定我都表示支持,只要事实清楚,我就是你们坚实的后盾。”

刘凯得到了口头支持,他仍然将那份处理报告送到侯卫东身边,道:“侯市长,你能否在报告上签字。”

由于让侯卫东签字不合符惯例,只是由于蔡恒担心以后开除公职的人数会很多,就想让侯卫东也承担一些责任,此事他不太好出面,就让刘凯来试一试,如果侯卫东签字,则很圆满,如果侯卫东不签字,也没有什么损失。

侯卫东拿起报告看了看,他稍作思考,在文件上签下同意两个字,在“侯卫东”这个名字前面,加上了“益杨抗非指挥长”的头衔。

作为副市长,他在益杨县委的文件上签字并不妥当,可是在非常时期,他作为“益杨抗非指挥长”签字就能说得过去。只要是为了公事,侯卫东素来不怕承担责任,他认为只要权力而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则是官僚,只是承担责任而没有权力则是笨蛋。

蔡恒看到了侯卫东的签字,对刘凯道:“市里、县里都支持你,县纪委监察局不能下软蛋,应该处理的人一个不手软,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大多数的干部职工。”

刘凯拿着报告出了门,将几个副书记叫到了一起,开除公职是极为严重的处罚,尽管纪委都是在做得罪人的事情,面临此事仍然感到了无比压力,最终被开除者的矛头不会对准高层领导,而是将愤怒倾向具体经办的人和机关。

不过,县里最高层已经下定了决心,纪委监察部门只能联合组织人事部门将处分进行到底。

营造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与开除工职等手段结合起来,益杨的抗非工作得以有效地开展。

当然,在这个活动中,益杨县委县政府只是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绝大部分干部职工在灾难来临之时的勇气,才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在和平时期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是在千钧一发之时,我们民族的高贵品质还是从很多的内心深处涌现了出来。绵延数千年的文明,确实有其内在的生命力。

到了四月七日,岭西省发现了七例非典确认病例,消息传来,沙州的绝大多数商场都空空荡荡,街道上到处都是口罩。

从疫区返乡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全部被隔离在公共区域留置观察,益杨县的各项工作运转得很有效。

中午,侯卫东从医院回到了县委招待所,刚下车,就见到高长江和一个年轻女子站在了院子里。

见到了上青林的高长江,侯卫东上前握住了他的手,提高了声音,热情地道:“老乡长,好久没有见到你了,身体还是这么好,上楼坐。”

又回头对晏春平道:“让厨房多安排几个菜。”

再对高长江道:“这是我的秘书,就是晏道理的儿子,父子俩就是一个样子。”

侯卫东说话之时,眼光看了一眼旁边的年轻女子,心里琢磨,“高乡长这时来找我,多半是为了这个年轻女子,而在这个时间找上我,十有八九这个年轻女子就是被处理的护士。”

果然,寒暄完毕,高长江将侯卫东单独拉到了一边,道:“卫东老弟,老哥哥有一件事情要求你了。”

当年,没有上青林工作组组长高长江支持,侯卫东无法完成疯狂的修路计划,没有修路,侯卫东也就无法华丽地转身,因此,他从心里一直将高长江视为自己的长辈,很是尊敬,道:“老乡长,有事就尽管吩咐,千万别客气。”

十年时间,退休在家的高长江头发已经全白了,成了典型的白头翁,他坐在侯卫东对面,道:“跟我一起来的女娃儿,是我的侄女,她在县医院上班,刚刚被宣布开除了公职。”

侯卫东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高长江。

高长江满怀着希望地道:“我侄女去年才生了一对双胞胎,她这人胆子小,看到双胞胎女儿,又听到非典死了些护士,被吓住了,因此那天没有到岗位上,她还小,就是一天没有上班,给个处分就行了,直接开除公职,这也太重了。”

破人情关,是很早的课题,可是有些人情关,确实很难破除,侯卫东此时也面临着两难问题,破,还是不破,都是问题。

第730章 隔离的时光(上)

侯卫东亲自给老乡长高长江继了水,又递了一枝烟过去,此时他已决定帮助老乡长,可是他首先打击的是高长江的期望值。

“高乡长,我们是老关系,就不给你打官腔了,如今全国都在抗击非典,好的典型和坏的典型都要抓,你的侄女恰好就成了坏典型,如今县纪委的文件已经出来了,木已成舟,你来晚了。”

高长江听到侯卫东一口就回绝了自己的请求,着急地道:“老弟市长,我这侄女才当妈妈,而且是双胞胎女儿,有些怕惧感是情有可原,现在一棒子把人打死了,总得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如果是在平常时期,这事就是小事一桩,可是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个非常时期不是说着玩的,卫生部长都被免职了。”

高长江被拒绝以后,感觉脸上挂不住了,可是想着侄女殷切的目光,尴尬地笑了笑,继续套交情,道:“老弟,我的侄女就是你的侄女,这事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忙,你现在是市长,这件事还不是小菜一碟。”

高长江是侯卫东进入仕途的老师,十年后再见面,侯卫东却觉得这个老师的心思在自己眼里如透明人一般,一方面,侯卫东离开青林山以后接触的都是沙州精华,一个赛一个的精明,另一方面,高长江退休以后成为退休老头,与社会也渐渐隔绝了,此消彼涨,侯卫东确实感觉在高长江面前是游刃有余。

他说了两句为难的话,然后话锋一转,道:“如果是其他人,此事只能如此,可是老乡长出面,我还得想些办法。”

高长江闻听此言,知道事情又有了希望,道:“请市长老弟一定要想想办法。”

“老乡长,先不忙,我要和你侄女谈一谈,先了解情况,然后再说下一步的事情。”

高长江侄女进了屋,坐在侯卫东面前颇有些局促不安,不敢看侯卫东的眼睛,手脚也没有搁处。

侯卫东也就没有再绕弯子,道:“你是什么学历?”

“什么?”由于事关自己的命远,且是第一次见到市领导,高长江侄女紧张得紧,没有听清楚侯卫东的问话。

高长江接话道:“她是在卫校读的书。”

侯卫东脸色郑重地道:“如今全国都在抗击非典,作为医务人员脱离岗位,就等同于战士在战场上临阵脱逃,错误是严肃的,县纪委已经出了通报,文件也是不可更改的。”

高长江侄女长得眉清目秀,是那种贤妻良母类型,被侯卫东此言弄懵了,不知如何应对。

“我有个主意,如今省里在办护士的大专班,你如果有兴趣就去读书,我可以给你报个名,毕业以后,你想回益杨也行,想留在沙州也可以。”

高长江侄女婿就在沙州东城区教书,两人分居两地,想了不少办法都不能团圆,此时受了处分,反而能读大专,又能到沙州医院工作,这完全是天上掉陷饼的事情。

两人走出门,高长江侄女脸若桃花,看着满街的口罩也不觉得刺眼,反而充满了幸福,道:“舅舅,这是真的吗?”

有了这个圆满的结果,高长江很有些意气昂扬,道:“当然是真的,侯卫东是沙州副市长,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在职干部,办这些事情还不是小菜一碟。”他一边走,一边道:“侯卫东当初分到上青林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天天跟在我的后面,下村、修路、办石场,都是我为他参谋的,没有我也就没有他的今天,我的事情他能不帮吗。”

高长江侄女只顾得高兴,虽然觉得此话有些吹牛的成分,也没有说出来。

对于高长江侄女来说,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如果没有高长江这一层关系,或许她就被开除了,此时有了侯卫东的关系,她就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若按迷信的说法,这是高长江修来的善缘,让侄女免除了苦难。

对于侯卫东来说,这是一件小得很的事情,祝焱夫人蒋玉新现在到了省卫生厅工作,正好管着这一摊子事情,让她出面说句话,读个大专,在医院找个工作实在是小事。

高长江两人走出不久,县委办主任桂刚又过来请示,道:“省教育厅江副厅长要到沙州大学,要视察抗非工作,蔡书记让我来请示您,看您是否一起过去。”

“这个时候来视察工作,江厅长这是工作扎实。”侯卫东原本想说“江厅长这是添乱”,临时改口为“工作扎实”又道:“既然来了,也就是客人,也还是去陪一陪。”

来到了沙州大学,经过了检查,侯卫东这才到大学的小招与江厅长见了面,江厅长是出身于教育系统,挺有学者风度,这一次非典专门负责全省大学的抗非工作,才把岭西和铁州的学校走完,沙州是他的第三站。

在非典时期,大家心态都发生了变化,中午的一餐酒吃得就很含蓄,大家谈话的中心仍然围绕在抗击非典工作之上。

吃完午饭,江厅长没有休息,告辞而去,侯卫东来到沙州以后,一直住在县委招待所,虽然晏春平买了内外衣服,可是他上了小车以后,心里突然特别想回教授。

到了教授楼,侯卫东吩咐道:“小晏,你们先回招待所,下午三点来接我。”

刚上了楼,正在拿钥匙开门,隔壁的门却是吱地响了一声,侯卫东如有心灵感应一样,回头看着这道门。

郭兰推开门,抬头就看见了侯卫东,她并不惊讶,道:“你回来了。”

“你不是在上海,怎么回来了。”侯卫东上下打量了郭兰一眼,压抑着心中的喜悦。

“我妈摔了跤,小腿骨折,我飞回来照顾她,昨天回来的。”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益杨,负责指挥县里的抗非工作。”

郭兰抿嘴一笑,道:“我知道,报纸上写得清楚,你每天的活动都有益杨日报作记录。”在成津组织部当部长之时,郭兰表情经常是严肃的,此时站在门口轻松一笑,顿时让侯卫东感到如沐春风,略略上翘的鼻尖带着几分调皮。

“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怕打扰你工作。”

“到上海读书,你变年轻了。”

“真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