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货田产以给资斧。阴赂监者使市鸩'6'。夜梦神人告之曰:“子勿死,曩日‘外边凶’,目下‘里边吉’矣。”再睡,又言,以是不果死。

未几,周元亮先生分守是道'7' ,录囚至吴'8' ,若有所思。因问:“吴某杀人,有何确据?”范以扇对。先生熟视扇,便问:“王晟何人?”并云不知。又将■书细阅一过'9' ,立命脱其死械,自监移之仓'10'。 范力争之。

怒曰:“尔欲妄杀一人便了却耶?抑将得仇人而甘心耶?”众疑先生私吴,俱莫敢言。先生标朱签'11',立拘南郭某肆主人。主人惧,莫知所以。至则问曰:“肆壁有东莞李秀诗'12',何时题耶?”答云:“旧岁提学案临,有日照二三秀才'13',饮醉留题,不知所居何里。”遂遣役至日照,坐拘李秀'14'。 数日,秀至。怒曰:“既作秀才,奈何谋杀人?”秀顿首错愕,曰:“无之!”先生掷扇下,令其自视,曰:“明系尔作,何诡托王晟?”秀审视,曰:“诗真某作,字实非某书。”曰:“既知汝诗,当即汝友。谁书者?”

秀曰:“迹似沂州王佐'15'。 ”乃遣役关拘王佐'16'。 佐至,呵问如秀状。

佐供:“此益都铁商张成索某书者,云晟其表兄也。”先生曰:“盗在此矣。”

执晟至,一讯遂伏。

先是,晟窥贺美,欲挑之,恐不谐。念托于吴,必人所共信,故伪为吴扇,执而往。谐则自认,不谐则嫁名于吴,而实不期至于杀也。逾垣入,逼妇。妇因独居,常以刃自卫。既觉,捉晟衣,操刀而起。晟惧,夺其刀。妇力挽,令不得脱,且号。晟益窘,遂杀之,委扇而去'17'。 三年冤狱,一朝而雪,无不诵神明者。吴始悟“里边吉”乃“周”字也。然终莫解其故。

后邑绅乘间请之'18',笑曰:“此最易知。细阅■书,贺被杀在四月上旬;是夜阴雨,天气犹寒,扇乃不急之物,岂有忙迫之时,反携此以增累者,其嫁祸可知。向避雨南郭,见题壁诗与■之作'19',口角相类'20',故妄度李生,果因是而得真盗。”闻者叹服。

异史氏曰:“天下事入之深者'21',当其无有有之用'22'。 词赋文章,华国之具也'23',而先生以相天下士'24',称孙阳焉'25'。 岂非入其中深乎?

而不谓相士之道,移于折狱'26'。 《易》曰:“知几其神。‘'27'先生有之矣。”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行贾:在外经商。

'2' 驳解往复:指地方及上级官府反复审理。驳,驳勘,指上级官府驳回原判,重行复审。解,解勘,指重罪要犯由地方解送上级逐层审勘。

'3' 罄竭所有:竭尽全部资财。罄,尽。

'4' 济■(qiǒng琼)独:指行善。济,救济。■独,孤独无靠的人。

'5' 絮裤:棉裤。

'6' 市鸩(zhèn 振):买毒酒;谓意欲自尽。鸩,鸟名,其羽有毒,浸酒饮之即死。

'7' 周元亮:明末清初人,名亮工,字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仕清后,官福建布政使等职,后被劾罢官。

康熙元年起用,补山东青州海防道。见《山东通志》卷七十四。后文云“分守是道”,当指此。

'8' 录囚:也称“阅囚”,见《崔猛》注。

'9' 爰(yuán 原)书:古时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

'10'自监移之仓:由内牢移至外监。清制,监狱分年、外监,“死囚禁内监:军流以下禁外监。”见《清会典,刑部。刑制》仓,罪犯监禁之所,指外监。《未信编》:“罪有轻重之分,则禁有监仓之别。”

'11'标:书写。指写上欲拘着姓名、地址。朱签:红色竹签,为旧时官府交给差役拘捕犯人的凭证。

'12'东莞(guǎn 馆):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南朝宋,治所改移至今山东莒县。

'13'日照:县名,金置。魏晋以后,旧地属莒县,故日照李秀可称东莞人。

'14'坐拘:犹言立即拘捕。坐,坐等、坐致。

'15'迹:字迹。沂州:州名,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县。清雍正时,升为府。

'16'关拘:发公函拘捕。关,指“关文”,旧时官府的平行公文。青州和沂州平级,故用“关文”。

'17'委:丢弃。

'18'乘间(jiàn 涧)请之:找个机会请教于周元亮。

'19'■(shà扇,又读jié节)头:扇上。| ,扇子。

'20'口角相类:语气相近。口角,犹言“口吻”。

'21'入之深:指深入事物本质。

'22'当其无有有之用:意谓深入事理的人,能于无以为用之处,发现它的作用。《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处化用其义。

'23'华国之具:用以为国家增光添彩。陆云《张二侯颂》:“文敏足以华国,威略足以振众。”

'24'以相(xiàng向)天下士:意谓根据众多读书人所写的文章来观测

他们各自的性行和命运。相,观察,鉴别。

'25'称孙阳焉:被称为伯乐式的人物。孙阳,春秋秦穆公时人,一名伯乐,善相马。

'26'折狱:断案。

'27'“知几(j ī机)其神”:《易。系辞下》:“知几其神乎!”知几,知道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因素或迹兆。神,神妙,神理。

鹿衔草

关外山中多鹿'1'。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2' ,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关外:山海关以外,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2' 铳(chòng充):火铳,一种火器。《清会典》:“凡火器之小者曰铳。”

小棺

天津有舟人某,夜梦一人教之曰:“明日有载竹笥赁舟者'1' ,索之千金;不然,勿渡也。”某醒,不信。既寐,复梦,且书“■、■、■”三字于壁,嘱云:“倘渠吝价,当即书此示之。”某异之。但不识其字,亦不解何意。

次日,留心行旅。日向西,果有一人驱骡载笥来,问舟。某如梦索价。

其人笑之。反复良久,某牵其手,以指书前字。其人大愕,即刻而灭。搜其装载,则小棺数万余,每具仅长指许,各贮滴血而已。某以三字传示遐迩,并无知者。未几,吴逆叛谋既露'2' ,党羽尽诛,陈尸几如棺数焉。徐白山说。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竹笥:竹制方形盛器。

'2' 吴逆:指吴三桂。见《男生子》“吴藩”注。逆,叛逆。吴三桂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举兵反清,事详《清史稿》本传。

邢子仪

腾有杨某'1' ,从白莲教党'2' ,得左道之术'3'。徐鸿儒诛后,杨幸漏脱,遂挟术以邀'4'。家中田园楼阁,颇称富有。至泗上某绅家'5' ,幻法为戏,妇女出窥,杨睨其女美,归谋摄取之。其继室朱氏,亦风韵,饰以华妆,伪作仙姬;又授木鸟,教之作用'6' ;乃自楼头推堕之。朱觉身轻如叶,飘飘然凌云而行。无何,至一处,云止不前,知已至矣。是夜,月明清洁,俯视甚了。取木鸟投之,鸟振翼飞去,直达女室。女见彩禽翔人,唤婢扑之,鸟已冲帘出。女追之,鸟堕地作鼓翼声;近逼之,扑入裙底:展转间,负女飞腾,直冲霄汉。婢大号。朱在云中言曰:“下界人勿须惊怖,我月府桓娥也'7'。渠是王母第九女,偶谪尘世。王母日切怀念'8' ,暂招去一相会聚,即送还耳。”

遂与结襟而行。方及泗水之界'9' ,适有放飞爆者,斜触鸟翼;鸟惊堕,牵朱亦堕,落一秀才家。

秀才邢子以,家赤贫而性方鲠'10'。 曾有邻妇夜奔,拒不纳。妇衔愤去,谮诸其夫,诬以挑引。夫固无赖,晨夕登门诟辱之。邢因货产,僦居别村。

有相者顾某,善决人福寿,邢踵门叩之'11'。 顾望见笑曰:“君宫足千钟,何着败絮见人'12'?岂谓某无瞳耶?”邢嗤妄之。顾细审曰:“是矣。固虽萧索,然金穴不远矣。”邢又妄之。顾曰:“不惟暴富,且得丽人。”邢终不以为信。顾推之出,曰:“且去且去,验后方索谢耳。”是夜,独坐月下,忽二女自天降,视之,皆丽姝。诧为妖,诘问之,初不肯言。邢将号召乡里,朱惧,始以卖告,且嘱勿泄,愿终从焉。邢思世家女不与妖人妇等,遂遣人告其家,其父母自女飞升,零涕惶惑;忽得报书,惊喜过望,立刻命舆马星驰而去。报邢百金,携女归。邢得艳妻,方忧四壁,得金甚慰。往谢顾。顾又审曰:“尚未尚未。泰运已交'13',百金何足言!”遂不受谢。先是,绅归,请于上官捕杨。杨预遁,不知所之,遂籍其家'14',发牒追朱。朱惧,牵邢饮泣。邢亦计窘,始赂承牒者,赁车骑携朱诣绅,哀求解脱。绅感其义,为竭力营谋,得赎免;留夫妻于别馆,欢如戚好。绅女幼受刘聘;刘,显秩也'15',闻女寄邢家信宿'16',以为辱,反婚书,与女绝姻。绅将议姻他族;女告父母,誓从邢。邢闻之喜;朱亦喜,自愿下之。绅忧邢无家,时杨居宅从官货,因代购之。夫妻遂归,出曩金,粗治器具,蓄婢仆,旬日耗费已尽。

但冀女来,当复得其资助。一夕,朱谓邢曰:“孽夫杨某,曾以千金埋楼下,惟妾知之。适视其处,砖石依然,或窖藏无恙。”往共发之,果得金。因信顾术之神,厚报之。后女于归'17',妆资丰盛,不数年,富甲一郡矣。异史氏曰:“白莲歼灭而杨独不死,又附益之'18',几疑恢恢者疏而且漏矣'19'。 孰知天留之,盖为邢也。不然,邢即否极而泰'20',亦恶能仓卒起楼阁、累巨金哉?不爱一色,而天报之以两。呜呼!造物无言'21',而意可知矣。”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滕:县名,今属山东省。

'2' 白莲教:佛教宗派之一,又叫闻香教。元末以来常为农民起义所利用。

下文徐鸿儒,即明天启年间,以白莲教主身份为山东农民起义领袖。详见《白莲教》注。

'3' 友道:邪道。

'4' 邀:游。

'5' 泗上:泗水之滨。泗水,也叫泗河,源于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古时流经山东曲阜、江苏徐州入淮。

'6' 作用:启动、使用之法。

'7' 月府■娥:即月中女神嫦娥,详《劳山道士》注。

'8' 王母: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女神。旧时小说演绎为玉帝(天帝)之后。

'9' 泗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10'方鲠(g ěng梗):正直。鲠,通“■”,刚直。

'11'踵门叩之:亲至其门叩问。

'12'败絮:破烂的棉絮,指破烂衣服。

'13'泰运:吉祥的运气。泰,《易》卦名。《易。泰》:“天地交,泰。”

又《彖》:“泰,往大来吉亨,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引申为安宁、顺通。

'14'籍其家:抄没其家产。籍,簿册,抄家时将其家产一一登记入册。

'15'显秩:显要之官。

'16'信宿:再宿,两宿。

'17'于归:出嫁。

'18'附益:此指聚敛暴富。《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19'“几疑”句:几乎怀疑夭网疏漏将其放掉。《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喻天道广大,无所不包。

'20'否(p ǐ匹)极而泰:运气坏到极点即转而通泰。否、泰,均《易》卦名,旧时指命运的好坏、事情的顺逆。《易。否》:“天地不交,否。”

天地不交,则上下相隔,闭塞不通。

'21'造物:创造万物,指大自然。

李生

商河李生'1' ,好道'2'。村外里余,有兰若'3' ;筑精舍三楹'4' ,跌坐其中。游食缁黄'5' ,往来寄宿,辄与倾谈,供给不厌。一日,大雪严寒,有老僧担囊借榻,其词玄妙。信宿将行'6' ,固挽之,留数日。适生以他故归,僧嘱早至,意将别生,鸡鸣而往,扣关不应。逾垣入,见空中灯火荧荧,疑其有作,潜窥之。僧趣装矣,一瘦驴繁灯檠上'7'。细审,不类真驴,颇似殉葬物;然耳尾时动,气咻咻然。俄而装成,启户牵出,生潜尾之。门外原有大池,僧系驴池树,裸入水中,遍体掬濯已;着衣牵驴入,亦濯之。既而加装超乘'8' ,行绝驶'9'。生始呼之。僧但遥拱致谢。语不及闻,去已远矣。

王梅屋言:李其友人。曾至其家,见堂上额书“待死堂”,亦达士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商河:县名,今属山东省。

'2' 道:此指佛法。

'3' 兰若:佛寺。详《画壁》注。

'4' 精舍:此指居士诵经修行的斋舍。三楹三间。楹,量词,屋一间为一楹。

'5' 游食缁黄:指四方云游的僧道。僧人缁(黑色)服,道士黄冠,合称“缁黄”。

'6' 信宿:两宿。

'7' 灯檠(q íng清):灯架。

'8' 超乘:本指跳跃上车,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此指腾身跨上驴背。

'9' 绝驶:谓驴足不点地,飞奔而去。绝,绝尘。驶,驰。

陆押官

赵公,湖广武陵人'1' ,官宫詹'2' ,致仕归'3'。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4'。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5'。往来笺奏'6' ,任意裁答'7' ,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奔,陆脱之,指点辄胜。赵益优宠之。

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8' ,戏索作筵。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

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9' ,众悉告之数以难之。押官曰:“此大易,但客多,仓卒不能这办,肆中可也。”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皆坐。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吠;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向何取偿也?”众目押官。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蒺藜。仆白赵,赵诘之。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少年学作小剧'10',故试之耳。”众复责偿。押官日:“某村麦穰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有馀也。”因挽一人同去。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

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赵犹来信。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因疑其窃,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信。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11'!”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然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鸭,宫詹僮也。遂如所请。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12',伏候道左。赵乘之,疾于奔马。俄顷入山,但闻奇香沁骨。至一洞府,见舍字华耀,迥异人间;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盛。

观已,如前命驾归。

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湖广武陵:指湖南常德府武陵县,即今湖南常德市。

'2' 宫詹:即詹事:秦置宫,掌皇后、太子家事。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掌太子(东宫)事:为三、四品官。

'3' 致仕:纳还其官职。《公羊传。宣公元年》“致仕”《注》:“还禄于君。”一般指告老辞官,还归乡里。

'4' 司笔札:主管文书之事。

'5' 凡仆:一般的奴仆。

'6' 笺奏:书信、奏疏。

'7' 裁答:裁笺作答。

'8' 青目:看重,另眼相看。意同“青眼”。

'9' 别业:即别墅。主计者:主管财物账目的仆人。

'10'小剧:此谓小戏法,今称魔术。

'11'寒家:贫寒之家,谦词。

'12'肩舆:小轿。

蒋太史

蒋太史超'1' ,记前世为峨嵋僧'2' ,数梦至故居庵前潭边濯足。为人笃嗜内典'3' ,一意台宗'4' ,虽早登禁林'5' ,常有出世之想。假归江南,抵秦邮'6' ,不欲归。子哭挽之,弗听。遂入蜀,居成都金沙寺;久之,又之峨嵋,居伏虎寺,示疾怛化'7'。自书偈云'8' :“■然猿鹤自来亲,老衲无端堕业尘'9'。妄向镬汤求避热,那从大海去翻身'10'。 功名傀儡场中物,妻子骷髅队里人'11'。只有君亲无报答,生生常自祝能仁'12'。 ”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蒋太史超:蒋超,曾任翰林修撰。王士■《池北偶谈》云:“(蒋超)

金坛人,自号华阳山人。……祖母梦峨嵋山老僧而生。生数岁,尝梦身是老僧,所居茅屋一间;屋后流泉达之,时仲一足入泉洗濯;其上高山造天。……

顺治丁亥,先生年二十三,以一甲第三人及第。入翰林二十余载,率山居;仅自编修进修撰,终于史宫。……晚自史馆以病请告,不归江南,附楚舟上峡,入峨帽。以癸丑正月,卒于峨帽之伏虎寺。临化有诗云……“

'2' 峨嵋:山名,也作“峨眉”,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山势雄伟,有两峰相对如蛾眉,故名。

'3' 内典:佛抄指称佛经。

'4' 台宗:盖指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由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智■所创始。智■居浙江天台山,因称其流派为天台宗,又因其以《法华经》为教义根据,又称法华宗。其讲论佛法,以反省观心为主,故亦称性宗。盛行于唐代,井曾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5' 禁林:翰林院的别称。苏辙《辞召试中书舍人》:“内外两制秦号要途,兄轼顷已擢在禁林,臣个安敢复据西掖。”

'6' 秦邮:地名,即今江苏高邮县。古称邗沟,因秦筑台置邮亭,故名。

'7' 示疾怛化:佛家谓患病逝去。示疾,佛家语。佛菩萨及高僧生病,都说“示疾”,谓示现有疾。因为有道之人生存在世间,是应机缘而显示的形体!病亦为他显示给世人的现象,故曰“示疾”。担化,意谓不要惊动垂死之人。《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后因称死亡为“怛化”。

'8' 偈(j ì计):梵语“偈陀”的简称,佛经中的颂词,和尚坐化时所作之偈,多是悟道之语。

'9' “■(xiāo 消)然”二句:谓自身本是超然世外的僧人,却无缘无故地堕入世俗尘网之中。■然,自然超脱的样子。《庄子。大宗师》:“■然而往,■然而来而已矣。”《释文》:“向(秀)云:■然,自然无心而自尔之谓。”老衲,僧人自称。业尘,指尘世、世间。

'10'“妄向”二句:谓堕入尘俗就象到滚油锅中避热一样,岂能使自己脱离世俗这茫茫苦海。镬汤,滚油。镬,锅。大海,即苦海。佛教谓人间烦恼,苦深如海。翻身,从困苦中得到解脱。

'11'“功名”二句:谓在尘世所追求的功名富贵,不过象戏场中被人戏耍的木偶。娇妻爱子,最终也不过是一堆枯骨而已。傀儡,木偶人。

'12'“只有”二句:谓逃脱尘世无以报答君主和双亲的恩情,只有生生世世求佛庇佑他们了。君亲,指君主、父母。生生,犹言生生世世。佛教指

轮回。庾信《陕州弘农五张寺经藏碑》:“盖闻如来说法,万万恒沙,菩萨转轮,生主世界。”能仁,释伽牟尼佛。参见《翻译名义集。道别三身》。

邵士梅

邵进士,名士梅'1' ,济宁人。初授登州教授'2' ,有二老秀才投刺,睹其名,似甚熟识;凝思良久,忽悟前身。便问斋夫'3' :“某生居某村否?”

又言其丰范'4' ,一一吻合。俄两生人,执手倾语,欢若平生。谈次,问高东海况。二生曰:“狱死二十余年矣,今一子尚存。此乡中细民'5' ,何以见知?”

邵笑云:“我旧戚也。”先是,高东海紊无赖;然性豪爽,轻财好义。有负租而鬻女者'6' ,倾囊代赎之。私一媪,媪坐隐盗,官捕甚急,逃匿高家。官知之,收高,备极■掠,终不服,寻死狱中。其死之日,即邵生辰。后邵至某村,恤其妻子,远近皆知其异。此高少宰言之'7' ,即高公子冀良同年也'8'。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邵士梅:字峰晖,山东济宁(今济宁市)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王士■《池北偶谈》、陆次山《邵士梅传》均载其生平,并详述与其妻三世为夫妇的迷信传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