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而必须靠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进行长期的建设和引导。 如果只强调发展市场经济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导致重物质利益轻思想道德,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等价交换轻无私奉献。 长此以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不会自然而然上去,反过来还会出现滑坡,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项软任务,而是一项硬任务,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一手硬一手软不行,一时硬一时软也不行,必须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长期坚持下去。(张国光:《重要的问题在于协调发展》《求是》194年第19期)

    市场经济对科学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优胜劣败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水平高低之争,是人才素质优劣之争,而基础在教育。 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没有高新尖的科学技术,就没有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人才,因

…… 421

    40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而就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打败仗。 市场经济愈发达,市场竞争愈公开、公正和平等,科技与人才对竞争的作用愈大、愈重要。 这种客观必然性,迫使企业家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得不采取以智取胜、以科技取胜的战略方针,不得不重视发展教育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后天的效益”的道理,已成为许多家长和干部的共识。双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市场经济并非必然是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相反,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明的经济,它只有在思想道德、科技文化与治安环境良好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因此,愈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李鸿烈:《关于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福建论坛》195年第2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等)和思想建设(理想、道德、纪律等)两大方面,它是迄今人类社会最高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市场经济需要精神文明。 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总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是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有效途径;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自觉的法制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的保证;普及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共

…… 4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504

    产主义的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纪律等,是推动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的生产力有较大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党风和社会风气也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始终不渝地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用高尚的情操塑造党员和人民群众,清除腐败现象,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净化精神环境,坚决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才能使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应当是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那种认为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可以忽视或削弱精神文明建设的看法,既是对市场经济原则的破坏,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损害。(扈远仁、唐永进:《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人民日报》195年4月4日)

    从精神文明方面来考察,市场经济可以培育自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被窒息在家庭、血缘、地缘以及其它专制性组织的狭小范围内,依附于大大小小的家长和行政首长。 他们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脑袋”

    ,而是习惯于遵循

…… 423

    60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传统、听命上司、顺从左邻右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自己的生产条件和劳动能力具有独立的支配权,相互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都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取得物质利益。久而久之,就萌发了以人的独立和自由、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核心内容的自主意识,增强了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和效益观念。 这些,都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可以找到结合点,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千变万化、动荡不安,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的支配,这就迫使在市场上活动的各种人随时都要搜集市场信息、研究市场动向、把握市场规律。 长此以往,当然会在社会上强化科学意识,淡化长官意志。 价值规律和激烈竞争,也刺激人们关心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科技致富、重奖科技人员的事例层出不穷。这些,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尽快摆脱愚昧。(童星:《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群众》195年第11期)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法制经济,而且还应当是一种道德经济。正像没有法制就不可能规范人的经济行为一样,没有道德规范,同样不可能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问题都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市场经济也必须是一种道德经济。 由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具有一种导向的性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导向,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必须是一种受

…… 42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704

    社会主义道德所规范的道德经济。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把非市场经济行为都看成是市场经济行为,更不能把市场经济行为的原则扩大到非市场经济行为中。如果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同家庭、朋友、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关系,都当作市场关系,把这些关系中的行为,都看成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行为,我们就会给人和人的一切关系,都打上“等价交换”的印记,这样,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实际利益,将成为我们行为选择的实际标准,金钱就可能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目的。 市场经济行为和非市场经济行为既有共同的道德准则,也有分属于不同领域的道德准则。 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必须注意市场经济行为与非市场经济行为的区别,防止一种泛市场经济行为的错误理论。 正确分清这两种不同行为的不同特点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从人和人的关系来看,不论在市场关系和非市场关系中,职业关系是一切人(除未成年人和已不能工作的老年人)

    都必然要经历的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 一切职业活动,都体现着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个人同国家之间的职业责任。 对职业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是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体现着一个人的“忠于职守”

    、“尽职尽责”的高尚品德,是一切事情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罗国杰:《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日报》195年12月5日)

…… 425

    80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个良好环境的基本要求,就是社会的和平安宁,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 一个动乱不停、纷争不已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文革”十年,我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是一个明证。而社会的稳定安宁,除了加强法制之外,离不开思想道德的作用。 营造出一个相应制衡和引导人们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氛围,“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十分必要的。利益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 离开了思想道德因素,利益关系的调整就可能陷入混乱,最终必然导致经济的无序化,损害以致破坏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特点,存在着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作风的条件。 但是,它毕竟是条件而不是根据,是外因而不是内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西方经济体制的照搬,而是具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活力有机结合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市场经济原则只能通行于经济领域,不允许进入非经济领域。 精神生产领域、精神文化产品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 社会实践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原则和社会主义政治原则在不同领域并行不悖,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政府的清廉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42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904

    (姚成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解放军报》195年12月1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启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抓好培育市场经济精神这一环。 也就是说,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 其中就包括市场经济精神在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结合中,逐渐升华为社会主义创业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 这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 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情况来看,人们在思维观念转变方面确实已迈出了不小的步伐,但就市场经济精神的发育程度以及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要求来衡量,差距还很大,人的思维观念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当然这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实践水平所决定的。 例如,在市场经济精神中反映出来的浓厚的社区色彩、地方保护主义、直接功利性、环境伦理意识薄弱,以及缺乏强大的精神驱动力等等。观念意识的这种不成熟性反映了市场经济实践的不成熟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渐进性。 随着现代化建设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将进一步向现代型转变,带有历史局限性的市场经济精神也将逐步成熟而升华为社会主义创业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现在还难以揭示其全部丰富的内容,但其趋势可见端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将逐步形成成熟形态。 观念精神

…… 427

    0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活动的时空跨度增大,思维愈来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人们的价值追求跳出单位、社区局限,指向更大范围;直接功利意识提升为间接的、社会的整体功利意识;现代化进程中困扰人的效率与公平、稳定与发展,以及秩序与自主三大难题逐步解决。 人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关系更趋和谐。 市场经济精神日趋成熟的直接结果是,不仅出现物质建设发展所需要的“经济人”

    ,而且造就了为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人”。

    人的素质的提高成为直接目标和价值追求。 从发展前景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的任务上将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它的目标,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日益趋同。随着现有教育、科技、文化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的物质设施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培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将进一步增强其在核心层的“融合”功能。 人是不可能没有信仰的,人必须有一个精神家园。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满足以后,会进一步思考:发展经济为了什么?

    生活好了又该如何?人们会一步步超越感性、超越眼前物欲私利,而逼近精神家园,找到人生终极意义。 这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会越来越完美地消除人们现实活动中心灵上的困惑。(王丁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初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6年第2期)

…… 42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114

    十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如何看待我国的传统美德?

    笔者认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为人们长期赞誉的一些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发扬,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问题是要划清传统美德与腐朽、反动的封建伦理道德的界限。 任何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伦理道德当然总是统治阶级的伦理道德。 但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除了是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以外,也是劳动人民的历史。 劳动人民在长期交往中,也有自己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标准,并以此互相影响,这样集精聚萃,约定俗成,相沿承袭,就逐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传统美德。 比如爱国主义,民族气节;急公好义,公而忘私;乐于助人,施不望报;尊老爱幼,谦恭礼让,等等。 对于这些,我们就不能因为它们形成于封建时代,而把它们与“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等“质”齐观。继承传统美德当然也不是原样照搬。 历史上的传统美德毕竟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的,无论在目的性、自觉性、真实性以及社会的广泛性等方面都不能不受到时代的、阶级的局限。公有制和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的确立,不仅赋予了传统美德以新的生命,把它纳入了社会主义事业所

…… 429

    2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需要的轨道,而且为全社会性地继承传统美德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我们今天继承传统美德,思想境界应该更高,行动应该更自觉,社会面应当更广泛,并把它统一到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这个大目标之下。(胡霆:《建设精神文明与继承传统美德》《重庆日报》1982年4月10日)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以讲文明、道德称著的。 我们常常引以自豪的就是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 这“文明”

    ,除了指南针、造纸、火药、活字印刷等古老的科学发明,除了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文学艺术巨匠,还有我们民族勤劳、节俭、爱国、诚实、清廉、正直、文雅、礼貌等传统精神。几千年来,广大人民在身体力行着这种精神,社会舆论鼓励和倡导的也是这种精神。 作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体系中,有一部分也集中反映着这种精神,并概括成许多明确的道德准则,判别着人们言行的是非善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基本的社会风范和社会公德。 因而,今天我们提倡文明、道德,也要重新珍视我们这一份宝贵的民族遗产。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为什么对儒学思想就不能一分为二呢?它在长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并明显地融汇着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一定程度地反映着社会实践检验出来的道德标准,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某些观点和愿望。 比如,提倡人们清廉正直、孝敬父母、诚实谦恭、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等等美德的部分就是这样。 当

…… 43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314

    然,儒学思想体系中的“天命论”

    、“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一些愚忠愚孝的说教,明显维护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束桎人们的思想,甚至扼杀人生权利,违反人之常情,自然应当反对和摒弃。我们进行民主革命时的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 这主要应当是反对君主独裁专制,反掉人民当牛作马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生产资料集中于少数剥削者之手、导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私有经济制度。 对于古代的文化和道德,则要一分为二,分清哪些真正是落后的、封建性的糟粕,哪些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批判地继承的表现民族优良传统的精华,合理取舍。现在看来,对落后的封建性的糟粕,似乎我们并没有反彻底,它的某些残余影响以新的形式严重地戕害着我们的事业;对于表现民族优良传统的精华,却又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 六十年代初,吴晗等同志曾提出过“道德继承”问题,就是说,我们今天仍需批判地继承我们某些传统道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注入新的内容,发扬光大。可惜,这一正确的主张,却成了他们的所谓“弥天大罪”。

    “文革”时横扫“四旧”

    ,拚命“决裂”

    ,优秀的文明道德精华统统被视为反动而打倒。 这是造成后来社会风气不正、精神文明缺欠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兴华:《文明、道德及儒学》《甘肃日报》1982年5月14日)

    在历史遗产中有哪些东西应当继承,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我认为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431

    4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一、历史文化遗产中属于知识和技能的部分,如科学、技术、工艺、医药卫生,以及各种生产知识、文化知识等,这都是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的智慧结晶,通常是没有阶级性或者阶级性不很强烈的部分。精神文明的这一部分,有自己本身的发展规律,它不是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突然改变,它要通过逐步积累新的知识,在吸收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步代替旧知识。这部分精神文明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积累和更新,已有的知识和成果,常常是取得新知识、新成果的基础和出发点。 它的继承性是非常明显的。二、历史文化遗产中属于意识形态部分,这里面包括哲学、政治、法律、道德以及文学艺术的观点,也包括社会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等等。 这类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存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是具有阶级性的,有些有很强烈的阶级性,情况比较复杂。但是,尽管这样,这一部分文化遗产中,仍有很多进步的因素,当然也可以批判继承。 我们应该仔细剔除它的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的、进步的内容,来促进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能粗暴地对待这部分文化遗产。三、历史文化遗产中属于物质的部分,如历史遗址、古迹、古代工艺品、美术品、古籍、书画、古器物、古建筑等等。 这一类不是知识本身,也不是思想观点和社会心理,而是有实体的历史文物。它们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可以鼓舞我们的爱国主义热忱,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操,唤起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在建设精神文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历史文物是我们的国宝,要妥善保护,很好地继承;对

…… 43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514

    于盗卖、破坏这类历史文物的犯罪分子,应给以严厉的惩处。(戴逸:《祖国文化遗产中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北京日报》1982年7月2日)

    历史遗产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凡是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都可以称之为历史遗产。 但并不是说,凡是历史遗产都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属于文化遗产、思想遗产和道德遗产等方面,在当前,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比较密切。第一,文化遗产。这个部分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科学、技术、工艺、医学等,都属于文化遗产的一个部分。 现化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从历史上比较简单的低级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而来的。 总结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将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益的。当然,在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还是指历史、文学、诗歌、戏曲以及其他学术领域。 这些丰富的历史遗产,经过批判继承之后,都可以成为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份十分重要的财富。至于文学艺术,在我国更是丰富多彩。 认真地对文化遗产进行总结,批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的。第二,思想遗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思想家。 其中有些进步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主张,至今仍然是有借鉴价值的。尽管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