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样的原因,他现在也没办法对那两位对面走都可能认不出彼此的同学表现得如何热情,不过礼节之内而已。

“敬亭呢?”

几位老同学刚进屋,关系好的两位就顺其自然地问起柳敬亭。

“去江海拜访陈石让教授了。”柳父边招呼大家边答道。

“复旦陈石让教授吗?”那位做教导主任的同学问道。

“是的。”柳父点头。

“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听过他的讲座。”

大家一听心中难免又是一阵唏嘘,除了感慨时间变迁,对柳敬亭四通八达的人脉关系也暗暗称奇。

“今天是我们老同学聚会,就不聊敬亭了。”跟柳父关系最好的那位同学说道。

“是的,今天不聊他。”柳父道。

……

柳父在家招待老同学的时候,柳敬亭正在跟陈石让教授聊天,他们这次没有聊新书《天龙八部》,陈石让教授甚至问都没问一句,“没阅读文本,不能做评论”。

实际上,其他关于文学的话题也就开始提了一句,此时两人在聊的话题是陈教授年轻时候求学的故事。

陈石让夫人对柳敬亭了解不多,最多就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是她能从丈夫的表情中判断出这位小客人的非同寻常。

家里形形色色的客人或拜访者来过许多,即便是丈夫那几个老伙计过来,他也没有这么开心和兴致高昂过,最让陈夫人惊讶的是,老伴在面对这个年轻人的时候,完全没有“教授”的架子,尽管那位年轻人看上去十分谦虚。

一老一少坐在那里聊天,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两个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

陈夫人当然开心,前面一段时间老伴似乎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一直不好,难得今天来了一个能跟他聊得这么投入的客人。

快到中午的时候,陈教授儿子、儿媳和孙女提着大包小包进屋,儿子一进屋就低声问:“爸今天在见哪位重要客人,连周叔都不见了。”

陈夫人指着陈教授的书房,说:“说是叫柳敬亭。”

陈教授儿子、儿媳、孙子:“……”

“在里面可聊了半天了。”

“柳敬亭?”陈甫确认般地问道。

陈夫人点头,然后就看到孙女一溜烟冲进书房。

“古庸生!”孙女惊喜的叫声很快从书房中传来。

陈夫人因此更加确定那位年轻人的不俗,这老则老伴,小则小孙女都对他如此重视,可见一斑。

过了一会,陈石让、柳敬亭和陈淑三人都从书房中走出来,陈甫立即伸手跟柳敬亭握手。

“这是我儿子陈甫。”陈教授认真地介绍道。

“陈叔好。”柳敬亭微笑着说道。

“你好,柳先生。”尽管见过不少大世面,但是贸然认这个“叔”,陈甫还没办法硬接下来。

“那我就不打扰了,聊着聊着忘记时间了。”柳敬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这就走吗,在这里吃完午饭再走?”陈甫留道。

陈教授道:“他还要去见他老师康园长,今天是留不下来了。”

柳敬亭笑了笑,然后微微颔首致谢,道:“只好下次了。”

陈甫听父亲那么说了,也不再强留,点点头。

柳敬亭离开陈家之后,陈甫忙问父亲:“柳敬亭他今天怎么会过来?”

“他有东西要亲手交给我,嗯……做饭吧,我去书房看会书。”陈教授早就想打开那部《天龙八部》一睹为快。

陈甫夫妇面面相觑,好在他们对这位学霸父亲的脾气已经习惯。

“爸妈奶奶你们看,我跟古庸生的合影!”陈淑扬着手机自豪地说道。

“柳敬亭到陈教授做客”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年初二。

跟妈妈一起来外公外婆家做客的陈教授的一对龙凤胎外孙、外孙女看到表妹陈淑的那张合影之后,艳羡不已,只恨自己来得晚了一天。

三个高中生结伴去陈教授书房打听柳敬亭的消息,发现爷爷/外公正全神贯注地在看书,三人熟练地悄悄凑到近前,探头去看,片刻之后,外孙苏航道:“外公你这是在看武侠小说吗?”

陈教授这才注意到三人,忙合上打印稿,皱眉道:“你们怎么又摸进来了?”

苏航不答,指着那叠稿件说:“外公,你在看武侠小说吗,是古庸生的武侠小说吗?”

陈教授不愿意跟外孙说谎,又不能泄露柳敬亭书稿,只好答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

“到时候”其实也就是一个月后。

3月初,古庸生最新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突然毫无征兆地上市。

在这之前,柳敬亭一直在跟周载道等人打笔战,由于他本人的积极参与,周载道方面更为积极,仅仅是关于“武侠没落”这个主题就出了近十五篇长论文,论文从文学规律、从当前文学现状、从武侠小说特征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这个新文体必然崛起,武侠小说必然衰落”的大趋势。

文章认为“武侠小说一直在主流文学边界徘徊,以后不可逆转地会被影视剧本取代,直至整个文类像唐诗宋词那样成为历史。”

然而,就在周载道刚刚发布自己亲自撰写的总结文章之后,柳敬亭突然从这段论战中跳出去,荡开一笔通知道:“新书《天龙八部》已经上市,大家可以去书店购买了。”

本来是想给周载道等人一个措手不及,结果顺带着也给了读者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任何产品都讲究宣传的年代,柳敬亭敢这样发书也颇显任性,但是合作的书商却一点也不会发愁,因为根据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古庸生最新武侠”已经是最好的广告语。

仅仅五天时间,第一批上市的《天龙八部》就在整个市面上卖得干干净净,一本不剩。

第一个看完全书的陈教授不仅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还在上市后的一次讲座中连续八次地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

“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你们读完《天龙八部》之后再来品味这十个字,相信会有更深的体会。”

而正准备掀起新一轮论战高潮的周载道一方,仿佛穿树林而过的一条小河正要翻腾浪花,突然天降暴雨,瓢泼而下,将那几朵没来得及翻起来的浪花压得杳无踪迹,两边树叶上的水滴还在滴滴答答的落下。

接着,《天龙八部》的书评狂风暴雨、惊天动地般地席卷而来。

陈教授那段精湛的序言也成了读者们口耳相传的经典:

“仅是楔子《释名》一章,就已将‘冤孽与超度’发挥尽致。至于书中的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尽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写成离奇不可;书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处藏着魍魉和鬼蜮,别是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婆娑世界。

然而,这样的人物情节和世界,背后却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时而透露出来,既说芸芸众生之苦而无奈,也再次展现‘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悲悯……

若论《天龙八部》的想象力,也只有‘惊世骇俗’四个字罢。”

……

(注:《天龙》八字考语出自文学家陈世骧先生。)

第四百六十九章 火爆书评,武侠巅峰(上)

柳敬亭刚发布书讯的时候,有很大一批读者以为他是在说笑,因为在跟周载道们的论战中,柳敬亭嬉笑怒骂间不经意塑造出了一个假正经的形象,虚虚实实的,大家不确定这是不是他的花招。

好在接下来的推广开始铺开,而且力度之强。

先是星月电视午间和晚间的娱乐新闻打出了广告,接着宫承惠在自己的节目中植入了免费软广告:“昨天去逛书店无意间看到一本武侠小说,叫做《天龙八部》,翻看读了几章,顿时被里面精彩的情节吸引住,后来准备付账买走时才发现书的作者居然是古庸生!”

然后海洋电视也同样不甘示弱,在台内两档王牌节目中替古庸生新书打了广告,而且他们功课备得更足,将小说里几段精彩情节提取出来做了简要分析,最后更是用“提倡名族大融合”这种高段位的语汇来评价这本书,让星月方面郁闷不已,深感自家示好功夫没有做到位。

除了两家电视台的宣传,映日文化官微、《匠录》官微也相继挂出公告,几家门户网站也开始挂出新闻稿。

当然,真正将本书消息广而告之的还是来自万千读者的口耳相传,这些读者自然也包括许多知名的写手、网络红人以及影视明星。

如果说陈石让教授是本书头号粉丝,那萝卜头绝对无愧第二号粉丝的称号,据他自己说,他“得书之后,三天三夜手不释卷,读得天昏地暗,心中如有千百条大浪翻腾不止,以至于读完之后,整个人如坠魔障,书评什么的只好延后再说”。

萝卜头看书看太猛回不过神写书评,其他读者却没有他那种酝酿的耐力,实际上有些读者扫完目录就兴奋起来,特别是看到第四十二章,“老魔小丑 岂堪一击 胜之不武”,大家更是不约而同地在心中艾特了一下周载道。

关于《天龙八部》章节名的由来,作者在后记中做了说明,是特意填的五首词,这五首词分别是《少年游》、《苏幕遮》、《破阵子》、《洞仙歌》和《水龙吟》,不看后记就能叫破这五首词的读者文学修养绝对不低,除了陈教授和萝卜头这种高段位选手,其他一些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所察觉。

在这一点上,柳敬亭颇感惭愧,他当初读《天龙八部》时,感觉到了这是由长短句组成的回目,但是他没有完全断准每首词的句数,更加没有完全猜出每首词的词牌。

只是一个章回目录的讨论,网上就出了千百条帖子,某些对武侠小说仍有成见的才子或者文学类专家一看之下,也颇为好奇,暗想,能如此用心地做书的章回目录,内容肯定也有可取之处。

因此,《天龙八部》上市之后,为古庸生开发了一大批学院派刁钻的学术性读者。

关于故事情急和内容的评析毫无疑问才是书评潮的大头。

大家第一个关注的问题首当其冲地是本书男主的问题,段誉出场很早,而且年龄、相貌、地位设定都很“男主”,不过经历《倚天》的洗礼之后,没有人出面断言这位书生就是男主。

因为是万本书,所以答案轻易揭晓,段誉的确是《天龙八部》的男主角,但是他却不是唯一的男主,因为本书有、三、个、男、主!

如果说《倚天屠龙记》分出了阶段性的男主,那这本书就是彻头彻尾的三男主并列推动剧情向前!

《大唐双龙传》是双男主,《天龙》三男主,以此类推,下面一本书岂非要四位男主?

这当然是一句无恶意的吐槽,尽管本书设定了三个男主,但是根据全书基调和几个大剧情的走向来看,乔峰当之无愧是本书的第一男主,关于这点,还有个趣闻。

据说,金庸先生当初在做《天龙八部》人设的时候,段誉就是唯一男主,小说企图以他的经历和视角写世间诸象百态,写尘世欢喜悲苦,不料第十四章乔峰刚一出场,不仅震撼到段誉,连作者也被乔峰豪迈气势感染,后期更是越写越偏向他,以至于之后几场重量级的场面,全是由乔峰来挑大梁。

“好一条大汗!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

小说通过段誉的心理感受直接将“乔峰”推到读者面前,形象生动跃然纸上,仿佛那一刻我们也看到一条豪迈飞扬的大汉坐在那里喝酒吃肉,颇为令人神往。

乔峰的出场是第一波书评的焦点。

随后是乔峰大战聚贤庄,虽千万人,吾往矣,带着阿朱力战群雄,威猛刚拔处,气壮山河处,直教人热血沸腾。

这场大战也让乔峰收获了阿朱这个红颜知己,这两人的组合跟郭靖黄蓉有些类似,男方是大英雄大豪杰,女方是古灵金怪的俏佳人。十分登对。

然而,本书第一个大悲剧恰恰是来源于此。

“难道都没人说阿朱最后挂了的事情吗?”

实际上,这个帖子在小说上市一周后就有人挂出来,但那时候大家还沉寂在“古庸生出新书了”的热议中,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直到第一批读者大约都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一场声讨古庸生的运动才山呼海啸般地掀开大幕。

“阿朱死了!被乔峰失手打死的!”

在某个时间段,#还我阿朱#、#乔峰失手#共同成为了网络热点话题,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这两个话题,还以为这是发生在哪个地方的凶杀案件。

而大面积“古庸生你真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评论同样也引起了一些误会。

总之,网络上此刻的场景一如当初小龙女事件的翻版,大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局,不能承受这种安排,他们攻击古庸生是后爸,故意虐读者,他们强烈建议古庸生改剧情,指出这段情节设置的漏洞,甚至替古庸生想好了修改的方向,连《匠录》几个编辑这次都公开跳反,和读者站到统一战线。

古庸生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此时读者的心情正是当年他读这段情节的反应,他也一度想按照自己那时候的想法改写“塞上牛羊空许约”这段故事,但……这是不可能的。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是这部书的内核,换句话说,《天龙八部》没有一个人不是处于一种痛苦喜悦交织的状态中,处于一种扭曲的环境中。

乔峰有身世之悲,失手打死阿朱之痛,欲做汉人不得,欲与爱人厮守不得;

虚竹看似人生赢家,结果父亲是史上最道貌岸然的少林方丈,母亲是四大恶人之一,便是自己,终极理想明明是做个好和尚,最后偏偏诸戒皆破,丧失了做和尚的资格;

段誉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却时时刻刻处于一种乱伦的惊恐中,仿佛全世界的年轻女子都他妹,明明最淡泊名利,最后却偏偏做了皇帝;

至于其他配角,也是各有各的心酸无奈,慕容复一心复国,落得镜花水月;大恶人段延庆立志复仇最后差点被亲生儿子段誉了结;三恶人南海鳄神想收段誉为徒,偏偏成了他的徒弟;最势不两立的萧远山和慕容博最后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基友;最不起眼的打扫卫生的保洁爷爷是全书最强的NPC……

一本小说从主角到配角,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活得顺心,活得随心所欲,活得表里如一,这该是何等扭曲的一个世界?这恰恰就是“天龙八部”的世界。

魑魅魍魉,悲欢离合,贪嗔痴。

就在千万人齐声高呼“还我阿朱”的时候,另外一个帖子悄然冒出:“大家别吵了,乔峰最后也挂了!”

第四百七十章 火爆书评,武侠巅峰(下)

据坊间传,当初《天龙八部》连载写死阿朱的时候,作者曾接到过读者威胁信,尽管那时候的网络尚不发达,但读者的反弹也非常激烈,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对柳敬亭来说,同样见怪不怪,福尔摩斯那次闹得更大,大使馆都被围了。

也是因为如此,大家对柳敬亭“虐主”的后爸气质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即便心中悲愤,也就是在网络上攻击吐槽一下柳敬亭宣泄情绪,倒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群体思维向来不以理智见长,大多数时候是情绪波动,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

大家读《天龙八部》,从段誉代入到乔峰,为他和阿朱真挚的感情感到欣慰,畅想他们二人大事了却后,隐居草原,牧马放羊,只羡鸳鸯不羡仙。

然而——最后阿朱却惨死乔峰之手,造成“塞上牛羊空许约”的悲剧。

读者不愿意接受这种逻辑,这是人性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感情表达,什么文艺理论分析都不管用,“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把阿朱写活过来”,大家只想把这种不满发泄出来,哪怕知道这个桥段可能代表着某种深刻的意义。

当然,消除某种情绪除了有“悲剧扭转”这种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消极方式——“出现更大的麻烦”。

用科学来解释的话,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换。

用事实来说明的话,仿佛此时读者们正在为阿朱抱不平,各种埋怨震怒,然后突然有人跳出来说乔峰最后也壮烈牺牲了。

大家突然发现,阿朱之死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但是,乔峰也……这算什么?

北大黎欢南博士说这本书可谓奇峰突转,高潮是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所以他的意思其实是在说阿朱和乔峰吗?

到这里,读者也算出离愤怒了。

“艹!除了这个字,想不到其他词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了。”

“神经病吧!”

“弃书!!!!弃书!!!”

“古庸生你过来,我保证不会对你怎么样,相、信、我!”

“我受不了古庸生这个大虐待狂了,可是为什么每次还是控制不住去买他的书,我其实是个受虐狂吗?!”

在这种非典型狂欢中,越来越多的读者完成了整部小说的阅读,心里感受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悲剧原本也是文艺的一种表达方式嘛。”

开始有人发出这种感叹,这就是所谓的“完本效应”。

一本小说,在连载的时候出现虐主情节,肯定会引起读者强烈的不满,乃至中途弃文,但是,倘若该文已经完本,是一种完整的形式,那么结果会有不同,至少读者接受起来难度会偏低一些,因为大家在接触一部完本的小说后,会先入为主地把这本书当做一个整体,其中出现的悲剧属于这个整体,喜剧也属于这个整体。

就好像任何事情都或多或少有缺憾一样。

所以,《匠录》编辑聊天时,对《天龙八部》完本上市的形式表示庆幸,如果采取杂志连载的方式,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

和所有火爆一时的文艺作品一样,第一波关于剧情和内容的讨论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情绪沉淀后对文本的深入探索。

第一个完成沉淀的当然是萝卜头。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本书用以象征寓意,陈教授和黎博士已经阐述得很深刻透彻,陈教授‘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之语一出,其他的评析都为之黯然失色,这里我也就不再班门弄斧,我只写几点我对这本书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人物和场景。

由于笔者,也就是我本人,现在完全处于果写状态,所以文章可能会有点散乱,大家表介意。

有一点应该所有读者都已经看出来了,但我还是要发出来以证明自己是一个接地气的评论者。

依我看,纵观古往今来所有武侠小说,若论故事之曲折离奇,背景设定之广泛,武侠场面之恢弘庞大,想象力之奇诡丰富,本书当推为第一。即便在古庸生的所有小说里,这本书也担得起‘博大宏远诡谲之最’。

言归正传,我用三日三夜疯狂扫完《天龙八部》,即使休息到今天,书中那些让人热血翻滚的场景还像幻灯片一样不停地从我脑中闪过:

看段誉初遇乔峰,一见如故,剧饮千杯,不亦快哉;

看乔峰身负阿朱独闯聚贤庄,单枪匹马火拼群雄,不亦壮哉;

看乔峰失手打死阿朱,狂风暴雨,惊天动地,肝肠寸断,不亦悲哉;

看段誉痴恋王语嫣,随处见亲妹,不亦乐哉;

看虚竹冰窖动凡心,只负如来不负卿,不亦甜哉;

看天山童姥、李秋水争风吃醋一生一世,到头万事俱空,不亦酸哉;

看乔峰率烟云十八骑,奔腾如虎,直驱中原,视天下英雄于无物,不亦狂哉;

看梅兰竹菊四女大闹少林,张牙舞爪,目中无人,不亦香喷哉;

看乔峰、虚竹、段誉三人联手对抗群雄,不亦热血哉;

看段誉王语嫣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亦欣然哉;

看西夏公主用心良苦,花样寻夫,酒罢问君三语,不亦暖哉;

看慕容复复国梦空,终成癫疯,不亦苦哉;

看乔峰为化解两国交兵,慨然自裁,教单于折箭,不亦叹哉;

看《天龙八部》,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废寝忘食,浑不知今夕何夕,不亦畅快乎?

阿紫是伤心人,游坦之是可怜人,康敏可悲,段正淳可气可笑,叶二娘、玄慈心中有苦,段延庆心中有苦,刀白凤心中有苦,王夫人心中有苦……

众生皆苦,置于一书之中,却全化成满腔激情,蓬勃沛然,源源不绝,蔚为奇观。

以此论,《天龙八部》之超绝,堪称前无古人,卓然成就武侠另一巅峰。”

萝卜头的书评一锤定音,将《天龙八部》定位武侠又一座巅峰,也算对前不久“武侠衰落论”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这个评语很快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随之,主流媒体也以“武侠巅峰”或者“最高成就”字眼来评论《天龙》。

周载道再起再落,迅速泯然网络世界。

“古庸生不封笔,武侠永远不会真正达到巅峰。”

章平元当初那句任性言论,如今果然应验。

第四百七十一章 皇帝的新装,好汉的歌

一本浩瀚如海的《天龙八部》,不仅写尽人间百态,尘世悲欢,也几乎写完了世上各种形式的情爱。

段正淳之滥情,段誉之多情,玄慈之无情,康敏之绝情,乔峰之专情,游坦之之痴情,阿紫之畸情……有人曾开玩笑说,《天龙》一书,除无同性之情,其他感情算是写了一遍。

感情之外,最为书迷津津乐道的还有书中提出的许多有趣的概念和人物典型,比如博览群书,通晓天下所有武学自己却半点武功不会的王语嫣;比如开口闭口“非也非也”的包不同;比如诚实可爱的南海鳄神;比如少林藏经阁的扫地神僧等等等等。

每一个角色设定都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