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山有水有点田-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杵在这儿做什么?”罗氏不悦地盯了他一眼,秦招寿搔了搔头:“今儿就不去了吧?我……我回来前刚跟娘吵过,现在又过去,倒显得我理亏了。”
随后秦招寿将他去老屋那边的事情说了一遍,果然如筱雨所说,秦金闻着有鸡汤的味道,却从里面捞不出肉来,就问秦招寿原因,得知是筱雨他们吃剩下的汤,秦金顿时就不高兴了,阴阳怪气地讽了秦招寿几句。高氏原本是想着这什么药膳鸡既然筱雨他们吃了都没事,想必也是能吃的,正要喝口汤尝尝,听了秦金的话她便立刻搁了碗,脸上也不高兴,数落起秦招寿来,说他吃肉,让他们喝汤。
当然,老母和侄儿都说是他的不对,秦招寿也着实觉得委屈,闷不吭声听他们说了一通,到底心里气不过,出言反驳起来。多说了两句,两边的人怒火高涨,大小声也是有的。
秦招寿还是爱惜他的面子,不肯这时候回去拿罐子。罗氏掐了他一下,道:“你回去拿罐子有什么理亏的?药材筱雨是给了娘的,怎么做药膳补品筱雨也是告诉了娘的,是娘自己担心这担心那不肯做,筱雨自己做了吃了,证明给娘看了没毒,好让娘放心地吃,这还倒成了我们的不是。他们爱吃不吃,可那罐子是我们家的,你快些给我拿回来。久了那罐子可就不是咱们家的了。”
秦招寿被罗氏催促着,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又去了老屋。
筱雨汲了热水要给长虹洗澡,正好撞见秦招寿抱罐子回来,灰头土脸的,一脸十分郁闷的表情。罗氏接过罐子顺口问秦招寿道:“那汤他们喝没喝啊?”
秦招寿闷闷地道:“喝了的。爹跟我比划说味道虽然怪,但喝了以后身体的确暖和不少。”
罗氏揭开罐子,皱皱眉:“当真是咱们欠了他们不成……汤也喝了,这罐子淘洗一下又不费多少工夫,还真让你就这么抱着油腻腻的罐子回来……”
秦招寿含糊地低应一声,似乎在这件事情上也觉得自己娘没脸。
木桶装了大半桶热水,筱雨正要提起来,秦招寿见状忙道:“你搁那儿,三叔帮你提。”
“不用了。”筱雨笑道,忽然调皮地眨了下眼:“瞧三叔现在这不高兴的模样,要是帮我提着热水,一个情绪不对,遭殃的可是我。三叔你还是歇着吧。”
筱雨提了木桶走了两步,又顿了下来,回头笑道:“对了三叔,以后还是不要往老屋送什么吃食。我觉得换成银钱直接给他们,他们还会高兴一些……哦,也不一定,说不定还会嫌给得少了。你说是吧,三叔?”
秦招寿讪讪地笑笑,点头也不是,不点头也不是。
筱雨莞尔一笑,提着木桶出了灶房。
秦招寿对罗氏道:“在筱雨面前,我像晚辈,她倒像是我的长辈……”
罗氏闷笑一声,说:“那你就多多听筱雨的话,问她的意见好了。长辈嘛,姜还是老的辣。”
秦招寿失笑地摇摇头。
☆、97。第97章 冻疮土方
到底是到了冬日,每日太阳出来得晚,落下得早,白日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又加上气候严寒,大雪纷飞,各家各户若无事,少有外出活动的,都在家中窝着取暖。
相比较于镇上那些冬日时分闲得无聊的太太夫人们,乡村农妇的生活便更加单调了。那些太太夫人还能在冬日约在一起赏赏雪景,围炉烹茶,而农妇们没有那么多悠闲的事情可做,冬日仍旧围着灶炉和孩子打转,一年四季几乎不曾停息。
冬日的生活倒是要比春夏秋的日子过得更有规律。就筱雨而言,她几乎每日都睡到日上三竿方起,吃过早饭后在院子里舒展舒展筋骨,下午则是和弟弟妹妹们共处的时间,要么陪着洁霜看她做绣活,要么便是与初霁说话,间或教他一些医学常识。
而活泼好动有些人来疯的长虹则不需要筱雨担心,他自己就能找到能陪他玩儿的人,比如大牛和小牛,他也能自己发掘玩耍的乐趣,不管是地上的软泥还是覆盖在上面的积雪,都能成为他玩耍的对象。
值得筱雨欣慰的是,因为她注意给弟弟妹妹们保暖,这一年冬天到了如今的寒冷时候,他们也都没有如往年那般手上起冻疮。
最高兴的便是洁霜了。
“以前我最讨厌冬天了,不单单是冷,手上肿着做什么事都不好做。”洁霜抱着筱雨的胳膊跟她撒娇:“今年冬天一点都不冷,二姐你瞧,我手都没肿起来呢!”
筱雨点点头,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拉起她的手细细看了番,笑道:“洁霜这双手是做针线活这样的细致活的,要是生了冻疮可不好。今年不长了,以后每年冬天也都不会再长冻疮了。”
“真的吗?”洁霜眨巴眨巴眼睛望着筱雨:“以后真的就不会长冻疮了吗?”
“真的啊。”筱雨点头笑道:“只要你注意手的保暖,尽量不要接触凉的东西,手暖和了,自然就不长冻疮了。”
“那要是长了冻疮,能治好吗?”洁霜坐直身体,好奇地问筱雨道:“村里好多人冬天都长冻疮呢,我昨天看三婶挠手,肯定也是长了冻疮手痒痒。”
筱雨倒是没想到这茬。
家里的活基本上都被罗氏包圆了,平常筱雨虽然让罗氏不要想着节省柴禾,不管洗衣做饭都烧了热水来做,但罗氏有时候还是就着凉水做家务,毕竟这么些年节俭的习惯是不好改掉的,筱雨也不可能时时看着她。
可是冻疮这种症状,搁在现代医学也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这是季节性的,等天气回暖了便会自行消退,对人的身体也造不成多大的损伤。更何况现代的人注意保暖,冬天到了各种保暖保湿的手套、护手霜大行其道,已经很少见到会长冻疮的人了。
“没有办法吗?”洁霜看筱雨没答她的话,只当是没有办法,便有些失望。
筱雨回过神来笑道:“平时注意给手保暖,不让它长冻疮不就好了?要是真的长了冻疮,这个却是没有办法下药治的。只有些土方子,倒是可以试一试。”
“土方子?是什么?”洁霜连忙问道。
在一边画着草药模样的初霁听到有关药的对话立刻望了过来,也等着筱雨回答。
筱雨笑道:“土方子倒是多,就是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可以用生姜、苦楝子、荆芥、白芨等药材,甚至能用醋、蚌壳粉来治。方法多种多样,只是姐姐也没尝试过,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那我们给三婶用用,看看有没有效果!”洁霜忙叫道,便要下炕去通知罗氏。
筱雨也不拦着她,嘱咐她出门多穿件厚衣裳,笑望着洁霜一边喊着三婶一边跑出门去。
初霁倒是不动如泰山,问筱雨:“都怎么用?”筱雨方才只说了要用到什么东西,却没说如何用。
筱雨道:“用生姜,就将生姜在热灰里煨热,切开以后擦冻疮。苦楝子则是煎水冲洗。荆芥和苦楝子的用法一样。白芨则是研成细末,敷在冻疮上。至于醋就有些味道了,要把醋煎热,然后烫洗冻疮。要是用蚌壳呢,就要将蚌壳煅后研成细末,冻疮已经溃烂了,就将细末撒上去,没溃烂的话便用油调敷。”
初霁表情严肃,筱雨一边说着他便一边动着笔,好像是在记下这些方法。等他停下手中的动作,又抬头问筱雨:“还有吗?”
筱雨笑道:“姐姐就记得这么多。”
初霁皱眉想了想,又问筱雨:“为什么会长冻疮呢?”
“不管是冷冻还是受了外来风寒的侵袭,都是被冷着了之后伤及皮肉,使得手指那儿气血凝滞。长了冻疮以后患处便红肿,有硬结,严重的可能还会溃烂。但手指上冻疮溃烂流血倒很少,流黄脓居多。长了冻疮还是很痛苦的。”
初霁点点头,搓了搓手说:“我没长。”
筱雨笑道:“虽然这样,可还是要保护自己的手,注意保暖啊。”
初霁皱了皱眉:“姐姐长吗?”
“不长。”筱雨举起手,手心向着自己,将手背给初霁看:“瞧,姐姐的手是不是一点都没红也没肿啊?”
初霁抿唇点了点头,眼里带了点满意的情绪。
洁霜总算找着罗氏将她带了过来,兴奋地不断说着:“三婶你就试试嘛,试了也没坏处,要是手真的好了呢?对吧?”
罗氏无奈地被洁霜拉到了筱雨面前,她笑道:“就算是要试,也不急在这一时啊。”
“我怕我过后就忘记了。”
洁霜冲罗氏笑了笑,看向筱雨,眼巴巴地说:“二姐,是什么法子,要怎么做,你快说。”
洁霜和罗氏讨论了一会儿,方才从筱雨提供的几个办法中选了用白芨研细末敷冻疮上这个办法。
洁霜对此十分重视,确定了办法后,她便急忙要筱雨去取白芨来。
筱雨窝在炕上只觉得暖和,不像挪步,最后洁霜拉了初霁去取了白芨。
后面的事被洁霜揽了去,不需要筱雨再过问。筱雨见洁霜难得除了做绣活能有点儿别的兴趣心里也高兴,也不管她,让她忙活去。
这件事筱雨没有太过在意,然而三天后罗氏却笑容满面地跟筱雨说,她手上的冻疮消了。
“我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今日早上起来打水洗脸的时候我才发觉手好像和平常不一样,仔细一看,手上几个红疙瘩都小了许多,这冻疮是真的消下去了。”罗氏眼角眉梢都是喜气:“筱雨啊,你说的这法子可真是有用啊!”
筱雨也没想到她以前听到过的这种土方子竟然见效这么快,她笑说:“那三婶你再多用两天,手上的冻疮就能全消了吧?”
罗氏连连点头,又问筱雨说:“这法子,我能跟别的人说吗?村里有几个跟我亲近些的姐妹也有手上长了冻疮的。”
筱雨毫不在意:“本就是土方子,三婶跟别人讲当然没关系了,大家要是都知道了,也是造福乡里的一件好事。”
罗氏笑着点头。
筱雨又道:“不过三婶,你就算是手上冻疮真的全消了,也别掉以轻心。以后这凉水冷水的,能不碰最好不碰。咱们家里也不缺那点儿柴禾,烧点儿热水也用不了太多木柴。到底是人的身体更重要,三婶你可别因小失大,手长了冻疮痒痒的,要是溃烂了,想做点儿什么也难上两分。”
罗氏受教地点点头,笑说:“这两日洁霜管着我,每天都催我上药,跟我管家婆似的。原来是学筱雨你啊。”
“洁霜是我妹妹嘛,像我是应当的。”筱雨笑道。
罗氏也是个说做就做的人,很快她便将手上的冻疮能治的事情告诉了她的几个姐妹。罗氏不识药材,只说是筱雨给的药材的粉末,又拿自己的手给别人看,证明她所言非虚。那些手上长了冻疮的人立刻便寻上门来,问筱雨买那种药材。
都是乡里乡亲的,还是罗氏的朋友,筱雨也就意思意思收个一两文钱,这一举动倒是让那些人颇为赞赏。
效果如何只有试了才知道,陆陆续续的,那些来过筱雨家买白芨的人都传出了手上冻疮有所好转的消息,引得更多知道的人上门寻筱雨要买白芨。
白芨不算什么名贵的药材,筱雨这里存货是有一些,但也不算多。要是人人都来问她要,她是拿不出那么多来的。
而且就她之前给那些婶子的白芨,根本就没收什么银钱。亏本的生意总不能一直做吧?所以筱雨就直接跟那些人道:“我这里没有那种药材了,大家可以去医馆买,药材名字叫白芨,价钱不贵的。”出于为乡亲的荷包着想,也是筱雨的一点儿私心,她道:“大家要是怕被坑骗,就到镇上谢家医馆买吧,那儿的药材价格公道,从那儿买药材一定没问题的。”
大冬天的,各家串门都懒得动,更别提去镇上了。于是就有人提议说:“筱雨啊,不如你再去买点儿那什么白什么的药材回来,然后卖给我们。比医馆里卖得贵些也没事,你能从中赚一些,我们也省了就为了那一块药材跑镇上一趟的脚力。”
这提议一出,大家都连声说好。
筱雨本不想答应,但想想她也该去谢家医馆一趟,和谢家祖孙联络联络感情,毕竟等来年春,初霁就要去医馆了,跟谢家祖孙搞好关系很重要。
于是最终筱雨答应了下来,第二天便包裹严实地朝镇上出发。
☆、98。第98章 医馆叙话
自从上次去衙门,经历与余初离别的事情之后,这还是筱雨第一次到镇上来。再一次看见镇口出现的开始逐渐密集分布的小宅子,看见那铺着青石板,上面盖了一层雪的街道,筱雨便有了一种浮生若梦的错觉。
街上没几个人,即便有人,也是一副形色匆匆的模样,没有往日里的繁华景象。
寒风呼呼地吹,刮得筱雨的脸生疼。她缩了缩脖子,不再停留,朝着谢家医馆而去。
谢家医馆那镇日飘荡着的药香在这寒冷的冬天更加浓郁了,医馆门口摆着一口大罐子,有十几个人围在那儿,小暑拿着勺柄声音嘹亮地道:“一个个来一个个来,这驱寒汤还热乎着呢!”
筱雨莞尔一笑,几步走过去站在了外围。
医馆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大门敞开着,只开了一个小门。小门虚掩着,尽可能地抵挡着寒风从外面钻进去。
小暑动作麻利,很快分配好了驱寒汤,将那围着的十几个人打发走了。等面前没人了,小暑才松口气,抬起头来正好看到筱雨俏生生立在他面前。
到底是冬天,穿得臃肿,整张脸也没露个完全,小暑辨认了几个眨眼的时间才迟疑道:“秦姑娘?”
筱雨顿时笑了:“小暑哥还记得我,我还以为小暑哥认不出我来了。”
“瞧你说的,我怎么会认不出秦姑娘你呢!”小暑立马热情起来,丢下勺柄请筱雨进医馆里去坐,一边道:“是因为秦姑娘你穿得太严实,脸还遮了一半,我觉得应该是你可也不敢贸然就喊了,万一认错了可怎么办?——秦姑娘这边请,今儿来可是有事儿?”
筱雨点点头,说:“我来买点儿白芨。”
“好咧,秦姑娘你稍等片刻。”
小暑火急火燎地叫了个小伙计来耳语一番,见那小伙计飞快地跑出医馆后,小暑脸上的笑容便更大了。他这才慢吞吞地走到药柜前边,和那抓药的伙计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话,突然扭头问筱雨:“秦姑娘,你买白芨是吧?”
筱雨点点头:“对,要多买些。”
小暑眼珠子一转,道:“那还要麻烦秦姑娘你等一会儿,药柜这里白芨没剩什么了,我让人去库房里给补过来。”
小暑一边说着,一边扬声招呼人给筱雨上茶。
屋里和屋外到底是两种温度,筱雨觉得医馆里很暖和,让她多等一会儿她当然乐意。
她还要见见谢家祖孙呢。
“冬天里来医馆求医的人多吗?”筱雨捧了茶盏暖手,问小暑道:“怎么不见谢爷爷和谢大夫在这儿?”
小暑一听筱雨提谢明琛,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语速极快地道:“秦姑娘是要找我家少爷啊?我这立马给秦姑娘你叫去!”
小暑说着便撒腿要跑,筱雨忙止住他道:“小暑哥,不用麻烦了,谢大夫既然不在医馆,想必是有事,我也没什么要紧事要找他的,还是别耽误谢大夫的事儿了。”
小暑鼓了鼓双颊:“诶,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少爷要是知道秦姑娘来,肯定也很高兴的。”
那不见得吧……
筱雨心里嘀咕,就怕谢明琛还没从那天在她家里听她说的那席话里受到的冲击中走出来。也不知道他说“回去好好想想”,想了这么些日子了是否有想明白。
一杯茶从热烫到温凉,白芨还没从库房里补出来,筱雨略觉奇怪,望向一直在门口张望的小暑,问道:“小暑哥,白芨还没取来吗?库房是不是离医馆很远?”
小暑忙跑过来,擦了擦额上不存在的汗,说:“秦姑娘再等等啊,可能这补药材的伙计内……”小暑忙断了话,深觉自己在一个姑娘家面前说“内急”二字十分不妥,暗地里啐了一口,道:“补药材的伙计大概路上有遇到什么事儿了,秦姑娘你再多等等。”
筱雨虽然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这茶凉了,能让人兑点儿热水吗?”
小暑急忙道:“有的有的。”便去叫了伙计续水。
隐隐地筱雨听到小暑呵斥那伙计的声音:“你那眼睛长在脚底下了啊,秦姑娘来了你还不仔细伺候着?没点儿眼力界儿,赶紧去给秦姑娘的茶盏里把水续上。”
那伙计战战兢兢地给筱雨续了水,筱雨有些过意不去,跟那伙计道了声谢,却是让那伙计更加惊吓,几乎是落荒而逃,躲到后馆去了。
小暑借着这个机会也挨着筱雨附近坐了下来,与筱雨攀谈起来。
筱雨瞧小暑在这医馆中说话做事的派头,似乎已经超越了伙计的范畴,倒像是个管事。
筱雨笑问道:“小暑哥,一段日子不见,小暑哥倒是比之前见到的要厉害好多,瞧着都不像个小伙计了。”
“真的吗?”小暑笑得眯起眼来:“我现在在医馆里帮少爷管事儿,医馆里的伙计也都要听我的。”
难怪啊……
筱雨对小暑笑道:“恭喜小暑哥了。”
起了话题,两个人聊起天来便十分自然。小暑趁机问起筱雨初霁的事来。
“老爷子回来提过,说春天会来个小学徒跟着我家少爷学医,我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秦姑娘的弟弟。”小暑道:“今天秦姑娘怎么没把你弟弟也一起带来?”
“他在家呢,天气太冷,我怕他冻着了,也不怎么让他出门。”筱雨道:“我跟谢爷爷和秦大夫也都说好了,等冬雪化了,开春的时候,再送初霁过来。到时候还要麻烦小暑管事多多照顾我弟弟。”
筱雨说着,给小暑福了个礼。小暑受宠若惊,连连摆手:“秦姑娘有事儿吩咐我就成,这样可是折煞我了……”
小暑窘迫地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筱雨已经坐下去了,他倒像是不敢再坐下似的。
筱雨越发觉得小暑的行为有些奇怪。
小暑正僵硬着身子,忽然听见身后医馆门口有人喊道:“少爷来了!”僵硬的小暑立刻飞奔过去,眉开眼笑:“少爷你可算来了,等你老半天儿……”
小门打开,谢明琛低着头跨了进来。他外边身上穿着一件羽毛斗篷,瞧着便知价值不菲,脖子那儿围了一圈黑色的动物皮毛,脚上蹬着一双深紫色长靴。他一手提着袍子,一手还轻拎着一把厚蓬伞,似乎是用来挡雪的。整个人就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贵公子,单这一身的打扮便贵气逼人。
小暑喜笑颜开,像报幕似的朝着筱雨这边喊,声音竟然抑扬顿挫:“秦姑娘,我们家少爷到了。”
筱雨顿感尴尬,真不知道该说这小暑什么好了。
谢明琛脱下斗篷,伞也交给了小暑拿着,他朝着筱雨这边走过来。
与上一次见面相比,谢明琛没有多大的变化,脸上挂着淡笑,整个人还是给人十分柔和的印象。他看向筱雨的眼神里也没有迟疑和躲避,清清正正的,让筱雨放下了一半的心。
“谢大夫。”筱雨站起身,跟谢明琛打了个招呼。谢明琛点头道:“天气这么冷,秦姑娘出门来医馆,想必是有要事。”
筱雨道:“是村里的乡亲要买药材,我左右也无事,便自告奋勇来跑跑腿了。不然整天窝在家里,容易生病。”
谢明琛笑道:“的确是窝在家里更容易生病一些。初霁呢,没跟你一起来?”
“他在家画药材的图谱,轻易都不肯出屋。”筱雨笑道:“我也没跟他说我是来医馆,他要是知道,肯定要跟我一起来。大冷天带他出来,还是有些麻烦的。”
小暑给谢明琛端了茶,谢明琛请筱雨坐了,自己方也坐下,闻言笑道:“哦?他要是知道你来医馆就一定会跟你一起来?怎么说?”
“谢大夫忘了初霁有多喜欢谢大夫吗?”筱雨笑道:“他要是知道能见到谢大夫,肯定嚷嚷着‘明琛哥哥’,不需要我叫就跟着我来了。”
谢明琛想起那个说喜欢他的小男孩儿,心里也泛上一层柔软:“初霁是个乖巧的孩子,我也很喜欢他。你今日来就该带着他一起来的,我也好久没见着他了,挺想他的。”
“等开了春谢大夫就能见着他了。”筱雨笑道:“以后筱雨还要拜托谢大夫你多照顾呢。”
“这是应当的。”谢明琛道:“我的资质还不到能收徒弟的地步,初霁来这儿跟着我也只是打个基础。不过我跟你保证,但凡我会的,他想学,我一定毫不保留地教他。”
谢明琛笑道:“希望初霁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谢明琛不会说假话,他这般说自然便是这般想的。筱雨心里对他更是感激。
“没瞧见谢爷爷呢,他不在医馆吗?”筱雨笑问道。
“爷爷回京城了。”谢明琛应道,顿了顿,说:“爷爷把医馆全部交给我打理,他这次回了京城,便不会再回来了。”
筱雨顿感错愕:“原来谢大夫你们是京城人士……那谢爷爷回去了,谢大夫你呢?”
谢明琛摇头笑道:“京城那边圈子太复杂,我不喜欢跟那里的人打交道,心累。我只要好好经营谢家医馆就好,京城那边,我不过问,自然也不会回去。”
“那……谢大夫你不想你的父母吗?”筱雨有些迟疑地问道:“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谢明琛摇头道:“我爹娘已经离世,要说牵挂,也就只有爷爷了。”
筱雨张了张嘴,对他歉意一笑。
“没关系,我对爹娘的印象也不多,他们离世的时候我年岁还小,所以也谈不上有多悲伤。”谢明琛笑道:“我倒是担心秦姑娘,会不会因为提及爹娘而有些感伤。令尊和令慈还是没有消息吗?”
筱雨有些意外谢明琛知道她家的情况,但心里却感激谢明琛没有因为她爹娘失踪便说她爹娘已亡。
“还没消息,不过没有消息可能也是好消息。我总归安心等着就好,他们要是活着,总会寻回家来的。”
☆、99。第99章 迟来歉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