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朝帝师-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意一动,一条白影从林中蹿出,正是已被安伯尘夺舍的白猿命主。
静静的看向目光呆滞的白猿命主,安伯尘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那个独坐金銮将整个天下蒙蔽在他蛐蛐笼后帝王。
“等着我,蛐蛐皇帝。”
冷笑着,安伯尘反手抄出无邪,枪影如残,猛地轰向脚下。
尘土翻飞,随着无邪越进越深,在安伯尘脚底现出一个五六十丈深的地洞。
收枪,安伯尘纵身跃入洞中,白猿命主则盘膝坐于洞口,双目中渐渐恢复神采,警觉的扫向四方。
西府骏徐泰被杀,齐国的天品强者很快便会知晓,到时定会发兵前来,追杀安伯尘为徐泰报仇。无论安伯尘逃到哪,只要百日随行符在身,终躲不了。与其躲躲藏藏浪费时间,还不如打个洞钻进去,白猿命主守于洞口,他如今的十丈法身应当是最强状态,兼之刀枪不入,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心中如是想着,安伯尘盘膝坐定,右目光晕流转,神游出窍,少时掠过深洞,一道残影后消失不见。
陈国,西山。
安伯尘一身青衣,飘渺出尘,却也只有开神目者才能看见。
站在一处山窟前,安伯尘拾起石块在洞窟上画了两个半圆,随后轻敲三下,重击七下。
少时,洞窟上浮起圈圈涟漪,涟漪中现出两扇大门。
自有巡山小鬼将门打开,看到安伯尘,先是一愣,犹豫着问道:“不知上仙……”
“是我,无邪居士。”
安伯尘不由分说,大步迈入,巡山小鬼心惊胆跳的紧随其后,一边摇动令旗,向洞内的小鬼传达着什么。
“哈哈哈,无邪上仙许久不见了。”
转过一处假山,安伯尘就看见身披银白披风的西山神君大步走来,满脸热情。
“无邪上仙这些日子去哪了,好久没找老鬼我喝酒了。”
西山神君性情豪爽,在安伯尘所认识的七八个神君中,也就他最谈得来。
时间紧迫,安伯尘哪顾得上嘘寒问暖,目光牢牢锁定西山神君背后的披风,沉声道:“在下今日来找神君,实有不情之请。”
闻言,西山神君一愣,诧异的看向安伯尘,摊手道:“要杀人,我等神君无法对人间修士出手,否则违背天条。要借钱,嘿嘿,上仙也知道我西山神君穷光蛋一个。要……”
“我只借神君的披风一用。”
未等西山神君说完,安伯尘便打断道。
西山神君一愣,奇怪的看向安伯尘,打了个哈哈道:“无邪兄可是在开玩笑,我这披风不过是件次品,也不过能挡挡风罢了……”
“去年神君可是说过,你这披风是上代神君无聊时候炼制,虽是次品,可也是水火不侵,且能抵挡七品道符一次重击。”
安伯尘没时间啰嗦,开门见山道:“若神君可将它借给无邪,无邪便欠神君一次人情。”
“人情?”
西山神君哂笑一声,玩味道。
“十年后,仙临东界,神君以为到那时你还能继续占得这西山?”
安伯尘直视西山神君的眸子,平静的说道。
话音落下,西山神君身躯微震,眼里闪过一丝慌乱,半晌喃喃道:“你如何知道……也是,西界沦陷,上仙又怎会不知。”
安伯尘说出这番话纯属瞎蒙,也没想到西山神君竟有如此大的反应,十年后的仙临东界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许多。不过眼下安伯尘却无暇去想这些,看向西山神君,安伯尘伸出手。
第236章 抢亲前奏(下)
一天半的时间,安伯尘神游五湖,翱翔山川,造访过六名神君的府邸,或是动之以情,或是威逼利诱,实在遇上软硬不吃的,也只好动手去抢。当安伯尘全部走完时,无邪居士的恶名也在大匡遗留的神君间不胫而走,被夺走宝物的对无邪居士恨之入骨,而幸免于难者得知消息后立马紧闭府门,小心防范。
神君们拥有的战甲并非顶尖的上古宝物,大多都是先代神君玩儿般随手炼制,即便如此,放在如今的大匡也算一等一的宝物。
云龙冲天冠:刀枪不入,可御三重天雷,且能提神。
石英锁子甲:刀枪不入,可御一万斤巨力,且能明心。
狻猊战袍:刀枪不入,可御一万斤巨力,水火不侵。
黄巾力士绑腿:刀枪不入,可御一万斤巨力以及寒毒。
万里水火靴:刀枪不入,能行水火之上,穿之步履生风,加快行速。
兼之从西山神君那得来的天南披风,安伯尘总算凑齐了一身战甲,虽然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好似戏里的武生般不伦不类,可对即将挑战匡帝的安伯尘而言,却是最好的保障。
抄起一身铠甲,安伯尘飞至云癫,俯瞰天地,迎亲队已出了吴京。
没敢多看,安伯尘身影忽闪,下一刻已回到西江边。
西江边的密林中,激战正酣。
千多铁骑在为首大将的率领下,射箭抛矛,袭向守护洞口的那只白猿。
奈何白猿刀枪不入,力大无穷,任凭再多的羽箭铁矛扎在他身上都好似挠痒般轻巧。
领军的大将久攻不下,心头发急,挥舞长刀,向白猿命主暴喝道:“兀那怪物,你若还不退,等大军到来你插翅也难飞!”
白猿没有说话,却有一阵长笑从洞里传出。
“他可不是什么怪物,他可是匡帝一手栽培的白猿命主。不过,看他那模样和怪物倒也没什么区别,如此妖魔鬼怪却出自那个蛐蛐皇帝之手,可笑天下人都以为他的竹笼中装的只是蛐蛐。”
银光冲天起,全副武装的安伯尘手持银枪跃出洞窟,冷笑着,说着大逆不道的话。
鸦雀无声。
千多齐军以及领军的大将都瞪大眼睛看向安伯尘,也不知被他华丽却古怪的战甲所惊,还是因为那句大逆不道的话。
转头看向白猿命主,裸露在战盔下的眸子里闪过讥讽的笑意,安伯尘漠然道:“你把全天下都装在你的蛐蛐笼中,可曾想过,若是天下人知道真相,知道了你的游戏,又会作何感想?”
话音方落,安伯尘就见白猿命主身形剧颤,仅剩的命魂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搅成粉碎,而白猿命主近十丈高的肉身也摇晃颤抖起来,转眼后从中裂成两半,轰然倒地。
安伯尘让白猿命主坐守洞口,远在上京的匡帝也发现了白猿命主被安伯尘所夺,之所以一直没掐死那只蛐蛐,却是想看一下安伯尘究竟想玩什么花招。孰料安伯尘竟不顾游戏规则,直接揭开了最后那层谜底,将真相暴露在齐军眼前,匡帝怒火中烧,自然毫不犹豫的将命系白猿的蛐蛐捏死。
演了二十多载的戏,将近二十年的布局,却因安伯尘这个一再低估的变数而毁于一旦。
等到消息传开,匡帝再无法继续去做那个装傻装痴的蛐蛐皇帝。
十三国诸侯,五方行省的总督也非等闲之辈,当知道原来是他们自作聪明,实则彻头彻尾被匡帝戏耍时,定然恼羞成怒,什么君臣伦纲都会被他们丢于脑后,届时各种各样的勤王藉口纷至沓来,天下从此大乱,而匡帝也会因如因算盘打破而焦头乱额。
即便安伯尘今日不说,天下也会大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安伯尘并不愧疚,如今能令他愧疚的事已经很少很少。
看向傻了眼的齐军上下,安伯尘舞动银枪,猛地砸地,枪鸣轰轰,尘埃激荡。
“这位将军,你是想继续杀我,还是将这个消息回报齐君?”
头戴火红色的云龙冲天冠,身穿玄黑锁子甲,古铜战袍加身,银白色的披风猎猎飘扬,安伯尘如说是道,眸如寒潭。
那位齐将面露犹豫,坐于马背踟蹰不前。
冷风呼啸,眨眼的功夫,安伯尘已挑枪向他刺来。
齐将也有天品修为,虽入不了五虎七熊十三骏,可也算一员勇将。
然而当安伯尘距他只剩三步时,他才回过神来,手举长刀匆匆迎战。
银枪在中途消失,却是划过一道弧线,轻轻点中刀尖,借势而下,枪身如鞭,重重扫中齐将的腰杆。
安伯尘修为不如齐将,可胜在出其不意,发力甚猛,兼之他如今的枪道隐隐跻身大家行列,只这一合便将猝不及防的齐将扫落下马。
“还欲再战?”
枪尖点中齐将脖颈,安伯尘问道。
齐将面露惊恐,汗流浃背,张了张嘴,似想求饶,直到枪尖抽离,方才长舒口气。
“撤……撤军!”
飞快的翻身上马,齐将大手一挥,不安的低吼道。
当他转过头,再看去时,那个百闻不如一见的琉国叛将已不见了踪影。
身背长枪,安伯尘飞跃在密林间,并没直接南下,而是奔往西江。
战甲准备妥当,无论是头戴的还是身穿的都是刀枪不入,能抵挡万斤之力而不碎,而从西山神君处所得的天南披风更是可以阻挡七品道符的一击。就算没有战甲,安伯尘也已不弱于十三骏,有了这一身战甲,安伯尘自问能和至今未曾见过的七熊一战。至于修为实力仅次吕风起的五虎,宗师级的战神,都是一出血流成河的存在,安伯尘只能祈愿他们无暇理会这等小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现如今安伯尘所差的只是一代步之物。
野马王?
随着自己亡命一路,又遭遇女儿国之劫,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既然放走了它,那便随它去罢,何必再扯入劫难。
野马王虽是神骏,可在大匡却还有一样比它更好的代步之物。
不多时,安伯尘已来到西江边,看了眼两岸飞崖,安伯尘跃入江中,身化无形之水,半柱香后便到达江底。
没入安伯尘眼帘的是一座极大的府邸,不输烟花江神君府。
“易先生可在?”
化回原形,几个呼吸后安伯尘小腹微微起伏,自行运转出先天真息,张口喊道。
那日易先生在此处停下,言道府邸在此,不消说定是藏在江底,矗立于安伯尘眼前的这座大府十有八九是他的住处,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回府。
又唤了两声,依旧没有回音,安伯尘无暇多等,直接上前一脚踹向府门。
脚还未触上门,“吱呀”一声,府门打开,熟悉的嘶鸣声响起,透着浓浓的喜悦。
安伯尘一愣,就见野马王“喜极而泣”的向他奔来,含情脉脉的蹭着他的胳膊,正如那日安伯尘将它从女儿国解救出来一般。
野马王依旧是野马王,只不过如今的它能在水底呼吸,驰骋水波如履平地,最令安伯尘目瞪口呆的是,在野马王漆黑的背上耷拉着两对雪白的羽翅,和一身古怪战甲的安伯尘一样不伦不类。
难怪它一副见到亲人的模样,想来这些日子它在易先生府上吃的苦不比女儿国时少,渡水潜行,背插四翅……鸟马?
安伯尘一阵恍惚,余光中,一身白布衣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笑意的中年人缓步走来。
第237章 力量之源
正如司马槿所说,易先生是个十分有趣的人,喜欢山珍海味,偏偏讨厌金器玉皿,喜欢美女,又憎恶胭脂粉黛。
西江府中,分宾主落座,安伯尘几次开口都被易先生笑着岔开话头。
飞龙驾不知被易先生藏在何处,面对一脸笑容实则深藏不露的易先生,安伯尘实在无法用强,更何况这是在他府中,以他的手段定是机关重重,安伯尘若惹恼了他,只会吃不了兜着走。
目光落向朴素江贝制成的餐盘,盛着香气扑鼻的江鲜,光是看一眼便令人食指大动,奈何安伯尘此时毫无食欲。
絮叨了一大段,易先生终于将他如何擒获精卫取下羽翅的“英勇事迹”讲完,抿了口酒,正欲讲他如何为可怜的野马王炼化鸟翅。
“先生且住!”
安伯尘忍无可忍,猛地一拍几案,压制住心头的不耐烦,强笑道:“再不把飞龙驾给我,可就迟了。”
叹了口气,易先生好笑的看向安伯尘,指尖轻点酒葫芦,悠悠道:“可是以你现在的心境,就算把飞龙驾给你,你也不一定能将她救出。”
打量着默然不语的安伯尘,半晌,易先生才道:“勇者无畏,心怀死志者更是无人能挡,可即便如此,你这样莽莽撞撞的杀回去,面对天下虎狼,大匡强者,又能走多远?你呢,是想逞英雄,博个一怒为红颜的美名,以死明志,让她哭个十七八年,最后慢慢麻木,将你的模样忘得干净,只记得曾经有过一个叫安伯尘的人,为了让她哭让她心疼让她记住而毫无价值的死去。还是想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手段,杀到她銮轿前,潇潇洒洒的将她带走,然后你们一起笑个七八十年?”
闻言,安伯尘身躯微晃,眼睛发亮,紧紧盯着易先生,起身抱拳:“还望先生教我!”
“哈哈,我可没什么好教你的。”易先生夹着筷子,指向安伯尘,示意他坐下,又抿了口酒,悠哉悠哉道:“还记得我问你的那个问题,力量的根源在哪,是天意,是命运,还是技巧?”
安伯尘若有所思,就听易先生接着道:“那日你一手指心,一手指天,我大致明白了你的意思,无非是说力量来自于你的本心,心有多大,有多高,你便能走多远?”
“难道不是?”安伯尘面露疑色。
丢下筷子,易先生哂笑一声:“只对了一半……一小半。力量的来源在于天意,在于命运,也在于技巧。本心固然作用,可心志再高远,有时也敌不过天意和命运。”
“先生的意思岂不是在说一切都是徒劳?再努力,再奋斗,也注定改变不了命运和天意?”
安伯尘面露不然道,看向易先生,就见他笑着摇了摇头。
“安小友,你说修道之人为何要修道?”
“改变命运?”安伯尘思索片刻道。
“改变怎样的命运?”
“改变……改变受制于元寿的命运,改变受制于肉身的命运。”安伯尘答道。
易先生笑了,颔首道:“说到底,修道也就是改变,从凡人变成神仙,从禽兽变成妖魔,仅此而已,和鲲化鹏,茧化蝶一个道理。鲲之所要化作大鹏,只因要飞天,茧中虫之所要化成飞蝶,也是因为它不想再活在毫寸小茧中。为了适应而变化,无论天意、命运还是技巧,都将与从前不同,自然能获得想要的力量,如鹏蝶飞天。”
听着易先生玄而又玄的话,安伯尘若有所悟,可却好像隔着一层薄纸,懵懵懂懂。
话锋一转,易先生直视安伯尘,笑着道:“为了获得力量,为了掌握游离你之外的命运、天意和技巧,你又会做出这样的变化?”
眼见安伯尘眼中的迷雾渐散,易先生长笑一声,接着道:“你若心慈手软,就让自己变得心狠手辣,如此方可避开因为天性善良而给你带来的厄运。你若痴情,就让自己变得无情无义,太上忘情,并非无情,只不过暂且放下,如此才能不被情所困惑。你若顾虑太多,就让自己变得洒脱不羁,快刀斩乱麻,很多事想太多只会自乱阵脚,何不丢于脑后,只观本心。”
“善中至善,恶中至恶,修仙者顺应天道,人活于世亦是如此,万般大道只在变与不变间。改变到最后,只要你自己不变,坚守本心即可。此中玄机,能够参悟者寥寥,你若能参悟,自能从中获取力量,因为到那个时候,无论命运、天意还是技巧,都将匍匐于你脚底。”
说完,易先生端起酒葫芦,好整以暇的品着酒,不在去管静静思悟的安伯尘。
易先生所言,听起来高深莫测,说到底不过“手段”二字。
天性善良者自好清高,不屑使用那些无情无义的手段,因此被命运所困,终难获得挣脱命运的力量。忠厚老实者一味耿直,不懂变通,鲜有逃脱厄运者。若是多点手段,多点变通,未尝不能顺应天意,扭转命运。
安伯尘静静思索着,水波荡漾在眼边,往事一件件回现于脑海。
诚然,这些年安伯尘是改变了许多,不再懦弱,不再惧怕,杀起敌人来也不再愧疚,可终究有些放不开,少了三分变通,缺了七分洒脱。其实也无需太过心狠手辣,无需多么无情无义,易先生说的虽有道理,可并不完全适合安伯尘,安伯尘所要改变的只是他骨子里的那几分拘泥。
修道顺应天地,处世顺应时局,方中有圆,刚柔并济,既不忘本,也不拘泥一格,如此方能改变生来注定的命运和天意,终有一天,命运会匍匐在自己脚下。
水波荡漾,安伯尘的眸子渐渐变得柔和,眉宇间又淡了几分。
“多谢先生指点。”
起身拱手,安伯尘从容道。
“如此,你去拿飞龙驾吧。飞龙驾操控起来也不难,只是有些消耗元气,你倒可以用那匹飞马来拉车。”
易先生笑着道,挥了挥手,自有侍女模样的木甲傀儡从帘幕后走出,引着安伯尘去取飞龙驾。
刚走到门口,安伯尘突然停下,回头看向易先生:“先生见识广博,手段高超,又和红拂交情甚好,不如随安某一起去救她?”
“哈哈哈……”
易先生拂袖大笑,指着安伯尘,半晌才道:“好啊,孺子可教,这么快便学会了。只可惜,那是你和她的事,我只能相助到此,否则……”
易先生没再往下说,安伯尘也没再勉强,随着傀儡侍女向后堂走去。
收回目光,易先生摇了摇头,砸着嘴巴。
“十七岁的少年人,看破了命运、天意和技巧,成熟如斯,那将会是一件多可怕的事。”
“见识广博?我这辈子都没出过大匡,只不过是看多了类似的故事罢了。”
丢下碗筷,易先生伸了个懒腰,起身,施施然走到厅前的龛座前,拨动机关。
龛座倒转,出现了一只龛笼,上竖铜牌,牌刻“天涯”二字,而在龛笼中摆放着厚厚一摞书卷。
取出最上面那本写着《大匡》的书卷,翻开,跳过漫长的年号更迭,终于到了“蛐蛐皇帝”那篇,易先生思索片刻,取笔,掀过吕风起那章,在空白页上写下“安”字。
“安伯尘……你若不死,日后或许会名留史书。”
易先生念喃喃道。
《蛐蛐皇帝》篇此前只有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姓赵,一个姓吕,一个大匡之主,一个天赐国将,如今他又想写下第三个名字。
笔豪落于尘,停顿许久,终究没再继续。
“罢了,等你先活下来再说。”
合上书卷,放回,易先生看向厚厚的史书,神色莫名。
他非史官,史官要记录天下变革,大小琐事,他却不必,他只要偶尔写下一两个人的故事便可。太懒是一点,除此之外,看惯了兴亡故事的易先生知道,在这个时代,过往的时代,以及还未到来的那些时代里,天下兴亡、世间命运往往只掌握在一两个人手中,与其长篇累牍,不如细细写下这些人的故事,既省事,也有趣。
因此,能有资格被他录入东界史书的人很少,每一朝每一代顶多三四人,大多纵横捭阖,凭借一己之力夺取天地之命,驾苍生之运,成者跻身仙神之列,笑傲洞天福地,败者遗臭万年,却为鬼雄。
“十年后仙临东界,那时或许会是东界历史上最风云变幻的年代,而大匡又能出几个杀仙斩魔名震洞天福地的英豪?”
暗叹口气,易先生摇了摇头,扳动机关。
“安伯尘……”
……
“安伯尘……”
千多里外的上京,汉白玉龙雕重重环绕,万顷雄宫之巅,也有人在念叨着同样的名字。
只不过,帝王一怒,雷霆万钧,血海尸山。
第238章 三虎辖镇,七熊守关
“没想到最大的变数还是你。”
金銮殿上,匡帝轻抚着那只被他捏死的蛐蛐,喃喃低语着。
晚霞透过金缕镂空的殿顶,密密麻麻的洒入,铺满赵玄旭直拖到地的龙袍。
又一天即将过去,可这一天却和此前二十余载有所不同,等到黄昏落尽,等到长夜过去,一个他最不愿意听到消息将会化作扑之不尽的野火缓缓蔓延开来,从南到北,从西向东,烧过京畿,烧过皇宫,直烧到他脚底。
“倒也有些手段。”
笑了笑,赵玄旭仰头望向穹顶,晚霞滑入眼眸,那片将夜的天空也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看了许久,匡帝收回目光,脸上的轻佻之色渐渐散去,眉宇间,雄姿英发,岿然威武。
“传内侍总管王五。”
二十二年来第一次,匡帝的声音不再懒散,仿佛绷直的铁条般穿过殿门,落入门口的内侍耳中。
少时,伺候于偏殿的内侍总管推门而入,小心翼翼的看向匡帝,目光落到他脚边死去的蛐蛐,眼里闪过一丝惊诧,却还是恭恭敬敬的山呼万岁。
“传寡人旨意,宣群臣上朝。”
闻言,王五面露诧异,抬起头怔怔地看向赵玄旭,半晌方才干笑道:“陛下,天色已晚,此时上朝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眉头挑起,匡帝直视王五,忽而一笑,起身,缓步走下金銮。
“王大人也知道不合时宜?”
看着行为举止迥异往常的匡帝,年迈的内侍总管心中升出一丝不安,然而这二十多年来,宫中一切尽在他掌握中,那丝不安只停留了片刻,片刻后荡然无存。
直到他听见接下来的话。
“可一个阉人去做长门法会的宗主,似乎更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