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学-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相反的是基督教的情况。一些人格化的特殊力 量,例如情欲,人的护神,天使之类大半没有各自独立的性 格,因而容易变成枯燥的抽象品。伊斯兰教也有类似的情况。
① 这一节说明在表现史诗事迹必然性的各种方式之中,最简朴的一种还见 不出神力的操纵,仅管见出暗中起作用的命运,例如 《尼布龙根歌》。
……………………………………………………………………………………………………………………………
第三章 诗
5 5 1
它把人和自然的世界和神完全割裂开来,在意识里一切事物 都只有一种散文式 (枯燥)的秩序。这种世界观,特别是当 它表现为神话和仙界故事的时候,很难避免一种危险:就是 把外在环境中一些绝对偶然的无足轻重的现象,即只是作为 人的活动场所和展现人物性格的机缘才摆在那里的一些现 象,都解释为具有神奇意义的,没有任何根据和理由。这就 使普遍生效的因果律遭到破坏,而各种环境的这种散文式的 因果锁链中许多环节本来无法联系在一起,却一霎就结合在 一起而成了统一体,这种结合丝毫没有必然性和内在的理性。 所以这种表现方式,就象在《天方夜谈》故事中往往发生的 那样,显得只是一种幻想的游戏,凭这类虚构把本来不可置 信的东西表现成为可能发生而且实际发生过的。
在这方面,希腊史诗也处在一种恰到好处的中间地位,因 为按照它的基本观点,它使天神们与英雄和人们都有并行不 悖的独立个性的力量和自由。 ①
3c)我前已指出史诗中神的世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
·原·始史诗和后世·人·工·造·作的史诗之间的矛盾对立。这种差别 在荷马和维吉尔两人作品中最为突出。荷马史诗所自出的那 个文化教养阶段和题材本身还处在很好的和谐状态;而维吉 尔的作品里每一行诗都令人想起诗人的观照方式和他所描绘 的世界完全脱节了,其中神们尤其没有新鲜的生命。他们不
① 这一节说明史诗事迹应表现出人和神交织在一起而同时保持各自的独 立自由,希腊史诗做到了这一点。印度史诗把人降到全凭神力操纵的地位。基督 教和伊斯兰教的神都是抽象概念的人格化,相信奇迹,破坏了普遍有效的因果律。
……………………………………………………………………………………………………………………………
6 5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是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能使人相信他们确实存在,而是一些 单纯的虚构和外在手段,无论是诗人自己还是听众,都不能 认真对待他们,尽管诗人给人一种他在认真的假象。在维吉 尔的全部史诗里,始终都是由一种寻常的日光照耀着,古老 的传说,英雄故事,诗中仙境气氛,都以散文式的明白晓畅 地出现在明确的知解力所定的框框里。《伊涅意特》这部史诗 正象李维写的《罗马史》一样 ① ,其中古代的国王和执政们发 表演说,气派正和李维时代的演说家在罗马广场上或是在修 词家的学校里一样。在保存古老传说的时候,例如阿格里巴 ② 的胃的寓言那一个穿插保存了古代的修词风格,与全书其它 部分却不伦不类。但是在荷马史诗里,神们却飘荡在诗与现 实之间的神奇光辉里。他们离我们的观念既不太远,我们还 可以把他们想像成为和日常现实人物一样具有完整的形像, 同时他们的形状也还不太明确,看起来又不象现实生活中的 人物。他们所作所为也可以按照凡人在行动时的内心动机去 解释,所以能使人相信他们也和凡人一样根据实体性的意旨 去行事。在这一点上诗人是在认真对待他们的,但是在描绘 神们的形状和外在实际情况时,却露出一种暗讽态度。古代 人好象也相信神们所显现的这种外在形状只是一种艺术创 作,通过诗人才获得它的实际意义。神们凭这种凡人的新鲜 爽朗的外貌,才显得近乎人情,合乎自然,正是在这里可以
李维 (Li-Vis,公元前59— 公元后17),他的《罗马史》从罗马建国写 起,所以与维吉尔的史诗有些联系。
② 原注:见 《罗马史》卷二,第三十二节。
①
……………………………………………………………………………………………………………………………
第三章 诗
7 5 1
见出荷马的一个主要功绩。至于维吉尔所写的神们只是些枯 燥的虚构的奇迹和出自人巧的机械,在日常实际生活范围里 上升到天或下降到地。维吉尔尽管认真,可是正因为这种认 真的外貌,他不免流于滑稽。十八世纪德国诗人布鲁茂把交 通神写成了一个通信员,穿着马靴和踢马刺,手里提着马鞭, 倒还有些道理。荷马的神们用不着旁人改写成为滑稽可笑,他 自己的描写就已经够滑稽可笑了。 ①
在他的作品里,象跛腿的火神,战神和女爱神睡在一幅 精巧的网里,她挨到了耳光,而他跌落下去时放声号叫之类 形状,神们自己看到也会哂笑取乐。诗人就通过这种轻松愉 快的自然气氛,使我们不受他所描绘的外在形状的拘束,把 他所揭示的这种生活现象丢开,从而保持住本身必然的具有 实体性的力量以及对这种力量的信心。
再举一两个例子。狄多的悲剧性插曲 ② 很有些近代色彩, 所以引起意大利诗人塔梭去摹仿,甚至部分地抄袭了他。现 在法国人对这段插曲五体投地,实际上它比起荷马所写的柯 尔克和卡立普梭 ③ 的故事那样平易近人,朴素天真,就大为 逊色了。荷马写俄狄修斯游历阴曹地府的插曲也是如此。这
布鲁茂 (Blumauer,1755—1798)德国滑稽诗人,著有《伪装过的伊涅 意特》,以滑稽的口吻摹仿维吉尔的史诗。 狄多 (Dido)是维吉尔史诗中一个最有名的女角色。特洛伊陷落后她逃 到非洲迦泰基,遇到伊涅阿斯和他发生了爱情,在一起同居,伊涅阿斯服从神诏, 抛弃了她,她愤而自杀。
①
②
③ 这两个女仙已见前注。俄狄修斯在航行途程中先后同这两个女仙同居
过。
……………………………………………………………………………………………………………………………
8 5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种阴魂寄宿的幽暗境界仿佛烟雾迷漫,是一种幻想与现实的 杂糅,对我们有一种奇妙的魔力。荷马并不是让俄狄修斯下 到一个现成的阴曹地府,而是让他本人在地下挖一个洞,宰 了一头羊,把血灌到洞里去招唤亡魂,于是亡魂才不得不跑 到他身边来,他叫一些亡魂喝了恢复元气的血,以便能够和 他交谈,向他报告一些消息,至于其他挤上来要喝血的亡魂 却被他用剑驱走。这里凡所发生的事都通过主角本人而显得 生动活跃,俄狄修斯并不象伊涅阿斯和但丁游地狱时那样低 声下气。在维吉尔的史诗里,伊涅阿斯逐级下降,台阶,守 门的恶狗,常渴的汤塔路斯以及其余一切都像一个管理得井 井有条的住家人户,象一部干枯的神话词典里所写的那样。
如果所描述的故事在它的实际发生时的新鲜形式或是在 历史事实里的形式,原已为人所熟知,诗人凭人工造作的作 品就会更显得矫糅造作而不根据事实。属于这一类有密尔顿 的 《失乐园》,波德卯的 《诺亚的后裔》,克洛普斯托克的 《救世主》,伏尔泰的《亨利歌》等等 ① ,其中都不难看出内容 与诗人的感想之间的裂痕,诗人是凭他的感想去描述客观事 迹,人物和情境的。例如在密尔顿的《失乐园》里我们看到 十七世纪的想像方式和道德观念所产生的一些近代人的情感 和观感。在克洛普斯托克的《救世主》里我们所看到的一方 面是上帝,基督的生平,教长们,天仙们等等,另一方面却 是十八世纪德国的文化教养和沃尔夫派的哲学概念。这样双
① 波德卯(Bodmer)是十八世纪瑞士诗人,他的史诗据旧约创世纪叙述人 类始祖诺亚得了上帝的指示,造船逃过洪水之灾。余已见前注。
……………………………………………………………………………………………………………………………
第三章 诗
9 5 1
重性格在每一行诗里都可以认出。在这些例子里题材内容本 身当然有许多困难,因为基督教的上帝,天国和天使们不象 荷马的神们那样容易凭自由想像去加以个别具体化。荷马的 神们在外貌上颇似阿里奥斯陀的作品中那些凭幻想虚构的部 分,如果他们不是 (象荷马所写的那样)作为人类动作的动 因,而是只作为各自独立和互相对立的个体而出现,他们的 外貌就会马上显得滑稽可笑。克洛普斯托克由于他的观点,落 到一个悬空的世界里,想凭泛滥的幻想把这种世界点染得光 辉灿烂,从而要求我们一切人都要象他自己那样认真对待他 所写的一切。这种情况在他写天使和魔鬼时特别糟。如果他 们能象荷马所写的神们那样,动作 (情节)材料是根据人情 和现实生活的,例如当他们作为某个人或某城市的护神而受 到尊敬的时候,克洛普斯托克的这种虚构也可以具有若干内 容和个别具体的本地风光。但是既然没有这种具体的意义,愈 认真对待这种天使和魔鬼,他们也就愈显得只是空洞幻想的 产品。例如忏悔的魔鬼阿巴多那(《救世主》第二章,627— 850行)既没有真正的寓言的意义(因为作为固定的抽象品, 这个魔鬼的改邪归正是不合情理的),也没有本身实在的具体 形像。如果阿巴多那是一个凡人,他皈依上帝倒还可以有理 由,但是他既然代表抽象的恶,他的皈依就只是一种庸俗的 道德情操的表现。克洛普斯特克所沾沾自喜的正是虚构这样 不真实的人物,情况和事迹,不让它们植根于客观存在的世 界及其所含的诗的内容意蕴。当他以世界审判人的身份去谴 责宫廷荒淫生活时,他也不见得高明,特别在但丁面前就相 形见绌。但丁把当时一些名人打下地狱,却显出克洛普斯托
……………………………………………………………………………………………………………………………
0 6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克所缺乏的现实感。同样缺乏诗的现实感的还有他写亚当,诺 亚,闪,雅弗等人 ① 的灵魂超生,围绕在上帝身旁而狂喜大 乐那部分,这些人到了第十一章又奉天使加百列的命令,又 回到他们的坟墓。这一切都是毫无理性根据的。这些人的灵 魂在上帝面前生活过,现在又回到大地,可是和大地没有发 生任何新的关系。他们最好能显现在世间凡人面前让凡人看 见,可是他们没有一次同凡人打过交道。诗里也并不缺乏美 妙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情境,特别是对灵魂重新结合到肉体 那一段描绘是颇动人的,但是·内·容却是一种不能令人置信的 虚构。比起这种抽象的表现,荷马所写的阴魂们喝了血就恢 复了生命以及记忆和说话的能力,具有远较深刻的诗的真实 和现实感。单从想像方面来看,克洛普斯托克的这类描绘也 是装饰得很富丽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天使们的抒 情的修词,而这些天使显得只是一些工具和听使唤的仆人,否 则就是教长们和主教们的演说,他们的言论又不符合我们所 熟知的这些人物的性格。玛斯 (战神)和阿波罗 (文艺神), 战争和知识之类力量,在内容意义上既不象天使们那样纯属 虚构,又不像教长们那样有历史实据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些 永久存在的力量,只有他们所显现的·形·状才是·由·诗创造出来 的。在《救世主》里却不然,尽管它有纯洁的心情和光辉的 想像力之类优点,但是正由于这种想像的方式,就出现了没 有底止的凭主观意图勉强塞进去的空洞抽象的知解力的产 品,再加上内容的零乱和表现方式的抽象,就使这部诗很快
① 人类的远祖,见 《旧约·创世记》第五章。
……………………………………………………………………………………………………………………………
第三章 诗
1 6 1
就成为被人遗忘的过去的东西。因为只有本身融贯一致,用 新鲜方式表现新鲜生活和活动的作品才会享长久的寿命。所 以我们如果要欣赏和研究各民族的原始的世界观或这类伟大 精神的自然史,我们就必须掌握住原始的史诗,要把那些违 反当前现实的观点和错误的美学理论的要求完全抛开。但愿 我们可以为我们的这个时代和我们德国民族祝福,祝我们为 着达到上述目的,能冲破已往的窄狭知解力的桎梏,从一些 狭隘的观点中解放出来,使我们能接受我们作为个人所必须 接受的观点,个人要有按照本来是什么样人就做什么样人的 权利,要体现已证明为正确的民族精神,使这种民族精神的 意义和事业由史诗来展现在我们面前。 ①
(三) 史诗作为统一的整体
上文已就两方面讨论了正式史诗所要满足的要求:一方 面是·一·般的世界背景,另一方面是在这一般背景的基础上所 发生的·个·别·的事迹以及在神和命运的指引之下行动的个别人 物。现在要讨论的第三点是这两个主要因素必须结合成为一 个史诗的整体。关于这一层,我想只谈以下几点:
·第·一,·对·象的整体,为着把特殊的动作 (情节)和它的 实体性的基础联系起来,就必须表现出对象的整体,
·其·次,史诗在·展·现·方·式上与戏剧体诗和抒情诗的本质差
别,
① 这一节以荷马和维吉尔,密尔顿,克洛普斯托克一类诗人的史诗作品为 例,说明原始史诗的朴素自然风格和仿制的史诗的矫糅造作的风格之间的差别。
……………………………………………………………………………………………………………………………
2 6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第·三,史诗作品尽管有广泛的派生枝节,仍应熔铸成为 具体的·整·一·体。
1.上文已经说过,史诗的内容是发生某一个别动作(情 节)的那个世界的整体,所以其中要包括和这一世界的观点, 事迹和情况有密切联系的最多种多样的对象 (事物)。
1a)抒情诗固然也要涉及具体的情境,主体在这种情境之 中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内容纳入他的情感和观感里,但是决定 抒情诗这个基本类型的是内心生活,所以抒情诗不容许对外 在现实进行广泛的描绘。另一方面,戏剧作品要把人物和动 作过程表现得和在实际生活中一样生动,所以根本不能描述 动作发生的地点,剧中人物的外表形状和不关紧要的事故,而 是要把重点摆在内在的动机和目的上,不是摆在和广大世界 的联系和人物的实际情况上。在史诗里却不然,除掉要写动 作所根据的广泛的民族现实生活之外,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 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所以史诗所要表现的是一切可以纳入 人类生活诗篇中的那些分散的事物的整体。这里我们一方面 要把自然环境计算进去,当然不仅限于发生动作的那个具体 地点,而是要见出自然的全貌。就像上文引过的《奥德赛》的 例子,从这部史诗里我们可以看出希腊人在荷马时代对大地 和环绕大地的海洋的形状是怎样想的。但是这些自然因素并 不是主要的题材而只是一种基地或背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 要展现出对整个的神的世界以及神们的生活,作用和行动的 看法。在这两方面之间,还有第三个因素,即单纯的人这个 因素的整体,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平时期和战争时 期的情况,道德习俗,人物性格和事迹之类,对这些当然都
……………………………………………………………………………………………………………………………
第三章 诗
3 6 1
要从两方面来看,既要看到个别的事迹,也要看到民族生活 和现实生活中其它方面的一般情况。最后,关于精神的内容, 所表现出来的不只是一些外在的客观事迹,还要使人能从此 认识到内心的情感,目的,意图以及个别行动有无可辩护的 理由。所以史诗并不完全排除抒情诗和戏剧体诗的题材,不 过不把这两种诗的题材形成全部作品的基本形式,而只是让 它们作为组成部分而发生作用,不能因为采用它们而就使史 诗丧失它所特有的性格。如果全部史诗的语调和色彩都是抒 情式的,象在《奥森的诗》里那样,或是抒情的表现方式成 为诗中的突出部分,诗人在这部分尽量发挥了他的最大本领, 例如塔梭的作品有时就是这样,在密尔顿和克洛普斯托克的 作品里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在这两种情况之下,作品就不应 看作史诗了。在史诗里,抒情诗的情感和观感应像客观事物 一样,当作已经发生过的事,已经说过的话和已经想过的思 想来叙述,不应破坏史诗所应有的平静的稳步前进的语调。所 以情感迸发的嘈杂叫喊,特别是发自内心的歌唱,为着要表 现主体·自·己,就泛滥横流的那种表现方式在史诗里没有地位。 史诗也不肯用戏剧里那种生动的对话,其中人物按照当前直 接现实情况说话,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人物之间显出性格特征 的辩论,互相说服,吩咐和迫胁,或是热情奔放地各自陈述 理由。 ①
① 这一节说明抒情诗以写内心生活为主,戏剧体诗以写人物性格,动机,目 的和动作及其结果为主,都要避免写世界情况和具体情境的派生枝节;史诗既可 写内心生活,又可写人物动作,但是重点在用客观态度描述事迹,从事迹进展中 见出全部客观世界情况。
……………………………………………………………………………………………………………………………
4 6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1b)·其·次,史诗之所以展示上述各种内容,并不是只让 我们看到它们各自独立的客观面貌,而是使这些内容能形成 史诗所必有的·个·别事迹。如果这种本已界定的个别动作应当 和后来要加上去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就要使这种范围较广的 材料与这个别事件的发生过程经常发生联系,不应脱离这个 别事件而独立。个别事件与其它材料交织得最好的典范是 《奥德赛》,其中希腊人家庭生活的和平情况,关于一些野蛮 民族和地区以及关于阴曹地府之类观念都和俄狄修斯回国迷 航以及他的儿子离家寻父这种个别事件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没有任何材料离开这种个别事件而独立,不象悲剧中的合唱 队那样不参加剧中动作而只在旁观,发表一般性的感想,而 是要参加进来影响事件的进展。此外,自然界和神的世界也 不是单为它们本身而独立出现,而是因为和某一具体动作有 联系(神的职责本来就在指引凡人的动作),才获得一种有个 性的生动的表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故事才会显得不是对 一些彼此各自独立的对象的描绘,而是诗人对他所选为贯串 全诗的线索的那件事迹的叙述。但是另一方面,个别事迹也 不能把它所倚为枢纽的那种具有实体性的民族基础整体都全 盘吸收,以至使自己丧失一切独立性而显得只是处于服从的 地位。举例来说,亚力山大远征东方的事迹,从这个观点来 看,就不是写史诗的好材料,因为这件英雄事业在决策和执 行两方面都只靠亚力山大·一·个人物,只有他个人的精神和性 格才起作用,而民族基础,希腊大军和将领们都完全没有上 文对史诗所要求的那种独立地位。亚力山大的军队是对他唯 命是听的人,只能服从他,并且不是自愿地追随他。但是正
……………………………………………………………………………………………………………………………
第三章 诗
5 6 1
式史诗的生命就在于个别动作和发出动作的个别人物与一般 世界情况这两个主要方面既要经常处于统一中,又要在这种 交互联系之中各自保持必要的独立,才算得上一个凭自己而 挣得独立存在的人。 ①
1c)我们已对史诗的实体性的基础提出了两点要求:一点 是这种基础要产生一种个别的动作,就须是含有冲突的,另 一点是这种一般基础不应表现为独立的,应采取一个具体事 迹的形式,而且要和这个具体事迹联系起来,所以这个个别 事迹就是全部史诗的·出·发·点。这一点对于情境应从哪里开始 的问题特别重要。在这方面还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提 供了范例。在前一部史诗里,特洛伊战争是一般的背景,它 只是在与阿喀琉斯的狂怒结合在一起的那个具体事迹的范围 之内,才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史诗以引起主角阿迦门农愤 恨的情境为起点,就把一切摆得很清楚。在后一部史诗里,有 两个不同的情境可以作为全诗的起点:一个是俄狄修斯的迷 路的航行,一个是他的伊特卡故乡的家庭纠纷。荷马把这两 个情节摆得很接近,先约略叙述俄狄修斯在归途中被仙女卡 里普梭留住下,耽搁一些时候,然用马上就转到他的妻子所 遭遇的痛苦以及他的儿子离家去寻父。因此,我们马上就可 以看出是什么延误了他的归程以及他回国以后原来留在家乡 的人们使他有必要采取哪些措施。 ②
这一节说明史诗叙述的以个别事迹为主,关于全部世界情况,民族精神 以及一般外在事物的描述都必须与这一个别事迹有经常的密切联系,不应是各自 独立的。
①
② 这一节讨论史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