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旆偎┓鹣瘢⒅黛肽福�3'。醉后,辄对哀哭。年二十始娶,身犹童子。娶三日,谓人日:“男女居宝,天下之至秽,我实不为乐!”遂去妻'4'。妻父顾文涧,浼戚求返,请之三四,仲必不可。迟半年,顾遂酪女仲鳏居二十年,行益不羁:奴隶优伶皆与饮:里党乞求,不靳与'5' ;有言嫁女无釜者,揭灶头举赠之。自乃从邻惜釜炊。诸无行者知其性,朝夕骗赚之。或以博赂无赀'6'。对之欷欷,言追呼急'7' ,将鬻其子。仲措税金如数,倾囊遗之;及租吏登门,自始典质营办。以故,家日益落。

先是仲殷饶,同堂子弟'8' 争奉事之,凡有任其取携,莫与较;及仲赛落'9',存问绝少。仲旷达,不为意。值母忌辰'10' ,仲适病,不能上墓,欲遣子弟代祀;诸子弟皆谢以故。仲乃酹诸室中,对主号痛;无嗣之戚,颇萦怀抱,因而病益剧。瞀乱中'11',觉有人抚摩之;目微启,则母也。惊问:“何来?”母日:“缘家中无人上墓,故来就享,即视汝病。”问:“母向居何所?”母日:“南海'12'。 ”抚摩既已,遍体生凉。开目四顾,渺无一人,病瘥。

既起,思朝南海。会邻村有结香社者'13',即卖田十亩,挟赀求偕。社人嫌其不洁'14',共摈绝之。乃随从伺行。途中牛酒在蒜不戒'15',众更恶之,乘其醉睡,不告而去。仲即独行。至闽,遇友人邀饮,有名妓琼华在座。

适言南海之游,琼华愿附以行。仲喜,即待趋装,遂与俱发;虽寝食与共,而毫无所私。及至南海,社中人见其载妓而至,更非笑之,鄙不与同朝'16'。 仲与琼华知其意,乃俟其先拜而后拜之。众拜时,恨无现示。及二人拜。方投地,忽见遍海皆莲花'17',花花璎珞垂珠'18';琼华见为菩萨。仲见花朵上皆其母。因急呼奔母,跃入从之。众见万朵莲花,悉变霞彩,障海如锦。

少间,云静波澄,一切都杏,而仲犹身在海岸。亦不自解其何以得出,衣履并无沾儒。望海大哭,声震岛屿。琼华挽劝之,枪然下刹,命舟北渡。途中有豪家招琼华去,仲独憩逆旅。有童子方八九岁,丐食肆中,貌不类乞儿。

细诘之,则被逐于继母。心怜之。儿依依左右,苦求拔拯'19',仲遂携与俱归。问其姓氏,则日:“阿辛,姓雍,母顾氏。尝闻母言:适雍六月,遂生余。余本乐姓。”仲大惊。自疑生平一度'20',不应有子。因问乐居何乡,答云:“不知。但母没时,付一函书,嘱勿遗失。”仲急索书。视之,则当年与顾家离婚书也。惊日:“真吾儿也!”审共年月良确,颇慰心愿,然家计日疏,居二年'21',割亩渐尽'22',竟不能畜僮仆。

一日,父子方自炊,忽有丽人入,视之,则琼华也。惊问:“何来?”

笑曰:“业作假夫妻,何又问也?向不即从者,徒以有老妪在;今已死。顾念不从人,无以自庇;从人,则又无以自洁:计两全者,无如从君,是以不惮千里。”遂解装代儿炊。仲良喜。至夜,父子同寝如故,另治一室居琼华。

儿母之,琼华亦善托儿。戚党闻之,皆稹伲�23',两人皆乐受之。客至,琼华悉为治具,仲亦不问所自来。琼华渐出金珠赎故产,广置婢仆牛马,日益繁盛。仲每谓琼华曰:“我醉时,卿当避匿,勿使我见。”华笑诺之。一日,

大醉,急唤琼华,华艳妆出。仲睨之良久,大喜,蹈舞若狂,曰:“吾悟矣!”

顿醒。觉世界光明,所居庐舍,尽为琼楼王字'24',移时始已。从此不复饮市上,惟日对琼华饮。华茹紊,以茶茗侍。一日,微礁,命琼华按股,见股上到痕,化为两朵赤菡萏'25',隐起肉际。奇之。仲笑日:“卿视此花放后,二十年假夫妻分手矣。”琼华信之。既为阿辛完婚,琼华渐以家付新妇,与仲别院居。子妇三日一朝,事非疑难不以告。役二婢:一温酒,一瀹茗而已,一日,琼华至儿所,儿媳咨白良久'26',共往见父。入门,见父白足坐榻上'27'。 闻声,开眸微笑日:“母子来大好!”即复瞑,琼华大惊日:“君欲何为?”视其股上,莲花大放。试之,气已绝。即以两季捻合其花,且祝日:“妾千里从君,大非容易。为君教子训妇。亦有微劳。即差二三年,何不一少待也?”移时,仲忽开眸笑日:“卿自有卿事,何必又牵一人作伴也?无已,姑为卿留。”琼华释手,则花已复合。于是言笑如初。积三年余,琼华年近四旬,犹如二十许人。忽谓仲曰:“凡人死后,被人捉头异足,殊不难洁。”遂命工治双槥'28'。 辛骇问之,答云:“非汝所知。”工既竣,沐浴妆竟,命子及妇曰:“我将死矣。”辛泣曰:“数年赖母经纪,始不冻馁。

母尚未得一享安逸,何遂舍儿而去?“曰:”父种福而子享,奴婢牛马,皆骗债者填偿尔父,我无功蔫。我本散花天女'29',偶涉凡念,遂谪人间三十余年,今限已满。“遂登木自入。再呼之,双目已含。辛哭告父,父不知何时已僵,衣冠俨然。号恸欲绝。入棺,并停堂中,数日未殓,冀其复返。光明生于股际,照彻四壁。琼华棺内,则香雾喷溢,近舍皆闻。棺既合,香光遂渐减。

既殡,乐氏诸子弟觊觎其有'30',共谋逐辛,讼诸官。官莫能辨,拟以田产半给诸乐。辛不服,以词质郡,久不决。初,顾嫁女于雍,经年余,雍流寓于闽,音耗遂绝。顾老无子,苦忆女,诣婿,则女死甥逐。告宫。雍惧,赂顾,不受,必欲得甥,穷觅不得。一日,顾偶于途中,见彩舆过,避道左。

舆中一美人呼曰:“若非顾翁耶?”顾诺。女子日:“汝甥即吾子,现在乐家,勿讼也。甥方有难,宜急往。”顾欲详诘,舆已去远。顾乃受赂人西安。

至,则讼方沸腾。顾自投官,言女大归日'31',再醮日,及生子年月,历历甚悉。诸乐皆被杖逐,案遂结。及归,述其见美人之日,即琼华没日也。辛为顾移家,授庐赠婢。六十余生一子,辛顾恤之。异史氏日'32':“断荤远室,佛之似也,烂慢天真,佛之真也。乐仲对丽人,直视之为香洁道伴'33',不作温柔乡观也'34'。 寝处三十年,若有情,若无情,此为菩萨真面目,世中人乌得而测之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腹诽;心中不以为然。诽,非议。

'2〕弥留,病重濒死。

'3' 主,神主,木制牌位。

'4' 去:抛弃,休离。

'5' 不靳与,不吝赠送。靳,吝惜。

'6' 博赌,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本作“赙博”。

'7' 追呼,指胥吏催租追索号呼。《新唐书。陆蛰传》:“禁防滋章,吏不堪命,农桑废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

'8' 同堂:同祖之亲属称“堂”,古时称“同堂”。

'9' 蹇(jiǎn 剪)落:家境困苦败落。

'10'忌辰:忌日。旧俗父母死亡之日禁饮酒作乐,故称“忌日”。

'11'瞀(m ào )乱:昏迷。

'12 〕南海,世传观世音居于南海。故以之为佛敦圣地。

'13 〕结香社:民间习俗,信奉神佛的人结伙祀神进香,称“结香让”。

'14'不洁:意谓乐仲“嗜饮善啖”不行斋戒。

'15'薤(xlè泄)蒜葱韭薤蒜,均为斋戒者所忌。

'16'朝:朝拜,指拜佛。

'17'遍海皆莲花,意谓佛祖显圣。莲花,青莲花,梵语优婆罗的意译。

佛家以青莲花比作佛眼。

'18'璎珞(Juò络):串连珠玉而成的装饰物。

'19'拔拯:解救。

'20'生平一度:指仅与其妻遇合一次。

'21'居二年: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居二十年”。

'22'割亩,割卖土地。

'23'稹╪uǎn ):古代婚礼,嫁女之家三日后以熟食馈女曰稹!≌饫镏负鼗樵屠裎铩�

'24'琼楼玉宇:月中宫殿。此指仙境。

'25'菡萏(h àndàn 汗旦):荷花的别名。

'26'咨白:禀白,请示。

'27'白足:赤脚。

'28'槥(huì会):棺材。

'29'散花天女:佛界天女名,详见《画壁》注。

'30'觊觎(j ìy ú济于):非分的冀望或图谋。

'31'大归:旧称妇女被丈夫休离回娘家为大归。

'32'“异史氏曰”段:据二十四卷抄本补,原无。

'33'香洁道伴:芳香洁静的求道伙伴。

'34'温柔乡:喻迷人美色。详见《犬奸》注。

香玉

劳山下清宫'1' ,耐冬高二丈'2' ,大数十围'3' ,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4'。胶州黄生'5' ,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6'。心疑观中焉得此。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至。

未几,女郎又偕一红裳者来,遥望之,艳丽双绝。行渐近,红裳者却退,曰:“此处有生人!”生暴起。二女惊奔,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追过短墙,寂然已杏。爱慕弥切,因题句树下云:“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7'。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8' ?”归斋冥思。女郎忽入,惊喜承迎。女笑曰:“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见。”生叩生平,曰:“妾小字香玉,隶籍平康巷'9'。被道士闭置山中,实非所愿。”生问:“道士何名?当为卿一涤此垢'10'。 ”女曰:“不必,彼亦未敢相逼。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亦佳。”问:“红衣者谁?”曰:“此名绛雪,乃妾义姊。”遂相狎。及醒,曙色已红。女急起,曰:“贪欢忘晓矣。”着衣易履,且曰:“妾酬君作'11',勿笑:”良夜更易尽,朝啦已上窗'12'。 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生握腕曰:”卿秀外惠中'13',令人爱而忘死。顾一日之去,如千里之别。卿乘间当来,勿待夜也。“女诺之。由此夙夜必偕。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生以为恨。女曰:”绛姐性殊落落'14',不似妾情痴也。当从容劝驾,不必过急。“

一夕,女惨然入曰:“君陇不能守,尚望蜀耶'15'?今长别矣。”问:“何之?”以袖拭泪,曰:“此有定数,难为君言。昔日佳作'16',个成谶语矣'17'。‘佳人已属沙吁利,义士今无古押衙,'18',可为妾咏。”诘之,不言,但有呜咽。竟夜不眠,早旦而去。生怪之。次日,有即墨蓝氏'19',入宫游瞩,见白牡丹,悦之,掘移径去。生始悟香玉乃花妖也,怅惋不已。

过数日,闻蓝氏移花至家,日就萎悻。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20'。 一日,凭吊方返,遥见红衣人挥涕穴侧。从容近就,女亦不避。生因把袂,相向汍澜'21'。 已而挽请入室,女亦从之。叹曰:“童稚姊妹,一朝断绝!闻君哀伤,弥增妾恸。泪堕九泉,或当感诚再作'22';然死者神气已散,仓卒何能与吾两人共谈笑也。”生曰:“小生薄命,妨害情人,当亦无福可消双美。曩频烦香玉,道达微忱,胡再不临?”女曰:“妾以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23'。 然妾与君交,以情不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言已,告别。生曰:“香玉长离,使人寝食俱废。

赖卿少留,慰此怀思,何决绝如此!“女乃止,过宿而去。数日不复至。冷雨幽窗,苦怀香玉,辗转床头,泪凝枕席。揽衣更起,挑灯复踵前韵曰'24':”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诗成自吟。忽窗外有人曰:”作者不可无和'25'。 “听之,绛雪也。启户内之。女视诗,即续其后曰:”连袂人何处'26'?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

生读之泪下,因怨相见之疏。女曰:“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生欲与狎。曰:“相见之欢,何必在此。”于是至无聊时,女辄一至。

至则宴饮唱酬,有时不寝遂去,生亦听之。谓曰:“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每欲相问:“卿是院中第几株?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女曰:“故土难移,告君亦无益也。妻尚不能终从,况友乎!”生不听,捉臂而出,每至牡丹下,辄问:“此是卿否?”

女不言,掩口笑之。

旋生以腊归过岁。至二月间,忽梦绦雪至,愀然曰:“妾有大难!君急往,尚得相见;迟无及矣。”醒而异之,急命仆马,星驰至山。则道土将建屋,有一耐冬,碍其营造,工师将纵斤矣'27'。 生急止之。入夜,绛雪来谢。

生笑曰:“向不实告,宜遭此厄!今已知卿;如卿不至,当以炷艾相炙'28'。”

女曰:“妾固知君如此,曩放不敢相告也。”坐移时,生曰:“今对良友,益思艳妻。久不哭香玉,卿能从我哭乎?”二人乃往,临穴洒涕。更余,绎雪收泪劝止。又数夕,生方寂坐,绛雪笑入曰:“报君喜信:花神感君至情,俾香玉复降宫中。”生问:“何时?”答曰:“不知,约不远耳。”天明下榻。生嘱曰:“仆为卿来,勿长使人孤寂。”女笑诺。两夜不至。生往抱树,摇动抚摩,频唤无声。乃返,对灯团艾,将住的树。女遽入,夺艾弃之,曰:“君恶作剧,使人创痏'29',当与君绝矣!”生笑拥之。坐未定,香玉盈盈而入。生望见,位下流离,急起把握。香玉以一手握绛雪,相对悲哽。及坐,生把之觉虚,如手自握,惊问之。香玉泫然曰'30':“昔妾,花之神,故凝;今妾,花之鬼,故散也。今虽相聚,勿以为真,但作梦寐观可耳。”绛雪曰:“妹来大好!我被汝家男子纠缠死矣。”遂去。

香玉款笑如前;但偎傍之间,仿佛一身就影。生悒悒不乐。香玉亦俯仰自恨,乃曰:“君以白蔹屑'31',少杂硫黄,日酹妾一杯水,明年此日报君恩。”别去。明日,往观故处,则牡丹萌生矣。生乃日加培植,又作雕栏以护之。香玉来,感激倍至。生谋移植其家,女不可,曰:“妾弱质,不堪复股。且物生各有定处,妾来原不拟生君家,违之反促年寿'32'。 但相怜爱,合好自有日耳。”生恨绛雪不至。香玉曰:“必欲强之使来,妾能致之。”

乃与生挑灯至树下,取草一茎,布掌作度'33',以度树本'34',自下而上,至四尺六寸,按共处,使生以两爪齐搔之。俄见练雪从背后出,笑骂曰:“婢子来,助桀为虐耶:'35'!”牵挽并入。香玉曰:“姊勿怪!暂烦陪侍郎君,一年后不相扰矣。”从此遂以为常。

生视花芽,日益肥茂,春尽,盈二尺许'36'。 归后,以金遗道士,嘱令朝夕培养之。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37';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笑曰:“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遂入室。绦雪亦至,笑曰“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遂相谈讌。至中夜,绛雪乃去。二人同寝,款洽一如从前。

后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是时,壮丹已大如臂。生每指之曰:“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二女笑曰:“君勿忘之。”后十余年,忽病。

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谓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38',一放五叶者,即我也。”遂不复言。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三年,高数尺,大拱把'39',但不花。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爱惜,斫去之。

白牡丹亦惟淬死;无何,耐冬亦死。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40',而人以魂寄'41',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42',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仲尼读唐棣而日‘未思’'43',信矣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下清宫:山东崂山上的道观名。

'2' 耐冬:《本草。络石》,谓“络石”俗名“耐冬”,常绿木本,质坚韧,初夏开花。

'3' 大数十围:二十四卷抄本作“大数围”。围,计算圆周的量词。径尺为“围”,一说五寸为“围”。大,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原缺。

'4' 璀璨(cuíc àn 崔灿):玉石的光泽,形容色彩鲜明。

'5' 胶州:州名,治所在今山东胶县。

'6' 掩映:忽隐忽现。

'7' 短缸,犹言短灯。缸,当作“釭”,灯。灯座短矮者为短釭。 '8' “恐归沙吁利”二句:意谓唯恐所锤爱的女子被别人抢去,就无处寻觅了。沙吒利,传奇故事中的人物。唐人许尧佐《柳氏传》,谓韩翊和柳氏相恋,安虫乱起,柳氏被番将沙吒利劫走,后得虞候许俊相助,与韩复合。

无双,传奇故事中的人物。唐人薛调《无双传》,谓刘无双和王仙客原有婚约。后因政治上的变乱,无双被收入宫廷。王仙客求助于侠客古押衙,设计从宫廷中救出刘无双。

'9' 平康巷:指妓院。唐代长安丹凤街有平康坊,也称平康里,为妓女聚居之地。旧时因以“平康”泛指妓女居地。

'10'一涤此垢:洗雪这种耻辱。

'11'酬:以诗文应和。

'12'朝暾(t ūn 吞):清晨初升的太阳。

'13'秀外惠中:外貌秀美,内心聪明。惠,通“慧”。

'14'落落:孤高不凡。

'15'“君陇不能守”二句:意谓您连我都保不住了,还想得到绛雪吗?

此二句是“得陇望蜀”的化用。《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16'昔日佳作:指“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一诗。

'17'谶(chèn 衬)语:预言吉凶的话语。此指应验的凶灾之言。

'18'“佳人已属沙咤利”二句:这是宋许颌《彦周诗话》引王晋卿的诗句。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人物。古,姓。押衙,官名,管领皇帝仪仗和担任侍卫。

'19'即墨:县名,在令山东省青岛市东北部。

'20'穴:指白壮丹被移后所留下的土坑。

'21'汍(w án 完)澜:流泪。

'22'“泪堕九泉”二句:意谓壮丹在九泉之下,被真诚的怀念所感动,有可能重生。作,兴起。

'23'至情人:极重感情之人。

'24'踵前韵,依照前诗的韵脚再作一首。踵,追随、继续。

'25'和(h è贺):和诗!和他人之诗而用其原韵。

'26'连袂人:同伴,这里指香玉。袂,衣袖。

'27'斤:斧。

'28'炷艾:中医用艾绒团,点燃薰灸经络穴位。

'29'创痏(w ěi 委):创伤而致疤痕。

'30'泫然:伤心流泪。

'31'白蔹(liǎn 脸):中草药名,其根可入药。《群芳谱》谓种植壮丹,

以白蔹未拌种,可使苗旺;分枝栽培,则需以少量轻粉和琉黄涂抹劈破之处,然后埋坑培土。

'32'促:缩减。

'33'布掌作度:以手掌比量,取为尺度。

'34'度树本:量树干。

'35'助桀为虐:比喻帮助坏人作恶。语出《史记。冒侯世家》。桀,夏代末期暴君。

'36'盈:增长,生长。

'37'拆:绽开,指花蕾开放。

'38'怒生:茁壮地生出。怒,形容生气勃勃。

'39'拱把:指树干盈握。

'40'花以鬼从:指香玉死后为“花之鬼”,仍然相从黄生。

'41'人以魂寄:指黄生死后魂灵依附于香玉之侧。寄,依附。

'42'一去而两殉之:一去,指黄生死后所生成的不花牡丹,被道士弟子斫去。两殉之,指牡丹和耐冬相继死去,像是殉情而亡。

'43'“仲尼读唐棣”句;《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来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唐棣之华“四句是古逸诗,意思是唐袜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我不想你?只因为家住得太遥远。孔子读了这首诗说道:”还是没有想念,要是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此处引用孔子”未思“之句,意在说明,如有至情,就能够坚贞相爱。仲尼,孔子的字。

三仙

一士人赴试金陵'1' ,经宿迁'2' ,遇三秀才,谈论超旷'3' ,遂与沽酒款洽'4'。各表姓字:一介秋衡,一常丰林,一麻西池。纵饮甚乐,不觉日暮。

介曰:“未修地主之仪'5' ,忽叨盛撰'6' ,于理不当。茅茨不远'7' ,可便下榻。”常、麻并起,捉襟唤仆'8' ,相将俱去。至邑北山,忽睹庭院,门绕清流。既入,舍字清洁。呼童张灯,又命安置从人。麻曰:“昔日以文会友'9' ,今场期伊迩'10',不可虚此良夜。请拟四题命阄,各拈其一'11',文成方饮。”

众从之。备拟一题,写置几上,拾得者就案构思'12'。 二更未尽,皆已脱稿,迭相传视'13'。 秀才读三作,深为倾倒,草录而怀藏之。主人进良酝,巨杯促酹'14',不觉醺醉。主人乃导客就别院寝。客醉,不暇解履,和衣而卧。

及醒,红日已高,四顾并无院字,主仆卧山谷中。大骇。见傍有一洞,水涓涓流。自讶迷惘。探怀中,则三作俱存。下问土人,始知为“三仙洞”,中有蟹、蛇,虾膜三物,最灵,时出游,人常见之。士人入闱,三题即仙作,以是擢解'15'。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金陵:今南京市。

'2' 宿迁:今江苏省宿迁县。

'3' 超旷;超逸旷达。

'4' 款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