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源帝国-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看刘东好象很轻易的就从日本赚取了大笔的美金。但实际上,这件事情,除了刘东这个重生者之外,别人想要像这样赚钱,根本就不可能。时机,机遇,再加上先天优势,还有对公司的绝对掌控,才会成就刘东那样的奇迹。奇迹之所以叫做奇迹,那就是因为奇迹的不可复制性。就算刘东再来一次,也不一定能够比上次做得更好。

所以,别看刘东一开口就是一亿美金,好象很霸气一样。但实际上,刘东的心里,还不知道怎么肉疼呢。这割肉的好事情,哪里会经常发生?赚钱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得脚踏实地。想要一口气吃成胖子,其中的困难程度,绝对不会像表面当中那么简单。

尤其是刘东这一亿美金,还是无偿捐赠的,并不需要苏联,付出什么代价。这玩意,可不是贷款,给了苏联,还能再拿回来,这钱要是给了,那就是白给,想要拿回一点东西,都不可能。一亿美金,纯粹就是敲门砖。虽然这块敲门砖的是有明确目的,就是想要拉回那些技术人才,但白白的给苏联一个亿美金,就算是华夏政府,也做不到这么大方。

正是因为这个,一开始刘东就说,这条件仅仅能用于他们公司,如果由这个计划衍生出去的其他谈判,最多只能做参考,决定权在于别人。他可不希望这个条件成为惯例,要真是这样,以后政府方面和苏联谈判,绝对会遇到极大障碍。那个时候,刘东可就要成为靶子被别人打了。

“说实话,小朋友你的决断非常令我惊讶。不愧是刘家的人,就连做生意都这么有气势。说实话,一亿美金的价码,的确非常打动我。就不知道你准备用这一亿美金,交换多少人员过去?”叶利钦开口问到。

“一千人,最少要一千人。而且这一千人当中,必须是高级工程师这个级别的人,低于这个标准,不能算在这里面。”刘东很坚定的说到。

一千个高级工程师级别的人才,这才是刘东为什么那么大方的真正原因。一个亿的美元啊,现在华夏都还极缺的东西,就被刘东这么轻易的给了苏联政府。要不掏出一点好货色,对得起刘东出这么大的价码么?

听到刘东这话,就连叶利钦也忍不住暗中骂娘。一千个高级工程师级别的人才,真亏得刘东敢开口。这比起狮子大开口还要夸张,起码相当于是河马大开口。真当这些高级工程师是大白菜,想怎么挖就怎么挖?

他们苏联的确有很多人才,而且高级工程师这样级别的人才也不少。但这是要重全局来看的。叶利钦不是工业白痴,他知道一个高级工程师在一个工厂当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般的小厂,比作坊还要正规一些,员工能达到几十个的那种厂,都还不一定能用得起高级工程师。

可刘东倒好,一开口就是一千个,还绝对不能少。怪不得刚才刘东那么大方,原来根子在这里。一个亿美金,就想要换回一千个高级工程师,这笔买卖,别说刘东想做,就是叶利钦,现在都想做。

实在是太划算了,别看一个亿美金看起来很多,但要平均分到每个工程师的头上,仅仅只有十万美元。十万美元啊,就能挖到一个高级工程师,这价钱,就算卖白菜,也没有这样便宜的卖法。他叶利钦要真敢这样干,第二天就得被人捅到政局会议上去。

所以,叶利钦这个时候也不淡定了,用很严肃的话对着刘东说到:“刘东先生,你觉得这样的计划,有可能通过么?十万美元一个高级工程师,天啊,你比那些美国的资本家还要奸诈!如果你这个计划能够实行,我保证,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苏联现在那些还处在半就业状态的工人,他们绝对会一个都不剩下。全世界那么多的公司,绝对会把他们全都瓜分光,连一根手指头都不会给我们苏联留下!”

听到叶利钦这话,刘东很淡然的点了点头,说到:“的确,我自己都为我这份贪心感到惊讶。但您要相信,我是一个有理智的人,肯定不会作出一些看起来天方夜谭的事情。而且我也不希望我们之间的友谊,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破裂。那绝对会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看到刘东还这么淡定,叶利钦忽然发现,原本握在自己手中的主动权,却因为刚才的发火,而又回到了刘东的手中。他刚才那番话,让自己这边原本高高在上的优势,一下破灭掉了。

不怪他叶利钦不淡定,不能从容的面对问题。他现在好歹也是苏联真正的高层,要说养气的功夫,绝对不会低。就算刘东的大伯刘长征在叶利钦面前,都占据不了什么优势。

但在刚才,叶利钦的确被气到了。一千个高级工程师就像大白菜一样被刘东划拉了过去,他能不急么?本来现在他们这些人,就在为资金的问题发愁,而现在刘东恰好能够给予他们帮助,原本是一件的事情,但刘东却因为有这样的依仗,对着苏联狮子大开口,他叶利钦能不急么?

但现在,叶利钦也意识到,刘东肯定还有什么后续的手段。要不然,以刘东的聪明,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件事情要真这么做了,绝对不可能达到目的,刘东的后续手段,才是他最大的依仗。但这个后续手段,叶利钦直到现在,也摸不出个头绪来。

价钱什么的,刘东也不可能再往上加,如果他要加价,那之前就不会出那样的价码。而除了价钱,这计划当中,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刘东利用的呢?即便是以叶利钦的睿智,一时半会儿也搞不清刘东要下手的地方。

看到叶利钦那微微有些茫然的神色,刘东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之前被叶利钦那话,打压得自己说话都有些畏手畏脚。而现在,他却扳回了一局,叶利钦不知道他下一步的动作,对于刘东来说,就是一场胜利。能够让这样的老狐狸都猜不透的东西,刘东是足以自傲了。

叶利钦不愧是以后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在微微茫然了一下之后,又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对于他来说,被刘东这样的小家伙给暗算了一次,实在不是什么好回忆。但正事要紧,刚才虽然微微失利,却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叶利钦知道,刘东真正的底牌,是比白送一亿美金都还要珍贵的东西。

一亿美金都让叶利钦微微吃惊了,没想到刘东还有更加优厚的条件。这个时候,叶利钦也对刘东那个计划能否成功,抱有很大的期望。如果真有了足够利益能打动苏维埃,他叶利钦是经办这事情的主要负责人,绝对会捞到一笔浓厚的政绩。单单一亿美金都让他心动了,更好的东西,他也想见识一下。

看到叶利钦恢复了过来,刘东也不再吊着叶利钦的胃口。把自己真正的杀手锏给放了出来。

“叶利钦书记,如果一亿美金您觉得很少。那么我还有一个条件,应该是能够打动苏联政府的。那就是,我这一亿美金换到我们公司的那些人员,在为我们公司工作八年以后,我们将会无条件的把他们归还给苏维埃政府!也就是说,我们公司给予那么多优厚的条件,仅仅是希望那些高级人才,为我们公司工作八年的时间。而那一亿美金,就相当于我们公司暂借苏联人才的佣金。”刘东一字一顿的把自己的杀手锏给说了出来。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坑(求订阅)

叶利钦这两年来,不能说是非常顺利,毫无障碍,但绝对是青云直上。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让他吃惊的事情不多。但没想到今天这个惯例却被刘东这个来自东方国度的小家伙给打破了好几次。

虽然叶利钦并不是非常了解刘东,称不上是泛泛之交,但也说不上关系很铁。到了他这样的位置,能和他关系很铁的人,基本上都是他的同盟军。刘东在叶利钦面前,一向是表现得财大气粗,就犹如现在,张张嘴就是一亿美金白送。这年月,能有这样手段的人不多,但刘东这个年轻人,却是其中一个。

按理说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不达到目的就罢手的。既然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当然得要连本带利的给捞回来。可刘东倒好,他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居然仅仅是想要这些带过去的高级人才,为他服务八年的时间。

这笔买卖,别说叶利钦看不明白,就算是刘东这边的陈洁和周青富也弄不明白。刘东这条件,可从来都没有和他们讲过。要不是这个时候是在叶利钦的办公室里面,周青富和陈洁肯定会第一时间发问。

仅仅想要拥有这些高级人才八年,就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这样说来,其实和苏联外派专家,没什么区别。一样的是工作几年,一样的是到国外公司去,还一样的要付出高额的代价。刘东这计划,基本上就相当于彻头彻尾的苏联援外计划。

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苏联援外,都是以国家为单位,个人和企业,根本就沾不上边。这纯粹就是一个援助国家计划的翻版!刘东的脑袋抽了,这是叶利钦的第一印象。

不可能不抽,如果仅仅是翻版一下援外计划,刘东根本就用不着和叶利钦打交到,直接和下面的人接触,一样的可以把这个计划给实施下来,何必动用到叶利钦这样的高级干部?援外做为苏联的传统项目,做了也不是一次两次,可以说是非常的熟练。就算刘东这个计划有些变故,仅仅是相当于原先的援助国家,改为现在的援助企业,这也改变不了是援外计划的实质。

所以,叶利钦才会说刘东脑袋抽了。为了确定刘东说的话是否明白,叶利钦再次确认到:“小家伙,你这份计划,好象和我们苏联一直有的一项计划内容上差不多。仅仅是改变了援助对象,把国家改成了私人。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听到叶利钦这样发问,刘东点头到:“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事实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份计划,你们苏联方面其实已经非常有经验了,仅仅是一个变种计划,其实很容易通过。”

听到刘东说得这么简单,叶利钦反而不太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因为这个事情实在是太简单了,不用通过叶利钦,刘东以他在苏联的人脉,都可以做得非常妥当。而且根本就用不上花这么大的代价。先不说一亿美金的问题,单单就是那些人才的工资,都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而苏联向其他国家派外援专家的时候,除了必要的待遇条件之外,当事国给予的待遇条件其实是由苏联方面拟定的,虽然在那些援助国当中,看起来工资很高,但要换到苏联去,其实也就是平均水平。但刘东刚才却大包大揽的还要加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并且还有额外的收获。

这样的待遇条件本就比较古怪,再加上现在那些苏联专家们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其实用上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完全把他们的问题给解决掉。那刘东又凭什么给予更加优厚的待遇?刘东是资本家,而不是专门做慈善的。他开公司就是为了赚钱,凭什么要把好处全都给苏联,真当两国人民友谊牢不可破?那就是扯淡,别说叶利钦不相信,就是刘东也肯定不会相信。

但偏偏刘东现在,却提出了这么一个让苏联方面无法拒绝的提议,为的是什么?有时候,看起来是占了大便宜,但实际上吃亏的事情,太多了。而这件事情,叶利钦怎么看,都觉得有阴谋在里面,可他无论怎么看,再仔细的回想起刘东刚才给出的条件,都是明明白白的,说得非常清楚,只要按照这样的条件把合同定下来,苏联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

但这样实在是太过轻松和简单了些,对于苏联方面,占据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叶利钦可不相信,刘东这个能够直接和自己对话的人,真的会那么仁慈,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

所以,面对着这样大好的局面,叶利钦反而是犹豫了。虽然直到现在他也不明白,问题是出在哪里,但这其中肯定是存在问题的,叶利钦非常相信这个感觉。

看到叶利钦听到自己的话反而犹豫了,刘东并不着急。反正无论如何,叶利钦是不可能从这份合同上找到一丝一毫的漏洞,他当然不会着急。至于刘东是否真的是在做慈善,那就只有刘东自己一个人知道。

说实话,对于自己这个计划,刘东是相当满意的。这绝对是一笔坑爹的大买卖。只不过这个爹,换成了苏联,只要做成了这笔买卖,苏联以后哭都哭不出来。

刘东不是慈善家,叶利钦猜得非常正确。但刘东从什么地方坑他,他绝对想不到。如果他能想通,他就是一个像刘东一样的重生者,但他却并不是,所以就算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刘东的大坑,是挖在哪个方向的。

刘东给出来的待遇,是绝对没得说。对于现在的苏联来说,绝对是能够解决燃眉之急的事情。不论是他给予那些人的高待遇,还是那白送的一亿美金,苏联都绝对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贪婪的北极熊,是不会放过任何占便宜的机会。

而刘东正是看出了这点,才会放出他的杀手锏,让这件事情能够完全的打动苏联政府的任何一个人。刘东那八年的时间,就是这个天坑。

苏联援外,为的是资金还有影响力。那些外派的专家教授,不但能够在国外得到实际的操作经验,还能够给苏联带回来很大的财富。他们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吃了其他国家身上的肥肉后,还要让其他国家感恩戴德。

并且,这样的机会,还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够享受到的。那些国家看重的是什么?还不是苏联的先进技术?为了能让自己国家的技术水平提高,就算暂时的阵痛,也是可以忍受的。

如果刘东和那些国家的目的一样,也肯定会受到这样的剥削。但是,刘东一开始的目的,就没有打算把这些人给还回去。别看他提出那些挖来的苏联专家,只要为他们公司工作八年,就能够再次的回归苏联,只要有这个限定,刘东怎么可能能继续的把这些专家留下?

在一般情况下,刘东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毕竟,面对着苏联这么个庞然大物,刘东一个小小的公司想要毁约,根本就是自寻死路。但刘东可没有打算在一般情况下,实行这个计划。

重生者的优势就在于这个地方,后世的很多大事件,都可以加以利用。这个金手指只要用好了,绝对能够卷起惊天财富。之前刘东抄日元,也就是在动用这根金手指。而现在,面对着这些苏联专家,他同样的祭起了自己的金手指。

现在是一九八七年春天,而八年后,就是一九九五年的春天,刘东在那个时候,就得把这些苏联专家给还回去。要不然,苏联就会找刘东的麻烦。

可是熟悉历史的刘东却知道,苏联在一九九一年就得完蛋,连九二年都撑不过,就更别说三年以后的九五年。那个时候,刘东和苏联的合同,早就因为苏联的不存在,而失效了。没有苏联这个国家,刘东就算想还人回去,那能还给谁?

还给俄罗斯?那不可能。虽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很大一笔遗产,但是这个合同,苏联就不一定能够继承了。只要刘东这边强硬,俄罗斯能把刘东怎么样?白纸黑字上面写明白了,刘东可是和苏联签订的合同,和你们俄罗斯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而且那个时候俄罗斯的老大可是叶利钦,做为俄罗斯的总统,岂能在苏联的文件上签字?并且还是自己当年在苏联的时候达成的协议,要真签了,他到底是苏联的高管,还是俄罗斯的总统,单单这点,就有他犹豫的时候了。

更何况,在记忆当中,九五年的俄罗斯,情况可不怎么好。内忧外患一堆事儿,就够叶利钦头疼了,就更别说这些人才的去向问题。他那个时候,哪里还有精力来管这些人?是整个俄罗斯重要?还是这些人才重要?叶利钦这么理智的人,怎么可能分辨不清楚。

就算他到时候想要做些手脚,刘东再给予一些利益给叶利钦,就足以让他闭上自己的嘴巴。

第二百一十六章 掉坑里了(求订阅)

所以,别看刘东好象什么条件都是向着苏联的,但实际上,等到这批人才到了华夏以后,和苏联的关系基本上就断绝了。再过几年,等到苏联解体,这些人才不都成了刘东的了?

那个什么八年的约定,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法定效力。苏联都没了,刘东还能和苏联执行什么合同?开玩笑。刘东之所以想到这个坑爹的方法,不过是因为当年苏联解体以后,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

那些原本苏联援外的专家,很多都是因为苏联不存在的问题,而被那些被援助的国家给拉拢了。等到俄罗斯缓过劲儿来,都没说什么,刘东这样做,根本就是毫无风险。那些国家是无意当中捡了个便宜都没事儿,刘东有意要占这些便宜难道还能出事儿?

叶利钦就算再能耐,他也不会想到,等过了四年以后,他就是推动苏联解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想不到,那他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刘东的坑埋在什么地方。

刘东老神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等着叶利钦决断。而叶利钦,这个时候也还是没想明白,刘东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即便是这样,他也不会相信,刘东真是来做慈善的。但刘东的条件,他真是难以拒绝。

在他想来,刘东既要给予那些人才优厚的待遇,又要给予苏联政府足够的好处,而且仅仅让那些人为刘东服务八年的时间,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是亏本的买卖。

但叶利钦最多是想到刘东可能会在资金上做手脚,或者是等到这些人到了华夏以后,刘东依靠他在华夏的势力,不准备履行给予那些苏联专家们的待遇,把这部分克扣掉。反正苏联已经得到好处了,在这样困难的时候,说不定对刘东这样的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在叶利钦的想法中,这样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依照苏联现在的困难程度,要是刘东真这样做,依照他在华夏和苏联的人脉,事情还真有可能摆平。反正苏联政府的好处是得到了,至于那些专家教授,只要不是非正常死亡,艰苦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没看到整个苏联都在受苦?他们苦点算什么?

想到这里,叶利钦越是觉得,刘东很有可能在这个方面做手脚。于是,叶利钦自以为抓到了刘东的马脚,微笑着说到:“小朋友,不得不说,你的这个计划,对于我们苏联非常有好处。我怎么想也想不到拒绝你的理由,但是,你也知道,由于我们两国之间的生活方式有些差异,如果让那些苏联人民觉得在华夏过得并不是很舒心,我们政府方面,也得花费精力去安抚那些人。所以,你不觉得,应该对于我们政府方面,多给予一些优惠条件么?比如说是无息贷款什么的。”

叶利钦这话,很明显的就是要卖掉那些专家们的利益。他这意思就是,只要苏联政府方面得到更多的好处,那牺牲一下那些专家们的利益,也不是不可以。相反苏联政府还会帮助刘东,这样的条件,也算是投桃报李。

但刘东可不知道叶利钦那想法,听到叶利钦还想让他付出更多的利益给苏联政府。刘东就觉得,苏联不愧是北极熊,这么优厚的条件,都还想再让他多出点血。

虽然叶利钦是说让刘东给予苏联政府一些无息贷款,而并不是无偿捐献,这钱终归是要还的。虽然一个政府,向一个私人索要贷款,有点不可思议,但如果真有好处,那也不是毫无可能。当年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也给整个欧洲放贷么?并且效益还不错。刘东虽然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他身家也不小,弄个几亿美元的贷款,也不是不行。

可知道苏联结局的刘东,又怎么敢贷款给苏联。这纯粹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借无还的买卖。等到苏联解体以后,他这钱找谁要去?叶利钦都不可能点头。再说了,刘东本来付出的代价就够大了,那些代价足以让刘东把这些人拿到手,他又凭什么要多给予苏联好处?真当他是慈善家?

于是,刘东毫不犹豫的开始哭穷起来:“叶利钦书记,您也知道。我的公司还是个小公司,我个人的资产也不怎么丰富。如果我有那个能力帮助苏联,那我是绝对不会犹豫的。可现在为了帮助那些苏联专家,我已经算是砸锅卖铁了,公司的现金流动,都有可能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又哪里能拿得出钱来?我都还想找苏联政府借点钱呢,哪里还有借钱给你们的实力?”

听到刘东这话,叶利钦认为刘东以为他并没有看出刘东自己那些小把戏,于是忍不住提醒到:“小朋友,我们苏联政府可不是白要你的这些贷款。如果你换到华夏的那些专家,认为你给予的那些待遇实在是太过苛刻,不想再为你做事,岂不是会变得糟糕起来?而你如果贷款给我们政府,我们政府方面,就可以为你排忧解难,安抚那些人有可能产生的愤怒,让他们好好的工作,即便是再艰苦的环境,也可以以革命精神克服的。”

听到叶利钦这话,刘东忍不住想要呸他一脸唾沫。那么好的条件苏联人都不满意,那还有什么条件他们才能满意。叶利钦这话,简直是毫无道理。还艰苦?再艰苦能比在苏联更艰苦?连面包都吃不上?

但好在刘东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要真这样做,老爷子都保不住自己,而且这单生意也要黄。于是,刘东忍着胸中的那团怒火,准备好好的给叶利钦解释一下。但当刘东看到叶利钦那眼神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刚才好象领会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