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幸福论-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立刻萎颓凋谢。”
①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
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②名人的这些论述,阐明了获得和发展友谊的道路和途径。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朋友间的友谊之花就能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18世纪苏格兰著名诗人彭斯写了一首名为《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歌颂他同旧日朋友长期生活在一起,辛劳在一起,欢乐在一起的真挚友谊。
歌中唱道: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念,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
①大仲马:《红屋骑士》,第140页。
②转引自《人生精言》,第491页。
…… 525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905
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波流浪;我们也曾终日逍遥,荡漾在绿波上,但如今却劳燕分飞,远隔大海重洋;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手,让我们来举杯畅饮,友谊地久天长;友谊万岁,友谊万岁!
举杯畅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
①
愿我们青年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天长地久,让友谊之花开得比珊瑚更美丽,比珍珠更明亮。
①转引自《怎样培植友谊之花》,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
…… 526
01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
第三编 第六章幸福与健康
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可言。健康是人生重要的宝贵财富,是搞好事业的首要条件,也是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证。人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健康在于运动,体育锻炼是获得健壮体魄的关键。锻炼身体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积极主动,持之以恒。保持精神愉快心境恬静、对于人的肌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防病抗病治病的重要措施。
从一定程度上说,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 527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115
第六章 一 健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A健康延寿长A健康促工作A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而健康则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此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本和基础。
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A1948年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开宗明义地写道:“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
这里明确地把人类的健康与生理健康、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因素联系起来。
大家知道,人的生理健康,即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的各个器官发育良好,各个系统部位处于良性工作状态,整个生理机能运行正常。人们一般称此人没灾没病,体质健壮,身体健康。这种生理健康常常可以用生理指标来表示和衡量。而人的心理健康即精神健康,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健康的人,对外界的反映适度,对生活充满信心。
所谓人的健康,不但包括身体健壮,器质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心理即精神上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
科学的健康观认为,健康所包含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内容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相互依存,
…… 528
21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
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例如,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生理上的疾病痊愈,转化为身体健康;相反,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影响生理的健康。人们常会看到一个身患疾病但乐观向上的人比悲观失望,失去生活信心的人,其生理上的疾患要好得快,就是这个道理。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构成健康的思想,古已有之。
我国南朝学者范缜在《神乐论》一文中提出的形神合一的著名论点中就包含了这一思想。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显然,形神关系即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这里,他讲了一个道理,生命的精神与肉体的关系浑然一体。一旦生命诞生,精神与肉体便完全融合起来,离开肉体就没有精神,反之,离开精神则肉体也不复存在。
可见,精神和形体互相依赖。
有肉体的地方就有精神,有精神的地方,也一定有肉体。形神关系犹如刃与利的关系,“舍利无刃,舍刃无利。”但两者又有区别:“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形体是精神的实体,物质承担者;而精神则是形体的作用和属性。
先哲们的遗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历史的限制,科学知识的局限,他们对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还缺乏系统而精细的研究,而只能直观和粗糙的加以论述。
随着历史的变迁,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9世纪后半期,细菌生物学说、解剖生理学说逐渐发展;人们对人自身各种器官以及细胞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而使医治各部位疾病的特殊方法诞生了,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在此基础上,还发现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周围的物质
…… 529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315
因素有关,而且与人周围的社会因素有关。因为人是高级的动物,人是社会的成员,故而,在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时,对各种物质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应加以通盘考虑。
于是,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心理生理医学适时诞生了。
心理生理医学属于边缘科学,但也研究人体疾病的起因与防治。当然,它注意的是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互相作用,而不是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因素。而且,该学科在研究和防治各种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导致疾病的物质因素,还要重视社会的因素。
总之,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要幸福,健康至关重要。而健康或预防疾病,一方面要从身体上锻炼自己,另一方面也要从心理上锻炼自己,以适应周围环境,作好工作,实现其人生价值。
健康延寿长A因为人类具有理性,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所以,人类能够分析事物,认识宇宙,能动地作用于万事万物,一言以蔽之,人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中包含有人能正确看待和研究自身。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发现,人类自身的许多问题,包括人的健康问题,都和人的理性发展,人类的思考和研究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密切关系。原始社会里,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模糊的。
文明社会以后,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开始清楚,但相当多的人停留在人生目的是为了健康而追求和忙碌的地步。进入近代社会后,人们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健康固然重要,然而健康并不是人生的目的;人们降生到世界
…… 530
41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
上来,有着更神圣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特有的能力,去劳动,去创造,改造自然和社会,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更高的水平。总之,人生目的不断升华,这是人类理性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正确认识人自身本质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人们降生于这块土地上,为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生活、劳动、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留下的是白骨和事业。人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要干一番事业,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越健康,人的寿命就可能越延长;人的寿命越延长,就可能做更多的工作。对国对民,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首先,健康的身体是维持并延长生命的物质基础。人是由有关的各种“部件”构成的,是由骨骼和血肉组成的活生生的人。人的眼、鼻、口、手、足和各种器官分工精细,合作密切,和谐完美。如果一个个的单项“物质”都健全而健康,我们就会因身体的躯体健康而感到满意、愉快和幸福。
如果身体某个部分或构件生了病,受了伤,就会感到不适和痛苦。可见,人的自然寿命和人的幸福,与人的身体这个特殊物质基础密不可分。可见,健康的肉体是人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
其次,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障。身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心理健康或者精神高尚的人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一般心胸开朗、气度博大的人,身体也容易保持健康。应该看到,“神”虽由形体产生,然而它一旦产生就居于主导地位。养生学家都认为,养生先要养心,调形先得
…… 531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515
调“神”。有生活阅历的人常说: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战胜疾病,强壮和长寿。
所以人们要强健体魄,延年益寿,必须重视精神养生或心理卫生,即是指要以积极而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环境,保持身心与环境的平衡,以增进人体的健康。
古人重视精神因素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现代人也格外看重精神的作用。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现代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疾病已被人们所征服,不再成为人们的威胁了,取而代之的是某些与人们的精神、社会联系的有关疾病的大量出现。例如恶性肿瘤,目前人们正在研究中。据资料表明,它与人们高节奏生活的精神压力、吸烟、酗酒、环境污染等都有关系。医学界认为,要提倡人们精神健康,以适应周围环境和未来社会。
例如,要教育人们为了保持健康,吃你所不愿吃的东西,喝你所不愿喝的饮料,做你所不愿做的事情。有规律的生活是长寿的秘诀,预防胜过治疗,欢乐笑语有益健康。
正视疾病,勇于斗争的人,将变得更健康。
为使人们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中,建立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以适应快节奏、多变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必须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注意精神养生,心理卫生,是人生幸福,促进人身体健康的主要保障。
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使人幸福呢?概括地说,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锻炼身体,注意养生。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个大问题中专门阐述。
健康促工作A
…… 532
61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
健康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工作也许比健康更为重要。
因为工作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没有健康的身体,工作就难以完成,或者半途而废,造成遗憾。
人生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名气,没有财富,但是不可以没有工作。工作就是干事情,这是人内心的一种需求。所谓合适的工作,就是符合该人内心需求的工作。你如何发掘自己的需求和追求,寻找合适的工作?这里提醒人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专业特长以及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相信自己能够干得好的、取得成功的事情。人的这种追求和满足也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改变和变迁的需要往往是正确的。例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年轻时他从事科学实验工作,但“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他悟出道理并及时从事物理理论的研究,终于获得诺贝尔奖。人的这种进取追求受人的自尊所促使。正是这种自尊精神,使他重视工作的主体,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能和别人一样,有知识、有才华、有能力辛勤工作,一步一步取得成绩,享受工作乐趣。
可以说,自尊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类所有成就的基础,是寻得工作乐趣的第一把钥匙。人的这种对工作追求的自尊精神当然要以健康的身体为基础,否则这种追求将会夭折。
人有了自尊,工作有了追求,必然表现为满腔热情。所谓热情是一种强烈的激动情绪,一种对事、物及人自己信仰的强劲情感。每个人内心都有热情,只不过这种热情有的变为行动,有的情感却常常被讥笑、扼杀、压制。使其深深埋藏在心里或者心冷热情消失。但是人们在成长中和实践中会
…… 533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715
变得聪明起来,曾被埋藏的热情还会重新活跃起来。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行动。人的这种热诚是会传染的,在一个满腔热情的人面前,人们很难保持冷漠的态度。
与热情联系在一起的是态度问题。它和人的健康联系更为密切。人对工作不仅要有极大的热情,而且要有正确的态度。
态度分为积极和消极二种。
积极正确的态度能滋养身心,帮助人们渡过工作中的难关;反之,消极错误的态度能损害人体健康,扼杀幸福和快乐,使人情绪低落,耽误工作。医学研究证明,人在愉快时,可以刺激人体内产生“脑啡”
(一种镇静剂)
,使人安康;人在忧郁时,体内“脑啡”缺乏,人会精神沮丧,体魄不佳。这样一来,以积极的心理态度对工作,就能激发高昂的情绪,凝聚力量,克服困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而持消极思想的人缺“脑啡”
,工作效率低又会加重精神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当人们以正确的态度投入工作时,工作也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幸福,但它不是要达到的终点。终点应是为之奋斗的工作的历程。
例如,一个演员的乐趣不只是一次演出成果,而且来自演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生命中的力量。所谓力量就是采取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人人皆有,只不过这种能力有时受阻,人为地设置重重羁绊。其中包括自己重重的思想负担和疑虑。
例如,担心冒风险而失去已取得的物质条件;担心别人的指责和批评;担心身体不适或死亡;担心失去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些害怕和担心都是敌人,都会使我们陷入困扰。因此,要发挥人的力量,就要克服上述提到的恐惧感,确认“知识就是力量”
,不做工作的奴隶,要做工作的主
…… 534
81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
人,使自己的一生活得更有意义。当然,人若有个健康的身体,更有利于力量的发挥,否则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工作不仅要攫取力量,而且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科学地发挥大脑的作用。唐朝学者韩愈在其《进学解》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要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要善于创造性地独立思考。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经解剖研究与常人的大脑在重量、结构都没有多大差别。看来他成功的“秘密”不是大脑与众不同,而在于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有超一般人的勤奋和努力,以及为科学忘我的献身精神。现代科学证明,人脑越用越灵,勤用脑,还会防衰老。人的大脑皮层至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虽然从20岁以后,每天大脑细胞死去10多万个,但即使活100岁,大脑细胞才损失10亿多,而且多用脑,活的脑细胞还可增生新的脑细胞,以补充脑细胞的损失。
人的大脑有分工,各个区的分工自不相同,如果一些区疲劳了,可以利用另一些区,人们完全可以因大脑分工不同而科学用脑,以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生理学家研究证明人脑越用越发达,有益于健康长寿。如科学家阿基米德活76岁,牛顿活86岁,爱迪生活85岁,爱因斯坦活77岁。
因此,青年人努力学习不仅关系到将来事业成败,而且关系到脑的健康,智力的提高。老年人勤用脑,也可以延年益寿。
一项工作的完成或事业的成功虽要全身投入,付出代价,付出艰辛的劳动,但经历磨难之后也会给人们带来幸福与健康。世间工作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结果。可是在“才华”
、“成名”
、“地位”
、“财富”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人们共同的东西——全力的专注、巨大的代价。科学上没
…… 535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915
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的礁石险滩,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身体某个部位因劳累而生病;饥饿的烦熬;工作中遇到风险;家庭遇到不幸;身临逆境;命运的捉弄;屡遭失败;死亡的威胁,等等。但是,只要有正确的态度,敢于迎接各种挑战,付出劳动,不怕吃苦,最终会取得成功。
例如,在探求真理的长河中作不怕巨浪的弄潮儿,在科学的道路上作不畏艰险的勇士,在贫穷中有傲骨,在风险中镇定自若;站得高、看得远,学哲人、掌握辩证法,促使坏事变好事,视苦难为垫脚石等等,这些都是面对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正如明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所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能梅花扑鼻香。
郭沫若在《天才与勤奋》中也指出,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所以,要工作就会有磨难,当磨难克服之后,就会带来成功的喜悦,无疑也将给身体带来健康和幸福。
总而言之,人的健康是人工作的基础。一般说来,人的自然寿命与工作寿命同步。身体健康可以促进工作,为社会多作贡献,这是我们人生的目的。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实践、追求与奉献,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中也会获得无限的喜悦和真正的幸福。
…… 536
02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
第六章 二 健康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A体育锻炼是健康的法宝A怎样运动才有利于健康A人生在世,多以长寿为福,凡高寿者,历代都受敬慕,而高寿者无一不喜爱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现在,太极拳、气功等传统的运动方式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健身操、健美运动等新颖的运动方式更是名目繁多,为人们的运动增添了新内容。
生命在于运动A关于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中医学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有说明。
《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散》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虫不蛀,人的形体和精神也要经常运动才能强壮,如若形体不运动,则精神不能畅通,就会导致内部脏腑郁寒。东汉的名医华佗编辑了中国古代的一套运动保健操,名为《五禽戏》。唐朝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也告诫人们适当的运动对健康有益,过度的运动反而损伤人体。据查,我国历代年过70的皇帝有9个,年过80的皇帝有5个,而以清乾隆帝寿命最高,
…… 537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125
活了89岁。
乾隆十分喜欢运动,常以户外活动骑马射箭为乐,几次下江南,游玩名山大川,多处留有翰墨和足迹。乾隆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人称“耄耋天子”。但他们比不上民间的长寿者。据记载,清朝的孙见龙活到157岁,唐朝的何能嗣活到160岁,宋朝的僧人乐正子活了180岁。他们之所以长寿,主要是注意饮食,生活有规律,常活动。当然,古代由于条件限制,除少数长寿者外,大多数人的平均寿命还是很低的。如东汉人均寿命22岁,唐朝为27岁,宋朝为30岁。
解放前,我国处在内忧外患,体育运动锻炼不被重视,人的身体素质差。如1935年人均寿命为35岁。解放后,党和国家重视运动的普及和提高,积极开展各项体育运动,迄今成绩显著,人们寿命延长。如1960年平均寿命67岁,80年代为69岁。
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后人视它为真理。
这一科学道理已被许多科学所证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付诸于实践。关于认识运动养生的重要,同样外国人也注意了。早在2500年以前,古希腊的埃拉多斯山岩上就刻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近代有些先哲和科学家也都格外注意锻炼身体。
19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每星期四下午总给自己放半天假,玩滚木球或去攀高山,寿为78岁。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也酷爱体育运动,不喝酒,不吸烟,生活非常有规律。体育运动很神奇,不仅注意锻炼,使人长寿,就是先天体弱者、有病者,后天重视锻炼,也能增进健
…… 538
25第六章 幸福与健康
康。如德国大诗人歌德年轻时身体不好,曾患咯血症辍学归乡,后学跳舞、剑术、登山、冬泳、滑冰,之后身体健壮了。
英国诗人拜伦从小跛足,体质虚弱,后来刻苦锻炼,体质明显增强。相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整日忙于写作,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