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不暇。“苏格拉底值得你冒这么大的危险?”柏拉图问。
…… 141
天鹅之梦 531
欧几里德显出十分吃惊的神情:“难道你不明白,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智慧最丰富、人格最伟大的人吗?”
柏拉图表示不解。那位自称欧几里德的人便果断地说:“陪我去找他吧,让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这位伟人的风采。”
柏拉图于是陪这位异邦来客往广场上走,一路上,找了几个人打听,知道苏格拉底正在剧院前演讲。两人急忙赶到剧院,门口已围有一百多人,苏格拉底在台上高声讲道:“善是我们一切生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 正是为了善我们才做其他的事情,包括追求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才行善。 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善,个人生活的目的也是为了善!”
“那么,靠写诗、颂诗能达到最高的善吗?”有一位文学青年发问,柏拉图认识他,他叫伊安。“不行,诵诗写诗只能接触善的皮毛。诗人创作是凭灵感,正像女信徒凭着对酒神的迷狂心理,竟会从河水中去汲取乳和蜜,灵魂依蜜蜂那样飞到诗神的花园和幽谷的花丛里去酿蜜。 诗人就像轻逸、长有羽翼的神,没有灵感,不失去平常的理性就没有能力做诗,吟唱出优美的诗句。 而吟诵诗篇的人在朗诵荷马史诗的精彩片断时,失去自主、陷入迷狂,仿佛失去清醒的神智。 所以诗人不懂得牧人驯服狂牛时如何说话,不懂得纺织妇女织羊毛的技艺,诗人的灵感越来越多,失去的理性就越多,与善的距离就更远。”
…… 142
631柏拉图:智慧人格
柏拉图听到这里,联想起对迷狂的酒神的狂热歌颂,有另一番境界现了出来:如果走出这种迷狂,走入一个宁静悠远的通道,就能战到精神上的那个峰巅。还写诗干吗?
他告诉仍在痴迷地听讲的欧几里德先走一步,急急忙忙赶回家,从那个小巧精致的文稿箱,取出厚厚的一叠诗稿,扔进了火炉。“见鬼去吧,酒神颂!”柏拉图恶狠狠地说道。这一年,柏拉图十八岁。 从那次听讲之后,他便找来古代贤人的哲学著作,苦读起来,苏格拉底的演讲几乎每场都去听,他想从他的身上找到更多的共鸣点。他私下把苏格拉底当作自己的老师,但他并不想马上就去拜望,因为他头脑里还没有一盏急需火种的蜡烛。
…… 143
爱的迷狂与美的“相”
aidemikuangyumeide“xiang”
柏拉图经过两年的知识储备,觉得心里有了底,就托朋友引荐,去拜见苏格拉底。“请告诉我吧,老师,这个最高的善是由实践得来,还是人天然具有的,或者是从别的什么方式得来的?”
苏格拉底并不急于回答,他请柏拉图晚上再来,他要带他去参加一个宴会,在那儿,或许能找到一个答案。深秋的傍晚,海湾的天地紫红紫红,连成一片,雅典的街道由热闹变得凝重庄严。 悲剧诗人阿伽松屋里,此时开始
…… 144
831柏拉图:智慧人格
喧闹起来。大厅的祭坛上堆满了鲜花,酒罐也摆了整整一排,歌声洋溢,笑语如潮。阿伽松的悲剧在希腊剧场得了头奖,他邀请了几个最知己的朋友与他共庆胜利。参加者有斐德罗、鲍萨尼亚、阿里斯多芬、苏格拉底等,柏拉图跟从苏格拉底来到这里。宴会开始之前,主持人用神圣的歌词和纯洁的语言赞颂神明,然后举起酒杯,祭奠酒神,祈请神给予力量,使人们做事顺当,并且要赞美那个饮酒之后仍然清醒、心里不忘美德的人。仪式之后,宴会开始,人们于是一边豪饮,一边纵论人生。 主人阿伽松提议就“爱”发表各自的高见。柏拉图第一次出席这类名人的聚会,自知没有发言的资格,他只是睁大好奇的眼睛,聆听每一个人的发言。 迷惑的他随着这些人观点的展开,渐渐有了自己明确的方向。
一、天上人间——肉体之爱与精神之爱
在人类社会之先,天地混沌未分。 四周一片冷寂、黑暗,没有生命、没有朝夕、没有先后,浑茫茫。到某一时刻,从混沌黑暗之中,一颗微弱的星光露出它那摇曳不定的微明,忽然一道闪电,把黑暗和混沌击碎。 于是有了天蓝地绿,有了山川沟壑,有了飞禽走兽,有了男女之分,有了七情六欲。
…… 145
爱的迷狂与美的“相” 931
这一颗星光就是爱神厄洛斯。他长着一对轻盈的翅膀,貌美体健,年少心高。 他是性爱女神阿佛洛狄忒同宙斯所生的儿子,是渴求与欲望的化身,是将世界上混沌的事物分开,同时又将对立的万物结合在一起的神圣力量的化身。当阿伽松提议谈论爱的话题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歌颂爱神,斐德罗抢先发言。他说,厄洛斯是诸神中最古老的神,我们整个宇宙首先出现的是混沌,接着出现的是宽广的大地,接着是不朽的诸神中最可爱的神,这个爱情和欲望的化身是万物的本原,厄洛斯又是我们最高的幸福——善的来源。美满生活的必要条件是爱情,家世、特权、财富与爱情比起来,都犹如粪土。爱情是什么?是羞于为恶和崇敬善。 如果没有这种耻恶和崇敬,无论是国家或者个人,都做不出伟大优美的事情来。一个人在做一件坏事,或者临阵怯懦、畏缩不前时,最怕被自己的爱人看见;即使是最怯懦的人,看到爱人身处险境,也会挺身而出,做出英勇的壮举来。 如果一支军队全由情人或爱人组成,便将是最英勇的,只要这样一支小小的军队就可以征服世界。斐德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阿尔提刻的丈夫临死前,阿波罗同意可以由他的父母或妻子代他去死,但是他的父母虽然年迈却不愿替死,只有阿尔提刻勇敢地献身,换下丈夫一条性命,这种精神感天动地,神最终让她复活了。
…… 146
041柏拉图:智慧人格
斐德罗总结道,爱情是一种至高无上、无私无畏的情感,它将爱的对方吸引到一起,产生向善的情感和意志,所有爱都能带来美德和幸福。接着致辞的是鲍萨尼亚,是作家阿伽松的情人,他说天上有两种女神,人间也有两种不同的爱。 一切行为本身没有美丑的区别,正像我们饮酒、唱歌、谈话,它们本身无所谓美丑,要看这种行为以什么方式做的,做的方式美,行为就美,反之就是丑。 只有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厄洛斯才是美的。鲍萨尼亚说,“天上的女爱神”是天神乌刺诺斯的女儿,“人间的女爱神”是宙斯和狄俄涅(大洋女神)的女儿。 两个爱神培养了两种不同的爱。人间的女爱神年纪轻,她是由男人和女人生出来的。 人间爱的对象可以是年轻男人,也可以是女人,它所爱的只是肉体而不是心灵,它只选择愚蠢的对象,只求达到目的而不管方式的美丑。 天上的女爱神只是由男人生出来的,她的年纪较长,她爱的对象只是年轻男子,他们强壮而聪明。 爱情是真正而永久的,年幼的孩子因为精神和身体尚处于摇摆不定和尚未成熟状态,谈不上爱情,情人要等爱人达到一定年龄才去爱她。 希腊城邦中,有的禁止这类爱情(指男人的同性恋)
,表示那个城邦的道德标准很低,是统治者专制和被统治者懦弱的结果。 雅典的法律鼓励这种爱情,人们把追求爱情的胜利看作光荣,把失败当作耻辱。 为获取胜利,人们可
…… 147
爱的迷狂与美的“相” 141
以采取各种手段,但必须是为了爱情,而不是为了金钱和官职之类。真理就在于:爱本身无所谓美与丑,而是要看行为的方式。 丑的做法以卑鄙对付卑鄙的对象,美的方式以高尚对付高尚的对象。 所谓卑鄙的对象就是爱肉体胜于爱心灵,他所爱的东西不是始终不变的,肉体的美色是要衰败的,这样的爱情也不会持久;只有爱优美心灵的人的爱情才能持久,因为他所爱的对象是永恒的。 由此可见:如果能把对青年的爱情和对智慧等美德的追求结合起来,爱情便是一件好事。 为金钱而爱人是耻辱,为道德进步而爱人是光荣。总之,人应该摆脱卑下的情感,放弃卑微的追求,不要向往仰慕那些飘移不定的东西,应该追求智慧,美德和一切高尚的东西。 肉体的爱和精神的爱势如水火,永远追慕那种永恒的精神之恋吧!
二、阴阳人与自己的另一半
医生厄律克西马库谈爱情,也离不开他的职业特点。医生重视饮食的正确运用,享受美味而不至生病,推而广之:冷和热、干和湿等相反的因素,如果有一种有秩序的厄洛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产生有节制的和皆,对人、动物和植物都有好处;相反,如果由一个无节制的厄洛斯统治季节,便会带来不幸和毁灭。 厄洛斯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广阔
…… 148
241柏拉图:智慧人格
的、强大的、完全的力量,但只有在他是正义和自制,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善为目标时,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使我们彼此相爱,得到最高的幸福。喜剧诗人阿里斯多芬先讲一个神话故事,接过医生的话头。很早以前,世界上除了由太阳生出来的男人和由大地生出来的女人之外,还有一种由月亮生出来的阴阳人。 这种人的腰和背都是圆的,头也是圆的,头上有前后两副面孔,四只手,四只脚,四只耳朵。 这种人非常强大有力,因此骄傲自大,敢于反抗神并阴谋反叛。 于是宙斯和诸神商量一个办法,将人截成两半。 自从截成两半以后,这一半就想念那一半,苦苦思恋甚至懒死饿死。 为了避免人类灭绝,宙斯就让男女交媾生殖子女。 所以人和人(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彼此相爱的情欲就深深植根在人心里,总想恢复原来的那一个整体,总想将两个人合成一个人。 于是,世上的男男女女们总是苦苦寻求自己的另一半。 一旦遇到性情投合的另一半,他们立刻坠入爱河,搅起爱海波澜,紧紧贴在一起,誓死相伴相随,不肯分离。阿里斯多芬讲完这个故事后,概括道:人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于自己的罪过,这种完整就被破坏,一分为二。只有借助于爱情的力量,我们才能恢复自己的另一半,才能实现自己的完整性。无论是爱情生活,还是其他社会生活中,人从本质上来
…… 149
爱的迷狂与美的“相” 341
说,是一个完善的整体,但由于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人常常追求负面的价值,做出损害人的完整性的行为,所以,人应该不断修养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借助厄洛斯的庇护,我们获得的是情感的另一半;借助道德的修炼,我们获得的是人格的另一半。人生原本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这种自我的动力是人自身的需求,是人内在的精神需要,因而道德修养不应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应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这种完善不仅是口头上许诺或者认识上的某一境界,更重要的是不断实践,不断向着失去的、应该找回的那个目标拼搏的过程。
三、娇嫩而智慧
宴会的主人,诗人阿伽松静静地听完前面几位的颂辞,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破绽:颂扬的只是从厄洛斯那里得来的幸福,而不是厄洛斯本身。 因此,要颂扬厄洛斯,就得知道厄洛斯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阿伽松认为厄洛斯是最美的,也是最好的。第一,厄洛斯是最美的最可爱的。首先,厄洛斯在诸神中最年轻。爱情总是偏爱年轻人,而厌恶老年人。其次,厄洛斯是最娇嫩最敏感的。厄洛斯年轻而娇嫩,正像荷马形容阿忒(宙斯的女儿,她不能区别行为的是非,能
…… 150
41柏拉图:智慧人格
使人和神失去理智而发狂,代表道德上的盲目性)
,说她实在娇嫩,她的脚不在地上行走而是在人类头脑上走路。 厄洛斯既不在地上走,也不在头脑上走,他是在最柔软的东西即心上走,而且也不在硬心的人心上走,只能在软心的人心上走。她住在最柔软的东西的最柔软的部分里,所以她最娇嫩。厄洛斯还是最柔韧和最随和的。 她无影无形,来无影去无踪,永远和鲜花、美丽相伴。第二,厄洛斯是最好的、是最高的善。厄洛斯是正义。 他既不损人利己,而不被人损害。 他既不忍受暴力也不使用暴力,爱情是自愿和正义的。厄洛斯是自制。 自制是对快乐和情欲的控制。 任何快乐和情欲都是卑微的,都比不上爱情,厄洛斯是快乐和情欲的主人。厄洛斯是勇敢。 甚至战神阿瑞斯也抵挡不过厄洛斯,爱神和战神的较量中,爱神总是取得胜利。 征服者总是比被征服者强,爱神既然能够征服最勇敢的战神,他自己当然是勇敢的。厄洛斯是智慧。 他是有诗人的天赋,拥有一切技艺方面的才能。 他只要稍给人指点,人马上就可以成为诗人,阿波罗发明射击、医药和占卜,缪斯发明音乐,雅典娜发明纺织术,都应归功于厄洛斯。总之,爱开创了人类和天国的美和善。 爱给我们带来和平,使苦痛沉睡,化灾难为欢乐,化干戈为玉帛。 没有得到
…… 151
爱的迷狂与美的“相” 541
他的人渴望他,已经得到他的人珍惜他。他是欢乐、文雅、温柔、优美、希望和热情之父。 在爱情的河流里,美德因为激流的磨练而闪光;在美丽的田野里,善良因为营养的滋润而蓬勃、昂扬。
四、欲望来自贫乏
苏格拉底最后发言,他指出大家都犯了一个他以前曾经犯过的错误:将爱的主体和爱的对象混为一谈,将爱的追求和爱的目标混为一谈,并不能发现爱的真谛。 阿伽松视爱为尽善尽美的东西,是不合乎情理的,因为正是由于匮乏才产生追求的欲望,由于缺乏美和善才会产生追求美和善的欲望。爱既然是一种欲望,怎么能说他是尽善尽美的呢?
苏格拉底于是借先知狄奥提玛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爱是真善美的统一的观点。首先,厄洛斯是爱美的主体。阿佛洛狄忒降生时,聪明神的儿子丰收神喝醉了,贫乏神想和他生一个孩子,乘机和他睡在一起怀了孕,生下的儿子便是厄洛斯。 厄洛斯像他的母亲,永远是贫乏的,一无所有;又像他的父亲,总是千方百计追求美和善的东西。 他是一个猎人,勇猛有力,精力旺盛,又是一切技艺的发明者,渴望得到智慧,终身寻求真理。所以厄洛斯是既不美也不善的,既不丑也不恶的,它处
…… 152
641柏拉图:智慧人格
于美和丑,善和恶的中间状态。 正如处于无知和知识的中间状态——正确的意见一样。 正确的意见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它不能切中问题的实质,但他又不是无知,因为它碰巧也能说出一些道理。 厄洛斯不美不善,所以他不是神,因为神是完美无缺的,厄洛斯也不是凡人,它是介于人和神之间的一种精灵。这种精灵在人和神、美和丑、善和恶之间架起桥梁,它帮助人获得智慧。 他时而丰盛,时而凋谢,丰富的资源不断涌来又不断流走,所以他永远既不贫穷,也不富裕。 他介乎知识和无知之间。 神是不寻求智慧的,因为他已经有了智慧便不再寻求它;无知的人也不寻求智慧,因为他沾沾自喜,自以为并不缺少智慧。 只有厄洛斯热爱智慧,因为他爱美,而智慧是最美的东西,所以厄洛斯必热爱智慧。 他的父亲智慧而富有,他的母亲愚笨而贫乏,正因为这种结合,使得这个精灵不断追求智慧,视真善美为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灵不美不丑、非善非恶,不是一具静态的偶像,而是一种促人向上的力量:获得真善美和热爱智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的情感、欲望、意志和认识。 厄洛斯是拥有这种力量的主体。 厄洛斯追求的是幸福的欲望。 除非自己的另一半是好的,否则这种追求另一半的爱情是无法达到完整的全体的。 只有爱慕美好的东西,具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才能获得爱情。 这样,真善美即智慧、欲望、情感三者就统一起来了。
…… 153
爱的迷狂与美的“相” 741
这种对幸福的欲望——要把好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就是不朽。 通过生殖,人可以使肉体和精神不朽不灭。 凡是有生殖力的人遇着美的对象便欢欣鼓舞,要凭美来孕育生殖。 通过生殖,人类可以一代接一代流传下去、绵延不绝,这是肉体上的生殖。精神上也有生殖能力,它生育智慧和其他美德。诗人和发明家是生育者,统治者也是生育者。 最高最美的智慧是统治城邦和社会的,这种美德就是自制和正义。 精神的生育者们在成年时期就产生生育的欲望,四处寻找美的对象。一旦发现一个高尚美好的心灵,便拥抱到一起,产生丰富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生育出精神的子女。 这种精神的子女比肉体的子女更加不朽。 肉体上的传宗接代固然应该尊重,但更应该珍惜的是精神上的高尚,应该不懈地追求诗、法律和哲学等不朽的东西,以获得人生的不朽。厄洛斯既是爱美的主体,那末厄洛斯追求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呢?
苏格拉底说是“美的相”。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是爱一个美的形体(肉体)
,从这个美的形体认识到美的道理(逻各斯)
;进一步,他认识到这一形体美和那一形体美的一致性,从而可以在一切美的形体中看到他们共同的形式,发现一切形体美的共同性,于是人们的兴趣便由某一特定的美的形体转移到一切美的形体。 下一步就认识到灵魂的美高于肉体的美,即使在形体上不怎么美的人,只要有美的灵魂便值得去爱他,这
…… 154
841柏拉图:智慧人格
种美可以在他心中诱发讨论,以建立高尚的性情;进一步他便可以发现法律和制度的美,进而转移到知识的美,进入广泛的领域。 这时就不会再像奴隶一样只爱一个美的少年,美的男子或者美的制度了。他的眼光注视着宽广的美的海洋,在富有成果的讨论和崇高的思想中得到哲学的丰收。 就像一级一级上台阶,最后突然进入一个春光明媚的境界。 这就是奇妙无比的美,这就是孜孜不倦、梦寐以求的至上目标。苏格拉底的话,激起人们的一阵掌声。 柏拉图从椅上站起来,抱过酒罐,又给每人盛了一杯酒,他自己也满满地饮进一杯,一种哲人的灵感从胸中涌起:爱的过程不就是人格成长的过程吗?爱美的人经过一段爱的艰难旅程,最终发现美的最高境界——美的相,从而获得人生的最高智慧和最高美德,这是人格的真善美的完美统一。爱是人类最原始也最永恒的情感。 人类爱的观念的成熟也就意味着人的成熟,这一场爱的对话,对柏拉图来说,简直就是爱的历程的回顾,也是自己精神成长的回顾,他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游子,突然来到了一座宝库前,他一下扔掉所有的行囊,朝那辉煌的宫殿行去。那行囊是文学,那宫殿是哲学。
…… 155
启航在智慧的港湾qihangzaizhihuidegangwan
一、幻灭的政治梦
与苏格拉底的结识以及爱的启蒙,一天一天打开他心中的疑结,他觉得数年来一直充溢在他胸中的激情再也不是那瞬间聚散的酒花,再也不是醉酒后暂时的迷狂。 他觉得应该干些实事,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到政治的风浪中去锤炼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理想。柏拉图二十岁左右,饱受战争创伤的雅典也在急剧分裂
…… 156
051柏拉图:智慧人格
之中。 当时积极参战的雅典公民和民主派人士伤亡很多,各种政治社会的领导权相继落到贵族派手里,公元前411年,安提丰和皮珊德发动政变,废除了民主政体,建立了寡头政治。但是,由于他们领导的战争失利,民怨沸腾,前后统治不到四个月,就由其中的温和派泰勒梅涅斯废除。 不久,雅典在库梓科斯战役获胜,民主派又重新获得政权,恢复了民主政体。 然而,由于雅典远征军出兵西西里失败,为摆脱困境而争取波斯人的援助,又有人提出修正民主政体,要夺取政权。公元前404年,雅典在羊河战役中惨败,从此一蹶不振,终于被迫投降,战后,雅典在占领军司令官莱珊得的支持下,废除民主政体,建立了以柏拉图的舅舅克里底亚和查尔米底斯为首的“三十僭主”政权。舅舅刚掌权时,柏拉图十分高兴。 这些年,他目睹了城邦内太多的杀伐和角逐,痛感找回正义的必要。 平时对他温和慈祥的舅舅一旦掌权,不就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吗?
所以,当有一天舅舅邀请他参加这个政权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下来。柏拉图在这个政权中,起初也只是担任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慢慢也参加旁听一些高层会议,后来就协助舅舅处理一些公文。 有一天,柏拉图在舅舅桌上发现他刚刚签署的一道命令。“立即追杀逃亡外邦的民主派人物安基罗斯、阿尔米等十一人。”
柏拉图知道,舅舅当年因为涉嫌参与雅典城内赫耳墨神
…… 157
启航在智慧的港湾 151
像被毁一案,遭到过这几个人的指控,后由于安基多德的帮助才免于受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