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出,仅十余

龄,而姿态秀曼,笑依芳云肘下,秋波流动。桓曰:“女子不在闺中,出作何务?”乃顾客曰:“此绿云,即仆幼女。颇惠,能记典坟矣'30'。 ”因令对客吟诗。遂诵竹枝词三章'31',娇婉可听。便令傍姊隅坐。桓因谓:“王郎天才,宿构必富'32',可使鄙人得闻教乎?”王即慨然颂近体一作'33',顾盼自雄'34'。中二句云:“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35'。 ”邻叟再三诵之。芳云低告曰:“上句是孙行者离火云洞,下句是猪八戒过子母河也'36'。 ”一座抚掌。桓请其他。王述水鸟待云:“潴头鸣格磔'37',……”

忽忘下句。甫一沉吟,芳云向妹■■耳语'38',遂掩口而笑。绿云告父曰:“渠为姊夫续下句矣。云:”狗腚响■巴'39'。 ‘“合席粲然。王有惭色。

桓顾芳云,怒之以目。王色稍定,桓复请其文艺'40'。 王意世外人必不知八股业,乃炫其冠军之作'41',题为“孝哉闵子骞”二句'42',破云'43':“圣人赞大贤之孝……”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桓笑曰:“童子何知!不在此,只论文耳。”

王乃复诵。每数句,姊妹必相耳语,似是月旦之词'44',但嚅嗫不可辨。王诵至佳处'45',兼述文宗评语'46',有云:“字字痛切。”绿云告父曰:“姊云:”宜删“切”字。‘“众都不解。桓恐其语■'47',不敢研诘。王诵毕,又述总评,有云:”羯鼓一挝,则万花齐落'48'。 “芳云又掩口语妹,两人皆笑不可仰。绿云又告曰:”姊云!’羯鼓当是四挝。‘“众又不解。绿云启口欲言,芳云忍笑诃之曰:”婢子敢言,打煞矣!“众大疑,互有猜论。

绿云不能忍,乃曰:“去‘切’字,言‘痛’则‘不通’'49'。 鼓四挝,其声云‘不通又不通’也。”众大笑。桓怒诃之。因而自起泛卮'50',谢过不遑。王初以才名自诩,目中实无千古;至此,神气沮丧,徒有汗淫'51'。 桓谀而慰之曰:“适有一言,请席中属对焉'52':”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众未措想,绿云应声曰:”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芳云失笑,呵手扭胁肉数四'53'。 绿云解脱而走,回顾曰:”何预汝事!汝骂之频频,不以为非;宁他人一句,便不许耶?“桓咄之,始笑而去。邻叟辞别。诸婢导夫妻入内寝,灯烛屏榻,陈设精备。又视洞房中,牙签满架'54',靡书不有。略致问难,响应无穷'55'。王至此,始觉望洋堪羞'56'。 女唤”明■“,则采莲者趋应,由是始炽其名。屡受诮辱,自恐不见重于闺闼;幸芳云语言虽虐,而房帏之内,犹相爱好。王安居无事,辄复吟哦。女曰:”妾有良言,不知肯嘉纳否?“问:”何言?“曰:”从此不作诗,亦藏拙之一法也'57'。 “

王大惭,遂绝笔。久之,与明■渐狎。告芳云曰:“明■与小生有拯命之德,愿少假以辞色'58'。 ”芳云乃即许之。每作房中之戏,招与共事,两情益笃,时色授而手语之'59'。 芳云微觉,责词重叠;王惟喋喋'60',强自解免。一夕,对酌,王以为寂,劝招明■。劳云不许。王曰:“卿无书不读,何不记‘独乐乐’数语'61'?”芳云曰:“我言君不通,今益验矣。句读尚不知耶'62'?‘独要,乃乐于人要;问乐,孰要乎'63'?曰:不。’”一笑而罢。

适芳云妹妹赴邻女之约,王得间,急引明■,绸缪备至。当晚,觉小腹微痛;痛已,而前阴尽肿。大惧,以告芳云。云笑曰:“必明■之恩报矣!”王不敢隐,实供之。芳云曰:“自作之殃,实无可以方略'64'。 既非痛痒,听之可矣。”数日不瘳,忧闷寡欢。芳云知其意,亦不问讯,但凝视之,秋水盈盈,朗若曙星'65'。 王曰:“卿所谓”胸中正,则眸子■焉'66'‘。“芳云笑曰:”卿所谓’胸中不正,则■子眸焉'67'‘。“盖”没有“之”没“,俗读似”眸“,故以此戏之也。王失笑,哀求方剂。曰:”君不听良言,前

此未必不疑妾为妒意。不知此婢,原不可近。曩实相爱,而君若东风之吹马耳'68',故唾弃不相怜。无已,为若治之。然医师必审患处。“乃探衣而咒曰:”‘黄鸟黄鸟,无止于楚'69'!’“王不觉大笑,笑已而瘳。

逾数月,王以亲老子动,每切怀忆,以意告女。女曰:“归即不难,但会合无日耳。”王涕下交颐,哀与同归。女筹思再三,始许之。桓翁张筵祖饯。绿云提篮入,曰:“姊姊远别,莫可持赠。恐至海南,无以为家,夙夜代营宫室,勿嫌草创'70'。 ”芳云拜而受之。近而审谛'71',则用细草制为楼阁,大如橼'72',小如橘,约二十余座,每座梁栋榱题'73',历历可数;其中供帐床榻'74',类麻粒焉。王儿戏视之,而心窃叹其工。芳云曰:“实与君言'75':我等皆是地仙'76'。因有夙分'77',遂得陪从。本不欲践红尘'78',徒以君有老父,故不忍违。待父天年,须复还也。”王敬诺。桓乃问:“陆耶?舟耶?”王以风涛险,愿陆。出则车马已候于门。谢别而迈,行踪骛驶'79'。 俄至侮岸,王心虑其无途。芳云出素练一匹,望南抛去,化为长堤,其阔盈丈。瞬息驰过,堤亦渐收。至一处,潮水所经,四望辽邈'80'。 芳云止勿行,下车取篮中草具,偕明■数辈,布置如法,转眼化为巨第。并入解装,则与岛中居无稍差殊,洞房内几榻宛然,时已昏暮,因止宿焉。早旦,命王迎养'81'。 王命骑趋诣故里,至则居宅已属他姓。问之里人,始知母及妻皆已物故'82',惟老父尚存。子善博,田产并尽,祖孙莫可栖止,暂僦居于西村。王初归时,尚有功名之念,不恝于怀'83';及闻此况,沉痛大悲,自念富贵纵可携取,与空花何异'84'。 驱马至西村见父,衣服滓敝'85',衰老堪怜。相见,各哭失声。问不肖子'86',则出赌未归。王乃载父而还。

芳云朝拜已毕,■汤请浴'87',进以锦裳,寝以香舍。又遥致故老与谈宴,享奉过于世家。子一日寻至其处,王绝之,不听入,但予以廿金,使人传语曰:“可持此买妇,以图生业。再来,则鞭打立毙矣!”子泣而去。王自归,不甚与人通礼;然故人偶至,必延接盘桓,■抑过于平时'88'。 独有黄子介,夙与同门学,亦名士之坎坷者,王留之甚久,时与秘语,赂遗甚厚。居三四年,王翁卒,王万钱卜兆'89',营葬尽礼。时子已娶妇,妇束男子严,子赌亦少间矣;是田临丧,始得拜识姑嫜'90'。 芳云一见,许其能家,赐三百金为田产之费。翼日,黄及子同往省视,则舍宇全渺,不知所在。异史氏曰:“佳丽所在,人且于地狱中求之,况享受无穷乎?地仙许携姝丽,恐帝阙下虚无人矣。轻薄减其禄籍'91',理固宜然,岂仙人遂不之忌哉?彼妇之口,抑何其虐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灵山,灵山卫,明置,在今山东省胶南县东北。

'2' 屡冠文场,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名列第一。文场,科举考场。

'3' 诮骂:诘责辱骂。

'4' 多所凌折:很多人被其欺侮伤害。

'5' 被“轻薄孽”折除几尽:谓其富贵被其轻薄罪孽准折得差不多了。孽,罪业。折除,相准除去。折,准折。几,近。

'6' 世上: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世人”。

'7' 翕(xT吸)飞,言囊一收一鼓地飞行。《说文》段玉裁注,“翕从合者,鸟将起必敛翼也。”

'8' 齿齿:排列如齿,有次序的样子。

'9' 延阁:指从属于主体建筑的楼阁。见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10'共队为曲:共为一部奏曲。队,部列。

'11'各合配旅;谓乐器相同者,各各相聚,配合有序。旅,次序。《仪礼。燕礼》:“宾以旅酬于西阶上。”注:“旅,序也。”

'12'伎:通“技”。

'13'如■(chōu 抽)筝状:像是用手拨弄筝的样子。■,用手拨弄筝或琵琶等弦索乐器。筝,弦乐器。

'14'半炊许:约有煮半顿饭的功夫。

'15'既阕(què确):一曲奏完之后。阕,乐终,因谓一曲为一阕。

'16'铿尔,象声词,弦索乐器停奏时余音。语出《论语。先进》。

'17'云和夫人:盖为杜撰的善琴的仙女名。云和,山名,出产琴材,因此称琴。《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

'18'涉想尤劳,就更加对其思念不已。涉想,设想,想象。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帐前微笑,涉想犹存。”尤,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犹”。

'19'才调;犹才气。一般指文才。

'20'芥拾青紫,谓取高官如从地上拾取芥草一样轻易。《汉书。夏侯胜传》:“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青紫,汉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官印上的绶带。详《颜氏》注。芥,小草。

'21'不自他;犹言不自外。

'22'梦梦(m éngm éng蒙蒙),昏乱,糊涂。语出《诗。小雅。正月》。

'23'再劫:遭两次劫数。劫,梵语音译“劫波”的略称,意为极为久远的时节。佛教对“劫”的说法不一。《法苑珠林。劫量述意》:“夫劫者,盖是纪时之名,犹年号耳。”一般分为大劫、中劫、小劫。谓世人寿命有增有减,每一增(人寿白十岁始,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及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始,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各为一小劫,合一增一减为一中劫。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幼。

'24'汩(g ǔ古)没若鸥:象海鸥沉潜水中。汩没,沉没。

'25'秀寸“中湿”:“中湿”为“中式”的谐音。科举考试被录取叫“中式”。此处为讥讽之语。秀才中式,即考中秀才(生员)。

'26'中原:此指我国中部地区。

'27'天阙:天宫。

'28'邻党,犹乡党。古代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五百家(或云二百五十家)为党。后泛指邻里。

'29'齿德:年高而有德者。齿,年齿,年龄。《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30'典坟:五典、三坟的简称。见《左传。昭公十二年》。此泛指古代文籍。

'31'竹枝词:仿民歌“竹枝”而写的诗。竹枝,巴渝一带的民歌。

'32'宿构,语出《南史。范云传》,谓预先构思。此指旧作。

'33'近体:近体诗。我国古代诗歌体裁之一,也称今体诗,即格律诗。

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排律之分;除排律句数不拘外,诗的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要求。

'34'顾盼自雄:左顾右盼,自以为无居其上者。顾盼,形容得意忘形。

'35'“一身”二句:这两句上下思理不相连属,而各句文意亦不通:上

句本要说自己具有刚强不屈的须眉男子气概,却说“一身”只剩下“须眉”:下句所写以酒浇愁。应是“痛饮”,而却说:“小饮”。所以引起芳云的讥笑。须眉,胡须和眉毛。古人以须眉为男性美,因以指男子。块磊,心中郁结不平。见《世说新语。任诞》。

'36'“上句是”二句:孙行者离火云洞,见《西游记》四十一回,谓孙悟空在号山村松林涧火云洞被红孩儿妖火所烧。此借以讽刺“剩有须眉”。

猪八戒过子母河,见《西游记》五十三回,谓猪八戒过西梁女国子母河,吃了河水,成了胎气,腹中长了血园肉块,后来吃了一口“落胎泉”里的水,才消了胎气。此借以讽刺“小饮能令块磊消”。

'37'“潴头鸣格磔”:此以谐音相调谑。潴(zhū猪),水停积处,指陂塘。潴头谓“猪头”。格磔(g ēzhé哥哲),是鹧鸪鸟叫声,非关水鸟。

'38'■■(chèchè拆拆),犹■嚅(r ú如),低声细语。

'39'狗腚响■巴:字面与“潴(猪)头鸣格磔”相对,而意谓放狗屁。

腚,山东方言,屁股。

'40'文艺:本指写作方面的学问。见《大戴礼。文王宫人》。此指八股文。

'41'冠军之作,指其“屡冠文场”的八股文。

'42'题为“孝哉闵子骞”二句:《论语。先进》:“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43'破,破题,为八股文程式之一。起首两句必须概括剖析全题,因称。

'44'月旦:品评。语出《后汉书。许劭传》。

'45'至:此从二十四卷本,原作“之”。

'46'文宗此指提学使。详《考城隍》注。

'47'语■(m àn 慢):言辞轻慢。

'48'“羯鼓”二句:谓其文意旨高远,文采斐然。羯鼓,古羯族乐器。

形如漆桶,两头可以敲击,其音急促高烈。挝,敲击。见南卓《羯鼓录》。

万花齐落,喻文采缤纷。

'49'“痛”则“不通”,吕湛恩注谓“言人有痛处;则血脉不流通也。

见《士材三书》。“此借以讽刺其文句不通。

'50'泛卮:谓斟满酒。卮,圆形酒器。《史记。吕后本纪》:“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

'51'汗淫:汗水淫淫。淫,汗水直流的样子。

'52'属(zhǔ主)对:联对。

'53'数四:再三再四,多次。

'54'牙签,象牙制作的图书标签,因以指书函。

'55'响应:回答,应答。

'56'望洋堪羞,谓以自己见闻鄙陋为羞。望洋,仰视的样子。《庄子。秋水》:“(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何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此喻指开阔了眼界而自感羞愧。

'57'一法: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法”字。

'58'少假以辞色,稍微给以好言语、好脸色!意谓另眼相待。

'59'色授而手语,谓眉目传情,手势示意。

'60'喋喋:吩吩叨叨,说个不了。

'61'“独乐乐”数语:《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芳云所读,是故意断错,读错。

'62'句读(d òu 逗)尚不知也,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尚”原作“当”。

句读,亦叫“句逗”。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行文中用圈(句)来表示;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行文中用点(读)来表示。

'63'“独要”五句,王勉引《孟子》,意在强调“与人乐乐”;芳云将原文添字换字,故意读错断错,戏言不能“要”那种快乐。

'64'无可以方略:没有解决的办法。方略,办法。

'65'“秋水”二句:喻谓眼波清澈,象晨星一样明亮。秋水,喻眼波。

盈盈:水清澈的样子。

'66'“胸中正”二句:谓心术端正,则眼光是明亮的。语出《孟子。离娄》上。原句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哉?”眸(m óu 牟)子,朱熹《集注》:“眸子,目瞳子也。”■(liǎo 了),明。

'67'■子:山东方言,男性生殖器的谐音。

'68'若东风之吹马耳:犹言如同风过马耳边,漠然无所动于心。“吹”,也作“射”。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69'“黄鸟”二句:由《诗。秦风。黄鸟》和《诗。小雅。黄鸟》的诗句凑泊成句,用作戏语。黄鸟,喻指男子生殖器。楚,树名,即壮荆。此借为“痛楚”之“楚”,痛苦。

'70'草创:凡事初设之称,此处犹言粗制。

'71'审谛:仔细观看。

'72'椽(yuán 缘):枸(j ǔ举)橼,果名。似橘,柠檬之一种。

'73'榱(cuT 崔)题:屋檐的椽子头,即出檐。语出《孟子。尽心》下。

'74'供帐:谓供具张设。也作“供张”。语出《汉书。成帝纪》。

'75'与: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于”。

'76'地仙:方士称住在人间的仙人。葛洪《抱朴子。论仙》:“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

'77'夙分:宗教迷信谓前世的缘分。

'78'红尘:佛道指称人世间。

'79'骛驶:急驰。骛,疾。驶,马行迅速。

'80'辽: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违”。

'81'迎养:迎父母供养。养,供养,事奉。

'82'物故:谓死亡。

'83'不恝(jiá夹)于怀:犹言不释于怀。恝,恝置,淡然忘之,不介意。

'84'空花:虚幻之花。花,也作“华”。

'85'滓敝:肮脏破旧。

'86'不肖子:犹言不孝子。不肖,子不似父。语出《孟子。万章》上。

'87'■(qián 前)汤:烧热水。■,烧热。

'88'■(huT 威)抑:谦逊。

'89'卜兆:卜坟兆,即以占卜择定墓地。

'90'姑嫜:公婆。

'91'禄籍:登记禄位的簿册。语出《书。大禹谟》《传》。此指福禄名位。

阎罗薨

巡抚某公父'1' ,先为南服总督'2' ,殂谢已久'3'。公一夜梦父来,颜色惨栗'4' ,告曰:“我生平无多孽愆'5' ,只有镇师一旅'6' ,不应调而误调之,途逢海寇,全军尽覆。今讼于阎君,刑狱酷毒,实可畏凛。阎罗非他,明日有经历解粮至[7 ],魏姓者是也。当代哀之,勿忘!”醒而异之,意未深信。

既寐,又梦父让之曰'8' :“父罹厄难'9' ,尚弗镂心'10',犹妖梦置之耶?”

公大异之。明日,留心审阅,果有魏经历,转运初至,即刻传入,使两人捺坐'11',而后起拜,如朝参礼'12'。 拜已,长跽涟■而告以故'13'。 魏不自任,公伏地不起。魏乃云:“然,其有之'14'。 但阴曹之法,非若阳世■■'15',可以上下其手'16',即恐不能为力。”公哀之益切。魏不得已,诺之。

公又求其速理。魏筹回虑无静所'17'。 公请为粪除宾廨'18 ],许之,公乃起。

又求一往窥听,魏不可。强之再四,嘱曰:“去即勿声。且冥刑虽惨,与世不同,暂置若死,其实非死。如有所见,无庸骇怪'19'。 ”至夜,潜伏廨侧,见阶下囚人,断头折臂者,纷杂无数。墀中置火铛油镬'20',数人炽薪其下'21'。俄见魏冠带出,升座,气象威猛,迥与曩殊'22'。 群鬼一时都伏,齐鸣冤苦。魏曰:“汝等命■手寇,冤自有主,何得妄告官长?”众鬼哗言曰:“例不应调,乃被妄檄前来'23',遂遭凶害,谁贻之冤'24'?”魏又曲为解脱,众鬼嗥冤,其声汹动。魏乃唤鬼役:“可将某官赴油鼎,略人一■'25',于理亦当。”察其意,似欲借此以泄众忿。即有牛首阿旁'26',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公见之,中心惨怛'27',痛不可忍,不觉失声一号,庭中寂然,万形惧灭矣。公叹咤而归。及明,视魏,则已死于廨中。松江张禹定言之[28]。以非佳名,故讳其人。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巡抚:明清时代与总督同为地方录高长官;清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

官,总揽一省的军政大极,地位略次于总督。

'2' 南服:南方。周制,以土地距国都远近分为五服,因此称南方为南服。

'3' 殂谢:谓死亡。

'4' 惨粟:谓极度悲痛。

[5 ]孽愆:犹言罪过。

'6' 镇师一旅:所属镇的军队五百人。镇,清制,总督或巡抚所属有镇、协、营、汛各级。镇,指总兵,为绿营乒高级武官:因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旅,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旅。

'7' 经历:官名。金代枢密院、都元帅府皆置经历,元明因之。掌出纳、移文等事。

'8' 让:责备。

'9' 罹厄难:遭受危难。

'10'尚弗镂心:还不铭记于心。镂心,刻在心上。镂,雕刻。

'11'捺坐:强按于座。

'12'如朝参礼:如同上朝参见皇帝的礼节。朝参,官吏上朝参见皇帝。

见《旧唐书。舆服志》。

'13'长跽涟■(ér 而):直挺挺地跪着,两眼垂泪。长跽,犹长跪,上身挺直而跪。涟■,垂泪的样子。

'14'具有之:大概有这件事。

'15'■■(m ěng—m ěng猛猛):犹瞢瞢,昏暗不明。■,通“瞢”。

'16'上下其手:谓串通作弊。《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春秋时,楚国进攻郑国,穿封戍俘虏了郑将皇颉,王子围与其争功,请伯州犁裁决。伯州犁即叫俘虏本人作证。而伯州犁有意袒护王子围,在提审时,指王子围故意“上其手”(高举其手),向皇颉暗示王子围地位尊贵;指穿封戍则“下其手”,以示其地位卑下。皇颉会意,便说自己是被王子围俘虏的。伯州犁通过上下其手达到了颠倒是非、通同作弊的目的。

'17'筹回:反复谋画。

'18'粪除宾廨:清扫接待宾客的公廨。粪除,扫除。语出《左传。昭公三年》。

'19'无庸:不用。

'20'火铛油镬:烹刑刑具。铛、镬,烹器,即下文所云“油鼎”。

'21'炽薪:将柴草烧旺。

'22'迥与曩殊:迥然与日间所见不同。曩,曩昔,过去,往日。

'23'檄:传递军令的公文。

'24'贻:给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