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孩子是教出来-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的态度,平等看待。当孩子开始成熟,就会明白到尊重并不是选择性地施行恩惠,例如只懂得照顾患病的家人,对别的病患者就不
懂得包容。尊重亦是对于那些和我们的信仰、喜恶、观点有不同取向的人,同样有着一份宽容的态度,只要他们不妨碍别人就行了。 


   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孩子懂得尊重生命。

一位父亲有一次与一位外国教授同去旅游。一路上,外国教授指着各种
草木问名字,这位父亲都不知道。后来他们突然看到一条蛇过马路,司机本能地加重油门,但是外国教授却大叫“停车、停车”,等
蛇过了,他才说“可以走了!”他回过头笑着对这位父亲说:“这是一条美丽的蛇。”这位父亲惭愧地低下头,同时想到了他平时对
孩子的教育。

动物对我们来说只分可吃、不可吃而已,从来不曾想过它是否美丽,尤其是蛇,我们最先想起来的是负面概
念,很少想到它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会吃老鼠等有害的动物,杀它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我们也很少教孩子尊重别人生存的权利,“一
枝草一点露”,每个生物在宇宙间都有它生存的权利。

孩子天性是善良的,但是仍然需要教化。我们现在都是小家庭,父
母亲有着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孩子缺乏有人生经验的老人来教导。如果孩子自己又不读书,不能从书本中把别人的经验内化成
自己的,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长大会成为自私冷漠的人,因为他无法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的感觉。这更要做为父母亲的你及早教育
他们,不要因为无知而使他们成为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进而变成缺乏尊重、无视权威、道德败坏的人。

第二部分尊重:培养一
个彬彬有礼的孩子(3)

从尊重孩子开始

有时候,家长也会有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因为一些事情与孩子发生争论而使
你感到愤怒和不安。想要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你要先尊重你的孩子,学会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避免与自己的孩子对立起
来。

尊重别人这种品德,并不是天生获得的,它是良好的教育的结果。

有的时候,身为父母亲的你可能会因为一
些事情而使得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紧张或出现裂痕,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管与孩子发生了什么样的争执,我们要具有调和的能力,
能与孩子重新和好。而且,在教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而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
的伤害。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孩子没有同情,孩子长大也
就变得不会同情。也就是说,以应有的尊重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只要认真培养,你的孩子也一定能学会尊重别人。

  
  父母们应该尊重孩子。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父母认真聆听孩子讲话既可以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情感的方法,也会帮
助你了解孩子的心思,进而为你将一些好的思想灌输给孩子打下基础。

在与孩子日常交往中,父母实际上是在向孩子示范
说话的礼貌。可是,往往很多父母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以为自己是家长,对晚辈就不必讲究礼貌。比如,让孩子给自己倒杯茶,便以
命令的口气。待孩子倒来茶,家长就一声不响地接过来,独自喝茶读报。于是,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了这种冷漠无声的态度,在不知
不觉中,他们就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如父母要孩子送来报纸,礼貌地说一句:“请帮我拿来今天的报纸。”当孩子做完这件事后
,说一声:“谢谢,我的小宝贝!”这就在语言行为上给孩子作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事实上,以礼貌对待孩子,不会失去父母的尊严
,反而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敬重。

对孩子的尊重应充满于日常生活,你可以在生活中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尊重他人的氛
围。

当你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要经常说“请你……”,不使用生硬的命令句。如果孩子做完了某件事,就说声谢谢。
有什么事,你可以与孩子商量。例如,父亲想调一个电视节目,先与孩子商量:“儿子,我们调个频道看看好吗?”

在德
国,大部分的父母是十分尊重孩子的。在一个圣诞节时,一位德国的父亲给孩子买了一个高尔夫球台,有一次,父亲想与一个朋友玩
一下,就问孩子:“孩子,能不能把高尔夫球台借给我玩一下?”他们认为,父亲给孩子买的礼物,它已是孩子的物品,要用当然得
借,要借当然得请求。

尊重孩子物权的本身,就是一个尊重别人所有权的良好示范,家长要多提供这样的示范,创造一个
尊重物权的人文环境供孩子领略和感受。孩子认识事物带有强烈的情绪性、模仿性,孩子的物权被尊重,他有了很好的情绪体验,受
到良好的感染后,会更加积极地模仿成人,去尊重别人的物权,养成很好的习惯。

给孩子所有权的概念。帮助孩子分清,
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哪些是自己的物权,哪些是别人的物权。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并使其初步懂
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自己的心爱之物,欢迎别人来参观,来共同分享快乐,如带玩具去幼儿园,请朋友到家里来玩。

别人
的物品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更不能去抢、去损坏,这些行为是错的、丑的,绝对不能这样做,学会控制自己的行动
,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

在我看来,孩子不惜一切来保护自己的领地和玩具是天经地义的,大人应该理解他。如果孩子的
东西不让你碰,你最好就不碰,因为你也有要求他不要乱碰你的东西呀。有人可能会说,不行啊,孩子要学会分享,自己的椅子给妈
妈坐坐有什么不可以吗!是啊,但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啊,就像你要求孩子尊重你一样。

不要一下子就给孩子套上
“对抗”、“挑战”的帽子。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知道大人的意愿,同时也明白自己所想。大人说的对与错,即使他记得很清楚,
但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抽象的。有时孩子会伸张一下自己的意愿,这是很正常的。当孩子的意愿不能达成的时候,哭闹一下没什么大不
了,关键是让他感受到理解、爱和尊重。

孩子是上天赐给每位爸爸妈妈最宝贵的礼物,培养出一位快乐有自信的孩子,应
该是爸爸妈妈人生当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假若爸爸妈妈能够常常给予孩子鼓励,孩子自然能在爱中学会如何去爱别人。“疾言厉色”
的父母,也该稍微调整你们的态度!惟有真心爱孩子、看见他的可爱,让他体会到自己的宝贵价值,而不是站在“纠察队”一般的立
场指责他,才能培养出快乐有自信的孩子,也才能够把这样的快乐与信心带给别人。

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家里、在幼儿园要经常进行尊重孩子物权的教育,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行为练习。这样,相互尊重物权
、公私分明的良好行为品德习惯会很快形成,我们的教育就落到了实处。

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有的东西,自己没有,而
又想要用的,可以跟身边的朋友借,但必须经过别人允许,借来的东西要爱惜,使用后如期如数归还,并道谢;也可以用自己的东西
去换借别人的东西,互换互借,加强交流,这也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借用不方便的,要向爸妈讲明理由,
征得同意,购买回来爱惜使用。若成人供给的东西太多太乱太杂,会使孩子感到来的容易而不珍惜;如果对孩子物品供给太紧,也会
使儿童倍感困难,为难之极时,可能会导致孩子偷别人的东西,受到指责后又会自卑和懊恼。所以,家长要为孩子适时合理地购物,
合理满足孩子的需要。

中国人有句俗话: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夫)。父母要成为尊重他人的榜样,处处尊重别人。父母在
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间的尊重,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父母之间、也应经常说“谢谢”“对不起”“请你”。
有些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揭对方的短处,甚至谩骂对方。这会给孩子造成很恶劣的影响。有的父母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嘲笑别人
的短处。被嘲笑的人当然并不知道,但却给孩子留下不尊重别人的榜样。

孩子大都有各自的爱好。对于孩子的爱好,只要
是无害的,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并加以培养,使之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孩子的不同爱好,或有益于身体的健康,或
有益于智力的开发,或有益于个性形成,或有益于情操的陶冶。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只有尊重和发展孩子的正当爱好,方有遂愿的可
能。粗暴地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干涉将会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失误。

当孩子告诉你,同学在传阅黄色书刊,父母可以先站在
他的立场去同意他的观点,再让他说他看到了什么?耐心地听孩子叙述,以表示尊重他,再把身为父母的担心与建议,传达给孩子知
道。也就是要掌握适当时机,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生活观念,做亲子双向沟通。

尊重孩子,要发自内心,那么,如何做孩子
的大朋友?扮演好亦师亦友角色呢?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一般会这样做:

1.无条件接纳孩子,无论乖巧或淘气,无论聪明
或愚笨,无论健康或有病。

2.不当众羞辱孩子,不盲目把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比较。

3.要求孩子服从时要讲清道
理,站在孩子的立场和他沟通。

4.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决定

5.不随意打断孩子的活动。留给孩子一个适当的
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孩子也希望能有独处的机会,开放一个空间,让他既有安全感、亲密感,又觉得自由,没有太多束缚。

6.让孩子参与作某些决定。

7.懂得倾听。孩子回家说:“妈,我今天好烦!”,孩子心里要传达什么?你能停下脚
步,分享孩子的心灵世界吗?

8.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孩子当出气筒或对孩子乱发脾气。孩子的情绪常被大人的喜怒
哀乐所影响。故当父母的若心情不好,可以坦白地让孩子知道,一方面教孩子尊重别人,另一方面教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情绪。 


   9.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扶持与参与。让孩子感觉当他需要时,我们永远在他身旁,例如,孩
子在校被欺侮,父母能关心并替他评评理,和孩子一起讨论应该要怎样解决。

10.父母本身要不断地学习、成长。为适应
社会环境变迁和孩子年龄的发展,父母应在亲子教育的领域持续地学习充实。

第二部分尊重:培养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4)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有礼貌

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想要我们的孩子变得有礼貌,首先要尊重我们的孩子,让他知道,我们
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热爱、尊重和珍惜他们。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并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宁宁的
妈妈正在跟亲戚闲谈,7岁的宁宁走过来拉她的胳膊,他要喝苹果汁,而且是马上。宁宁妈说:“乖宝贝,稍等一会儿,我就给你去
拿。”然后又回过身说起话来,宁宁突然大叫道:“妈妈,你给我闭嘴!”

儿子这样的对待,使母亲感到羞辱,但是使她
真正感到悲伤的是,宁宁这样对她不是一次两次了。“宁宁在家里经常用这种粗鲁的态度说话,他会对我说‘你不是我的老板’。而
平时我不甚注意,这次我之所以注意到他的态度是因为他是当着客人的面这么说的。”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当然
,很多人会指出媒体的不良影响。的确,任何看儿童频道的人都会很快发现,儿童节目充斥着这类随便对大人回嘴谩骂的现象,但是
父母在养成孩子这种无法无天的态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有时候我们是在善意与不知不觉中起了这种作用的。

那么
,要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呢?

(1)把孩子当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来对待

《鼓励的神奇》的作者
马斯滕建议:“常常问问自己,如果我以对待孩子的方式来对待朋友的话,我还会有朋友吗?”如果你要孩子感觉受到珍惜,就把他
们当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吧。这样才能养成尊重孩子的习惯。

(2)无条件地赋予爱心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
附加条件地热爱孩子。让孩子知道,无论如何我们都与他们在一起。这正是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真正受到尊重和珍惜的那种爱。务
必保证你赋予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是确保无疑的,因此无论如何孩子知道你爱他。

(3)专心地、尊重地倾听


孩子说话的时候,放下手中在做的事情,集中注意力,听他要告诉你些什么。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真的珍惜他的意见,并且想要听
听他的想法。

(4)全身心地传递尊重,而不仅仅口头说教

是不是说了谢谢,才有饼干吃?是不是要说对不起,
才可以看卡通?是不是要喊伯伯好,才有大人的好脸色?有些父母亲可能会疑惑,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学得很“势利”,为了得到这些
奖赏,才做这些“有礼貌”的行为?礼仪行为本来就是应该的、发自内心的,如果用一般教养的赏罚方式教小孩,是否会让孩子觉得
这些表现是为了换取某些利益?

爱人、尊重、关怀、有礼的行为,当然不是要换取好处。其实,不论教导孩子什么,你所
采用的赏罚,没有一种是为了利益交换!平常,你就必须让孩子知道,任何奖励都是出于对他的关爱和赞许;处罚,是因为你想认真
地对他表示,奇。сom书这样做真的不好。如果只是“你听话就给你买神奇宝贝”、“你不礼貌就不给你看电视”,的确很容易让孩子直接将这
些行为认知与自身利益连结,以为这是和爸妈之间的交易。不论奖励或是惩罚,最好都能够给孩子一个“正当”的理由,严肃而且诚
恳,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行为的影响及严重性,同时这些赏罚约定不是无端的、可以随着爸妈的心情商量改变的。

(5)树
立正面的自我概念

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笨蛋”等标签会大大降低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天天想到自己没有用。不管这些
叫法是真的还是假的,孩子听到就会信以为真。因此,只能建立肯定的自我概念的标签,使用标签时有一条规则要记住:如果绰号不
尊重人,最好别用。

有的父母在对待残疾人时有一种鄙视的神情,常把盲人叫做瞎子,把一只眼睛失明的人叫做独眼龙。
还有的父母喜欢叫别人的外号。这些不尊重别人的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有个父亲带孩子去学校报名,对老师说:“喂,
报名。”孩子也很快学会对教师、同学喊“嗨”、“喂”表示招呼。

(6)经常向孩子诉说关爱和珍重他们的原因


你越是向孩子表示爱他,他就越会珍重和关爱自己。因此,经常告诉孩子你爱他,但是也要告诉他你爱他哪些方面,并表示因为他是
你的孩子而感激他。“我爱你,因为你很善良。”“我爱你,因为你很有礼貌。”千万别以为孩子知道你心中对他的感情就不说,记
住一定要告诉他。

教导孩子适当的行为举止、有礼貌地对待人,采用适度的赏罚,还是非常可行而有效的方法。最好的奖
励,就是爸妈的爱与赞美。往往,爸妈的注意与情意,便是引发小小孩学习的重要动机。这对孩子有极大的鼓舞,也是建立信心的重
要来源。请记得告诉他:“你已经有能力让别人觉得舒服呀!”而当他真的做了一件不错的事,也请别吝于说一句:谢谢你!当知道
这些有礼的行为举止的价值,孩子将会十分乐意再做一次,学会体贴的能力。

(7)与孩子待在一起其乐融融


助孩子感受到尊重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知道你与他在一起乐趣无穷。与孩子共度休闲时光,这样你就会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也只有在这上面,你才能让他知道你多么爱他,尊重他。

(8)当孩子有不礼貌的行为时,及时地制止他

当孩子
的行为不正确时,要及时地制止他。如果教育还不能让他改正不好的行为,尤其是当他的行为确实已经有害或危险时,更有必要采取
这种措施。孩子有时会用语言或动作对其他人造成攻击或伤害,此时强力的阻止和惩罚是必要的。只要你保持认真的态度,即使只使
个眼色、做个手势,都会让孩子清楚知道,事情不对了。可以将他带离现场、然后陪他好好想一想,比让他一个人面壁思过来得有正
面意义,并且记得与他讲清楚说明白,究竟为何不好。

尊重、关怀、善良的道德价值观,才是孩子从这些奖赏处罚中要学
到的。最好的教育,其实是孩子自身的感受和经验:他身边的重要他人,是不是正如此地互相对待?是啊,吃饼干前是说了谢谢,那
是因为,我真的想谢谢你,跟我分享了这美好的东西;是啊,看卡通前是说了对不起,那是因为我真的很不好意思,打断你正在看的
节目;是啊,你喊了“伯伯好”他很高兴,那是因为,他被关心,心里很温暖哪。

第二部分尊重:培养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5)

孩子缺乏礼貌怎么办

孩子有时会有一些粗鲁的习惯,比如骂人、打架,或是喜欢叫别人的外号,嘲笑有缺陷的人,这
时候,身为父母的你,要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些劣习呢?

孩子们有时会学会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例如,喜欢叫别人外号,见
到畸形人会上前围观,见到别人陷入困境会加以嘲笑,看到别人倒霉会幸灾乐祸。孩子这样做,有时是因为想看热闹,好奇,有时是
想开个玩笑,有时则只是盲目地跟着别的孩子做。他们并没有理解这样做是不尊重别人,没有意识到他们这样做伤害别人的心灵。当
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平静地与孩子谈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孩子这样做的坏处。要让孩子设身处地体会到不受
别人尊重时的感觉,要让孩子知道,开玩笑要讲究场合,要有分寸。要给孩子讲清,叫别人外号、围观,本身就是不太文明的行为。
有教养的孩子应该同情别人,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给孩子平静地讲一点道理,孩子们会
改正不良的习惯的。

许多爸爸妈妈听见孩子说第一句脏话时,都表示不可置信,“哪儿学来的?”在孩子说第二句、第十
句……之后,不论是动辄教训、还是无可奈何,却依旧苦恼着他的口出秽言越演越烈。不过,若是认真地问起孩子,这些话是什么意
思,他却不一定答得上来。令孩子乐此不疲的,其实是因为这些词汇可以用来代表某种挑衅、隐晦的模糊意味,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还能挑起其他人的情绪。脏话的力量确实具有某种吸引人的地方。

当孩子口出脏话时,爸妈也无须反应过度,冷静以对
才是最为重要的处理原则。坚决表明反对的立场。如果不能接受孩子说的话或不能容忍孩子说话的语调,父母应立即向他表明立场,
比如对孩子说:“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我们从不像你刚才那样说话。”

不妨先询问他是否真的懂得这些不好听的话有什么
意义?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他知道这些语汇其实是不尊重、不成熟的行为吗?三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跟他讲道理了。只要能耐心
向孩子说明,他就会信服你。运用解释与说明,是为孩子传达正面、澄清负面社会价值的好方法,并将适当的说法和伤害性的用语并
陈,让孩子放在一起思索。在讨论过程中,尽量让孩子理解,这些粗俗不雅的语言,为何不被大家接受?它们传达着什么样侮辱的意
味?也让孩子体会,听者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是如何的感受不被尊重?父母们应分清指责的对象是粗鲁的语言而不是孩子。告诉孩
子父母指责的是他刚才所使用的粗鲁的语言,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坏人,同时要给孩子重新选择的权利。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一定
要像刚才那样说吗?”如果孩子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父母应表示感谢,以实际行动教孩子尊重别人,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样说。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克制自己的怒气。小孩子在生气、失望或是感到无人疼爱时就会说脏话,表现得粗野无礼,这种极
端的情绪通常不会持续太久。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最好先克制自己的怒气。当上述的招式用尽,却仍然无效时,建议你使用最后绝
招——来个“相应不理”,让孩子无法感受到引人注意的乐趣,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就会渐渐消失不见!

尊重是可以培
养的——即使是对那些已经养成粗鲁习惯的孩子也是如此,下面是一些可能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你是家长,要使孩子了解
到家长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