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诸生:本指在学儒生,见《汉书。何武传》。唐代国学及州、县学规定学生员额,因称生员。明清时代,凡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通称诸生。
'2' 导引之术:我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导引,“导气使和,引体使柔”的意思,指屈伸俯仰,呼吸吐纳,使血脉流通。《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后为道教用以作修炼的迷信法术之一。道教有《太清导引养生经》。
'3' 趺(f ū夫)坐:即“结跏趺坐”,略称“跏趺”。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即将双足背交叉于左右股上;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拇指面相合,然后端身正坐,俗称盘腿打坐。见善导《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大智度论》:“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
'4' 可以见(xiàn 现)矣:可以现形了。见,通“现”。
'5' 丹:炼丹是道教法术之一。派于古代方术。原指在鼎炉中烧炼矿石药物,以制“长生不死”的丹药,即“金丹”。后道士将这一方术加以扩展,称“金丹”
为“外丹”,称精神修炼的成果为“内丹”。人体比拟鼎炉,“精”、“气”比拟药物,以“神”去烧之,使精、气、神凝成“圣胎”,即为“内丹”。这里指内丹,后《王兰》一文中的“金丹”,指外丹。
'6' 夜叉:梵语音译。意译“能啖鬼”、“捷疾鬼”等。佛经中一种形象凶恶的鬼,列为天龙八部神众之一,我国诗文小说中,则常指丑恶之鬼,或喻凶暴丑恶之人。
'7' 颠疾:疯癫病。颠,通“癫”。
尸变
阳信某翁者'1' ,邑之蔡店人。村去城五六里,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
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2' ,则翁家客宿邸满'3'。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当客意。
客言:“但求一席厦字'4' ,更不敢有所择。”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5'。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6' ,纸衾覆逝者'7'。又观寝所,则复室中有连榻'8'。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惟一客尚蒙眬。忽闻灵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9'。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客大惧,恐将及已,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犹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10',不如着衣以窜。
裁起振衣'11',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12'。 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就着之,白足奔出'13'。 尸亦起,似将逐客。比其离帏,而客已拔关出矣'14'。 尸驰从之。
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扣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至东郊,瞥见兰若'15',闻木鱼声'16',乃急挝山门'17'。 道人讶其非常'18',又不即纳。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幛'19';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20'。 尸益怒。
然各寖倦矣'21'。 尸顿立。客汗促气逆'22',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
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
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
时晨钟已尽'23',晓色迷蒙,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24'。宰亲诣质验'25'。 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哗。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26',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27'。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阳信:县名。在今山东省北部。
'2' 望门投止:见有人家,便去投宿。《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止,宿。
'3' 客宿邸(d ǐ底)满:住宿客人很多,旅舍已满。邸,旅舍。
'4' 一席厦宇:廊梅下一席之地。厦,两厢,走廊。宇,屋檐。
'5' 材木:棺木。材,棺。
'6' 搭帐衣:指灵堂中障隔灵床的帷幛。旧时丧礼,初丧停尸灵床,灵前置几,设位燃灯,祭以酒浆,几后设帷。见《莱阳县志》。《礼记。丧大记》“彻帷”《疏》:“彻帷者,初死恐人恶之,故有帷也。至小敛衣尸毕,有饰,故除帷也。”
'7' 纸衾(q īn 钦):指初丧时用以覆盖尸体的黄裱纸或白纸。衾,被。
《泰安县志》(民国本):“既死,覆以纸被,报丧亲友,或谓‘接亡’,或谓‘落柩’。”
'8' 复室:指套房中的里间。
'9' 抹额:也叫“抹头”,一种束额的头巾。此指以巾束额。
'10'计:此字底本模糊难辨,据铸雪斋抄本补正。'11'振衣:抖动衣服;指欲穿衣。
'12'数数(shu òshu ò朔朔):多次。
'13'白足:光着脚。
'14'拔关:拔开门闩。关,门插关,即门闩。
'15'兰若:梵语“阿兰若”的音译。《大乘义章》一五:“阿兰若者,此翻名为空闲处也。”原为佛家比丘习静修的处所,后一般指佛寺。'16'木鱼:佛教法器名。刻木作鱼形,中凿空洞,扣之作声。一为圆形,刻有鱼鳞,僧人诵经时敲击以调音节;一为长形,吊库堂前,开饭时击之以招僧众。《百丈清规。法器章》:“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惊昏惰也。”
'17'挝(zhu ā抓):敲。山门:寺院的外门。
'18'道人:这里指和尚。晋宋间和尚、道士通称道人。叶梦得《石林燕语》:“晋宋间佛教初行,未有僧称,通曰道人。”
'19'幛:本指屏风、帷幕,也作“障”,遮蔽。
'20'彼左则右之:此据铸雪斋抄本,原无此五字。
'21'寖(q ìn 浸)倦:渐渐疲倦。寖,同“浸”,渐。
'22'汗促气逆,汗直冒,气直喘。促,急。逆,不顺。
'23'晨钟:这里指寺庙里清晨的钟声。钟,佛教法器。《百丈清规。法器章》:“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24'邑宰:指知县。
'25'质验,质证查验;即问取证词,查验尸身。
'26'身:《尔雅。释诂下》:“身,我也。”
'27'“宰与”二句:知县发给他证明文书,并赠送盘费,使其回家。赍(jī鸡),以物送人。
喷水
莱阳宋玉叔先生为部曹时'1' ,所僦第'2' ,甚荒落。一夜,二婢奉太夫人宿厅上'3' ,闻院内扑扑有声,如缝工之喷水者。太夫人促婢起,穴窗窥视'4' ,见一老妪,短身驼背,白发如帚,冠一髻,长二尺许,周院环走,疏急作鹤步'5',行且喷,水出不穷。婢愕返白。太夫人亦惊起,两婢扶窗下聚观之。妪忽逼窗,直喷櫺内;窗纸破裂,三人俱仆,而家人不之知也。东曦既上'6' ,家人毕集,叩门不应,方骇。撬扉入,见一主二婢,骈死一室'7'。一婢鬲下犹温'8'。扶灌之,移时而醒,乃述所见。先生至,哀愤欲死。细穷没处,掘深三尺余,渐露白发;又掘之,得一尸,如所见状,面肥肿如生。
令击之,骨肉皆烂,皮内尽清水。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宋玉叔:即来琬。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今山东莱阳)人。清初著名诗人,与施闰章齐名,时称“南施北宋”。有《安雅堂集》。宋琬为顺洽四年(1647)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调吏部稽勋司郎中,后迁浙江、四川按察使。详见《清史稿。文苑传》。主事、郎中均为内阁各部的属宫,即“部曹”。“为部曹时”,指宋琬在京期间。
'2' 所僦(jiù就)第:租赁的宅第。
'3' 太夫人:汉代称列侯之母为太夫人。后泛称官僚豪绅之母。此指宋母。
'4' 穴窗:在窗纸上戳个洞。
'5' 疏急作鹤步:大步急行如鹤。'6' 东曦(x ī希):犹朝日。曦,日光。
'7' 骈(pián )死:同死。骈,并,相挨。'8' 鬲下:胸腹之间,指胸口。
鬲,同“膈”。
瞳人语
长安士方栋'1' ,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2'。每陌上见游女'3' ,辄轻薄尾缀之'4'。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绣幰'5' ;青衣数辈'6' ,款段以从'7'。内一婢,乘小驷'8' ,容光绝美。稍稍近觇之,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炫神夺,瞻恋弗舍,或先或后,从驰数里。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何处风狂儿郎,频来窥瞻!”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9' ,非同田舍娘子'10',放教秀才胡觑'11'!”言已,掬辙土飏生。
生眯目不可开。才一拭视,而车马已渺。惊疑而返。觉目终不快。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12';经宿益剧,泪籁籁不得止;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百药无效。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闻《光明经》能解厄'13'。 持一卷,浼人教诵'14'。 初犹烦躁,久渐自安。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15'。 持之一年,万缘俱净'16'。 忽闻左目中小语如蝇,曰:“黑漆似,叵耐杀人'17'!”右目中应云:“可同小遨游,出此闷气。”渐觉两鼻中蠕蠕作痒,似有物出,离孔而去。久之乃返,复自鼻入眶中。又言曰:“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18'!”
生素喜香兰,园中多种植,日常自灌溉;自失明,久置不问。忽闻此言,遽问妻:“兰花何使憔悴死?”妻诘其所自知,因告之故。妻趋验之,花果槁矣。大异之。静匿房中以俟之,见有小人自生鼻内出,大不及豆,营营然竟出门去'19'。渐远,遂迷所在。俄,连臂归,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如此二三日。又闻左言曰:“隧道迂'20',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右应云:“我壁子厚,大不易。”左曰:“我试辟,得与而俱'21'。 ”遂觉左眶内隐似抓裂。有顷,开视,豁见几物。喜告妻。妻审之,则脂膜破小窍,黑晴荧荧,如劈椒'22'。 越一宿,幛尽消。
细视,竟重瞳也,但右目旋螺如故,乃知两瞳人合居一眶矣。生虽一目眇,而较之双目者,殊更了了'23'。 由是益自检束'24',乡中称盛德焉'25'。 异史氏曰'26':“乡有士人,偕二友于途,遥见少妇控驴出其前,戏而吟曰:”有美人兮'27'!‘顾二友曰:“驱之!’相与笑骋。俄。追及,乃其子妇。心赧气丧,默不复语。友伪为不知也者,评骘殊亵'28'。 士人忸怩'29',吃吃而言曰'30':”
此长男妇也。‘各隐笑而罢。轻薄者往往自侮,良可笑也。至于眯目失明,又鬼神之惨报矣。芙蓉城主,不知何神,岂菩萨现身耶'31'?然小郎君生辟门户,鬼神虽恶,亦何尝不许人自新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为汉、唐都城,因在旧时文学作品中常以长安代指国都。
'2' 佻(tiǎo 挑)脱不持仪节:行为轻佻,不守礼节。佻脱,轻佻,轻率。
持,守。仪节,礼仪。
'3' 陌(m ò末)上:本指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称“陌”。这里指郊野路上。
'4' 尾缀:犹尾随;在后紧跟。
'5' 朱茀(f ú俘)绣幰(xiǎn 显),大红车帘,绣花车帷。旧时女子乘车,车篷前后挂帘遮蔽,叫“茀”。幰,车上的障幔。
'6' 青衣:古时地位低贱者的服装。婢女多穿青衣,因以代称婢女。
'7' 款段,款段马,行动迟缓之马。此指骑马慢行。《后汉书。马援传》:“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
'8' 小驷:小马。驷,四马一车,也泛指马,《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经典释文》:“驷,马也。”
'9' 芙蓉城:迷信传说中的仙境。欧阳修《六一诗话》:“(石)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忽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
归宁:妇女回母家探视,古称归宁。《诗。周南。葛覃》:“害澣害否,归宁父母。”宁,安,问安。
'10'田舍娘子:乡下妇女,农妇。
'11'放:任意。
'12'小翳(y ì益):小片障(云)膜。翳,目疾,遮蔽瞳孔的薄膜。下文“右睛起旋螺”,是说薄膜厚结成螺旋形。
'13'《光明经》:佛教经典《金光明经》的简称。
'14'浼(m ěi 每)人:央求人,请人。
'15'捻珠:用手捻数着佛珠。珠,佛珠,也称“数珠”,梵语“钵塞莫”
的意译,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通常用香木车成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玛瑙、玉石制作的,粒数多少不等,少者十四颗,多者达一千零八十颗。
'16'万缘俱净:意思是各种世俗杂念全都消除。缘,佛家语,此指意念产生的因缘。
'17'叵(p ǒ颇)耐杀人:令人难以忍耐。叵,不可。杀,同“煞”。
'18'珍珠兰:也称珠兰,常绿小灌木,初夏开小花,穗状花序,呈黄绿色,有香味。
'19'营营:往来飞声。《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朱熹注:“营营,往来飞声。”
'20'隧道:地下暗道。这里指眼睛通向鼻孔的潜道。《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注:“隧,潜道也。”
'21'得与而俱:意思是,如果我启门成功,就与你共同使用。而,你。
俱,一同。
'22'劈椒:绽裂的花椒内仁。花椒内的黑子,俗名“椒目”。这里形容露出一小点黑色的瞳孔。
'23'了了:清楚。
'24'检束:指对言行检点约束。
'25'盛德:美德。《史记。老子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大、美。
'26'“异史氏曰”:《聊斋志异》所用的一种论赞体例。异史氏,作者蒲松龄自称。本书撰写狐鬼神异故事多仿史书列传体例,因称“异史”;而在正文后,则仿照《左传》的“君子曰”和《史记》的“太史公曰”的论赞体例,标以“异氏史曰”,以便作者直接发表议论。
'27'有美人兮:《诗。郑风。野有蔓草》中的诗句。原诗为:“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28'评骘(zhì质)殊亵:评论得十分猥亵、下流。骘,定。
'29'忸怩:羞愧葸缩的样子。
'30'吃吃(j īj ī机机):形容说话结结巴巴、吞吐含混。
'31'菩萨:梵语“善提萨菙”的略称。《翻译名义集》一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菙,此曰众生。以上智求菩提,用悲下术众生。”佛教用以指自觉本性而又善度众生的修行者,地位仅次于佛,世传观世音菩萨多现女身。
画壁
江西孟龙潭'1' ,与朱孝廉客都中'2'。偶涉一兰若,殿宇禅舍'3' ,俱不甚弘敞'4' ,惟一老僧挂搭其中'5'。见客入,肃衣出迓'6' ,导与随喜'7'。殿中塑志公像'8'。两壁画绘精妙,人物如生。东壁画散花天女'9' ,内一垂髫者'10',拈花微笑,樱唇欲动,眼波将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想。身忽飘飘,如驾云雾,已到壁上。见殿阁重重,非复人世。一老僧说法座上'11',偏袒绕视者甚众'12'。 朱亦杂立其中。少间,似有人暗牵其裾。回顾,则垂髫儿,冁然竟去'13'。 履即从之。过曲栏,入一小舍,朱次且不敢前'14'。 女回首,举手中花,遥遥作招状,乃趋之。舍内寂无人;遽拥之,亦不甚拒,遂与狎好。既而闭户去,嘱勿咳,夜乃复至,如此二日。
女伴共觉之,共搜得生,戏谓女曰:“腹内小郎已许大,尚发蓬蓬学处子耶?”
共捧簪珥'15',促令上鬟'16'。 女含羞不语。一女曰:“妹妹姊姊,吾等勿久住,恐人不欢。”群笑而去。生视女,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垂髫时尤艳绝也。四顾无人,渐入猥亵,兰麝熏心'17',乐方未艾。忽闻吉莫靴铿铿甚厉'18',缧锁锵然'19';旋有纷嚣腾辨之声。女惊起,与生窃窥,则见一金甲使者'20',黑面如漆,缩锁挈槌'21',众女环绕之。使者曰:“全未?”
答言:“已全。”使者曰:“如有藏匿下界人,即共出首,勿贻伊戚'22'。 ”
又同声言:“无。”使者反身鹗顾'23',似将搜匿。女大惧,面如死灰,张皇谓朱曰:“可急匿榻下。”乃启壁上小扉,猝遁去。
朱伏,不敢少息。俄闻靴声至房内,复出。未几,烦喧渐远,心稍安;然户外辄有往来语论者'24'。 朱局蹐既久'25',觉耳际蝉鸣,目中火出,景状殆不可忍,惟静听以待女归,竟不复忆身之何自来也。时孟龙潭在殿中,转瞬不见朱,疑以问僧。僧笑曰:“往听说法去矣。”问:“何处?”曰:“不远。”少时,以指弹壁而呼曰:“朱檀越何久游不归'26'?”旋见壁间画有朱像,倾耳仁立,若有听察。僧又呼曰:“游侣久待矣。”遂飘忽自壁而下,灰心木立'27',目瞪足耎。 孟大骇,从容问之,盖方伏榻下,闻扣声如雷,故出房窥听也。共视拈花人,螺髻翘然'28',不复垂髫矣。朱惊拜老僧,而问其故。僧笑曰:“幻由人生,贫道何能解。”朱气结而不扬,孟心骇叹而无主。即起,历阶而出。
异史氏曰:“幻由人作,此言类有道者'29'。 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老婆心切'30',惜不闻其言下大悟,披发入山也。”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江西:清代行省名,辖境约当令江西省。
'2' 孝廉:这里指举人。孝廉为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由郡国推举,报请朝廷任用。明清科举制度,举人由乡试产生,与汉代孝廉由郡国推举相似,因称举人为孝廉。
'3' 禅(chán 馋)舍:僧舍。禅,佛家语,梵语音译“禅那”的略称,专心静思的意思。旧时诗文常将与佛教有关的事物都冠以“禅”字,如禅房、禅堂等。
'4' 弘敞:宽阔明亮。敞,原作“厂(廠)”,据青柯亭刻本改。
'5' 挂搭:行脚僧(也叫游方僧)投宿暂住的意思。也称“挂褡”、“挂
单“、”挂锡“。褡,指僧衣;单,指僧堂东西两序的名单;锡,指锡杖。
行脚僧投宿寺院,衣钵和锡杖不能放在地上,而要挂在僧堂东西两序名单下面的钩上,故称。'6' 肃衣,整衣,表示恭敬。
'7' 随喜:佛家语,意思是随已所喜,做些善事;指随意向僧人布施财物。
见《法华经。随喜功德品》。后因称游观寺院为随喜。
'8' 志公:指南朝僧人保志。保志(418 —514 ),也作“宝志”,相传自宋太始(465 —471 )初,他表现出种种神异的言行,齐、梁时王侯士庶视之为“神僧”。见《高僧传。神异。梁京师释保志》。
'9' 散花天女:佛经故事中的神女。《维摩诘经。观众生品》载,维摩洁室有一天女,每见诸菩萨聆听讲说佛法,就呈现原身,并将天花撒在他们身上,以验证其向道之心:道心坚定者花不着身,反之则着身不去。'10'垂髫(t íao条)
:披发下垂。古时十五岁以下儿童不束发,因称童稚为垂髫。这里指未曾束发的少女。
'11'说法:讲说佛法。
'12'偏袒绕视者:此指和尚。偏袒,袒露右肩,详《聊斋自志》注。'13'冁(chǎn 产)然:笑的样子。《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14'次且(z īj ū资苴):同“趑趄”。进退犹豫。
'15'簪珥(ěr 耳):发簪和耳环。
'16'上鬟:俗称“上头”。山东旧时习俗,女子临嫁梳妆冠笄、插戴首饰,称“上头”。《城武县志》(道光十年):“于吉时为女冠笄作乐,名上头。”
'17'兰麝:兰草和麝香。古时妇女熏香用品。
'18'吉莫靴:皮靴。吉莫,皮革。《北齐书。韩宝业等传》:“臣向见郭林宗从冢中出,着大帽、吉莫靴,插马鞭。”
'19'缧(l éi 累)锁:拘系犯人的锁链。缧,黑绳。
'20'金甲使者:身着金制铠甲的使者。
'21'絜(xié协):持。通“挈”。
'22'勿贻伊戚:意为不要自招罪罚。《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治伊戚。”诒,通“贻”,遗留。伊,通“繄”(y ī),是。戚,优愁。
'23'反身鹗顾,反转身来,瞋目四顾。鹗,猛禽,双目深陷,神色凶狠。
'2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