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们一味失散而不收集这许多比喻,以

…… 214

    01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致于宁可变得愚昧无知,也不愿给自己解释生活的意义——我们能不能认真对待这一危险呢?非形象化倾向不仅在中世纪后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且在宗教改革时期就圣像和圣事方面导致极端化决定——从所提到的那些问题的意思来看——它便是一股针对伟大的中世纪的直观倾向的逆流。这些都属于可感和感觉的范围。可是,什么是“感性”

    呢?

    感性所指的并非各种象征,而是感官直接性。“可感”是精神之物与易于接近各种感官的、可以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这就好比一个传教士打算做的那样:现在我要给教区的全体教徒说一说耶稣基督的受难,要说得非常明白易懂)。

    “感性”不能制造,只能靠本能来体验。 圣事被当成上帝在场的可感的标记,它们由耶稣基督身上的上帝制定,根据耶稣的委托实施,或者说由“神父”或者“牧师”来实行。现在我们还是再回到方济各身上来吧!在我们开始时看到的那种事例中,关系到感官范围内神性力量的本能经验。方济各并没有“抬出”那个(作为甚至在当时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宗教剧的)欢悦场面,来给他的教友形象地说明必须怎样理解基督教的欢乐。 更确切地说,在他身上这种欢乐是自发产生的。 它感动了他,不仅仅在心灵上,而且也在肉体感官方面感动了他。 我们在这部历史著作中遇到的是感性,而不仅仅是可感。 救世主同痳疯病患者肉体的适度接触不仅可以理解,而且还被视为感官的享受(“甜蜜舒适”……)。

    我们所听到的关于方济各这个年轻人的那些事例向我们表明,他就是“喜欢感官享受的”人,他虽然不是非常狭义

…… 215

    感官沉迷与感性112

    上的,但却是本来意义上的“追求感官享受”之人。因此,这种人在皈依之前喜欢在有那些“法语歌曲”之处逗留。 在这里,不要把感性世界用来进行有教育意义的比较,而是要经历它,体验它。 同感性世界的这种关系并未使方济各干脆就中断与皈依的联系,而是使他一道信奉新的、重新评价的经验。 因此,这是一种感性。只要感官继续参与、共同完成、制作加工那些在这里必须共同完成、制作加工的东西,那种感性就会被引上新生活的道路,就会继续存在,甚至不断增强。但是,这种感性不仅会保持下去,得到增强,而且还会为新的经验和经验关联铺平道路。欢乐和歌曲的组合却与此不同,它们相互之间处于一种更为合理(!)的关系之中。 人们也许还可以说:这种“新型的感性”并非方济各生活在其中的那种东西,而是他在某条道路上,在跟随道成肉身之路时所具有的东西。

    二

    阿伯拉尔②是12世纪初法国著名的逻辑学和神学教师。看来,他同比他大约晚一百年生活在意大利的方济各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两人之间也有相似之处。 同阿西西的方济各一样,阿伯拉尔也是一名歌颂人生乐趣和爱情的法语歌手。他们俩在年轻时都同法国普洛旺斯地区的行吟诗人文化有联系。 但是阿伯拉尔却采用与方济各迥然不同的方式把颂歌带进了自己的晚年。 晚年的阿伯拉尔除了做僧侣和任修道院院长之外,还致力于教育和指导他人的工作。 他为修道院的弥

…… 216

    21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撒评阅拉丁文圣歌,把它们汇编成弥撒仪式专集,甚至还亲自创作了一些诸如此类的圣歌。 在这以前,他在当时一些举足轻重的学校里,已经是一位成就卓著、异常活跃、指点迷津的教师。 那些学校是巴黎市内和周围地区市立教堂的一部分。 他在这些学校里虽然未将方济各这样的门徒聚集在自己周围,但却集中了不少往往是离开其他的导师而转向这位有吸引力的阿伯拉尔的门生。 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因为阿伯拉尔能够使诸如逻辑学和《圣经》诠注之类看来似乎枯燥无味的文献富有趣味,因为他提出了一些别的人根本就没有看到的问题,因为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引起巨大的争论。 要是有人今天阅读阿伯拉尔留下的哲学著作和神学著作,那他多半都会感到十分枯燥,而且往往还会感到艰深难懂,甚至非常难懂。 但当他针对某些批评家和论敌的观点进行辩护时,我们就会觉得阿伯拉尔要具体多了,亲近多了。 再说,他也有某些缘由这样做。 他在一封信中同像贝恩哈德③这类对逻辑学在神学中的运用毫无兴趣的神学家辩论。 对于阿伯拉尔来说,没有逻辑学,就没有真正的神学。 但那些人却对他横加指责,指责那种也许可以称之为不怀好意的唯理智论的东西,那种更多的是以尘世、而不是以救世主的精神为依据的东西。不过,对于阿伯拉尔来说,逻辑学虽然是一门人类科学,而且尤其为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非基督徒所熟悉;但它却来自于逻各斯,来自于基督。《约翰福音》的开场白在谈到这一点时说:“道成了肉身”

    (约1,14)。阿伯拉尔就把神性的逻各斯同人类的逻辑学之间的关系置于这种关联之中。 因此可以说,这就是为神性敞开胸怀,成为其容器的人性——神学家

…… 217

    感官沉迷与感性312

    的科学论文。 在这里,神学家将会使用虽然是人类的但也是上帝赠予的逻辑学的各种方法来宣讲存在于耶稣基督身上的上帝的消息。 这一点在我们看来也许有点抽象。 阿伯拉尔是有那么一点唯理智论的、抽象的科学神学家的味道,但他却很富有个性—人性。 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他陷于持续不断的争论之中,有两次他甚至被他的论敌拖到宗教会议上,在那里,他如果不受到审查和批判就无法脱身。 这就是人性—个性的转向,阿伯拉尔晚年在一封长长的、自传性的信件——《受难史》中描写了这些转向。不过这并不太像是作出某种解释那样的自卫(阿伯拉尔并不认为自己十全十美)。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说像彼得。 阿伯拉尔那样,某一个人想要用他那整个的人类天赋来解释《圣经》的话,那么,在实际存在的教会中,甚至在讲坛上和主教的教席上,他不可避免地会一再得罪那些既虔诚又具有权力意识的能左右舆论的人。 这样做是非常具有人性的。 尽管在《受难史》中只包括了迄今为止所讨论到的、动荡不安的学者生平,但它甚至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都可能是一部关于人类生活状况的具有巨大表现力的文献。 不过现在还需要作一点补充。在阿伯拉尔想要给自己安排的生活环境中,博学多才与人性的东西一道,尤其是与一位著名教师的成就和声誉一道,起着巨大的作用。 阿伯拉尔非常坦率地告诉我们,他正在追名求誉。 他成了追名求誉的牺牲品,他不得不为此遭殃。 正如他在回首往事时所描述的那样,对他来说,痛苦地治疗追名求誉,就是他那变化多端、充满不幸的生活最重要的结果。他在回首往事时还指出,就像他为自己所设计的那样,他整

…… 218

    41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个一生的名声显赫是采用一种似乎非常自然、非常有人情味的方式,也正是以这种方式,从而引起了他自己对于成就和声誉的渴求。 话又说回去,也只有在发展过程中,追名求誉的这种危险性——甚至是破坏性,才能被证实为人类“精神”的典型形式的破坏性。 但是,阿伯拉尔却同奥古斯丁和当时全部的专业神学家一道使人们回想起,除了我们也许可以称之为“自私自利”的精神之外,还存在着特别是被称为“肉欲”的第二种嗜好。在这里,躯体更多的是指“肉体”

    ,而不是指身体的感官。 因此,肉欲同精神的区别就在于,这里更多的是来自肉体的渴望,而不是来自精神的渴望。 按照奥古斯丁和阿伯拉尔的观点,这后一种情形——作为精神的渴望或者反抗的精神,就是产生一切罪的最深刻的本源。 而肉欲则是第二个根源。 因为它不像精神那样深入人心,所以看来我们更容易制服它,更容易把它从我们关于生活的设计中,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清除出去。因此,阿伯拉尔这位教师,这位也逐渐接受授予——婚姻与其身分很不相称的——神职人员圣职仪式的教师,完全按照时代的意愿将情欲排除在他生活的环境之外。 如今,他的自传证明,他希望在外界得到的那种东西如何更加猛烈地闯进他生活的环境之中。 我们现在说的是117年(或者116年)。当时,阿伯拉尔大约38岁,已经是一位闻名遐迩的教师。 艾洛丽丝④比阿伯拉尔小20岁,是巴黎圣母院教士富尔贝尔的侄女。 她先在一所当时非常高级的修女学校里获得了拉丁文文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学习了希腊语和希伯来语。 在这以后,她就住在叔叔家。 富尔贝尔为了在古典作品和哲学艺术方面继续培养这位已经受

…… 219

    感官沉迷与感性512

    过特别训练的女子,他聘请阿伯拉尔当私人教师并请进家门。后来他们就产生了爱情关系。 当这种关系被人发现之后,阿伯拉尔就被赶了出去。 但在艾洛丽丝生了一个孩子以后,阿伯拉尔就同她秘密地结了婚。富尔贝尔违背事先商定的条件,没有保守结婚的秘密,对艾洛丽丝肆意虐待,致使阿伯拉尔让人把她弄到一个不会受到她叔父伤害之处。 这时,阿伯拉尔便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富尔贝尔要对他进行报复。 富尔贝尔联合各方面的亲戚,一手策划了对阿伯拉尔的袭击,阉割了阿伯拉尔。阿伯拉尔和艾洛丽丝的故事已经变得家喻户晓。 它作为爱情故事,然后又作为当时受到伤害的家庭荣誉如何导致残忍的暴力的例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不过,这两位异乎寻常之人相互结合的那种本来就是异乎寻常的特征,也只是在后来发生的事情中才显露出来。他们俩一生一世相亲相爱。在他们当了修女和僧侣之后,他们还在内心保持着他们在婚礼圣餐中进行的结合。 他们彼此间的忠诚和关心感人肺腑,不管从教会法规的立场看情况如何,通过书信往来,甚至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偶尔进行的探望,他们都体现了心心相印。 因为这往往关系到通过互通情况、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和对内、外事务的相互协商,找到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找到一个合适的住所和避难所。这个奇特的“爱情故事”如此动人,我们现在还没法研究它的细节。 我们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多次在阿伯拉尔给艾洛丽丝的书信中以“官感”这一概念出现的问题上。 在阿伯拉尔给艾洛丽丝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上面已经提到的自传原来

…… 220

    61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并非是直接写给艾洛丽丝的,而是以抄本寄给她的。他们俩都强烈地体验过这个爱情故事肉欲的开端。 他们在书信中讨论过这一问题,并把它牢记在心。 但是,两人的方式却大不相同,甚至截然不同——如果下面的说法不太过分的话——以致现在关于艾洛丽丝和阿伯拉尔的故事,竟然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说法。这种区别就是:阿伯拉尔希望在外面又重新具有那种在一段时期以如此巨大的力量闯入他生活环境的情欲。 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他在这里是对任何东西都不加排斥的。 一旦他从这种性生活中摆脱出来,他就把阉割视为对于自己由于情欲所引起的行为的惩罚,视为一种补偿性的惩罚。 他对艾洛丽丝始终不渝的爱情,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在充满深情的教导中表现出来,如果这涉及到修道院生活的问题,也仍在乐于助人的教导中表现出来。 不只是阿伯拉尔,就是艾洛丽丝也不能长期没有伴侣。 虽然有一段时期他们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很快便又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出家人的集体。 这个集体也遇到过所有与此有关的、外在的和内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阿伯拉尔把他整个的哲学和神学宝库都用来为艾洛丽丝服务。 他为她和她的修女们写弥撒仪式和生活准则。 他写下了一些出色的关于基督教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活跃而圣洁的女性的篇章。 比如,马加比⑤时代,那个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在这方面就受到格外关注。 但是阿伯拉尔未忽略一而再、再而三地特别赞美在这些女人,尤其是在她们当中最高贵的人那儿经常见到的贞洁……。 在阿伯拉尔用来(而且是采用一种非常适合于他们特殊的生存愿望的方

…… 221

    感官沉迷与感性712

    式)赠送给他的艾洛丽丝的大量《圣经》引文和《圣经》注释当中,有不少来自于《雅歌》,它们用一种最贴切的比喻方式进行解释,没有丝毫对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确实是感性的回忆。但这并不意味着阿伯拉尔就愿意放弃或者说甚至愿意忘记艾洛丽丝,而是恰恰相反。 不过他却认为已经完成了很多与她有关的感性方面的事情。 因此,这已经是一种遗忘,或者说是一种要人们忘记这些事情的劝告。 有一次,他语重心长、充满深情却又有点生气地提醒艾洛丽丝,再也别提起这些事情。 因为事实上艾洛丽丝已经提到了这类事情,所以阿伯拉尔明确地写道:她无法忘记当时同他的种种经历,而且(她还这样暗示)

    也不愿意忘记。她曾经想把这些回忆带进她与现在仍然是她生活伴侣的阿伯拉尔之间所处的新型的僧侣关系中去,用这种方式使他们的关系保持活力,而且至少也要采用与阿伯拉尔相反的办法继续肯定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就我们见到的情况来看,后来,当阿伯拉尔想要劝她放弃这种做法时,她却对此置之不理。 看样子,她对于阿伯拉尔关于《圣经》中的女性的那些有点令人难堪的论述,甚至对于《雅歌》也未置可否。 在书信往来中有迹象表明,尽管她十分需要他的来信,但是他所写的内容和方式,所有这一切她都不喜欢。 尽管她——在她一封信的称呼当中——充满感激之情,亲切地把这位伟大的导师称为“我的主人,不,我的父亲,我的夫君,不,我的兄弟”

    ,但她却并没有深信不疑、不加批判地将他写给她的一切都全盘接受下来。 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阿伯拉尔一道走着自己的路。

…… 222

    81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阿伯拉尔自己在一首诗中把他们俩的分歧作了如下表述:

    有的人在幸福的回忆中还将经历种种罪过,致使他决不会在心中感到后悔。不——他说——情欲的甜蜜依然如初:因此,对于任何事情的忏悔决不使人感到心情沉重!

    我如此珍爱的艾洛丽丝经常痛惜这种纠纷;她的嘴常常对我,也对她自己讲道:“只有在我后悔早期罪恶之时,才能获救;这样一来,拯救的希望就会化有乌有。我所犯下的罪过,在愉快的甜蜜中长得如此茁壮,致使强烈的情欲还在回忆中将我拥抱。”

    不管中世纪如何缺乏感性,它仍可能是可感的,有教养

…… 223

    感官沉迷与感性912

    的,人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描述。 那些试图在这里借助中世纪所有的能动性、所有的反复性和所有的悔改可能性,使之变成更加风格化、更加精美的东西,在后来都受到更为持久的抑制和更为持久的规约,以用来适应甚至是成问题的社会形式或者生活观。我所举的那些中世纪的例证既表现了原始的能动性,也表现了精神意志。 在这里,不仅方济各,就连艾洛丽丝也试图给感性指引道路,当然,他(她)是以迥然不同的方式在指引。

…… 224

    附 录

    阿伯拉尔(第一封信,《受难史》)

    “我心中充满对艾洛丽丝的爱,只不过我还在寻找每天每日出入她家以及驯服这位年轻姑娘的办法和途径,好让她乖乖地顺着我……”

    “我现在可以说得更简短一些:住在这幢房子的人很快就成了知己!上课时,全部时间都属于我们的爱情。 如果说恋人们往往渴求一个安静的地点的话,那我们只需要退回来,埋头于科学之中就行了。 当爱情成为我们的话题时,书本就打开着,放在那儿,又问又答忙个不停,接吻的问答多于教义的问答。我的手更多的时候是抚摩她的胸脯,而不是摸书本。我们不去阅读科学论著,而是用满怀渴望的神情盯着对方的眼睛。 不过,人们应该把我们视为师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她有时也要挨一顿揍——这就是那只手所带来的充满深情的热恋,而不是扑面而来的愤怒。 对她来说,这种惩罚比最珍

…… 225

    感官沉迷与感性12

    贵的软膏更温和。我们尽情尽兴地享受着爱情的每一个层次,我们用所有虚构出来的发明家兴趣的刺激来丰富我们爱情的游戏。 我们到那时为止还未享受过这些乐趣,所以如今在热恋之中就尽情尽兴地享受一番,我们并未感到不当。 在这种极度的情欲之中,我对于科学和讲座再也不感兴趣,去讲座和呆在学生那儿简直使我讨厌透了。夜晚为爱情彻夜不眠,白天为职业提心吊胆,这也是一种折磨人的生活。 我对于自己的授课态度冷漠,漫不经心!我再也无法在授课时产生新的灵感,而只能依靠自己的习惯作法,只能重弹老调。 如果说我有幸能找到一些新的东西的话,那就是情歌,而不是哲学论著。 众所周知,这些情歌中有一大批流传在民间,恋人们到处都还在唱着这些歌曲……“

    “恶习差不多就像透过窗口一样通过我的感官,闯进我的心扉……预言家的话……成了现实:‘死亡已经来到我们窗前。’因此,如果说敌军已经通过这些城门闯入我们的精神堡垒,那么灵魂的自由又在哪儿?它的英雄气概又在何方?已经变得清醒的感觉即使是通过对于尽情纵欲之事的回忆,也会使灵魂受到损害,当这种感觉让人们重新经历业已逝去的欢乐时,灵魂又会在什么地方才仅仅想到上帝呢?……”

    “……根据这个念头,我现在经常去(艾洛丽丝所在的)

    那个修道院,以便尽可能地为他们服务。 甚至就在这种情况下,猜忌的流言蜚语也重新冒了出来。 纯洁的手足之情驱使我去帮这样的忙,但那些恶毒的诽谤者却对我提出了极其无耻的控告,说我现在仍处于情欲的羁绊之中,因此,即使我能够做有远离昔日的恋人,我也很难克服远离昔日恋人的痛

…… 226

    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苦。“

    艾洛丽丝(第二封信)

    “当婚配的圣事将你同我结合在一起时,你就认识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 你非常感谢我,迷恋我。 每一个人都可以证明,我对你的爱是没有节制的……只是你,只有你将我打伤,然后又大慈大悲地给我治好伤口!只有你才能使我感到悲伤,只有你才能使我欢乐,使我得到安慰,只有你才具有世间一个人所具有的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去做这种事情。 你的每一道命令我都已经盲目执行,我甚至按照你的命令牺牲了自己:我就是得听你的……”

    艾洛丽丝(第四封信)

    ⑥

    “命运把幸运与不幸,把两者都过多地赐予了我。为了能够增加我爱情的痛苦,首先就要增加我爱情的快乐……”

    “我要对你忏悔,我要忏悔一颗沉痛之心的所有弱点,但我无法找到一条悔过之路,虽然我知道通过悔过才能使我同上帝握手言欢。 我不能不没完没了地指责上帝,指责他让我受到这种冤屈。 我无法接受他的引导,我还要用我的抱怨来伤他的心,而非通过悔恨的忏悔来使他变得宽容一点……。正是我们共同享受的那些爱情的欢乐带来如此众多的、愉快甜蜜的感觉,我无法拒绝它们,也很难忘掉它们……”

    “我本来应当问心无愧地祈祷,可是没有做到这一点,而

…… 227

    感官沉迷与感性32

    是感到自己情欲的魅力。 我不能哀叹,但又必须这样做——哀叹我犯下了罪过;我只能叹息,叹息这些罪过已成往事。我们俩所做的事情已经铭刻在我的心灵之中,甚至地点和时间也都历历在目。 你总是在场,而我也重新、重新同你一道经历一切,甚至就在睡觉时我也无法摆脱这些记忆中的印象。“

    阿伯拉尔(第五封信)

    “你要将这一美妙爱情的崇高决定铭记在心。你要将上帝仁慈地用他那严厉的审判来劝导我们改过自新的善行,以及他那明智的、甚至把我们的劣迹也一定要变成善行的安排铭记在心。不要忘记他善于将无神论者变成笃信宗教的虔诚。他只需要损伤我躯体的一部分,他有充分的理由损伤这个器官,以拯救我们俩的灵魂……你知道,由于我毫无节制的情欲,我们陷进了多么无耻的境地。 我没有听从羞耻之心和敬畏神灵的告诫之声,而是像一只动物似的,简直是在这个泥潭里滚来滚去,甚至在复活节前一周,在复活节期间,也是如此。我甚至到了这样的地步,当你不想一道参与时,当你在自己弱小的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自卫时,当你这个柔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