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7'香花供养:谓如佛般供敬。详《马介甫》注。
'48'削发招提:指出家作和尚。招提,梵语“拓斗提奢”的省称,义为四方,误为招提。自北魏太武帝造寺称招提,遂为寺院的别称。
'49'挫辱:折辱。
'50'蔽膝:跪拜时所用护膝的围裙。见《汉书。王莽传》。
'51'绝险: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绝陷”。
'52'跬步:半步。此指行步。
'53'竭蹶:力竭仆跌,极言劳苦之状。《荀子。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54'淫淫:汗流不断的样子。
'55'愀然(qiǎo 巧):忧惧的样子。
'56'苦: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无此字。
'57'困少苏:疲劳稍微减轻一点。
'58'兰若:指寺庙。详《画壁》注。
'59'禅堂:僧人参禅之处,犹言僧堂。
'60'趺坐: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即将双足背交叉于左右股上而坐。
详《耳中人》注。
'61'拂:拂尘。
'62'方丈:佛寺长老及住持说法的处所。《法苑珠林。感通圣迹》:“以笏量基础,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
'63'参:参拜。
'64'定省:昏定晨省,谓请安探视。参见《水莽草》“奉晨昏”注。
鬼妻
泰安聂鹏云'1' ,与妻某,鱼水甚谐'2'。妻遘疾卒'3'。聂坐卧悲思,忽忽若失。一夕独坐,妻忽排扉入'4'。聂惊问:“何来?”笑云:“妾已鬼矣。
感君悼念,哀白地下主者'5' ,聊与作幽会。“聂喜,携就床寝,一切无异于常。从此星离月会'6' ,积有年余。聂亦不复言娶。伯叔兄弟惧堕宗主'7' ,私谋于族,劝聂鸾续'8' ;聂从之,聘于良家'9'。然恐妻不乐,秘之。未几,吉期逼迩'10'。 鬼知其情,责之曰:”我以君义,故冒幽冥之谴;今乃质盟不卒'11',锺情者固如是乎?“聂述宗党之意。鬼终不悦,谢绝而去。聂虽怜之,而计亦得也。迨合卺之夕,夫妇俱寝,鬼忽至,就床上挝新妇,大骂:”何得占我床寝!“新妇起,方与挡拒。聂惕然赤蹲,并无敢左右袒'12'。 无何,鸡鸣,鬼乃去。新妇疑聂妻故并未死,谓其赚己,投缳欲自缢。聂为之缅述'13',新妇始知为鬼。日夕复来。新妇惧避之。鬼亦不与聂寝,但以指掐肤肉;已乃对烛目怒相视,默默不语。如是数夕。聂患之。近村有良于术者'14',削桃为■'15',钉墓四隅,其怪始绝。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泰安:州名,今为山东省泰安市。
'2' 鱼水甚谐:喻指夫妻谐和融洽,两情相得。鱼水,喻指夫妻。详《马介甫》注。
'3' 遘疾:犹言染疾,遘,遇,遭受。1041'4' 排扉,推门。
'5' 哀白地下主者:哀告冥间的主管人。
'6' 星离月会:谓离、会均在夜间。
'7' 惧堕宗主:犹言耽心断绝宗嗣。堕,废绝。宗主,指嫡长子,嫡长子为一宗之主,故称。
'8' 鸾续:即续弦,续娶妻子。鸾,鸾胶,弦断可用以接续。详《马介甫》注。
'9' 良家:清白人家。
'10'逼迩:逼近。迩,近。
'11'质盟不卒:盟誓不能终守。质,盟约。
'12'无敢左右袒:不敢表示偏袒哪一方。左右袒,左袒或右袒,即袒露左臂或右臂,以示支持或偏护某一方。《史记。吕后本纪》载,汉初吕后专政,尽王诸吕,危及刘氏政权。太尉周勃等在吕后死后,夺得军权,下今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
'13'缅述:追述。
'14'术:巫术。
'15'■(y ì弋):小木桩。
黄将军
黄靖南得功微时'l' ,与二孝廉赴都'2' ,途遇响寇'3'。孝廉惧,长跪献资。黄怒甚,手无寸乒,即以两手握骡足,举而投之。贼不及防,马倒人堕。
黄拳之臂断,搜索而归。孝廉服其勇,资劝从军'4' ,后屡建奇勋,遂腰蟒玉'5'。晋人某'6' ,有勇力,生平不屑格拒之术'7' ,而搏击家当之尽靡'8'。过中州'9' ,有少林弟子受其辱'10',忿告其师。群谋设席相邀,将以困之。
既至,先陈茗果'11'。 胡桃连彀,坚不可良。某取就案边,伸食指敲之,应手而碎。寺众大骇,优礼而散。
据《聊斋志异》山东省博物馆本
“注释”
'1' 黄靖南得功;黄得功(1594—1645),号虎山,明开原卫(今辽宁开原)人。明末在辽东防御后金(清),因功升为将领。崇祯十七年(1644),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封靖南伯。南明福王时,进封靖南侯,镇守庐州,为江北“四镇”之一。以勇猛著闻,时称“黄闯子”。清兵至,率部近战,中流矢而死。生平详《明史》本传。微时,微贱时。
'2' 孝廉:明清指举人。
'3' 响寇:即响马。旧称结伙拦路抢劫的强盗。因其马带铃,从远处即可听到,故称。
'4' 资劝:资助并劝说。
'5' 腰蟒玉:服蟒衣,腰玉带,谓成为将军,封为侯伯。蟒,蟒衣,衣上以金线绣蟒,为高级文武官员之服。玉,玉带。
'6' 晋:山西省的简称。1043'7' 格拒之术:指拳术、技击。
'8' 靡:倒,败退。
'9' 中州:指令河南省一带地区。详《锺生》注。
'10'少林:少林寺。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少宝山北麓。始建于北魏。自唐以来,寺僧皆习武艺,拳术自成一派,称少林派。
'11'茗果:茶水、果品。
三朝元老
某中堂'1' ,故明相也。曾降流寇'2' ,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3',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无耻也。”
洪经略南征'4' ,凯旋。至金陵'5' ,醮荐阵亡将士'6'。有旧门人谒见'7' ,拜已,即呈文艺'8'。洪久厌文事,辞以昏■'9'。其人云'10':“但烦坐听,容某颂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11',乃故明思宗御制祭洪辽阳死难文也'12'。读毕,大哭而去。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附则据
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
“注释”
'1' 中堂:指宰相。明清即指内阁大学士。详《小猎犬》注。
'2' 流寇: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此指李自成、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3' 享堂:供奉祖宗的祠堂。享,祭享。
'4' 洪经略:指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
明万历进士。明末为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及陕、川、湖军务,镇压农民起义军。后调任蓟辽总督,抵御清兵。崇祯十四年(1641),率八总兵、步骑十三万驰援锦州,与清军会战于松山,兵败被俘,降清,隶属汉军镶黄旗。
顺治二年(l645),至南京总督军务,镇压江南人民抗清斗争。后经略湖广、1045云南等地,总督军务,镇压大西农民军的抗清斗争;至顺治十六年(1659)攻占云南后返京。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生平详《清史稿》本传。
'5'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
'6' 醮荐:祭悼。醮,祭祀。荐,进献祭品。
'7' 旧门人:指洪在明朝为官所取士或幕府中的僚属。门人,食客、门下客。《战国策。齐策》三:“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成曰:”臣,郢之登徒也。‘“
'8' 文艺:此泛指文章。
'9' 昏■:年老眼睛昏花。
'10'其人: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生”。
'11'抗声:高声。
'12'明思宗:即明崇祯帝朱由检,公元一六二八——公元一六四四年在位。《烈皇小识》七载,崇祯十四年辛巳,“清兵陷宁锦,总督洪承畴、总兵祖大寿降。事闻,举朝震动,而承畴谬以殉难闻,恤赠太子太保,荫锦衣千户,世袭,与祭十六坛。”
医术
张氏者,沂之贫民'1'。途中遇一道士,善风鉴'2' ,相之曰:“子当以术业富'3'。”张曰:“宜何从?”又顾之,曰:“医可也。”张曰:“我仅识‘之无’耳'4' ,乌能是'5' ?”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
但行之耳。“既归,贫无业,乃摭拾海上方'6' ,即市廛中除地作肆'7' ,设鱼牙蜂房'8' ,谋升斗于口舌之间'9' ,而人亦未之奇也'10'。 会青州太守病嗽'11',牒檄所属征医'12'。 沂固山僻'13',少医工;而令惧无以塞责,又责里中使自报'14'。 于是共举张。令立召之。张方痰喘,不能自疗,闻命大惧,固辞。
令弗听,卒邮送去'15'。 路经深山,渴极,咳愈甚。人材求水,而山中水价与玉液等,遍乞之,无与者。见一妇漉野菜'16',菜多水寡,盎中浓浊如涎。
张燥急难堪,便乞馀■饮之'17'。 少间,渴解,嗽亦顿止,阴念:殆良方也。
比至郡,诸邑医工,已先施治,并未痊减。张入,求得密所,伪出药目,传示内外;复遣人于民间索诸藜藿'18',如法淘汰讫'19',以汁进太守。一服,病良已。太守大悦,赐赉甚厚,旌以金扁'20'。 由此名大噪,门常如市,应手无不悉效。有病伤寒者,言症求方。张适醉,误以疟剂予之。醒而悟之,不敢以告人。三日后,有盛仪造门而谢者'21',问之,则伤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此类甚多。张由此称素封'22',益以声价自重,聘者非重资安舆不至焉'23'。1047 益都韩翁'24',名医也。其未著时'25',货药于四方。暮无所宿,投止一家,则其子伤寒将死,因请施治。韩思不治则去此莫适,而治之诚无术。
往复■踱'26',以手搓体'27',而汗泥成片,捻之如丸。顿思以此绐之'28',当亦无所害。晓而不愈,已赚得寝食安饱矣。遂付之。中夜,主人挝门甚急。
意其子死,恐被侵辱,惊起,逾垣疾遁。主人追之数里,韩无所逃,始止。
乃知病者汗出而愈矣。挽回,款宴丰隆;临行,厚赠之。
据《聊斋志异》山东省博物馆本
“注释”
'1' 沂:州名,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
'2' 风鉴:相术。以人相貌的某些特征,预言人一生祸福的方术。
'3' 以木业富:以从事某种技艺致富。
'4' 仅识“之无”:只认识“之无”二字。新、旧《唐书。白居易传》载白居易生后六七月,就能辨认“之”、“无”二字。后因以指不识字或识字不多。
'5' 乌能是:怎么能从事这种职业。乌,何。是,此。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乌能士”。
'6' 摭(zhí直)拾海上方:检取各地流传的方药。摭,拾取。海上方,犹言偏方。
'7' 即市廛中除地作肆:就在集市上摆地摊。市廛,集市。肆、店铺。
'8' 设鱼牙峰房:疑指张设鱼牙■制作的、分格储药象蜂房一样的小摊。
鱼牙,■名。见《新唐书。新罗传》。
'9' 谋升斗于口舌之间:意谓靠叫卖野药,谋取升斗口粮。
'10'未之奇:未奇之。此处意为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1'青州太守:此指青州府知府。青州,府名,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县。
太守,明清为知府的别称。详《连城》注。
'12'牒檄所属征医:行文所属各县征召医生。牒檄:下达紧急文书。牒,公文。檄,紧急征召的公文。
'13'固:本来。
'14'里:古代乡一级行政单位,明代设里长管理里中之事。
'15'邮送:由驿站传送。邮,传递文书的驿站。
'16'漉(l ù录)野莱:淘洗野菜。漉,过滤。
'17'馀■:馀汁。■,汁。此指洗莱剩馀的水。
'18'藜藿(l íhuò梨获):藜与藿,两种野菜。藿,豆叶。藜,又名莱,草名:叶似藿而色赤,初生可食。
'19'讫: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计”。
'20'扁:同“匾”,匾额。
'21'盛仪造门而谢:带着丰盛的礼物亲至其家致谢。仪,礼物。造,至。
'22'素封:古代指称无爵位封邑而富有资财的人。详《偷桃》注。
'23'安舆:即安车。用一匹马拉着可以坐乘的小车。古车立乘,此可坐乘,故称。安车一般让老年人和妇女乘坐,故以安车迎接是表示优礼。
'24'益都:县名,今属山东省。
'25'未著时:未著闻于世时,即无名声时。
'26'■踱(diéduó迭夺):忽进忽退。
'27'搓: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蹉”。
'28'绐:欺骗。
藏虱
乡人某者'1' ,偶坐树下,■得一虱,片纸裹之,塞树孔中而去。后二三年,复经其处,忽忆之,视孔中纸裹宛然。发而验之,虱薄如麸。置掌中审顾之。少顷,掌中奇痒,而虱腹惭盈矣。置之而归。痒处核起'2' ,肿痛数日,死焉。
据《聊斋志异》山东省博物馆本
“注释”
'1' 乡人:同乡人。
'2' 核起:肿起如核。核,此盖指疙瘩、硬块。
梦狼
白翁,直隶人'1'。长子甲,筮仕南服'2' ,二年无耗。适有瓜葛丁姓造谒'3',翁款之。丁素走无常'4'。 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入一城阙。移时,丁指一门曰:“此间君家甥也。”时翁有姊子为晋令,讶曰:“乌在此?”
丁曰:“倘不信,入便知之。”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坐堂上'5' ,乾幢行列'6' ,无人可通'7'。丁曳之出,曰:“公子衙署,去此不远,亦愿见之否?”
翁诺。少间,至一第,丁曰:“入之。”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
又视墀中'8' ,白骨如山,益惧。丁乃以身翼翁而进'9'。公子甲,方自内出,见父及丁良喜。少坐,唤侍者治肴蔌'10'。 忽一巨狼,衔死人入。翁战惕而起'11',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12'。 ”翁急止之。心怔忡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或伏几底。错愕不懈其故'13'。 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14'。 甲扑地化为虎'15',牙齿■■'16'。 一人出利剑,欲枭其首'17'。 一人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零落堕地。虎大吼,声震山岳。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心异之,遣人招丁,丁辞不至。
翁志其梦,使次于诣甲,函戒袁切。既至,见兄门齿尽脱:骇而问之,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益骇。出父1051书。甲读之变色,间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时方赂当路者'18',得首荐'19',放不以妖梦为意。弟居数日,见其蠹役满堂'20',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流涕谏止之。甲曰:“弟日居衡茅'21',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22'。 黜陟之权'23',在上台不在百姓'24'。 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
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翁闻之大哭。无可如何,惟捐家济贫,日祷于神,但求逆子之报'25',不累妻孥。次年,报甲以荐举作吏部'26',贺者盈门;翁惟欷■,伏枕托疾不出。未几,闻子归途遇寇,主仆殒命。翁乃起,谓人曰:“鬼神之怒,止及其身,■我家者不可谓不厚也。”因焚香而报谢之。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刻日为之营兆'27'。 而甲固未死。
先是,四月间,甲解任'28',甫离境,即遭寇,甲倾装以献之。诸寇曰:“我等来,为一邑之民泄冤愤耳,宁专为此哉!”遂决其首。又问家人:“有司大成者,谁是?”司故甲之腹心,助纣为虐者'29'。 家人共指之。贼亦杀之。更有蠹役四人,甲聚敛臣也'30',将携入都。——并搜决讫,始分资入囊,骛驰而去。甲魂伏道旁,见一宰官过,问:“杀者何人?”前驱者曰:“某县白知县也。”宰官曰:“此白某之子,不宜使老后见此凶惨,宜续其头。”即有一人掇头置腔上,曰:“邪人不宜使正,以肩承颔可也'31'。 ”
遂去。移时复苏。妻子往收其尸,见有馀息,载之以行;从容灌之,以受饮'32'。 但寄旅邸,贫不能归。半年许,翁始得确耗,遣次子致之而归。甲虽复生,而目能自顾其背,不复齿人数矣。翁姊子有政声,是年行取为御史'33',悉符所梦'34'。 异史氏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35'。 即官不为虎,而
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36'!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鬼神之教微矣哉'37'!“邹平李进士匡九'38',居官颇廉明。常有富民为人罗织'39',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
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是事'40'。 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41',且索谢金'42'。 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43'。 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
又邑宰杨公,性刚鲠,撄其怒者必死。尤恶隶皂,小过不宥。每凛坐堂上,胥吏之属,无敢咳者。此属间有所白,必反而用之。适有邑人犯重罪,惧死。一吏索重贿,为缓颊。邑人不信,且曰:“若能之,我何靳报焉。”
乃与要盟。少顷,公鞫是事。邑人不肯服。吏在侧呵语曰:“不速实供,大人械梏死矣!”公怒曰:“何知我必械梏之耶?想其赂未到耳。”遂责吏,释邑人。邑人乃以百金报吏。要知狼诈多端,少释觉察,即为所用,正不止肆其爪牙以食人于乡而已也。此辈败我阴骘,甚至丧我身家。不知居官者作何心腑,偏要以赤子饲麻胡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直隶:旧省名。明永乐初,建都北京,称直隶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称直隶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清初以北直隶为直隶省。辖有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分地区。
'2' 筮(shì士)仕南服:在南方做官。《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筮,用蓍草占卜。古人出外做官,必先占卜吉凶;后因称入官为“筮仕”。南服,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1053带,称为五服!因称南方为南服。
'3' 瓜葛:喻远戚。
'4' 走无常:旧时迷信所谓当阴差。见《张诚》注。
'5' 蝉冠豸(zhì制)绣:此指穿着官服。蝉冠,以貂尾蝉纹为饰之冠,古代贵官所着。豸绣,绣有獬豸的官服。《晋书。舆服志》:“或说獬豸,神羊,能触邪佞。”官服绣有獬豸图案,象征公正无私,为御史和其他司法官员的服饰。
'6' 戟幢(chu áng床)行(h áng杭)列:指成行排列于堂前的仪仗。戟,指“■乾”,套有赤黑缯衣之戟,用作仪仗。幢,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旌旗。
'7' 无人可通:意谓宫仪威严,私谊无人转达。
'8' 墀(chí迟):堂前台阶上面的空地。又指台阶。
'9' 翼:遮蔽、掩护。
'10'肴蔌(s ù速):菜肴。
'11'战惕:惊惧的样子。
'12'聊充庖厨:略供厨房使用。庖厨,厨房。
'13'错愕:仓卒惊愕。
'14'黑索:即■索,官府捆绑犯人的绳索。
'15'甲: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原缺。
'16'■■:山岩高峭险峻,借以形容牙齿尖说锋利。
'17'枭(xiāo 销)其首:斩其头。枭首,旧时酷刑,斩头而悬挂木上。
'18'当路者:即当道者,指掌大极的人物。
'19'得首荐:取得优先荐举擢升的资格。荐,荐举,指保举调京考选。
明清时代每三年考察外宫政绩,叫“大计”。大计优异者,荐举擢升新职。
'20'蠹役:害民的吏役,对衙门差役的贬称。蠹,蛀虫,喻枉法敛财。
'21'衡茅:衡门茅舍,平民所居的陋室。衡门,横木为门。
'22'关窍:犹言“诀窍”。
'23'黜陟(zhì治):指官吏的罢黜和提升。陟,擢升。
'24'上台:犹言上官。
'25'逆子之报:指白甲应该得到的报应。逆子,忤逆之子。报,果报、报应。
'26'作吏部:此指为吏部属官。明清时州县官内调各部,一般补授主事、员外郎之类的官职。
'27'营兆:卜寻墓葬之地。兆,墓地。
'28'解任:卸任;此指解除原官上调。
'29'助纣为虐:《孟子。腾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朱熹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也。”纣,商末暴君,后以喻坏人。
'30'聚敛臣:代长官搜刮钱财的帮凶。臣,奴仆。
'31'以肩承颔(h àn 汗):用肩部承接下巴,使其头脸侧向。颔,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领”。
'32'以受饮: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但受饮”。
'33'行取:明代制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