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凭海临风 作者:杨澜-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生在夏威夷,当年弹着吉他走遍美国,以一首欢快清新的《小小水泡》歌
曲红透半边天:“小小水泡,在大海中翻腾,。。”我非常喜欢这首民谣式
的歌曲,自然也喜欢堂荷富有磁性的嗓音。今天能在夏威夷亲眼目睹其演唱
的风采,岂非快事哉。虽然这场演唱会的票价高达五十美元,我还是咬咬牙
买了下来。
当晚,我还特意换上了漂亮的连衣裙,隆隆重重地去聆听我神交已久的
歌声。
没想到,等待我的竟是失望。
台上的堂荷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高高地跷着二郎腿,眼皮懒得抬,舌
头也似乎懒得动,尽发些含混不清的喉音。有气无力地哼了几句之后,便开
始说些无聊的笑话,在伴舞的波利尼西亚姑娘身上做些轻佻的动作,结果只
有乐队的人随和上几声干笑,令人尴尬。接下去,他干脆不说了,唤出二三
名弟子,由他们来演唱他当年唱红的老歌。台下几位五十多岁的女观众,显
见是堂荷当年的歌迷,这时也颇生一些恼怒:“如此唬弄观众,倒也敢把门
票卖得那么贵,怎么能不砸牌子。”
演唱会拖拖拉拉地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临到结尾时,堂荷才端起吉他,
拨出几个音符,是《小小水泡》的前奏。起先,他依然唱得漫不经心。渐渐
地,台下的观众们随着音乐唱了起来。这老歌是那么琅琅上口,曾带给人们
几多欢畅美好的回忆。观众们与其说是在应和堂荷,倒不如说是在应和自己
的青春过往。他们唱得那么尽情,那么投入,用手打着节拍,自娱自乐。彼
此之间点头微笑着,在歌声中发现大家原来相识已久。这时的堂荷似乎也受
了感动,唱得略微卖力了些,总算使演唱会的结尾还过得去。
曲终人散,堂荷坐在一张过分华丽的靠椅里,跟观众合影,脸上依然带
着傲慢而懒散的神情。而这样的合影也明码标价,每张三十美元。看堂荷老
大不情愿的样子,一定还嫌这样赚钱太慢了呢。
我从他身边走过,丝毫没有兴致与他合影留念,心中为他感到悲哀。一
位歌星老了,过气了,并不奇怪,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对演唱乃至对
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离开了这种兴趣和热爱,我很难想象一名歌手的躯壳里
还能残留些什么。我后悔看这场演出,为了心中一位明星的失落,也为这位
明星心中失落的激情。
幸好,美好的音乐犹存。让不朽的音符继续带给人们慰藉。
我暗暗告诫自己:“杨澜,永远尊重你的观众和你自己。”
我没能在堂荷身上找到夏威夷的精神,但是这并没有让我灰心。毕竟,
夏威夷的色彩是绚烂的,夏威夷的人们是快乐的,夏威夷的空气太湿润,惆
怅和悲伤在这里无法凝结。第二天,我便兴致勃勃地前往波利尼西亚文化村
参观。
波利尼西亚文化村与阳伯翰大学比邻而建。阳伯翰大学以传授太平洋诸
岛艺术闻名于世,学生中不少是当地原著民的后裔。他们边学习,边余时间
到文化村表演传统歌舞,也藉此增加收人,保障大学学业的完成。
据导游介绍说,太平洋中夏威夷、汤加、萨摩亚、斐济等诸岛的原著民
都属波利尼西亚人。他们的文化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可考。历史对于他们来
说,是祖先一次又一次划着独木舟的航海探险。遇到战乱,或仅仅是为了发
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向着茫茫大海进发。根据一段神话或传说,或
根本没有方向,他们开始了大胆的漂流。惊涛骇浪中无数的沉没,子子孙孙
的不息的繁衍,终于在大洋中寻找到一个个绿色的岛屿,也找到了新生活的
希望。
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和自信!
他们有理由为自己健壮的身体和无畏的灵魂而骄傲。波利尼西亚人本来
就高大健美,在资源丰饶的热带岛屿上,他们不愁衣食,更可以充分地发育
身体。他们崇尚健康自然,完全没有“减肥”的概念。汤加等地更以肥硕为
美。过去,我以为那里的人不思劳动,单纯窝在家里堆积脂肪。在文化村我
才了解到,其实他们相当勤劳,也相当灵巧。比如他们房屋的四壁,就是以
细细的篾席编织而成,手工精制。房梁上串着只有在深海才能采集到的贝壳,
也十分美观。散懒邋遇的民族是没有这份闲心的。他们认为生活在天堂一样
的岛屿上,面临美丽的海洋,沐浴充沛的阳光,实在没有理由愁眉苦脸。想
吃就吃,要睡就睡,自然心宽体胖。好在他们的身材高大,并不因此显得臃
肿,反而更增添了几份威风。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风在这里绝对没有市场。
在一处展厅里,我看到了一幅黑白肖像照。照片上的妇人体态健壮丰盈。
她似乎正在和谁说话,突然听见你的招呼,便转过身来,投以热情的目光,
报以灿烂的笑容。这妇人是已故的汤加女国王。据说身高在1。90
米以上,声
音洪亮,性格爽朗,颇受本族人的爱戴。有一次,英国女王举行生日大典,
遍邀各国首脑乘敞篷车周游伦敦。不料天空突然降下雨来,其他元首都赶紧
拉上车盖,或撑起雨伞。只有她,推开伸过来的雨伞,继续热情地与沿途同
样淋在雨中的市民们打着招呼。她的棕色皮肤在雨中焕发着健康的光泽,她
的真诚的笑容在雨中带给人温暖的关怀。伦敦人大受感动。英国报纸说:“她
阳光般的微笑驱散了伦敦上空的阴雨,她的友善和快乐的天性让人无法抗
拒。”如今,我在她的照片前流连忘返。如果她能从镜框中走出来,我真想
跟她并肩坐在篾席上,聊聊天。虽然她是位女王,却一定不会拒绝。展厅外
的小河中,波利尼西亚人的后裔在独木舟上表演着传统歌舞。头顶花冠,腰
系草裙的姑娘们摆动起腰肢,在阳光中尽显自己的妩媚;入水如鱼,上树如
猿的小伙子们喊着号子,重现祖先围猎丰收的激情。尽管这一切已因为现代
旅游业的发展而成为了纯粹的表演,尽管今天的太平洋岛民早已超越了先人
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然而我依旧能感受到那份属于这一方水土的纯朴和豪
迈。这时,那翻涌的火山,曲折的峡谷,辽阔的海洋都被这如梭的歌舞交织
在一起,构成夏威夷——不,己不仅限于夏威夷,而是太平洋诸岛的无限风
情。它是永远的热诚和乐观,是不懈的激情和生命。
同样是阳光和海水,在希腊,它们让我沉静;在夏威夷,它们让我兴奋。
我的梦想,是体验世界上每一块不同的土地和水域,然而现在,让我暂且忘
掉过去和未来,用年轻的心去好好享受此时此刻的热带风情吧。
跨越
我终于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当游船徐徐驶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我的激动被青蓝色的水波荡漾得愈发
明澈了:这绝不是一次平常的旅行,因为这水绝不是平常的水——这一带涟
漪挽起的是:欧洲和亚洲。
在这两块大陆的交接处,北面形成了白雪皑皑的高加索山脉,仿佛是天
地之间永恒的惊叹号,冰冷着脸,向天空质问最后的胜负;南面则形成了明
媚多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两岸虽迎面相峙,却不见刀光剑
影,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一块余地,竟发现对手并非面目可憎。
千回百转在这里交汇,竟使这一带山水葱葱郁郁,在地中海温暖的阳光
里融合成一道完美的风景。两岸的城堡、民宅建筑风格非常相似,都兼有欧
亚的特色。更有博斯普鲁斯大桥横亘两岸,把本已相似的自然人文牢牢地牵
系在一起。如果方向感不明确,还真分不出哪面是亚洲,哪面是欧洲呢。
遥想当年,无论是年轻气盛的亚历山大大帝,跃马扬鞭的成吉思汗的子
孙,还是金装银饰的奥斯曼君主,都曾在这天堑处驻足极目,为跨越洲际,
征服世界的勃勃雄心而踌躇满志。这亘古的界限,因为有了这些豪迈浪漫的
故事而更显风流。
我正沉醉于忘我的激情之中,忽听身边的游客中有人说:“其实这是条
平常不过的海峡,只不过人们给它的两岸起了不同的名字。”
这话真不中听。到了名胜,不去体会它的好处,反而冷眼旁观,扯上两
句风凉话,正是我难以容忍的矫情——早知如此,您老又何必来呢?
索妮亚是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记得第一天上课时每人做自我
介绍。轮到她,还未开口,先笑起来,然后赶忙道歉:“对不起,我实在不
知如何介绍自己。是这样:
我叫索妮亚,我的父亲是德国人和英国人的孩子,我的母亲是西班牙人
和秘鲁人的孩子。我出生在法国,那时父亲在法国做外交官。不到两岁,全
家搬到南美,先后在巴西、智利、秘鲁各住了三年,后来我在德国和法国上
学,再后来到了匈牙利和俄罗斯。今年我二十四岁,又来到美国读硕士学位。
我会六国语言。我的自我介绍完了,实在太长,对不起。”
大家都听糊涂了:“索妮亚,你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你认为自己首
先属于哪个国家呢?”
“不知道,”索妮亚一本正经地回答,“真的搞不清,干脆也不想搞清
了。虽然我有两本护照,但是地球才是我真正的国家。”
对于我来说,索妮亚的经历实在具有传奇色彩。但我很快发现周围的不
少同学都有与她相似的背景。每当问他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他们都
耸耸肩膀,然后开始冗长的解释:他们都是混血儿或移民,如果想知道乡关
何处,那得先从父亲的祖国开始,然后是母亲的,或者是自己的出生地。。
总之是一笔糊涂帐。
不过,困惑的深浅不完全取决于他们所涉及的国家的多少,而且在于影
响他们的多种文化的差异。他们常常反问:“从哪里来?你是指我的血统,
还是出生地,还是文化?”
明子的父母都是移居巴西的日本人。她出生在里约热内卢,从小接受的
是葡萄牙语教育,高中毕业后来到美国读书,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八年。她喜
欢吃日餐,却坐不惯榻榻米;觉得巴西是最美的国家,可是行为作派越来越
美国化。不过,她的英语明显带葡语口音。
“我是一个喜欢美国生活方式的懂葡萄牙语的日本人。”她这样描述自
己。
“哪种文化对你影响最深呢?”我问她。
“说不清,各有一点儿。它们在我的头脑中己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了。
我想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分清哪些想法归哪个文化。
要知道,文化是相通的,只不过人们给它们取了不同的名字。”明子这样回
答我。
我忽然想起博斯普鲁斯海峡上那位游客的闲话,心中隐约察觉到了些什
么,但又似乎还不分明。
在对国际传媒发展历史的研究中,我发现了两条相反却又并存的线索:
国际化和本地化。更有意思的是,两种趋势都日渐明显。一方面,现代通讯
手段,如卫星技术、光缆技术等使全球的联络有了从所未有的便捷、高效,
使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庄。特别是电视的国际化,把天涯海角带入咫
尺之家,一场海湾战争通过CNN
现场传送到世界各地,而日新月异的电脑技
术也正把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织入同一网络。这个地球不再仅存在于地理
上,历史上,也存在于无形的电波、数字空间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
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一处的事情都不可能不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啊。
另一方面,保留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人们对文化的
同化现象表示不安,而且毕竟更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于是,在亚洲纷纷
设台的欧美传播公司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条规律:当地节目比进口节目的收
视率更高更稳。即使在文化相近的欧洲各国,本地新闻和电视剧而不是美国
的肥皂剧,是当地观众关注最多的电视节目。世界范围内地区性有线电视每
天都在瓜分全国及全球性的大电视网的份额,因为当地节目更易调整,更有
针对性,且更独特。
总而言之,这个世纪末,各个民族,各个文化都面临着相似的悖论:一
方面是种族、民族的大混血、大融合,文化、生活方式的大渗透、大同化:
另一方面是尖锐的宗教、宗族的流血冲突和保留纯正的传统文化的大声疾
呼。面对这两个正好相反的趋势,人们真有点儿被搞糊涂了:“不是我不明
白,这世界变化快!”
越是悠久的文明,越是骄傲的民族,在这个悖论前越显痛苦。理念与情
感的冲撞不亚于地理大板块的狭路相逢。一些人抱定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
想拒绝这个大世界的冲击,也有一些人骨子里的自卑发展成表面的过于夸张
的傲慢,守住“你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还看不上呢”的逻辑,或者恶狠狠地
往地上啐一声“呸”,聊以泄愤,实际不损别人一根毫毛;也有些人以为守
定了一些文化符号,就守住了祖宗的基业。一谈中国的艺术品,必搬出些绘
着“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的鼻烟壶,津津乐道于笔触的细腻和繁多;
或热衷于比赛在一张薄绢上绣几千几百个童儿,在一根头发上刻几十首唐
诗。我不想贬低这些工艺品,但是沉溺于技巧的熟练,忘记了艺术的本质在
于升华灵魂,只能把一个民族可贵的才华和生命浪费在工匠的复制中,而我
们需要的是大师。
在纽约,我采访了在纽约时装界颇受青睐的来自杭州的服装设计师韩
枫,发现她的作品中并没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图案。她解释说,中国服饰文化
对她的影响并不体现在盘扣和绣花上,而是表现在整体的韵味上。比如她设
计的夜礼服就吸取了旗袍简单流畅的特点,以前后两片布料来衬托女性婀娜
多姿的曲线。她的设计不仅出现在美国一流时装杂志上、高级商店中,而且
还作为艺术品在现代博物馆展出过。美国时装专家说,她的风格在与时装主
流的融合中反映出东方特有的气质。这使我明确了这样一点认识:所谓发扬
传统,应指精神上的继承,而非细节上的模仿。我们的文化根深基厚,为何
要抱住一些坛坛罐罐不放呢?
当东方的古老文明在昔日的繁荣和今日的挑战面前产生困惑的时候,西
方的发达国家也遇到了自己的“误区”,表现出幼稚的自高自大。比如曾经
由各种外来文化相容而成的美国社会在二战后的强盛中滋生了一种“世界即
我,我即世界”的自我封闭意识。我国某部长一九九四年访美时,美国《时
代》杂志的董事长曾问他:“请问你们中国的媒介什么时候开放呀?”该部
长回答说:“中国的电视中有30%的节目是从世界各地引进的,而美国主流
电视中有多少外国节目呢?到底哪个媒介更开放呢?”一九九六年,《杨澜
视线》节目的一个话题是一个调查,看看中国和美国十四岁的中学生(二○
○○年中学毕业),谁更了解世界,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对世界历史、地理
及科学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美国学生。一个中国学生可以用英语回答出美国
的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名字。而不少美国中学生却说不出上海是哪个
国家的城市。美国,该为自己下个世纪主人的知识素养操一点儿心了。
在这个文明互相撞击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需要面对现实。想拒
绝冲击是不可能的,想放弃根脉也是愚蠢的。我想起明子的那句话:“重要
的是做一个完整的人。。。文化是相通的,只不过人们给它们取了不同的名
字。”
此时,在我眼前出现的是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山脉和海水。我想,深厚的
文明是经得起碰撞的,它反而因为对手的势均力敌而更显存在的价值。交锋
处,自会山岭巍峨;相融处,又何妨柳暗花明?
让我再回到在土耳其的旅行吧。在它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我游览了
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圣索菲娅清真寺。它建于东罗马拜占庭时期,当时
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十五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当时称康
斯坦丁堡),遂将它改建成清真寺。如今,它依然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
其气势恢宏的圆顶(直径达三十多米),傲居世界之最。它更像是一座博物
馆,在那里,《古兰经》的格言与描写《圣经》故事的瓷砖画相安无事地并
肩陈列在古老的墙壁上,希腊—罗马式的廊柱坚固地支撑着伊斯兰绚烂的图
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安详地在这交融的东西文化中流连忘返,地理、宗
教、种族、文化的不同没有使任何人产生坐立不安的焦虑或失落。彩色的镶
花玻璃窗中,透过迷人的太阳的光芒,时间仿佛在一瞬间凝滞。导游告诉我,
“圣索菲娅”的意思是“神圣的智慧”。
毕竟,人不是为那些界线而生活的。跨越界线,让我们的视野更加辽阔。
家住侯家路
摇到外婆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分。成年人见面时往往恭敬地递上一张名片,上面
印着“经理“、“教授”的字样,那是指职位;作为主持人的我常常在介绍
来宾时冠以“著名表演艺术家”、“著名作家”的头衔,那是指成就。而对
于既无职业,也无成就的孩童来说,他们的身分往往只有依靠与他人的关系
来确认,如“××家的小孩”等等。
在我的童年时代,曾骄傲地拥有自己的身分与标志。那是一条小手绢,
上面用红棉线绣着我的名字,下面一行小字:“家住侯家路112
号”。今天
不少名人因为其名家喻户晓,没有必要在名片上罗列繁多的职位与荣誉,也
常常采取这种只印姓名、住址的方法。而幼小的我别在衣襟上的小手绢,似
乎就有类似的去繁就简的功能。当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我丢了。
侯家路112
号是上海外婆家的地址。那里与城隍庙之间有两三分钟的
路。我在那里从一岁半呆到四岁,后来又断断续续住过两年。那里是我记事
以来最早的坐标,我的第一个社会标志,就是住在侯家路112
号的那个小女
孩。
然而,今天我只能在记忆里搜索这个方位了。今年夏天回国时,我兴致
勃勃地拉着吴征,去“瞻仰”儿时的故居,准备指指点点、吹番牛支。但是、
晚了。侯家路一侧的房屋早已被夷为平地,被水泥墙围了起来,据说是香港
明星成龙、梅艳芳等等资在这里建“明星城”。用不了多久,琼楼玉宇、灯
红酒绿将赋予这一片地区不夜的繁华。斜马路上的公用电话亭还在,但一年
之后整个城区都将被拆除。我正长吁短叹,吴征一把将我拉到一边,一辆三
轮车从我身边飞快地驶过,上面装着叮满苍蝇的西瓜皮。
我的近九十岁的外祖父母已于去年迁出了他们生活了七十多年的侯家
路,搬入浦东两室一厅的单元房。年迈的他们一如既往的豁达,并不因故居
难离而多愁善感。他们说,现在不必每天爬上爬下嘎吱作响、狭窄陡峭的木
楼梯,可以告别老式马桶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又可以呼吸着浦东新鲜的空气,
何乐而不为呢?
伤感的倒是我这个年轻人:永远失去了那条湿漉漉的小巷,失去了门前
菜场那几只半人高的成菜缸,失去了隔壁卖话梅、粽子糖的烟纸店,我童年
的“身分”还找得到吗?
幸好,记忆还不曾丢失,而且随着我的唯恐丢失的慌张,更加清晰起来
了。
我第一次住进侯家路的时候,是一九六九年的夏天——这当然不是我当
时的记忆,而是妈妈事后告诉我的。因为当时我还只有一岁。那时年轻的父
亲远在阿尔巴尼亚当援外专家、年轻的母亲即将离开北京赴湖北阳新五·七
干校报到,她本想把我一块儿带去,可是外婆硬是不同意:“这怎么行呢?
农村条件不好,说不定奶粉都不好买,还是留在侯家路,由我来带吧,保证
养得白白胖胖的。”
外婆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生育抚养了五个孩子。论持家养孩子的经验
在邻里中被广为称道。我妈妈虽然舍不得,但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于是襁
褓中的我,含着奶瓶,躺在东摇西晃的火车里,摇啊摇,摇到了外婆桥。
侯家路只有百米长,五六米宽。街两边是一色旧式木结构的两层楼房。
因为街道不宽,人们晾晒衣被时就把长竹竿架到对街伸出的窗台上。每年梅
雨季节一过,家家户户开柜翻箱,要在煦日中把捂久的阴湿驱散。于是,整
条街的半空中,被单招展,衣裙飘扬,有万国旗齐聚式的气派。
到了盛夏的傍晚,没有空调的木板房里热不可当。一排排竹椅被搬到街
上,一户户人家也短衣短裤地出现了。一条侯家路被填了个满满当当。这时,
后院的老伯会摇着蒲扇,给聚在身边的孩子讲个鬼故事;居委会的老太太们
挨家挨户地送着驱蚊药;男人们凑上几桌棋牌,谁输了就在耳垂上夹上个晾
衣服的木夹子。。最可怜的是那位胖公公,数他输得最多,往往两只耳朵都
夹满了,脸也涨得和耳朵一样紫红紫红的。可是每天傍晚仍见他赤膊坐在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