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图。扶坐床头,酌酒相叙间阔。

初见仲,犹以红袖掩口,不甚纵谈;数盏后,嬉狎无忌,渐伸一足压仲衣。

仲心迷乱,不知魂之所舍。目前唯碍湘裙;湘裙又故防之,顷刻不离于侧,葳灵仙忽起,搴帘而出;湘裙从之,促亦从之。葳灵仙握仲,趋入他室。湘裙甚恨,而无可如何,愤然归室,听其所为而已。既而仲入,湘裙责之曰:“不听我言,后恐却之不得耳。”仲疑其妒,不乐而散。次夕,葳灵仙不召自来。湘裙甚厌见之,傲不为礼;仙竟与仲相将而去。如此数夕。女望其来,则诟辱之,而亦不能却也。月余,仲病不起,始大悔,唤湘裙与共寝处,冀可避之;昼夜防稍懈,则人鬼已在阳台'25'。 湘裙操杖逐之,鬼忿与争,湘裙荏弱,手足皆为所伤。仲寖以沉困。湘裙泣曰:“吾何以见吾姊矣!”又数日,仲冥然遂死。

初见二隶执牒入,不觉从去。至途患无资斧,邀隶便道过兄所。兄见之,惊骇失色,问:“弟近何作?”仲曰:“无他,但有鬼病耳。”实告之。兄曰:“是矣。”乃出白金一裹,谓隶曰:“姑笑纳之。吾弟罪不应死,请释归,我使豚儿从去'26',或无不谐。”便唤阿大陪隶饮。反身入家,遍告以故。乃令甘氏隔壁唤葳灵仙。俄至,见仲欲遁。伯揪返骂曰!“淫婢!生为荡妇,死为贱鬼,不齿群众久矣'27';又寖吾弟耶!”立批之,云鬓蓬飞,妖容顿减。久之,一妪来,伏地哀恳。伯又责妪纵女宣淫,呵詈移时,始令与女俱去。伯乃送仲出,飘忽间已抵家门,直抵卧室,豁然若寤,始知适间之已死也。伯责湘裙曰:“我与若姊,谓汝贤能,故使从吾弟;反欲促吾弟死耶!设非名分之嫌:'28',便当挞楚!”湘裙惭惧啜泣,望伯伏谢。伯顾阿小喜曰:“儿居然生人矣!”湘裙欲出作黍,伯辞曰,“弟事未办,我不遑暇。”阿小年十三,渐知恋父:见父出,零涕从之。父曰:“从叔最乐,我行复来耳。”转身遂逝,自此不复通闻问矣。后阿小娶妇,生一子,亦年三十而卒。仲抚其孤,如侄生时。仲年八十,其子二十余矣,乃析之'29'。 湘裙无所出。一日,谓仲曰:“我先驱狐狸于地下可乎'30'?”盛妆上床而

殁。仲亦不哀,半年亦殁。

异史氏曰:“天下之友爱如仲,几人哉!宜其不死而益之以年也。阳绝阴嗣,此皆不忍死兄之诚心所格'31';在人无此理,在天宁有此数乎?地下生子,愿承前业者,想亦不少:恐承绝产之贤兄贤弟,不肯收恤耳'32'!”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陕西延安:清代府名,治所即今陕西延安市。

'2' 敦笃:淳厚,诚挚。

'3' 略:颇。

'4' 窗友:同窗学友。

'5' 家酿已竭:自家酿制的酒已经喝完。竭,尽。

'6' 可:约,大概。

'7' 责负:索债。责,索取。负,欠债。

'8' 执兄手:此据铸雪斋抄本,原无“手”字。

'9' 不寿:不能长寿。

'10'惠:通“慧”。聪明。

'11'一瓢一担:家当一担可装,食具唯有一飘,极言贫苦之状,因指贫寒人家。

'12'人迎:中医切脉部位。在左手寸部。见《灵枢。终始》马莳注。

'13'乔才:坏坯子。此为戏骂语。《琵琶记。激怒当朝》:“乔才堪笑,故阻佯推不肯从。”

'14'匡:通“眶”,眼眶。

'15'奔:私奔。旧指女子无媒的而往就所爱男子。

'16'遗体:旧称自身为父母遗体。《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因借指儿女。

'17'惠:通“慧”。

'18'不复作“燕楼”想:意谓不再作蓄妓娶妾之想。燕楼,即燕子楼,在江苏徐州市。唐代贞元年间,镇守徐州的张建封,为家妓关盼盼筑楼于此。

见白居易《〈燕子楼诗三首〉序》。

'19'中馈无人:谓无妻子。

'20'燥急:焦急。燥,焦。

'21'表表:品德卓异。

'22'肃:敬,敬请。

'23'刀砧盈耳:耳中充满切菜剁肉的声音。砧,案板。盈,满。

'24'要:主要。

'25'阳台:传说中的台名,此指二人合欢之处。详《犬奸》“云雨台”

注。

'26'豚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27'不齿群众:被众人鄙视,瞧不起。

'28'名分(f èn 奋)之嫌:依封建礼教,大伯不得过问弟媳之事。名分,名义地位及所应守之本分。

'29'析:分家产,俗谓分家。

'30'先驱狐狸于地下:首先死去的委婉说法。狐狸居荒坟之中,为其驱

狐清圹,即先进入坟墓。

'31'“阳绝”二句:谓在阳间绝后而至阴间生子,这都是乃弟对死去的兄长友爱之诚感通了上天所致。绝,绝嗣,无子接代。嗣,后嗣,子息。

'32'“恐承”二句:恐怕继承绝后产业的兄弟,不肯收留顾恤。绝产,绝嗣之人的产业。按封建宗法制度,无子绝嗣者,当由兄弟之子承继其产业。

三生

湖南某,能记前生三世。一世为令尹'1' ,闱场入帘'2'。有名士兴干唐被黜落'3' ,愤懑而卒,至阴司执卷讼之。此状一投,共同病死者以千万计'4' ,推兴为首,聚散成群。某被摄去,相与对质。阎王便问:“某既衡文'5' ,何得黜佳士而进凡庸?”某辨言:“上有总裁'6' ,某不过奉行之耳。”阎罗即发一签,往拘主司。久之,勾至。阎罗即述某言。主司曰:“某不过总其大成;虽有佳章,而房官不荐'7' ,吾何由而见之也?”阎罗曰:“此不得相诿'8' ,其失职均也,例合笞'9'。”方将施刑,兴不满志,戛然大号'10';两墀诸鬼,万声鸣和。阎罗问故,兴抗言曰'11':“笞罪太轻,是必掘其双晴,以为不识文之报。”阎罗不肯,众呼益厉。阎罗曰:“彼非不欲得佳文,特其所见鄙耳。”众又请剖其心。阎罗不得已,使人褫去袍服,以白刃蠡胸'12',两人沥血鸣嘶。众始大快,皆曰:“吾辈抑郁泉下,未有能一伸此气者;今得兴先生,怨气都消矣。”哄然遂散。

某受剖已,押投陕西为庶人子。年二十余,值土寇大作,陷入贼中。有兵巡道往平贼'13',俘掳甚众,某亦在中。心犹自揣非贼,冀可辨释。及见堂上官,亦年二十余,细视,乃兴生也。惊曰:“吾合尽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辨,竟斩之。某至阴司投状讼兴。阎罗不即拘,侍其禄尽'14'。 迟之三十年,兴始至,面质之。兴以草菅人命'15',罚作畜。稽某所为,曾挞其父母,其罪维均,某恐来生再报,请为大畜。阎罗判为大犬,兴为小犬。

某生于北顺天府市肆中'16'。 一日,卧街头,有客自南中来,携金毛犬'17',大如狸。某视之,兴也。心易其小,龁之。小犬咬其喉下,系缀如铃;大犬摆扑嗥窜。市人解之不得,俄顷俱毙。并至冥司,互有争论。阎罗曰:“冤冤相报,何时可已?令为若解之。”乃判兴来世为某婿。某生庆云'18',二十八举于乡'19'。生一女,娴静娟好,世族争委禽焉'20'。 某皆弗许。偶过临郡'21',值学使发落诸生'22',其第一卷李姓——实兴也。遂挽至旅舍,优厚之。问其家,适无偶,遂订姻好。人皆谓某怜才,而不知有夙因也'23'。 既而娶女去,相得甚欢。然婿恃才辄侮翁,恒隔岁不一至其门。翁亦耐之。

后婿中岁淹蹇'24',苦不得售'25',翁为百计营谋,始得志于名场'26'。 由此和好如父子焉。异史氏曰:“一被黜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27'!

阎罗之调停固善;然墀下千万众,如此纷纷,勿亦天下之爱婿,皆冥中之悲鸣号动者耶'28'?“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令尹:明清指知县。秦汉后一县长官称县令,元代改称县尹,后因以令尹作为知县的别称。

'2' 闱场入帘:做乡试同考官。宋以后科举制度,凡乡会试同考官名帘官。

见《明史。选举志》。闱场,指乡试,详《陆判》“秋闱”注。入帘,指任负责阅卷的内帘官。

'3' 黜落:除其名使其落榜。黜,免去。

'4' 其同病死者:谓同因黜落冤愤而死者。

'5' 衡文:审阅评定文章优劣。

'6' 总裁:官名。明代直省主考、清代会试主司(主试官),均称“总裁”。

见梁章钜《称谓录。总裁主考》。

'7' 房官不荐:清科举制度,乡试分三场考试。头场考毕,其试卷由外帘封送内帘后,监试请主考官升堂分卷。正主考掣房签,副主考掣第几束卷签,分送各房官案前。然后分头校阅试卷。房官可取其当意者向主考推荐,正副主考就各房荐卷批阅,再合观二三场,互阅商校,确定取中名额。因此,房官不荐,则不能取中。房官,为乡会试的同考官。因分房批阅考卷,故称房考官,简称房官。

'8' 相诿:互相推诿。

'9' 例合笞:依例应受笞刑。

'10'戛然大号:指声屈鸣冤。戛然,象声词。大号,大叫。

'11'抗言:高声而言。

'12'蠡(l í离)胸:剖胸剜心。蠡,浅割。

'13'兵巡道:官名。明代各省下均分为数道,由按察司副使、按察佥事等官员分别巡察,称作按察分司,有分巡道、兵巡道、兵备道等。清废副使、金事等官,仍设分巡诸道,简称巡道。详《续通志。职官。按察分司诸道》。

'14'禄:禄命。古指人一生应享禄食(俸禄)的运数。古时迷信认为人一生兴衰贵贱,都是命中注定的。

'15'草菅(jiān 尖)人命:谓轻易杀人。草菅,草茅,喻轻贱。《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16'顺天府:府名,治所在今北京市。

'17'南中:泛指我国南部,即今川黔滇一带,也指岭南地区。见《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18'庆云:县名,今属山东省。

'19'举于乡:即乡试中举。详《陆判》“乡科”注。

'20'委禽:致送订婚采礼,谓求婚。详《阿宝》注。

'21'临郡:即邻郡。临,借作“邻”。

'22'学使发落诸生:此指学使到任第一年,对生员进行的岁考。发落诸生,即指岁考毕,学使为试卷定等拆发,分别赏罚。诸生,明清指生员。下文“第一卷”,即一等卷中的第一名。

'23'夙因:即“宿因”,前世因缘。

'24'年岁淹蹇:中年困顿。

'25'不得售:不得售共才,意即考试不得中。售,卖,引申为考试得中。

'26'名场:争逐功名之场,即科举时代的考场。

'27'怨毒:怨恨。毒,痛恨。

'28'“然墀下”四句:谓天下士人因试官失职而被黜落者甚多,只有申冤冥间,阎罗使士子成为试官之爱婿而为之营谋,才能得志于名场。这是对当世岳丈为子婿营谋科举功名的讥讪。墀下,丹墀之下。墀,丹墀,古时宫殿台阶。

长亭

石太璞,泰山人'1' ,好厌禳之术。有道士遇之,赏其慧'2' ,纳为弟子。

启牙签'3' ,出二卷——上卷驱狐,下卷驱鬼。乃以下卷授之,曰:“虔奉此书,衣食佳丽皆有之。”问其姓名,曰:“吾汴城北村元帝观王赤城也'4'。”

留数日,尽传其诀。石由此精于符箓'5' ,委贽者踵接于门'6'。一日,有叟来,自称翁姓,炫陈币帛'7' ,谓其女鬼病已殆,必求亲诣。

石闻病危,辞不受贽,姑与俱往。十余里,入山村,至其家,廊舍华好。入室,见少女卧縠幛中'8' ,婢以钩挂幛。望之,年十四五许,支缀于床'9' ,形容已槁。近临之,忽开目云:“良医至矣。”举家皆喜,谓其不语已数日矣。石乃出,因诘病状。叟曰:“白昼见少年来,与共寝处,捉之已杳;少间复至,意其为鬼。”石曰:“其鬼也,驱之匪难'10';恐其是狐,则非余所敢知矣。”叟云:“必非必非。”石授以符,是夕宿于其家。夜分,有少年入,衣冠整肃。石疑是主人眷属,起而问之。曰:“我鬼也。翁家尽狐。

偶悦其女红亭,姑止焉。鬼为狐祟,阴骘无伤'11',君何必离人之缘而护之也'12'?女之姊长亭,光艳尤绝。敬留全壁'13',以待高贤。彼如许字'14',方可为之施治;尔时我当自去。“石诺之。是夜,少年不复至,女顿醒。天明,叟喜,以告石,请石入视。石焚旧符,乃坐诊之。见绣幕有女郎,丽若天人,心知其长亭也。诊已,索水洒幛。女郎急以碗水付之,蹀躞之间:'15',意动神流。石生此际,心殊不在鬼矣,出辞叟,托制药去,数日不返。鬼益肆,除长亭外,子妇婢女,俱被淫惑。又以仆马招石,石托疾不赴。明日,叟自至。石故作病股状,扶杖而出。叟拜已,问故,曰:”此鳏之难也!曩夜婢子登榻,倾跌,堕汤夫人泡两足耳'16'。 “叟问:”何久不续?“石曰:”恨不得清门如翁者'17'。“叟默而出。石走送曰:”病瘥当自至,无烦玉趾也'18'。 “又数日,叟复来,石跛而见之。叟慰问三数语,便曰:”顷与荆人言'19',君如驱鬼去,使举家安枕,小女长亭,年十七矣,愿遣奉事君子。“石喜,顿首于地。乃谓叟:”雅意若此,病躯何敢复爱。“立刻出门,并骑而去。入视祟者既毕,石恐背约,请与媪盟。媪遽出曰:”先生何见疑也?“即以长亭所插金簪,授石为信。石朝拜之,乃遍集家人,悉为祓除'20'。 惟长享深匿无迹;遂写一佩符,使人持赠之。是夜寂然,鬼影尽灭,惟红亭呻吟未已,投以法水,所患若失。石欲辞去,叟挽止殷恳。至晚,肴核罗列,劝酬殊切。漏二下,主人乃辞客去。石方就枕,闻叩扉甚急;起视,则长亭掩入,辞气仓皇,言'21':”吾家欲以白刃相仇'22',可急遁!“言已,径返身去。石战惧无色,越垣急审。遥见火光,疾奔而往,则里人夜猎者也。

喜。待猎毕,乃与俱归。心怀怨愤,无之可伸,思欲之汴寻赤城,而家有老父,病废已久,日夜筹思,莫决进止。

忽一日,双舆至门,则翁媪送长亭至,谓石曰:“曩夜之归,胡再不谋'23'?”石见长亭,怨恨都消,故亦隐而不发。媪促两人庭拜讫。石将设筵,辞曰:“我非闲人,不能坐享甘旨'24'。 我家老子昏髦:'25',倘有不悉'26',郎肯为长亭一念老身,为幸多矣。”登车遂去。盖杀婿之谋,媪不之闻;及追之不得而返,媪始知之,颇不能平,与叟日相诟谇'27'。 长亭亦饮泣不食。

媪强送女来,非翁意也。长亭入门,诘之,始知其故。

过两三月,翁家取女归宁。石料其不返,禁止之。女自此时一涕零。年余,生一子,名慧儿,买乳媪哺之。然儿善啼,夜必归母。一日,翁家又以

舆来,言媪思女甚。长亭益悲,石不忍复留之。欲抱子去,石不可,长亭乃自归。别时,以一月为期,既而半载无耗。遣人往探之,则向所僦宅久空。

又二年馀,望想都绝;而儿啼终夜,寸心如割。既而石父病卒,倍益哀伤;因而病惫,苫次弥留'28',不能受宾朋之吊。方昏愦间,忽闻妇人哭入。视之,则缞绖者长亭也。石大悲,一恸遂绝。婢惊呼,女始辍泣,抚之良久,始渐苏,自疑已死,谓相聚于冥中。女曰:“非也。妾不孝,不能得严父心,尼归三载'29',诚所负心。适家人由海东经此,得翁凶问'30'。 妾遵严命而绝儿女之情'31',不敢循乱命而失翁媳之礼'32'。 妾来时,母知而父不知也。”

言间,儿投怀中。言已,始抚之,泣曰:“我有父,儿无母矣!”儿亦噭啕'33',一室掩泣。女起,经理家政,柩前牲盛洁备'34',石乃大慰。而病久,急切不能起。女乃请石外兄款洽吊客'35'。 丧既闭,石始杖而能起,相与营谋斋葬'36'。 葬已,女欲辞归,以受背父之谴。夫挽儿号,隐忍而止。未几,有人来告母病,乃谓石曰:“妾为君父来,君不为妾母放令去耶?”石许之。

女使乳媪抱儿他适,涕洟出门而去'37'。 去后,数年不返。石父子浙亦忘之。

一日,昧爽启扉,则长亭飘入。石方骇问,女戚然坐榻上,叹曰:“生长闺阁,视一里为遥;今一日夜而奔千里,殆矣!”细诘之,女欲言复止。

请之不已,哭曰:“今为君言,恐妾之所悲,而君之所快也。迩年徒居晋界,僦居赵缙绅之第。主客交最善,以红亭妻其公子。公子数逋荡'38',家庭颇不相安。妹归告父;父留之,半年不令还,公子忿恨,不知何处聘一恶人来,遣神绾锁,缚老父去。一门大骇,顷刻四散矣。”石闻之,笑不自禁。女怒曰:“彼虽不仁,妾之父也。妾与君琴瑟数年,止有相好而无相尤。今日人亡家败,百口流离,即不为父伤,宁不为妾吊乎'39'!闻之忭舞'40',更无片语相慰藉,何不义也!”拂袖而出。石追谢之,亦已渺矣。怅然自悔,拚已决绝'41'。 过二三日,媪与女俱来,石喜慰问。母子俱伏。惊而询之,母子俱哭。女曰:“妾负气而去,今不能自坚,又欲求人,复何颜矣!”石曰:“岳固非人;母之惠,卿之情,所不忘也。然闻祸而乐,亦犹人情,卿何不能暂忍?”女曰:“顷于途中遇母,始知絷吾父者,盖君师也。”石曰:“果尔,亦大易。然翁不归,则卿之父子离散;恐翁归,则卿之夫泣儿悲也。”

媪矢以自明,女亦誓以相报。石乃即刻治任如汴,询至元帝观,则赤城归未久。入而参之'42',便问:“何来?”石视厨下一老狐,孔前股而系之:'43',笑曰:“弟子之来,为此老魅。”赤诚诘之,曰:“是吾岳也。”因以实告。

道士谓其狡诈,不肯轻释。固请,乃许之。石因备述其诈,狐闻之,塞身入灶,似有惭状。道士笑曰:“彼羞恶之心,未尽亡也。”石起,牵之而出,以刀断索抽之。狐痛极,齿龈龈然'44'。 石不遽抽,而顿挫之,笑问曰:“翁痛之,勿抽可耶?”狐睛睒闪'45',似有媪色。既释,摇尾出观而去。

石辞归。三日前,已有人报叟信,媪先去,留女待石。石至,女逆而伏。

石挽之曰:“卿如不忘琴瑟之情,不在感激也。”女曰:“今复迁还故居矣,村舍邻迩,音问可以不梗。妾欲归省,三日可旋。君信之否?”曰:“儿生而无母,'奇·书·网…整。理'提。供'未便殇折。我日日鳏居,习已成惯。今不似赵公子,而反德报之,所以为卿者尽矣。如其不还,在卿为负义,道里虽近,当亦不复过问,何不信之与有?”女次日去,二日即返。问:“何速?”曰:“父以君在汴曾相戏弄,未能忘怀,言之絮絮;妾不欲复闻,故早来也。”自此闺中之往来无间,而翁婿间尚不通吊庆云'46'。 异史氏曰:“狐情反复,谲诈已甚。悔婚之事,两女而一辙'47',诡可

知矣。然要而婚之,是启其悔者已在初也'48'。 且婿既爱女而救其父,止宜置昔怨而仁化之'49';乃复狎弄于危急之中'50',何怪其没齿不忘也'51'!

天下有冰玉之不相能者'52',类如此。“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 泰山:汉置郡名。此指泰安府,治所在今泰安市。此从铸雪斋抄本,原作“太山”。

'2' 赏:赏识。

'3' 牙签:指图书函套上的牙签。因以象牙制作,故称。

'4' 汴城:汴州城,即今河南开封市。元:本作“玄”,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作“元”。

'5' 符箓:也称“符字”、“丹书”、“墨箓”。道家秘密使用的文书,为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道教谓可用来“驱鬼”、“镇邪”、“治病”。

'6' 委贽:古人始相见,必执贽为礼:“贽”因地位不同而有别。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此泛指致送礼品。

'7' 炫:夸耀。

'8' 縠(h ú斛)幛:薄纱帐。縠,绉纱。幛,通“帐”。

'9' 支缀:气息微弱之状,言卧于床上,仅有气息。

'10'匪:通“非”。

'11'阴骘(zhì止):犹阴德。

'12'离人之缘:谓破坏别人情缘。

'13'全璧:完璧。此谓不予玷污,保其贞洁。

'14'许字:许嫁。字,古指女子出嫁。

'15'蹀躞之间:谓往来之间。蹀躞:小步行走之状。

'16'汤夫人也称“汤婆子”,铜制或锡制的一种扁壶,冬日充以热水放入被中暖足用。泡两足:烫得两足起泡。

'17'清门:高雅寒素之家。

'18'无烦玉趾:犹言不劳前来。玉趾,敬词,脚步之意。

'19'荆人:谦称其妻。详《孤嫁女》注。

'20'祓(f ú弗)除:本为古时除凶去秽的一种仪式,见《周礼。春官。女巫》,此指道家驱邪去灾的迷信行为。

'21'辞气仓皇:言辞慌促,声调反常。

'22'欲以白刃相仇:谓欲加害于他。

'23'胡再不谋:为什么不商量一下。胡,何。

'24'甘旨:香甜可口的美味。

'25'老子:犹言老头子,指其丈夫。昏髦:犹惛耄,年老糊涂。

'26'不悉:不全,不周到之处。

'27'诟谇:诮责、埋怨。

'28'苫次弥留:居丧病重。苫次,居丧期间。详《胡四娘》“苫块”注。

弥留,病危。

'29'尼归:受阻不归。尼,受外力阻止。《孟子。梁惠王》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30'凶问:凶信。即死亡的消息。问,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