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哲学史讲演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无关,必须这哲理取得思想的形式时,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在许多神话里面,诚然是有形象的,并且同时有关于形象的意义,或者形象自身就带有意义。古代波斯人崇拜太阳或火作为最高的存在。波斯宗教的本源为泽尔万。阿克仑

    ①指潜在与实在的区别。——译者

…… 98

    49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Zervane

    Akerene按即无限的时间或永恒)。这个单纯的无限的存在具有“两个原则:奥尔牟兹德(ρπασδ)和L M B阿利曼(ριπαι)

    ,主宰善恶之神“

    ①。普鲁泰克②。说:L N C F B“它不是一个保持并主宰全体的存在,而是夹杂有恶在内的善,自然一般地绝不产生任何纯洁的和单纯的东西。所以它并不是一个授予者,像一个主人从两个瓶子中取出饮料来加以分配与混合。反之它乃是通过两个相反的敌对的原则,其中之一遵循正当的方向,而另一原则向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如果不是整个世界,至少这地球是在不平衡的情形下运动着。

    琐罗亚斯德曾经很好地把其一原则(奥尔牟兹德)

    解释为光明,而把另一原则(阿利曼)解释为黑暗;在两者的中间为米特拉,因此波斯人称米特拉为调解者。“于是米特拉又是本体、普遍的存在,也就是提高到全体的太阳。它不是奥尔牟兹德与阿利曼间的调解者,好像它要维持和平以便两者各自独立存在,而它乃是站在奥尔牟兹德一边,同它一起向恶斗争。

    米特拉并不是分有或兼有善恶的一种不吉祥的中间物。

    阿利曼有时候称为光明所产生的第一个儿子,但只有奥尔牟兹德才长住在光明里。在创造这可见的世界时,奥尔牟兹德在地球上面,在它的不可把捉的光明王国内,放置那坚固的苍穹,这苍穹高在天上,尚完全为那最初的原始光明所围绕着。在地的中间有一高山名阿尔波第,这山的山顶直达到原始光明。奥尔牟兹德的光明王国一直扩张到天上坚固的

    ①“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一卷,第八节。

    ②“论伊西斯和奥西里斯”

    ,第二卷,第三六九页(克须阑本)

…… 99

    导  言59

    苍穹,到阿尔波第山上,且又到地上直至第三时代。这时前此只局限在地下的黑暗世界的阿利曼才冲进奥尔牟兹德的形体世界,与他共同主宰这世界。于是那介梦天与地的中间才分割为光明黑暗两半。正如奥尔牟兹德前此只是一精神的王国,所以阿利曼也只是一黑暗的王国,但为了混合起来,他于创造地上的光明时复建立一地上的黑暗与它对立。从这时起这两个形体世界就彼此对立,一是纯洁而善的,一是不纯洁而恶的。这种对立贯穿了整个自然界。在阿尔波第山上奥尔牟兹德曾经创造了米特拉作为地上的调解者。创造形体世界的目的没有别的,只在于使从它的创造主那里堕落下来了的存在,回复其地位,补偿其缺陷,因而使得恶永远消失。

    形体世界是善与恶斗争的舞台或战场。但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本身并不是一个绝对不可解决的对立,而是一过渡的阶段,奥尔牟兹德,光明的原则,将最后取得胜利。

    我要指出,从哲学看来,这种二元论特别值得注意。有了这种二元,于是〔统一这对立的〕概念就成为必要了。概念在二元里乃直接是它自身的反面,但它在它的对方(即反面——译者)里复与它自身相统一。因此,就两者而论,只有光明的原则是本质,而黑暗的原则乃是虚无。因此光明的原则就与前此被称为最高存在的米特拉合而为一了。如果我们用这些和哲学有比较密切关系的观念来看这些对立的成分,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看法中有一普遍的原则最有兴趣:一个单纯的存在,它的绝对的对立表现为它自身内在的对立和这对立的扬弃。这种对立表面上的偶然性因而被取消了。但精神原则与物质原则又不是分离的,因为善与恶同时被规定

…… 100

    69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为光明与黑暗。这里我们就看见思想与现实的分裂,而同时又不是一种分裂,像只是在宗教里所发生的那样,把超感官的东西重新表象为感性的、非概念的、分散的状态。而在这里感官世界之完全分散的状态已经集中为单纯的对立,而对立的运动过程亦同样单纯地表象出来了。这些看法很接近思想,它们已不仅是形象了。

    但这类的神话仍不属于哲学范围。

    因为在神话里,思想并不占第一位,主要的是神话的形式。

    在一切宗教里,都有摇摆于形象化的想像与思想之间的情形;这种夹杂不纯的东西仍属于哲不范围以外。

    在腓尼基人中,桑柯尼亚顿①的天地开辟说里也同样地说:“万物起源于混沌,在混沌中各种元素混同一起,没有发展出来,形成一种洪濛之气。这洪濛之气弥漫于混沌中,逐渐形成一种流质的泥浆,这泥浆包含有生命力及动物的种子在内。

    由于泥浆与混沌的材料之混合和由此发生的发酵作用,于是就化分为许多元素。

    火的元素高飞天空,形成了星球。

    由于星球对空气的影响,而产生了云,地球也因而能生长万物了。由于泥浆凝固过程中水与土的混合而产生动物,——不完全和没有感官。这种动物又产生别的较完全的有感官的动物。暴风雨中巨雷的震撼唤醒了最初沉睡在胎膜中的动物的

    ①“桑河尼亚顿残篇”

    ,昆伯阑本,一七二○——一七二八年伦敦版;德文本是卡塞尔(J。

    p。

    Kasel)所译,一七七五、一七七八年马德堡版〔第一——四页)。——欧瑟比(Eusebius)的书(“福音之准备”

    ,第一卷,第十节)中所载的这些残篇,是从一个文法学家比布罗人斐洛(Philo

    aus

    Biblus)由腓尼基文译成希腊文的“桑柯尼亚顿”里来的。斐洛生于卫斯巴先朝,他把桑柯尼亚顿归之于一个远古的时代。

…… 101

    导  言79

    生命。“

    在迦勒底人中,倍洛苏①说:“原始的神是贝耳和女神奥摩洛伽(海洋之神)

    ,在它们之外尚有许多别的神灵。贝耳把奥摩洛伽分割成两半,为了要从这两部分里构造成天与地。

    于是他砍下他自己的头,从他这神圣的血液的点滴里便产生了人类。创造了人之后,贝耳扫除了黑暗,分开了天地,形成了这自然形状的世界。他觉得地上个别的地区尚没有足够的人居住,他强迫另一个神打伤他自己,从他的血液中又产生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种类的动物。最初人生活得野蛮而没有文化,直到一个巨灵产生(这个巨灵倍洛苏叫做奥安尼)

    ,把人们联合起来成一个国家,并教导他们艺术和科学和一般人的文化。

    这巨灵当太阳自海洋中升起时间始为这目的而工作,及日落后,他又隐藏在波涛里了。“

    神话也可以自诩为一种哲学。也有许多哲学家利用神话的形式以使得哲理更接近想像;神话的内容是思想。但在古代神话中,神话并不仅是外衣;人们不仅是先有了思想,然后才用神话把思想掩盖起来。在我们反省的方式下,可以是这样;但原始的诗却不是从诗与散文的分离出发。如果哲学家运用神话,那大半由于他先有了思想,然后才寻求形象以表达思想。譬如,柏拉图有了不少美丽的神话,许多别的哲

    ①“迦勒底人倍洛苏”

    ,约瑟夫(Josephus)

    、辛采罗(Syncelus)与欧瑟比编辑的残篇;斯卡利格尔(Scaliger)所集录的残篇附在“论时代的改进”中,全载于“法布里丘(Fabricius)希腊文库”第十四卷,第一七五——二一一页(第一八五——一九○页)。——倍洛苏生于亚历山大时代,据说是贝耳神的祭司,从巴比伦的神庙藏书中取得了材料。

…… 102

    89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学家也常用神话的语言说话。又如耶可比用基督教的形式来处理哲学,也用宗教的方式来谈思辨的问题。但宗教形式并不是研究哲学的适当形式。思想既以自身为对象,则它的这种对象亦必须具有思想的形式,它自身亦必须提高到它自己的形式。柏拉图由于他的神话曾得到好评。这种诗的或神话的成分曾证明了他比别的哲学家有更高的天才。人们以为柏拉图的神话比抽象的表现方式较为美好。无疑地神话是柏拉图对话中很美的表现。但细究起来,一部分由于他不能够用纯粹的思想方式来表现他自己,一部分柏拉图只在导言中使用神话,及谈到中心问题时,他就采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了。

    譬如,在“巴门尼德”篇里,只是单纯的思想范畴,而没有采用神话的语言。从表面看来,这些神话诚有用处:从思辨的高度降低一点,用较容易的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但柏拉图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神话。如果思维一经加强了,要求用自己的要素以表达自己的存在时,就会觉得神话乃是一种多余的装饰品,并不能藉以推进哲学。人们常常只呆执着这种神话。所以亚里士多德被误解,由于他这儿那儿掺杂了不少的比喻。

    比喻不能完全适当地表达思想,它总附加有别的成分。

    由于缺乏能力把思想表达成思相,于是乃借助于感性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是不应为神话所掩蔽的。因为神话的目的乃在于表达、揭示思想。

    这种表达的方式和象徵当然是有缺点的。

    谁把思想掩蔽在象徵中,谁就没有思想。思想是自己显示其自身的,神话并不是表达思想的正确方式。亚里士多德①说

    ①“形而上学”

    ,第三卷,第四章。

…… 103

    导  言99

    过:“对于那用神话的方式来谈哲学的人,我们是不值得予以认真看待的”。

    神话并不是传达思想的主要形式,只是次要的方式。

    与神话相关联,另有一表现普遍内容的方式:即用数、线条、几何圆形来表现。数、几何圆形等是形象的,但又不像神话那样具体地形象化。譬如,我们可以说:永恒是一圆形,——一条自己咬着自己尾巴的长蛇,这是一个形象。但精神不需要这类的象徵。它有语言作为它的表现工具。有许多民族仍停留在这种象徵的表现方式里。但这类的表现方式并不能达到好远。许多极抽象的概念诚然可以用这种工具来表示,但进一步就会引起混乱。譬如,共济会会员们(中世纪的秘密结社——译者)有一些象徵性的东西,被认为是深邃的智慧,——所谓深邃就好像一个不能看透底的深潭那样——,所以凡是掩蔽着的东西很容易被人们当作深邃,以为掩蔽在后面的东西就是深邃的。但须知,也很有可能那掩蔽着的后面却没有东西。共济会就是这样,不论对会外或对会内的人,一切都掩藏着,它里面实在没有东西,既没有特殊的智慧,也没有科学。反之,思想之所以为思想即在于它的表现。清楚明晰就是它的本性、它的自身。表现并不是一种可以存在,也同样可以不存在的情况,因而思想即使不表现出来仍然是思想。须知思想的表现就是它的存在。

    从上面所说,毕泰戈拉学派所谓“数”

    ,并不是把握思想的适合工具。

    试就毕泰戈拉所说的μαs,δαs,ριαs(一、二、B F D三、)

    而论。

    是统一(或单一——译者)

    μαs是区别,δαsB F是单一与区别的统一。三等于一加二。但这类的相加已是

…… 104

    01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很坏的结合。前两个数通过加法结合在一起。但这类的结合实在是最坏形式的统一。

    “三”

    以较深刻的形式表现在宗教里为三位一体,表现在哲学里为概念。但数乃是〔表现思想的〕坏的方式。

    〔再则、如果以衡量空间的方式作为表示绝对的媒介,也应受到同样的反对。

    〕①

    有人提到中国的哲学,伏义哲学,说其中也是用数来表达思想。但中国人对于他们的答号也还是加了解释的,因此也还是把它们所象徵的意义说明白了的。普遍、单纯的抽象概念是浮现于一切多少有一些文化的民族里的。

    其次,必须指出,即在宗教本身,以及在诗歌里实包含。。

    有思想。宗教不只是表现在艺术形式内,却包含有真正的思想、哲理。

    在诗歌里(诗歌是艺术,以语言为表现的要素)也还是要进一步而去表达思想,所以在诗人那里我们也发现深刻、普遍的思想。

    关于实在的普遍的思想,在各民族里②都可找到。特别是在印度宗教里普遍的思想曾经被明白地表达出来。所以人们说,这个民族也有真正的哲学。但我们在印度的书籍里所遇见的有趣的普遍的思想,却局限在最抽象的观念里——局限在生灭的观念和生灭循环往复的观念里。

    譬如,长生鸟(PhoJnix)

    ③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这故事一般是来

    ①据米希勒本,第二版,英译本,第八十九页增补。——译者②米希勒本作“在各地”

    ,兹据荷夫麦斯特本,第二一七页改为“在各民族里”。——译者③东方神话中的一种神鸟,有人译作“凤凰”。

    相传这鸟活了五百年便积香木自焚,化为灰尽,从灰尽中跃出成为一个年轻的鸟,如是往复,永远不死。——译者

…… 105

    导  言101

    自东方。同样我们在古代人中也可发现关于生与死、由有到无这样的思想:死出于生,生出于死;在肯定的存在里已包含有否定在内。否定的亦同样地包含在肯定的之内;一切变化和生命过程都以此为基础。

    但这类思想只是有时偶然出现,还不可当作真正的哲理。

    只有当思想本身被认作基础、绝对、一切其他事物的根本时,才算得有了哲学。但在上述那些表达方式里却不是这样。

    哲学并不是对业已存在于背后作为基质(Substrat)

    的某一对象的思想。哲学的内容即是思想,普遍的思想。惟有思想才是第一义;哲学里的绝对必是思想。在希腊宗教里我们发现有“永恒的必然性”这一绝对的、普遍的关系或思想范畴。但这种永恒必然性的思想只表示一种相对的关系,除了必然性外还有〔自由的〕主体。这种必然性不能当作真实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所以这样的方式也不是我们须加研究的对象。我们可以这样说,有优利披德哲学、(108)有席勒哲学、有歌德哲学。但所有这些诗人的思想——对于真理、人的使命、道德等普遍的观念,一方面只是偶然顺便提出来的,一方面这些观念尚没有取得真正的思想形式,因为凡是根据真正的思想形式表达出来的,必应是最后的,构成绝对基础的东西。

    〔在印度人那里,一切与思想相关联的东西互相贯穿在一起。

    〕①

    ①此句与上文不相连属,荷夫麦斯特本及米希勒本,第二版,英译本均没有,似是衍文。——译者

…… 106

    201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第三:〔宗教内的特殊理论〕①

    我们在宗教里面发现的哲学亦与哲学史无关。不仅在印度宗教里,即在教父和经院哲学家那里,我们均可见得关于上帝性质的深刻的思辨的思想,熟悉这些思想,是研究教条历史的主要兴趣,但却不属于哲学史的范围。不过对于经院哲学家比起对于教父又须更加注意。教父们诚然是伟大的哲学家,基督教文明的形成,许多地方应该归功于他们。他们的思辨思想一部分应属于别的哲学,譬如柏拉图哲学。

    〔这哲学自身有其独立的存在,在适当的地方将对它的最初形态予以考察。

    〕②这些思辩思想的另一部分系出自宗教的思维内容,这内容作为教会的教义是他们思想的基础,首先是属于教会信仰的范围。

    因此这些思想是建筑在一个前提上面的。

    它们算不得真正的哲学,这就是说,算不得建筑在自身上的思想,而是为了一个固定的观念或前提而活动,——或是反驳别的观念和哲理,或藉攻击别的观念和哲理去为自己的宗教教义作哲学的辩护。因此这种思想并未认识并发挥其自身为内容之最后的、绝对的顶点,亦未认识并发挥其自身为内在地自身规定的思想。内容本身业已被当作真理,但它不是建筑在思想自身上面。理智不能把握宗教的真理;当理智自称为理性(像启蒙思想那样)

    ,〔要去讨论宗教和宗教的思辨内容〕,并自己宣称为〔这种内容的〕主人和统治者时,则它就

    ①据米希勒本,第二版,英译本,第九十一页增补。——译者②米希勒本关于这句话意思欠明确,这里是根据荷夫麦斯特本,第二一八页译出。——译者

…… 107

    导  言301

    〔把这内容弄成浅薄平庸〕了①。基督教的内容只有藉思辨的方法才能把握。因此当教父们在教会的教义范围内思想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本来是很有思辨意味的,但它的内容却没有通过思想本身予以证明,而这种宗教内容的最后的辩护亦只是依赖教会的教义。于是哲学就局限于固定的教条之内,而不是自由地从自身出发的思想。同样在经院哲学里,思想并不是凭藉自身形成的、而是依靠于一些前提。

    在经院哲学里,思想已愈趋于自己建筑在自己上面,但并不与教会的教义对立。教义与思想二者应一致,也是一致的,但教会已经证明。。

    为真的真理、思想应该从自身出发予以证明。

    这样我们就划分开那些与哲学相关联的部门了。但我们同时又要注意这些相关联的部门所包含的成分,哪些是属于哲学的概念,哪些是与哲学分开。这样我们才能够认识哲学的概念。

    (三)哲学与通俗哲学的区别

    就上述两个与哲学相关联的领域而论:其一,那些特殊的科学,如果要算作哲学,就有了这样的缺点:它们是沉陷在有限的材料中的自己观察、自己思想,是主观能动地去认识有限事物,但缺乏内容(指无限的普遍的内容——译者)

    ,只代表形式的主观的那一环节。其二,宗教的领域:它与哲学有了共同的内容,代表客观的那一环节,其缺点在于自己

    ①这三个括号内的译文,都是根据荷夫麦斯特本,第二一九页增补的,米希勒本语意个够明白充足。——译者

…… 108

    401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思想不是中心环节,而其对象或内容也只是通过形象的形式或历史的形式表现出来。哲学所要求的是两个环节的统一与贯穿,它结合这两方面为一体:它结合了生活的休沐日和工作日,在休沐日,人谦卑地否定他自身于庄严神圣的上帝之前,在工作日,人立定脚跟,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另外有一领域似乎想兼备这两个方面,那就是“通俗哲学”。通俗哲学也研究普遍的对象,也对上帝与世界加以哲学思考。在这里思想也是能动地去认识这些对象。但这類的哲学我们仍须把它抛在一边。西塞罗的著作就可以算作这样的通俗哲学。

    那也是一种哲学思想,有它一定的地位,而且里面说了很多很好的话。他有了多方面的生活体验和性灵体验,及他观察了世事的变化后,他便体会到真理。他以教化人群的精神,去说出人生的重大问题,所以很为众人所喜爱。从另一方面看来,狂热者、神秘主义者也可以算作通俗哲学家。他们道出了他们深刻的宗教信念,他们在高尚神圣的领域里有了体验,他们能够说出最高的内容,而他们的文字表达也是很感人的。像巴斯喀尔的著作就是这样。他的“沉思录”

    (Pensées)一书中有最深刻的见解。

    从哲学观点看来,这种哲学还有一个缺点。它所诉求的究竟至极的东西是植根于人的自然本性中的(近代的人也是这样看法)。这种看法,西塞罗也是很常有的。现在大家常说到“道德的本能”

    ,但人们却称之为一种情绪。据说,现在宗教不应建筑在客观内容上而应建筑在宗教情绪上:人对于上帝的直接意识就是最后的根据。

    西塞罗常用“众心一致”

    (conEsensus

    gentium)这名词。这种诉诸众心的办法在近代是或

…… 109

    导  言501

    多或少被摈弃了,因为主体是应该建筑在自身上面的。他们首先抬高感情的地位,然后再为感情找根据,说理由。但这种根据和理由也只能在当下的直接性里去寻求。诚然这里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