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茅蓬语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骗局。不要被它骗了!征服别人是世间的方式。在佛法的修习中,我们不须要打击别人,而应征服我们自己的「心」。耐心的忍并且抵抗我们所有的情绪。我们不心怀愤恨和敌意,反要放下在我们自己行为、思想上不同形式的恶意。怨恨只有透过不记仇、不怀怨才能被克服。好比留意笼中一只饿得快死的老虎般,对於你的愤怒或不安——…你并不需要对它做什么——…你用你的禅坐造个笼子围住它吧!抗拒与排斥是嗔怒的一部份。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便是忍辱。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忍辱是修行之本。对于他人的侮辱,能忍下来,便是我们的福报。如果一个人没有度量,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住别人的一两句坏话,就是没有修行。忍辱即智慧。不随不坏,名为忍辱。不计人我,即大忍辱。自你出生以来,这颗心骗你生气不知有多少次了,然而我们仍然继续不断地发怒,我们仍然握着事物而受苦。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妄心就是火,吾人妄心一动,就如火在心内燃烧,遂生烦恼,故烦恼亦名热恼,即是造业受苦之根本。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虽受恶辣之箝捶,亦应如饮甘露。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前。受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世间大福德人,必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胃开豁,眉目扬清。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峨冠:高帽。)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何为怒。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以诤止诤,不得止。唯忍,能止诤,此法乃真尊贵也。愤怒是盲目的,在能掌握判断事实之前,就遮蔽了智慧的眼睛。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经打倒了最大的敌人。愤怒使他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些许忍耐,价值胜於大量智力。当你为别人不公平的指责而气恼时,记得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就好,凡事尽力而为,然后再张开一把心灵的保护伞,躲开责难的雨滴,不要被那些风言风语把你淋湿了。飞入暴怒里的人,通常很难着陆。愤怒之于我们的生活,就像军队之於国家的关系一般,由世界局势来看,国家需要军队,但若让军队主宰一切,则国家会失去一切。惹上是非身心贪,忍吞一气值千金,诸事若能寻常性,耐火不烧功德林。若能宽让口无诤,耐平心火福禄生,若能安静暴躁性,耐息嗔恚吉祥身。嗔恨心一起,对事物看不顺眼,即自恼恼人。执人我是非,菩提心的种子,就会被嗔心全部销毁了。人都有脾气,且常常抑制不住,而发生许多原可避免的争执。我们要做到心平气和,必须从小处着眼,以智慧观照,久而久之,自然会收到大功效。在生气的时候,不管怎样。总要留下后退的余地,绝不要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来。一个动不动就闹情绪的人,表示他还没有成熟,必须多作点修心养性的功夫,尽量少发脾气,向那些心平气和的人学习,然后你会渐渐发现自己已经成长。凡事不生气,便能控制情绪,不但使心境常保稳定,兼可受人欢迎,何乐不为?学吃亏、退步想,万无一失。忍耐及沉默,能解决世间上所有的纷争。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一切事得成于忍,能忍方名为大丈夫。常常退一步想,就接近圆融。如果要解决一切的纷争,就必须要无限的容忍。有智慧的忍辱是一种甘露,而无智慧的忍辱是一种压抑。忍辱第一道,先须除我人;事来无所受,即真菩提身。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见一切人皆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则心自息怒。忍辱多福。逆来顺受,顺来忍受。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一般人是看得破,却忍不过。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一毫之拂,即勃然怒;一事之违,即忿然发,是无涵养之力。任劳易,任怨难。世间事,无不成於慈忍,败於忿躁。千供养,万供养,脸上无嗔真供养。面对恶言恶语,当观这也是逆增上缘。「忍辱」是圣人共同的商标。嗔心重的人,凶恶增长,恶名流布,人不喜见。团体的团结与否,在於每一份子是不是都能够忍辱与包容。嗔恶常生恐惧,仁慈易得安详。「人怕你」并不是福,「人欺你」并不是辱。罪大莫过於愤怒,难能莫过於忍辱。性急的人,对别人的指责总是会狂怒不已。敌人的侮辱,能矫正你的错误。忍辱是修身养性的根本。能忍即有德,人见生欢喜,亦可感化他人。灭却心头火,胜点佛前灯。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於求白也。佛前多劫兴供养,所积广大之福德,一念嗔心才兴起,尽焚彼福成灰烬。佛教的忍辱波罗蜜需要忍让、耐苦、坚毅和宽恕四种德行,缺一不可。怀怒难入菩提道,故应修恕而慈悲,大觉不由别处得,唯依忍耐能获之。处一切境,心胸坦荡,无着一法,不忧不惧,不悔不谋,心怀慈恕,此菩萨忍辱之道也。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莫大之祸,皆起於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受得小气,则不至於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於吃大亏。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只要学吃亏,便学会一切。永远不发脾气的人叫白痴,能够不发脾气的人叫圣人。人居然一再做令自己烦恼的事——就是重覆的错误。例如吵架、发脾气、讽刺他人、无故哭泣等等。不要把愤怒变成一种习惯性的痛苦。蜜蜂在螫人时,连生命也投进去。人绝不可像蜜蜂那样,一时不能忍耐;人家被你伤害,自己也被毁灭。忿怒像一种炸药,碰到了东西就一同毁灭。智者闻恶言如饮甘露,仍保持内心的安详,就如名医连毒药也能用来救人一般。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凡事要忍耐,没有十年以上的树龄,是做不成栋梁的。穿上忍辱的盔甲,以坚固的力量,粉碎愤怒的军队。我见谩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愤怒时,若能屏息数次,愤怒自然烟消云散。处理愤怒最好的方法是要完全的、清楚的了解:我在发怒,承认并接受这种状况。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继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遭人之唾骂斥辱,皆我大得益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之发,唯怒为剧。众怒之加,唯忍为是。如其不忍,倾败立至。凡事入手皆需忍耐,稍迟则其理自着。应之,庶几少错。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悔矣!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受得一份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嗔性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面上无嗔真供养,心里无嗔吐妙香,心内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即真常。嗔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是着我。二乘之人,妄生忍辱,唯恐贪着,欲行远离,故名忍辱。菩萨忍亦无忍,辱亦无辱,自性清净,不生起灭之心,是名真忍辱也。未见世间为大患,焚烧功德莫过嗔;头头违顺须容却,喜舍慈悲出六尘。耳闻他骂詈,心知口莫对,恶亦不须嫌,好亦不须爱,豁达无关津,虚空无挂碍,此真不动物,亦名观自在。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堕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快乐的真谛
快乐的秘诀就是宽恕。没有方法可以通往快乐。快乐就是方法。当你不快乐时,提醒自己,只有你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真正快乐的,正是那些懂得如何服务人群的人。人生到处有冲突,谁能化解冲突,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快乐。自己闭上双眼,然后抱怨没有阳光;若是山不来就我,何妨我自己走向山呢?将全副心意放在你做的每件事情上,而不是应付了事,你会发现许多乐趣和愉悦。金钱并不是实现梦想最重要的元素。金钱只是一种沟通媒介,并不能代替你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快乐不是来自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来自我们做了什么。扯断伤心的铁链,断然挣脱烦恼的人,必得享快乐。不要忧虑超过我们能力的事,这是追求快乐的不二法则。快乐就像北欧的夕阳,虽然落下很慢,但因为大多数人都把眼光集中在另一边,而终致失去了它。快乐的秘诀,并非从事我们喜欢的事,而是喜欢我们必须完成的事。我所知道的,最让人愉快的事是暗中行善,而且偶然被人发现。采取行动固然不一定能带来快乐,可是没有行动,却注定了不可能快乐。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享受生命。没人能真正了解别人;没人能安排别人的快乐。一旦你渴望别人的赞扬,就等于把自己的快乐交到别人手中。有时候,我们连生活最细微的事都无法解决,为何还要庸人自扰地去烦恼其他的事呢?忙碌的人是没有时间流泪的。最快乐的人,往往是那些没有特别原因,只是单纯感觉快乐的人。不经过最大的危险,决得不到最大的快乐。能安详忍受命运之否泰者,能享有其真正的快乐。心无忧虑,就是逍遥佛祖;身无病痛,就是快乐神仙。麻烦不找你时,决不要自找麻烦。我们只问怎样可以快乐,不问什么是快乐;快乐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目标。一古脑儿地追求快乐,很可能会找不到它。不求回报的效劳,不仅造福他人,也造福自己。快乐是自找的,不是等别人施舍的。最优美、最理智的欢乐,包含在促进别人的快乐中。最快乐的人,就是那些在单纯事物上找到乐趣的人。快乐并不依赖一些遥不可及的事件,只要我们细心去品味。人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才会活得快乐。最美丽最崇高的喜悦,包含在促进别人的喜悦之中。乐善好施是一个人生命中唯一真实快乐的行动。真正的快乐是要去除情绪。快乐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你的精力停滞。想要保持快乐,必须学习忍受痛苦。事事不必强求,顺应自然就能快乐。忘掉那些不该记住的东西,也是快乐泉源之一。纵然只有一点点,也不要放弃给别人快乐的机会。快乐是没有一定标准的,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情而定。当你学到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时,快乐就接踵而来。钱并不能使人绝对快乐,它只是使人快乐的原因之一而已。有些人从来没感到快乐,在某些事情使他们感到痛苦之前。快乐完全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物质条件丰富并不一定绝对快乐。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就是把握住现在,忘却过去该忘的,对将来有计划的人。假如世界上能找到最快乐的人,他一定是个拥有的最少,却不担心他拥有最少的人。大多数人追随快乐,智者则开创之。追求快乐的最佳途径就是使他人快乐。欢乐不是终点站,而是一种旅行的方式。快乐是没办法存起来的,你必须即时享受。真正的快乐唯有来自心中。如果你希望快乐来临,就要有面对冲突的心理准备,并学会加以应对。忙碌之人无暇感到不快乐。问心无愧才有真正的快乐。快乐是你的选择,而非你的反应。一旦发现某件事使你困扰,你有两种选择:尽人事听天命,或是努力与不快乐搏斗。快乐经常是智慧的表征。快乐并不是因为所处的环境,而在於心境。快乐来自对我们所拥有的感恩,而非抱怨我们所欠缺的。当寻常事物也能造就极度的快乐,那便是真正的快乐了。快乐的人并非「拥有」最好的事物,而是「创造」它们。最优美的、最理智的欢乐,包含於促进别人的快乐之中。人生真快乐真受用在贫家茅舍,少在富室红楼。当你没有争权夺利的机心、没有情感担子的时候,你就具备了快乐的条件。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必须解脱无谓的烦恼。求乐之事,莫过於为所当为。真正的快乐,不是依附外在的事物上。所谓幸福的生活,必然是安静的生活。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产生真正的欢乐。快乐的人是不直接寻找幸福的人,他是在自我充实的前进过程中,发现这项意外的收获。使人受益的服务是通往快乐之城的唯一大道。快乐可以借由分享来复制,而不影响原有的程度,它是一项分给别人之后,反而会增加的资产。快乐是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的——而不只是在「拥有」之中。你不能借由抢夺他人的快乐而得到快乐的。能慷慨地为人带来快乐的人,自己手头上总会积存着大把的快乐。用一个空虚的心灵寻找快乐,所找到的,也只是快乐的替代品。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艰巨而值得的事情,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至时出现。好奇心乃是愉悦最纯粹形式的反映。感激是快乐的泉源。快乐的关键不在于得到更多,而在于你愿意放弃什么。永远都把今天当成生命中最好的一天!一个不曾尝过痛苦滋味的人,无法体会快乐的可贵。快乐是一个点,但是许多人都希望它是永远。人越是追求快乐,快乐就离他越远;越能朴实地生活,生活的乐趣越多。快乐如药石,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好多快乐都是在追求快乐的途中丧失的。快乐的心,胜於满满的钱包。你如果想要快乐,就该把忍耐带到你家里去。真正的快乐——不是做你所喜欢的事,而是喜欢你所做的事。人们没有哭,便不会笑。小孩一生下来便会哭,后来才学会笑。所以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大部分的快乐都像鲜花,一经采撷即告枯萎。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为痛苦而悲伤。与人同乐是化解沮丧的唯一良方。人生最大的喜悦,就是凡事不带一丝一毫的勉强。劳动为快乐之父。治忧的良方,便是工作。大多数的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让心使然。真正的喜乐不外求。拥有一切不会快乐,欣赏所拥有的才会快乐。真正的快乐来自从事有意义的事,而非安逸、财富或别人的赞美。世间的快乐不是解脱的快乐,它不能使你从这世间得到自由。大多数人们的快乐都是仰赖事物符合他们的喜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何时才找得到快乐呢?快乐有如香水,向人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学习对人慈悲,它是治疗暴躁性情的唯一处方。快乐是因放下而成就的。「快乐」是人类最优异的资质,快活的人,不会探听他人的稳私,不会非难他人,更不会挖苦旁人的缺点,挑剔别人的毛病。他会毫不吝啬的体贴别人,给众生欢喜,给众生希望。获得快乐的方法就是——不要为能力无法达到的事而烦恼。只有使自己的心神,摆脱一切烦恼的妄念,才能获得精神上真正的快乐。人生最实在、最单纯的喜悦,只有在精神平静,没有良心苛责的时候,而不是内心波涛万丈之时获得。人最甜蜜的欢乐,也只不过是痛苦的粉饰。若能找回我们内心的平静,就可以不必依靠外境,也可以过得很快乐。不高己德,不嫉彼能,自察於行,不举他过。於一切处,悉无妨碍,自然快乐。喜悦——是内心解脱、自在的表现。快乐并非靠别人的施舍而来的,真正的快乐是觉悟。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有智慧的人,自己掘取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无法去除内心的烦恼,纵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乐。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独乐,殊不知人人若都这么想,就人人都得不着快乐。快乐是内心解脱自在的表现。
沉默是金
学会倾听的人是最受喜爱与尊重的。那些习惯纠正别人的人,是最惹人厌也最没有人缘的。没有口才而不守沉默的人,真是大不幸。苍蝇飞不进闭着的嘴里。说话的艺术,如同演奏竖琴,以手按弦停止振动,是与拨弄乐音同样重要的事。懂得不多的人常是空论者,而渊博者则寡言。沉默是最难反驳的一种论调。只有最烂的车轮才会在行走时发出最大的噪音。有智慧的人,总是把嘴巴放在心里;而愚昧之人反而把心放在嘴巴里。能言善道的舌头,等於一件火力强大的武器。有钱不要花到精光;人言不要尽信;说话最好保留三分。一个人的嘴若甜如蜜,要小心他的心苦似胆。说话简单并非就是好事,但最好的话往往是短的。做事要敏捷,说话要谨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多说,即能正确传达思想;愚昧之人即使滔滔不绝,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样,里面装得愈少,在倒出来时就愈大声。言语就像树叶般,愈是茂密的树叶,愈是难找到丰美的智慧果子。不会叫的狗会咬死人,无浪的水面则能淹死人。当人家不发一言而只是点头时,就是你该停止说话的时候了。保持缄默,通常是最聪明的策略。高声的咒骂,不如沉默的斥责,令人来得刻骨铭心。人们过于依赖语言的功能,却忘了沉默的力量。你的思想已被你的饶舌谋杀了一半。说没有内容的话,等于发出没有思想的声音。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位乘客都想尽快逃离它。沉默是对诽谤的最好答复。沉默是谈话的最大艺术。未有人因沉默而后悔者。沉默永远不会出卖你,所以保持沉默便是保护自己的安全。沉默为真理之母。既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知道适时沉默,是很大的不幸。言语是银,沉默是金。缄默有时是最严厉的批评。未出口的言词决不会致害。我们可能被多言伤害,但不会被沉默伤害,故智者寡言。交谈中,沉默与谦虚最高贵。说话出自天性,沉默出自智慧。羊每叫一声,就少吃一口草。智慧由听而得,悔恨由说而生。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学习听人家说话。交浅言深,君子所戒。君子话简而实,小人话杂而虚。不必说而说,这是多说,多说要招怨;不当说而说,这是瞎说,瞎说要惹祸。多思考,少发言。措词用得确当,是宝贵的工具,随意乱用,则甚为危险。女人的舌头,是在她整个身体中最后停止活动的「地方」。关于寡言,就是只说必要的。并不是说应该完全禁语,而是应该只说有用和必要的话。我们因说话所树立的敌人,远比因做事所结交的朋友要来得多。跟你嚼舌根的人,也会说你的闲话。说话时我们只能重复自己所知,倾听时则是学习他人的知识。听得太少的另一面,就是说得太多。真诚者寡言;虚伪者多辩。宁因寡言被人谴责,毋因多言为人责怪。多言不如多知。言语如箭,一发难收。「蜚短流长」乔装成目光锐利的老鹰,其实只是一只盲目的蝙蝠。沉默永远不会出卖你,所以保持沉默便是保护自己。沉默是谈话的最高艺术。未事不多言语,临事不动声色,既事不伐功能。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居家戒诤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多言必失。辩不如讷,语不如默。动不如静,忙不如闲。人一口,则为合。也许当年造字的老祖宗早就暗示我们,人生一世,少开尊口方是「合」理。沉默之成为巨大的力量,一如黑色聚集所有的光线。光用嘴巴争来争去,不过是意气之争,无法改变现状,倒不如把时间花在行动上,用事实证明一切。话人人会说,对於喜欢逞口舌之快的人,多半是说得多,做得少。深度不足的演说家,会以长度来表示。戏言无法战胜敌人,但常气走朋友。口为祸福之门。对一件事唯一知道得最多的,往往是那个不露声色的人。我深信实事求是而不讲空话的人,一定没有许多话可说。沉默较之言不由衷更有益于社交。如果知道是有害和不实的,就别说;如果知道是有益却是虚假的,也别说;如果知道是有害却是真实的,一样不说;而知道是有益且真实不虚时,则该伺机再说。一般人总是自己忙着讲,智慧的人却是忙着听别人讲。如果你能记着,除非你是律师或医生,使听你话的人,必须付费,否则人们并不会听你的规劝,那么你可以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