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数字生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一切都要是格林兄弟公司认可这个意向书。
格林兄弟稍稍想了一下之后,就点头同意了。2天后,格林兄弟,吕振羽和IBM的代表就会签署3方合作的合同。
格林兄弟的赞同着实让吕振羽松了一口气。他们两个不必知道,至少现在不必知道,为了这个三方协作的合同,吕振羽这整个下午都在和IBM的几位高层斡旋。
IBM的芯片设计和制造一直都是很强的,但是,他们却一直没有在这个领域有多大名气。固然是因为IBM的核心业务并不在这里,他们的服务器产品的知名度压倒了一切,而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一直太耽于高端。
他们的CELL处理器可以说是无比强悍,但是,除了一些军用产品和索尼的游戏机,采用这个芯片的地方还是很少。这方面的收入是不是抵得过他们投入的研发和生产费用实在是很难说。但是,从格林兄弟公司的产品里,他们看到了高端和低端合而为一的希望。他们本来就掌握着单芯片多核心的技术,如果加上格林兄弟公司的“减法管线”技术,那在单芯片里,理论上可以加入的核心数就可以进一步提高,那这样的芯片该是多么强悍?自从他们失掉了为苹果的MAC提供芯片的订单之后,IBM可是一直很想在芯片领域重新获得一个起点,在他们看来芯片界英特尔,AMD两强对峙不算好,要加上IBM自己,三分天下才可以。他们的目标,自然是直接并购格林兄弟公司。
而吕振羽却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格林兄弟公司掌握着的芯片技术实在是太符合他的需要了,而且今后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一旦格林兄弟公司被IBM收购,那就意味着又一项关键技术掌握在了别人手里。吕振羽并非不想收购格林兄弟公司,从而将这项技术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他有顾虑。
一方面,他一旦并购格林兄弟公司,这样一个马上就会有很大知名度的芯片企业说不定又要印发一轮美国与欧洲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明的或者暗的。而格林兄弟公司的产品虽然能满足自己一时的需要,但一旦和整个技术界脱离,那今后的发展就很受局限了,而自己这个并不了解芯片领域的事情的人,帮不上他们多少忙。
另一方面,如果和IBM各凭本事争相收购格林兄弟公司,那自己未必能成功。很简单,数字图腾的资金和IBM的资金不能相提并论。人家无论如何,银行帐户里有百来亿美金的款子放在那里呢。IT巨头们的现金资源都是很可怕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吕振羽和IBM的妥协,双方都各退一步,大家联合投资格林兄弟公司,共享这种很有趣的技术成果。可能,随着他们的联合运作,格林兄弟公司说不定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强大到可以在芯片这个领域占上一个不算小的份额那也说不定,可那毕竟是以后的事情了。
要说吕振羽不想把格林兄弟公司全部吃下来,那是假的。可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现在这个样子的协议,也能让吕振羽接受了。
当然,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虽然协议是签了,但无论如何,格林兄弟公司的芯片想要正式供货,那也至少是明年年初的事情了。吕振羽虽然解决了芯片问题,可是,仍然是空着双手,在全球IT高峰论坛结束之后,回到了上海。
“师父啊,跟着你当秘书到没多累,可是这些日子飞来飞去的,前几天航空公司已经打电话来告诉我说我积累的飞行里程已经可以换个很不错的礼品了耶。没想到现在居然自己也变成了空中飞人了。”在飞机上,坐在吕振羽身边的苏宛很是有点撒娇样子地说。
要是让人看见,估计就是吕总养小蜜的绯闻了吧,吕振羽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浮现出了这个想法。他微微笑着,说:“怎么拉?这些日子不是你该去的地方都去了?到哪里不是都给你放半天假让你去跑跑?再要多请假的话,你这个秘书也太轻松了吧?”
苏宛摇了摇头,说:“没有没有,我可没有说现在的日子不满意。拿着总裁秘书的薪水,公款满世界飞,大概再也找不到更舒服的日子了吧。就是觉得有点不明白。因为好多事情你都不跟我解释。有时候,师父你,还有公司里那些大老们说的东西,我都不太明白为什么。”
“哦,你哪里不明白了?”吕振羽对于苏宛能主动说出自己的疑惑而感到高兴。现在这么着,这个徒弟才算是带的有点意思了。
“每次你提出新的计划什么的,或者采购,更新设备,楼家明楼老财主都要算了又算,确定自己手里的资金充足率才松口,给你钱总是不那么爽快的吧。怎么这次你一跟他说,投资一个芯片厂,楼家明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苏宛问道,她对楼家明的口气相当不善。也并不是有什么意见,而是她好像天生就和楼家明那个家伙有些相克,总是没办法和那个严谨到极点的财务总监好好相处。
“他当然同意啊,因为这次的投资,摆明了是有赚无赔的生意。还能带动公司的整个采购结构的改善,为什么不投资?”吕振羽带点诱导性地说。
“肯定挣钱?”苏宛歪着脑袋,一边思考着一边还在问,“你这次投资芯片厂,和公司地采购结构又有什么关系了?”
吕振羽笑了笑,仔细给苏宛解释道:“我们的产品每一种都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从单一产品的完美性来说,很少有公司的产品能够超过我们。无论是软件,游戏还是掌机,宠物狗,乃至蜘蛛平台。完美性有好处,那就是产品很吸引人,但也同样有坏处,那就是用户对于更新换代的需求不迫切,除非,你能给他们一个绝大的更新产品的动因。你看,我们的《纵横家》,《搜索机》这两个软件,《搜索机》还是有些调整不断在发补丁更新。但《纵横家》呢?从软件的层面上来说,就不怎么需要再出2。0版本什么的吧?因为核心不会变化,周边的发展已经成了体系,大家没有那个需要,《纵横家》的软件是基本完美的。……再比如,**狗,你会不会为了一些外形或者功能上的小的调整而去换代?我想不会吧,因为哪怕是我们,也很难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一次性地能改变到产生足以让用户感觉到需要购买,值得购买地动因。我们的产品只卖一遍,这个也是个问题啊。……”
苏宛仔细想着吕振羽的话,说:“那也就是说,换芯片这个事情,会是公司的产品升级换代的一个标志?”
“对啊。我仔细算过,格林兄弟公司的这种芯片,掌机上如果用,至少掌机的速度提高35%,如果给**换上,**的单位时间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就可以给**设定更丰富更像真的狗的动作之类的。至于蜘蛛,换了芯片,换了电脑系统,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对于军用的东西来说,电脑反应一下子快了很多,而且还减轻了散热部分的重量,这个到底是不是吸引人,就不用详细说了吧?”
苏宛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果然。产品的换代,还有老产品的升级,这笔利润实在是很吸引人啊。难怪楼老财主那么快就松口了。”
这些只是摊开能放在桌面上讨论的好处而已。吕振羽微笑着。
数字图腾的用户群已经是个庞大的网络了,有很多用户对于数字图腾的产品颇为顶礼膜拜,甚至有了不少如同当年膜拜苹果电脑那样的自发性的用户组织了。不过,在这些用户组织里,最多被讨论的并不是数字图腾的系列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而是怎么才能对数字图腾的那些东西拆来该去,怎么让数字图腾的这些东西看起来显得个性。
而越是随着他们的拆来该去,他们就越是希望数字图腾能够推出基础更好的产品,给他们更大的余地。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只要换芯的消息一旦公布,那他们就马上开始等新产品了。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换芯,这两个词汇经过公司市场与公关这两个部门的炒作,经过有意识的引导与夸张,放大,能够对普通用户产生多大的吸引力,那是很难预料的。这一次,毕竟是第一代人工智能专用处理芯片投入使用。这,是个多大的噱头呢?
一回到上海,吕振羽就将格林兄弟公司的芯片规格的一系列技术材料分发了下去,指示研究中心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基于这种核心的芯片的所有产品的调整方案,同时,对还有潜力的产品进行升级方案的制定。
研究中心从来不嫌事情多,这看似复杂的工作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被布置到了研究中心各个实验室和课题组手里了。
“小羽,小羽……”陈宁忽然之间冲进了办公室,大声喊着。
“你是叫我,还是叫岳羽?”吕振羽一脸愕然。名字重叠,有时候也是个麻烦的事情啊。
“嗯,这次是找你的。”陈宁嘿嘿笑着,说:“大麻烦啊大麻烦,终于来了呢。”
“什么大麻烦啊?你最近不是不怎么管公司业务了吗?什么大麻烦要您出面了啊?”吕振羽很是有点不解。现在,陈静协助管理公司事务已经颇有点样子了。陈宁也就全面下放权利,除了学校方面和球队方面的事情,公司业务基本放任了。反正她很清楚,有青青这个家伙盯着呢,有什么问题还是会通知他们的。
“不是公司的事情。”陈宁摇了摇头,“是游戏里的。国内玩家和日本玩家对上了。甲午海战马上就要开始了啊。”
112.甲午海战
马上开始?不,这个说法不确切,按照游戏中间的时间虽然已经到了真实的历史上发生了甲午海战的日子,但由于中日玩家们都小心翼翼地将各自地进度进行调整,以便将最后的决战放在上线人数最多的周末,现在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不过却都有意识地脱离了接触。
进入游戏后的吕振羽首先发现的就是这一点。随着游戏进入运营一年多,游戏中奋战的玩家越来越多,成熟的玩家们自动扮演起了调节者和控制者的角色。
中国的玩家们是经过了大风浪的,他们中间的不少人已经承认,日本玩家在这个极其讲究集体的游戏里的表现远比中国玩家要好。有相当不少的日本玩家,没有在自己的地盘上玩《风林火山》这个日本战国题材的游戏,而是进入了对全世界开放的《崛起》。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是相比起日本战国来更大的地图场景和更丰富的角色设定?还是最高400万人同时在线的可怕数字?
可是,正是这不到5万的日本玩家,从游戏的一开始就屡屡让数量是他们数十倍的中国玩家吞下苦果。开始的时候是江南沿海地区的袭扰战将数以十万计的中国玩家拖在了那里,间接导致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场景里,中方的主力作战部队兵力不足,用人海战术和牺牲战术抵抗西方的总体战略最终失败。打破历史壁垒的局面至今仍然没有出现过……
相反的,一直以来,中国的玩家表现一直不怎么样。大部分人,确实都在游戏里玩得不亦乐乎,走战斗路线和非战斗路线的人同样因为游戏的丰富性而兴奋。但是,作为整体来说,中国玩家的表现就乏善可呈了。虽然一些资深玩家一直想努力组织一个从商业,技术一直到武力,整个体系能协调健康发展的玩家结构,但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无法成功。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太多了,大家的想法也太多了,而牵扯到的个人利益,更是让团结,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方的主力就分为几派,主张积极抵抗,节节设防的有之,主张诱敌深入打游击战的有之,主张聚集天下玩家,进行会战一鼓而定的也不少,甚至在这个以爱国主义为基调的游戏里,还是出现了明哲保身,只管个人级别的投降派……在谁也没办法说服谁的情况下,大家各自为战,在混乱的指挥中,甚至发生了不少此隶属两个派别的部队打起遭遇战,打了很久才发现是自己人的事情。
玩家如此,再加上符合历史事实的各种乱流,要打破历史壁垒就成了一种奢望。在甲午海战这个历史场景里,由于有封闭测试的玩家取得打破历史壁垒的经验,加上一年的磨合好歹让国内玩家形成了几个大的势力阵营,终于算是拿出了一套看上去还算是合理的方案。
北洋水师现在除了几个不能被改动的NPC之外,已经全部是中高级别的玩家在扮演着高至铁甲舰二副,低至码头小水兵的角色,平均级别可以说是高得吓人。由于玩家们的密集,也造成了必要的时候可以不管NPC发出的命令,自己采取有利措施的情况。这些中高级玩家,大部分都是在封闭测试中进入过北洋水师任职的原班人马,新加入的也被这些老玩家们层层筛选,必须是有一技之长的。
由于不少玩家在清政府里担任了比较高的职位,现在的北洋水师在后勤补给方面和军备方面比起真实历史上的北洋水师强上了不止一分。
而在战略上,为了能获取先机,中国玩家中的精锐部队早就出兵朝鲜,以55万人的雄厚兵力和日本方面玩家和NPC的混成军队对抗,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战斗,至少到现在为止,中方还是保持着优势的。
可是,这些强大的兵力在作为NPC一方的清政府的观点里却是叛逆,清廷的远征军实际上扮演的是清叛的角色。如果不是要在清军和日军的夹缝之间作战,或许这支完全由玩家组成的部队早就已经取得了更大的战果了。
就在这种大家都觉得这是最有可能打破历史壁垒积分,这是最有可能在游戏里一雪前耻的机会的气氛中,时间在慢慢向着周末推移。
从《崛起》运行至今的这一年多来,这个倾注着数字图腾游戏组和市场、营销各个部门无数心里的游戏就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虽然因为游戏公平性的原则,数字图腾的员工并不能进入游戏游玩,但还是能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游戏中发生的事情的。网络游戏组更是辟出了一个专门的房间,让其他部门的同事们来客串GM,来了解游戏中的事件。公司里的大部分员工,对于这次游戏中的甲午海战还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的。
对于参与制作《崛起》的人来说,他们则会有着更深的思考。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了解这个游戏,更了解这胜负之间的意义,与胜负之间的分际会造成的后果。因为他们看得比别人远,却又不能将自己的了解告诉别人,这段时间,网络游戏组的成员们都显得有点黯淡和深沉。
当这个周末来临的时候,破天荒地,总部的很多员工都没有下班,而是在附近的饮食店里匆匆吃了晚饭之后又回到了公司,他们不是为了加班,为了工作,而是为了作为一个受到限制而无法亲身进入游戏的人,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观看整个战斗的进程。虽然整个战争的前面的铺垫是那么长,但只要双方的舰队一接火,决出胜负可能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事情。毕竟,大家都只是玩家而已,大家都不在乎死亡,而是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决心。
为了能让大家看到整个战场的全貌,看到战争发生的整个过程。游戏部这一次派出了40多个GM,他们将在各个角度,手持虚拟的摄像机进行拍摄。而在他们的身边,是整个视觉艺术部门中精挑细选出的精英,他们将负责从那些纷繁芜杂的画面中截选合适的镜头,将整个战争最富冲击力的一面记录下来,不仅仅是为了让公司的同事欣赏,也是为了留下珍贵的记录。
游戏中发生的各个大事件,都这样被他们记录了下来,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更精细地剪接后做成了UMD电影,在玩家和非玩家的圈子里广为流传。这种索尼公司发明的介质,却成了数字图腾输出文化的重要渠道。
除了数字图腾公司内,这个时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玩家都在关注着游戏里的这次甲午海战。各个门户网站和专业游戏站点都不约而同地派出了战地记者,对无法参战的玩家和没有进入游戏的普通网民进行直播。这次的战斗,将是有史以来网络游戏中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双方从前线的士兵到后勤保障,科技研发,策略与指挥部门等等,玩家和NPC的总相关人数达到了120万人,相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记录都无法被打破。相比起在欧洲运营的《神圣纪事》,几万玩家参与就算是史诗般的宏伟战役,甲午海战的规模堪称奇迹。
在大家的热切企盼中,双方的舰队在晚上8点多的时候,终于相遇了。
由于双方对于对方的身份都心知肚明,由于大家都等待这一刻等待得太久了,没有任何互相之间的旗语致意或者威胁,大家都在刚刚互相进入最远射程的时候就开始了舰炮互击。大家的舰只都是从英国法国德国那里定购的,科技的发展也都差相仿佛,双方的舰队规模相差也不太远,这将是一次势均力敌的海战。
精彩?不,不见得。舰队的战术能够被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玩家们掌握到什么程度?固然双方阵中都有从海军退役的官兵,对于海战还多少算是有些了解,可是他们的了解,他们的正确战术又能够在对海战都不太熟悉的玩家手里执行到什么程度?
和在封闭测试的时候击溃日军舰队相比,那些老玩家们明显感到这一次,对方同样有大量玩家参与其中的舰队比起当时对阵的NPC舰队强了许多。炮击的精度和密度都很好。这或许是能提升级别的玩家和无法自己练级的NPC之间的区别。
在历史上,黄海海战的失利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于北洋水师在接战时候采用的队形的失误,而在这次游戏中的海战中,日本人舰队仍然采用了纵队编队。而北洋水师的舰只则在玩家们的统一协调下,采取了双列纵队的队形。而双方的选择导致的结果,就是舰队很快就进入了横列式舰炮互击这种很没有技术性的战斗方式。
战斗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北洋水师在第六次齐射中,击沉了日本的“浪速号“。在日本的纵队队形中打出了一个窟窿。北洋水师立刻以轻巡洋舰和鱼雷艇突击,试图将日本舰队进行分割,横列式舰炮互击的作战方式被迅速打破,演变成了一场追逐逃逸与队形重组之间的混战。双方都开始有吨位比较轻的舰只陆续丧失战斗力。
玩家与玩家之间,不计生死的战斗是极为惨烈的,丧失战斗力,炮位被击毁或者开始有进水沉没迹象的舰只,没有一艘后退到安全区域,而是直接将舰只本身变成武器,进行自杀攻击。这一点,无论是历来有自杀攻击传统的日本舰队还是早就等着这一天又杀红了眼的中国舰队都一样。
死亡,对于这些人来说,几乎是一场盛宴。
就在混战还在持续的时候,在朝鲜战场上发生了极为惊人的事件。5000日本高级玩家突袭清军大营成功,清军溃退100公里。而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的中国玩家的大军的补给线,也同时被切断了,虽然人数远多于日本的军队,但中国玩家大军却有被合围的危险。
如果是在现实里,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得那么快,或者,即使发生了,消息也不会那么快传播开来。当时毕竟没有多发达的通讯手段。可是,这是在游戏里,地图和时间都是比例的而不是实际尺寸的,100公里的溃退,数百公里的奔袭都不再是没有可能的。而无论好消息坏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传到所有玩家们的耳朵里。
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情绪稍稍有些激动的北洋舰队,就在那短促的混乱中,被日本舰队从包围圈中逃逸,重新组成了纵队。更为严重的是,北洋舰队的主力舰镇远号被日本巡洋舰秋津洲号撞沉……
北洋舰队在极为资深玩家的努力协调下以4艘吨位比较轻的舰只断后,缓缓后退重组队形。而那4艘舰,则瞬间身中无数炮弹,连进行自杀攻击的余地都没有就沉没了。
战斗的惨烈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到现在为止,整个海战已经持续了将近2个小时,但双方到底谁占着优势,还实在是个问题。
勿庸置疑,这已经是历来以一盘散沙而著名的中国玩家在《崛起》开始测试至今,表现得最团结最优秀,士气最高,而且最不受情绪影响的一次。大家都愿意为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而牺牲,无论是游戏中不值钱的姓名,还是以往在任何游戏中,他们都不放弃的有一点点过分的自我。也就是这些牺牲与放弃,至少,现在北洋水师在遭逢了主力舰之一的镇远号被击沉这样的事情之后,却变得更为剽悍和锐利了。
就在重组了阵形的双方同时开始缓缓进逼,准备开始又一轮鏖战的时候,这次战争的第三个转折悄然来到了。
不知道哪个玩家在扫视天水相接的海平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影,这个黑影被缓缓拔高,变成了一条条高耸的桅杆。一只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舰队,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点出现了……
113.谁人的胜利?
当看到远方驶来的舰队的黑底白龙旗,所有关注着这次中日甲午海战的中国人都大大松了一口气,随即发出了众口一声的欢呼。前来支援的是完全由玩家组成的“中国自由舰队”。
哪怕是数字图腾游戏部的那些参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