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汉语-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这是乘人的部份(注:所以后世轿子也叫肩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从舆的后面上车(注:此据古书所记。近来考古发掘,知道上古车舆有的是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六角形,有的周围是高起的栏干,后面留有缺口,以便乘者升降。)。《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用的。
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注:但是〃妇人不立乘〃,见《礼记·曲礼上》。)。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做荩S咔安康暮崮究梢云疽蟹鍪郑凶鍪剑ㄩ9湃嗽谛谐低局杏梅鍪礁┦椎淖耸票硎揪蠢瘢庵种戮吹亩饕步凶鍪剑ㄗⅲ旱恰ū挡皇健ǎ独窦恰で裆稀贰#K浴短垂匪担骸ǚ蜃邮蕉!ǎㄗⅲ杭臼榈谝徊207页。)一般车舆上有活动装置的车盖,主要是用来遮雨的,像一把大伞。
车轮的边框叫辋(wǎng),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孔是穿轴的),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注:见本书第二册373页。),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汉书·叔孙通传》说:〃四方辐辏。〃
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驾着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做辖(又写作 、鎋),不让车轮外脱。辖是个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上提到〃夫车之能转千里所者,其要在三寸辖〃。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 (wèi又写作轊),又叫轨。《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说:〃济盈不濡轨〃,古人常乘车渡水,这是说济水虽满并没有湿到车轴头,意思是水位不到半轮高。轨的另一个意义是指一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轮在泥道上碾出来的痕迹,又叫做辙。《礼记·中庸》所谓〃今天下车同轨〃,并不是有人把天下的车辙大小都规定下来,而是规定了车子的统一尺寸,车轮的轨辙就自然一致了。
附带说一说轫(rèn)。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份,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辕是驾车用的车杠,后端和车轴相连。辕和辀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夹在牲畜两旁的两根直木叫辕,适用於大车;驾在当中的单根曲木叫辀,适用於小车(注:此据古书所记。近来考古发掘,知道上古乘人的马车多为独辕直木。又,汉代乘人的车,种类复杂化,车辕成双,驾车的马以一匹为常,这里不细说。)。所以《左传隐公十一年》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
车辕前端驾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叫做轭。轭和衡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轭用於大车,衡用於小车。所以《论语·卫灵公》说:〃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
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叫做輗。輗和軏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輗用於大车,軏用於小车。所以《论语·为政》说:〃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注:见本书第一册178页。)
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所以《左传·宣公二年》说:〃其右提弥明知之。〃(注:见本书第一册28页。)兵车情况不同。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叫做车右。一般兵车则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一人持弓,右边甲士一人持矛。
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一说服之左曰骖,右曰騑。笼统地说,则骖和騑是同义词。所以《楚辞·九章·国殇》说:〃左骖殪兮右刃伤。〃(注:见本书第二册560页。)王勃《滕王阁序》说:〃俨骖騑於上路。〃(注:见本书本册1171页。)
古代贵族的车马还有若干装饰附件,不一一叙述。
上文说过,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左傅·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孔疏:〃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时始有单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是也。〃但是孔疏又引刘炫的话,以为左师展〃欲共公单骑而归〃,这是〃骑马之渐〃(开端)。我们认为春秋时代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渐渐盛起来的。 (三)饮食
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六谷和百谷。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注:五谷还有别的说法,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为稻黍稷麦菽。〃本书第一册202页即依此注。六谷也有别的说法,这里不列举。)。至於百谷,不是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而是多种谷物的意思。
稷是小米,又叫谷子(注:有人说稷和黍是一类,黍的籽粒黄色,有黏性;稷的籽粒白色,没有黏性。)。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很重要。上古时代,黍被认为比较好吃的粮食,所以《论语·微子》说:〃杀鸡为黍而食之。〃(注:见本书第一册202页。)
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古代大麦叫 ,又名来牟。
菽就是豆。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
麻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苴就是麻子。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是指大麻的纤维。
现在说一说谷禾粟梁。
谷是百谷的总称。禾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作物的通称。粟本来是禾黍的籽粒,后来也用作粮食的通称。梁是稷的良种。古人常以稻粱并称,认为这两种谷物好吃;又以膏粱或粱肉并称,认为是精美的膳食。
粮食炒成乾粮叫糗,也叫餱粮。《诗经·大雅·公刘》:〃乃里餱粮。〃(注:见本书第二册500页。)粮字本身也指的是乾粮,行军或旅行时才吃粮。所以《庄子·逍遥游》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注:见本书第二册377页。)
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古人也吃狗肉,并有以屠狗为职业的,汉代樊哙还〃以屠狗为事〃。《汉书·樊哙传》颜师古注:〃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可见唐人已经不吃狗了。
上古乾肉叫脯(fǔ),叫修,肉酱叫醢(hǎi)。本来醢有多种:醓(tǎn)醢(肉酱)外,还有鱼醢、蜃醢(蛤蜊酱)等。但一般所谓醢则指肉酱而言。上古已有醋,叫做醯(xī)。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龋╦ū)。细切的瓜菜做成的叫齑(jī)。腌肉腌鱼也叫菹,所以有鹿菹、鱼菹等。在这个意义上,菹与醢相近。
除了乾肉(脯)和肉酱(醢)以外,上古还吃羹。据说有两种羹,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的纯肉汁,这是饮的。《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所谓〃大(太)羹〃,就是这种羹。另一种是肉羹,把肉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所谓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这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可以是韭。另一说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苦菜),豕羹用薇。《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咸与酸是羹的主要的味道。《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大概就是这种羹。《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赐颍考叔食,颍考叔〃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注:见本书第一册11页。)大概也是这一类的肉羹。
上古家禽有鸡、鹅、鸭。鹅又叫做雁(有野雁,有舒雁,舒雁就是鹅)。鸭字是后起的字,战国时代叫做鹜,所以《楚辞·卜居》说:〃将与鸡鹜争食乎?〃(注:见本书第二册567页。)鸭又叫做舒凫,和野凫(野鸭)区别开来。
上古人们所吃的糖只是麦芽糖之类,叫做饴。饴加上糯米粉(馓),可以熬成饧(xíng)。饴是软的,饧是硬的。饧是古糖字(饧,古音唐)。但当时的糖并不是后代的沙糖。沙糖(甘蔗糖)不是中原所旧有。白沙糖叫做石蜜,也是外国进贡的东西。一般人所吃的饴或饧是麦芽糖。宋初宋祁《寒食》诗:〃箫声吹暖卖饧天〃,卖的就是麦芽糖。
古人很早就知道酿酒。殷人好酒是有名的,出土的觚爵等酒器之多,可以说明当时饮酒之盛。不过古代一般所谓酒都是以黍为糜(煮烂的黍),加上曲糵(酒母)酿成的,不是烧酒。烧酒是后起的。
茶是我国主要的特产之一。《尔雅·释木》:〃檟,苦荼。〃茶荼本是同一个字。但是上古没有关於饮茶的记载。王褒《僮约》里说到〃烹茶〃、〃买茶〃,可见茶在汉代某些地区不但是一种饮料,而且是一种商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孙皓密赐韦曜茶荈以当酒(注:韦曜就是韦昭,史为避晋文帝讳改。《尔雅》郭注:〃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chuǎn)〃。),《续博物志》说南人好饮茶,大概饮茶的风气是从江南传开的。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渐盛。唐宋以后,茶更成为一般文人的饮料了。
古代汉族不吃乳类的饮料和食品。《史记·匈奴列传》:〃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dòng)酪之便美也。〃湛湩是牛马乳;酪有乾湿两种,乾酪就是今天所谓乾酪,湿酪大概就是酸奶。依《史记》看来,饮食乳酪都不是汉族的习惯。酥油古称为酥。本来也是胡人的食品,所以唐玄宗嘲安禄山说:〃堪笑胡儿但识酥。〃醍醐是上等的乳酪,依《涅盘经》说,牛乳成酪,酪成生酥,生酥成熟酥,熟酥成醍醐,醍醐是最上品。凡此都可证明,饮食乳类的习惯是从少数民族传来的。韩愈《初春小雨》诗:〃天街小雨润如酥〃,可见唐时汉人已逐渐习惯於酥酪了。 (四)衣饰
衣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的;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就只指上衣而言。下面分别叙述。
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种。
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所谓的帽子不同。《说文》说:〃冠,絭也,所以絭发。〃(絭juàn,束缚。)古人蓄长发(注:《左传哀公七年》说吴人〃断发文身〃,《左传哀公十一年》说〃吴发短〃,《史记·越世家》也说越人〃文身断发〃,可剪短头发在上古被认为是所谓〃蛮夷〃的风俗。至於剃光头,那是一种相当重的刑罚,叫做髡。),用发笄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由此可以想见,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冠圈两旁有缨,这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下打结。《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髠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缨和緌(ruí)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緌是结余下垂的部分,有装饰的作用。
古代冠不止一种,质料和颜色也不尽相同。秦汉以后,冠梁逐渐加宽,和冠圈连成覆杯的样子。冠的名目和形制也愈益复杂化了。
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后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於首位〃。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延),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叫做旒。据说天子十二旒(注:一说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作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万国衣冠拜冕旒。〃
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闪闪发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
冕弁加在发髻上时都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不同於发笄),笄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不叫缨而叫紘(hóng),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紞(dǎn)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瑱(zhèn)。因为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诗经·卫风·淇奥》说:〃充耳琇莹〃,就是指瑱说的。
附带说一说,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冠盖〃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庶人的头衣和统治阶级不同。他们不但没有财力制置冠弁,而且统治阶级还不让他们有戴冠弁的权利。《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只能戴巾。《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可见庶人的巾大约就是劳动时擦汗的布,一物两用,也可以当作帽子裹在头上。直到汉代,头巾仍用于庶人和隐士。
帻(zé),就是包发的巾。蔡邕《独断》:〃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庶人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许戴冠,只许戴巾帻,在头衣的制度上就有深刻的阶级内容。所以秦称人民为黔首(黔,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青色),都是从头衣上区别的(依陶宗仪《辍耕录》说)。
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贵族也戴帻,那是帻上再加冠。这种帻,前面高些,后面低些,中间露出头发。现在戏台上王侯将相冠下也都有帻,免冠后就露出帻来了。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正式的帻,即帻之有屋(帽顶)者。戴这种帻可以不再戴冠。帻本覆额,戴帻而露出前额,古人叫做岸帻(岸是显露的意思),这表示洒脱不拘礼节。《晋书·谢奕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
帽,据说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荀子·哀公》篇:〃哀公问舜冠於孔子〃,〃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杨倞注:〃务读为冒〃,意思是说务就是帽。《说文》说, 是小儿及蛮夷的头衣, 是古帽字。但是上古文献中很少谈及帽。魏晋以前汉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种便帽,《世说新语·任诞》篇说,谢尚〃脱帻著帽〃,〃酣饮於桓子野家〃,可见当时的帽还是一种便帽。后来帽成为正式的头衣,杜甫《饮中八仙歌》说,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脱帽没有礼貌,可见戴帽就有礼貌了。
上文说过,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诗经·邶风·绿衣》说:〃绿衣黄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说:〃颠倒衣裳。〃但是裳并不是裤而是裙(注:古代男女都著裙,见下文。)。《说文》说:〃常(裳),下裙(裙)也。〃衣裳连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注:见本书第一册194页。),可见在衽不是中原的习俗(注:上古敛死者才左衽。)。带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大带,一种是皮做的革带。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叫做绅,绅又特指束余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说〃?
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笏)插在带间(注: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子制的,用来指画或在上面记事。?
绅又作缙绅,荐绅。《史记·五帝本纪》:〃荐绅先生难言之。〃)。这样,〃?
绅〃就成了仕宦的代称,而〃绅士〃的意义也由此发展而来。革带叫做鞶(pán),这是用来悬佩玉饰等物的。
古人非常珍视玉。玉器不但用於祭祀、外交和社交等方面,而且用於服饰。《礼记·裨濉匪担骸肮胖颖嘏逵瘛保炙担骸熬游薰剩癫蝗ド怼保杉逵袷枪笞搴芸粗氐囊率巍>菟道穹辛教紫嗤呐逵瘢淖笥腋髋逡惶住C刻着逵穸加盟可盗拧I隙耸且幻痘⌒蔚挠窠戌瘢ê猓竦牧蕉烁餍乓幻栋朐残蔚挠窠需屑渥河辛狡瘢凶鲨⒑同r(yǔ),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做冲牙。走起路来冲牙和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说:〃杂佩以赠之〃,据旧注,〃杂佩〃就是这套佩玉。此外,古书上还常常谈到佩环、佩玦(玦jué是有缺口的佩环)。妇女也有环佩。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诗经·桧风·羔裘》说:〃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诗经·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可见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xí)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所以《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緼)(注:现在单袍也叫袍,上古没有这种说法。一说袍里面铺的新绵和旧絮。)。一般说来,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与?〃可见穿袍穿裘有贫富的差别。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朝服了。
衮,这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棉(注:依《广韵》,精的叫绵,精的叫絮。其实上古一般都叫絮。)。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这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孟子·滕文公上》说,许行之徒〃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这是说过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扬雄《解嘲》说:〃或释褐而傅〃(注:见本书第四册1244页。),这是说脱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也沿称〃释褐〃。
上古时代,男女服装的差别似乎不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装也还不是严格分开的。试举〃襦〃〃裙〃为例(注:襦,短袄(依段玉裁说)。)。乐府诗《陌上桑》:〃缃绮为上裙(裙),紫绮为上襦〃,这里〃襦〃和〃裙〃是妇女的服装。但是《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并非专指妇女。《南史·张讥传》载梁武帝以裙襦赐给张讥,可见男人也是穿着裙襦的。只有袿(guī)被解释为妇女的上衣(注:见《释名·释衣服》。今天的褂字大约是阶值囊舯洹#U獯蟾攀强尚诺摹K斡瘛渡衽场罚骸ū谎O裳〃,曹植《洛神赋》:〃扬轻袿之绮靡〃,可以为证。唐宋以后,妇女着裙之风大盛,男以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上古有裳无裤。上古文献中有个绔字,又写作袴,按字音说,也就是后代的裤字。但是上古所说的裤(绔),并不等于今天所谓裤。《说文》:〃绔,胫衣也。〃可见当时所说的袴,很像今天的套裤(注:依段玉裁说。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二《胡服考》认为〃袴与今时裤制无异〃。),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裤子外面的。袴的作用是御寒。《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冯援(冯谖)经冬无袴,面有饥色〃,又引《高士传》:〃孙略冬日见贫士,脱袴遗之〃都可为证。
有裆的裤子叫褌(kūn),又写作 。《释名·释衣服》说:〃褌,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种褌,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褌(注:钱大听《十驾齐养新录》卷四〃犊鼻褌〃条说, 无裆者谓之 ,突犊声相近,重言为犊鼻,单言为突,后人加衣旁作 。这是另一种解释。),穿起来便於劳动操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司马相如在临邛〃身自著犊鼻褌〃,和奴婢们一起洗涤食具。
古人用一块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逼)。《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诗经·小雅·采菽》:〃邪幅在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