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缌薄S质锍觯唬骸按舜蠓蛞玻�15'。 ”以次各指其官职,率怪异'16';然位渐卑,丑亦渐杀'17'。 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村人百口解说'18',市人始敢遥立。既归,国中成知村有异人,于是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然每至一家,阍人辄阖户,丈夫女子窃窃自门隙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村人曰:“此间一执朝郎'19',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造郎门。郎果喜,揖为上客'20'。视其貌,如八九十岁人。目睛突出,须卷如猬'21'。 曰:“仆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独未尝至中华。今一百二十余岁,又得睹上国人物,此不可不上闻于天子。
然臣卧林下,十余年不践朝阶,早旦,为君一行。“乃具饮馔,修主客礼。酒数行,出女乐十余人,更番歌舞。貌类夜叉'22',皆以白锦缠头,拖朱衣及地。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23'。 主人顾而乐之,问:”中国亦有此乐乎?“
曰:“有。”主人请拟其声,遂击桌为度一曲。主人喜曰:“异哉!声如凤鸣龙啸,从未曾闻。”翼日,趋朝,荐诸国王。王忻然下诏,有二三大夫,言其怪状,恐惊圣体。王乃止。郎出告马,深为扼腕'24'。 居久之,与主人饮而醉,把剑起舞,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曰:“请君以张飞见宰相,宰相必乐用之,厚禄不难致。”马曰:“嘻!游戏犹可,何能易面目图荣显'25'?”主人固强之,马乃诺。主人设筵,邀当路者饮'26',令马绘面以待。未几,客至,呼马出见客。客讶曰:“异哉!何前始而今妍也!”遂与共饮,甚欢。马婆娑歌“弋阳曲”'27',一座无不倾倒'28'。 明日,交章荐马'29'。 王喜,召以旌节'30'。既见,问中国治安之道'31',马委曲上陈'32',大蒙嘉叹,赐宴离宫'33'。 酒酣,王曰:“闻卿善雅乐,可使寡人得而闻之乎?”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34'。 王大悦,即日拜下大夫'35'。 时与私宴'36',恩宠殊异。久而官僚
百执享颇觉其面目之假
'37';所至,辄见人耳语,不甚与款洽。马至是孤立,然不自安'38'。 遂上疏乞休致'39',不许;又告体沐'40',乃给三月假。于是乘传载金宝'41',复归山村。村人膝行以迎。马以金资分给旧所与交好者,欢声雷动。村人曰:“吾济小人受大夫赐,明日赴海市,当求珍玩,用报大夫。”问:“海市何地?”曰,“海中市,四海鲛人'42',集货珠宝;四方十二国,均来贸易。
中多神人游戏。云霞障天,波涛间作。贵人自重,不敢犯险阻,皆以金帛付我辈,代购异珍。今其期不远矣。“问所自知,曰:”每见海上朱鸟来往,七日,即市。“马问行期,欲同游瞩,村人劝使自贵。马曰,”我顾沧海客,何畏风祷?
“
未几,果有踵门寄资者,遂与装资人船。船容数十人,平底高栏。十人摇橹,激水如箭。凡三日,遥见水云幌漾之中,楼阁层叠;贸迁之舟'43',纷集如蚁。
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44'。 维舟而入,见市上所陈,奇珍异宝,光明射目,多人世所无。一少年乘骏马来,市人尽奔避,云是“东洋三世子”'45'。 世子过,目生曰:“此非异域人?”
即有前马者来诘乡籍'46'。 生揖道左,具展邦族'47'。 世子喜曰,“既蒙辱临,缘分不浅!”于是授生骑,请与连辔。乃出西城。方至岛岸,所骑嘶跃入水。
生大骇失声,则见海水中分,屹如壁立。俄睹宫殿,玳瑁为梁'48',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下马揖人。仰视龙君在上,世子启奏:“臣游市廛,得中华贤士,引见大王。”生前拜舞'49'。 龙君乃言:“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50'。 欲烦椽笔赋‘海市,'51',幸无吝珠玉'52'。 ”
生稽首受命。授以水精之砚'53',龙鬣之毫'54',纸光似雪,墨气如兰。生立成千余言,献殿上。龙君击节曰'55':“先生雄才,有光水国矣!”遂集诸龙族,宴集采霞宫。酒炙数行,龙君执爵而向客曰:“寡人所怜女,未有良匹,愿累先生。先生倘有意乎?”生离席愧荷'56',唯唯而已。尤君顾左右语。无何,宫人数辈,扶女郎出。环声动'57',鼓吹暴作。拜竟,睨之,实仙人也。女拜已而去。少时酒罢,双鬟挑画灯'58',导生入副宫'59'。 女浓妆坐伺。珊瑚之床,饰以八宝'60';帐外流苏'61',缀明珠如斗大;衾褥皆香耍。天方曙,则雏女妖鬟,奔人满侧。生起,趋出朝谢。拜为驸马都尉'62'。 以其赋驰传诸海。诸海龙君,皆员来贺'63';争折简招驸马饮。生衣绣裳,驾青虬'64',呵殿而出'65'。武士数十骑,背雕弧'66',荷白'67',晃耀填拥。马上弹筝'68',车中奏玉'69'。三日间,遍历诸海。由是“龙媒”
之名,噪于四海。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本莹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黄色,稍细于臂;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花开满树,状类'70'。 每一瓣落,锵然作响。拾视之,如赤瑙雕镂'71',光明可爱。时有异鸟来鸣,毛金碧色,尾长于身,声等哀玉'72',恻人肺腑。
生闻之,辄念乡土。因谓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间阻'73',每一念及,涕膺汗背'74'。 卿能从我归乎?”女曰:“仙尘路隔'75',不能相依。妾亦不忍以鱼水之爱'76',夺膝下之欢'77'。 容徐谋之。”生闻之,涕不自禁。女亦叹曰:“此势之不能两全者也!”明日,生自外归。龙君曰:“闻都尉有故土之思,诘旦趣装,可乎?”生谢曰:“逆旅孤臣,过蒙优宠,报之诚'78',结于肺肝。容暂归省,当图复聚耳。”入暮,女置酒话别。生订后会。女曰:“情缘尽矣。”
生大悲,女曰:“归养双亲,见君之孝。人生聚散,百年犹旦暮耳,何用作儿女哀泣?此后妾为君贞'79',君为妾义'80',两地同心,即伉俪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谓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倘虑中馈
乏人'81',纳婢可耳'82'。 更有一事相嘱:自奉衣裳'83',似有佳朕'84',烦君命名。“生曰:”其女耶,可名龙宫;男耶,可名福海。“女乞一物为信'85'。生在罗刹国所得赤玉莲花一对,出以授女。女曰:”三年后四月八日,君当泛舟南岛,还君体胤'86'。 “女以鱼革为囊,实以珠宝,授生曰:”珍藏之,数世吃著不尽也。“天微明,王设祖帐'87',馈遗甚丰。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送诸海'88'。 生上岸下马。女致声珍重,回车便去,少顷便远。海出复合,不可复见。
生乃归。自浮海去,咸谓其已死;及至家,家人无不诧异。幸翁媪无恙,独妻已他适。乃悟龙女“守义”之言,盖已先知也。父欲为生再婚;生不可,纳婢焉。谨志三年之期,泛舟岛中。见两儿坐浮水面,拍流嬉笑,不动亦不沉。近引之,儿哑然捉生臂'89',跃入怀中。其一大啼,似嗔生之不援己者。
亦引上之。细审之,一男一女,貌皆婉秀。额上花冠缀玉,则赤莲在焉。背有锦囊,拆视,得书云:“翁姑计各无恙。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90'。 结想为梦,引领成劳'91',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娥,且虚桂府'92';投梭织女,犹怅银河'93'。 我何人斯'94',而能永好?
兴思及此,辄复破涕为笑。别后两月,竟得孪生。今已啁瞅怀抱'95',颇解言笑'96';觅枣抓梨,不母可活。敬以还君。所贻赤玉莲花,饰冠作信。膝头抱儿时,犹妾在左右也。闻君克践旧盥'97',意愿斯慰。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98'。奁中珍物,不蓄兰膏;镜里新妆,久辞粉黛。君似征人,妾作荡妇'99',即置而不御'100' ,亦何得谓非琴瑟哉'101' ?独计翁姑亦既抱孙,曾未一觌新妇,揆之情理,亦属缺然。岁后阿姑窀穸'102' ,当往临穴'103' ,一尽妇职。过此以往,则‘龙宫’无恙,不少把握之期'104' ;‘福海’长生,或有往还之路。伏惟珍重'105' ,不尽欲言。“生反覆省书揽涕'106'。两儿抱颈曰:”归休乎'107'!“生益恸,抚之曰:”儿知家在何许?“儿啼,呕哑言归。生视海水茫茫,极天无际;雾鬟人渺'108' ,烟波路穷'109'。抱儿返棹,怅然遂归。生知母寿不永'110',周身物悉为预具'111' ,墓中植松百余'112'。逾岁,媪果亡。灵舆至殡宫'113' ,有女子临穴'114'。众方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已失所在。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福海稍长,辄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数日始还。龙宫以女子不得往,时掩户泣。
一日,昼瞑,龙女忽人,止之曰:“儿自成家,哭泣何为?”乃赐八尺珊瑚一树,龙脑香一帖'115' ,明珠百颗,八宝嵌金合一双,为嫁资。生闻之突入,执手啜泣。俄顷,疾雷破屋,女已无矣。
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116'。嗜痂之癖,举世一辙'117'。‘小惭小好,大惭大好,'118'。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119' ,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
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120' ?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121' !“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梨园子弟:戏曲艺人。《新唐书。礼乐志》,谓唐玄宗曾选乐工及宫女数百人,亲授乐曲于梨园。后因你演戏的场所为“梨园”,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子弟”。
'2' 权子母:指经商。权,权衡。子母,原指货币的大小、轻重,后来指利息与本钱。
'3' 浮海:泛海;航海。此指到海外经商。
'4' 自陈所自:自己陈述来历。所自,从哪里来。
'5' 望望然而去:掉头不顾而去。《孟子。公孙丑》上:“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6' 率:全,都。诡异:怪异。
'7' 耳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干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终始,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索隐》:“言俗以浅识,举而笑秦,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
'8' 上卿:周官制,最尊贵的诸侯臣称上卿。《公羊传。襄公十一年》:“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
'9' 任民社:古称直接理民的地方官为“职任民社”,民社,人民和社稷。
'10'邀:获取。
'11'鼎烹:美食,贵人所享。此指贵人赐与的“残杯冷炙”。鼎,古代炊器,三足两耳。
'12'罗刹:梵语音译,意思是恶鬼。这里作为国名。《文献通考》谓罗刹国朱发黑面,兽牙鹰爪,作市以夜,昼则掩面。
'13'兴:起床。
'14'相国:宰相。
'15'大夫:古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这里指位次于相国的高级官员。
'16'(zhěng一n ǐng争宁):毛发散乱貌。
'17'杀:煞;减。
'18'百口解说:极力解说。百,多。口,代指语言。
'19'执戟郎:古代警卫宫门的官员。《史记。淮阴侯列传》:“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秦汉郎宫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负责执戟宿卫殿门,故称执戟郎。
'20'揖;拱手为礼。这里是尊奉的意思。
'21'须卷(quán 拳)如猬:胡须密集象刺猬。卷,弯曲。
'22'貌类夜叉: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貌类如夜叉”。
'23'腔拍恢诡:腔调和节奏都很特别。恢诡,离奇。
'24'扼腕:紧握己腕,表示惋惜。
'25'易面目图荣显:改换面貌来谋取荣华显贵:指迎合世俗所好,换取功名利禄。易,改变。
'26'当路者:居于要职的人,指掌握政权的官员。《孟子。公孙丑》:“夫子当路于齐。”
'27'婆娑:形容舞姿;此指起舞。弋阳曲:南曲腔调的一种,明清时代流行于江西弋阳,故名。《顾曲麈谈》谓弋阳腔是“俗腔”,昆山腔是“雅乐”。马骥唱俗腔,罗刹国王却认为是“雅乐”;这说明罗刹国雅俗颠倒。
'28'倾倒:佩服。
'29'交章:纷纷上奏章。
'30'召以旌节:派人持旌节去召见他。古礼,君有所命,召唤大夫用旌、旃。
旌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和五彩鸟羽,古代出使者持之,以为凭证。'31'治安之道:治国安邦的法则。
'32'委曲:原原本本地。
'33'离宫:别宫。古时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别筑官室,供随时游处,
称“离宫”。
'34'靡靡之音:淫靡的乐曲;本指俗腔,而罗刹国好之,视为雅乐。'35'拜:授官。下大夫:古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大夫,大夫分上中下三等。
'36'时与私宴:经常参加皇帝的家宴。与,参与。
'37'百执事:犹言百官。《书。盘庚》:“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执事,指各部门专职人员。
'38'然:不安的样子。
'39'乞休致:请求辞宫家居。清制,自陈衰老而批准休致的,称“自请休致”
;非自己所请,谕旨令其休致的,称“勒令付致”。'40'休沐:休息沐浴;指短期休假。汉制,吏五日一休沐;唐代十日一体沐。
'41'乘传(zhu àn 撰):乘驿站的传车。传,传车,古代驿站的公用车辆。
马骥付沐,得用传乘,可见深得国王恩宠。
'42'鲛人:神话传说,谓南海有鲛人,善纺织,所织薄纱叫“鲛绡”;鲛人常哭泣,其泪则凝为珠,见《博物志》和《述异记》。
'43'贸迁:贸易。
'44'敌楼:城楼。云汉:天河!这里指高空。
'45'世子:帝王或诸侯的嫡妻所生之子。
'46'前马者:在马前开路的人。
'47'具展:一一陈述。邦族:籍贯与姓氏。
'48'玳瑁为梁:以玳瑁为饰的屋梁。玳瑁,龟类动物,背甲光亮,可作装饰。
'49'拜舞:跪拜舞蹈。舞蹈,占朝仪之一。
'50'衙官屈宋:意思是超过屈原、宋玉。《续世说》谓杜审言曾自夸:“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宫,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衙宫,唐代刺史的属宫。
以屈原、宋玉为其衙宫,是说自己的作品压倒屈、宋。'51'椽笔:如椽之笔,比喻能写文章的大手笔。赋海市:写一篇描写海市的赋。赋,文体名,这里指作赋。
'52'珠玉:比喻美好的文章。
'53'水精:即水晶。
'54'龙鬣(liè列)之毫:用龙的鬣毛制成的笔。
'55'击节:抚手或拍板以调节乐曲,表示激赏。这里指赞赏。'56'离席:离座站起,表示恭敬。愧荷:以自愧的心情表示感激。'57'环:和环都是古时佩在身上的玉饰。
'58'双鬟:指幼婢。古时幼女结双鬟。
'59'副宫:旁宫。
'60'八宝:指金银、珍珠、玛瑙等各种珠宝。
'61'流苏:用彩丝或鸟羽做成的垂缨。
'62'驸马都尉:宫名,汉武帝时置,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多以宗室及外戚诸公子孙担任。魏晋以后,帝婿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皆非实职。
'63'员:派专人。
'64'驾青虬(qiú求);驾驭青虬拉的车子。《离骚》:“驷玉虬以乘兮,溘埃风余上征。”王逸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65'呵殿:古时贵官出行的威仪,呵,在前喝道。殿,在后随从。'66'背:据铸雪斋抄本,原作“皆”。
雕弧:雕有纹彩的弓。'67':同“棒”。
'68'筝:古代弦乐的一种。
'69'玉:指玉笛之类的管乐。
'70'(zhān 沾):栀子花。
'71'赤瑙:红色玛瑙。
'72'声等哀玉:声音如同玉制乐器所奏的哀婉曲调。
'73'恩慈间阻:指与父母隔离。父母慈爱有恩,故以“恩慈”代称。'74'涕膺汗背:泪下沾胸,汗流浃背;形容悲伤与惶恐。
'75'仙尘,仙境与尘世。
'76'鱼水之爱:喻夫妇之爱。
'77'膝下之欢:指父子之情。
'78'报之诚:感恩图报的心情。报,指环报恩,《后汉书。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夜间梦见一个黄衣童子衔四枚白环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后杨宝子孙四世,果都显贵。
'79'贞:封建时代妻不改嫁叫“贞”。
'80'义:此指封建时代丈夫因妻守贞,己亦不重婚另娶。
'81'中馈乏人:无人主持家务。古代妇女在家料理饮食、祭品等事务,叫做“主中馈”。
'82'纳婢:以婢女为妾。封建时代纳妾不算娶妻,这样仍然算作对前妻“守义”。
'83'自奉裳衣:意为自结婚以来。奉裳衣,指妻子侍奉丈夫衣着。古时上曰衣,下曰裳。《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84'佳朕:佳兆,指怀孕。朕,征兆。
'85'信:信物;凭证。
'86'体胤:亲生儿女。胤,后嗣。
'87'设祖帐:意为设宴饯别。古时出行,为行者祭奠路神,祝福饯别,叫“祖祭”。祖祭时设置的帷帐叫“祖帐”。
'88'海(四):海边。,水边。
'89'哑(厄)然:发出笑声的样子,哑,笑声。
'90'“盈盈一水”二句:意谓虽然一水之隔,但却音信难通。《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水清浅的样子。青鸟:借指使者。《汉武故事》:七月七日,日正中,汉武帝见青鸟从西方夺。东方朔说,西王母即将到来。不久,果然到来,后因以青鸟称传信的使者。
'91'引领:形容殷切盼望。领,颈。
'92'“奔月娥”二句:意谓象嫦娥这样仙女尚且在月宫孤身独处。娥,即嫦娥,传说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药,飞升月官。见《淮南子。览冥训》。桂府,相传月宫有桂树,高五百丈,后因称月宫为“桂府”。见《西阳杂俎》。
'93'“投梭织女”二句:意谓天上的织女,尚且因天河阻隔,不能同牛郎团聚,而感到惆怅。织女,神话人物,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嫁与河西牛郎以后,织造中断,天帝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渡河与牛郎相会。
故事初见于《古诗十九首》。怅,恨。银河,天河。
'94'斯:兮,语气词。
'95'啁啾(zhōu jiū周究):小鸟鸣声。这里形容幼儿学话的声音。'96'
言笑:据铸雪斋抄本,原作“笑言”。'97'克践旧盟:能够履行旧时的盟誓;指守义不娶。克,能。
'98'之死靡他:到老死也无他心;指誓不改嫁。
'99'荡妇:荡子妇;出游不归者的妻子。《古诗十九首》:“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100' 置而不御:意谓两地远隔,仍保持夫妇名义。御,用;因喻夫妇为琴瑟之设词。
'101' 琴瑟:喻夫妇。《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以琴瑟谐合喻夫妇和合。
'102' 窀穸(zhūn 一x ì谆细):墓穴。这里指下葬。
'103' 临穴:亲临墓穴。
'104' 把握:携手,握手:指见面。
'105' 伏惟;恭敬地希望。惟,希望。
'106' 揽涕:挥泪。
'107' 归休乎:回家吧?休,语词。
'108' 雾鬟人渺:意谓已看不到龙女。雾鬟,借指想望中的龙女。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渺,渺茫。
'109' 烟波路穷:烟波之上,漫无道路。穷,尽。
'110' 不永:不长。
'111' 周身物:指死者的服饰,棺等物。
'112' :楸树。
'113' 灵舆:灵车。殡宫:停放灵柩的墓穴。
'114' (cuì一dié崔喋):封建丧礼规定的子女所穿的孝服。,披在胸前的麻布。,系在额部和腰上的麻带。
'115' 龙脑香:由尤脑树所提炼的香料,即冰片。一帖:一包。'116' “花面逢迎”二句:意谓装出一副假面目,迎合世俗所好;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
花面,本指女子饰面,这里指装扮一副假面孔。'117' “嗜痂之癖”二句:谓怪僻的嗜好,天下都有。《南史。刘穆之传》,谓南朝来人刘邕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后世因称乖僻的嗜好为“嗜痴”。这里用以比喻颠倒美丑、屈意逢迎的怪癖。举,全。一辙,一样。'118' 小惭小好,大惭大好:唐代韩愈《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意谓世人喜欢虚假的迎合。惭,指曲意取悦别人,违背自己的本心。
'119' “公然带须眉”句意谓保持男子汉的本色立身行事,耻干媚俗谄世。
须眉,胡须、眉毛,代指男子。
'120' “彼陵阳痴子”二句:意谓真正才德之士,不被赏识,将无处倾诉他的委曲和悲痛。陵阳痴子,指春秋时楚人卞和,曾受封陵阳侯。卞和在楚山发现一璞玉,曾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视为石头。卞和被诬欺诳,先后被刖双脚。
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使人问之。卞和曰:“臣非悲刖。
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楚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称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