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论语-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运用。礼乐不能运用,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解析】孔子说得很正确,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真理。

说起来这段话,其实孔子非常没有面子。原本,孔子决定离开鲁国前往卫国的重要原因是子路的大舅子颜浊邹在卫国混得不错,跟卫国国君的宠臣弥子瑕关系很好,弥子瑕暗中担保孔子到了卫国会受到重用。因此,孔子在鲁国不辞而别,以为到了卫国能够执掌国政。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和子路在去卫国的路上高谈阔论,展望美好未来,可以说踌躇满志。可是到了卫国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卫国国君对孔子的理念没什么兴趣,孔子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捞上。可以想见,孔子有多么失落而沮丧,是多么的没有面子。而名正言顺这样的事情也就只能停留在书面上,没有实践的机会了。

正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历来造反的农民,都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譬如先帝的私生子之类。春秋五霸,讲究的是携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到汉末,曹操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现实解说】由此可见,正名是很重要的。

3。12(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解析】对于孔子做的事情,别的学生即便认为不对,也不会说。而子路不一样,只要他认为不对的,就要说出来。这一点让孔子有时候很尴尬,不过又觉得子路可以信任。

孔子在鲁国官场混不下去,于是来到了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基本不理国事,都听从宋国娶回来的年轻老婆南子的。所有想在卫国出仕的人,首先要南子面试。孔子急于在卫国当官,因此托人走了路子,得到了见南子的机会。弟子们全体反对,因为南子名声很坏,是个有名的荡妇。学生们的反对也没有动摇孔子的决心,于是带着子路和冉有前去。结果在后宫晋见了南子,隔着帘子聊了几句,南子对他毫无兴趣,就这么灰溜溜地出来了。孔子很郁闷,子路很不满。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也很懊恼,于是发了以上毒誓。

其实,每个学生都对孔子去见南子不满,因为这本身违背了孔子的做人原则。可是只有子路一个明确提了出来,一来子路的性格使然,二来子路是大师兄,在同学们中有号召力。其实孔子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他很怕子路一怒之下离开,因此急忙发誓。

历史事实证明,但凡子路反对的,都是孔子确实不应该去做的。有子路这个学生,真是孔子的幸运。

【现实解说】发誓是没有意义的,现代人已经不发誓了。

3。13(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孔子生病,子路请求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解析】孔子与子路祈祷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历来的解说都无视这一点。

子路对老师的感情是不用说的,将老师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爱戴。所以,孔子生病,子路希望祈祷神灵保佑。孔子对此有些纠结,因为他已经祈祷很久了,当然不是为了病,而是为了能够当官。可是,祈祷了这么久也没有作用,证明祈祷基本没用。所以,孔子的最后那句话中充满了无奈和自嘲的味道。

【现实解说】发誓没有意义,祈祷也是没有意义的。

3。14(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的瑟,为什么在我门口呢?”弟子们认为子路对老师不敬。孔子便说:“仲由嘛,他不过到了客厅,没有进房间啊。”

【解析】这句话历来被乱解,传统的解释是这样的: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按照这样的解释,逻辑混乱,前后驴唇不对马嘴。

孔子的话如果是对学生们说的,他怎么可能自称“丘”呢?只有在面对比自己尊贵的人或者客人,才会自称其名。翻看整部《论语》,孔子自称丘的地方大致十处左右,有的也是在弟子面前说,但是都是特殊的情境下使用的。

再来说升堂和入室,在孔子之前,这两个词从来没有用以过比喻学问,孔子如果用这两个词作比喻,就应该予以说明,而不是直接使用。而且,后来的翻译者们又凭什么断定这是在指学问呢?

再来从情理上说,孔子尽管常常拿子路开玩笑,但是不会这么直接这么不给面子,更不会当着许多人;此外,子路是孔子的第一批弟子,也就是孔子学生们的大师兄兼半个老师,比大家岁数都大,人很正直而且脾气暴躁,大家对他都是敬畏三分。就我所知,还没见过谁不尊敬子路的。所以说,门人不敬子路说成是学生们因此不尊敬子路,在情理上说不过去。

这段话其实跟学习没有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想象一下场景,孔子看见子路的瑟在自己的门口,于是有个问题,孔子是怎么看见的?两种可能,一种是出门,另一种是回家。从整段话看,应该是回家。那么,为什么子路的瑟会放在孔子的门口,而不是放在客厅呢?子路这时候在哪里?于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的现场还原了。

子路带着自己的瑟去向孔子请教,守门的弟子说老师出去了,你等会再来。子路不高兴了,说我跟老师的关系这么铁,不行,我进去等。守门的弟子害怕子路,于是只得同意,但是提出条件:把你的瑟放在门口,不能拿进去。子路于是自己进去了。孔子回来,看见子路的瑟,自言自语:“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为什么说是自言自语?因为孔子不可能在学生的面前自称“丘”。之后,守门弟子急忙过来说了经过,并且投诉子路说非要进去,要是丢了东西怎么办?孔子的弟子们认为子路这样是对老师不敬。孔子看见子路在客厅里,于是对弟子们说:“其实没什么,人家子路就在客厅里待着,又没有进房间。”

这段话,其实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和子路的关系非常亲密,就像家人一样,孔子就算不在家,也可以让子路进去。换了别人,要么回去,要么在门口等,不可能去客厅等。

门人不敬子路,实际上是“门人以子路为不敬”。

“登堂入室”后来成了比喻学习的成语,实在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倒也算是一个佳话。

【现实解说】“登堂入室”也可以用来比喻贿赂的层次。行贿的时候,一般不会让你在门口等,那样太招眼,一般是在客厅等,这就是“登堂”。如果让你进卧房了,那就是性贿赂了,这就是“入室”。

3。15(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解析】看上去,孔子在讲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孔子想强调的是,所有的优点,如果不懂得变通,都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弱点。

这是子路在卫国出任蒲地宰,出发之前孔子对他的忠告。平时,孔子教育学生们要仁德诚信等等,子路都深信不疑。可是到了子路要独力为官的时候,孔子知道,如果子路一味地仁德诚实等等,那就一定没有好下场。就像一个母亲平时在家里教育孩子要讲礼貌,要谦虚,不要打人骂人,挨打了来告诉妈妈一样,一旦孩子去学校住校了,母亲就会说别吃亏,别人打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告诉老师之类。毕竟,品德这东西固然是好东西,可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死守品德,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这,就是孔子对子路的忠告。所以说,孔子是个很实际的人。

【现实解说】有人这样评价广东人:广东人的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用同样的句式:现代人的优点是变通,缺点是太变通。

3。16(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为你干活。”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解析】简单说就是“以德治国”的意思,要百姓怎样,自己带头去做。

这是子路任蒲地宰之前,向孔子请教,孔子就说以德治国就好了。子路还问,孔子就说你坚持这样不要懈怠就可以了。

【现实解说】这大概可以说成是“以德治国”的简单定义吧。

3。17(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解析】这段话紧接着上面一段,子路要去蒲地当官,向孔子求教,上一段孔子就说了先之劳之,子路觉得不够用,于是换个提法来请教。孔子连用三个修己,其实跟先之劳之的意思完全一样,还是以德治国的路数。但是三个“修己”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做好自己就行,第二个是做好自己带动旁人,跟先之劳之完全相同。可是子路还不满足,孔子就说了,“做好自己还能让百姓都好,那是尧舜都难做到的,你就别想了”。

其实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能带动周围的人,那就很好了,至于更高的层次,你做不到,也不要想了。一个人的目标不要太高,对于你来说,先之劳之就够了,别再瞎操心别的了。

孔子说话,分寸拿捏得都恰到好处,条理也很清晰,针对性也非常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

【现实解说】大凡把自己说得完美无比的人,都不要轻易信他的。

3。18(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属下去作孔子的家臣伺候。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解析】孔子生病,在蒲地做官的子路派手下来伺候孔子,行的是家臣的礼,孔子很受用。可是病好之后,孔子怕学生们暗中笑话他,于是说了这样一番话,意思是这都是子路搞的鬼,跟我没关系。孔子此时不过是借住于别人家的私立学校校长,是没有资格拥有家臣的。因此,使用家臣会被看作不恰当的攀比,同时也不符合周礼。所以,孔子的这番话是说给大家听的,表面上埋怨子路,心里想的是另一回事。

孔子,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人,特别是在学生们的面前。

【现实解说】按照级别,待遇不同。待遇超标了怎么办?没人说就装不知道,有人问就推到别人头上。

【附】子路之死

蒲地(今河南省长垣县)是卫国上卿孔圉的封地,这个地方民风比较彪悍,是卫国的主要兵源地,比较难治理。因此孔子向孔圉推荐子路去做蒲地宰,孔圉接受了这个推荐。

子路在蒲地严格按照孔子的“先之劳之”和“修己以安民”的教诲去做,深得民心,加上自身的威严,当地勇士们对他也很敬佩。因此,蒲地治理得不错。

一年农闲,子路征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役,是有义务必须参加的,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定,必须自带口粮。可是上一年的收成不好,百姓普遍比较困难,于是子路自掏腰包,每天免费给大家一顿饭。这样,大家就不用自己带干粮了。一时间,子路名声大噪,百姓们纷纷赞扬他。

听起来,这样做好事的事情应该得到孔子的表扬,这样舍己为民的好官应该是孔子眼中的典范。可是事实恰好相反,孔子听说后,急忙派子贡去阻止子路。

子贡对子路转达孔子的说法:“你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实际上不是。你这样做,等于让大家向你感恩,而忘记了孔圉和国君,你这样是很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规矩来,该怎样就怎样。如果你确实觉得百姓太苦,应该向孔圉请示,由孔圉或者国君来出这个钱。”

孔子的说法,显然考虑得更全面,更有道理。

到子路六十二岁的时候,卫国发生了政变。当时,卫国的废太子蒯聩占据了戚地,他的儿子卫出公当国君。孔圉老婆孔伯姬是蒯聩的姐姐,同时也是卫出公的姑姑。孔圉和老婆生了个儿子,名叫孔悝(音亏)。这个时候,孔圉已经死了,卫国就由孔悝说了算。

蒯聩跟姐姐感情好,于是暗中和姐姐商量,要赶走儿子,自己回来当国君。不久,蒯聩在姐姐的面首浑良夫的帮助下,潜入了孔家,胁迫孔悝结盟,要赶走卫出公,迎蒯聩回来做国君。孔家的管家栾宁知道这件事情后,急忙带着卫出公出逃鲁国,同时派人通知子路,让子路前来救孔悝。

子路听说政变,自家的小主人被挟持,想起来老师那句“见危授命”来,于是匆忙之间登上战车,单车来救孔悝。路上遇上逃难出来的师弟高柴,高柴劝他不要去,他非要去。

来到孔家,孔家大门已闭。子路跳下战车,大声高喊,要求释放孔悝。蒯聩派了手下两个勇士下来迎战子路,子路虽然勇猛,奈何上了年纪,只能勉强抵挡。几个回合之后,子路的帽子带被砍断,子路想起老师的话“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就是死也不能死得太难看,帽子要带好。所以子路放下武器,重新接好了帽子带,也不知道结好没有,反正对方没客气,上来砍死了子路。

而这个时候,孔悝实际上正愉快地和自己的舅舅饮着酒,他们已经达成了协议。

此后,孔悝立蒯聩为卫国国君,就是卫庄公。

子路之死,一方面与性格有关,但是,与孔子当初的谆谆教导没有关系吗?

听说卫国政变的时候,孔子就长叹了一声:“嗟乎,由死矣。”不久,子路的死讯就传来了。

子路的死,对孔子是个致命的打击。如果说颜回就像孔子的儿子,那么子路就是孔子的兄弟、朋友和战友,是互相关心的兄弟,是直言相告的朋友,还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孔子与子路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甚至孔子对子路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几十年来,子路就守卫在孔子的身边,为孔子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即便是在外地做官,子路也常常亲自或者派人来探望孔子。

对于子路的死,很难说孔子没有内疚。其实孔子已经在3。15(17。8)中隐讳地告诉子路要懂得变通,可是孔子一定在后悔自己没有说得更明白更直接一些。

子路被害不到半年,孔子去世了。

第四部分 冉有

冉求,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是孔子的第二批学生。

冉姓来自周武王的弟弟冉季载,在鲁国是士的阶层。从历史记载看,冉家应该是世代为季孙家家臣,家境和受教育程度都不错。冉有的教养和从政能力在孔子弟子中都是首屈一指,从政的成就也最大。

冉有的性格稳中内敛,考虑问题周到并且相当谨慎,各方面知识非常丰富,孔子也因此很看重他,对他非常放心。冉有在季孙家中先后出任费邑宰和家宰,都是季孙家的实力职位,由此可见冉有的个人能力以及冉家与季孙家的渊源。

冉有进入孔门之后,因为见多识广办事得体,孔子出门一般都带上他。后来冉有回到鲁国,成为季孙的家宰之后,想办法说服季康子请孔子回国,之后又对孔子百般照顾,对师兄弟们也多有关照,在孔门中威望很高。可是,因为冉有为季孙家尽职尽责,而季孙家的政策很多是孔子反对的,因此孔子认为冉有助纣为虐,一度师徒反目。

冉有的从政能力一流,人品也是一流,对孔门的贡献与子贡不相上下,并列第一,可以说是孔学的一大功臣。不过由于孔子对冉有一再批评,因此后代的儒家并不待见冉有,很少提及。此外,冉有专心政务,在学说上没有建树。

4。1(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解析】这是孔子管理一个国家的顺序了,首先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之后对他们进行教化。这话让人想起管仲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这个时候,孔子的思想已经受到管仲思想的影响。如果按照孔子先前的思想,就应该是先克己复礼再追求富裕。

这是孔子第二次从鲁国去卫国的途中,当时孔子的好朋友蘧伯玉在卫国受到重用,孔子因此从鲁国去投奔他。孔子踌躇满志,以为自己在蘧伯玉的力推之下可以在卫国大展宏图,因此在途中就在计划怎样治理卫国。受孔子乐观思想的影响,冉有也很乐观,于是师徒二人就在路上谈论起怎样治理这个国家来了。遗憾的是,卫灵公对孔子早就失去了兴趣,即便有蘧伯玉的推荐,也决不用他。因此,孔子无法去实践这段话了。

【现实解说】这段话的现实意义很浓重,中国首先是人口众多,之后开放国门,国家开始富裕起来。可是,教化始终没有跟上,老百姓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素质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个方面,升官之前要低调,像孔子这样舍我其谁的样子,一旦预想的事情落空,多么受打击啊。

4。2(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放弃了国君的位置,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有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解析】卫灵公死后,因为太子蒯聩被赶走了,因此直接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孙,也就是蒯聩的儿子姬辄,就是卫出公。蒯聩知道儿子当了国君,回来争夺宝座,在晋国赵简子的帮助下,占领了卫国的戚地作为据点。而卫出公坚决不给父亲让位,派重兵防范。父子争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这样的争夺表示不屑。

这件事情的背景非常复杂,要一件件来说。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儿子,父亲去世之后,都不愿意继位,因此双双逃离孤竹国,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后代,他们被尊为圣人,也是儒家四大圣人之一。

蒯聩原本是卫灵公的太子,因为看不惯南子给老爹戴绿帽子,准备暗杀南子,失败之后流亡晋国,被废了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