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 不虞:意外,此指死亡。虞,意料。

'8' 桓、孟之德:指为妇的美德。桓,桓少君,东汉鲍宣妻。桓少君嫁时装奁甚多,鲍宣不悦。桓少君乃将装奁尽还父家,改穿短衣,与鲍宣共挽鹿车(用人推拉的小车)回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见《后汉书。鲍宣妻传》。孟,东汉梁鸿妻孟光,扶风平陵人,字德曜。夫妻耕织于霸陵山中。后随梁鸿至吴地。梁鸿贫困为人佣工,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恭敬尽礼。见《后汉书。梁鸿传》。旧时以恒少君、孟光为自甘守贫的贤妻的典型。

'9' 坎……(l ǎn 览):困顿。

'10'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11'大渐:病危。渐,剧。

'12'炊黍治具:意为备办酒食。黍,谷物的总你。

'13'鱼肉:欺凌。

'14'业:产业。

'15'殂谢:死亡。

'16'葺(q ì七)墉:修理墙垣。

'17'杵臼交:《东观汉记。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春。祐与语,大惊。遂共订交于杵臼之间。”杵臼,春米农具。后因以杵臼交指贫贱之交。

'18'治命:指先人临终前的清醒遗言。语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19'言言皆谶(chèn 衬):谓其每句话皆有应验。谶,预言。

老龙船户'1'

朱公徽荫巡抚粤东时'2' ,往来商旅,多告无头冤状。千里行人,死不见尸,数客同游,全无音信,积案累累,莫可究诘。初告,有司尚发牒行缉'3' ;迫投状既多,竟置不问。公莅任,历稽旧案,状中称死者不下百余,其千里无主,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恻怛,筹思废寝。遍访僚属,迄少方略。于是浩诚熏沐,致檄城隍之神'4'。已而斋寝'5' ,恍惚见一官僚,摚硕耄6'。问:“何官?”答云:“城隍刘某。”“将何言?”曰:“鬓边垂雪,天际生云,水中漂木,壁上安门。”言已而退。既醒,隐谜不解。辗转终宵,忽悟曰:“垂雪者,老也;生云者,龙也;水上木为肛'7' ;壁上门为户:岂非‘老龙舡户’耶!”盖省之东北,曰小岭,曰蓝关,源自老龙律以达南海'8' ,每由此入粤。公遣武弁'9' ,密授机谋,捉龙津驾舟者,次第擒获五十余名,皆不械而服。盖此等贼以舟渡为名,赚客登舟,或投蒙药'10',或烧闷香'11',致客沉迷不醒;而后剖腹纳石,以沉水底。冤惨极矣!自昭雪后,遐迩欢腾'12',谣颂成集焉'13'。 异史氏曰:“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14',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15'!公至则鬼神效灵,覆盆俱照'16',何其异哉!

然公非有四目两口,不过Н嵵睿17',积于中者至耳。彼巍巍然,出则刀戟横路,入则兰麝熏心,尊优虽至,究何异于老龙舡户哉'18'!“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老龙船户:铸雪斋抄本和二十四卷抄本正文标题均为“老龙船户”;惟铸本总目作《老尤舡户》。

'2' 朱徽荫:朱宏祚,字徽荫,顺治五年举人,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

人。初知盱眙县,迁兵部郎中,康熙二十六年,擢广东巡抚,曾裁减赋税,清理冤狱。康熙三十一年,迁闽浙总督。见光绪《山东通志》卷一七四。粤东:指令广东省。

'3' 牒:公文。行缉:捕拿。

'4' 檄(x í习):晓喻文书。《史记。张仪列传》:“为文檄告楚相。”

'5' 斋寝:此指宿于斋戒的寝居。

'6' 摚耍褐干泶┕|,插;笏,笏板。古代官僚穿公服时,插笏板于绅。

'7' 舡(chu án 船,又读xiāng乡):船。

'8' 老龙津:当在今广东省龙川县老龙埠附近,当时为尤川江上游。参见《大清一统志》卷四百四十五。

'9' 武弁(biàn 辨):武官。

'10'蒙药;又叫蒙汗药,投酒中,饮之则昏迷沉睡。

'11'闷香:又叫迷魂香,点燃后,烟气入鼻,使昏沉麻醉。

'12'遐迩欢腾:此据《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原作“遐迩欢谣”。

'13'谣颂:称颂功德的民歌民谣。

'14'木雕之有司,谓形如木雕泥塑的官员。

'15'特:只,只是。

'16'覆盆:覆置的盆。《抱朴子。辨问》,“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

不知……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后以覆盆喻沉冤莫申。

'17'Н崳╰ ōngguān 恫关)之念,谓视民疾苦,如病痛庄身。《书。康诰》:“恫瘝乃身。”孔安国传:“恫,痛;瘝,病。治民务除恶政,当如痛病在汝身,欲去之。”

'18'“彼巍巍然”五句:谓高高在上的官员,耀武扬威,养尊处优,其对民众的危害,同老龙船户是一样的。

青城妇

费邑高梦说为成都守'1' ,有一奇狱。先是,有西商客成都,娶青城山寡妇'2'。既而以故西归,年馀复返。夫妻一聚,而商暴卒。同商疑而告官,高亦疑妇有私,苦讯之。横加酷掠,卒无词。牒解上司'3' ,并少实情,淹系狱底'4' ,积有时日。后高署有患病者'5' ,延一老医,适相言及。医闻之,遽曰:“妇尖嘴否?”问:“何说?”初不言,诘再三,始曰:“此处绕青城山有数村落,其中妇女多为蛇交'6' ,则生女尖喙,阴中有物类蛇舌。至淫纵时,则舌发出,一入阴管,男子阳脱立死'7'。”高闻之骇,尚未深信。医曰:“此处有巫媪,能内药使妇意荡'8' ,舌自出,是否可以验见。”高即如言,使媪治之,舌果出,疑始解。牒报郡。上官皆如法验之,乃释妇罪。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高梦说:字兴岩,号易菴。 费县(今山东省费县)人,顺治五年副贡,顺治十一年任河南修武县丞,康熙二年升四川成都府同知。见光绪《费县志》卷十一。

'2' 青城山:在四川省灌县西南,当时属成都府。

'3' 牒解上司:备具公文押送郡府。上司,上级,此指成都府衙。

'4' 淹系狱底:久系于牢狱。淹,久留。

'5' 高署:指高梦说的衙署。

'6' 交:交合、交配。

'7' 阳脱,精液耗尽,虚脱死亡。

'8' 内(n à纳)药:指纳药阴中。内,通“纳”,入。

鸮鸟

长山杨令'1' ,性奇贪。康熙乙亥间,西塞用兵'2' ,市民间骡马运粮。

杨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周村为商贾所集'3' ,趁墟者车马辐辏'4'。杨率健丁悉篡夺之,不下数百余头。四方估客,无处控告。时诸令皆以公务在省。适益都今董、莱芜令范、新城令孙'5' ,会集旅舍。有山西二商,迎门号诉。诉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也'6'。三公怜其情,许之。遂共诣杨。杨治具相款。酒既行,众言来意。杨不听。

众言之益切。杨举酒促酹以乱之'7' ,曰:“某有一令'8' ,不能者罚。须一天上、一地下、一古人,左右问所执何物,口道何词,随问答之。”便倡云'9':“天上有月轮,地下有昆仑,有一古人刘伯伦'10'。 左问所执何物,答云:”手执酒杯。‘右问口道何词,答云:“道是酒杯之外不须提。’”范公云:“天上有广寒宫'11',地下有乾清宫'12',有一古人姜太公'13'。 手执钓鱼竿,道是‘愿者上钩’'14'。 ”孙云:“天上有天河,地下有黄河,有一古人是萧何'15'。手执一本大清律,他道是‘赃官赃吏’。”杨有惭色,沉吟久之,曰:“某又有之。天上有灵山'16',地下有太山,有一古人是寒山'17'。 手执一帚,道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众相视印弧:鲆簧倌臧涟抖耄鄯偈肿骼瘛9餐熳靡源蠖罚18'。 少年笑曰:“酒且勿饮。闻诸公雅令,愿献刍荛'19'。 ”众请之。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20'。 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剥皮’'21'。 ”

众大笑。杨恚骂曰:“何处狂生敢尔!”命隶执之。少年跃登几上,化为鸮'22',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主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异史氏曰:“市马之役'23',诸大令健畜盈庭者十之七'24',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山外不数数见也'25'。 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蔫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此一笑,则何异千凤鸣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长山:山东省旧县名,一九五六年并入邹平县。杨令:疑指杨杰。杨杰,奉天监生,康熙二十八年任长山令,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年)去职。

'2' “康熙乙亥间”二句:《清■》卷五:康熙乙亥三十四年,“冬十月,噶尔丹入寇,十一月以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率兵讨之。”次年,“春二月,帝亲征噶尔丹。”“五月,大将军费扬古破噶尔丹于昭莫多。”西塞,西部边塞地区。

'3' 周村;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4' 趁墟:俗称赶集。墟,乡村市集。

'5' 益都:旧县名,今山东省青州市。莱芜:今山东省莱芜县。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

'6' 缓颊:代说人情。

'7' 促酹(jiao嚼):劝饮。酹,干杯。

'8' 令:酒令。

'9' 倡,倡导、起头。

'10'刘伯沦:刘伶,字伯伦,晋代沛人。与阮籍、嵇康等友好,时称竹

林七贤。刘伶纵酒放达,有《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馀。”(见《晋书。刘伶传》)

'11'广寒宫:神话传说月中的仙宫。《洞冥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

'12'乾清宫,在北京故宫“内庭”最前面,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康熙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

'13'姜太公:即太公望吕尚。姓姜名牙,又称姜子牙。曾佐武王伐纣,有功勋,封于齐。

'14'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于渭滨,直钩不设饵。明叶良表《分金记。强徒夺节》:“自古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愿,怎强得他?”

'15'萧何:汉初沛(今江苏省沛县)人。秦二世元年(前209 )佐刘邦起义建立汉王朝,为丞相,封酂侯。汉之律令典制,多其制定,故世称萧河定律。

'16'灵山:神话传说中山名,可做天梯。见《山海经。大荒西经》。

'17'寒山:唐代大历年间僧人,曾隐居唐兴县(今浙江省天台县)寒岩,为国清寺僧人。有诗名。

'18'大斗:大酒杯。

'19'献刍荛:进献刍荛之言。对己言的谦词。《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20'洪武朱皇帝:指明太祖朱元漳。其年号为“洪武”。

'21'贪官剥皮:贪官污吏应处死剥皮。明太祖严惩贪官,贪赃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剥皮束草,悬于官府座旁,以儆效尤。见《草本子》。

'22'鸮(xiāo 枵):鸟名,俗称“猫头鹰”,认为是不祥之鸟。谚云:“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谓笑则主凶。

'23'市马之役:指上述康熙年间征购民间骡马的事件。

'24'大令:指县令。

'25'数数(shu òshu ò朔朔);屡次、经常。

古瓶

淄邑北村井涸'1' ,村人甲、乙缒入淘之。掘尺余,得髑髅'2'。误破之,口含黄金,喜纳腰橐。复掘,又得髑髅六七枚。悉破之,无金。其旁有磁瓶二、铜器一。器大可合抱'3' ,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班驳陆离'4'。瓶亦古,非近款'5'。既出井,甲、乙皆死。移时乙苏,曰:“我乃汉人。遭新莽之乱'6' ,全家投井中。适有少金,因内口中,实非含敛之物'7' 、人人都有也。奈何遍碎头颅?情殊可恨!”众香楮共祝之'8' ,许为殡葬,乙乃愈;甲则不能复生矣。颜镇孙生闻其异'9' ,购铜器而去。袁孝廉宣四得一瓶'10',可验阴暗:见有一点润处,初如粟米,渐阔渐满,未几雨至;润退,则云开天弄。其一入张秀才家,可志朔望'11':朔则黑起如豆,与日俱长;望则一瓶遍满;既望'12',又以次而退,至晦则复其初'13'。 以埋土中久,瓶口有小石粘口上,刷剔不可下。敲去之,石落而口微缺,亦一憾事。浸花其中,落花结实,与在树者无异云。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涸(h é貉):水干。

'2' 髑髅:死人头骨。

'3' 合抱:两手合围。

'4' 班驳(b ó伯)陆离:颜色错杂。

'5' 款:款式、样式。

'6' 新莽之乱,公元八年,王芥篡汉自立,改国号新,在位十八年。

'7' 含敛之物:古代丧礼,放在死人口中的金玉之物。

'8' 香楮:指焚香烧纸。

'9' 颜镇:颜神镇,在今青州市西南。见《青州府志》卷四。

'10'袁孝廉宣四,袁藩,字宣四,淄川县人。康熙二年举人。见乾隆《淄川县志》。

'11'志,通“耪”,记。朔:阴历每月初一。望:阴历每月十五。

'12'既望:望日的后一天,即阴历每月十六。

'13'晦:阴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元少先生

韩元少先生为诸生时'1' ,有吏突至,白主人欲延作师,而殊无名刺'2'。问其家阀'3' ,含糊对之。束帛缄贽'4' ,仪礼优渥。先生许之,约期而去。

至日,果以舆来。迄逞而注'5' ,道路皆所未经。忽睹殿阁,下车人,气象类藩邸'6'。既就馆,酒炙纷罗,劝客自进,并无主人。筵既撤,则公子出拜;年十五六,姿表秀异。展礼罢,趋就他舍,请业始至师所'7'。公子甚慧,闻义辄通。先生以不知家世,颇怀疑闷。馆有二僮给役'8' ,私诘之,皆不对。

问:“主人何在?”答以事忙。先生求导窥之,僮不可。屡求之,乃导至一处,闻拷楚声。自门隙目注之,见一王者坐殿上,阶下剑树刀山,皆冥中事。

大骇,方将却步,内已知之,因罢政'9' ,叱退诸鬼,疾呼憧。僮变色曰:“我为先生,祸及身矣!”战惕奔入。王者怒曰:“何敢引人私窥!”即以巨鞭重笞讫。乃召先生入,曰:“所以不见者,以幽明异路。今已知之,势难再聚。”因赠束金使行'10',曰:“君天下第一人'11',但坎……未尽耳'12'。 ”

使青衣捉骑送之'13'。 先生疑身已死。青衣曰:“何得便尔!先生食御一切'14',置自俗间,非冥中物也。”既归,坎坷数年,中会、状,其言皆验'15'。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韩元少;韩菼,字元少,号慕庐,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康熙癸丑(十三年)会试,殿试皆第一。授翰林修撰,累官至礼部尚书。以文章名世,有《有怀堂诗文稿》。

'2' 殊:竟。

'3' 家閥:家族门第。

'4' 束帛缄贽:指聘师之礼。束帛,帛五匹为一束。缄,封。贽,聘礼。

'5' 迤è:也作“迤逦”,曲折行走。

'6' 藩邸:藩王的府第。

'7' 请业:向师长请教学业。《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8' 给役:供使用。

'9' 罢政:停办公事。

'10'柬金:致送教师的酬金。

'11'天下第一人:指考中状元。明清考试制度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12'坎壈(J ǎn 览):谓坎坷之经历。

'13'青衣:指衙门皂吏。

'14'食御:食用。

'15'中会、状:指考中会元、状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一甲第一名称状元。

薛慰娘

丰玉桂,聊城儒生也'1'。贫无生业。万历间,岁大祲'2' ,孑然南遁。

及归,至沂而病'3'。力疾行数里'4' ,至城南丛葬处,益惫,因傍冢卧。忽如梦,至一村,有叟自门中出,邀生入。屋两楹,亦殊草草'5'。室内一女子,年十六七,仪容慧雅。臾使瀹柏枝汤'6' ,以陶器供客。因诘生里居、年齿,既已,乃曰:“洪都姓李,平阳族'7'。流寓此间,今三十二年矣。君志此门户,余家子孙如见探访,即烦指示之。老夫不敢忘义。义女慰娘,颇不丑,可配君子。三豚儿到日'8' ,即遣主盟'9'。”生喜,拜曰:“犬马齿二十有二'10',尚少良配。惠意眷好,固佳;但何处得翁之家人而告诉也?”臾曰:“君但住北村中,相待月余,自有来者,止求不惮烦耳。”生恐其言不信,要之曰'11':“实告翁:仆故家徒四壁,恐后日不如所望,中道之弃,人所难堪。即无姻好,亦不敢不守季路之诺'12',即何妨质言之也'13'?”臾笑曰:“君欲老夫旦旦耶'14'?我稔知君贫。此订非专为君,慰娘孤而无倚,相托已久,不忍听其流落,故以奉君子耳。何见疑!”即捉臂送生出'15',拱手合扉而去。生觉'16',则身卧冢边,日己将午。渐起,次且入村'17'。 村人见之皆惊,谓其已死道旁经日矣。顿悟叟即冢中人也,隐而不言,但求寄寓。村人恐共复死,莫敢留。村有秀才与同姓,闻之,趋诘家世,盖生缌服叔也'18'。 喜导至家,饵治之'19',数日寻愈。因述所遇,叔亦惊异,遂坐待以觇其变。居无何,果有宫人至村,访父墓址,自言平阳进士李叔向。

先是,其父李洪都,与同乡某甲行贾,死于沂,某因瘗诸丛葬处。既归,某亦死。是时翁三子皆幼。长伯仁,举进士,令淮南'20'。 数遣人寻父墓,迄无知者。次仲道,举孝廉。叔向最少,亦登第'21'。 于是亲求父骨,至沂遍访。是日至,村人皆莫帜。生乃引至墓所,指示之。叔向未敢信,生为具陈所遇。叔向奇之。审视两坟相接,或言三年前有宦者,葬少妾于此。叔向恐误发他家,生遂以所卧处示之。叔向命舁材其侧,始发冢。冢开,则见女尸,服妆黯败,而粉黛如生'22'。 叔向知其误,骇极,莫知所为。而女已顿起,四顾曰:“三哥来耶?”叔向惊,就问之,则慰娘也。乃解衣蔽覆,舁归逆旅。急发傍冢,冀父复活。既发,则肤革犹存,抚之僵燥,悲哀不已。装敛人材,清酪七日'23';女亦综缞若女'24'。 忽告叔向曰:“曩阿翁有黄金二锭'25',曾分一为妾作奁。妾以孤弱无藏所,仅以丝线絷腰,而未将去,兄得之否?”叔向不知,乃使生反求诸圹,果得之,一如女言。叔向仍以线志者分赠慰娘。暇乃审其家世。

先是,女父薛寅侯无子,止生慰娘,甚锺爱之。一日,女自金陵舅氏归,将媪问渡。操舟者乃金陵媒也。适有宦者,任满赴都,遣觅美妾,凡历数家,无当意者,将为扁舟诣广陵'26'。 忽遇女,隐生诡谋,急招附渡。媪素识之,遂与共济'27'。 中途,投毒食中,女妪皆迷。推妪堕江;载女而返,以重金卖诸宦者。人门,嫡始知,怒甚。女又惘然,莫知为礼,遂挞楚而囚禁之。

北渡三日,女方醒。婢言始末,女大泣。一夜,宿于沂,自经死,乃瘗诸乱冢中。女在墓,为群鬼所凌,李翁时呵护之'28',女乃父事翁。翁曰:“汝命合不死,当为择一快婿'29'。 ”前生既见而出,反谓女曰:“此生品谊可托'30'。待汝三兄至,为汝主婚。”一日曰:“汝可归候,汝三兄将来矣。”

盖即发墓之日也。女子丧次'31',为叔向缅述之。叔向叹息良久,乃以慰娘为妹,俾从李姓。略买衣妆,遣归生,且曰:“资斧无多,不能为妹子办妆。

意将借归,以慰母心,何如?“女亦欣然。于是夫妻从叔向,辇柩并发'32'。及归,母诘得其故,爱逾所生,馆诸别院'33'。 丧次,女哀悼过于儿孙。母益怜之,不令东归,嘱诸子为之买宅。适有冯氏卖宅,直六百金。仓粹未能取盈,暂收契券,约日交兑。及期,冯早至;适女亦从别院入省母,突见之,绝似当年操舟人。冯见亦惊。女趋过之。两兄亦以母小恙,俱集母所。女问:”厅前涯踱者为谁'34'?“仲道曰”此必前日卖宅者也。“即起欲出。女止之,告以所疑,使诘难之。仲道诺而出,则冯已去,而巷南塾师薛先生在焉。

因问:“何来?”曰:“昨夕冯某浼早登堂'35',一署券保'36'。 适途遇之,云偶有所忘,暂归便返,使仆坐以持之。”少间,生及叔向皆至,遂相攀谈。

慰娘以冯故,潜来屏后窥客,细视之,则其父也。突出,持抱大哭。翁惊涕曰:“吾儿何来!”众始知薛即寅侯也。仲道虽与街头常遇,初未悉其名字。

至是共喜,为述前因,设酒相庆。因留信宿,自道行踪。盖失女后,妻以悲死,鳏居无依,故游学至此也'37'。 生约买宅后,迎与同居。翁次日往探,冯则举家遁去,乃知杀媪卖女者,即其人也。冯初至平阳,贸易成家;比年赌博,日就消乏,故货居宅,卖女之资,亦濒尽矣。慰娘得所,亦不甚仇之,但择日徒居,更不追其所住。李母馈遗不绝,一切日用皆供给之。生遂家于平阳,但归试甚苦'38'。 幸于是科得举孝廉。慰娘富贵,每念媪为已死,思报其子。媪夫姓殷,一子名富,好博,贫无立锥。一日,博局争注'39',殴杀人命,亡归平阳,远投慰娘。生遂留之门下。研诘所杀姓名,盖即操舟冯某也。骇叹久之,因为道破,乃知冯即杀母仇人也。益喜,遂役生家。薛寅侯就养于婿,婿为买妇,生子女各一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聊城:今山东省聊城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